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怪癖心理学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10篇

2018-07-15 05:3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10篇

  《怪癖心理学》是一本由冈田尊司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一):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阅读《怪癖心理学》的时候,眼中脑中时不时会幻化出金庸老爷子的《倚天屠龙记》中,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时,明教诸人的吟诵:“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人这一辈子,大是不易。书中描述的种种怪癖,皆有因有果。有谁天生就是一身泥垢呢?

  说到心理健康,这个概念很是微妙身体健康检测指标可以数质量化,心理健康的判定标准相对就笼统含糊得多。一个人能够做到“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协调,能适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是多么不容易事情。不信一起来瞅瞅:忧郁狭隘嫉妒害怕暴力敏感自卑怯懦猜疑、逆反、排他、做戏、贪婪等等这些词,在每个人身上是不是都有?只不过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在时间程度上有所差别罢了。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自己活着不憋屈,旁人觉得不别扭。能做到这两条,活在这万般不易的世间,已经是皆大欢喜了!

  《怪癖心理学》是一本普及性的心理读物作者冈田尊次抓住了一个巧妙典型的切入点,放眼看看,我们自己乃至于我们周边人们,谁身上没点“毛病”呢?有的轻,有的重,有的是没有意识到,有的是意识到了没办法。而这些“毛病”,比如喜欢反复做同一件事、比如洁癖、比如饮食障碍、比如家庭暴力、比如说谎等等,哪一样说起来都是可大可小的。小的话,自己难受别人麻烦,大的呢,就抖搂出三岛由纪夫的悲剧、甘地的受虐、李尔王的悔恨、夏目漱石的被害妄想,还有,被遗弃的玩偶叔本华、被母亲当做女孩养大的王尔德、要杀死上帝的尼采和害怕“黑狗”的海明威……触目惊心

  在怪癖的另一面,也可能激发出人巨大潜能。“甘地对父亲的死所抱有的罪恶感一直折磨着他的内心。这种强迫自己艰苦修行的能量,也成为甘地成就大事业的原动力。”纵观夏目漱石、荣格、尼采的事业辉煌,也与被人群孤立排斥密不可分,“当一个人受到他人排斥后,他的大脑活动就会变得活跃。”但是,你愿意或者你愿意使自己的亲人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背负内心深重苦难吗?起码,我坚决不愿意。我宁愿我们过得平凡安宁,也不愿付出一生的内在痛苦换取所谓的外在成功

  问题何在?本书做了深入分析和阐释。虽然篇幅不多,但一语中的。与现实情境和现实中的人两相对照,是精准到位的。也就是说,本书的写作重点侧重于“是什么”和“为什么”,至于“怎么做”就相对忽略了。这可能也是普及性的定位所致。

  但与很多科普性的读物不同,《怪癖心理学》是不适合抓住一章看一章的。冈田尊次有着非常扎实精神医学底子,所以这本书尽管面向大众,行文晓白流畅,但是逻辑关系非常严密。在一个章节中的各个小节之间呈现明显的递进关系,层层深入,条理清晰。一旦看进去了,就不容易放得下。

  就我自己的经验而言,曾接触过的阅读过的高明的心理学专家,都有着浓重的悲悯情怀。就如这本书的前言中所讲:“异常心理会告诉我们人类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事物是什么。”也正如这本书在结语中所言:“为了能在混乱时代坚强地生存下去,我们首先能做的难道不是在珍惜与身边人之间的纽带的同时,有一颗能对任何细微事物都深感幸运丰富内心吗?”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二):一面洞悉现代人心理的解剖镜

  《怪癖心理学》是我最近读到的通俗心理学著作中最值得推荐的一本。它的作者冈田尊司是日本著名的精神科医师与医学博士,在神经生物学和脑病态生理学等方面都颇有造诣,可以说是一位临床专家。他也曾专门研读哲学,这一背景使他对于心理问题的认识与治疗并不仅仅限于临床解剖,而是更多地关注社会文化环境成长经历对人类心理的影响

  作为一本通俗心理学读物,最重要的是要将专业枯燥的心理学知识以一种通俗易懂,便于常人理解和思考方式呈现给普罗大众,这一点冈田尊司做得很好。在这本《怪癖心理学》中,你几乎找不到生涩、拗口的专业名词,仅有的几个专业术语,如解离、自我同一性等也以具体形象案例做了很好的诠释

  大量的案例——尤其是名人案例——是本书的一大亮点:走上自戗之路的诺奖获得者盛名之下私生活却令人瞠目的智者文人纷纷登场,以自身经历现身说法。一个个名人被拉下神坛,摘去了耀眼光环。但作者并不只是以这些名人秘事吸引眼球,他花了大量的笔墨解构这些案例,深入剖析了这些名人走上心理“歧路”根源,向读者揭示了异常心理的种种可能成因与影响因素。而这些才是全书的重点。

  冈田尊司非常强调父母养育与家庭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塑造和影响,这一点我深表赞同。在我的工作经历中,我发现几乎每个痛苦的求助者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孩子的问题通常是父母的问题”,这是一条被屡屡证实的真理。孩子健康成长最需要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呵护,但现代人繁忙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使“只管生不管养”的父母越来越多,因为自身价值得不到体现而将孩子作为心灵寄托情况也越来越常见,无怪乎现代人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覆盖面也越来越广。

  心理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发现不了问题,只在痛苦的沼泽盲目地兜圈子。这本书也许可以帮助你发现自己的问题,找到痛苦的根源,并给你指出一个前进的方向,助你踏上自我救赎旅程

  文/曹怀宁 2014.03.06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三):驾驭自己的怪癖心理

  怪癖:古怪的、与众不同的癖好。宋朝孙奕《履斋示儿编•文说•赋须韵脚意全》:“平淡不流於浅俗,奇古不流於怪癖。”聂绀弩《论封神榜》:“不过我们‘读书人’,本有点爱作‘翻案文章’的怪癖。” 端木蕻良《早春》:“这是我从生下来就有的怪癖。”

  《怪癖心理学》这本书揭示了怪癖的真相完美主义、洁癖、强迫症、多重人格等,所有的怪癖都是内心欲望的投射。你的影子操纵着你!

