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社交红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社交红利的读后感10篇

2022-05-26 02:0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社交红利的读后感10篇

  《社交红利》是一本由徐志斌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2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社交红利》读后感(一):不仅仅是社交

  曾几何时,我的生活中不断有一些流行的语言出现,远至“我爸叫李刚”“元芳,你怎么看”到最近的“我和的小伙伴都惊呆了”。当这些流行网络语言不经意间就出现在我身边朋友的聊天中,周边的市井生活中,以至于小孩子都耳熟能详时,我从未思考过是什么力量使一句很平常的话语几乎是瞬间就飘散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当我们只凭着自己的兴趣去浏览、转发一些微博时,凭着自己的心情发表一个评论时,我从未思考过我的这些行为是否会给网络世界带去一丝影响。当我和一些有着相同兴趣的朋友从五湖四海聚集到一个群里互相讨论交流是,我从未思考过这个大千世界,我们是如何聚在一起的。看完了《社交红利》一书后,再想想上面那些看似平常却又无形中有股力量在促使这些平常的事情发生,我顿有所悟,噢,原来这股力量就是社交网络的力量。

  《社交红利》我把它定义为就是一本网络营销书籍,从书中可以找到很多网络营销的方法,如果是一个营销方面的人来看这本书,一定会惊呼此书不可多得,相见恨晚,因为连我这个不懂营销的人看完这本书后都能书中的事例中领略到一些推广产品的方法,更别说书中还有专门对信任背书,信息互动,关系链壁垒等专门的讲解。《社交红利》详细讲解了社交网络,通过一些以前网络上比较流行的事件为实例,通过数据上的分析,教会人们从微信,微博,等一些社交网络带走海量用户,流量从而获取红利。因为我本身不是专业营销方面的,我在书中所看到、印象更深的是我们能够通过社交网络去直观方便的看到社会上热点事件并参与其中,通过社交网络能够发现身边朋友的兴趣并结交兴趣相投的朋友,所以我更想表达一下社交网络带给我们生活的影响,

  书中的很多例子其实就是发生在自己的身边,你可能不会想到我们看到的很多生活帖看似很感人,其实却极有可能是一场惊心策划的产品广告,我们的跟帖回复,貌似是在关心帖主,其实是在为他们的产品推广聚拢人气。再拿微信来说,这个真的是造福我们这些屌丝的好应用,话费省了不说,通过一些功能,我们还可以结交身边的老乡朋友,让我们这些身处大城市外地人感到温暖。发展到今天,官方媒体已不再让我们信任,人们也不再活在新闻联播所播颂的幸福天堂中,很多热点事件,我们从官方媒体里看不出想要的答案,看到的只是一些挑战民众智商的无耻谰言。而社交网络却可以让我们更接近现场,接近真相。

  :上面写的可能衔接不是很自然,但是真的是内心所想所感。另想特别赞一下这本书的质量,纸页很厚,以至每次翻页都要看下页码,总以为翻了两页。

  《社交红利》读后感(二):论腾讯的开放平台是多么好以及为什么我们要用广点通

  公平地说,作者是一个社交网络领域里的专业人士,写出来的东西不会太差。

  非理性地讲,我倾向于给这本书“较差”的评价,是因为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你可以从open.qq.com的《2013中国开放平台白皮书》中获得。

  作为读者,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对中国乃至世界的社交网络和盈利模式有一个宏观的了解,同时从不同纬度去针对性学习不同形态的社交网络的特点和发展趋势。而作者大部分时间在说,我们腾讯怎么好,我们产品怎么棒,我们心态有多开放……

  同样是腾讯的人写的书,这本书和《浪潮之巅》相比,不论从高度上,还是从叙述上,都差太多了。

  最讨厌的是,明明就是字大行稀没营养的饱含了自我吹嘘的书,竟然定价42!

  我的心被这个价钱深深地伤害了,在我读完全书之后。

  我就不信没人点有用!

