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10篇

2018-07-26 05:1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10篇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是一本由聂晓阳著作,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39.00,页数:279,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一):重逢便是修行

  我曾在苏缨、毛晓雯的《只为途中与你相见》中了解一星半点的仓央嘉措。2岁便被确定为活佛,只是因为教派相争,直至15岁才入主布达拉宫,凡人眼里的叛逆伊始。这位15岁的活佛不堪规矩重负,每夜游荡井市私会情人,成为赫赫有名风流情僧。-----这几乎已是众所周知的活佛八卦了。读《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活佛生平诗词结合,只觉得那些情诗特别纯、特别美、特别的至情至性。让人只想读了还想读,再多读一些。

  后来,在随园散人的《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里,又读出三百年前,这一东一西,又同样才华横溢英年早逝天才诗人的迥异。当纳兰容若被传统礼教困厄埋葬时,仓央嘉措却“叛逆”地高歌着向往凡尘的歌,“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高唱最真实自己

  可什么是真实呢?有一次偶然浏览去过西藏的朋友发来的照片时,发现一句关于仓央嘉措的文字,“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所寻求的,和凡人没有什么两样”。歌以言志,那热辣辣、通通透情感轰隆隆击穿所有的伪装虚幻,直抵智慧彼岸。可这位活佛,25年的短暂一生,连最后的去向都是谜。好在,有人做着这样的事。本书作者聂晓阳因为一块“如母石”的缘份,亲往仓央嘉措留下足迹地方寻访,仔细解读相关的风土人文宗教历史,试图还原一个真实的仓央嘉措-------很让人非常佩服作者这种敢想、敢做、敢追梦、敢追求真实的勇气努力。从五世达赖喇嘛抱憾离世,到青海湖畔迷团;从诗意中解读活佛的内心世界,到宗教和佛法智慧----已不再是泛泛论及活佛的“八卦”事,已不再是资料简单堆砌,或者图文的重新排版,而是一点一滴小心谨慎地走近活佛的精神世界,踏踏实实寻找活佛到凡人智慧的依托和存在。我想,就像这知与行的结晶,为这《重逢》,必也是这盘经历一番艰苦追寻和自我扣问,费过无数心血方才铸就这样的厚重扎实深刻

  聂晓阳在本书中谈初衷,“这本书,不但是一位活佛的传记诗作评注,更是一本生命之书,一本至性至情的活佛用终生的修行换来的善言录”,“希望读者能够跨越历史的寂寞隔阂,与一位历经诱惑磨难智者进行心灵对话。”又说,因为与仓央嘉措的缘份,作者心境慢慢变得轻松快乐,慢慢觉得自己活着更明白。虽然,说起认识自己或者明白自己,总觉得这几个字眼说出来太容易,做到却很难。但当心中有信仰,对幸福敏感,对痛苦迟钝,或者也会像作者一样从仓央嘉措的精神世界里升华“活着”的感觉:快乐需通过内心寻找,心安住当下,一生便是修行。

  与仓央嘉措相逢是缘,与自己的幸福安宁重逢更是缘。怎么也读不够的仓央嘉措,期待再一次重逢。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二):一本书、一颗石。

  时至今日,仓央嘉措之名早已享誉世界。

  谈到他,我们无法抛开他“王”的标签,又不得不抛开他“王”的标签。正如西藏带给世人神秘一般,仓央嘉措之名,不禁使人遐想:王、修行、情愫,以这些元素塑造的一位精神导师,对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有着怎样的意义。南寺的一场红卫兵闹剧,险些让大师仙逝后的骨灰被人糟蹋,就今天来看——如果没有那位执着29年的喇嘛怀揣信念将其骨灰保存,对藏传佛教的后人,对世界佛教的研究注定是一个重大损失。仓央嘉措已经远行300余年,

  为何还令世人无法忘记

  读完这本书,我情不自禁的闭上眼睛。一切都似寂静,吸进的空气像是有生命的个体,他们手持肉眼无法看见的细小刷子,走进我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为我清扫灵魂。我找到了属于我的答案:因为仓央嘉措爱这个世界,所以这个世界也无法忘记他。他的爱满怀宽容,我能在他的诗中找到他面对一朵鲜花微笑时的感动、能看到他像是忘记了自己融入在藏边的高天深蓝之中。当我再睁开眼,一股前所未有爽朗开阔情绪在身体里蔓延起来,身心温暖

  仓央嘉措的魅力毋庸置疑的,他魅力中最与众不同的是:他是一位你无须崇拜的精神导师。他的地位显赫,你都不会觉得他做作;他的诗文写的再好,都不会令你嫉妒。你走近他,他就会如同你每天呼吸的空气一样,悄无声息的为你掸去生命中灰尘。认识仓央嘉措,对于任何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来说,都是一次款待。

  于是,我要感谢本书的作者,聂晓阳先生

  满满厚重的一本书内,完全看不到作者的彰显自我的影子,整整28万字读下来,措辞流畅并且凝练、结构紧凑,以扎实的文学功底基础,为读者搭建了一台穿越时空的映像机。你根本不会考虑到作者费尽了多少心血,他将自己融化在仓央嘉措的精神世界,以及和他相关的一切美好不幸海洋之中。这是一种最成功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最牺牲自我的写作手法;他用自己全部的热情虔诚去把仓央嘉措的大美大爱还原给读者,却并不奢求读者记住作者。为了完成全书素材的整合,作者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显然,这些素材在成为一本书之前,是东拼西凑杂乱无章的,单单是从逻辑上的先后顺序、交叉叙述技艺,就非寻常功。不夸张的说,聂晓阳赋予了仓央嘉措又一次生命,他把仓央嘉措对世界的爱又向更多的人进行了传递