  其实,每个人都有异常心理,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定的“怪癖”。看看周围,就知道了:有洁癖的人,恨不得把空气消毒;有强迫症的人,总是锁门出去不久再跑回来看看锁上没有;有多重人格的人往往“跑偏”……

  当然,一分为二地看,任何事物都会有有利的一面,也会有不利的一面。“异常心理”不等于“精神障碍”,但是也可以演变成“精神障碍”。区别就在于》:能不能驾驭自己的怪癖心理。

  从驾驭自己的怪癖心理这个角度,再单独说说完美主义吧。完美主义,其实是虚幻的另一个代名词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完美的东西,就连科学赖以发展的公理,也总是有着某某假设、某某前提。然而,完美,这样一个乌托邦式的假想,却是促进古往今来世界上许多人的源源动力。但是一个总是追求完美的完美主义者,便会对很多事物感到不满,会认为他们或多或少都有瑕疵,全有非得改变理由。其实,完美主义是异常心理的入口,过度最求完美主义的人,往往拥有“洁癖”一般的心理。

  突然看到了一份文人自杀的资料,由于自杀的人数很多,导致资料很长,不能全文照录,按照年代,点几个吧的:1893年,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用裁纸刀割开了喉咙。1905年,中国的近代作家陈天华于12月8日蹈海自杀。1914年,奥地利诗人乔治•特拉克尔曾因要开枪自杀被送进精神病院,而后服药过量自杀。1927年,诗人兼学者王国维投湖自杀。1933年,朱湘于12月5日在南京采石矶投水自杀。1941年,饱受精神分裂折磨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娅•伍尔夫在3月28日投入马斯河自杀。1956年,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于5月13日自杀。1961年,美国作家海明威,由于多种病症和精神的困扰,在海边把双筒猎枪放进嘴里,扣动了扳机自杀。1966年,中国的老舍、傅雷和夫人朱梅馥、新月派诗人陈梦家自杀。1968年,杨朔、诗人远千里自杀。1971年,诗人闻捷用煤气自杀。中国进入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蝌蚪、海子、戈麦、三毛、顾城、徐迟、殷谦……

  看这些数字,想这些人,太多优秀文人的自杀令人惋惜。“是什么使他们感觉生无可恋,赴向死亡?是行业特点注定了他们要在悲喜的峰谷中跌荡?或是他们相较普通人内心更加敏感脆弱?还是天才多数都是常人眼里的疯子,不可能与平淡的生活妥协?抑或只有选择死亡,才能保留生的尊严?”

  驾驭人生从改变自己的怪癖心理开始。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等不如意的事情时,许多人习惯抱怨社会不公命运不佳,认为是社会有问题、同事有问题、单位领导有问题,把自己的失败归咎同学朋友老师等外在因素。

  其实,《怪癖心理学》这本书使用了大量精彩案例,讲述了尼采、叔本华、荣格、王尔德等天才人物是如何为怪癖所苦,又是如何因怪癖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的。

  事实证明:怪癖是人的两面性的体现,人既有做正确的事的冲动,也有做坏事的冲动。一味压制做坏事的冲动,很可能适得其反。勇于正视怪癖,并进行正确的心理疏导,能帮助我们走出人生的低谷收获健康幸福的人生

  有了一些“怪癖心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走不出“怪癖心理”,无法自拔。驾驭自己的怪癖心理吧,从现在开始。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四):简单的我爱你,你却老不信

  让我们先从动画电影冰雪奇缘》(《Frozen》)谈起,因为这里有两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应用本书中的内容予以分析,一切向这对姐妹童年追溯。

  关于姐姐艾莎,其实在配乐“let it go”里面已经做了全部的呈现,这是艾莎心态最好的总结

  “Don't let them in, don't let them see

  e the good girl you always have to be

  Conceal, don't feel, don't let them know

  Well, now they know"

  艾莎的童年经历必定在她心理种下了深深怀疑和回避。一方面是父母对她的约束要求,加上艾莎出于恐惧对自己深深的封闭,一言以蔽之,艾莎的世界是缺乏温情的,看这像不像被深深压抑的尼采的童年。在这一点上,天才、普通人、王侯将相,并没有什么区别,换句话说,如果童年时期完整的依恋关系缺失,是其他方面的外部成就所不能代偿的。

  同理,妹妹安娜的童年也存在这一定程度的缺憾。这是故事展开的基础

  但是,或多或少的心理上的怪癖,并不是大问题。大多数人会通过在青年阶段对自我同一性的实现而克服。因此,怪癖心理学主要研究的心理现象是止步于社会性的层面,这与是与精神疾病最大的区别。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一种亚稳态。长时间对正常心理的偏离,是滋生例如抑郁症、恐惧、焦虑、强迫症、神经性厌食/贪食症等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精神疾病的温床。例如,神经性厌食/贪食症的易感人群便是青春年少、有完美主义倾向女性,这样的患者要在何等美妙年华里为自己对完美狂热偏执追求付出令人唏嘘代价