  《社交红利》读后感(三):Time is Power----《社交红利》揭开的真相

  2008年看电影《妈妈咪呀》,喜欢上阿曼达的脸。

  2011年又看阿曼达主演的电影《In Time时间规划局》,喜欢上了电影的故事-----未来的人们靠买卖时间活着,富人可以长命200岁,穷人的时间被人买走就死了。电影海报赫然写着:Time is Power。

  2013年看《社交红利》, P43 徐志斌说:社交时代权力重组,所有产品争夺的都是人们的时间。Time is Money,Time is Power。

  当物质极大丰富,消费者的注意力变成了一种事关企业生死的稀缺产品。

  人们多看你一眼,就有可能成单;你给客户泡在一起沟通的时间越长,就有可能产生更多重复购买;你用心交流,客户就不再那么价格敏感。你一做硬广告,客户马上闪人,再想找他回来,你的成本就高到你毫无利润可言。所以:Time is Money,Time is Power。

  微信两年多,还在把微信当成推广和广告平台的企业,大概吃亏不少,于是他们都就成了"微信唱衰者"。自己瞎胡闹赶跑了客户,却骂微信不行的人,很多。所以 @徐志斌的《社交红利》生逢其时,他要告诉我们成败的关键在于不断花时间跟客户沟通,而不是上来就做广告。

  微信真的只是味精,不是主菜。

  不止微信,其实所有互联网产品都是味精,妄图只拿着一袋味精就能做成一道大餐的人,从来不把C端客户的时间当回事儿,因此也就No money。偶尔通过一点点技术手段,归集了大量客户,临时发了一笔小财的人,如果不把"社交时代权力重组,所有产品争夺的都是人们的时间"这个理念当回事,也是昙花一现。

  生意就是价值交易,而《时间规划局》这部电影也绝不是危言耸听-----时间事关生死。

  价值来自时间,企业的生死也来自时间。

  时间就是权力,没那么神秘。

  企业是只顾自己诉说产品功能,还是愿意拿出时间跟客户聊聊,哄大家开心,这是有本质区别的,核心就是要不要把客户的时间(需求)当回事。

  大致的逻辑是: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权力---->时间就是沟通---->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品牌忠诚和黏性。

  社交时代的红利,来自时间。

  这听起来应该不费解吧?

  《社交红利》读后感(四):社交工具改变了你什么

  现代社会,社交变得尤为重要。而有助于社交的各种网上工具也是越来越多。

  数数我自己用过的,最早的QQ,博客,微博,微信等等....还有那些MSN,SKYPE,还有什么啪啪等等之类的工具。但始终QQ用的都是最多的。

  但是由于种种的社交工具变得多而繁琐起来,却慢慢的让人之间失去了沟通。看起来两人在沟通,其实呢,只是相互炫耀而已。就因为炫耀的本能,微博上才会出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拼干爹”等等事情的曝光。

  微博和其他QQ以及微信不同之处是在,微博是在任何情况下,不受限制的去到别人的页面游览别人的信息;而QQ和微信,却必须首先成为好友之后,才能看到你想看的东西,稍微受限制些。微博是公开的,没有限制性的。而微信和QQ却有相对的限制性。

  在我看来,只要我注册成功后,不管她有没有限制性,对于我,这就是我的私人小领地。我只要开心就好,爱发啥发啥。微博里有许多关于“寻找丢失儿童”李某某被判刑”“城管打人”等等相关的信息,我从来都不转发,虽然转发能够尽微薄的力量去帮助他人,但是我看到这些,觉得负面能量扑面而来,甚不舒服。所以宁愿不发。

  说说社交工具改变了我什么,第一,爱分享,不管好事坏事;第二,碎片时间几乎用来刷微博,刷微信。其实真的可以用来做许多其他的事情;第三,朋友间看似很多的沟通,其实根本很少。

  其实说实话,从来都没有深入了解各种的社交工具,都是在使用着最基本的用途。

  这本书是本很新的书,这个新指的是把当代社会上所发生的的事情全部经过整理以及扩展写成的。而另外的新是指这本书在13年9月才正式发售。

  《社交红利》读后感(五):关于《社交红利》的一点思考分享

  买书时其实不知道它是2013年的热销书,纯粹是奔着“这是腾讯一线资深员工的经验总结”、“18位重量级CEO推荐”而去。买了之后,刚开始也只是粗略扫了遍,觉得还不错,但还是先看张瑞敏推荐的《决战移动终端》。后来跟金羊网的老总聊天,她也推荐此书,就专门抽时间来细看。慢慢地越看越入味,不断激发我的思考,同时也很欣赏作者的开放心态和诚意,因此不断地向身边的朋友推荐此书,甚至买书送给朋友。

