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第二性(合卷本)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第二性(合卷本)的读后感10篇

2018-07-13 05:17: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第二性(合卷本)的读后感10篇

  《第二性(合卷本)》是一本由(法) 波伏瓦 (Beauvoir,S.D.)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38.00,页数:94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性(合卷本)》读后感(一):个人观点

  写书评事儿于我是门外汉的,所以题目是 个人观点。

  不分章节说了,首先整本书透着作者的“法式傲慢”:对提到的其他民族文化妄下断言,不仅未对自身的无知有半点认识,并且把小说人物拿来做证据女性的“受难史”加以剖析实在是有违常理(混杂着小说时代背景和其作者想法的小说,我真不觉得能说明什么)。不能否认的是,作者的阅读量非常大,提及的各种名字堆在一起似乎对其所持的观点构成良好支撑,如此的强势销售”,算是构成“法式思想”的必备基础吧。我呢,对存在主义不喜欢,相关的的书读的也不够多,大概是出于对它的轻蔑,我并不认为人类对存在赋予价值意义有误,只不过,这种纯纯的思虑对真实人生并没有什么实际价值,它更像是一种含糊敷衍的答案,似乎解答了一切,却无法用来处理任何问题

  当然,对女性这个别位置成因的分析我没有异议需要补充的是,任何规则设计都不是攻无不克的,而那个时代的受限如今有些女性已经发展出颇为讽刺的应对方法,可笑的是,应对意味被动,它是不能争取到平权的,因为它还在试图通过对方的让步谋求权益无奈的是,女性站在有力位置拿到决定权的阻碍超过了男性,即便做得更好你的身份也只能被不少秉持动物性大过天的男权定格在女人的繁殖功能上(人类文明发展的阻碍——原始本能的支配)。这段话显然跑题变成我的牢骚,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女性人格形成,或者说人类人格的形成,在书中被形容为一种社会家庭共同作用结果,对此我持保留意见

  值得看,但是打分高的离谱。希望没人看我的书评。才疏学浅不敢妄言。

  《第二性(合卷本)》读后感(二):当我们在谈论女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半是受害者,半是同谋,像所有人一样。”——让-保罗•萨特

  “女人吗?这很简单喜欢简化公式的人这样说:女人是一个子宫、一个卵巢;她是雌的:这个词足以界定她。”波伏娃如是说。说一个男人是“雌的”,他会感到被侮辱;反之,有人称赞他充满了“雄性”,他则欢欣鼓舞生物学意义上的词汇被赋予了社会意义:“雌”是阴与弱,显得消极;“雄”是阳与强,显得积极。对女性的这种界定,暗藏着深厚的“男性主义”,这体现在社会的方方面面

  女人作为他者

  女人是由男人定义的。从原始社会开始,男人便趋向于超越性的工作,他去狩猎、耕种、打仗,他主要负责开拓与创造;女人趋向于封闭性的工作,她去哺乳、织布、采摘,她主要负责维持现状。男人制订了世界的规则,正如上帝创造了世界。这给了男人界定女人的权力。男人从自身的“我们”出发,界定出了女人“他者”的概念,女人是相对男人来讲的一个客体。所以,女人是第二性,男人是第一性。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女人成为了男人的财产。一夫多妻于是顺理成章

  历史上,农耕经济发达中国典型代表,其中有些许风俗在今天依然常见房子与车代替了以前的牲畜与农作物,其内涵依然一致女儿作为父亲的财产与嫁妆一道被交换到另一个男人名下。《金瓶梅》中西门庆在对待潘金莲婚前的殷勤在婚后便转为了暴政,他亲手塑造了潘金莲“女神”的形象,然后砸毁。放荡的男人是“花花公子”,轻佻的女人是“荡妇”;贞节是女人最大的财产,“处女情结”体现在对女人作为一种商品完整性的要求:没有人心甘情愿购买被拆封过的商品。

