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4:54: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10篇

  《少有人走的路1》是一本由M·斯科特·派克 (M.Scott Peck)著作中国商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2.80,页数:31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一):《少有人走的路1》自律(笔记

  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生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 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我们领悟到了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饿超越, 只要我们真正理解接受了人生苦难重重的事实,我们就会释然,再也不会对人生的苦难耿耿于怀了。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的所有问题。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

  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本杰明 富兰克林

  神经官能症,就是人生最痛苦的常见替代品。-荣格

  自律四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终于事实,保持平衡

  实践这些原则,关键取决于你的态度,敢于面对,而非逃避,它们背后的原动力-爱。

  推迟满足感

  上班第一个小时里,强迫自己先去解决棘手差事

  1小时的痛苦加6小时的幸福比1小时的幸福加6小时的痛苦更划算

  推迟满足感,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先承受痛苦,再享受快乐,避免眼前安逸带来的不利

  原则内化为习惯 ,成为一种常态健康的)

  家庭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

  自律,自制, 自尊

  爱和温情,爱是心灵健康成长的动力。

  对自我价值认可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认识到自己价值后,知道时间宝贵

  只有解决了“忽视问题”这一问题,他才能继续解决其它问题,才能走向下一步。

  承担责任

  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

  责任感出问题:

  神经官能症:为自己强加责任(更容易治疗

  人格失调症:不愿意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

  你不能解决的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埃尔德里奇克里佛

  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难处在于它会带来痛苦,而我们却想着躲开这种痛苦。

  力图把责任推给别人或是组织,就意味着我们甘愿处于附属地位,把自由权利拱手交给命运社会政府、独裁者和上司-逃避自由/放弃自由

  选择:两权相害取其轻。

  大部分追求心理治疗原因:逃避自由,不去为自己的问题、生活承担责任/他们感到乏力,是因为他们他们放弃了自己的力量

  忠于事实

  达到健康的生活与心智的成熟

  杜绝虚假

  对事实了解越少, 思维混乱。越了解事实,处理问题就更得心应手

  地图:要去什么地方,如何到达。了解人生地形、地貌、沟壑

  付出努力,认识事实,绘制地图,不停努力,探索,扩大,更新自己对世界的认识,不停修订、更新、调整

  弱小依赖性强的孩子成长为强有力,被他人依赖的成年人

  可悲事情花费大量精力、时间捍卫陈腐的观念远大于修订地图本身。

  移情: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作出反应方式,照搬到成年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环境。

  主动放弃修订地图的机会

  要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完全忠于事实。

  1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严格的自我反省-大脑额叶

  智慧意味着将思考行动紧密结合起来

  反省内心世界带来的痛苦,往往大于观察外在世界带来的痛苦

  认识和忠于事实带给我们的非凡价值,将使痛苦显得微不足道

  2敢于接受外界的质疑与挑战

  人性基本特征之一:固步自封,逃避挑战。

  不管现实如何变化,我们都有自我调节能力

  人之为人,就在于我们可以改变本性,超越本性。

  心理治疗是鼓励真话游戏。在诚实气氛下,病态的心理才能慢慢恢复

  有选择的保留个人意见, 注重表达的时间,场合和方式。

  保持平衡

  大脑的高级中枢-判读力约束低级中枢-情绪

  情商灵活的情绪系统与情绪反馈系统。

  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做微妙的平衡-不断自我调整

  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骑行自行车不减速的例子

  一个人要想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时候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放弃“过去的自我”

  放弃与新生

  “兼容并包”是“保持平衡”这一原则的一个子类型

  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 实现自我平衡。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二):自律是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关键

  这本书买了大概有两三年了,那段时间喜欢心理学,就一起买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和这一本,“天才”很快就看完了,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甚至不太知道究竟要表达些什么,而这一本,屡次尝试想要读都没能读下去,实在开篇就让人不适,在前两年自己那个心境当中实在是无法接受,这次回家再打开的时候突然有了不一样感觉,而且能够看下去了。

  开篇说,人生就是苦难重重的,自律是解决人生一切问题的关键。如果有某些方面的问题没能解决,就是因为某些方面不够自律。

  自律是心智走向成熟的第一步,父母的心智不成熟,就会导致孩子的问题,认为一切都是自己责任的神经官能症,和无条件甩锅的人格失调症,都是心理疾病,也是大部分人都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何客观判断自己的责任,辨别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不是自己的责任是至关重要的。