  坦白说,整本书阅读下来,会感觉有些观点在跨篇章间重复、略显冗余,理论、工具的支持也有一定的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我喜欢并乐于推荐此书,因为:

  1、这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干货。

  2、作者的诚意——感觉到作者急于分享所知的热忱!

  3、作者的开放心态!——认真看了“鸣谢与后记”的部分,这从一个窗口提升我对腾讯内部开放文化的认识。我觉得今天满大街的互联网思维,但思维更多决定于背后的心态。一个人的心态足够开放,他才能更好地获得这个时代的“红利”。

  从文章开篇,作者就迫不及待地告诉我们,由于社交网络带来媒介权力流向大众的趋势,以及人与人之间信任背书的驱动作用,社交网络正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红利,即——我们拥有极大的机会从微博、微信、QQ空间等社交网络获得海量及廉价的用户、流量和收入。在他的微信公众号,他表示“这是社交应用创业的最好的时代”。我从媒介成本的角度理解,每一种互联网媒介形态(如门户、搜索等)的出现,在起初快速发展的阶段,都是成本相对较低,而当发展成熟后则树立起成本的壁垒,目前的社交网络正具有较低的切入成本的红利。

  随后的篇章,作者围绕着社交网络的三个核心点——“信息、关系链、互动”(收益=信息*关系链*互动)展开,在每个环节都分享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观点及经验:

  1、从信息的角度:

  作者透视社交群体背后的情绪及情感的驱动因素,以及自娱自乐的现象。的确,我每天刷微信的朋友圈时,看到朋友发出的每一条信息,或多或少都能感受到他们作为一个“社会人”具有的情感,或是对家庭孩子的爱,或是对社会不公的愤怒,或是对正能量的渴望等。至于自娱自乐的现象,“汪峰上头条”、“马年春晚大吐槽”,说白了就是图个乐。作者同时分析了信息的四种作用——“高质量的转发互动、带来口碑、吸引目标用户、驱动点击链接及购买”,然后针对信息的质量优化提出很有价值的建议。个人认为,在社交网络应该重新定义广告,每一条流动的信息都应当视为广告,因为它都是品牌或产品与用户沟通的接触点,既需要考虑如何吸引注意力,又要进一步站在用户的角度思考,如何触发他的社交分享动作。

  2、从关系链的角度:

  作者指出现有的几大社交平台已经充分搭建起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桥梁,企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来利用不同帐号背后的力量,从而驱动目标群体分享、结网及不断地扩展,汇聚出真实、有价值的用户群。其中作者专门针对特殊的节点——大号进行分析,既强调大号的价值,也指出大号存在的不足。同时,作者不断地强调“细微分享能汇聚出庞大的收益”,因此需要推动——真实用户的主动分享行为、优化分享信息的文案质量、鼓励用户绑定社交帐号、激励用户的分享动作。我想这也是作者在腾讯的开放平台不断观察到一些成功案例后总结出来的切身体会。

  3、从互动的角度:

  作者首先强调互动产生的正向激励作用,以及如何驱动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的建立。过去,互联网常被诟病“可信度”不高,但是否也意味,在未来互联网“信任”体系的构建将会衍生出巨大的机会?此后的第二节,作者指出社交开放对竞争的解构,或许是因为在流动的信息前面,竞争也需要被重新定义了,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新的融合下保证自己的商业利益。随后,作者具体阐述了关于激励用户互动的一些实用的方法,例如如何更好地运用好广点通系统、活动运营的六大法则。

  在第五章,作者依托他在腾讯平台观察的视角,提出他对开放的理解。在国内的互联网巨头,腾讯是率先突破自己,尝试逐步开放,并由此获得开放带来的红利。作者也强调,开放需要“高管的重视”、需要有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的意识从而“可以发动起自己的核心用户”,要有好的心态、参与的精神和试错的勇气。这一章节阐述了垂直细分的机会,这也是我过去思考平媒如何在互联网时代转型所想到的问题,在作者的这一章节中得到印证,未来新的针对细分需求的应用、自媒体形态、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机构等将会依托社交网络不断产生。