  世人对仓央嘉措的神秘面纱背后的世界有太多误解。然而,我们翻开书,仅仅是为了解开谜团吗?当然,你会找到你所好奇的答案,但我想,这本书的意义可不仅仅在于这里。在我看来,世间之大善,全是智慧的结晶。偶然机缘触碰的思考,将是你的精神世界走向一个新高度捷径。你从这本书里真正收获的,是一种对美的赞美方式、对世界的一种态度

  书中“如母石”的线索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向往那“母乳”般纯白的圣洁;但我想:此石虽有形,看做无形却更恰如其分,如这本——《红尘中最美的重逢》。

  ——A crane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三):摆脱浮躁回归心灵安宁之作

  我自己最早知道仓央嘉措,是在学生时代。那时从一本已经忘记名字的书里得到的印象,仓央嘉措是一位英俊潇洒、白天住在布达拉宫、夜晚偷偷溜到拉萨市井秘会情人的风流活佛。直到后来我亲往仓央嘉措留下足迹的地方寻访,并多方参阅历史资料,我才发现这一印象的荒诞浅薄

  目前,一浪高过一浪的仓央嘉措热仍在延续。不过,在对于这位传奇诗僧的狂热崇拜中,仓央嘉措的面目依然模糊,他富于传奇的一生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雾里看花,缺少系统的了解。还原和刻画一个清晰真实的仓央嘉措,成为很多人努力的目标

  (一)伪作与翻译遗憾,模糊了仓央嘉措诗歌本来面目

  著名主持人白岩松在书的扉页上曾引用了一首据说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小诗:

  一个人需要隐藏多少秘密

  才能巧妙地度过一生?

  这佛光闪闪的高原

  三步两步便是天堂

  却仍有那么多人,

  因心事过重,

  而走不动。

  说实话,这首诗看起来太高深了,像仓央嘉措这样率真的人,是不会或者不屑于写这样晦涩费解的文字的。实际上,这首诗源自一位现代作者的二度创作

  那么,仓央嘉措的诗歌到底有多少首呢?专家看法不一。有的说57首,有的说60首,于道泉先生收录了62首,1980年出版的《仓央嘉措情歌》收录74首,中央民族大学庄晶教授整理了124首,据说还有一本手抄本收录了440首……目前,大多数专家都比较认可数字是六、七十首,其余的多是后人包括当代人假借仓央嘉措之名的伪作。

  总有人读仓央嘉措的汉译诗,认为不够华美高妙。我曾经请教一位藏族作家:仓央嘉措诗作原文的美,翻译成汉语还能剩下多少?这位作家告诉我说:最多还有三分之一。这也就是说,由于不同语言韵律意境表现上的差异,诗歌的意思虽然可以翻译,但诗歌大部分的美是很难通过翻译移植的。所以,这些从汉语看来很平淡的诗,在藏文原作中却十分精彩,这也是他的诗作广为传唱的根本原因

  (二)情歌之名与道歌之实

  很多专家认为,从现在的角度看,虽然从于道泉先生开始,就把仓央嘉措诗歌翻译为“第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情歌”,但其实这些并非都是写男女爱情的“情诗”,更准确的应该翻译为“仓央嘉措诗歌”。

  仓央嘉措诗集原文的题目用的是“古鲁”,而非“杂鲁”——在藏语里,“杂鲁”特指情歌,而“古鲁”的含义则是泛指的诗歌,甚至有“道歌”(含劝诫意义的宗教诗)的意思。

  很多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相信,《仓央嘉措诗歌》里的很多句子字面意义上看似乎是描写男女情爱,但实则宣讲佛教义理,是在以或暗示或譬喻或代指的手法,表达佛学中的某些观念,“并非儿女情长”。

  描写爱情的诗歌,在确信为仓央嘉措的诗歌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其余大部分诗作,都应该视作是“道歌”——除了更有灵性艺术气质之外,和历代达赖喇嘛用以传播教化信众的诗作并无区别

  比如,仓央嘉措的一首诗写道:

  我与城市女,

  共作同心结

  我未解同心,

  何为自开裂。

  这首诗表面在写爱情,实际上充满了浓郁的宗教情怀,是为了宣示“人生无常”这一佛教对世界的基本判断,劝喻人们从对稍纵即逝世俗快乐的执迷中醒悟过来,追求佛家所倡导的看破、解脱

  (三)被传言淹没的修行者真容

  继位第六世达赖后,仓央嘉措对越演愈烈的政治斗争毫无兴趣,但又不得不夹在蒙古汗廷和西藏地方官员之间,充当各派利用工具作为宗教领袖,他无法一心向佛,以第巴桑结嘉措为代表的西藏势力希望利用他争夺更多的行政权力。这种为僧不能、为俗又没有实质权力的尴尬身份,注定了他的苦恼,也导致了他只能以表面上的放荡形骸来化解内心的郁闷

