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敦煌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敦煌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7-19 04:40: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敦煌经典读后感10篇

  《敦煌》是一本由井上靖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敦煌》读后感(一):古往今来,千年一梦

  作品以宋仁宗时期科举考生赵行德的人生经历线索讲述了敦煌石窟千佛洞里藏经洞的由来。赵行德本是一位出类拔萃的科举考生,却因考前睡过了头,错失良机,出于某种因缘遇见了西夏的神秘女子,前往刀兵四起、漫天黄沙的敦煌,先后随百夫长朱王礼血战沙场,与回鹘郡主相恋最终却生离死别,最后,赵行德潜心佛道,与沙洲即将毁灭之际将大量经卷藏运到千佛洞中,直到20世纪初的王圆箓无意间发现这批珍宝

  这是一本历史小说语言淡雅安稳,简笔勾勒出一段荡气回肠故事。与日本小说惯有的风格一样节奏不瘟不火,行文张弛有度情感素净恬淡,却在万物皆空之中含有一层“物哀”的特质,让人读罢有种前世今生的错觉,仿佛南柯一梦,穿越了千年又转眼于当下。井上靖以支离破碎的敦煌文献框架,加以大胆想象严谨的历史逻辑创作出了一段千年前的故事。

  虽然这是一本小说,但让人感到意外的真实。它没有一般小说里那么强烈爱恨情仇引人入胜的夸张情节,烘云托月的戏剧渲染,就算是其中的主人公,他也是以淡然的情怀来阅览世事,的确,真实的世界里哪里来那么多死里逃生奇迹爱恨分明的情感,尖锐对立的矛盾,井上靖尊重了历史的沉重威严,这本小说也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时间思考。当然作为一本小说,它自然会带有夸张的色彩,比如赵行德冥冥感觉到遥远召唤,比如他与回鹘郡主一眼万年的相爱,比如一路上的辗转流离,都带有小说虚构特点,何况敦煌这片土地,本身就伴有神秘悠远的故事。

  而整个小说也蔓延着哀而不伤的气韵。尽管赵行德见过太多鲜血淋漓场面,托生于数次腥风血雨战争,但他没有弃世隐遁的绝望,也没有看破红尘淡薄,他的情感始终是恬淡的,安适的,哀婉的。对比于余秋雨的《道士塔》,后者饱含了对文化热情与文化凋零、人心淡漠沉痛,那是一种令人窒息的疼痛,是肩负民族大义的沉重与觉醒,是珍惜民族文化的呼喊与悲鸣。排除小说的作者是个日本人的局限,井上靖对于敦煌更有人类文明关怀关切,它没有余秋雨笔下的疼痛,相反的,它带有一丝文明留存的安慰,也有着白云苍狗斗转星移感怀,还有,千年一梦的探寻与遐思。打一个不恰当比喻,《道士塔》是戏中人,而井上靖的《敦煌》则是身在戏外而痴迷其中的观众

  对于笔者本人来说,这本小说有点太淡了,我更喜欢情节跌宕的故事、丰富细腻描写、饱含情感的写作。但如若想要感受敦煌神秘的气韵、回溯到千年前的历史、波澜不惊的情感,《敦煌》还是值得推荐的。毫无粉饰的封面、无需自序的小说,一翻开,就从作者的笔尖走入了那个黄沙漫天、古老静谧的敦煌。

  《敦煌》读后感(二):《敦煌》

  这是一个日本作家中国宋朝为背景写的中国西部的故事。我已经记不得为什么这本书会引起我的注意可能是一个什么书单推荐过吧。

  作者井上靖,是一个日本人,但是写了大量以中国为题材的小说,除了这本《敦煌》,还有与其同名的《楼兰》和他晚年大获成功的《孔子》。

  其实《敦煌》这本书,从头至尾基本没有写《敦煌》的那些精美壁画,甚至连“敦煌”两个字都很少出现,在北宋年间,“敦煌”叫沙州。而沙州这个地方,直到小说的最后两个章节才出现,之前大量的笔墨写的是瓜州(我得论文要是也这么写,就废了)。