  说到底,无论是极端的完美主以及性格差异巨大的两面性还是其他的心理问题,最本质原因有二:其一是基本的安全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其二是主客体认知存在一些偏差。因此,他们的内心多是在怀疑与挣扎中摇摆,这也是痛苦的根源和他们寻求心理治疗或者用其他方式排遣心绪动机

  通篇读完,我觉得重要的概念有两个:

  1.主客体认知:我们如何认识外部世界和自身。

  2.自我同一性: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avy4j_stnJQjd7yLjJajIPHnbt_OTiegZ5Rdac_1eenKbOsk7r9FrjbX4GKAxpM

  所以,心理的发展总是一个经过探索与怀疑的过程,普通人和异常人群的区别仅仅在于普通人在经历了尝试、怀疑、苦痛之后,获得了普通人的幸福接受了一切好的坏的,无论对人对己,主观认知和客观事实之间没有巨大的鸿沟。而异常人群则是在这个trial and error的过程中,像一条越来越偏僻难行的路上走去了。这条路上多是怀疑与对自我天性的压抑,或者放逐式、宣泄式地产生强大爆发力,可见个体的潜力是惊人的,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甘地严格的禁欲。

  所以,异常心理的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充满了怀疑的,无论怀疑自身还是怀疑外部世界。可想而知童话里都是骗人的,“简单的我爱你,你却老不信”,绝不是一件浪漫轻松的事情。

  基于以上认识,能够在性格和稳定的心理形成过程中,发挥最重要的作用的时刻便是童年期和青年期了。童年期主客体认知逐渐形成和完善,青年时期经过了纠结实现自我同一性。所以,最美好最不安分的青春年少,无论是中二也好阴郁也罢,通过这段时间,我们大都获得了健全的心理和多彩的生活。这才是心灵成长的本质。

  最后,说一下阅读感受。总体来说语言流畅,丰富的例子使得它成为了一本有意思且平实明白的科普读物。美中不足的一点是,全书的结构只是主要章节划分下面有一级次级标题,并且次级标题之下内容划分又很零散,所以说理不够明晰,知识的呈现缺乏层次感且不成体系。如果能再分出一层次级标题就更好啦。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五):书摘-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治愈

  1、人类本来就是具有两面性的生物,有些人没有真正理解这一点,强迫自己只去做正确的事,结果适得其反。当你能坦然地接受自己两面性的本质时,两面性的本性也会逐渐淡化,你会失去想做恶事的心理。

  2、青春期的巴塔耶逐渐开始憎恨曾经深爱的父亲。听着父亲痛苦的惨叫声,他开始感到某种快感。

  3、拥有这些行为的人都具有因得不到他人的爱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自己所缺失的事物的饥饿感。而这些都是因为缺乏本来可以弥补且治愈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的相互牵绊而造成的。结果他们只能把自己的饥饿感关闭在自我目的化的快乐电路里,让自己一直沉迷于无论如何反复都无济于事的行为里。

  4、为了能从这一恶性循环中脱离出来,必须重新找回被周围人所爱、所认可的感觉。实际上,一旦陷入这样一种恶性循环,当事人会不断将这种自我目的化的行为正当化,而周围人的置若罔闻又使两者的隔阂持续扩大,朝着与改善相反的方向演变下去。当事人和周围人之间共有的并不是共鸣或者相互关心,双方只是在一味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5、幸运的是,这一过程有时候也会逆转,并趋向恢复。要想引起事态的逆转,有两个因素是极其重要的。

  一个是,当事人必须认识到与通过自我目的化的行为获得的快乐相比,自己从自我目的化的行为中获得的损失要多得多。

  另外一个因素是,挽回自己与周围人之间存有共鸣的人际关系,世纪感受到世上仍有爱自己、珍惜自己的人存在,从而决心做值得拥有这些爱的人。

  少年恩德之所以没有走入歧途,是因为他得到了父母,特别是母亲的爱护与支持。不管是偷窃、依赖症,还是暴力或虐待,被困于这些恶性循环中的人可以试着去组织自己的这些行为,找一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支持自己,去享受被爱围绕的感觉,这样一来,自己便能感觉到沉迷于自我目的化的行为其实不会起到任何作用,开始从相互作用的人际关系中发现更大的满足及喜悦。那样的话,那些自我目的化的行为便会作为过去无聊的恶习而化为残骸,从而失去维持下去的意义。与其强迫自己不去想,不如顺其自然。

  6、人是社会性生物,因此才会有想要被他人接受的强烈愿望。当这种愿望被破坏时,人便会感到被社会伤害的痛苦。自己成了被他人排斥的人,人类对于这一点极度敏感。一旦成为被他人排斥的人,人类大脑中的痛苦中枢开始活跃,而这种痛苦程度完全不亚于肉体的痛苦。

  有这样一项实验,实验员要求三个参与实验的人一起在电脑上玩传球游戏。开始三人一起玩传球游戏,过了一会,其中两个人开始抛弃第三个人,两个人一起玩。这个时候,电脑上显示,被排除在外的那个人的大脑,其痛觉中枢的背侧前部带状部分呈活跃状态。而实际上,其他两个人做出这种行为不过是受电脑指挥而已。