  不过,即使在青少年时代曾游戏酒肆、游走花间,但作为达赖喇嘛的仓央嘉措并非如一些人误解的那样,将全部心思都花在声色犬马之中。相反,他是一位深有慧根的活佛,短暂的世俗享乐,只是他从众生苦乐体验中顿生厌离之心,从而走向更加坚定的信仰之旅的一个过程而已。

  他有一首诗写道:

  黄边黑心乌云

  是产生霜雹的根本。

  非僧非俗的出家人

  是圣教佛法的祸根。

  这明确地表达了既是对非僧非俗状态的憎恶,也表明了仓央嘉措反对亦僧亦俗的政教合一体制立场反映了仓央嘉措内心所蕴藏的佛性和深厚的宗教使命感

  可叹的是,后世文人往往仅仅根据仓央嘉措几首看似描写情爱的诗歌,不问缘由,任意想象,甚至添盐加醋,试图将这位真情真性、修为深厚的得道高僧,脸谱化为一代“情僧”。还有所谓学者根据传闻把他比作“南唐后主,北宋道君” ,并将他的“坐废”归咎为偷情夜行的“败泄”。就连在曾经翻译过仓央嘉措诗歌的学者中,也有人指其“与南唐李煜何以异”,并且感叹“惟不识其辞庙之日,有无挥泪对宫娥之悲,赴京之秋,有无不堪回首之恨耳”……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仅仅根据几句话、几段花边消息是无法公正客观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透过历史的尘埃,一个更加真实、完整高大的仓央嘉措,必将更加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应该提及的是,一直以来其实都有人为仓央嘉措鸣屈,认为他的诗歌是用了浅显的语言和形象,表达了佛教哲学中最深奥学问乃至密宗的某种境界,“形似放荡不羁,实则清静无染”。但是如同“好事不出门,恶名传千里”的道理一样,人性弱点,总是喜欢似是而非的“闲话”,所以仓央嘉措的真容,反而被淹没在浅薄的流言中了。

  (四)“玛吉阿米”,一个美丽误会

  今天,很多“小资”是通过拉萨八廓街的“玛吉阿米”酒吧知道仓央嘉措的。酒吧的服务人员会告诉人们,那里曾是仓央嘉措“密会情人”的地方,“玛吉阿米”的意思就是“情人”。有的服务员还会说,“玛吉阿米”就是仓央嘉措情人的名字。

  仓央嘉措诗歌的第一首即写道:

  在那东山顶上,

  升起了皎洁的月亮

  玛吉阿米的脸庞

  浮现在我的心上。

  在这里,“玛吉阿米”直接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未曾生育我的母亲”。此前的译者都本着情歌的套路,把这个词理解为“情人”、“娇娘”、“少女”等等,但是这些说法不过是一个美丽的误会。实际上,这个词的真正意思是年轻的达赖喇嘛看到东山升起的皎洁月亮,心中升起像明月光辉一样广大无限的慈悲情怀,于是,“母亲般的众生”(如母众生)形象,清晰地浮现在年轻活佛的脑海。

  藏传佛教属于大乘佛法,学佛的根本目的在于“普渡众生”,即把所有生命看作没有区别的、值得同情和拯救的对象。一切众生如父母,这是一个基本的佛学理念。所以,把“玛吉阿米”翻译为“情人”还是翻译为“如母众生”,是认识和理解仓央嘉措的一个分水岭。所有的寂寞与误解,在圣僧和情痴之间,为仓央嘉措正名,都要从“玛吉阿米”的真正含义说起。

  (五)“染污泥而自清”胜于“出污泥而不染”

  有一首仓央嘉措的诗歌,于道泉先生逐字意译为:

  若要随彼女的心意,

  今生同佛法的缘分断绝了;

  若要往空寂的山岭间去云游,

  就把彼女的心愿违背了。

  曾缄先生的译作要华丽许多:

  只恐多情捐梵行,

  入山又恐负倾城。

  世间安得双全法,

  不负如来不负卿。

  在原作之上,译者更多地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和理解。

  这首诗中比较经常被引用的名句,是“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如来本来就不是教人心如死水,拘泥表面的清规戒律就是执迷于外相。佛教作为人本主义宗教,“如来”和“卿”在本质上或者更高层次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世上本有两全法,只是未到境界时。

  在佛教禅宗的历史上,也曾有过大师出入妓院的公案。当时人怪而问之,大师曰:我自调心,关汝何事?原来,其实学佛最怕心如枯木,一旦心灵僵化,便谈不上心物相印,如在眼前,更谈不上证悟、觉醒、得道。

  有个学佛的朋友说,荷花的干净不在于出污泥而不染,而在于染污泥而自清。很多人以为学佛就是要消灭人的情感,其实学佛是为了将人的亲情、友情、爱情等情感引向更加牢固不破的境界。那不是情感的泯灭,而是情感的升华。

  有人把这首诗和诗僧苏曼殊的名作进行比较:

