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悉达多》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悉达多》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1 05:0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悉达多》经典读后感10篇

  《悉达多》是一本由[德] 赫尔曼·黑塞著作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16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悉达多》读后感(一):寻找不可毁灭、与世长存之“自我”

  这是本值得一读的书,无论你的宗教信仰,无论国籍,无论时代

  因为,主人公悉达多的故事不是佛陀生平,悉达多出生于婆罗门,青年时期作为沙门苦行,佛陀讲经激发他觉醒,开始寻找“自我”之路,他与名妓情爱、与商人经商、赌博,成为富人的他学会愉悦自己感官遗忘了如何思考,有一天,他抛弃了一切成为摆渡人,是啊,渡人何尝不是自渡?他最终成为智者

  因为,作者黑塞是德国人,以西方人视角看东方哲学可能他会混淆佛教与印度教,可能他的理解传统的略有不同。他的创作意图不是宣传宗教,而是唤醒一战后饱受战火炙烤的德国青年,不能悲观厌世,不能逃避现实,“人类要想重新获得一个美好未来,首要的问题恢复个人人格。”黑塞以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来诠释东方文化精髓,既对立又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全书

  更重要的是,本书一直在探讨寻找“个体的自我”与“永恒的自我”。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两个自我,谁始终知道,其中的一个从哪里开始,另一个在哪里结束?个体的自我,主观世俗容易外界影响;另一个自我,它隐藏在前者之中,与它融合却又保持清醒独立,它是“超我”。它没有渴求,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快乐痛苦,自己消亡,不再有自我,在空灵中找到安宁

  悉达多企图通过各种方式否定个体的自我来达到与神性的沟通,然而,无论这些途径如何离开自我,其终点却又总是回到自我。否定个体的自我就是否定永恒的自我,人通往神性的道路是在感性中打开的。一旦感性的个体自我朝着永恒的自我发展,它就必定会对永恒的自我产生冲突,两者永远是处于矛盾与统一状态的。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发展,世界又无时无刻不是一个和谐整体,自我融入其中,世界是永恒而和谐的,自我也是永恒而和谐的。

  知识可以传授,智慧不行,只能个体的自我去体验,受它的引渡,以接近永恒的自我。每一个真理对立面也是真理。

  如果时间并不真实,那么苦痛喜悦邪恶与美好、自我与超我都是一种幻觉。世上本无时间,时间无处不在。对它来说,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唯有当下。

  谢谢黑塞!

  《悉达多》读后感(二):如何在繁华的世界让内心平静 ——读《悉达多》有感

  如何在繁华的世界让内心平静

  ——读《悉达多》有感

  邂逅一本好书,就像遇见一个朋友,都是心灵上的共鸣收获!当我读到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时,立觉心胸豁然开朗,简直爱不释手

  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又在床上冥想了半个小时,整个人完全置身其中,书中悉达多的成长故事,我从前的人生经历,如同幻灯片一样闪过,虽然第一次读还没有完全领会这个德国人严谨的思辨过程,还没有融会贯通,但无疑拨云见日,解开了我此前心中的诸多疑问明白了一些道理

  剧烈的思想冲突是必然

  悉达多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不是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但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出生在古印度的婆罗门贵族。刚开始,衣食无忧的悉达多痛苦于对“阿特曼”(神圣的“自我”)的追求,他渴望像佛陀一样让“自我”达到完美境界,可是内心欲望的那一个“自我”却无法通过做苦行的沙门去摒弃,两个“自我”的斗争让他痛苦不堪。

  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的我,由纯洁单纯高中校园一下走进混浊的现实社会,我努力保留内心那可贵纯真同时也在努力地融入周围的现实。我曾一度想建立两个分裂的思想境界,上面一层是对完美高尚的追求,下面一层是积极入世的适者生存。无疑,现实的残酷强烈冲击着它们之间的界线,我也因此不停烦恼,不断自责。

  但是在这本书的前言里,黑塞说,人格产生于彼此对立的两种力量——对个人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周围环境使人屈从的要求

  这个德国人用他精妙论述一言以蔽之,告诉我内心的剧烈冲突不过是成长过程必然要发生事情,甚至是精神升华的“催化剂”和“推进剂”,试想火箭升空之时,怎能没有装药燃烧的痛苦,痛苦是因为我还活着,我还有追求,我还在进步,即使是挣扎在崩溃的边缘那依然是在前进的路上!