  故事从头到尾讲述了北宋年间的一个落榜秀才,因为一个巧合对西夏文产生兴趣,带着探索西夏文字目的离开开封前往中国的西部的故事。又阴差阳错的被抓了壮丁,在一次战斗后,认识了突厥王女,从而产生了要保护王女的冲动。后来,不得不离开王女的时候,许下一年后便回来的誓言。因为没有遵守承诺,王女成为了西夏国王女人。当两人再次相见的时候,主人公的内心因为没有完成诺言愧疚的,王女为了表明心迹,从城楼上纵身一跃,更加重了主人的愧疚心里。因为对王女的愧疚,主人公开始接触佛教,最后为了在战乱中保存几万卷佛经,不惜牺牲一切。

  主人公在那一霎那领悟到,原来之前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今天可以有机会佛祖保存这些佛经。而隐藏佛经的地方就是敦煌所在的千佛山。

  因为是日本作者的关系,整本书带着一种愧疚,报恩的气息,而这种恩情来源却没有任何的事件所依托,可能仅仅是王女一个温婉眼神。这就是日本文化所宣扬的精神

  总结起来,这本书不枯燥,没有什么激烈的情节冲突,也没有什么悬疑,一切就像流水一样,缓缓流淌,而你总是想知道这“水”最后流向什么地方。

  非常适合长途飞行阅读,也适合在慵懒的午后,找个咖啡馆阅读。

  《敦煌》读后感(三):爱和信仰,才是永恒神话

  狂风裹挟着黄沙,将时间、战争、鲜血、英雄统统埋下。越是荒凉开阔的地方,越是让人感到难言的渺小与虚无。

  千年之前,举人赵行德无心错过科举最后的殿试。同样的一天,同样的京城,却在恍然间感觉虚度了一生

  很多客观的具象可能会在瞬间变得不同,那就是人心里主观力量

  希望憧憬越久,它破灭的那一刻也越痛。痛得让人竟以为这是幻觉

  恍惚间,他救下一个西夏女子,女子给他的神秘西夏文,在一瞬间给了他一个模糊目标牵引着他西出汉地,来到完全陌生的西域。

  阴差阳错,身为汉人的他成为了西夏人的先锋军的一员。在苍茫大漠的行军和战争里,他其实就是在静默地放弃自己迷惘地、不顾生死地,参加一次次和自己毫不相干的战斗。

  井上的描写有一种日本式的平静。而底下压制的却是汹涌的情感。

  像是樱花绽放得如此绚烂,却不知会在哪一刻突然凋零。

  大漠的荒凉和孤独,让爱情也在一眼之间迸发。这原因,或许是爱、或许是责任、甚至或许是孤独。战后的短暂休整,把行德和回鹘女郡主两颗了无依托的心缠绕在了一起。

  然而在国家和民族的缠斗中,个人的孤独绝望,个人的爱与死,都如此内敛沉著,如此微不足道。一介草民是无法在国家和历史的走势中,把我自己的命运的,留下一个简单的一年之约,行德离开了还显陌生却又如此亲密的她。

  行德此行是为了西行的初衷学习自己在大宋京城见到的,令自己魂牵梦萦的西夏文。连日的学习和遥远的距离,与过少的回忆,让行德没有尽力去实现那个曾经信誓旦旦约定

  再回去,得到的是回鹘郡主的死讯。事实却是她被掳去做将军的侧室。

  街头上一次偶遇,回鹘郡主再见到行德时那复杂难言的眼神,和随后为表白心意城墙上纵身一跃的小黑点,久远地留在赵行德的心底

  经历过无数的生死,留下了心里挥散不去的爱情。

  行德开始从宗教里寻找着,人类渺小却依然存在意义

  直到在沙洲城即将城破人离、灰飞烟灭的那一夜,行德抄写完《般若心经》,并在经书后面写下一段话:“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龙天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这段祈愿,一为天下,一为爱情。

