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5:0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10篇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是一本由张兴龙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一):我们又该如何书写历史

  这是一本很好的书,带着我们回到民国那个星辉闪耀的时代,扒开一个小缝隙,去阅读旧时的中国,窥视那动荡年代,一大批人物活跃在中国教育事业舞台上,推动历史的前进。滚滚洪流顺势而来,带走了封建礼制一统天下局面,冲走了三纲五常,刮起了女子教育的风潮,引进新的教育体制,增设了了国文、算术、图画手工、唱歌、历史、地理等等科目,受教育不再是贵族教育,普及教育,让越来越多人都享受受教育的权利。历史巨轮,才一路撵到今天,制定了九年义务教育,每一个公民都有权享受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越来越普及,精英教育门槛也不再高不可攀,甚至出国留学深造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当现如今的我们享受着一切的时候,也许我们浑然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也许我们都没有想想,它们就是如此的吗?它们是怎样被一群群英雄先烈鲜血去警醒世人,用生命抗争,被学富五车文化先知们奔走呼号、呐喊,改革体制,创办新学,推动女子教育,推动平名教育,推动精英教育。

  历史里躺着多少尘封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我们感谢他们,感谢他们的努力,没有他们,我们依然还是在历史的烛光麻木愚昧无知地过活着。

  现在的教育让我们不禁皱眉,这还是曾经先烈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吗?儿童丢失了天性好动好玩活泼可爱,小小年纪,就背起沉重书包,总有做不完的作业永远也参加不完的补习班,兴趣爱好早就扼杀在牙牙学语的年纪里。埋头苦读十几年,一朝出学堂,却迷失自己,这些年都学了些什么,为自己看了几本书?做过无数道习题,参加过无数场考试,却还是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兴趣爱好是什么,喜欢生活是什么样子的。也不知道你想要的生活,你得去争取,去付出。而不是等待安排

  那样一个时代,仓皇乱世,却有那么多先烈感知未来,推动历史,现如今的我们在这样不健康的教育制度下又该如何发声,如何改变应试教育制度,如何创建一个新的健康的多元化的教育制度呢?

  书写历史的也可以是我们。我们又能如何去做呢?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二):民国教育的时代镜鉴

  在近年来兴起的“民国史热”中,民国教育一直光彩夺目出现了蔡元培、张伯苓、晏阳初等诸多在教育理念上具有开创性的人物。

  张兴龙的《乱世犹闻读书声》一书,总体上以时间为序,着重描写了民国时代教育人士在那个颠沛流离时代的艰难求索。作者通过展现蔡元培、张伯苓、晏阳初、陶行知等8位先生在教育上的亲身诠释、梳理中国现代教育在1912─1937年26年间发展路程,追慕远风,透析当下。本书作者显然不想简单地铺陈结论,而是试图通过陈述教育人士的历史足迹,在努力呈现他们致力教育事业的同时,给今天的教育创新以更多启迪

  “辛亥革命”后,民国教育一开始急于向邻国日本学习。在民国首任教育总长蔡元培任上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课程标准》中,“不仅其中的各级学校设置课程的名称完全沿用日本的教育用语”,“在每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也与明治十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颁布的日本文部省令第14号《新小学令施行规则》中有关规定相近”。就此,蔡元培的解释是,“脱亚入欧”的日本教育本就是学习欧美教育并进行本土改造的结果,而中国与日本在文化上有着某些类似性。

  不过,张伯苓的教育理念恰恰相反,他“意识到日本教育的成功同样是对西方教育的模仿”,最重要一点便实现了西方教育的本土化,“而中国教育对日本的模仿,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摆脱拾人牙慧的尴尬”,这也是他后来致力于创建南开私立学校的重要出发点。由于是私立学校,所以张伯苓很注重“方法论”,既向包括军阀在内的多方筹措资金,又努力保证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民国教育界风云人物迭出,但致力于平民教育的晏阳初值得世人铭记。晏阳初于1926年开展著名的“定县试验”。在晏阳初“走出象牙塔,跨进泥巴墙”的号召下,“国内无数知识分子放弃都市优越的生活条件,举家搬迁至定县”。在长达70年的时间,晏阳初先后把平民教育推广到亚非拉许多国家贫困乡村,并取得巨大成效。美国著名作家珍珠称晏阳初为20世纪中国教育家中最具国际影响世界性人物。