  “弯路”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悉达多在遇见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相信任何一种学说,因为即使佛教的教义再精妙也无法让人体会到佛陀顿悟过程的秘密

  毕竟,再精妙的语言也无法表达事物原来的含义,可以传授是只有知识而不是智慧。

  一个人的智慧只有靠自己去悟,而悟就要有生活经历,有体验,要“试错”。

  于是悉达多任由自己的欲望去放纵,吃、喝、嫖、赌,不可谓不堕落,不可谓不颓废,唯一值得称赞的是,他在放纵的过程中,他始终是以学习心态去体验:向商人学习经商,向名妓学习情爱,向平凡的人学习低级趣味的追求,与其说是放纵,不如说是在让身体的每一个器官都去体验真实的世界,因为给予我们智慧的绝不仅仅是书本,而是这平凡世界里的一草一木,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记得以前与一个南华寺佛学院的沙弥交流时,他给我讲了禅宗的指月公案。

  智慧如看天上的月亮佛经佛法、修行都是指着月亮的手指。手指只是指引了智慧的存在,而要真正得到智慧必须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看”的过程谁也无法代替,只能自己完成

  既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不能走你的路,正如你不能做我的梦,那么走在自己独一无二的、“弯弯曲曲”的路上,领会着自己无可替代的智慧体验又有什么值得畏惧、值得抱怨的呢?

  同理,当我们看见别人在犯“错误”,走“弯路”时,也无须大惊小怪地强加干预,焉知那不是他了解自我、证悟智慧的康庄大道呢?

  把整个时光轴纳入视线

  悉达多真正领悟到内心的平静,是他当“船夫”的日子。他学会了倾听河水声音,通过河水看透世界。

  “河水到处都是一样的,在源头,在河口,在瀑布,在渡口,在急流,在大海,在雪山,到处都一样,对于它只有现在,而没有将来的阴影”,他把万物包容性扩展到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看,那么,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将来,一切都是现在,一切都只有本质

  今天的一块石头将风化成千百年后的泥土,泥土可以长成一棵树,树的果实可以供人食用,于是又转化成人的一部分世间万物可以相互转化,世间万物包括人本身又都蕴含智慧,因此《金刚经》里佛陀对须菩提说,一粒恒河沙中包含了大千世界祖宗六祖慧能说,心中自有万千佛,明心即可见性。

  同样,佛陀所谓的圆寂涅槃,所谓的永生与超脱,不过是把瞬间看作永恒,把永恒看作瞬间,把痛苦看作快乐的前生,把快乐看作痛苦的结果,佛陀称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回到现实中,因为孩子睡觉吃饭哭闹不停,因为工作受到领导批评,甚至东西一时找不到,出门开车路太堵,都会让人烦恼报怨,但是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来看,孩子长大离开后父母甚至会怀念小时候天天缠着大人的时光,我们取得工作成绩以后也会感激那些曾经批评过、指导过我们的领导,东西找不到会让我们学会收纳整理房间,甚至拥堵的交通恰恰避免了一场因为超速引起的车祸

  所以,这些烦恼的事情无一不是因为我们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来看问题造成的,倘若拥有把整个世界,整个时光轴纳入视线的心胸格局,内心将会格外平静!

  爱让这个世界和谐统一

  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还没有像佛陀、老庄那样超脱的人,如何能够拥有跳出世俗看大千世界的心胸格局呢?我们都懂得不少道理,可只要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依然无法摆脱烦恼!

  就像悉达多,虽然从河水那里得到证悟,但是当他面对自己孩子追求世俗生活要离他而去时,他同样束手无策,痛苦万分。

  这时作者让悉达多再次从河水那里寻找到答案,并借悉达多之口,从道家虚无主义角度阐释了这一难题。他说,世界是人类没有办法穷尽的客观存在,是无法从语言上精确阐述的,又是对立统一的,每一个真理的反面同样是真实的,这不正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吗?