  爱和信仰,才是永恒的神话。

  后记

  还未去过敦煌,只去过如今和敦煌同属于甘肃的兰州。

  早已没有了漫天黄沙,碧空万里如洗,带着西部的清明澄澈。

  铁桥横跨黄河,下面也没有浊浪滔滔,静静的水流带着这里的泥土和气息奔流向遥远的东方。

  整个各个公园交错分布,绿树掩映,水流环绕。

  博物馆里的老物件们,不动声色诉说着此地曾经的喧嚣

  街头上,又缓缓走过的大阿訇和大和尚

  土地以上的万物,都较千年前变了风貌

  不变的,唯有文字和信仰的力量。

  《敦煌》读后感(四):关于敦煌,我的记忆

  上一年夏天,因缘际会,去了一趟西北,走了最受欢迎的一条西北环线旅行,从西宁青海湖,到敦煌莫高窟,再到张掖七彩丹霞,一路的景色不断刷新我——一个实实在在的且少出远门的南方人——关于大西北方的印象。有森林、有草原、有花海、有荒漠、有美丽的湖,更有寸草不生沙漠应接不暇的美丽景象让我深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许许多多的美景如今借着拍回来的三千多张照片慢慢品味,但就有一个地方,每次想来,内心总是隐隐作痛,那就是敦煌,是敦煌的莫高窟,鸣沙山的千佛洞。

  井上靖的《敦煌》还原了敦煌莫高窟藏经洞的来由。宋仁宗时期,潭州府举人赵行德,参加当朝政府的科举考试,可因为候考时熟睡,错过了殿试,落榜了。百无聊赖之闲逛在汴京城的街头,偶遇了一个彪悍汉子正在售卖一个裸身的同样彪悍的女子。女子是西夏人,在赵行德帮她赎身后,交给他一张写着女子身世的布条。布条上的文字,赵行德不认识,是新兴国家西夏国刚创制的文字。女子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勇猛和这基本无人可识的文字引起了赵行德极大的兴趣,于是,赵行德带着布条,远走西域,历经沙漠、战争、爱情、佛学和死亡。

  著作中提及鸣沙山千佛洞的是在小说的后面部分。朱王礼将军和赵行德起义反叛西夏军,败走沙州,沙洲城上千件佛教卷宗危在旦夕。借尉迟光的力量,赵行德将城里部分卷宗慢慢转移到鸣沙山千佛洞。“一到沙漠,驼队投射在地上的影子立刻暗了下来。尉迟光和行德都一语不发。行德回头望去,只见驼了大大小货物的驼队默默第鱼贯走在皎洁的月光下。想到那些大大小小的箱子里居然是经卷,行德就不免感到身后的驼队非常奇特。六十头庞然大物驼载着经卷,在皓皓月光下行进,着实令人感动,尽管大多人都不知晓运送的究竟是什么。行德不禁认为自己辗转边地这许多年,或许就是为了今晚。”

  这一小部分的人,千辛万苦思索着如何保护好经卷,如何转移好经卷,千辛万苦隐藏好了,最终都难逃散落天涯的命运。二十世纪初,王圆箓道士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立马向当地衙门报告,可衙门迟迟不管。后来来了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日本和俄国也有探险家造访,他们相继用金钱从王道士手中买走了卷宗,藏经洞慢慢也被搬空了。如今再去千佛洞的藏经洞,看到的只有空荡荡的四壁。

  在井上靖平静舒缓的笔调下,这令人痛心疾首的事件呈现出一种佛系随缘气氛,诚如赵行德在回鹘郡主去世后的顿悟,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一切均是因缘。土地上的征服者来了一批又一批,但也迟早会离去,历史总是在重复上演了此类故事。但是经典却不同,它不属于任何人,只要不烧掉,就有它的价值,所以赵行德与那些以一己之力保护经卷的僧侣,都功不可没

  总是很难想象,这些详细说明藏经洞的著作竟是来源于异国人之手。我们敬畏经典,却总是希望经典有实质性获得性的作用,不曾想过如何保护经典惠泽后人,仅仅是为了经典的流传。我们似乎是很重视精神的,常常谈论精神生活,可到头来,最关心的也只是物质生活,以及如果用精神获得物质享受。关于敦煌,见过敦煌,只想在心痛之余,好好认识它、学习它、保护它。但或许再也不会去敦煌了。