  比起暴力最一般的形态,即直接肉体上的暴力,无视他人或排挤他人这种做法,更能将其特性转化为优势来攻击对方。因为排挤他人这种做法,无须通过将自己变成明显的加害者,就可以让人尝到无比痛苦的滋味。这种排斥在外的体验,不仅仅是让人承担一时的痛苦,而且会长期改变人的心理构造及大脑运作。

  被他人排斥在外的人,即使明白这是他人对自己的一种不正当做法,也依然容易贬低自己。他们容易滋生出一种信念,认为大家都讨厌自己,自己无法融入大家的氛围当中,而这种信念最终将支配这个人以后的人生。

  受到他人欺负的人,会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也会对人际关系感到强烈的不安,从而导致自己渐渐脱离他人的视线,这样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人之所以会陷入被害妄想这种心理状态,并不能绝对地说是周围人的原因,有时候也因为自己把本来没有恶意的事情固执地理解为他人的恶意对待,从而使自己身心奔溃。比起被周围的人孤立,自己将自己孤立起来的情况也很多。因为过度敏感或自尊心太强,使得自己极度容易受到伤害,对事物的理解也存在偏差,这样的情况也经常发生。

  7、我们经常可以在性情固执的人身上发现,他们的典型特征就是说一些做一些违背自己真心的事情。明明爱着某个人,却偏偏贬低对方、嘲笑对方。当对方说:“这个不是你一直想要的东西吗?”明明对方说的是对的,他们依然会否定对方说:“我才不会想要那样的东西呢。”明明想要接受对方的好意,想要对方体贴自己,结果却做出责备、为难对方的行为。

  这样的反应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我们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反应,是因为我们感觉到对方并不是真的喜欢自己,所以我们不想去温顺地对待对方。当然,对于在没有足够多的爱的环境种长大、患有重度依恋障碍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做出这样的反应。他们想要追求对方的爱,却无法真实地表现出来,反而用为难对方的方式表现自己。

  这样一种心理,与下面几种因素息息相关。

  一是具有这种心理的人都想在心理上占据优势。当不确定是否被对方所爱时,如果主动去追求对方,顺从对方的期待先表明自己的心意,就意味着承认对方是处于优势地位的,而这一点是具有固执心理的人所不能接受的。

  他们特别在意心理上的优势地位,真实地吐露自己的内心等同于把自己的弱点呈现给对方,会使自己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与坦率地去追求爱相比,坚持攻击对方、彻底表现出毫不在意的态度更容易使他们保持心理优势,尤其是当感觉到对方并不爱自己时就更要那么去做。

  另外一个因素是有些人会担心如果自己主动求爱,会不会遭到对方的拒绝呢?对方以后会不会背叛自己呢?这种疑神疑鬼的心理让人产生必须先下手为强的想法。因为知道自己并没有被对方所爱的价值,反正对方讨厌自己、不爱自己,不如自己先表现出讨厌对方的态度。

  如果抱有这种先下手为强的心理,即使对方本来是爱着自己的,也会因为自己的这些行为而疏远自己、抛弃自己。如果我们问当事人是怎么看待这样的发展结果,他们会把事情的原因和结果调换位置,觉得即使对方本来是爱自己的,最终还是会抛弃自己,所以他们对对方做出那些问题行为是有先见之明的。大多数异常心理的产生,都是创伤性再体验的同时,因患者将事态的因果倒置对待产生的。

  第三个因素是,由自己不被对方所爱或者对方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等焦躁情绪而产生的愤怒或者攻击性情绪。这种情绪使自己无法做出与对方共鸣的行为,无法冷静地思考当时的状况以及对方的想法,并且就再这种情绪迸发的一瞬间,自己也完全被那颗受伤的心所支配,从而做出违背对方愿望的行为。正是知道对方希望的是什么,故意和对方唱反调。

  以上三种主要因素相互作用,诱发人们做出“唱反调”的行为。如果对方心理成熟,即使受到“唱反调”似的对待,也能立刻明白那并不是本人的真心本意,而如果对方心理也不成熟,就会被表面上的言语和行为吓倒,并为此愕然,多数时候甚至会因愤怒而采取拒绝和强硬的态度。这样一来,双方都会受到伤害,并且都不退让的化,双方关系会更为紧张,最终导致关系破裂。

  8、有一天,荣格的父亲向访客吐露自己的心事,正好被荣格听见了:“如果真像医生所说,孩子得了那种病的话,那么以后孩子恐怕就不能独立生活了吧?“听到这句话时,荣格的心中再次闪现出一个想法。我们可以通过荣格在其自传中所记录的内容来了解他的内心感受。

  ”我像是被雷劈到了一样。事实完全不是那样的“‘我必须用功了’这样的想法立刻闪现在我的脑海中。

  ”从此以后,我变得越来越认真。我静静地离开哪里,走进父亲的书房,拿出自己的拉丁文法书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十分钟后,昏厥发作了。我几乎从椅子上跌落下来。没过多久我又恢复神志,继续学习。我告诉自己:‘该死!我怎么能昏过去呢。’然后我继续学习。大概十五分钟后,第二次发作开始了,和第一次一样没过多久便好了。‘现在我必须真的用功。’我使劲儿给自己加油。然后又过了半小时,第三次发作袭来。可我没有屈服,又坚持学习了半个小时。最后,我觉得自己终于战胜了病症,而且心情也比前几个月更舒畅。事实上,之后病症再也没有发作过。那天以后,我每天学习语法,做练习题。几个星期后我回到学校。在学校,病症再也没有出现过。我身上的魔法终于被解除了。”