  既然我们认为的好与坏、生与死、快乐与烦恼、幸福悲惨聪明愚蠢都不像语言表达的那样准确,都不是完全对立的,甚至是合而一体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爱“快乐”一样去热爱“烦恼”呢?

  试看那些历史超凡脱俗圣人,他们就像暮年的悉达多一样,他们所做的就是爱这个世界,不去蔑视它,不憎恨它,包括不去蔑视、憎恨自己。他们能够带着关心、钦佩和敬畏观察世界,却观察自己和所有的生命

  在这个境界上,我终于开始理解那些我曾经认为不可理喻甚至蔑视的圣人,如孔子、甘地。也更加明白宗教的教义虽然不同,或如佛教让人忍耐,或如道教让人逃避,或如基督让人忏悔,但都在教人去爱这个和谐统一的世界,通过超越个人的集体大爱去观察、去体会、去热爱世界,最终解决人的思想冲突,让人的内心回归平静。

  在我看来,这种爱是敬畏的学习,是全身心投入,是灵魂的皈依,也是爱已及人的奉献,是追求内心平静的必经之路。

  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每天想点事

  《悉达多》读后感(三):基督教作者写的佛教小说

  一本描述佛教修行的书,如何去寻找真正的悟道,悉达多天赋颇高却不信服权威,因此一次次改变寻找真正大道方法,作为婆罗门修行,改为苦行僧修行,崇拜圣人却无法跟从,在俗世中向商人和妓女学习修行,虽然一度沉迷于俗世却能够及时抽身,和曾经摆渡过自己的船夫一起向川流不息河流学习真正的大智慧。

  难以想象这样一本描述佛学,印度教小说的作者是成长在一个基督教家庭,得益于作者的外祖父父亲都是研究印度的学者,作者也曾亲临印度,因此这本小说感觉很真实,并不像西方人对印度的臆想。黑塞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功力深厚,可以看做一本探寻自我的书,还不错

  《悉达多》读后感(四):无论成功失败我依然是我自己

  悉达多

  “葛文达深深地鞠了一躬,泪水顺着他那苍老脸庞落了下来,但他却浑然不觉,就像一把火点燃了他内心最亲密爱恋之情,最卑微的崇敬之情。他深深地鞠了一躬,抚摸着地面,向一动也不动地端坐在面前的悉达蹲行例,悉达多的笑容让他回想起一生中所爱的点点滴滴,回想起那些对他而言珍贵无比、神圣无比的一切。”这是悉达多小说的最后一段。从葛文达的种种看的出悉达多已经达到了他想要的。纵然并不是世俗所有人所尊循的那样的,已知的,受人敬仰的那些,但他却终究是达到了自己的境界。

  “当人们探索时候,很容易发生这样的情况:他的双眼只盯着所追寻的东西,结果却什么也找不到,心智无法接纳其他事物,因为他所想的只有他所追寻的目标,因为他有目标,因为他完全被这个目标所支配。探索意味着:拥有一个目标。但发现意味着:自由开放漫无目的可敬的人啊,你可能是一位探索者,因为你正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却忽略了许多近在眼前的事情。”世上的人啊,又有哪个不是在追逐?追逐我们认为对的,唯一的梦想。无论梦想实现与否我们都无法得到满足,无论梦想近在咫尺或者远在天涯你都会发现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快乐和幸福,还有很多很多你未曾发觉的东西。

  珍惜现在,我们总是已过来人的角度去劝诫那些还在拼命追逐的人们。就如《孟子·离娄上》说道“人之忌,在好为人师。”古人王勉也说过:“学问有余,人资于己,以不得已而应之可也。若好为人师,则自足而不复有进矣,此人之大患也。”清朝《廿二史考异》的作者钱大昕,写了一篇文章〈与友人论师书〉,便对「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有所反省。他说:「古之好为师也以名,今之好为师也以利。」我们就是好为人师,可不经历过又哪来的大彻大悟

  正如文中的表达:

  “我可以爱一块石头,也可以爱一棵树或是一块树皮。这些都是东西,人们可以去爱。但我不能爱语言。”