  书分了三大块,自律、爱、信仰,这本身就是心智成熟的路,这次读这本书,虽然可以读下去自律,并理解自律了,但爱的部分,其实还是有些看不懂,更不要说信仰部分了,是我还是不够成熟啊,留着慢慢看吧,等过两年再重读的时候希望能读懂爱的部分。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三):第八期悦读活动-20个句子

  @deepblue

  第八期悦读活动链接地址: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797

  第1句: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可以开启我们的智慧,激发我们的勇气。为解决问题而努力,我们的思想和心灵就会不断成长,心智就会不断成熟。(P17)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遇到问题,不退缩,勇敢面对,积极办法,才能不断积累人生经验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是珍贵经历,都是成长的见证

  第2句: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在充满问题和痛苦的人生中,推迟满足感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P21)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先苦后甜,先痛苦后快乐,才能让甜的感觉更长久,才能让快乐的状态更持续,忆苦思甜本就是圆润的人生。

  第3句:培养孩子学会自律,需要投入足够的时间。如果不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少得可怜,就无法深入了解他们的需要,并找到教育他们的正确方式。(P24)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个体,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是无法真正去了解孩子的,更无从进行教育和引导关注,倾听,相处是与孩子感情联系纽带,没有这些就等于没有参与孩子的成长。

  第4句: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P41)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来一个你逃避一个,逃避一个开心一个,最后大大小小的问题会聚集在一起同时爆发出让你痛苦不已的大问题,而无法躲避。反之,来一个问题,你想办法解决一个问题,久而久之,你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增强,面对问题的心态更从容,心智会更成熟,不管任何问题你都能很好的应对,人生也会因此而开阔坚韧

  第5句:智慧意味着将思考与行动紧密结合起来。(P52)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思考与行动紧密结合就意味着想到了就去做,不管前方是什么,只有两个可能,要么成功,要么失败,成功了固然开心,失败了也不可怕,因为付诸行动就等于是抓住了每一个机会,总比空想要智慧得多。

  第6句:人之为人,或许就在于我们可以改变本性,超越本性。(P54)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人与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有思想并能做出判断,改变本性就意味着我们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去对抗懒惰,对抗散漫,对抗消极,对抗一切不利于心智成长的因素,让人生之旅变得充实有意义

  第7句: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P65)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需要、目标和责任,是对心智的最高要求,三者难免会冲突失衡,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与修正,放弃附加的,不需要的累赘坚定目标,围绕责任,保障需要,不断前行,就是对心智开启做出最好的解答

  第8句:“兼容并包”意味着既要肯定自我以保持稳定,又要放弃自我以腾出空间,接纳新的想法和观念,实现自我平衡。(P71)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既要接纳,又要兼顾,更要包容在一起成为新的系统让自己成长,这是一个很好的想法与提议。肯定自我的同时,保持旧有的好系统,吸收新系统,并对独特的个体进行系统整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成长需要。

  第9句:最好的决策者,愿意承受其决定所带来的痛苦,却毫不影响其做出决策的能力。(P74)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决策不仅要用脑,也要用心,只要是正确的,哪怕会很痛苦,都会一如既往的决定与执行,就是最好的决策者,因为他超越了自我。

  第10句:爱是人们自律的原动力。(P78)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爱是神奇产物,因为有爱的动力,我们就会约束自己,去判断去选择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去思考利与弊,因为有爱,才能把亲情友情爱情紧紧联结在一起。

  第11句: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批评恰当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安慰有效的敦促。(P106)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爱是让人成长的雨露,不是一味的赞扬,不是一味的袒护,更不是一味的给予,它需要全方位的关照,需要适时的表达出所有的感想,批评、争论、敦促、鼓励、安慰、赞美、拒绝、信任、理解、帮助……都是爱的一部分,缺一不可

  第12句: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P113)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爱需要投入和奉献,没有任何行动的爱只是一句空话

  第13句: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P116)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倾听是对他人的尊重,对人际关系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努力倾听,就是让自己听明白,听懂,然后以别人听得明白,听得懂的方式去沟通互动,这一过程就是关注的过程。