  荣格从自身经历中了解到心病是如何发生的以及怎么做才能克服它。你不是为了他人而活,要扪心自问:“自己这样下去可以吗?”要靠自己的意志,为了自己而活,这才是克服心病、恢复正常状态的方法所在。

  9、尼采之所以不能完全适应社会而过早地成为一名隐士,原因便是他过于束缚自己的身体和内心,妨碍自己去适应社会。父亲不幸去世,幼小的尼采不得不背负沉重的负担,还有就是小时候受到母亲严格的教导,这一经历都使尼采的内心越来越受到束缚。

  10、对父母的反击可以成为孩子诞生出一个崭新自己的原动力,但孩子同时也会产生罪恶感。如果想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必须跨越内心所具有的违背父母期待的罪恶感。

  11、女孩子当然明白自己真正喜欢的是眼前的这个男人,所以对他的求婚欣喜若狂,但同时她也心生内疚。虽说只有过一次,可是在他们分手期间,她和别的男人发生过关系。这位有洁癖的女孩子一直认为自己犯下了不可挽回的错误。

  觉得自己罪大恶极的强迫观念,以及必须要找到自己罪过的证据的强迫行为,其背后都隐藏着压抑在心底的罪责心理。

  这名女性“害怕得到幸福,自己真的可以幸福吗?”的想法背后隐藏的可以说是一种觉得自己并不值得拥有幸福的心理。

  笔者在了解到这位女孩子的情况后,从相反的一面来解决她的心理问题,比如告诉她说“可能是因为你越来越有魅力,或者是因为他害怕你会被其他男人夺走,所以才会爱你越来越深”等,渐渐地,这名女子承认了这相反的一面。她的病症逐渐好转,可以积极外出游玩了。

  12、自我否定的陷阱。与罪恶感相结合,使人的内心坠入无敌深渊的就是自我否定的心理。一个人如果只是适当地消极否定地看待自己,那么可以说这是一种谦虚的表现,是这个人的美德或优点。但过于否定自我,深信自己没有被爱和生存的价值,最终就会迈进异常心理的领域。

  固执于自我否定的人无法重视自己的存在,他们会只会做出伤害自己或是贬低、有损自己的行为。

  他们中有些人能意识到自己正在做伤害自己的事情,也有些人完全意识不到这一点,总是在无意中做出伤害自己的行为。

  自我否定心理的产生与被他人所爱的安全感不足有关。追根溯源,大多是因为小时候没有从父母那里得到无私的爱与肯定。

  13、完美主义及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维方式导致人们走向不幸。无论一个人有多大的才能,身处多么让人羡慕的环境,一旦他陷入完美主义或二分法思维方式,这个人就容易产生自我否定的心理,从而导致自己走向不幸。为了不让我们的人生陷入不幸,我们必须阻止自己受到二分法思维方式的侵害。

  完美的自己并不是最好的。一个人若一味追求完美,他就有可能为自己不幸的将来“做准备”。与完美相比,不完美的事物才是最稳定的,我们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并将它展现出来,才会得到他人的爱和认可。

  即使人生中有不如意的事情发生,我们也要把它当作人生的一种乐趣。不如意之事也有它的意义,从这样一种角度出发,努力从不如意中找到其隐藏的财富,我们才会收获幸福。哪怕面对的是煎熬或失败,也要苦中作乐。

  在事态进展顺利的时候,享受幸福就好;当事态进展不顺利的时候,也别有一番滋味。事后我们会感慨不如意、苦苦挣扎的时候才是自己最努力地为生存奋斗的时候。成功的光辉固然会带给我们一些幸福的感觉,可在痛苦郁闷的日子中更能体会到更深层次的人生哲学。无法言语的苦闷、悲伤、后悔和遗憾,正是这些消极情绪使我们的人生成为真正的人生。只拥有幸福的人生就像只能吃甜甜的蛋糕一样,总有一天你会受不了。无论是幸福还是不幸,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好有坏。

  说一个人有多幸福,不是看有多少多于他人的好事发生在他身上,而是看他能从坏事中发现多少可取之处。

  14、人类最根本的欲望,就是本能地将自己保护起来的欲望以及谋求他人认可和爱的欲望。当这两种欲望被破坏时,人们就会陷入病态的自我目的化心理或自我绝对主义的观念当中,就会进入没有出口的追求自我的封闭电路中,又或者只能通过矛盾性或解离的方式引起自身人格分裂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

  15如果这两种基本欲望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满足,人们就不会陷入异常心理。可是没有谁会一直处于这样的顺境当中,那么当这两种欲望得不到很好的满足时,我们应该怎么办?