  文中最后的21个猜想,则需要自己细细去咀嚼和体味。技术驱动生活方式的改变,未来的五年,我们将会看到并经历工作、娱乐、商业等发生的更大的改变。

  读《社交红利》第一遍时,就扫了志斌的微信公众号,得知他正在筹备书的修订版,他也以开放的心态征求大家的建议,当时就有写信的冲动,但担心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不足,只是在新浪微博写了一些阅读感想。但没想到很块收到他的回复,这也驱动我后来再细读此书,给他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思考,并冒昧向他建议继续向社交领域的横向和深度去延伸。志斌很快就回复了我的邮件,非常的谦虚和务实,并鼓励我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心得分享给大家。

  期待《社交红利》的修订版完成,也非常期望他的开放心态能促使他和我们一起在社交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

  --------------------------------------------------------------------------------------

  以下附我给作者写信时所说的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思考:

  (本人过往一直从业于传统报业媒体、国际4A媒介代理广告公司,涉足的是营销领域,实际工作涉及digital不多,但由于兴趣一直关注digital的发展。)

  1、建议增加列举案例的多样性:

  书中所举的基本是互联网企业或应用的相关案例,如果要拓宽至更广泛的读者,是否考虑补充其它类型的案例?例如在营销层面,可否列举一些传统企业或品牌的先行者取得“社交红利”的一些例子——如“可口可乐2013年夏季的昵称瓶营销”、联想的“S720社会化营销”等。

  可口可乐的案例:

  联想的案例:

  2、在“关系链”章节建议增加对“社群”的探讨:

  书中有提及社群的内容,但没有专门展开。网上存在众多的社群,这些社群的成员可以是分散的,因为某个话题或兴趣快速组织起来,例如围绕“来自星星的你”的热烈讨论;也可以是集中的,例如围绕某类兴趣或组织建立起的QQ群、微信群等。当这个社群被激发,信息除了在已有社群中快速流动,当激发到一定程度时,会将外围的人群也吸引进来,因此带来加倍的传播效果。对社群的理解和驱动,或许能让我们更有效率地获取社交红利。

  关于“社群”的概念,可口可乐的陈慧菱接受《新营销》采访一文讲述她的理解:

  DDB总裁查克·布莱默一书《互联网营销的本质——点亮社群》也许从营销的角度也能给您一些参考。

  3、关于对“建立一套持续稳定有效的分享系统”的新增内容的思考:

  1) 在关系链中如何寻找到高质量的节点?书中也不断涉及这个问题,并强调对社交体系的高质量节点的重新理解。如同在实际生活,总有一部分人是比较活跃,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并乐于去影响别人。因此,能不能说,建立分享系统其中一样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断挖掘出高质量的节点,不单通过线上的手段,而应当结合线上线下、甚至贯穿至整个营销的环节去挖掘?例如Nike就一直持续不断地开拓influencer这项工作。我想企业会关心这些高质量的节点有什么特征、他们背后的驱动因素、如何才能接触及更好地影响他们等系统的内容。

  2) 信息的匹配度在分享系统中的放大作用。这点在“信息的重量”一章中有分析,魏武挥老师不久前也撰文探讨内容匹配的问题。内容的匹配问题,从深层次说,就是您文中提及的“在合适的时机、合适的地点推送给合适的人”。而从一个考虑建立一套分享系统的个人或企业来说,从一开始就应当分析自己的目标受众,明确自己的定位,在未来的分享中应该紧密地围绕着目标受众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定位,来贯彻“信息、关系链、互动”各方面的工作。从微博的例子,联合利华的凌仕效应切入了“把妹、提升男人魅力”这个定位,但整个运作就感觉明显不如杜蕾斯更具针对性。此外,我也一直在关注YouthMBA这个公众帐

