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10篇

2022-03-20 10:13:45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10篇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是一本由(美)保罗•林百克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4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一):关于孙中山

  阅读中,最喜欢: 创建同盟会与改良派作斗争。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等人,以兴中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为基础,在日本东京创建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党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他所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宗旨被采纳为同盟会纲领。在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的成立,有力地促进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他派人到国内外各地发展组织、宣传革命。他自己也在1905~1906年间赴东南亚各地向华侨宣传和募集革命经费,在一些地方创立同盟会的支部。他广泛传播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使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革命。孙中山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他领导的对改良派的批判,为辛亥革命的爆发作了有力的思想准备。从1906~1911年,同盟会在华南各地组织多次武装起义,孙中山为起义制定战略方针,并在海外奔走,为起义筹募经费。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时还亲临前线参加战斗。各次起义都因缺乏群众基础、组织不够严密而失败,但革命党人前仆后继,英勇战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给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特别是1911年4月27日的广州黄花岗之役,在全国引起了巨大震动。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二):三字经、一根铁梁、人民

  这是一本老外写的中国人的传记,作者保罗.林百克曾担任十余年的孙中山先生的顾问。读这本书,不仅由于想从西方人的角度来重新认识与发现一代伟人,更由于作者曾经从事的工作能够得以与孙中山先生近距离的接触。我想,这么近的距离下,总有一些旁人所不能窥到的或者不能认清的细节吧!

  之所以选择了这个题目。源于我对书中描述的一些细节的清晰记忆与归纳。

  三字经,是中山先生的根基。广东香山县翠亨村。祖辈遵礼法守规矩,本分做人。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下,《三字经》自然是孙先生的启蒙课。这是流淌在他血液里的最最中国的传统的影响。加之有着强烈责任感的父亲和缠了小脚的温柔善良的母亲,这一切都是孙先生日后对人民对伙伴的所有态度和原则的原点——责任与宽容。

  但与之有着强烈不和谐音的地方在于,就算在整个学堂里孙先生把《三字经》背的最好,可他却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质疑这种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学生:”我就不懂了,我明明不知道其中的意思,有什么理由让我一遍遍地朗读背诵。我为什么就该学这些根本看不懂的东西!“即便这样,他仍然刻苦勤奋地背诵了所有章节。

  三字经,也是孙先生生于斯长于斯的翠亨村的某种象征。在这个小村镇中,务农下田的生活,造就了他强健的体魄和自力更生的精神,摒弃了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陈腐习气。

  从对三字经的质疑到对村里三兄弟被迫害的控诉,直至据理力争为姐姐赢得了不受缠足折磨的权利,小小的孙中山身上已经孕育了革新的萌芽,批判精神、思考能力以及挺身而出的勇气。

  一根铁梁,是中山先生的远行。从中国的一个小村子走向世界,接受西方文明的开端。登上离家的钢铁游轮时。最让他震撼的是船上那根看似简单的铁梁,一根普普通通的铁梁竟然能够支撑固定住一艘两千吨级的游轮。他深刻地意识到:”中国在某方面肯定出了什么问题,因为中国人不能设计出这样的游轮,而外国人却能做到这些。“在檀香山的学习与梦醒,以及对待外国孩子对自己扎辫子的嘲弄和欺侮,小小的年龄在反抗和隐忍中的平衡,都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代伟人让人信服的成长历程。

  人民。这是中山先生的出发点也是归宿。面对别人的询问,他的回答是:”不,我从来没有那样想过。因为那种做法有悖于我对我们人民的责任。“

  整本书采用的是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尤其涉及到中西文化差异的时候,作者不厌其烦地给予了讲解,这也是他对特定对象——西方读者的考虑和关照。基于我的感受是,前半部分写得不错,生活细节娓娓道来。但后半部分涉及波澜壮阔的大事件的描述就以主观议论居多,而客观描述相对少了很多。或许是作者特意要采用这样的角度?不知道了。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三):一心无己有斯人

  写这本孙中山传记的保罗•林百克是一个美国人,然而也正因为他是一个外国人,所以他笔下的孙中山也就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视角。

  在书中,作者重点描述了孙中山的早期生活,在这段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伟人,是怎样从一个中国乡村中的少年,从懵懂无知到勇于探索真理的成长过程。人事间的不平等与苦难,落后的愚昧和改变现状的艰辛,一直在困扰着少年孙中山的心灵。

  在作者的笔下初到檀香山的“年幼的孙中山”就已经具备了“善于观察,客观公平、心态平稳、心胸开阔、思维敏捷、善于思考”这些良好的品质。然而,更仍令人瞩目的是他在学校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尊与自制,以及维护尊严的方式——“他是一个谋略家”!檀香山的生活在他心中种下一颗寻求新世界的种子,而这颗种子,为他指引了奋斗的方向——不是为个人,而是为他的家人,乡亲,同胞而奋斗。