  重要的是,不要陷入自我目的化或绝对自我绝对主义的封闭电路中。我们需要时常审视自己的行为,切记不要拘泥于某种狭隘的价值观或者一种观念当中。所谓的拘泥就是固执、死心眼。如果觉得自己没有这种固执就无法生存下去的话,那你就错了,相反,这种固执只会使你人生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少。另一点就是与他人沟通。即便我们一时陷入封闭电路中,也可以借助他人的帮助从中脱离出来。哪怕身边只有一个可以谈心的对象,只有一个人让我们有安全感,只要借助这个人的帮助,我们被逼到绝境的概率也会降到半成以下。从这层意义上来说,平时一定要看重与身边朋友的关系。

  16所有的怪癖都是内心欲望的投射。发现并正视自己身上阴暗面的过程,也是我们直面并克服人生中的恐惧与危机的过程,由此我们便可收获健康、幸福的人生。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六):做有特点的平凡人

  「你说明天和意外,哪个会先到来。仿佛此刻呼吸着亦该庆贺。」BY十元诗苑

  读完这本书花的时间有点长,用了三天。

  这期间D城的天气经历了一日的雨水、一日的阴霾之后,在今天终于放晴。读完书前后的心情是有着很大的变化的,与书的内容有关,也许3.01的未眠夜有关。

  首句摘自微博上@十元诗苑 同学。也让我在此刻,隔了玻璃窗向外望去,在看到明媚的阳光,以及远处影影绰绰的山峦之时,也带着对生之美好的感怀。

  对心理学一直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也希望学习更多的知识,去更好的理解自己。所以在初读时,总是会比照着自身或是所遇之人事,对作者冈田的例子去做比较和分析。向来觉得读书时候不自觉的对号入座大概是不好的,然而至今仍是会如此。

  这也是《怪癖心理学》这本书作为一部普通科普性心理读物的成功之处,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让高深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变得浅显易懂,让读者能够从诸多的案例中看到自己或存在于身边的影子,从而能够更好获得一个更为健康的心理,一个更为美好的生活。

  对于腰封上有言道,「但是为了要保持正常,符合世界的眼光,他们客克服了这些怪癖。因此,毁掉了他们的异禀」。

  我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不是所有的怪癖都是应当保留的。

  这个世界是多元化的,也充满着包容性,生活的确有着艰辛和不易,但还未残酷到磨平所有的性格和棱角的时候。

  那些好的、本质向善的所谓“怪癖”,都是可以为之接纳的,我们也可以在自己身边、书中、媒体上见到许多这样有趣的人。平凡与独特,有时候并不完全矛盾。

  所以我更喜欢的是普通但又不失特点的人,与之相处会让人感觉生活美好温暖,又充满活力。

  对于为了怪癖而怪癖,为吸引目光而特立独行的这些扭曲了天性的现象,是为大多数人所不喜的吧。而对那些于自己无益更对社会有害的怪癖极端心理,若是自己任之、由之,其后果之可怕可想而知。

  我们需要勇敢去发现这些内心的阴暗面,去正视自己,直面人生。

  先前书友水秀乡同学分享自己的感想,觉得评论的十分恰当,也道尽自己所想,这种“所见略同”的感觉实在是令人惊喜;而对于全书,以及水秀乡同学的评论,许是因了近日所闻所见,让我最为感怀的是此书的结束语:

  「为了能在混乱的时代中坚强地生存下去,我们首先能做的难道不是在珍惜与身边人之间的纽带的同时,有一颗能对任何细微事物都深感幸运的丰富内心吗?」

  此前我所纠结的那些小情绪,那些自己所耿耿于怀的、放不下的执着,也在读罢书,更在前夜的昆明流血之后消失不见。

  水秀乡同学以“怜我世人,忧患实多”为题评此书,深有同感的同时,也告诉自己,在我们有生之年,用一颗平和善良的心,去爱、去生活,珍惜当下,如此已是幸福。

  :

  「」为引用。读后小感写的有些没有章法、毫无逻辑,许是脑子里装的东西太多、想要表达的太多,反而语无伦次了。日后复读续修。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七):不可不知的隐秘心理

  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电视上,随着传播手段的快速发展,新闻传播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捷,这种快捷也让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社会上发生的各类案例,这些案例中有很多是与心理有关的,即使表现出来的形式看似与心理无关,但是经过专家的分析,统统指向了心理问题,比如前一阵子的某大学研究生毒害室友,更有中学生跳楼自杀事件、某极端案例犯罪手法极其残忍的报道,不胜枚举。当这些新闻被报道出来之后,一些分析者也把这些案例当成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事例,他们从中发现这些人的特殊心理,以及这些心理如何对他们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所以,这些年关于心理学方面的书出的也越来越多,作者的专业也各不相同,比如《怪癖心理学》的作者研究的领域涉及的都是一些怪癖,不仅吊足了读者的胃口,在心理学方面也算是独树一帜。作者更是在序言中,向所有读者说明,每个人都有异常心理,而且这些异常心理的萌芽大多都在孩童时代,如果成长过程中这些异常心理没有被克服,就会做出危害社会、危害自己的事情来,了解异常心理可以帮助我们应对一些特殊情况的发生,在人生中不迷失自己。

  作者在《怪癖心理学》中的素材可谓丰富,不仅有一些普通人的案例,更有一些大家包括文豪、画家、社会知名人士等等人群的案例分析,借由这些典型的案例,作者分析存在于他们身上的极端异常心理形成的原因、表现以及产生的危害,让读者更加清晰地对这些怪癖心理加以认知。

  我们在历史课本中所知道的甘地是非常伟大的一个人物,但我们从作者这里了解到他是因为有着恐怖的完美主义异常心理的,他有非常严重的洁癖,因为父亲的死亡他有产生了强烈的内疚感,为了弥补这种内疚感,他禁欲、素食、任何事情自己亲自动手,这种强迫自己苦修的能量成为他成就伟大事业的原动力。作家三岛由纪夫也是个完美主义者,他非常守时,但忍受不了其他人不守时,最中因为这个完美主义而自杀。