  《敦煌》读后感(五):标什么题

  井上靖的敦煌,平實敘述,娓娓道出,不摻雜任何花哨的技巧

  终于看到最後,敦煌经卷始出来,整整等了一本书的重点看完竟有種想哭的感覺,哭什麼倒也說不清,哭孫悟空五指山下苦等唐僧500年,等來的卻是個假和尚,將自己論斤称完賣給了耍猴的?細想沙洲節度曹賢順那番清凜大氣的观点,或許也道出井上靖對這些珍寶流失外國人之手的看法

  土地不會停止易主,而久居於土的民族不僅留下了文化也留下了魂,當權者失政,民族百姓的魂卻永遠在,魂及代表著文明與文化,生生不息地繁衍。說來這些經典既不能純粹地看作漢文化也不能算西夏文化,敦煌經卷95%都是佛教題材,那便是以佛教文化展開來的摻雜了地域文化的遺產,而佛教从古至今早已遍及地球,它已是世界文化,不再属于某个国家。

  在我看来,国家这个字眼总是低于民族这个词,民族创造,国家管理,就是如此。敦煌经卷大量流失外人之手,总归也都在为敦煌学效应衍射出的各个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这些所谓的被内人抨击为蛇鼠盗贼的外人,何尝不是敦煌文化的后世传人?不论哪个民族文化的繁衍发展,尤其在当代世界,早已不仅仅是靠100%所谓的本族纯种人来传承的了,古代部落间甚有通婚联姻,何况世界文化大同的现在?

  热爱着中华文化的外国人不胜枚举,他们来到中国,在这片土地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生活习性,以自己能以这个民族的传统活着而骄傲;同样世界各地到处都有被异族文化深深吸引而前仆后继或前往生活或穷尽一生气数研究。现任的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樊锦诗,这个祖籍杭州,成长于上海,毕业于北京大学的76岁“老太太”就被称作“敦煌的女儿”。抑或本书,也是日本作家讲述中国历史。这些外族人最终何尝不是这个民族的传承者?甚至贡献巨大。

  亦有不计其数虽然活着却未曾对文化传承做出过半分努力的本族人,书中已被强族灭族的尉迟王朝唯一传人尉迟光,无处屈尊以致要打着已不存在的王朝大旗骆驼商队的形式在沙漠中流窜生存,从来只对财宝正眼相待,以不可一世的王族之后自居。怕是除了财宝,他也不懂得更多了,虽然为自己一身的贵族血液荣耀,逢人便不放在眼里,终就殁在贪婪财宝的路上,对其尉迟部一族的文化传承可曾有半分贡献?

  有命定的人去完成延续文明的重大使命,有为此文明文化痴迷研究的后代传人,这就是文明不灭的神奇与伟大吧。

  《敦煌》读后感(六):总有一些信念值得坚持

  一直无法忘怀第一次入疆的记忆。当火车开过西安进入宁夏、甘肃、新疆,入目是茫茫戈壁和沙漠,我震撼于大自然的残忍,他几乎剥夺了这片大地全部的生机,可当夕阳笼罩大地,我又震撼于大地所呈现的悲壮美感,虽然短暂却有着永恒的魔力,直击人心。

  也一直无法忘怀那次的敦煌之旅。我坐在阳光下的沙丘上,看着月牙泉边熙熙攘攘的人群,想着曾走过的洞窟,有抑制不住的悲伤。

  《敦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带着悲壮和伤感的故事,以大宋年间的敦煌为背景,诉说着这片土地上曾有过的战事和争端,故事发生的大背景及关键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也虚构了一些人物来让故事变得更圆满和有始有终。作者讲述的方式始终是平淡而隐忍的,对于战争,也没有着力去描述场面的激烈或惨烈,往往是几笔带过,可就是这样淡淡的笔触,让我读到了深深的悲凉,忍不住潸然泪下。作者虚构的主角赵行德,从一开始也是很模糊的,似乎一直没有明确的目的,所以选择都带着随波逐流的味道,甚至他的爱也是淡到看不出多少痕迹的,可就是这样的他,在最后关头,拼尽一切将经书从熊熊战火中完整保存下来。而朱王礼却是作者塑造得很有血肉的形象,为了爱情,明知不可能赢,仍选择去刺杀李元昊,只因那时他唯一能为所爱女子做的。