  从美国回来之后,孙中山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家人和乡亲,然而他发现清政府虽然已经腐败不堪千疮百孔,然而长期以来生活在旧中国的人们,早已经变得麻木愚昧和无法改变的驯顺,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自下而上地进行变革是根本无法做到的,所以最有效的办法是根除掉这个高高在上的毒瘤——他走上了武装革命的道路。

  最后,我要引用金耀基先生一段话,来体现孙中山先生思想在今日的价值:

  “孙中山一生的目标是建立中国为一个现代化的国家。同时,他对中国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是推崇的,在他心中,民主共和国是现代国家的本质,他也推崇中国政治传统中的王道精神,那是中国在构建世界秩序上的重要资源。他是一个有历史与世界眼光的人,他的百年前的思想,在今日全球化的时代,对中国两岸仍有重要意义。”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四):之所以为国父的理由

  作为唯一一部在撰写时得到孙中山先生本人帮助和认可的传记,美国人保罗·林百克的《孙中山传》是根据孙中山先生的回忆和口述,借助宋庆龄的介绍和支持,通过采访少数幸存的老一辈国民党同志和家人等多方搜集材料,并结合他自己的观察、体会和考证,忠实记录了孙中山先生的人生轨迹,全面而生动地为我们勾画了他从一个辛苦劳作的农家孩子一路成长为革命领袖的心路历程和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可以为我们提供某种解答。

  在林百克的记述中,孙中山先生对于一切事物都有他自己独立的思考,这种反叛精神在幼年时代就已初露端倪。在日复一日死记硬背那些启蒙典籍时,他大胆地向私垫老师提出了自己的质疑;在亲眼目睹海盗们对村民财富的洗劫时,他第一次萌生了如何才能保护人民的思考;在面对官兵对百姓的血腥压榨时,他义无反顾地向劫掠的清兵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在姐姐遭受缠足陋习的残害时,他再一次向传统发起了抗争……这每一次都让他的心灵接受洗礼,也让他更加深入地去思考观察社会、反思传统,以及探寻未来的出路,都成为了支撑他最终成为中华民国创立人的因素。

  如果说这些事件在他的心灵中留下的是困惑,那么接下来的青少年时代则成了他寻找答案的过程。他在14岁那年踏上了驶向檀香山的“格兰诺克号”游轮,从此开始了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征程,不管是从游轮上铁梁中得到有关真理的启示,还是在海员海葬仪式中对于世界的思考;不管是在夏威夷对于法制社会的感触,还是在学校里的刻苦攻读;不管是在海关遭遇的堂而皇之地勒索,还是以新眼光对于家乡的再次审视;不管是从香港皇仁书院学到的知识,还是从中法之战中得到的启示,这些都不断地促使他思考中国之所以落后的原因,也鞭策着他去寻找出路,从而一步一步地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且不屈不挠、永不言弃,即使是失去权利也继续为自己的信仰而奋斗,最终在屡受挫折之后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其时投身革命的仁人志士成千上万,何以孙中山先生就能获取如此崇高的地位呢?林百克认为他所做的工作主要是启蒙和动员,并起到了一种类似于精神领袖的作用,他一次又一次的动员演说,一次又一次的发动革命,并多次流亡海外而不改初衷。他在第三十一章对孙中山与黄兴作对比时,对此作了非常全面的回答——孙中山先生是一个外交家、一名创始人,是中国政治领域的克里斯多弗·哥伦布,他向别人宣传自己的理想,然后又为了理想不停地奋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孙中山先生用自己的声音,用自己饱含深情和理性的演讲激励了千千万万的民众……如果将孙中山先生放在一般船的前舱里,他仅需要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个人吸引力就能够征服所有船员,成为他们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就像是一名引航员,他所关心的是轮船行驶的路线和方向,而对具体的战斗细节不做太多过问……黄兴注重眼前,而孙中山先生要高瞻远瞩。而在三十九章他又总结道,孙中山先生之所以成功,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的拥戴,所凭借的神秘而又有力的武器便是他的精神力量——我们看他,有时候把他看成一个普通的人,有时候又把他看成一种绝不屈服的精神力量。那个曾经在香山县辛苦劳作的农家孩子,多年为通过自我磨练,成长为改变中国一个时代的支点。他奔走呼号,将昏睡的中国人民从无知与愚昧中唤醒;他对中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改革政治、改革经济、改革社会风俗……通过不懈的努力,凭借惊人毅力,最终开辟了中国发展的一个新纪元。的确,孙中山先生的成功源于他对国家的热爱,源于他对革命的坚持,而如果没有数十年如一日的奔走呼号作为启蒙,如果没有他发动的十次起义作为铺垫,则断然不会有后来辛亥革命的一举成功。