  作者在书中列举了更多异常心理的代表人物,借由他们我们认识到了这种典型的心理特征,也见识了生活中更多这样的人。这些人有的因为这样的异常心里走向另一方面的成功,比如甘地、叔本华、尼采、王尔德等这些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身上存在的异常心理成就了他们,最终也毁灭了他们,而更多的普通人因为没有让自己的异常心理得到很好的治愈,基本上都是以悲剧收场。

  作为普通的读者,我们读这样一本书,是为了对自己周围的人和物有所察觉,对自己也有所了解,让我们的心理更加健康。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八):发现潜伏在你身体里的另一个你

  如果让你用三个词形容自己,你会稳、准、狠地找出自己的“人生关键词”,还是犹豫不决,不确定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人?姜文在电影里有句台词:“你了解我?我他妈都不了解我自己!”人是这么复杂而难以捉摸,又有多少人真正了解自己呢?

  你讨厌八卦嘴碎的人,但无意中听见别人说某个同事离婚了某个明星傍大款了某个领导惹上官司了你还是禁不住竖起耳朵细听;你很想要很想要某个东西,但真正得到的时候你发现自己并不那么开心;你在陌生人眼里很安静在小男生眼里是女神在好朋友眼里是二货在爱的人眼里很幼稚,哪一个是真的你呢?有时候伤感情绪汹涌而至,写下一些“情真意切”的文字,一觉醒来,神采奕奕,再看那些东西,也会想自己怎么会矫情至此;你以为你很爱自己的朋友,但当她先于你穿上婚纱走上红地毯,你心里竟觉得酸酸的……

  有时候我们会像认识一个陌生人一样重新“发现”自己:“哦,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某一个瞬间,突然发现自以为强悍的自己是软弱的;有时候又会发现,自以为善良的自己是自私、善妒的;有时候会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很坏啊?怎么会有这种想法?”或者:“哎呀,我这么爱洗手,是不是有洁癖啊?”“我经常自言自语,是不是很奇怪啊?”

  要想更好地了解自己,就要留意自己那些“奇怪”的地方——过于追求完美、强迫症、多重人格、喜欢暴饮暴食、喜欢唱反调,追根溯源。任何事任何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怪癖心理学》中讲了很多名人的例子,其中一个是尼采。尼采作为学费全免的免费生进入名门学校普夫达中学,在学校里,尼采成绩第一,会写诗作曲,被称为神童,但他完全无法适应满是规章的学校生活,经常头痛,患上风湿症或黏膜炎。尼采从小被噩梦困扰,还经常受幻听和幻视之苦。尼采的私生活也过得极为不顺,连在社交场合自由地与女性攀谈都做不到,能够让他敞开心扉的交流者只有他的母亲和妹妹以及少数的男性朋友。

  尼采之所以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生活,与他幼年时的经历有关。对于孩子来说,脱离父母的支配是完成独立的必要条件,如果父母的支配太过强烈,孩子就会在寻求独立的过程中承受巨大的痛苦。尼采四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尼采一家失去了生活的收入,一家人搬去和祖母与两位姑姑一同生活,生活非常困苦。

  母亲把精力全部放在教育儿子身上,加倍地培养尼采。她对尼采非常严格,就像时刻挥舞着鞭子的调教师一样,要求尼采做一切应该做的事情。除此之外,姑姑们也经常用冷水浴来锻炼尼采的意志力。这一切经历使尼采的内心越来越受束缚。

  “怪癖”都不奇怪,它是在漫长的人生中,因为各种因素的促成,一点点形成的。追溯自己的人生经历,充分了解自己的过去,就能找到自己“奇怪”的原因,也能治好这些“病症”,让自己变得更好。

  ——写于2014.2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九):由心理学想到的

  一直对心理学很有兴趣,觉得那是最贴近“人”这个物种的科学,认为掌握了心理学就能看透世间人心,看出那些诡异行动背后的秘密。也零零碎碎读了些关于心理学原理的书,才知道心理学的艰深晦涩,并不是单纯的揣摩。而且现在很多书都将略微变态的心理学与精神分裂挂钩,有这些心理的人也会被社会看做怪物,用小心翼翼的有色眼光打量。但其实读了《怪癖心理学》就会知道,贪婪、嫉妒甚至比洪水猛兽还厉害的情绪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而这也并不代表着我们的心理有问题,那么到底是哪里来的想法会让我们做出这些违背常理的事呢?

  《怪癖心理学》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包括完美主义,强迫症等的种种“怪癖”,但作者——日本的一位心理专家,精神科医生——并没有将这些行为解释为“异常”,而是很明确的告诉我们,不必害怕,这些心理实际上只是潜伏在身体内的另一个自己,当这些负面情绪长久的在心中积累找不到出口释放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操控我们做出连自己都感到害怕的事情,要想改变,只有发现并正视身上的阴暗面,直面并坚强的克服心理上的恐惧,这样才能更加无畏的生活下去。