  “说教对我来说没什么益处,它们既不坚硬也不柔软,没有色彩,没有棱角,没有气味,没有味道,它们什么也没有,只有语言。可能正是这些语言阻碍了你寻获平静,这些语言正是罪魁祸首。因为救赎美德轮回和涅槃,都只是语言。根本没有涅槃这回事,只有涅槃这个词。”

  人们太爱用说的了,说的天花烂坠,说的头头是道。人们更喜欢别人的赞赏夸奖,那是在满足自己一些缥缈的东西,也许有人说那是力量,前行动力,试问如此动力又能支撑多久。太爱虚无,对现实避而不见,充耳不闻,失去的却是本真。

  我们不可以太爱语言。一些领导退休之后会郁郁寡欢,身体每况愈下。他失去了什么吗?实际的东西他没有失去,他失去的是他最爱的语言,普通挚爱被夺走,曾经的海誓山盟,曾经的鞍前马后,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却把他当成了本真,生活中的药,活下去的动力。何为悲哀,这样岂不让人呜呼哀哉!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却是需要有梦想,也需要为梦想去拼搏,去努力,去追逐,可我们依然要认清自己,何为本真。不要在这个荒芜的世界中迷失自己,或许才有一天无论成功和失败我们都会发现我们依然是我们自己,恬淡寡然,勿好悲喜。

  我爱生活,爱花爱草爱每一刻的风景;

  我爱旅行,爱砖爱瓦爱每一处的遗迹;

  继续欣赏一下文中那些「寡然于世」的智慧之语:

  “知识可以传授,但智慧不能。人们可以寻见智慧,在生命中体现出智慧,以智慧自强,以智慧来创造奇迹,但人们不可能去传授智慧。我年少时就有过这种疑问,正是我的怀疑驱使我远离教师们。我还有过一种思想,侨文达,你又会认为那是玩笑或只是一种愚蠢的念头,就是说,每一真理的反面也同样真实。比如说,只有片面的真理才能形诸于言辞;事实上,以语言表达或思维的一切都只能是片面的,只是半个真理而已,它们都缺乏完备。”

  “亲身经历尘世待了解的一切是件好事,他想到,孩提时代的我就知道尘俗的享乐及财富为邪恶之物。我长久以来就知道这一点,但我只是刚刚才有体验。现在我不仅理智上,而且是以我的眼睛,我的心灵以及我的胃口深知其意。我懂得这一点真值得高兴。 经历是你最好的老师。”

  “而世界自身则遍于我之内外,从不沦于片面。从未有一人或一事纯属轮回或者纯属涅槃,从未有一人完全是圣贤或是罪人。世界之所以表面如此是因为我们有一种幻觉,即认为时间是某种真实之物。时间并无实体,侨文达,我曾反复悟到这一点。而如果时间并非真实,那么现世与永恒,痛苦与极乐,善与恶之间的所谓分界线也只是一种幻象。”

  “哦,葛文达,我认为爱才是最重要的。彻底地了解世界,阐述它,蔑视它,这是杰出的思想家干的事。可我只想去爱这个世界,不是去蔑视它、憎恨它和我自己,而是带着爱、赞赏和尊重去看待它和我自己。”

  “智慧无法传递。智者想要把智慧传递给其他人,这无疑就是痴人说梦。”

  “每一个真理的对立面也同样是真理!也就是说:只有片面性的真理才能够表达或者付诸语言。任何可以用思想去想或者用语言去说的东西都是片面性的,都只有一半,都缺乏完整性、圆满性和统一性。”

  《悉达多》读后感(五):让心平静 ——初读《悉达多》有感

  让心平静

  ——初读《悉达多》有感

  邂逅一本好书,就像遇见一个朋友,都是心灵上的共鸣与收获。微信上好友王子鹏推荐我读一读德国人赫尔曼*黑塞的《悉达多》,并告诉我读过以后会让人生豁然开朗。尽管我十分相信他的选择,但不相信一本小书可以改变人生的态度,但是当我拿到亚马逊寄来的书时,我发现再也放不下他,一天的时间一口气读完,又在床上冥想了半个小时。我完全置身其中,书中悉达多的成长故事、我从前的人生经历,如同幻灯片一样闪过,虽然第一次读还没有完全领会这个德国人严谨的思辨过程,还没有达到豁然开朗的程度,但无疑拨云见日,解开了我此前心中的诸多疑问,明白了一些道理。