  乌舍凌波肌似雪,

  亲持红叶索题诗。

  还卿一钵无情泪,

  恨不相逢未剃时。

  进而把仓央嘉措称作“情僧”。实际上在通读完仓央嘉措大部分诗作及评注后,人们就会知道所谓“情僧”之说,其实是一个多么大的误会。

  (六)迷途知返与成佛捷径

  仓央嘉措自小就生活在严厉的管束之下,经受孤独和枯燥的学经生活,这为他日后青年时期的反叛埋下了伏笔。被迎入布达拉宫成为达赖喇嘛后,他对日益尖锐的政治斗争十分不屑,消极厌倦,“对内外各种行为,尊者(仓央嘉措)心如火燎,十分烦躁,并说‘现在似乎不必学经’,精神涣散,无心学习。第司(第巴)和身边等人虽多次劝告,但无济于事。”

  在仓央嘉措的诗歌中,的确也有部分不必做过分解读,可以看做是比较纯粹的“情歌”。关于仓央嘉措一度流连酒肆、行为放荡的风流韵事,后世研究者历来多有争议,但如果仅仅据此就把仓央嘉措在其他方面尤其是他后半生在文化发展和宗教弘扬方面的巨大功绩一笔抹杀,那是非常不公平的,也是不符合历史事实和藏传佛教认识论的精髓的。

  宗喀巴大师曾说,对佛的教义,如果只靠信仰而相信,而不从逻辑上加以证明,那是对佛法正确性的根本否定,“没有从理论上理解的任何观点,都像插在泥巴里的木橛,站不稳脚。不达到精细入微的程度,不能轻易知足。一定要正信不惑。”

  在这方面,仓央嘉措无疑是一个最好例子。他在经历的最荒唐的世俗体验和最为剧烈的从法王到囚徒的人间宠辱之后,最后获得了最为笃定的宗教虔诚。真爱才会真痛,真痛才会真悟。成佛从来都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撮而就。有时候迷途知返,其实反而是一种得道的捷径。

  (七)戒律不能被认作死板的教条

  仓央嘉措出生的门隅地区向来以信仰宁玛派即红教为主。这一教派相当于最原本的藏传佛教,其僧人相信,佛祖从来没有限制过你做这做那,佛祖教人的就是解脱,而解脱的道路不止一条,看个人的缘法。比如,有人在寺庙附近吹奏乐器,有人说清修之地怎能有俗声,但也有人认为入世才能更好地出世,所以这种音乐反而是更好的“修习工具”。

  格鲁派尽管有戒律,但也认为为了众生的根本目的,可以变通采取各种方法,包括为了惩恶扬善的杀戮等,认为教化和榜样引导不是唯一手段。

  早佛教界,一直以来都有一种意见,认为戒律只对小乘教徒有约束,而大乘教徒要从轮回中解救灵魂,应该享有权巧方便,有更灵活的方式。所以,很多人认为,戒律的本质是为了断除恶念,而不是为了持戒而持戒。真正的戒律在人心,目标比形式更加重要,戒律从来不是死板的教条。

  实际上,佛教的一些戒律也不能生搬硬套,比如不食肉这一戒律,在藏传佛教中就无法施行,因为如果不食肉的话,处于牧区的喇嘛都必将饿死,还有谁能布道传法呢?再比如,在佛祖释迦牟尼时代,僧人开始说法前,往往有洗足的习惯,久而久之成为一条规矩。那是因为古印度的僧人要光脚随众乞食,脚板沾满泥,所以在学佛前必须洗掉。如果到了中国,僧人们有鞋有袜,还有必要遵守这一规矩吗?

  所以,对佛教戒律,最重要的是了解其精神,而不是死板地模仿形式,这样戒律反而失去了意义。在西藏,有一首民谣也是同样的意思:用污水洗你的衣裳,一千回也洗不干净;投沙尘于雪山之上,无损于它的银辉。

  (八)官方记载之外的命运之谜

  仓央嘉措被废黜之后的命运可谓扑朔迷离、莫衷一是。官方报告称在押解赴京途中病死。不过,最新的考证越来越倾向于他其实并未病死。由于仓央嘉措作为达赖喇嘛的转世在藏区仍然深得人心,当时的西藏地方统治者和北京的清廷谁也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处置这样一位退位的达赖喇嘛——他们既不能冒加害于他的风险,也不能继续给他活佛的礼遇。

  最后,受到康熙皇帝训斥的押解人员想出一个完全之策,请求仓央嘉措自遁而去。自此,仓央嘉措看破红尘云游四方,苦心修行。最后在阿拉善一带落脚弘法,而他自己也在走下佛坛之后真正悟道,成为一位真正的高僧大德。

  根据笔者的实地走访,阿拉善地区长久以来的确广为流传有关仓央嘉措在那里弘法的事迹,仓央嘉措的肉身灵塔据信一直到文革初期都还保留在阿拉善著名的南寺(广宗寺)中。现在,南寺还保留有仓央嘉措的舍利以及佛帽等多件遗物。实际上,南寺本身就是根据仓央嘉措的遗愿修建的,人们相信其庙址也是仓央嘉措亲自选定的。

  1998年版《阿拉善盟志》第253页记载:“1716年至1746年,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流落阿拉善弘扬佛法,传播佛教达30年之久。”

  (九)活佛能否现世转世?

  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是:如果仓央嘉措作为六世达赖真的活到了64岁,那么在他生前就作为他的转世坐床的七世达赖又如何解释呢?根据藏传佛教的理论,如何解释一位达赖喇嘛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就转世为另外一个自己?