  在这样的情况下,女人处处受缚,被一整套完整的社会系统封闭起来。对女人的外在塑造上,从以前的小脚与肥大的旗袍到现在的丝袜裙子高跟鞋,都体现出一种让女人行动不便的、阻止其超越的倾向;对女人的内在塑造上,女人从孩童时期便被开始灌输一种“好妻子”的形象:温柔、持家、忍让,实际上是把她们束缚在了家庭特别婚姻当中,一旦失去丈夫她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作为补偿,“男孩穷养,女孩富养”,女孩处于一种溺爱环境中,她集万千的宠爱一身,是家里的小公主,实际上是被关在了富丽堂皇监狱里。作为代价,女孩丧失了培养冒险、创造、大胆这些开拓性品质机会。《白雪公主》告诉女孩要学会等待忍耐,总有白马王子回来拯救她。于是女人学会了在逆境中不断忍受。应试教育中女孩成绩优秀总体优于男孩的现象是很好的一个解释。应试教育题目固定、有标准答案,优秀的秘诀在于重复与巩固,它不要求创造与超越;这对于习惯逆来顺受拥有强大耐力的女孩来说是一大优势由此可见,女人并不是“天生”的,她是男人意识下社会环境的产物

  作为女人的反抗

  女人的反抗是矛盾的。一方面,她们意识到了男人为她们打造的锁链,尽力想要挣脱;另一方面却不得不时时依靠男人来生存。可以看见女人的反抗是由男人作为中介实现的:通过对男人的“占有”来体现女人的存在,婆媳关系紧张正好源于此。

  事实上女人的占有是消极的与不确定的;消极体现在女人自身没有能力去创造,而是通过男人作为中介去超越,她自己主要负责维持现状,譬如做家务,女人等待灰尘的降临,然后清扫,它是重复的、机械的;不确定体现在男人随时有可能变心或偏袒,一旦男人与女人翻脸,女人将丧失体现其存在的可能,如何留住男人的心于是成为一门学问,成为女人间代代相传秘密。通过儿子和女儿也是女人反抗的途径,她对丈夫不满怨气通过儿子来散发。如果丈夫碌碌无为优柔寡断,儿子则要事业有成意志坚定;女儿作为自己的分身,则用来实现自己未遂的愿望,她对女儿的对象严苛的要求,保证女儿不会重蹈覆辙,以至于有时她发现女儿违背自己的意志时陷入歇斯底里,不可自拔;大量的小说与民间传奇取材于此。

  有时女人尝试联合起来,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她们一起购物、吃饭、喝下午茶,不过这种反抗更体现出吗啡的作用,药效一旦消失,她们又猛然发觉自己依然处于男人世界的包围中。不仅遭到男人的抵制,女人的反抗还时常遭到同类的阻拦。当女人受到丈夫的殴打、辱骂时,会有女人来劝告她忍耐;当女人竭力维护家庭时,会有“小三”跳出来将她的丈夫夺走。总体来说,女人的反抗,常常显现出一种悲观、一种挣扎和一种妥协。

  当下一些常见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按照社会主义理论治理国家,打破了原先的生产关系法律上,婚姻法规定一夫一妻制,女人也和男人一样拥有投票权与选举权;女人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放,她们脱离了原先的附属属性,积极投入到了社会生产当中,她们的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国家副主席当中也有女性的身影(宋庆龄)。随着改革开放政策实施资本主义得到巨大的发展,中国大陆的女性陷入了更复杂局面。一方面她们和男人一起被资本异化,成为社会生产大机器的一颗螺丝钉;另一方面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她们又开始受到束缚。由于历史的惯性,女性的地位并没有“一夜回到解放前”;并且随着在经济领域作用的提升传统文化的式微,她们如今的地位与传统女性相比得到了质的提高。

  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女性的政治、文化地位边缘化的现象,国家常委中鲜见女性的角色,男人包办了几乎所有重要艺术作品。她们依然被大量投入到了基层的社会生产工作当中——食堂大妈公交车司机农民工,而且并没有被免除家里的繁重劳动;掌握实权的身份——总经理、包工头、董事长,全然被男人占领。即便她们和男人同样从事基础工作,她们也常常遭到歧视工资相对较少、优先择取男性的现象是常见的。男人惧怕和他们能力相当的女性,女博士于是成为“剩女”的主力军之一。有些女人迫于生存,甘愿当做妓女,她们的存在很好揭示了男人的虚伪:是男人的需求催生了性产业,反过来他们指责这种行为不道德,“失足少女”承担了大部分道德压力