  号(因为自身有小孩的缘故),它在信息匹配度方面做得非常好,以致于我非常乐意把它推动给别人,甚至以分享为荣。

  3) 如何解决产品或品牌与消费者的弱关系问题?某些产品或品牌自身便能与消费者建立直接紧密的联系,例如苹果、小米、Nike等,但有很多品牌,比如周黑鸭、立白洗衣粉、三九感冒灵等,甚至一些较大的品牌例如安踏、联想等(由于国产的原因),他们与消费者是属于弱关系的(对一些国产品牌甚至会认为分享会让自己掉价)。对这些品牌,他们需要寻找哪些有价值的依附信息,才能吸引目标群体的注意力、突破分享者的心理障碍、调动他们的分享情绪?联想的S720推广比较成功,它很好地借助蔡康永的效应及其新书的内容价值,产生有社交传播力的内容,带动起女性受众的关注。

  4) 关于考核标准的问题:很认可“应聚焦在用户分享本身,不应过多强调KPI”的观点,陈慧菱(可口可乐)也有这样的体会。一旦设定KPI,就容易演变成对数字的追逐游戏,结果可能为了完成指标而导入低质量的用户。但让我困惑的是,假如没有KPI指标,不就没有目标的约束?而且客户也不会轻易放弃对这个问题的追问。或者说,有没有更好的一套指标可以还原出社交的真实价值,例如高质量粉丝的数量、使用时间的粘度、以信息为追踪单位对所有转发/评论的统计等等?

  4、就“垂直细分带来的机会”的思考:

  我非常认同垂直细分将会带来更广阔的机会。过往互联网的逻辑是由于覆盖了庞大的用户群,即便较校的转化概率也能取得很不错的收益。但对于众多的媒体,特别是转型中的平面媒体,他们覆盖的用户群是有限的,一般的互联网转化概率不足以支持其获取足够的收入。但在社交时代,我们可以通过专业的、精准的、高价值的内容,跟用户建立起信任的纽带,促使关系转强,然后针对性地提供能满足其个性化需求的产品,逐步把用户的单个贡献值做大,从而取得足够的盈利收入。这也是我迄今观察到的YouthMBA的操作思路,昨天他们已经开始公布其会员机制,为会员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产品,是否能取得足够的收益还有待观察,但操作的思路值得很多媒体或创业者的思考。

  5、关于热点事件或话题在社交网络的演变路径:

  文中您也对运营平台推动热点事件或话题的炒作进行分析,但似乎更建议细水长流式的激发用户主动分享的方式。而从营销角度,我们会特别看重对热点事件或话题的制造,希望做到——平时能激发持续稳定的分享,同时在某些关键时刻又能调动起社群的热潮。因此,我们会想关注,类似“汪峰上头条”这样的事件在社交网络上的演变路径是如何的,从哪些节点启动最后推动到全民的参与,哪些关键环节起了特别重要的推动作用。

  其余的一些小细节:

  1、一些案例列举的数据涉及专业术语,建议配合一定的解释。

  2、有些观点在跨章节反复提及,显得略为冗余。

  3、示例配图欠缺,例如在阐述关系链条,针对强中弱关系的影响和激励,用表格方式展开会更为直观。

  4、几种社交工具包括微博、微信、QQ空间等的特性、优劣势比较。

  《社交红利》读后感(六):《社交红利》之悟——针对校园运营的思考

  《社交红利》之悟——针对校园运营的思考

  ——@生椒牛肉

  作为资深小白,只是想写下一些自己的思考。

  记得一种感觉,人不能过于急于强迫自己去学习和了解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东西,可是现实却逼着每个人少年老成。看了社交红利,理解自我感觉肤浅,但是却给我最大的感受:互动和爱。

  好,还是进入正题吧。

  悟,当从书名悟起。社交:(百度: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今天我们特意说微博等新媒体的社交。用我自己的理解来说,社交应该是一种自己分享,有人评论,有互动,自己与这些互动的陌生人相互联系直至熟悉,更好的甚至先下交流、学习,最后成为好朋友的过程。