  实际上,藏传佛教认为普通人的确需要生命终结后才能转世,但达赖喇嘛并非普通人,而是已经悟道成佛的观音菩萨的化身。按照佛教的说法,任何一位菩萨都可以在同一时间化作若干身相,教化芸芸众生。如果机缘巧合,情势需要,菩萨甚至可以“化身千百亿”。这样,在一段时期内同时有两位作为观音菩萨化身的达赖喇嘛行走于世,分别向有缘信众弘扬佛法,也并不是什么特别难以理解的事情。

  在藏传佛教看来,一个人固然可以通过修行自己得到证悟,但最值得尊重的,乃是像观音菩萨一样在自己得道后发愿再返人间普度众生。在藏文中,活佛本源的意思,就是“转世上师”之意。汉语翻译为活佛,无非是表示崇敬。活佛也要重新修行,给世人做榜样,并非一生下来就是佛。

  对于像仓央嘉措这样转世到人间帮助其他人修行的活佛来说,他们最重要的训练,就是让本性即前世的智慧记忆觉醒。一个活佛的前世和转世,虽然动机和目标是一致的,但他们并不是完全相同的人。转世者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适应当世人的“业”,以便更好地帮助世人。

  (十)如何验证一位活佛的真假?

  何为佛?也就是说,佛和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其实,佛就是人,只不过佛是大彻大悟了的人。佛在藏文中是“桑结”,“桑”意思是觉醒,“结”就是开花。

  实际上,藏传佛教认为,活佛像常人一样以死亡示人,就是要通过这一形式,告诉众人佛与世人没有什么两样,发愿在世间经历轮回的活佛只不过是众生的榜样,众人均可成佛。

  有人说藏传佛教“泯灭人格,追求佛格”。其实佛人一体,佛不过是在他们看来最完美的人而已。对佛的境界的追求改变了人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人际关系以及行为准则,使人更加强调自己内心世界的完善,重视诸如善良、孝敬、慈悲、知足、宽容、和谐的为人处世生活观和人际关系基础,将少欲知足作为最大美德。

  很多高僧都强调,佛大慈大悲,不可能有世俗的爱与恨,所以根本不会把自己喜爱的送上天堂,把自己不喜欢的打入地狱。释迦牟尼曾说:我不能用圣水洗净人的罪业,也不能用手去掉人的身心之苦,我的悟心也不能移植给别人,只能用真理教化,使人们自脱。所以,佛不是救世主,而只是脱离苦海走向光明的榜样而已。

  藏传佛教认为,佛就在每个人的心中,一旦觉悟,众生就是佛。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求佛保佑,修行,就是发现和唤醒自己心中的佛性,让自己更有力量,也让世界更加和谐快乐。

  引自作者聂晓阳对仓央嘉措对他的诗歌以及对佛教的一段讨论。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四):重逢的领悟

  西藏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块神秘的领地,我对她的印象大都来自于影视书籍中的画面和描述,摔跤、草原、牧民、哈达。西藏牧民大都热情好客,天真质朴。布达拉宫虽然在小学里就学过,但只知道建筑雄伟壮观,是西藏人民朝圣的地方,但具体都有谁曾经住在里面,发生了什么,就没有探究了。而对于仓央嘉措,也只是听闻中的一位多情的活佛,后来,知道他写情诗很好,“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每每读来,只感觉霸气冲天,才华横溢,这世上大概只有仓央嘉措才敢这么宣称吧。觉得好的同时,心里也会有层层的疑问不断涌现,不是活佛吗?为什么不潜心修佛,而写出了那么多的情诗,为什么他的命运这么坎坷?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这次,看聂晓阳先生写的《红尘中最美的重逢》,真是相当于随着作者一起走了一趟西藏,了解到了仓央嘉措的简略生平以及他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传说,也大致了解他从法王到平民到高僧的历程。他的才情,他的坎坷,命运的跌宕,让人想到南唐后主李煜;但他的坚持、他的胆略、他最后的选择,却和李煜大相径庭,这和彼此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性格又很有大的不同吧。聂晓阳在书中说,仓央嘉措的叛逆和那些情诗跟他的成长经历和当时的夹缝生存有很大的关系,所以,为了排遣内心的郁闷和表示内心的抗拒,他才混迹红尘,才有了那些情诗;而那么多情诗中有很多是以情诗为外衣,道歌为内核的宣扬佛法的诗歌。这些作为门外汉,我无法知道这其中的比例有多少。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论是情诗也好,道歌也罢,仓央嘉措的诗歌是西藏最美的诗,称他为“西藏情圣”一点也不为过。

  书中从五世达赖圆寂写起,一直写到仓央嘉措的圆寂以及身后事,尤其对他的“情诗”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整本书是一次不断探寻,不断沉淀,不断自省,不断领悟,不断升华的过程。就像作者在封面说的,“所以,所有的相遇都是重逢;或者就是一辈子又一辈子的修行”。在寻找真相的过程中,作者接受到西藏文化的洗礼,感受到宗教中那种神秘的力量,深深体会到幸福和快乐的真谛。我想,对于读者来说,这也是一个充满神圣的自我探究的旅程。