  《敦煌》里,爱情其实是很轻的存在,亡国贵女,敌国太子、将军、将士,本可以是一个荡气回肠的爱情故事,可在作者的笔下,只是几个瞬间的镜头就结束了,偏偏就是这样的几个瞬间让我耿耿于怀。在那样的战火纷飞的岁月了,生存都已经是很艰难的事情,爱情会是多么奢侈的馈赠!可即使是再艰难的时光,总要有希望和美好才能让生活继续吧,于是,爱情,就成了带着血色的花朵,美丽而沉重。

  “家兄将会被杀,沙洲将受蹂躏,鸣沙山的佛洞将遭破坏,十七座大寺院也将被焚毁,佛经将被劫走,汉民族将遭受西夏人的惩治和报复”。这是曹延惠的恐惧,战争面前人命如草芥,可生命之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值得珍视,所以,他们才倾尽全力保护了经书的安全,维系了文明的延续。

  我仍在站在这片土地上,历史上的那些人和故事,早已在时光里远去了,可这片大地就这样永恒地停驻在这里,见证着时光的流逝,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可事实上不是什么都没发生,总有一些信念值得坚持,总有一些记忆永生难忘,总有一些情感被沉淀。

  《敦煌》读后感(七):不负如来不负卿

  一个小时不到就把这本小书翻完了,可见没有细看。但若无这段文字,我怕也不会在一觉醒来后回味整个故事;但若无这段文字,井上靖先生恐怕也不会写出这个故事。

  维时景佑二年乙亥十二月十三日,大宋国潭州府举人赵行德流历河西,适寓沙州。今缘外贼掩袭,国土扰乱,大云寺比丘等搬移圣经于莫高窟,而罩藏壁中,于是发心,敬写般若波罗蜜心经一卷安置洞内。伏愿天龙八部,长为护助,城隍安泰,百姓康宁;次愿甘州小娘子,承此善因,不溺幽冥,现世业障,并皆消灭,获福无量,永充供养。

  赵行德值遇战乱,不但见生民涂炭,自己也几度于死神擦肩而过。苦难往往能令人生起慈悲心,悲以拔苦,慈以与乐,故行德首愿“国丰民安,兵戈无用”。行德亦深信佛法。甘州小娘子系自杀,且因命与愿违,含怨殉情。自杀者,当堕饿鬼或地狱二道,长劫受苦,因果自当,无替代者。然而,诸佛菩萨为度群迷出于苦海,示现五浊,以种种方便,令种福田,护经自是极大的福田。将此功德回向给这位有缘无分的乱世佳人,乘此福力,超生善道,是真实大利益,是不负卿也。所以,行德在诵《金刚经》发愿文时,会泪流满面。八苦逼身,遇此度舟,能不涕泪悲泣乎?以己之苦,推及众生,自今而后,当自作舟航,自觉觉他,见众生痴迷受苦,能不涕泪悲泣乎?