  社交红利:我想直面上说就是一些好处,而这本书就是教网络运营者如何从社交网络中获得更多的红利,当然这只是表面,更多的是告诉运营者客户需要什么以及客户喜欢什么。作为学生,原谅我单纯一点想想这些红利:一种人脉、一套关系网、一套运作方式,再高雅一些:一群志同道合的“灵魂”,一次心灵的洗濯。

  理解完题目,开始说校园运营的思考。

  说社交首先要从客户说起,那么我就先分析自己。

  对于自己而言,我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目的就是想分享、获取某个信息后想探讨(喜欢看新闻联播)、想学习、想交更多的朋友。

  分享:分享自己快乐的事情的时候,有人点个赞、有人说真棒;分享自己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有人来安慰、询问一下或者一起吐槽共同的倒霉事。每次我都会发现其实每个人都好脆弱,看看深夜的人儿们,许多人在当代都感觉缺乏感情的修复剂,缺少一个可以分享快乐、难过的一群人或一个人,所以我常常听到朋友们一句话:好寂寞。寂寞的不是人,是情绪。

  探讨:这个在于自己蛮认真的状态,对于某个新闻事件的看法,对于某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这个时候的自己是最理性的,最容易获得一些不同想法的时候。

  学习:这个有可能是被逼的,这种情况下效率极低,但渴求知识度很高,渴求快速解决某个问题速度离开,同时带着一种厌烦情绪;还有一种是主动的,是兴趣主导,这种情况效率高,渴求度也高,同时带着一种喜悦感。

  想交更多的朋友:这几乎是许多人共同的渴望,而且很多人都想找到自己的同类人,又同时渴望这个同类人比自己活得更好,不为什么,因为那是一种希望在自己身边的精神支柱。这就近乎于人人都想遇到贵人点拨、提拔,人人都想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反面来说也在某些时候成立,我想:这是人性。

  分析好自己,再来谈谈作为运营方如何考虑。

  分享:不管快乐与痛苦,其实他需要的是一种回应,而且是一种恰当的回应,让快乐的粉丝更快乐,让难过的粉丝走出悲伤。我们看到要这样做的要求就是精准化、匹配化,需要大量的数据挖掘。同时这也是为什么心灵鸡汤盛行的原因——人太容易悲伤,男人变得更加女性化,悲伤需要情感修复。

  探讨:理性的探讨非常可怕,这是一群有饭吃、有想法的中产阶级分子及其以上的人物为主力,别在这种环境下做任何广告,粉丝想讨论你要么和他讨论,要么就拉一群和粉丝同质的人去讨论。理性总是有限度的,等他们饿了、累了再做广告。

  学习:同上面的探讨。这个更多地是可以引进许多教育资源,与学习资源(有品质保证)共同推动。

  想交更多的朋友:粉丝总是不好意思主动的(中国人特性),可以从内部引发,也可以找铁杆和外向型粉丝做引子。让每个想秀一秀自己的人秀出来,我们要忘掉自己,我们和粉丝是一家人。

  微信一直主打强关系口号,可是个人认为那是基于个人与个人的,公众号要想做到与粉丝成为强关系很难,只有少部分粉丝能够成为忠实的粉丝,故从内容的角度来说,没有谁能够做到发布的内容人人喜欢,取消关注时太正常不过,基于此,对于校园运营有几点反思:

  第一:认真分析自己所在校园和城市的互联网氛围,个人深刻感觉一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很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互联网使用的复杂程度,不要以为人人都会上网就都知道这些,看看多少人搜索东西的时候第一想法是百度就很明显;再说生活一点:你身边肯定有同学不玩微博,也不知道微信公众号是什么玩意儿。

  第二:求精品、忠实粉丝。培养一批骨干粉丝,口碑相传。

  第三:校园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做很多线下活动,和骨干粉丝的交流活动,和大众粉丝的宣讲活动以及同行之间的交流活动。

  第四:增强互动,发布的内容尝试多变,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必须高度重视:校花介绍转化率蛮高,此外,重大通知(放假、考试)也有很高的关注度。

  总结:

  人人都想要这样一个精准化的社交软件:在这里,它可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和懒惰。当我现在很累的时候,我特别需要某个人告诉我该如何快速恢复;当某一刻我突然很想看一本关于某个方面的书籍的时候,有一个人能够系统地给我推荐这个专业的优质书籍;当我很忙的时候,我需要某个人告诉我时间该怎么安排;甚至说:我喜欢某一类型的女孩儿,能否想我推荐,让我认识认识。