  与晏阳初面向平民推行教育有所不同,陶行知则着重于教育理念的深耕细作。作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学生,陶行知对老师的“教育即生活”理念进行了大胆地本土化改造,形成了“生活即教育”的中国教育特色

  在近年来兴起的“民国史热”中,民国教育一直光彩夺目,除了上述人物外,还有王国维、罗家伦、陈独秀、梅贻琦、黄炎培等诸多风流人物。若论当时物质条件、民众思维开化现状,民国均难堪一提。民国教育的爆发式发展,有历史有利一面,比如饱经封建落后帝国欺凌的困扰国人急于发奋图强。在封建体制坍塌、新的教育机制尚未建立之时,缺少太多的禁锢束缚,各种教育思想、教育探索均可能在社会中得到实践。但也应看到,其不利的一面更可能被我们所遗忘,那便是物质高度匮乏,教育经费投入杯水车薪特别战事频仍,教育影响波及太过频繁。然而,尽管如此,饱经战火沧桑的西南联大仍旧培养出一大批当时及至后来足以跃居世界前列的优秀人才

  民国教育斐然成绩的取得,当然离不开一大批致力于教育强国人士的矢志努力,也离不开教育的兼容并包,特别是各种教育理念在实践的同时,在“百花齐放”的同时,实际形成了竞争有益补充。这些教育模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提供多方面的探索路径,还为教育人士提供了实践理念的广泛空间

  历史永远是未来的垫脚石,也是未来的最好镜鉴。阅读张兴龙的这本书,走近民国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并非是为了回到民国那种“一穷二白”的历史时代,而是觉得,本书描绘的这些民国教育人物至少在三个方面值得我们思索借鉴:一是教育的纯粹化,即远离物化的影响,尽管那时的教育家更需要钱;二是对教育的思考更能体现人文特色,这与时下的一些功利教育有着本质区别;三是教育成了许多人毕生奋斗光辉事业,而现在,教育更像是仕途的中转站。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三):教育的本源

  在中国的教育史上,民国是最灿烂时期之一,也是现在教育界比较推崇时期。提到民国教育,大家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灿若群星大师,想到陈寅恪先生所说的:“独立精神自由之思想。“

  本书就是对1912-1937年间中国教育的概述,本文按时间顺序梳理这一时期的教育发展历程,并展示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8位大家的教育观点。行文中对教育发展历程的记录学术气息浓厚,人物小传却生动有趣得多。这应该也和作者的写作习惯关系,一庄一谐也不失趣味

  通过书名可以看出,这段时期兴办教育之艰难,而办学之人、求学之士处于乱世之中,仍以一已之力努力保全文种子,并努力使其发扬光大决心。书中提及的各位大家们,教育理念并不相同,有的甚至相排斥。他们所关注领域各不相同,有的以一已之力倾其所有兴办大学、有的是国学大师、有的开农学教育之先河、有的试图通过职业教育解决众生问题、有的为中国灵魂摇旗呐喊、有的提倡体育教育全面化……

  对民国教育持续的高热也引发了另一个话题我国推行了数十年的素质教育改革的国内教育,为何再难出现民国时期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师迭出的局面?或许从下面几个细节可以窥探一二。

  上周PISA考试成绩公布,上海学生再创佳绩,充分显示了教育在教育公平质量上取得的成绩,全民欢欣鼓舞,我们大面积地赢得胜利领先OECD平均水平3年。可是赢了又怎么样?在pm2.5爆表的雾霾天里,我们的学生仍然不能放假,只是通知取消户外活动。而且不难想象,对于参加PISA比赛同学,在准备过程中,肯定是PISA第一,其他第二,我们是以全民之力应对考试,全力以赴,赢了也不敢完全自信。小小的考试和放假折射出的是整个社会的心态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以51枚金牌远超美国的36枚。但是,中国全是专业运动员,美国大部分则是大学生,这暴露出我们的体育运动高校教育的脱节,体育运动并没有实现全民化、常态化的目标,反观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小眼镜、小胖墩比比皆是。我们的金牌真得值得庆贺吗?