  稽首三界尊,皈命十方佛。我今发宏愿,持此金刚经。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

  这是多情的泪。至此方能领悟到一点“只说出家堪悟道,谁知成佛更多情?”的境界。感情并不是坏的东西,佛法就是将感情中的染污和私欲去掉,净化为“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之情。行德誓死护经,便是要这大爱的医方传下去,医治天下人心,“不忍众生苦,不忍圣教衰”。

  当然,赵行德毕竟不是证果的圣人,他还有凡夫的一面。他对李元昊的仇恨,他对回鹘公主所赠项链的执着……但就凭他对个人生死的淡然,对文化传承的责任,对爱人赴死的承当,他终究是个大丈夫。济公(济颠和尚)曾为一对投水殉情的男女写过一篇祭文,展现出一种开悟者的清凉之风,拯人出于痴怨的泥沼。

  恭为陶氏小娘,手攀雪浪,魄散烟波。饮琼液以忘怀,踏银波而失步。易度者人情,难逃者天数。昨宵低唱《阳关》,今日朗吟《薤露》。母老妹幼,肠断心酸。高堂赋客,黄昏无复卷朱帘;伴寝萧娘,向晚不能褰绣户。化为水上莲花,现出泥中玉树。咦!波平月朗,绿阴中莫问,王郎归甚处!

  敦煌和她的经卷最终没能逃脱无常的规律。汉人也不是主人,英法日俄的探险家将大部分的经卷“买”去。其实民族和血缘从来不能成为任何事物所有权的专利,如佛法从地理上源自印度,而今,佛经却主要以汉语和藏文的形式流传了下来。佛法还在,但战争更深重了。如今,敦煌似乎成了考古研究的宝藏,文学意义上的符号,乃至旅游消费的胜地。和平时,我们迷失在物质的繁华、思想的泛滥、学术的窠臼和宗教的门户之歧路上,我们不再关心羊去哪儿了,只是沉浸于各自在吹嘘着自己对羊的幻想上。圣人和前贤之苦心,我们可曾梦见在?

  《敦煌》读后感(八):传承与守护

  井上靖先生的《敦煌》一书于我而言,实在可以用“激赏数日”一词来形容,作者的功力在于可以用平实淡雅的文字写出波澜壮阔的意境,当然也得益于翻译家刘慕沙先生的功劳,此书读来令人有酣畅淋漓之感。作者用十一万字的篇幅,书写了敦煌石窟藏经洞的前世今生。大宋国举人赵行德踌躇满志赴考,却因考前一梦而错失机会,科场失意的他心灰意冷,在大街上遇见一名奇异的西域女子,继而发现了西夏新创造的文字,由此开始了他的西游记。过程中行德遇见了很多人与事,有他心仪却求不得的回鹘郡主,有他视如兄长与知己的朱王礼,有礼佛至诚的瓜州太守延惠和众多僧侣,还有视死如归的沙洲太守曹贤顺,当然,最重要的是经历了生生死死之后他信仰的改变,并最终接受了翻译佛经的任务。故事的最后,西夏铁蹄践踏大漠,一切财宝、生命、权力与荣誉都灰飞烟灭,赵行德千钧一发之际将所有经卷送往千佛洞,并写了一段感人至深的回向文放入藏经洞中。经历了近千年的封藏,藏经洞才重现人间。

  此书表面上是讲藏经洞前世今生的故事,背后的含义则意味深远,赵行德于书中是一个大宋国人,却愿意去学习西夏文,并为西夏文字的形成作出贡献,而后还带领一批学者将佛经翻译成西夏文,为什么他愿意这么做呢?西夏国于大宋而言可谓是敌对势力,行德的爱人、友人也是因李元昊而死,于公于私好像都背离常理,也许只能从文化层面来解释。行德先是翻译佛经,最后将经卷护送至藏经洞,既传承了文化,又守护了文化,其功德可谓彪炳千秋,敦煌藏经洞的缘由至今尚未能揭晓,但想想当时将经书送往洞穴中封藏的那个人何尝不是赵行德这样的想法?虽然此故事并无实据,井上靖书写此书之前甚至从未踏足敦煌。以一个日本人的视角来看待敦煌的故事,确实独出心裁。

  《敦煌》读后感(九):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一口气读完《敦煌》,在荡气回肠之后,化作寒烟长吁在冬夜里。以古代历史为背景的小说不少,不知道为何,偏偏想起了黄仁宇的《汴京残梦》,两本书似乎有一种相似的笔触,在大幅割离了时代的山河故事下,用极细腻的文字,把不知名的小人物刻画成为时代之眼,见自己,见天地,诉说枯荣。从涓涓细流里,窥见苍海浩瀚。