  所以我对于《社交红利》最后谈到的21个趋势中的社交网络的互相大分享特别看好,未来,我真的只需要一个账号,这个账号,就能解决我各个方面的问题,如此,甚好。

  粉丝开心一次,很容易。然而让粉丝一直开心,这才难。

  《社交红利》读后感(七):《社交红利》应记住的四句话

  看完《社交红利》,应该记住以下四句话:

  1. 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收益=信息×关系链×流动;

  2. 媒介权力返还给普通用户;

  3. 社交网络中充沛流动的是情感/情绪、利益;

  4. 互动是血,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激励,千万别用水军。

  社交媒体或社交网络中,关系链即传播渠道。

  一、媒介权力返还给普通用户

  应该告别简陋的粉丝数和转发数了,升级微博营销价值观。新浪微博由于新浪的媒体基因,KPI一直在强调粉丝数和转发,关系方面都过于重视大V和媒体,忽视了普通消费达人。

  需要利益撬动的大V和媒体关系,是微博易的商业模式的依托;或者可以做一些公益性的活动,撬动大V和媒体关系。关系花钱就能买来的关系,其实并非品牌真正可以依托的关系。

  普通消费达人,即真正消费者中的意见领袖,他们才是品牌可以依托的、免费的、品牌营销永动机,另一方面他们是危机公关时的“品牌御林军”,他们会无怨无悔地捍卫品牌。

  二、信任与情感,决定传播渠道的宽度和长度。

  “社交网络中充沛流动的是情感/情绪、利益”,除了像社会化事件营销中,把握“广告式概念”和“社会化创意”,促成病毒式传播;日常内容营销、日常互动时,重视普通消费者的利益、情绪,形成与他们的信任和情感关系,也很重要。

  单次传播或多次传播中,如果有信任和情感,消费者会乐于传播,形成传播链;其次,如果有信任和情感,消费者会乐于二次创作,在传播中融入自己的情感,并用自己的语言,提高传播的效果。

  三、互动是血,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激励,千万别用水军

  从@康王 的精准关怀中,我们已经发现,由于新浪微博所谓的45度仰望,普通消费者被漠视,这时谁能重视普通消费者,即便只给他们一点点互动,消费者都会受宠若惊。

  这种互动,品牌应该早做,现在是雪中送炭、乘虚而入!等到所有品牌都开始重视互动时,那时又要争夺消费者的注意力。

  水军就像鸦片,现在用起来很爽,但是会麻痹营销人的感官,让营销人再也不会普通的互动。更何况当第三方监测工具和服务发达后,水军将会无所遁形。

  最后提个小建议,配合《社交红利》同时阅读《大连接》。《社交红利》偏实操,某种程度上是腾讯社交平台的绝佳营销,《大连接》更多理论。《大连接》的一句核心是“强关系引发行为”,某种程度上是对“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的更深入解释。

  《社交红利》读后感(八):信息即应用,信息即入口.

  电子商务,社交媒体和移动互联网是华人有足够话语权的科技商业领域。本书证明了这一点。

  网络发展实在太快,以至于晚一天看到本书都意味着损失。阅读过程中我冷汗淋漓,每每有种“Out”的感觉。

  去年读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写于1964年的巨著《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时还对“媒介即信息”这一概念一头雾水,看完《社交红利》后豁然开朗。一切都make sense起来:“在社交媒体上信息不断地进化。当被分享的消息不断优化、丰富呈现时,消息就成了应用本身。这些被分享的信息也成为一个有价值的入口。”

  基于互联网的社交网络所带来的变革,挑战和机遇将超乎绝大部分人的想象。

  《社交红利》读后感(九):《社交红利》

  我看《社交红利》,不仅仅是看许多的技巧,更多的是看作者在一个个实例后面所带出来的思考。移动互联相对于传统互联是一个大的变革,绝不仅仅是一个进化。

  当我们写微博时,通常是将发生过的事件或思考通过整理发布出去。而由于微信交流的碎片化和及时性,人们更直接更真实的把自己展示给朋友。我同意“原来人们是通过PC与PC相联,微信是人脑与人脑之间的连接”的说法。