  人们依然固执地把轻浮自由的女人混同起来。一些女人——特别是公众人物——对爱情追求,受到社会舆论的极大压力。街道对女人依然怀着敌意,男人的眼睛盯着她们正如猎手盯着猎物;自由恋爱依然受到羁绊,特别是物质上的,门当户对说法依然有市场时间对女人来说依然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年经的女人来说这是资本,对于年迈的女人来说这是负债。人们竭尽全力的延缓时间的氧化作用。时间对男人的魅力破坏与对女人魅力的破坏相较而言是微不足道的,只要女人还在被当做客体来看待,时间的作用就不能够被抹去。社会对女人的要求标准近乎于苛刻:她是丈母娘眼中的“好妻子”、情人眼里的“西施”、孩子眼中的“好母亲”、众人眼中的“女神”;然而社会给予她的工资又是如此的少,于是她只能选择卖俏。一旦选择卖俏就注定了她被男人左右的命运

  女人中流行着一种妥协与折衷:她们珍爱自己,不敢构造自身。安然的处于社会给她们营造的温室当中。面对恋爱时,她们陷入极端,要么疯狂投入自己,享受被占有;要么拒绝自由的交换,坚决保存自己。她们期盼着“霸道总裁”来拯救她们,完成她们对爱情与物质的想象。社会上对她们实现自我而开放的道路又窄又少,当她们费劲力气才迈入了男性世界的门槛时,发现男人早已把她们甩在了后面。这种等待还让女人陷入期待陷阱;就像人们期待假期到来,而一旦假期真正到来往往又是不知所措

  走向独立

  今昔非彼,今天应该是女人谋得解放的时候了。世界潮流浩浩汤汤,已经有许多杰出的女性证明了,女人可以同男人一样具有创造力与超越性。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女性步入政坛,以色列、英国、冰岛、德国等国家女性正在或曾经担当过最高领导人,美国在第一位黑人总统之后,极有可能诞生第一位女总统;一流的艺术家中、跨国公司管理层当中也频繁出现女性的身影。

  女人作为第二性是社会后天的产物。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我们应该承认这样做对历史发展的贡献同时也要清楚的认识到在今天这种制度过时。现今中国大陆的女性拥有解放自身的资源:一定的经济地位、尊重女人的男人日益增加、自由恋爱的可能、避孕的可能;一些女演员已经做出了表率,她们不仅在经济上完全的独立,还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脱离了自身的固有形象,实现创造。

  解放女人同样也是在解放男人。他们经济的重负将得到分担,他们与女人拥有真正的爱情:“每一方互相感到既是自我又是对方;每一方都不会放弃超越性,也不会伤害自身;两者将一起揭示世界的价值和目的。”爱情通过奉献男女互相展示自身并丰富世界,激发对方的创造力与爱的能力。男女同样从事于创造性的工作,世界的丰富性将得到极大的增强。届时我们将同样在女人身上看到奇迹的品质:冒险、创造、探求。有人会缅怀过去女性身上品质的娇弱与柔美;正如缅怀长城、阿房宫等古迹壮丽一般,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建筑的代价是几十万劳工的肉与血;女性在保留这些惹人怜爱的品质的同时也丧失了太多,与其获得相比,这些牺牲显得微不足道与必要

  《第二性(合卷本)》读后感(三):挖

  这还是蛮适合我初中高中的时候看呢,那个时候就是作为女性非常迷茫。好像总是在否定自己的存在,真的是可悲事情

  终于把这一大本看完了,上次只看了上,这次在合卷本里看了下。可能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看法我个人认为作者过于执着于自我的猜想。特别是对一些作者的文章里面摘取的女性的面貌,我并不是非常的认可的,文学人物的塑造总是建立在作者的喜好上的。

  我喜欢什么,我这个个体是自由的是具有特殊性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最害怕自己犯错误,最害怕自己去选择自己喜欢颜色衣服,最害怕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多可悲。原来生活就算不一样也是一种存在,因为你本来就是特殊性的没有必要太过于追求普遍性。即使有一天你发现你与人群逆行,请走到终点,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再做抉择,我告诉你,你不用害怕,你要想办法活下去就够了。

  要坚强面对你自己的生命,它从来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第二性(合卷本)》读后感(四):假的读书记

