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光荣与梦想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10篇

2018-07-16 04:5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10篇

  《光荣梦想》是一本由章玉政著作,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80,页数:31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一):好书

  我是个没有太多文学细胞的人,但对于此类书籍总想一探究竟。希望有机会拜读一次!《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以时间为经,以人物活动为纬,讲述了初起于留日学生爱国风潮,最终消逝在日军侵华炮火中的中国公学近30年的校史。中国公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较早的私立大学之一,由爱国留学生发起、依靠民间集资创办的一所私立学校,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这所存在时间不到30年的学校,先后有一大批现代史上大名鼎鼎中外人士与它有密切联系,他们或执教于此(胡适、罗隆基、沈从文……);或求学于此(胡适、冯友兰、张兆和、吴晗、罗尔纲……);或讲学演说于此(梁启超、于右任、罗素……)。《光荣与梦想:中国公学往事》围绕中国公学校史上几个重要掌校人(职位等同于校长)创办、发展这所学校的历程,讲述了它成立、升格为现代大学,乃至烟消云散历史变迁同时作者叙述每一个历史人物办学之余,对他们的人生故事重大经历也倾注了大量笔墨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二):教育在于破犬儒与乡愿

  关于中国公学的历史,我先前是读过一些资料的,然而也凌乱,也零碎,也就模糊。章玉政《光荣与梦想》一书以立传的方式,将这一段模糊的历史清晰的勾勒出来,令人惊喜。此书写的辞意淋漓,与专门的学术书籍相比虽然过于通俗,然而却可以看出其笔法是包含着感情的。有担当的梳理历史,须含着一份情感不可,否则就沦为考据与索引,失去了普通读者面前重现历史的意义。

  中国公学的创立与发展,与姚宏业、王敬芳、郑孝胥、端方、张东荪、熊克武、马君武,于右任、胡适、沈从文等很多人有关客观的说,一所学校绝非一两个志士可以办成,它需要一大批人来付诸实践,如筹募资金组织师资,播撒人文精神。这些人是有血有肉的,绝不是历史教科书上的一个符号。作者以极大热情,满含感情的笔触,使历史具有了一种饱满性,完成了人——历史这样一种文本。这些人中有满清贵族,比如端方;有后来的遗老,比如郑孝胥;有革命党,比如于右任马君武等。……推动历史进程的人,绝不该以进步或保守这种一分为二的方式来衡量,而应该客观对待激进,未必就推动历史进程,很可能增加社会发展的血腥和波动;保守,未必就拖后腿,他很可能保护了历史文化原初的一些东西。郑孝胥,端方等人长期以来被打进另册,是忽略个体,对具体时段内个体心理历程的无视。这样的历史,没有丝毫的温情,是坚硬冰冷的。可以这样说,在一个没落与重生交替的时代体制内和体制外的人在共同推动历史的进步。

  二十世纪初叶,中国社会是一个大嬗变的时代,封建统治虽然没落,封建思想却依旧浓厚。大批的留日学生不满日本政府颁布的《取缔清国留日学生规则》而回国,有志之士决定在中国办一所真正的培养民族人才的学校。这样,中国公学在一批知识分子脑海中先产生了。

  中国公学之创立,是欲在中国立一真正学术中心。真正之学术,首先在于学人有独立人格,其次是思想之自由,没有了这二者,学术仍旧是统治的附庸和装饰。1906年4月10日中国公学在上海创立,学校实行自治制度,由学生和教员进行管理,即不设监督(校长),以执行部,评议部为核心。虽有郑孝胥任监督的历史,但郑氏从不干涉校务,形同名誉校长,主事的还是评议部。校史上学生曾自办“新公学”,亦是对当权者破坏学校自治传统维护由此可见,该校一开始就有自由、自治之传统。

  中国公学的历史,与胡适是分不开的。胡适作为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个开风气之先的人物,自始至终都有着担当的自觉性。中国公学的立校之本,就在于担当性的自觉,何为担当的自觉性?首先要比时人更加清醒意识到时代弊病所在,其次对这种弊病产生的根源有革除的决心。可以说,正是到胡适主政,中国公学才真正拥有了一个现代大学的灵魂。胡适于康奈尔大学读书期间,英文老师亚丹曾问他,中国有大学吗?此事对胡适触动极大,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教育之于国家,何其重要耶。他更在《非留学篇》一文中写道,政府不知振兴国内教育,而惟知派遣留学。其误也,在于不务本而逐末。这些,是构成胡适终身学术精神的基础,同时也是他教育精神的基础。他一再提到“振学术”,“伸民气”,就是想从教育上着手,从根基上来改变国家。