  虽然保罗·林百克先生的这本《孙中山传》为“孙中山先生为什么被尊为国父”给出了某种解答,但公平而论,但是不全面、不充分,至少还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第一点,它是一部半截子传记。它的成稿时间大概在1916年左右,所以对于孙中山先生革命生涯的记述也只到1916年便戛然而止,而其后近10年的生命历程未能涉及,因而不够全面。第二点,它的情感因素多于理性分析。作者曾于1912年至1925年的13年间担任孙中山先生的顾问,对他充满了崇敬之情,毫不吝啬的把所有的溢美之辞用在了孙中山先生身上,并在文中也无时不刻得到显现——他认为孙中山天生就有做领袖的潜质,是一个天生的革命家,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民国的创始人,是当时所有中国人中最伟大的一个,是以其有限生命里的认知造福于全中国社会的伟大历史人物。但这种崇拜直接导致他的感性描述更多一些,没有理性客观地去分析孙中山在革命道路上的成长历程,对其在革命进程中的作用分析不够透彻,对其革命思想的形成也没理清脉络——着重点在于不断地强调他是国父,而没有通过分析说明他为什么是、怎么是——这不能不算是一个缺憾。

  事实上,孙中山先生作为中国革命伟大的先行者,可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在矛盾重重、已经僵死的晚清社会中不遗余力地宣扬进步思想,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把自己的所知、所能毫不犹豫地贡献于社会,而通过他不懈地动员与启蒙,最终以辛亥革命一举结束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华民族在革命烈火的燃烧下褪去旧壳,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打开了闸门,最终凤凰涅磐,浴火重生,则是无可置疑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他这个“国父”的称号,确实当之无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五):外国人眼中的孙中山

  在他的内心始终埋藏着传道授业、改变国人的生活环境,改变国内经济状况和改变国人思想和认知,甚至改变统治阶级的崇高理想。为了这一理想,他不惜颠沛流离甚至流离失所。

  驱逐对于一些人来讲是无奈、是耻辱,但我笃信对于孙中山先生来说一定是激励。因为从他一次一次被驱逐的境遇以及经历中,我们分别看到了他的愈挫愈勇和他的虽败犹荣,因为他拥有了医治腐朽的现实政府的良方,也必定代表中国人完成这一使命。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六):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孙中山《孙中山传》

  一个外国人眼中的孙中山《孙中山传》

  没有那个中国人不知道孙中山,可是却真的没读过《孙中山传》。孙中山的传记有很多,这本《孙中山传》却是一位外国人写的。其实外国人写中国的传记也不少,有很多东方学者在研究中国历史,写中国名人的传记给西方人看。因为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写作的风格和侧重也不同,他们能够更熟悉西方人的阅读习惯,所以在国外也很受欢迎。

  可是打开这本书才发现,作者并不是汉学家,甚至不是历史学家,这部《孙中山传》完全是根据自己和孙先生的接触对话写出来的,那这本书就比较重要了,相当于原始的一手历史资料,一般的传记都是根据文献写出来的,所以是二手资料。所以从学术和文献的角度看,这本传记就比一般的传记重要很多。

  这位外国人来自美国,是通过孙中山的一位敢死队成员才知道孙中山先生的,当他了解了孙中山的故事以后,也成为了孙先生的一位崇拜者。

  后来他有机会见到了孙先生,并且当面提出了很多问题,这本书基本上就是根据他和孙先生的谈话整理出来的。谈话的内容很详细,几乎囊括了孙先生的一生。和现在流行的口述历史差不多了。

  西方人的看问题的角度和我们是不一样,在书的前面作者做了大量的铺垫,一看就是在向西方人介绍中国的文化,比如讲孙先生的姓,就介绍了中国人当时同姓不能结婚,这一点现在中国人都很少知道了。讲述中国人重视家族,孙先生出生的香山县和孙先生的祖籍的关系等等。

  作者还讲述中国人缠足的习惯,孙先生的母亲裹小脚,然后让孙中山的妹妹也缠足,可是很痛苦,孙中山就去母亲那里求情,可是当时缠足才能够做正房,母亲也知道缠足的痛苦,可是这也是为了女儿的未来着想,看起来好像是我们为了高考劝孩子说的话一样,呵呵,想一想,现在的高考真的和缠足很有点像。为了孩子的未来去忍受现在的痛苦,去做明知道对孩子的成长没什么好处的事情。这就是中国人的思维吧。