  在我看来,这本书,更像是一幅画,像一幅经变,诉说了行德在历经了人间苦难之后,心如止水,一心向佛的故事,进京赶考,只不过是一把钥匙,用来打开这幅卷轴而已,试想人生,谁又不是在某个契机之下,不断茫然前行,而觉察了自己此生的天职,或是毕生的追索。可是卷轴其实并没有完,行德回到了大宋,他很可能没有皈依佛门,也许结婚生子,也许官居宰辅,这就是卷轴之外的故事了。人生在故事之外,故事只是人生的一节,行德三十二岁去的西域,如果四十岁回到大宋,那么他还有近乎二十年甚至以上的人生。

  说了那么多,是想说:《敦煌》这本书,并不是赵行德的一生,不是《赵行德传记》,也不是《敦煌的历史》,只是由亿万星球的交错而产生的一场因缘际会。《红拂夜奔》只能叫《红拂夜奔》,而《北京法源寺》只能叫《北京法源寺》,因为它有因有果,有始有终:从法源寺开始的故事,也从法源寺落幕。而《敦煌》不同,它只是赵行德人生的一个载点,赵行德对于它只是一个过客,你要把它看成一个故事,而不是把它当作是敦煌的什么(介绍,历史,传奇)来看待。

  之所以废话这么多,是因为看到有太多评论因为这本书叫《敦煌》,就真的把侧重点都放在敦煌佛经上了,重新整理下思绪写读后感。

  回想上一次一口气读完的作品,是夏目漱石的《草枕》,笔锋清雅,感情细腻,让人不肯放手,以至于后来从图书馆借了原文来读。与前者不同,《敦煌》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的,笔锋简洁,虽不似《草枕》有诸多主角内心的叙述,但感情依旧细腻流畅,人物刻画得体而不过火。其实回想一下,本书里只有四个人令人印象深刻:赵行德,朱王礼,尉迟光,回鹘郡主。而这里面着墨最少的,就是回鹘郡主,依我感觉,甚至还不如开封城里的西夏女人。我们对于回鹘郡主的所有映象,几乎都是从赵行德和朱王礼身上看到的。

  细数书里对郡主进行正面描写,也就是我们对于郡主所知道的,只有三件事:为了爱人回到凉州,爱上赵行德,和以死殉节。但她却成了整本书唯一的线索,赵行德为了她沉醉佛经,朱王礼为了她叛变李元昊,尉迟光为了她的项链引领赵行德到了千佛洞。只不过寥寥数笔的女子,居然牵动了如此发展,正如朱王礼说的,就像丢掉了一个国家。

  但赵行德真的很爱回鹘郡主么,赵和郡主相处的时间不长,都是在深夜,并且在兴庆待了一年后,赵行德在考虑了自身利益之后并没有急着回去见郡主。直到郡主自杀之后,才被那高尚所感动和愧疚。相比起来,朱王礼拥有一年的时间去照顾回鹘公主,并且为了她反叛李元昊,郡主对朱王礼也许是也有意思也许只是心存感激,不过无论如何郡主都是心有所属。赵行德和朱王礼,都深爱着回鹘郡主,但是还有一个人,尉迟光,他也爱着“郡主”。

  只不过这个爱比较特别,是把郡主的形象缩小成了一条项链,从尉迟光看到项链的那一刻起,也一直为“郡主”着迷了。赵,朱,尉迟,分别代表着文,武,商三个方面,一个崇望郡主的灵魂,一个痴迷郡主的外貌,一个看到郡主的商机。无疑,从他们三人身上,间接强化了郡主的形象,在读者心中塑造了专情,贞烈的形象。所以事实上,《敦煌》并不是赵行德和郡主的悲恋故事,而是三段无果的爱情,成就的《敦煌》。