  7月24日,黑龙江桦南县,已怀孕九个月的孕妇谭蓓蓓假装肚子疼,将17岁女孩胡伊萱骗回家,帮助其丈夫实施强奸并杀害弃尸荒野…… 10月30日,汕头两位高三学生,扶起并照顾一名骑电动车摔倒的老人,却被受助老人反诬陷垫付千余元医药费……通过这样的事情,大家都在感叹好人不好做,助人为乐反而舍财丢命。同样值得反思的是,我们教过孩子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吗?

  带着这些问题,反思民国教育热。答案不难找到。正是本书的后记中,作者写到的希望通过“对民国教育的追溯和探索,对时下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有所补益。”反思借鉴他人与历史,并从自己的成功与失败找出路,才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四):教育兴邦

  有了孩子,关注教育的精力明显增多,在目前越来越重视早教的情况下,电视中每天都是“狂轰乱炸”的早教产品,育儿书籍也是层出不穷,没有定力妈妈们估计可能要“迷茫+乱”了,只不过现在的乱与民国时期的乱世不同的,现在的乱世现世安稳的乱,和一位小学老师谈起来,她说问家长对孩子除了考大学之外还有什么期许,很多家长回答不上来,不知道自己培养孩子的目标是什么,大部分只是让孩子追求“功利的成绩”。然而民国时期的乱世政治动荡,是生活的不安稳。

  即使民国看起来那么乱,但是政权的更迭也没有阻挡中国教育的发展,通读《乱世犹闻读书声 中国教育1912-1937》,我们会发现民国时期的教育开创了现代教育的体例、奠定了职业教育的基础,也出了很多教育家、文学家等各类“大家”。而我们身处太平盛世,过着安稳的生活,研究着如何教育孩子,却总是在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求平衡,有的只是小打小闹而已。

  民国,这个不得不提的历史时期,有太多的人需要记住,有太多的历史事件发生,最近看到有位老师为孩子买了一套民国的教材,看样子这股“民国热”还将继续下去。民国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却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自由的土壤,这些民国“大家”如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不仅拥有深厚的国学底子,更有留学海外的经历,他们学贯中西,在东西文化的碰撞中拥有独立的思想,并把这样的思想带给中国,通过兴办教育影响中国的学生,并用这些“精神思想”唤醒国人,拯救处于危难中的中国,他们用先进的思想武装中国人的头脑,希望通过教育“立国兴邦”。

  “立国兴邦”说起来有点大,但实际上更需要教育的支持,教育是支持面向人的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民国时期的教育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我们依然在沿用,而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真是到了需要改革的时候了,前几天有新闻称高考要不分文理科了。中国的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大学教育都还有一些不成熟的地方,希望也有几个“大家”能够引领中国教育承担起“立国兴邦”的重任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五):反思如今的教育

  曾经,旧时代民国教育家们的精神,如今的教育工作者到哪里去了?感觉如今的孩子没有读书的习惯,有家庭因素潜移默化,当然也应该有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这是社会的责任,民族的责任!何况,如今恰逢好时代。读书,应当蔚然成风。不是有调查吗,国人每年的读书统计很少的,对比其他国家。国家虽然设立的有关阅读、读书节,还得去推动。

  作为张謇的故里家乡的张謇也作为教育家入列。读这本书,再次感受实业家、教育家的张謇曾经的志向与努力。在夫子庙有张謇的塑像,可见张謇的功绩,在南通博物苑边的濠河边,也有家乡人的石刻走廊:强国梦痕,作为后辈,更应当努力。

  借用书中一句话:追慕远去的精神,只为以见知隐,以往知来。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六):数风流人物,还看民国