  首先让我明白的是,剧烈的思想冲突是必然的。悉达多是作者虚构出来的一个人物(不是佛陀乔达摩*悉达多,但与他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出生在古印度的婆罗门贵族。刚开始,衣食无忧的悉达多痛苦于对“阿特曼”(神圣的“自我”)的追求,他渴望像佛陀一样让“自我”达到完美的境界,可是内心欲望的那一个“自我”却无法通过做苦行的沙门去摒弃,两个“自我”的斗争让他痛苦不堪。这让我想起大学时代的我,由纯洁单纯的校园生活一下走进混浊的现实社会,我努力去保留内心那可贵的纯真,同时也在努力地融入周围的现实,我曾一度想建立两个分裂的思想境界,上面一层是对完美高尚的追求,下面一层是积极入世的适者生存,但无疑,现实的残酷强烈冲击着它们之间的界线,我也因此不停烦恼,不断自责。

  但是在这本书的前言里,黑塞说,人格产生于彼此对立的两种力量——对个人生活的强烈渴望和周围环境使人屈从的要求。这个德国人用他精妙的论述一言以蔽之,告诉我内心的剧烈冲突不过是成长过程必然要发生的事情,甚至是精神升华的“催化剂”和“推进剂”,试想火箭升空之时,怎能没有装药燃烧的痛苦,痛苦是因为我还活着,我还有追求,我还在进步,即使是挣扎在崩溃的边缘那依然是在前进的路上。

  第二,“弯路”是成长的必由之路。悉达多在遇见佛陀之后,他发现自己无法相信任何一种学说,因为即使佛教的教义再精妙也无法让人体会到佛陀顿悟过程的秘密,因为即使再精妙的语言也无法表达事物原来的含义,因为可以传授是只有知识而不是智慧。一个人的智慧只有靠自己去悟,而悟就要有生活经历,有体验。于是悉达多让自己的欲望去放纵,吃、喝、嫖、赌,不可谓不堕落,不可谓不颓废,唯一值得称赞的是他在放纵的过程中,他始终是以学习的心态去体验,向商人学习经商,向名妓学习情爱,向平凡的人学低级的趣味追求,与其说是放纵,不如说是在让身体的每一个器官去体验真实的世界,因为给予我们智慧的绝不是书本,而是这平凡世界里的一草一木,所谓“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

  记得以前在与一个南华寺佛学院的沙弥交流时,他给我讲了禅宗的指月公案,智慧如看天上的月亮,佛经、佛法、修行都是指着月亮的手指,手指只是指引了智慧的存在,而要真正得到智慧必须通过自己的眼睛去看,这个“看”的过程谁也无法代替,只能自己完成。既然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不能走你的路,正如你不能做我的梦,那么走在自己独一无二的、“弯弯曲曲”的路上,领会着自己独一无二的智慧体验又有什么值得畏惧、值得抱怨的呢?同样,当我们看见别人在犯“错误”走“弯路”时,也无须大惊小怪地强加干预,焉知那不是他了解自我、证悟智慧的康庄大道呢?

  第三,把整个时光轴纳入视线中。悉达多真正领悟到内心的平静是他当“船夫”的日子,他学会了倾听河水的声音,通过河水看透了世界,“河水到处都是一样的,在源头,在河口,在瀑布,在渡口,在急流,在大海,在雪山,到处都一样,对于它只有现在,而没有将来的阴影”,他把万物的包容性扩展到更大的空间和时间里看,那么所有的一切事物都没有将来,一切都是现在,一切都只有本质。今天的一块石头将风化成千百年后的泥土,泥土可以长成一棵树,树的果实可以供人食用,于是又转化成人的一部分,世间万物可以相互转化,世间万物包括人本身又都蕴含智慧,因此《金刚经》里佛陀对须菩提说,一粒恒河沙中包含了大千世界,祖宗六祖慧能说,心中自有万千佛,明心即可见性。同样,佛陀所谓的圆寂涅槃,所谓的永生与超脱,不过是把瞬间看作永恒,把永恒看作瞬间,把痛苦看作快乐的前生,把快乐看作痛苦的结果,佛陀称作“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回到现实中,孩子为睡觉吃饭哭闹不停,工作受到领导批评,甚至东西一时找不到,出门开车路太堵,都会让人烦恼报怨,但是跳出一时一地的局限来看,孩子长大离开后父母甚至会怀念他小时候天天缠着大人的时光,我们取得工作成绩以后也会感激那些曾经批评过、指导过我们的领导,东西找不到会让我们学会收纳整理房间,甚至拥堵的交通恰恰避免了一场因为超速引起的车祸,所以这些烦恼的事情无一不是因为我们局限于狭小的空间和短暂的时间来看问题造成的,倘若拥有把整个世界,整个时光轴纳入视线的心胸格局,内心将会格外平静!