  这本书严格说来不是史书,更像是一本心灵物语。西藏越是深入,越是感觉到平静,物欲的追求就越淡,离开繁华的都市和快节奏的生活,可以倾听大自然和内心最真实的呼吸,实在是一种幸福和快乐。聂晓阳先生不论是说佛法,还是讲情诗,他最大的思想理念还是说,人要知足,要知道感恩,要晓得众生平等,要看淡生死,从日常的生活中感受、体会,最简单的即是最幸福的。爱自己,爱众生,用爱心和宽容看待世间的一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西藏宗教中的自我观念,首先要爱自己,其次才会爱别人,僧侣也是人,也会有爱,也有母亲,也可以和家人联系,对母亲尽孝。这和我所知道的僧侣不管俗家事有很大的不同,却也是我很赞同的地方。德行再高的僧人,也是凡人,只不过是开悟的凡人!“当时只道是平常,身在福中不自知。早知有终化作无,常在有时想无时。”这确实很难将它当做单一的情诗,更像深入浅出的佛学真谛。一切终将逝去,只有珍惜当下,珍惜拥有,才不会留下遗憾。别为了急匆匆赶路,而为了当初自己为什么出发。这不仅是佛法,也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法门。

  在关于西藏人精神世界的对话中,作者写到了西藏的文化和认知,这一点和我原来的认知倒是很重合。这可能是由于那里和自然更接近的缘故吧。或许这也和我是旁观者有关,有些事身在局外,虽然可以跳出来,可是,跳不进去也意味着永远不会对彼有太深的了解。但是“距离产生美”,那就让这美一直存在吧,别破坏我们心中对质朴和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探寻是一种重逢,和伟人对话是重逢,读一本书也是重逢,重逢中的故事,重逢中的领悟。红尘滚滚,我们在一次次重逢中相遇,分别、成长!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五):走近仓央嘉措,踏上修心之旅

  花了几天的时间来读这本《红尘中最美的重逢》,一开始是带着一份对仓央嘉措这位西藏达赖的神秘经历的好奇心,读着读着便已成为在这位活佛的点拨下踏上了自己的修心之旅。记住仓央嘉措这个名字,是缘于他的诗,因为对那些诗的热爱便搜索了关于他的故事。一直都以为他一个才情很高却很风流的活佛,一直也在心中隐隐地生出许多疑问。如果不是作者因如母石的一路追寻,我永远不会知道真实的仓央嘉措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如果不是跟随作者沿着仓央嘉措的足迹走这一回,我永远不会知道自己的认识有多浅薄,我更无缘走近这位活佛的精神世界,也错过了这场面红尘中最美的相逢。能够阅读这本书是一种缘,找回真实的仓央嘉措的同时,我也在做着对自我的深刻反省,关于自己精神世界的反省,不知道能否称的上是一场修行。

  作者曾经也和许多喜爱仓央嘉措的诗的人一样,对这位活佛有着很深的偏见。但与大多的人所不同的是,作者与仓央嘉措有着更深的缘,并且不得不说作者也深谙佛法,因此他所成就的这本书不仅仅是为世人揭开仓央嘉措的神秘面纱,还原他最美活佛的真实形象这么简单。对于读者收获的佛法中的智慧。我自知自己的浅薄,不能参透佛法的精妙,虽然读过尊者的很多诗却也未品味过其中意境。但在作者的梳理和发掘下,仓央嘉措活佛所传递的佛法教喻和人生思考便穿书页,跃然心上。

  不得不说作者本人也是修行中有着大智慧的人,他能够穿越历史的尘埃,悟透这位活佛的所思所想。但在书的结构安排上却非常贴近读者的心,以一个不了解仓央嘉措的人低姿态入手,以对如母石的热爱带着读者一点点的走近仓央嘉措的生活,从他的生平经历,到时他的内心世界再到他诗中的爱和智慧,用清晰的脉络还原了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同时又有着高深智慧让人敬畏的仓央嘉措。作者的严谨是让人钦佩的,亲自行走在活佛曾走过的路上,参考了大量的史实文字和大量的活佛的诗歌,最终让这位活佛脱离了世俗人的偏见屹立在我们心中。

  书的副标是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阅读的过程的确是一次修行,尊者的身影在我心中一点点放大,作者深入浅出的点评让我第一次这样深刻的从佛法的角度去反省自己的内心世界。有缘读到这本书的人是幸运的,让我们在人生修行的路上寻得心的宁静。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六):看到便是有缘,读到便是修行

  我一直保持着阅读的习惯,也相信与书之间存在着莫名的缘分,就像修习佛法的人等待某种机缘一样。我不是神秘主义者,也不排除对神秘事物的好奇,我不是宗教主义者,但也不排除对心灵养分的追求。所以关于宗教类的书籍一直是我阅读中的一部分,或者说机缘巧合的此类书会排在我的读书单里。有人说读佛也是习佛的一种,我只知道在阅读此类书时书中的平静及听到时间流逝的声音才是我最喜欢的部分。

  仓央嘉措是个传奇,就像天上的月亮一样,柔美寂静,有的人看到了月光,有的人看到了月亮上的阴影,还有人述说了关于月亮的许多传说,但这一切都不是他,只是人们想看到的他而已。他是谁,大概只有佛祖才会知道,他是谁,大概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但这一切都无法阻挡人们对他的追求,无法阻挡人们对他一言一物的探索。所以他死后留下了所有供人们奉养追寻,包括他的肉身、物品和最让人们疯狂的语言。留下的这些对他而言似乎并不重要,他是不是被追忆奉养对他来说也无所谓,但他的一切却是信徒们的心灵安慰。