  中国公学史最动人地方其实不在其筚路蓝缕的建校史,也不在它出了多少名人,而是它的大学精神。大学精神其实即国民精神,他是培养人格健全的国民之摇篮。“大学精神”听起来好像很深奥,其实内容无非两点,一个是独立人格的培养,一个是对自由的坚守。如若不然,就是满腹诗书的硕儒也不过是乡愿,精明干练青年也不过是犬儒。犬儒和乡愿的典型特征是缺乏担当,精于利用现成的一切达到个人目的。这种人古代有,现在也不少。二十世纪初叶,除了被西方新思想撞开心扉的那一群人外,几乎神州大地皆为犬儒和乡愿。大学精神就像一口铜钟,在它的洪亮钟声里,人们思维被撞开了一点裂缝,渗进了一点自由的光的因子。中国公学,便是率先挂起这样一口钟的学校。

  前几天,我和某君谈时事,他十分不屑的说,前些年我们年轻,这样讨论问题,现今你还这样,真是幼稚。和光同尘,与时舒卷,你不懂吗?我无言。犬儒加乡愿至此,夫复何言。说得好听这叫和光同尘,说的难听点这不就是当僵尸嘛。埋起头来当鸵鸟,闭起眼睛当僵尸,这很容易,谁不会。这种僵尸哲学,我当然不懂,也不大想懂。先贤致力于破除犬儒与乡愿,而今此辈不但在青年中,也在高校中。易延友、文国玮、杨燕绥、曾宪斌之流无不以雷人语录扬名于国人中,非其学术也,而是其无耻也。其无耻的根基,就在于犬儒与乡愿。此辈执教席,则学子焉有担当精神?此辈若果于地下见胡适等先贤,宁无愧乎?然或无愧,其无人格,焉有愧焉。

  罗曼·罗兰曾说,大半的人在二十岁或三十岁上就死了:一过这个年龄,他们只变成了自己影子以后的生命不过是用来模仿自己,把以前真正有人味儿的时代所说的,所做的,所想的,所喜欢的,一天天重复,而且重复的方式越来越机械,越来越荒腔走板。今日之大学,还能赋予青年人担当精神吗?

  《光荣与梦想》读后感(三):被遗忘了的中国公学《光荣与梦想 中国公学往事》

  被遗忘了的中国公学《光荣与梦想 中国公学往事》

  中国公学这个名词并不陌生,但是却很少去思考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在阅读中这种被忽视的名词大量存在,你看到过很多很多次,却从未真正进入你的视线,前几天列出沈从文的时间表,其中就有在吴淞公学工作这一段,看了这本书,马上就明白了,吴淞公学其实就是中国公学啊。

  通过这本书,中国公学这四个字变成了一部鲜活的历史,里面一位又一位熟悉的名人,都参与其中,这才让我发现,原来自己曾经多少次和中国公学相遇,又遗憾的一次又一次失之交臂

  作者在后记中说,他也是在研究胡适的过程接触到中国公学的,可是想要查查相关资料,却发现中国公学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于是就自己动笔完成了这第一部中国公学的校史,当我们看到这部校史的时候可惜中国公学已经离开了我们七十多年。

  清末中国开始向西方和日本派遣留学生,但是当时欧美大学和日本大学并不在一个水平线上,所以留欧美的学生回来一般都会专研学问,成为一方大师,而留日学生多数都喜欢聚会喜欢议论政治,喜欢组织学潮和革命,革命家多数都出自留日学生。1905年日本发生针对中国留学生的“取缔规则”事件,大量中国留学生愤而归国,很多留学生发誓再也不踏上日本国土,回国以后他们自己创办中国公学,当时中国大地上几乎没有几所大学,只有美国教会的圣约翰大学,是按照西方大学模式办学的,还有就是北洋大学堂、南洋公学和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当时都很难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所以在当时学生们提出要建立自己的大学,建立中国的哈佛和耶鲁。

  可是现实并没有那么简单,清政府根本不理会这些学生,他们只能靠自己捐钱,和一些社会的捐赠,去租校舍,请老师。就这样中国公学开始了艰难的历程。在最困难的时候,组织者姚宏业竟然模仿前不久在日本蹈海自杀的陈天华,投水而死,姚宏业的死,震惊了很多中国人,纷纷捐钱帮助刚刚成立的中国公学,姚宏业和陈天华一起葬于岳麓山上。

  中国公学诞生以后,就一直命运多舛,虽然得到众多大师们的厚爱,却一直是私立学校,很难得到国家的拨款。不过这所学校还是一直顽强坚持着,并且培养出胡适、张奚若、冯友兰、吴晗、何其芳、吴健雄等人才。

  郑孝胥、王敬芳、梁启超、舒新城、胡适、杨亮功、马君武等先后担任校长,蔡元培、王云五、于右任等人担任过校董,沈从文、冯沅君、陆侃如等在这里任教。

  吴淞口中国公学建起自己美丽校园,中国公学的历史上多次停办,又多次复校,中国公学兴于学潮,也毁于学潮,马君武校长对学潮处理不当,和学生一起对抗校董会,结果导致政府接管中国公学,从此中国公学一蹶不振,当校园不幸毁于一二八淞沪抗战以后,中国公学一点一点走向了衰亡。

  不过三十年的中国公学历程不应该被忘记,它象征一代人美好梦想。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