  第四,爱让这个世界和谐统一。即使如上所说,作为一个平凡的人,一个还没有像佛陀、老庄那样超脱的人,如何能够拥有跳出世俗看大千世界的心胸格局呢?我们都懂得不少道理,可只要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依然无法摆脱烦恼!就像悉达多,虽然从河水那里得到证悟,但是当他面对自己孩子追求世俗生活要离他而去时,他同样束手无策痛苦万分。这时作者让悉达多再次从河水那里寻找到答案,并借悉达多之口,从道家虚无主义的角度阐释了这一难题。他说,世界是人类没有办法穷尽的客观存在,是无法从语言上精确阐述的,又是对立统一的,每一个真理的反面同样是真实的,这不正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吗?既然我们认为的好与坏、生与死、快乐与烦恼、幸福与悲惨、聪明与愚蠢都不像语言表达的那样准确,都不是完全对立的,甚至是合而一体的,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像爱“快乐”一样去热爱“烦恼”呢?

  试看那些历史上超凡脱俗的圣人,他们就像暮年的悉达多一样,他们所做的就是爱这个世界,不去蔑视它,不憎恨它和自己,能够带着关心、钦佩和敬畏去观察世界、自己和所有的生命。在这个境界上,我终于开始理解那些我曾经认为不可理喻甚至蔑视的圣人,如孔子、甘地,也明白宗教的教义虽然不同,或如佛教让人忍耐,或如道教让人逃避,或如基督让人忏悔,但都在教人去爱这个和谐统一的世界,通过超越个人的集体大爱去观察、去体会、去热爱世界,最终解决人的思想冲突,让人的内心回归平静。在我看来,这种爱是敬畏的学习,是全身心的投入,是灵魂的皈依,也是爱已及人的奉献,是追求内心平静的有效途径。

  一本好书不是一次可以读完的,我想,不久的将来再次读起它时,一定还会有更多收获,因为我还在探索世界、寻求内心平静的路上。

  《悉达多》读后感(六):读悉达多浅见

  乔达摩悉达多,又是宗教又是神佛的,我不了解佛教的历史文化,在这里就不去讨论佛学文化了,我从单纯的文学意境故事情节来说一下自己的感悟。我们每个人不曾经历过苦难没有资格说平淡的美好,不曾坐拥过富足没有资格说清贫的安逸,没有歇斯底里去爱过何以体会孤独一词的真正含义。悉达多从一个精神高尚的苦行僧到精神沉沦的富人最后到看破一切的渡船老人,他所经历的是从无到有再到无的变化,正如之前所说只有经历过才有选择评价的权利。

  悉达多的心路历程。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一开始悉达多并不赞同佛陀的说教,他提倡并亲身实践的是用自己的一生去探索去经历世间的轮回(与我想的一样),到后来的成为了富人,拥有了迦摩罗后反而感到了生活的空虚,再后来晕倒在河边跟河水学会聆听后得到重生。他学会了去爱这个世界,带着爱赞赏和尊重去看待世界。

  最后,每一个真理的对立面同样是真理。我们看待事物要客观全面,不能片面去分析事情。

  《悉达多》读后感(七):聪明人的一生

  十九周《悉达多》赫尔曼.黑塞 讲述了年轻的婆罗门寻找生命真正意义的故事,语言非常浅显。“通过我的灵魂与肉体得知,堕落乃为必需。我必然经历贪欲,我必然去追逐财富,体验恶心,陷于绝望的深渊,并由此学会去抵御它们。学会热爱这个世界,不再以某种欲愿与臆想出来的世界、某种虚构的完善的幻想来与之比拟。学会接受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热爱它,以归属于它而心存欣喜。”