  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近年来学界掀起了民国热。民国大师、民国文物、民国文章……,凡沾上民国的词,大都被帖上了民主、自由、学识的标签。出现这样的现象的表面原因并不难解释——因为民国名人之多,成就之大,事实摆在那里。我最初看的是西南联大的一些资料和文章,深被西南联大的那段历史所感动。而张兴龙的这本《乱世犹闻读书声》同样关注的是中国的教育,这本书选择的历史阶段是1912——1937,在西南联大之前。这段时期是民国成立至抗日战争开始,其间发生了标志着新民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这段时期的教育,可以说是承先启后。但公认的,还是彻底革除了清朝的封建遗毒,完全确立了新教育的发展基础。

  如何对这段时期的中国教育做好注释?用人来做注释再也合适不过。作者从蔡元培写起,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杨荫榆、罗家伦、陶行知……,这些人本身是教育家,是这段时期历史的风云人物。他们的活动、他们的影响、他们的为人,折射了这段时期的教育现状。因而这是一本了解1912——1937中国教育现状的书,作者把书名起的也很好,《乱世犹闻读书声》,既符合军阀混战的历史史实,又略带奋发向上之意。甚至能使人联想到中国学子处于乱世而保存文化种子的悲壮之举。

  这本书说的是教育,但以人为分类,突出的也是人的理念。虽然都是大师,教育理念却并不相同,有的甚至相左。各有千秋,各有所长。有的是国学大师,有的开农学教育之先河,有的放眼全国教育的改良……。这本书不同于以往的民国书籍之处在于,作者在陈列史实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话题再次回到开始——为什么民国会让人喜欢?我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那个时期的人的文字中,描述了一个带有自由和民主味道的民国形象。读张爱玲,读胡适,读罗家伦,读鲁迅,读郁达夫……,而那种自由的空气是极吸引人的。

  我曾读过罗家伦写的《运动家的风度》以及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在前文中,罗家伦提出了一个观点:人要有服输的精神。(有兴趣请找原文一读)而我们的课本里更多的教给人们如何不服输。在后文里,胡适通过杜撰的一个以“差不多”为人生观世界观的先生的一生,告诫人们做事尤其做学问要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要敢于进一步的提问。

  我总觉得民国的真实面貌比现在人们描绘中的要差一些。因为那是一个贫穷的年代,连年战争,灾难频发。所谓乱世出英雄,出了那么多的民国明星。民国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这些风流人物和故事,值得回味与思考。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七):回望那一条思想的河流

  《乱世犹闻读书声:1912—1937》,书写了民国前26年,风起云涌的教育革新与动荡史。作者将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一批风采各异,照亮了整个民国夜空的教育大家融入时代大幕之中,回味他们在混乱时局中的高标风骨、风流往事。该书将民国教育分为 “枪炮喧嚣后,整饬教育待从头”、“西学东渐,新教育运动的本土化”、“二水分流,党化教育下的两张面孔”三部分,将有限的笔墨集中于对中国近现代教育开先河的事件和人物身上。

  作者看人物的优点和局限,评述功过,突破了因人因事而论的狭窄思维,将他们还原放归到那个风起云涌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即使对晚清的保守派,作者也对他们寄予了深切的同情,例如作者对张之洞的评述“让一个在封建土壤中生长的帝国大员彻底放弃老祖宗的信条,这无异于抓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困难”。而对走出千年思想困局,反封建、反奴化,畅导自由精神的教育学者,亦追溯他们的思想源头,探寻能够支持他们站在时代思想之巅的家庭背景、求学经历以及思想养成之路。作者分析晚清的“癸卯学制”、“壬寅学制”,亲手培养了自己的“掘墓人”,它制订的奖励留学政策,成就了民国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儒,他们在国外开阔了视野,思想为之一新,对清政府的腐败黑暗愈加的不能容忍,他们回国后“第一件事情就是革掉政府大员们的辫子,废除封建教育制度。”

  谈到民国教育,便不能不提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永远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历史赋予蔡元培满目凋敝、乱象纷扰的教育现状,蔡元培通过一已之力回报历史的则是泽被千秋的教育长城。”1912年,民国初建,教育百废待兴,孙中山给予蔡元培的除了一个“教育总长”的封号,再无其他。在千年沿席的封建思想围攻、博学大儒效魏晋风骨不向“体制”折腰、民众向学思想尚未开化之际,蔡元培完全撇开个人偏见和党派立场,凭借个人魅力唯才是举,在短短时间内集结到了一批学富五车,激情洋溢的博学大家,共同构成了民国教育行政班底。在破除晚清教育积弊,清肃封建思想流毒,制订一系列民国教育政策,拟定新学制方面,蔡元培其功绩无人可比。