  我是云生,五月份我读的书是西蒙波伏娃写的厚厚的《第二性》。

  总有人说我唠叨。譬如你问我喜欢吃什么,我会说:我喜欢吃鱼,因为鱼肉里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对人体有益处,但不是所有的鱼肉蛋白质都多,我只爱吃xx鱼,xx鱼真好吃啊,它肉质鲜嫩,肥美无比,烹调方法有很多种(此处省略五百字)……

  波伏娃可以用云生plus的n次方来形容。

  不过呢,我只是个唠叨的研究僧,波伏娃的“唠叨”得叫“逻辑论证严密”。波伏娃阿姨真是为我们读者的理解能力操碎了心,《第二性》洋洋洒洒的写了64万字,真是论点连着论据,论据又套着论据啊,读来流(bu)畅(zhi)无(suo)比(yun)。

  《第二性(合卷本)》读后感(五):值得经常看,值得每个人看

  20160803看完了《第二性I-事实与神话》。

  20161203看完了《第二性II》。

  “而我们认为,除了保证公民的私有财产以外,没有其他公益,我们正是从给予个体具体机会的观点来评判制度。但是我们也不混淆私人利益的概念与幸福的概念。”

  “一切压迫都产生一种战争状态。”

  “男人的幸运——在成年时和小时候——就在于别人迫使他踏上最艰苦但也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就在于她受到几乎不可抗拒的诱惑包围,一切都促使她走上容易走的斜坡,人们非但不鼓励她奋斗,反而对她说,她只要听之任之滑下去,就会到达极乐的天堂;当她发觉受到海市蜃楼的欺骗时,为时已晚;她的力量在这种冒险中已经消耗殆尽。”

  《第二性(合卷本)》读后感(六):我为什么讨厌过母亲节

  每年母亲节,一大波题为“好母亲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怎样做一个完美妈妈”、“了不起的妈妈们”、“脱下羽衣的天使”就会在朋友圈里刷屏。

  全年集中在这一天的歌颂声,掩盖了一个常被主流世界忽视的事实:对“母亲”一词向来存在不少偏见,实际上,根据是在反抗、忍让、满足还是热情之中进行,身为母亲的感受会很不一样。

  偏见1: 母性足以满足一个女人。

  波伏瓦:其实根本不是这样。有许多母亲是不幸的,尖刻的,不满的。

  认为孩子对女人来说是一次有特权的实现,这甚至是不真实的;人们很愿意这样谈论一个女人,说她爱打扮,在恋爱,是同性恋,或者有野心,“因为她没有孩子”;她的生活、她的目标、她追求的价值,都会是孩子的替代物。事实上,原本就存在不确定性:人们也可以说,是由于缺乏爱情,缺乏工作,缺乏满足同性恋倾向的能力,女人才期望有孩子。隐藏在这种虚假自然状态之下的是一种人为的社会道德。让孩子成为女人的最高目标,这个断语只勉强有广告语的价值。

  偏见2:孩子在母亲怀中找到了可靠的幸福。

  波伏瓦:没有“反常的”母亲,反而,“坏母亲”是存在的。

  因为母爱没有丝毫自然之处:正由于这一点,存在着坏母亲。精神分析学宣称的一个重要真理是,“正常的”父母本身对孩子构成危险。成年人忍受的情结、困扰和神经官能症,其根源在早年的家庭生活中;经历自身冲突、争吵和戏剧性场面的父母,对孩子来说是最不适当的伴侣。家庭生活给父母打下深刻的烙印,他们通过情结和挫折接近自己的孩子:这种苦难的链条无限地延伸下去。

  偏见3:文艺女青年这种病,生个孩子就好了。

  波伏瓦:母亲和孩子们的关系,要从她的生活的整体形式上来确定;它取决于她同她的丈夫、她的过去、她的思虑、她自己的关系;以为在孩子身上看到灵丹妙药,是一种有害的,也是荒谬的错误。正是通过母爱,女人才完全实现自我,但条件是她要自由地承担职责,而且真诚地愿意这样做;年轻女人必须处在一种能够让她承担职责的心理、道德和物质的处境中,否则后果是灾难性的。特别是,建议把孩子看做治疗忧郁症或神经官能症的良药,那是犯罪;这会造成女人和孩子的不幸。只有平衡的、健康的、意识到自己责任的女人,才能够变成一个“好母亲”。