  在古代印度,有一个英俊潇洒,受人喜爱和尊敬的年轻婆罗门——古印度最高的精神贵族。在他令人尊敬的父亲和其他的师长的义务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三好学生。在一阵迷茫之后迎来了叛逆期,抛弃所有成为了在森林里苦修的沙门。他学不会圆滑,挑战权威,在自我的世界里膨胀,最终以虚伪的理由肆意享乐。这时,他认为作为沙门的禁欲生活是在害怕自己,逃避自己。他结识了名妓迦摩罗,成为她的朋友和情人,从商人那里学习做生意的技巧,从世俗的人们那里学会了物质享乐,将感性的“自我”发展到了极致。

  悉达多终于逃离了那个世俗的世界,河水和年少的伙伴葛文达启迪了他。他遇见了摆渡人——一个像佛陀一样已到达完善的智者,并和他住在了一起。从河水中明白了瞬间与永恒的道义。当他们老了,迦摩罗带着悉达多的儿子来到这里。悉达多从儿子给予的痛苦中醒悟到了自己给予父亲的苦难,明了了轮回并燃起了观察生活的激情。从被感性支配的自然状态走向精神能控制物质的理性状态。所以,每个人在热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并能够以极大的宽容和忍让看待和理解世界和他人。

  从朋友葛文达看,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志同道合时共一程;从沙门,产生好的结果时,叫做专注。当你想否定时,那之前的行为就叫做偏执;从情人,爱情是不可以被盗走的,正如知识可以传授,而智慧不能;从儿子,有感同身受这个词,但没有感同身受这回事儿。

  《悉达多》读后感(八):那些痴嗔贪念

  与其说黑塞讨论的是佛教本源,不妨说他在借助悉达多这个人物思考、思考永恒。

  传说佛祖乔达摩悉达多诞生时,四方异象:生老病死。那个时候还不是佛祖,却会看破俗世痴嗔贪念。

  可惜悉达多不是佛祖,他当然也没法成为佛祖,他只能成为成为自己的佛,而这成佛的方式就是追寻自我。一开始悉达多离开了庶富的家庭,成为一名沙门,知道发现常年的苦修带给他的只有永恒的沉寂,他又把身心义无反顾地投向爱情、商贸,并逐渐迷失自己。继而又发现这早就不是他想要的自我,经过长久的沉睡、长久的混沌、他终于通过河流,找到了存在的意义,那就是永恒的现在。

  谁能说他不是智者呢?这难道不是凡人的胜利么?我们都想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自由,于是像书中的悉达多一样,泛舟于社会的浪涛之间沉浮,省身又脱身的人又有几何?

  回到这本书上,它终究是想向我们诉说精神解放与灵魂自由。关于瓦苏达婆,这个渔人,我始终认为是个智者,甚至在我的无妄臆测中,他就是“乔达摩”。因为他是这样一个人,终日面对永恒的河流,不言不语,因为在他眼前,一切都是静止而运动的,他的眼前充满了俗世的哀与喜,但他不悲不喜。因为河水用痛苦的声音低唱,声音中充满了渴望;它带着渴望流向自己的目标,声音如泣如诉。河流就是流动的生命与静止的时间,他亦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因为这一切真理真知已经完全融入于他的人生直到生命的终结。也是他教会了悉达多倾听,教他克服俗世的躁动,直到教他懂得世界的规律,这难道不是一位佛陀所为?