  第14句:在死亡的指引下,我们会清醒意识到,人生苦短,爱的时间有限,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P128)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生命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认请死亡,才能明白活着的意义,清醒意识到人生的有限性,唯有珍惜当下,过好当下,才是对苦短人生最好的诠释

  第15句:诚实和谦虚,意味着有自知自明。善于自我反省的人,才会表现得诚实和谦虚。(P146)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诚实和谦虚是两大美德。诚实就能真诚的面对自我和他人,不断的反省和完善。谦虚就能不断的学习和听取、接纳、吸收他人的意见,共同进步与成长。

  第16句:友谊须以爱为出发点,适当的指责和批评是必不可少滑剂,这样才能成功建构持久人际关系,否则,友谊就势必带有“失败”、“脆弱”、“浅薄”的典型特征。(P148)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是帮助自己与帮助他人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需要必不可少的指责与批评,否则就是不完整的人际关系。人生的道路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思想和行为上有差异发生冲突,分歧在所难免,只要是利于他人成长的就应该诚实的指出,这是对友谊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

  第17句:人际交往是彼此学习和教育的机会,也是给予治疗和接受治疗的机会。(P173)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人际交往就是相互学习,彼此影响促进的过程,吸收好的,摒弃不好的,不断的完善自我,走向成熟。

  第18句:只有学习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P185)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人只有打破自己的局限性,摆脱经验的限制,才能突破自我,而突破自我的方式唯有不断学习与进步才能做到。

  第19句:懒惰是爱的对立面。(P260)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懒惰就是原地不动,无任何行动的停滞状态,本身是负面的能量外,也是不爱自己,不爱他人,不爱生活的表现,因此把它放在爱的对立面是正解,也是最好的警示,提醒我们不要懒惰,要用心的去爱,要积极行动起来。

  第20句:完成心灵的论辩需要努力,需要时间,需要坚强的意志。(P262)

  感悟及喜欢的原因:每个人都有两个我,就像自我与本我,就像意识与潜意识,形影不离,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自我斗争的过程。要想保持其心灵的成熟,需要用坚强的意志,加上长期持续的不断努力,才能完成,能做到的就是强者!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四):The Road Less Traveled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是有求必应……其实,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

  ——斯科特·派克

  2015年11月06日读过本书(记得是自助聚餐那天),那一次看得很粗略、草率,于是又回过头来重新读一遍。

  需要指出的是,《少有人走的路》中文版共4册,实际上英文原版只有两册,多出来的两册是怎么回事?一册是作者的其他著作(中文版第2册),被强行安上这个名字;一册是另一位作者的作品(中文版第4册),捆绑销售,混淆视听。不得不吐槽下本书的出版社——中国商业出版社,的确不枉了这个名字,说起来,国内大部分出版社都爱这么干。

  下文依旧为摘录,再次强调一点:由于是断章取义,必然会产生误导与曲解!如何避免?当然是自己去看原书。

  #问题和痛苦#

  简单地说,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解决问题的时机#

  忽视问题的存在,反映出人们不愿推迟满足感的心理。前面已经说过,直面问题会使人感觉痛苦。问题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决,就会永远存在,阻碍心智的成熟。

  #承担责任#

  我同他交谈了很久,但这位军官总是固执已见,不愿承认酗酒是他的个人问题。他也不肯接受我的建议:只要凭借毅力和决心,再加上别人的帮助,就可以彻底解决自己的问题。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症#

  1.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强加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认为错在自己,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

  2.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痛苦。”也就是说,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给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却责怪别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子女。他们不履行作为父母的责任,不给孩子必要的爱和关心。

  #移情:过时的地图#

  1.我的定义是:把产生和适用于童年时期的那些感知世界、对世界做出反应的方式,照搬到成年后的环境中,尽管这些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新的环境。

  2.我们必须忍受暂时的不适感,追求事实而不是假象,并承受这一过程的痛苦。要让心灵获得成长,心智走向成熟,就要竭尽全力,不惜一切代价,完全忠于事实。

  #迎接挑战#

  在我看来,所谓心理治疗,其实就是“鼓励说真话的游戏”。心理医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患者说出真话。长时间自欺欺人,使人的愧疚积聚,就会导致疾病。