  偏见4:生活平淡无聊,不如生个孩子。

  波伏瓦:压在婚姻之上的诅咒是,两个人往往在他们的软弱中,而不是在他们的力量中结合,每个人都要求对方,而不是在给予中获得快乐。梦想通过孩子达到充实、温暖、自己不善于创造的价值,这是更加令人失望的骗局;它只给能够无私地希望另一个人幸福的女人,只给不要回报、寻求对自身生存的超越的女人带来快乐。当然,照顾孩子是值得人们为之献身的一项事业;然而,它像任何其他事业一样,并不是对生存必要性的现成证明;对它的渴求必须是为自身,而不是为了不可靠的利益。施特克尔说得很正确:孩子不是爱情的替代品;他们不能代替破碎生活的目的;他们不是用来填补生活空虚的物质;他们是一种责任,一种沉重的职责;他们是自由之爱最高贵的花饰。他们既不是父母的玩物,也不是父母生活需要的满足和不能实现的雄心的代用品。孩子:这是培养幸福的人的义务。

  偏见5:生完孩子后,女人应该以家庭为重。

  波伏瓦:这涉及社会的一种失职。要求母子互相独占、互相隶属则是一种双重和有害的压迫。

  即使孩子在幸福的或者至少是平衡的生活中被当做宝贝,他也不应该挡住母亲的视野。她塑造他的肉体,她哺育他、照顾他;当她把赌注押在他的未来的时候,她仍然只能间接地超越空间和时间,就是说,她再一次注定要依附别人。不仅她儿子的忘恩负义,而且他的失败,都会违背她的希望。在一个组织还算完备的社会,孩子大部分由群体负担,母亲也受到照顾和帮助,母性并不是绝对与女性工作不相调和。相反,工作的女人——农妇、女化学家或女作家——由于并不迷恋自身,最容易度过怀孕期;个人生活最丰富的女人给予孩子最多,而对他要求最少,在做出努力、在斗争中获得具有人类真正价值的知识的女人将是最好的教育者。今天,女人往往很难将在外几小时、占据了她全部力量的工作与对孩子的关心调和起来,这是因为,一方面,女性的工作往往仍然是受奴役;另一方面,社会并未做出努力,保证孩子在家庭以外得到照顾、看护和教育。这涉及社会的一种失职。但是,认为天上或人间的法则都要求母子互相独占,以此为社会失职辩护,则是一种诡辩,这种互相隶属事实上只构成双重的和有害的压迫。

  偏见6:母爱是无私奉献,是忘我献身。

  波伏瓦:有一种相当常见的、对孩子同样不利的态度,就是受虐般的奉献;有些母亲为了弥补自己心灵的空虚,惩罚自己不愿意承认的敌意,而成为后代的奴隶;她们没完没了地培育阴郁而焦虑的情绪,忍受不了孩子远离身边;她们放弃一切娱乐和个人生活,这使她们具有受害者的面目;她们在这种牺牲中,汲取否认孩子一切独立的权利;这种放弃很容易与支配的专横意愿调和起来。将自己的痛苦变成她虐待人所运用的武器;她的忍让表现使孩子产生了犯罪感,这种感觉往往一辈子都将压在孩子身上: 这种表现比咄咄逼人的场面更加有害。孩子左右为难,感到困惑,找不到任何防卫的态度:时而以拳相向,时而哭泣流泪,令他显得像个罪犯。母亲振振有词的借口是,孩子远远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的自我实现,而这是从小别人答应她的:她指责孩子欺骗,她是受害者,而孩子又天真地揭露这欺骗。

  (本文原发于“上海译文”公众号2018年5月13日“母亲节专题”,原题为“在母亲节,我想说:要当个完美的好妈妈,应该是不可能的”。刊载后看到的最中肯的一段评论:在母亲节群体性无情地讴歌母爱,加重了“母亲”这个角色的刻板印象,抹杀了作为母亲的女人也有独立人格、也有自己生活这一基本事实,无异于道德绑架。来自一位男性读者,深觉这个世界也许还是会变好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