  蔡元培在担任北大校长期间,其谦谦君子风度,包容异已、畅导学术自由的博达胸襟,成为北京大学历百年不衰的精神符号。不论是桀骜守旧的黄侃、思想激进的陈独秀、李大钊,还是曾经拥护袁世凯复辟的刘师培、反对共和的辜鸿铭,均在北大之内开坛授课,一时之间北大校园之内群星璀璨,蔚为壮观。北大学者学术上的对台戏、人格上的特立独行,学问上的精益求精,精神上的自由平等,不仅令北大在乱世之中开启了民族的新气象,亦成为百年之后,国人心中再难超越的教育圣地。

  今天我们追思北大风骨,感念“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其中不乏对现实教育从学术到风骨,再到思想全线沦溃的扼腕和不满。今日之大学,仅仅是一个满足人们世俗化物欲理想的工具,是人们出国、求职的一块跳板,它已与形成青年独立见识、自由思想,养成高尚人格无半点关系,更勿谈用大学精神养育一个社会的期望了。若深入挖掘今日社会拜金、拜权、尚欲、浮躁浅薄的根源,更令人唏嘘感叹。以史为镜,能否正今人衣冠,尚未可知,但存这一份精神向往亦是国人自醒、反思、自问的一点鉴证。

  回到民国,另一位能够堪于蔡元培顶足而立的大学校长,非创办私立南开大学的张伯苓莫属。中国历史上从不乏清高孤傲的学者大儒,他们虽有家园情怀,却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一身学问最终只能成为自我消遣,对月吟诵的玩具,而张伯零却能在大俗大雅之间担当起民国乱世的教育大任,将高尚的道德与世俗的杂务浑然一体,养育出可以为后世担师表,精神昂扬自由的学生,确值得天下人感佩。面对学校经济问题的诸多困扰,张伯苓既不增收学费,又不广招学生,为百年教育大计,游走于军阀政客之间积极为学校募捐,奇迹般地保持了大学事务和学术的独立,堪称中华“教育史上的奇迹”。不知,在历史时光深处,张伯苓校长看今天亦官亦商亦“学者”的大学校长,作何感想?

  再来回望,发起中华职业教育的黄炎培、开设“栖流所”、“游民习艺所”的张謇、引众儒奔赴乡间,开展平民教育的晏阳初,以及在平民教育喧嚣热闹之中依然心如止水,探究国学的王国维等一众民国教育学者,他们共同构成了民国上空闪耀的群星图,也成了后人眼中永恒的民国风景。

  诚然,民国并不是历史上最干净的时代,相反它乱相叠出,灾难频仍,百业荒芜,百姓处于生死离乱的边缘,但就是这样一个时代却大师频出,成为中国近代以来思想最丰盛的时期。在遥望民国、怀念先生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思考其中的原因。不论是日本的明治维新,还是来自西方的东渐之风,以及山河破碎的现实窘境,都令第一代接受西学的中国学人灵魂受到了自古以来最凌厉的冲击。在中西思想交汇,古今思想迭荡,革命风声鹤唳的特殊时期,站在社会思想巅峰的思想者,他们思想衍生思想,智慧碰撞智慧,在民族的危难之中,探寻救国图强之路,在争鸣、碰撞、摸索、实践中,养成了民国一代教育学者的傲然风采。我们要感谢那个历史夹缝中的年代,它让我们有了一个可以遥望、可以想象的精神家园。

  文/胡艳丽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八):异彩纷呈的民国教育

  异彩纷呈的民国教育

  文/张宏涛

  民国教育近年来持续火热,民国老课本也在网上风靡一时,不过提到民国教育,我所知道的只有北大和西南联大,除此之外就所知甚少。当读完《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11月出版)时,我才深深地感叹:民国教育,原来这么精彩!