  #保持平衡#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9岁的我贪恋风驰电掣,不肯放弃一时的快感,来换取转弯时的平衡,最终让我体会到: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为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时,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某一部分。除非永远停留在原地,中止生命之旅,否则这样的放弃是不可避免的。

  #爱的定义#

  首先,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其次,爱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爱,意味着心灵的不断成长和心智的不断成熟。***第三,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第四,爱需要付出努力。***最后,爱是一种意愿。我之所以用“意愿”来定义爱,是为了让它与一般的“欲望”有所区别。并不是所有的欲望都能够转化成行动,而只有强大到足以转化成行动的欲望,才能够称为意愿。

  #精神贯注#

  如果我们与某个人相处,局面就完全不同了,我们必然会容许他(她)拥有独立的思维和意志,因为真正的爱的本质之一,就是希望对方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

  #“自我牺牲”#

  他应该认识到,爱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行为,不仅需要用心,更需要用脑。他坚决避免成为父亲那样的人,这种意念以及由此导致的极端行为,使他丧失了爱的弹性。过分的爱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爱,不是感觉#

  1.真正的爱,需要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要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唯有真正的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有效方式。

  2.医生未必有足够的耐心去长时间聆听患者的倾诉,但其职业性的奉献精神,却要求他们不论喜欢与否,都必须对患者的倾诉洗耳恭听。这种情形和婚姻极为类似:健康的婚姻和健康的治疗过程一样,双方都得做出适当的牺牲,把个人好恶暂且放在一旁,给予对方更多的关怀和照顾。

  3.把“爱”挂在口头上,或只在脑海里去想象真正的爱,并以此作为爱的证据,这显然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表现出爱的行动却相当困难。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

  #关注的艺术#

  不过,真正的爱一定需要努力和勇气,不然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爱,这一点毋庸置疑。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细心照料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

  #失落的风险#

  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我们再次回到孤独寂寞的状态。***如果不想经受个中痛苦,就必须放弃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包括子女、婚姻、性爱、晋升和友谊,但唯有这些事物才能够使人生丰富多彩。

  #独立的风险#

  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冲突的风险#

  1.爱的最大风险之一,是发生冲突时的指责和假谦虚,即我们常常以爱的名义去指责所爱的人。当我们和某人发生冲突时指责对方,就等于是告诉对方:“你是错的,我是对的。”***批评他人很容易,不仅父母和配偶,人人都可能把批评当成家常便饭,可是,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使局面更加混乱。***勤于自省,才能走出这种境地。

  2.也有相当多的人宁可压抑自己批评他人的冲动,对他人的问题视而不见。他们过于谦虚,总是三缄其口,从不给所爱的人指导和建议。这种人不具备真正的爱。

  3.同样,夫妻双方要成就幸福美满的婚姻,也要敢于直面冲突和矛盾,彼此成为最好的批评者和建议者。这种原则对于友谊同样适用。传统观念认为,友谊意味着永不冲突,甚至意味着吹捧和奉承,而不是将对方的缺点一语道破,只有没有冲突的友谊,才能天长地久。但是,以这种原则建立起来的关系脆弱得不堪一击,并不算是真正的友谊。

  4.真正以爱为出发点的人,总是致力于自我完善,让自己具备起码的道德和智慧,然后才会行使批评权。

  #爱与自律#

  1.我们的人生何其短暂!在有限的生命里,有限的爱只能给予少数特定的对象。

  2.在某种意义上,妇女解放运动像一面旗帜,为我们指引了理想的婚姻之道:婚姻是分工和合作并存的制度,夫妻双方需要奉献和关心,为彼此的成长付出努力。理想婚姻的基本目标,是让双方同时得到滋养,推动两颗心灵的共同成长。

  #健康的奇迹#

  为什么某些人哪怕遭遇小小的挫折,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而有的人即使经受最难以想象的打击,也不至于自寻死路?人与人为何有着天壤之别?对于这些难以解释的谜团,我们只能简单地概括为:世界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它们凭借我们所不了解的一整套机制,在冥冥之中影响着大多数人,使之安然渡过难关,而且不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五):少有人走的路