  一般情况下做出与平时大不相同的事,很多人都会以为自己变了,可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其实是那些负面情绪一直隐藏在心中,有些是在童年就在心里扎根,日积月累当然要寻找出口,就像积蓄很久的洪水,必须要释放出来。现在很多人都误以为这种现象如妖魔鬼怪一样可怕,总是羞耻的遮掩,当然也因为社会上大众都动不动就给这些有怪癖的人贴上“精神病”“疯子”的标签,导致我们都不敢面对自己的心理了。这本书所倡导的,正是将人们从这样的恐惧中解救出来,勇敢面对这些异常现象。

  所谓有根源才会产生现象,导致阴暗心理吞噬我们的,可能增是源于童年心中未解开的结。有心理阴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意识不到。以前读《少有人走的路》,书中说,藏得很深的意识——即潜意识——是控制我们一举一动的根源,就像一颗参天大树的树根,经常因为埋藏过深而被众人忽视。《怪癖心理学》中举了很多例子来印证这个观点,算是这个观点的实践吧。

  这本书无意中给了我一种更正确的观点,就是遇到问题不要总想着遮掩躲避,而要主动寻找原因,很多事情本质上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吓人,是自己给的心理暗示最终让事情变得可怕的无法接受,再加上一点拖延症的影响,越害怕就越不想去做,越不想做就越没有勇气开始……一直这样下去,重要又紧急的事情都会被耽误。不过,只要鼓足勇气直视它们,总有一天,无论多么严重的心结都能解开。

  《怪癖心理学》读后感(十):每个人内心都潜藏着一个魔鬼

  近来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出版社的关注点都不约而同重口味化了——最近出版的通俗心理学书籍纷纷从对心理学一般现象和规律的探讨转到了怪癖、变态、狂魔等非正常心理的解读上。这倒是契合了新闻学中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定义,这些书籍满足了大众对于各种非正常心理的好奇,也恰好对是当下频频因精神疾病患者引发恶性事件的一种社会关切,销路自然不错。手头这本湖南文艺出版社最新推出的日本人冈田尊司的《怪癖心理学》,据说出版5年来一直雄踞日本亚马逊通俗心理学排行榜第一名。

  作者列举了很多人们日常行为中普遍存在的完美主义、强迫症、裸露癖、控制欲、嗜虐欲、施虐狂、偏执狂、自我否定等种种怪癖,比如:女白领因为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而自愿沦为卖淫的站街女,得不到足够母爱的孩子通过虐待小动物来得到安全感和满足,社会地位很高的人会莫名其妙偷窥裙底,极端的父母甚至杀死自己的孩子……他还提到了很多罹患心理疾病的名人:夏目漱石因为极度自卑而患精神妄想症,经常谩骂妻子与孩子;荣格、尼采都因为极端敏感而患抑郁症和被害妄想症,生活非常痛苦;罗素沉溺于对男性生死器的迷恋,私生活异常混乱,对朋友的妻子尤为感兴趣;拜伦乱伦,和自己的姐姐结婚;三岛由纪夫因为病态的完美主义而自杀……

  他对这些异常心理的特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认为因为生存所必需的安全感、获得他人的认可与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遭到威胁时,人们陷入病态的自我目的化心理或者自我绝对主义的观念当中,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另一个阴暗的自我开始操纵人们的行为,以通过矛盾性或解离的方式引发自身人格分裂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其中很多病态心理的萌芽都源自于孩童时代因为种种欲求得不到满足而留下的阴影,在成年后稍遇挫折便形成怪癖心理,最终促成怪异行为。可以很明白的看出,他的这些分析仍然是老生常谈,仍然没有脱离弗洛尹德精神分析的窠臼,没有太多新意。

  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最大的亮点是它的副标题——发现潜伏在你身体里的另一个你,这让我们能够正确认知自我,理解人性,也解答了我一个长久以来的一个困惑。他指出,人是具有两面性的动物,任何人在本质上都有做正确的事情的冲动,也隐藏着想要做坏事的冲动,每个人的内心都潜藏着一个罪恶的自我,一个魔鬼。但是,异常心理并不等同于精神障碍,它不是一种绝对的病症,而是一种介于正常心理与鲜明的异常心理之间心理状态,在多数情形下也会极其短暂地出现在健康的普通人身上。只是这种存在是短暂的、可控的,我们能够意识到这种心理的存在并自觉地进行调控,而且这也是对自身所承受的社会压力的一种主动释放,具有正面意义。我不得不承认,自己身上也有这种现象,比如经常性的已经锁了门却还要返回再核实一遍,有时候还往返两次;比如看到自己非常不喜欢的人倒了霉而兴灾乐祸,有杀死痛恨的人的强烈冲动;比如看到街上有美女从眼前走过而心生……原来,这并非我的道德水平低下,完全没必要为此过度自责。

  天使和魔鬼向来同体共生,那么,我们又该如何面对自己内心的这个魔鬼呢?冈田尊司教授告诫我们,在全球化和竞争不断加剧的当下社会,即使满身泥垢也要坚强生存:一方面要保持一颗强大而丰富的内心,对人类自身的两面性有所认识,坦然接受这种两面性存在的现实,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不完美的生活,不要过分拘泥于某种狭隘的价值观,更不必过分强迫自己只做正确的事情,那样只会适得其反——完美主义是导致现代人罹患抑郁症与自杀率不断上升的原因之一,也只有承受得起不完美的自己,才能在如今这个时代幸存;另一方面,要打造积极的人际网络,重新审视我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应有的状态和保持的生活方式,珍惜与他人之间的纽带和沟通,看重与身边朋友的交流,借助于他人的力量共同将内心的魔鬼锁定在可控的范围之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