  孙中山从小就很叛逆,总是喜欢质疑,不肯随大流,总要去问个为什么,看到村中来了土匪,奇怪,看到邻居被官府抓走,他也想去问个明白,孙中山的命运是从大哥接他去夏威夷开始的,从此孙中山走出了农村,看到了另一个世界,那里有法律,你不用担心土匪,也不用担心官府把你抓走,你感觉很安全,每周还有休息的星期天,街道干净整洁,居民文明有礼貌,物质丰富,生活水平很高,这和当时的中国比起来,简直就是天堂一样,孙中山决心向西方学习,让中国也改变成这个模样。

  可是在檀香山读书,哥哥却发现他越来越西化,于是把他送回了老家。可是在家还不到一年,他就掰下来祠堂里神像的手指,觉得那神像都自身难保,怎么能保佑大家呢?于是他的大逆不道,家族只好把他赶出去,去了香港,在香港学医,从此孙中山走上了一条改变中国命运的革命道路。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七):走近孙中山

  正如这本书所打广告那样,这是一部在撰写时得到孙中山本人帮助和认可的传记,是孙中山传记的权威版本。书中很多描述都是引用了孙中山本人的话,很多对话我们读者读起来感到非常亲切、真实。

  从这本书的内容上我们也可以推断,这本书应该是在孙中山生前出版的(书上记载的信息最晚引用了1921年4月29日《文汇报》上的一篇报道),不然肯定会写到孙中山晚年一些重要的政治活动,1923年1月,与苏联代表越飞发表《孙文越飞宣言》,主持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倡在黄埔长州岛创立陆军军官学校(就是我们通常提到的“黄埔军校”)。这本书也没有写到孙中山逝世的相关情况。

  这本书的作者保罗•林百克是一位美国人,曾经做过孙中山先生的顾问,这本书就是根据孙中山本人的回忆和口述这些第一手材料已经作者多方面搜集材料整理而成的。因为作者和孙中山本人有过较密切的交往,孙中山本人提供了相当多的资料,因此本书提供的一些资料是具有较高史料价值的。很多后来的关于孙中山的传记和书籍的资料出处都可以追溯到这本书提供的材料。

  作者曾经于1901年至1907年间担任过菲律宾的一名巡回法官。在此期间,结识了法院的厨师——阿宝。阿宝曾在一次航海过程中救了作者的性命。在交往的深入过程中,作者了解了阿宝的真实身份——孙中山先生敢死队的成员。后来作者也成了孙中山先生革命队伍中的一员。1917年,作者做了《中国国民党》这个月刊的主编,与此同时,他也帮助做国民党的宣传工作,由于作者具有法律特长,他帮助把国民党的宣传工作从中国拓展到美国等国家。

  在作者看来,孙中山先生为人比较谦虚低调,自己很少向外界透露自己的信息,尤其是早期生活的有关信息。应该作者认为很有必要让外界了解这位伟大革命家的早期革命经历。因此他多次和孙中山先生沟通,终于获得孙中山先生的同意,让孙中山先生化了很多天回忆收集这些珍贵的资料。当然作者也通过从其他的一些革命领袖和在孙中山先生身边的工作人员那里获得相关的材料,来充实这本书的内容。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通俗易懂、资料比较详实的伟大革命家的传记,虽然不能说是评述全面,但对我们走近孙中山先生还是大有裨益的。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读后感(八):孙中山 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

  落潇/文 2013-1-3

  刚刚走过的2013,距离孙中山的北京病逝,已经88年,距离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大总统,已经101年,距离孙中山领导的武昌起义,已经102年,距离孙中山的诞辰,已经147年。时间就像一把磨刀石,不知不觉中,磨去我们每个人的气息。在大陆的历史课本中,我们对孙中山的认识,也仅仅是他代表国民党,开始了民国新纪元,缔造了新时代,掀起了新思想。作为80后,对孙中山的历史,只有朦胧的感觉。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孙中山》给我带来了清新的感觉,一个100岁的老人,仿佛站在21世纪的今天,生活在广东的一个山村,那里相对闭塞,那里青山绿水,闭塞带来的思想保守,磨灭了很多年轻人的梦想。孙中山,一个调皮、聪明的少年,看着视野不远的高山,准备靠自己的双脚走出一条不寻常的道路。先是出国,开阔思维,继而回到家乡,本想有一番作为,在家乡亲人的固步自封、围追堵截之下,只身逃离家乡,开始了思想充实、肉体流浪的人生。这一切都不是他自己的冲动造成的,而是现实带给他更多的思考。晚清的腐败,外敌的入侵,国破家亡,有志之士的奋发图强,朝气蓬勃的爱国组织的兴起,让他无法再次回到从前的自己。

  一个外国人,他的笔下,描写的孙中山是那么的真实。如果中国的历史中,我们看到的孙中山是一个模糊的巨人,那么笔者的孙中山却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伟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