  1.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也是消除人声痛苦最主要的方法。

  2.“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本杰明富兰克林

  3.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

  4.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

  5.对自我价值的认可是自律的基础,因为当一个人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来照顾自己。自律是自我照顾,自我珍惜,而不是自暴自弃。

  6.孩子害怕任何形式的遗弃。

  7.神经官能症患者为自己加强责任,人格失调症患者则不愿承担原本属于自己的责任。心理学界有一种公认的说法:神经官能症患者让自己活得痛苦,人格失调症患者让别人活得痛苦。

  8。要让心智成熟,就得在彼此冲突的需要、目标和责任之间保持微妙的平衡,这就要求我们不断自我调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

  9.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

  10.自尊自爱不仅是接受挑战的动力,也是勇气的来源。

  11.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具体方法。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

  12.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纪伯伦

  13.爱一个人不等于用爱把对方束缚起来,爱的最高境界就像你们灵魂两岸之间一片流动的海洋。倒满各自的酒杯,但不可共饮同一杯酒,分享面包,但不可吃同一片面包。一起欢快滴歌唱舞蹈,但容许对方有独处的自由,就像那琴弦,虽然一起颤动,发出的却不是同一种音,琴弦之间,你是你,我是我,彼此各不相扰。一定要把心扉向对方敞开,但并不是交给对方来保管,因为唯有上帝之手,才能容纳你的心。站在一起,却不可太过接近,君不见,教堂的梁柱,他们各自分开耸立,却能支撑教堂不倒。君不见,橡树与松柏,也不在彼此的阴影中成长。

  14.人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对人生的认识和了解就属于信仰的范畴。形成信仰的基本因素来自我们成长的家庭环境。父母是我们信仰的培植者,他们的影响不仅在于话语,更在于他们处事的方式。

  15.爱是懒惰的对立面。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六):踽踽独行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者

  每个人走的路都是少有人走的路

  一些人盲目从众

  跟随着前进

  即使过程中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快

  看看旁边的人都这样

  也就安心了

  一些人特立独行

  总是想着要和别人不同

  过程中往往会遇到常人不同的困难和困惑

  看到旁人的幸福

  也就放弃了

  很少的人

  能知道自己的方向

  明志而笃行

  执着而无畏

  即使最后的结果在别人看来也不过如此

  但是内心充实而丰盈

  人生路上

  大多数的人是在行走

  而非完成

  一壶酒、一竿身,快活似侬有几人?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七):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2017年4月读书笔记

  【写在前面】

  4月份开始看出自心理医生斯科特·派克的<<少有人走的路>>, 传言停驻畅销榜20年的心理学销量奇迹。没有约课的晚上,虽然第二本都没看完,但还是决定粗糙的写个大概(想哪写哪),给四月一个交代。

  【仿佛是正文】

  这个系列共有4本,第一本,心智成熟的旅程,感觉作者主演阐述的是成长环境、家庭教育对个人性格的影响深远;这本胡乱翻过,里面大部分的观念都与作者不谋而合,志同道合所以收获不多。

  人生困难重重,成长的第一步就是接受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到现实的不美好,有勇气做出选择,有本事承担后果。

  现阶段看到第二本,勇敢地面对谎言。开篇乔治“逃避”的案例和比利父母“伪善”的案例,都让我醍醐灌顶……

  分享书中一段话,大家自行体会~

  伪善的人衣冠楚楚,刚愎自用,横行霸道,试图控制别人,扼杀生命的活力……识别一个人是不是伪善要听从自己的直觉,反感往往是心理健康之人遇到伪善和邪恶之人时一种本能反应,面对这种人只能避之惟恐不及。

  【写在最后】

  这系列书,目前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格越健全独立,越能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你会慢慢不再纠结如何“演戏”得到别人的认可,你只想抓紧时间实现自我的价值。

  心之所向,素履所往,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八):正确认识困难和挑战

  不得不说,心智成熟的旅程,是一个正确认知自己,剖析自己并最终自己缝合伤口的一系列治愈的过程。于我而言,最有感受的本书的第一部分<自律>,自律才能带给我自由。在忠于事实和迎接挑战的过程中,自律才是所有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我有益的事情通过自律长期坚持,一定能看到效果,逃避问题则最终问题并不会自行消失。我想认识到这一点就已经是件足够痛苦的事情了。可是我们要的是在心智成熟的这条路中找到自己,找到自由和依托。