  关于他有很多的记录,也许所有记录都无法让人们拼凑一个完整的他,但这些记录却让人们看到更多修行路上的人们和一片宁静。本书的作者是聂晓阳,他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追寻仓央嘉措的路上有了自己的修行与感悟,他记录下了他看到的听到的和想到的,也许只是那月亮的一缕光辉,但这光辉足以让人们平静。人们都觉得西藏的圣僧们远离红尘是最安静的一抹风景,但人们没有意识到,只要生在人世间就会身处红尘,就会成为红尘的一部分,而在红尘中的修行则是找到平静的一部分。本书也许没有圣僧们在佛前的一笑让人向往,但却有一个修行者与圣僧们相逢时的喜悦,一个追寻者与如母石相遇时的成就感。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七):相遇与重逢,活着与修行

  对于情诗的境界,到了行吟诗人仓央嘉措似乎就登顶了,从古至今,偌大一个诗歌现场,群星璀璨却皆因至性至情的情种活佛对于自我情怀的真挚表达而失去了光泽。他是身披使命却命运多厄的转世灵童,他是才华横溢,一心向往世俗生活的现世歌者,多么奇妙,每轻轻地浅语低吟,便是一首绝世的歌谣。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有歌声幽远而来,令人窒息的情感也便语焉不详地汹涌而至!离经叛道的现世歌者就这样不容置疑地征服了整个世界,也征服了往生里一颗又一颗绝顶骄傲又绝顶睿智的心,于是仓央嘉措和他所特有的世间最美好最缠绵的情愫也便长长久久地存在于他的子民之间,存在于布达拉宫袅绕的香氛之上,于是他骄傲地唱着“住在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走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

  诗歌是最容易掩藏一个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也最容易泄露一个人的真实情感,正是基于这两种原因才使它相比其他的文学艺术展现更具吸引。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对仓央嘉措的情诗越来越迷醉,还一度将他的诗性表达奉为情诗的最高境界,但是关于他的故事却除了讹传他是白天住在布达拉宫,晚上偷偷溜出去幽会情人的放荡活佛之外,其他则知之甚少,其实我对这个其他有很大的期待,《红尘中最美的重逢》恰恰满足了我,它是仓央嘉措的人生传记读本,由文化学者聂晓阳在亲往仓央嘉措曾经生活、停留、修身和弘法过的地方,寻访藏传佛教,寻访与仓央嘉措息息相关的人与事之后才撰写而成的。书中有关于仓央嘉措鲜为人知的生平传记以及诗作评注,还有活佛神秘而传奇的人生履历和活佛以及他所代表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完全解析,虽然我对书中一些关于仓央嘉措生平的讲述和诗作评析还会心存狐疑,但是必须承认,它为我了解曾经的六世达赖---仓央嘉措扑朔迷离的生命履历、了解藏传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提供了很大帮助,也令孤陋寡闻的我知悉了关于仓央嘉措被黜后的命运和后世对于一代藏王的骨灰重见天日和用骨灰重修舍利的个中细节和努力……不过这一切相比它所带给我的关于相遇与重逢,关于活着与修行的生命启悟,似乎又显得微不足道了。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八):红尘中最美的重逢

  三百年后,作者聂晓阳与仓央嘉措的重逢,让他决定写下这本书《红尘中最美的重逢》。是不是这也是几世的情缘得以体现的一种方式?时隔三百年多年,作者能根据流传的仓央嘉措的诗歌,能通过实地走访,走近仓央嘉措,把一个真实的活佛再现在我们读者面前,改变了现今人们眼中的情僧,原来这是一个真性情的得到高僧。他写的那些情爱诗句,原来都的道歌!

  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由于出生乱世,政治纷争让他成为各派之间的工具,早已对世俗厌倦的他在前往清庭路上,因为大家不知道如何处理这样一个特殊的人物,最终活佛淡然遁去。虽然对外宣称他已经圆寂。 从此他便开始了修行之路,从而成为人们心中最重要的一位活佛。

  聂晓阳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到仓央嘉措被选为五世达赖的转世灵童再到他坐床、叛逆、遁去、修行……事无巨细地讲述了一代活佛的历史。然后对他的诗歌进行了深入解读,让我们对他的诗歌有了重新的认识。解读诗歌,如果脱离了写诗人的生活背景,想把诗歌解读得准确,那是不可能的。作者对仓央嘉措的理解很到位,所以,看着那些“道歌”,我的心中有醍醐灌顶之感。一代活佛,不管他是被称为情僧,还是情爱专家,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仓央嘉措已经成为人们心中永不消失的活佛。

  仓央嘉措的诗歌原是藏文,当我们翻译成汉文的时候,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美与意境。能还原到30%已经是不错的了,在这些诗歌的翻译中,于道泉、刘希武、曾缄、庄晶等几位很有影响。他们把自己心目中的圣僧的诗歌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对这位圣僧多了一份感性的了解。

  这样的书读起来有内涵,越读越有味道,能让我在另外一个世界里找到心灵的共鸣,当躺着床上,静静品读这本书的时候,内心里有一种宁静悄然扩散,对人生,对现实的生活多了一份淡然,修行内心,在喧嚣的尘世中,我找到了一隅安静的角落,不再烦扰,不去抱怨,静静地活在当下,只为那份善。本书的副标题是——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的确如此,作者能够跳出世间烦恼,修身,修心,并垒成文字,让读它的读者也透过文字进行修行,这本身就是一种善举,所以,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是一本静心的书。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九):佛心修行