  没有朱王礼的爱恋,它们就不会被逼到沙洲,没有赵行德的爱恋,就没人在乎佛教的去向,没有尉迟光的爱恋,千佛洞就不会成为藏经之地。番汉合时掌中珠,正是有了尉迟光,赵行德和朱王礼,这一切风云际会,才谱成了这一段传奇。井上靖用极其细腻的笔头,在三个无名小人物身上,画出了这个时代的眼。是的,仅仅是一个眼,敦煌的故事,并不是从这里开始,也不在这里结束,这个眼,看到的爱情,在三个普通人之下,造就了一段不凡的历史偶然。

  人物方面的补充:

  (1)朱王礼

  他真的像我们感觉的那样,只是统领打仗的一届莽夫吗,其实未必。我们当记得,朱王礼是因为赵行德会写字才看中他,并在看到郡主的第一眼就知道他是会让男人为之摆布的女人,也是会让一国为之沦陷的女人。而这些也都不幸被他一一言中——三个男人都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李元昊差点死在他手上。同时他知道赵行德的重要性,一直善待他,送他去西夏,最后也没让他上战场送死,他明白作为读书人的赵行德有自己的归宿,不象自己,注定马革裹尸。其实《敦煌》把朱王礼塑造得最生动,心性直白,有血有泪,敢爱敢恨。他一生的叙述,从身世到最后的结局,只有他最圆满的,而对于赵行德,我们不过知他前三十二年都在读书,后二十年回了大宋而已。

  (2)曹氏兄弟

  细想起来,曹氏兄弟就像弱化版的赵行德和朱王礼的形象,延惠同样醉心于佛学,但在灭顶之灾到来时,只能深陷进椅子里,任由火势烧到自己身上,共存亡,这是延惠所能做到的最极限。对于贤顺,书中着墨并不多,但朱王礼对他做了一个决定性的描述:军事统领上,如果不是弱到不行,就是强到离谱。而事实证明他是前者,一方面没有延惠长远的战略眼光,一方面没有朱王礼卧薪尝胆的志识,只能固守汉土坐待敌人打上门来,这就是贤顺若能做到的极限。两兄弟十分相似,作为赵行德和朱王礼的绿叶,成功将他们衬托:一个完成了文官守护文化的使命,一个满足了武将战死疆场的心愿。

  (3)西夏女子

  那么郡主有她的弱化么,就是头章的西夏女子,西夏女子勇敢不怕死,被切下两根手指也不叫,更不愿成为她人奴隶,坦然接受眼前的地狱。但当她被无偿赎身的时候,亦有恩必报,不失尊严,即便面对这样没有所求的赵行德,她虽感动也没有以身报答,想必心里也有抹不去的人。一如李元昊能给郡主金银美玉,郡主对朱王礼心存感激,但郡主心里的忠贞不会退半步,她就是这样的人,所以才从城外回到了城墙,等待她的男人归来。

  (4)李元昊

  其实文中对于李元昊的描述相当少,赵行德仅见过他两次,也只有两次正面的描写,但是有两个地方可以看出他的一些特点:一次是检阅的时候,发现赵行德衣服上写着自己的名字,说明此人善于观察,有见贤之能。一次是郡主殉节后,部队拖延了一天才行军,虽不至表现出他的深爱,却也显示他的悲伤和惋惜。李元昊是刚烈有野心的人,同时也是知人惜人的人,也许他兼具着赵行德和朱王礼的一部分特点,军事上豪情万丈,勇往直前,而独处时,也会对月惆怅,风情千种。

  《敦煌》读后感(十):任何事都有完整的由来,任何人都有出生的目的。

  我们活着

  不眠不休跌跌撞撞

  不明来由不懂世事

  以为该发生就会发生

  不该得到的就不必追寻

  也许

  我们错了不该这样

  总是应该找到自我的

  当找到自我也许就遇见了意义

  这才是极幸运的

  任何事都是有完整的由来的

  任何人也都有出生的目的的

  不是不明

  只是未遇

  来吧

  我们醒醒吧

  任何事都是有前因后果的

  你永远不知道你今天所做的事情

  对未来

  即使自己或者世界

  将代表着什么

  做些你自己该做的事情

  做一个你认为该成为的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敦煌经典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