  人生苦恼重重,这是伟大的真理,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我们一旦能领悟到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每当有困难和挑战的时候,便是一次心智提升的绝好契机,因为每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同样手捧礼物一起来到身边。

  心智成熟的旅程极其漫长,远不是短期内可以一蹴而就的,同时要更多去接纳我自己的不完美,慢慢修炼成为一个完美的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九):第八期悦读活动-总结感悟

  @jake_gong

  第八期悦读活动链接地址:http://help.doitim.com/group/topic/797

  一句话描述本书:

  人在追求幸福,幸福需要你提升心智,很长时间都不知道自己情绪起伏是什么原因,在阅读《过少有人走的路》后,我逐渐剥开迷雾,找到内心真实的自我,也许我意识还不停的想自我欺骗,被各种惯性思维控制,但是,在我行为中我反思着,我的意识是否契合我的潜意识,我的本我和自我之间是否一直在起着冲突,我期待某一天自己对自己说,HI,你小子找了自己了嘛!

  阅读后的收获:

  哈佛幸福课里面提到,衡量一个人的人生成就,应该是幸福,而看完了本书后,我深深的发现,人只有认知了自我,才能真正看到的幸福。

  我是一个喜欢逃避的痛苦的人,当我遇到难以解决的难题的时候,我习惯性的拖延,习惯性的找轻松的事情,并让自己沉溺进去,这让我在情绪上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时常会让自己情绪进入低潮期,莫名的烦躁并没有让我认识到自己犯的错误,那时,在我的潜意识里,已经告诉我“逃避面对痛苦的难题,并不会解决问题,只会让你沮丧,你是个懦夫”而我只是面对一时的安逸,却不考虑后续的痛苦,让我的情绪一次又一次的陷入低谷。

  在一次感情失败后,我开始反思,我到底是那里出了问题,让我自己如此的落魄,现在我清楚了,我可能有轻微人格失调症,在面对自己责任时候的躲避,在自己“地图”上的缺失,这些都是照成我心理出问题的因素。

  也许是这样的经历,让心智开始了成长,开始重视自己生活中那些以前未曾注意的东西,也许这就是“爱”不是吗,好的坏的都会让你经历,在经历中就会思考总结,在看待感情的层面上也会逐渐成熟,爱是两个独立个体的交汇,你不能将别人限制到你的思维中,两个人在一起,是需要共同成长,一起面对。爱是实际的行动,是真正的付出,不只是物质上的,更是你全身心的投入。

  我还在路上,这是时常在我脑海面出现的句子,尽管现在还在学习心智成长的路上,尽管我还是会陷入逃避的怪圈,尽管我的情绪还是漂浮不定,但是我已经开始真视自我界限,让自己本我和自我融合一起,我在奔跑着,这是一个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幸福就在路上,你感觉到了嘛

  《少有人走的路1》读后感(十):盘旋上升的人生之路

  从小就是一名快乐至上党,认为人生就是用来享受,虽不是醉生梦死,但却在有意无意间避开那些令我不快令我痛苦的人和事,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这也是我心中的“邪恶”的领引吧。我想要成熟,羡慕智者,却在痛苦与挑战来临之时不由自主想要选择逃避,是啊,这意味着责任,承担与付出。我不想要结婚,因为我怕承担为人妻的责任,我更害怕生子,养育的担子对我而言更为沉重,我总是想要蜷缩在小女孩的身体里受人保护安然无忧的度过这一生。

  可能吗?不可能。我胆小,害怕痛苦,害怕承担,可是越是逃避,就越是惶恐不安,实际上面对远远比逃避所要承担的心理压力要小,所有的害怕最后发现也不过如此。

  我愿意付出爱,我愿意去理解我的伴侣,付出时间与精力触及他的内心深处,我愿意去给他自由。可是自律却做的太差。日复一日的蹉跎,漫不经心的度日,我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

  加油吧,希望自己能越来越好,直面人生中的挫折与不顺利,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活出自己的人生,向神性靠拢。毕竟人就这一辈子,不是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