  我记得有句话叫做: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所以,即便看多了太多的离别,也不会有太多的难过。用佛家的话就是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那么与人相知相识,则是修行了多少年换来的缘分。佛说是缘,终有因果。那么修行,是否是红尘中众生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呢。我不得而知,只是会在听到修行的时候,不自觉的会想到西藏,那个神秘的充满宗教色彩的地方。想到布达拉宫,想到藏传佛教,想到了六世达赖,那个有名的活佛兼诗人——仓央嘉措。

  说到仓央嘉措,人们都知道他作为六世达赖,被人们所顶礼膜拜。而他所写的情诗也被人们所传唱,有的以口头形式流传,有的以手抄本问世,有的以木刻本印出,在西藏地区广泛流传。现在社会里,而随着网络的流行,仓央嘉措的诗歌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道,而他的故事也被人们渐渐记起,成为了一代修心理事的典型。跟着仓央嘉措一起,在红尘中用一颗凡心去体会这位经历诱惑与磨难的智者心灵的对话。跟着他的步伐去了解他的世界观、价值观、去了解我们的这个世界。毕竟,人生的成功与否都是我们自己的内心来衡量的,若是对幸福敏感,对痛苦迟钝,那么生活会幸福很多。

  仓央嘉措生于藏南,佛教是他生来就有的信仰。他的诗歌中都是对佛法的敬畏和对众生的劝谕。人们都公认的认为:六世达赖以世间法让俗人看到了出世法中广大的精神世界,他的诗歌和歌曲净化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他用最真诚的慈悲让俗人感受到了佛法并不是高不可及,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领受到了真正的教义!相比于他一生的经历和磨难来说,他的《情歌》更为直接的表达出他个人的信仰和精神。我记得他的十戒,记得他情歌。记得头一次看到下面仓央嘉措的某段文章的时候,就被感动了。

  那一月 我摇动所有的经筒 不为超度 只为触摸你的指尖

  那一年 磕长头匍匐在山路 不为觐见 只为贴着你的温暖

  那一世 转山转水转佛塔啊 不为修来生 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对么虔诚的期盼,对么温暖的爱恋,而且这份感情还是来自一位独居高位的活佛。很是羡慕诗中的那个“你”,也更加的钦佩这位达赖。要知道,这位被人们所记的的活佛,一生也不过只有23岁。一生短暂,影响非凡。仓央嘉措的诗歌可以作为情诗来看,也能几乎全部做出宗教上的解释。看他藏文的手记被翻译成各种作品,真心觉得是一种享受。书中介绍了于道泉、刘希武、曾缄、庄晶四位大家的翻译作品,可做对仓央嘉措更深刻的了解。他那一世的成长,一生的传奇,都是他的修行。

  《红尘中最美的重逢》读后感(十):与最美的灵魂相遇

  谈起仓央嘉措,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是——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世,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最初读到这些时深深为之打动,淳朴的朦胧情愫像乳酪融化般滴落心间,将我麻木的被人情世故尘封已久的心再次变得如初入人世的孩童般柔软。

  一位多情的活佛,这是我对仓央嘉措最初的理解,我以为他像皇帝那样久居庙宇中,深受人们的顶礼慕拜,心中却依然对凡间的某位女子念念不忘。如今读完这本书,才发觉自己的理解竟是错了。

  仓央嘉措继位时,政治权利的斗争正如火如荼。在实际权力被剥夺,言行处处受制的情况下,仓央嘉措过得并不如意,连基本的修行都不能保证,于是时常有还俗的言行举止出现。至于夜间出逃与民间女子厮混,甚至情愫暗生留恋不舍之说,则更是世人牵强附会的理解。作为一位活佛,他的领悟与自省,信仰与尊崇,全都是以众生为基础,却又远超众人之上。他用平常心看待世界,哪怕被认为是情诗的那些作品,字里行间也蕴含着一丝淡淡的超脱。

  如果想了解仓央嘉措,就得从他的经历入手,而不是从世人既定的见解与残缺的诗篇入手。在此感谢作者聂晓阳,不知他花费了多少时间才收集到如此详实的关于仓央嘉措的资料,以及各类西藏的人文地理宗教文化资料。结合仓央嘉措的经历与西藏的风土人情去阅读仓央嘉措的诗句,我才发现所谓的情诗背后,躲藏着至善至美的灵魂与通达的心性。以情感人,用真挚的情感劝解众生向善,纵使坦白自己心猿意马又有何不可?只有诚实地正视自己的心性,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我相信仓央嘉措正是如此,才毫不避讳地写下被人误以为与人相恋的诗句。

  这本书从柔美的子母石开始谈及仓央嘉措,从西藏的风情带领人进入平和淡定的心境,再通过仓央嘉措的经历引人加深了解,最后才是通过各种版本的翻译中肯地帮助人从佛语方面了解仓央嘉措以及西藏文化。可以说无论是内容的编排还是章节顺序,都恰到好处地帮助人一步步走向灵魂最纯净最平和的状态深处,唯有在那里,我们才能够理解仓央嘉措,才能与这缕人世间最美的灵魂相遇相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