  民国的历史很短,且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军阀混战,但在教育上取得的成绩却异常耀眼,对于今天的教育仍具有很强的启示和警醒意义。那个时代真可谓众声喧哗、百家争鸣:有专心研究国学的王国维等大师,有高蹈民主思想启蒙的胡适等留洋博士,有狂飙突进教育革命的陈独秀等斗士,有扎根乡野搞平民教育的晏阳初等学者,有搞职业教育的黄炎培等职业教育家,有数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推广“生活即教育”的乡村教育家陶行知……

  该书按年代共分三部,每部又按重点教育观念分三四部分。每部分都先总论该时代的教育环境和主要的教育流派,然后再重点介绍一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书中那很多鲜为人知的民国教育历史让我大长见识,作者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而重点介绍的八位教育家则让我尤为钦佩和感动。

  民国初年,蔡元培作为教育总长,却连办公室都没有,更别提下属。他以教育大计为重,坚持唯才是举,摒弃私怨,也不考虑政见分歧,以谦卑之心,再三写信恳请各个教育界英才出山,集思广益,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制定了如同秦始皇统一度量衡这般意义的民国教育学制,彻底废除了封建忠君思想,结束了军阀混战造成的各地的教育乱象。后来入主北大,又用唯才是举、兼容并包的方针,三顾茅庐让各门各派的大师们齐聚北大,使得北大办成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生于乱世的马相伯为了教育强国梦,将祖上留下的三千亩良田和房产变卖,创办了震旦学院(复旦大学前身),教育方针为“囊裹大典、网罗众学、兼容并收”,并创造性地采用“学生自治”的管理办法,其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办学特征是其成为民国初年最具自由精神的大学,培养的学生很多成为民国时叱咤风云的大人物。蔡元培的北大也继承了这种办学思想。

  鲁迅的立人思想,尤其是“启蒙儿童成为真正的人”的主张,让我深为感动,他的理想仍待我们去实现。张伯苓创办的私立学校——南开大学虽然需要向军阀政客筹资,但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着学校的独立性,也坚决不为了多收学费而滥招学生……

  该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让我们能够用最短的时间了解民国教育的整体风貌和各大教育家的核心理念。真希望所有教育界人士和大学生们都读一读这本书,在熟悉历史的同时,相信一定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已发《内蒙古教育》杂志2014年3期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九):担当与奉献

  担当与奉献

  ——《乱世犹闻读书声》读后

  彭忠富

  近代以来,从来没有哪个时期像民国这样乱过。军阀混战就是常态,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能糊口就是万幸,哪里还有时间读书。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中国的大门之后,留学生蜂拥而出,欧美、日本等地,都是他们热衷的地方。这其中不乏一批仁人志士,他们被欧美、日本的先进科技和文化折服的同时,也在思考,古老的中国,怎样才能后来居上?

  他们中的部分人找到了一条道路,那就是“教育救国”。他们发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而要培养人才,就要改良中国的教育体系,就要大力兴办学校。为了创办教育,他们忍辱负重,埋头苦干,把毕生的精力和智慧都献给了人民。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尽管民国时期政治上乱哄哄一团糟,但在教育事业上却是百花齐放,大师辈出。直到现在,民国某些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成果,仍然是值得我们仰视的。时代在发展,一晃又是百年,我们却偏离了民国教育的某些优良传统,比如“独立之精神,自由之人格”,或者“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因此回头向民国学习怎样办好教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多年,口号喊得山响,但是学生的负担却越来越重,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难道说,我们现在的教育理念还不如百年前的民国吗?我想是的。民国虽然处于乱世,但是教育却很有特色,众声喧哗,百家争鸣,共同奏响了民国教育历史的曲音。而那些乐手和歌者,就是学贯中西的教育家们,让我们记住他们的名字:清末著名翰林、学贯中西的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教育家、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文学家、思想家,“立人”教育倡导者鲁迅;永远的南开校长、中国奥运之父张伯苓;民国职业教育领导者黄炎培;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国学大师王国维;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生活教育倡导者陶行知……这样的名字还可以开出一大串,他们中既有教育方针的制定者,也有教育理念的实践者,几乎涵盖了民国教育的各个门类。他们本身就是大师,因此培养出大师级的学生来,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张兴龙所著的《乱世犹闻读书声》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民国教育从1912-1937年的基本脉络。在这样一个乱哄哄的民国时期,教育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培养出许多享誉后世的大师来,跟民国这些教育精英的努力分不开。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是如果民国教育离开了这些教育家的毕生努力,不知道还要走多少弯路。比如蔡元培,他在民国乱世,用杰出的领导智慧和渊博的学术知识,整饬了民国学制,铸就了北大精神,泽被了后世教育,让军阀政客、学者名流、市民百姓、革命家、顽固派、复辟派和封建遗老无不折服。