  由此,在微博,重点是争夺的是人的关注度。而在微信,重点则是与人脑的相关思考区域建立关联。打的软件的争夺不仅仅是争夺打的与支付绑定的市场,还是竞争通过APP与人脑思考和出行、支付相关领域的关联。关注是会转移的,而关联则有很大的粘性。它不关乎内容,只是人们头脑思维和信息关联的窗口。

  这是一个跑马圈地的时代。 我是花卉业的,我在思考怎样通过一些APP,把人们和花卉相关的思考相关联,让人们想到花卉,就想到这些APP。

  《社交红利》是对互联世界最前沿的思考,具有相当大的实战指导意义,都是干货,甚至可以作为操作手册来使用。当然,其中略显杂乱应该是可以理解的了。

  《社交红利》读后感(十):最好还是让人们赞扬你

  拿到这本书,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真不是一般的豪华啊。封面、用纸(我沮丧地想到了我的《百问知识管理》的薄薄纸页)、梦之队的推荐阵容,显而易见,出版社对此书寄予厚望,因此舍得下本(当然,要是彩插会更好。)

  我承认我想读这本书是因为作者的背景,我渴望知道关于微信的另一重解读,之前,我和秋叶花了大半年的时间研究微信,来自腾讯内部人员的看法,对我们也很重要,是我们的信息源补充。另外,除了腾讯背景之外,徐志斌是资深业界人士,他的看法本身也有可借鉴之处。

  如我所料的,在职人士写书,自然是有广告的成分的,这也无可厚非,我不在乎广告,只在乎广告的质量。另外,由于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算是存在竞争关系,所以提到微博,也肯定是以腾讯为主,虽然腾讯微博现在真的不怎么争气,如果说这两点算得上瑕疵,整本高端洋气的书,当然还是瑕不掩瑜的。

  单就我所关心的微信部分而言,还是有不少启发的,作者没有太夸大微信,给出的数据和案例都不错,由于身在腾讯所带来的便利,有些数据的获得和披露的确是外人所无法具备的优势,张自创微信出售南京桂花鸭的价格区间、不同年龄段浏览微博信息的数据(可套用在微信上面)、对信息rich化的清晰阐述、互动与应用的关系,这些都非常好,用户在社交网络中成长的三个阶段,也和我们的推断相符,可惜,在CRM方面只是一笔带过,这是我们的重点关注内容,在《微信控》第一版中我们已经有些推测,微信5.0的发布坐实了我们的推断,在《微信控》第二版中我们也做出了更深的推论,现在看来,只能还是看产品的后续发展了。

  我欣赏这本书的地方是在于平实,实战派毕竟和学院派不一样,总结的非常到位,而且不忽悠、不虚饰,在营销和服务的引导上,遵循正道,而非很多网络营销、社交网络书籍所鼓励的哗众取宠式,产品研究方面鼓励“浸泡”,也是很好的建议,事实上对于互联网产品,的确是这样,“只有彻底浸泡在产品里,才会充分理解信息与关系链、互动的细微处”,也才会懂得如何把自己的业务与平台的重点发展方向捆绑起来,让平台的优势得以发挥,否则,红利是红利,自己是自己,二者并未必产生交集。

  对于书中所说的“五公里应用”我一直是很感兴趣的,做为知识管理研究者,我一直推崇多快好省地做事情,而做事情的效果,体现在对生活的品质提升上,五公里应用中包含很多便利的生活服务,这在微信、百度地图、美团、院线通等APP等都有很好的展现。

  作者对于红利收益的总结,提炼为两句话,一句是“让信息在关系链中流动”,对此我表示同意,虽然,信息是产生正向还是负向作用,值得商榷(前段时间写过《微信礼仪》,在朋友圈被转载不少),另一句话是“让人们讨论你”,这个事情,我觉得还是要慎重,不是讨论就好,而是最好是赞美,知名度不等于美誉度,近来风声甚紧,正是很好的例证,我就不多说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