  知识的真正确立与有效传播,必须借助教育才能完成。关心中国未来的读书人,都应该关注教育问题。教育需要奉献,需要“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我们的教育如果能让一代代中国人真正地成人成才,那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了。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读后感(十):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清朝末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教育,点燃了“戊戌变法”之火;民国时期“西学东渐”的教育,点燃了“五四运动”之火;新中国“科教兴国”的教育,点燃了“改革开放”之火。今天,因为重视教育,中华大地才得以重回世界强国之列。

  《乱世犹闻读书声:中国教育1912─1937》是张兴龙先生通过对1912─1937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展现蔡元培、马相伯、鲁迅、张伯苓、王国维、晏阳初、罗家伦、陶行知等8位先生对教育的亲身诠释,全面讨论了民国时期的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的意义。那时的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

  纵观现在的中国教育,基本上都是注满一桶水的教学方式。从小学到高中,我们付出的劳动量(主要是脑力劳动),就已经与往日科举的十年寒窗相比有过之而不及了,作业之多之重几乎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还记得那时,早起只见星辰晚睡又见孤月就是我们一天的作息时间。尤其是中高考两个阶段,往往是每天六七节的主课、四五张的试卷,除此之外,到了周末和假期还要参加收费高昂的校内外补习班……那是一段艰苦的岁月,我们把所有的精力全部用来都围绕那些过来人与外国人看来毫无必要且画蛇添足式的所谓知识旋转,以至于到了整天穷于应付、神经紧绷、头昏脑胀、腰酸背痛的境地。

  于是,我们普遍都出现了近视、驼背、贫血、脊椎变形、消化不良、发育不良等等中国现代教育的产物。虽然我身边还没有人为学习付出生命,但报纸网络上昏倒在教室、猝死在寝室的新闻可谓是屡见不鲜。而且一旦到了中高考前夕,更是成败在此一举,早上四点起床凌晨两点睡觉已经是家常便饭。更有甚者还用"鸡精"、"蛋白粉"、"脑轻松"等"核能"营养与健脑品乱补。每次大考一结束,我们的身体和刚出院的病人几乎没什么两样了。

  而民国乱世时期的教育,虽是在夹缝中发展,但也因此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完全没有填鸭式的教学。这也可能和民国时期的教育家们有关,他们都拥有开阔的国际视野,不仅国学功底扎实,又有海外求学经历,因此有了中西兼习的知识体系。他们所传授给学生的,不是每个人都灌点水,而是启发学生对当时世界的探索,对知识的追求,从而点燃中华民族的希望之火。

  当然,这本书也不是对民国教育的怀旧,而是“我们对民国教育的追溯和探索,才能对时下饱受诟病的应试教育有所补益,我们的读史,才能真正达到“以见知隐、以往知来”的目的”,现今的教育学家们若好好参考民国时期的教育,应该对如何将学校重新变成人类精神文明的摇篮,而不只是一个储存知识的仓库多少会有些感悟。这样,我们将来才能理直气壮回答“钱学森之问”——中国教育可以培养出杰出的人才。

  教育永远是关乎人的灵魂的事业,我们或许应该向民国教育家那样,对教育有着理想般的自由赤诚。而不是用一桶水灌满一碗水,纯粹为了考试而教学。真正的教育,是为了点燃大家探索真理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激情之火而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