  我完全可以诞言我曾以为乔达摩就是悉达多,(当然在婆罗门中悉达多是个常见的姓氏)在我看来这又何尝不是作者想向我们表达的呢?“世界并不完美,或者说世界正缓慢徐行在通往完美的路上:不,每一时刻都完美无瑕,一切的罪孽都蕴含着非凡的宽恕,所有的孩子体内都住着一位老人,所有呱呱坠地的婴儿都已经死亡,所有垂危之人都会获得永恒的生命。”佛教是普世的,追求自由灵魂的人也是普世的,每个人都有成为佛陀的权利,而每个人追求自由的方式又可以各不相同,这就是佛教能成为大宗的原因吧。宗教在根本上并不是想让我们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教会我们去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一种途径修行得道的宗教只是一个教团,而只通过一种方式让你获得的自由只是一个束缚。

  黑塞作为一个基督徒,究竟想在此书中表达什么?时值一战,黑塞思索着一个问题:人类和世界前途与命运究竟会是怎样?我想黑塞在这本书中给出了他的答案。你能在无数的佛经与教义中汲取知识,或许真能达到所谓涅槃的境界,可是这涅槃真的是属于你的涅槃吗?这些只是形而上的蜕变,正所谓“根本没有涅槃这回事,只有涅槃这个词。”我们在书本上看到自由和美好,可是真正的自由、美好和爱又在何方?黑塞的《悉达多》无疑给了世人一剂醒世良方。

  因为穿过层层的痴嗔贪念后,我们就会发现,爱和正义始终在人类心间长存。

  《悉达多》读后感(九):个体与永恒自我的统一

  悉达多 个体的自我是人的世俗愿望。财富,性欲,权利,自由。永恒的自我是求得个体与精神的统一,世俗与自然的融合。 河水会告诉你真相。 葛文达要皈依乔达摩,悉达多祝福,佛门的教训一点都没错,怎么可能有错呢。悉达多渴望灵魂的自由,他忠于自我,寻求个性的目标,即使最好的朋友与他反其道而行,他仍然保护他的信仰,祝愿他一切安好。 悉达多个体的自我达到极致后,他没有了目标。当他只想获得个体自我这个目标时,他忽略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培养的教养礼貌,他的谦谦有礼,他对世俗的嗤之以鼻。禁欲戒斋,这是他唯一擅长做的事情,他已经忘的一干二净。甚至,他寻求的永恒自我也渐行渐远。 达到个体自我的满足,同时也对永恒自我靠近了一步。当欲望发挥到极致,熠熠生辉的便是精神的进一步升华。只有通过世俗生活的磨砺才能走上精神的殿堂,生活就是一场修行,熬尽欲望,挥霍时光后,你会明白永恒跟个体的合二为一。

  《悉达多》读后感(十):一定要读的导读,寻求“自我”之路——马剑

  在香港读研究生时,在图书馆偶遇黑塞。读了【德米安】和【乡愁】,对于那时的我影响很大。那时我处在香港发达城市和家里5线城市的冲击感中,从小接触和形成的价值观在这个快速运转的地方被绞得粉碎。而精英主义的教育也让我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迷茫感。读黑塞,会让我内心的焦虑平静下来,并且感觉到自己并不孤单。这种焦虑、不安,其实就是一种成长。

  从香港回来后,我买了【玻璃球游戏】。而一本书如果太厚,我就会不停地拖延阅读它的计划。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读。这次回家修养,很意外在图书馆遇见黑塞。我以为家乡这么小的图书馆不会有这样冷门的作家。在大概了解了【悉达多】的大致内容后,我把它借回了家。

  这本书不长,集中阅读的话2~3天就能看完。我先翻开的是北京大学马剑教授写的导读【寻求“自我”之路】。相比文章不长的篇幅,这篇导读相当长。但是读完会对全书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对后面阅读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而且马教授将全书分为几个部分:1.“”自我“问题的提出;2.两个”自我“的结合;3.两个”自我“的对立与斗争;4.寻求”自我“的终点——与世界同一;5.和谐统一的再诠释——爱。我觉得是一个很理性的引导。即使不看本书,只看这篇文章也会有一种灵性的感悟,是一个很好的自省契机。我看完马上去网上找来这篇文章分享给老公。

  本书,是悉达多从年轻到年老,不断寻求自我,找寻内心安宁的故事。一开始,他出身尊贵,饱读书籍,却总觉得有遗憾。后来他选择放弃所有身外之物,作为苦行僧进行修炼。他遇见了真正的圣人,却发现连圣人的教诲也无法说服他自己。这时他选择另一个极端,进入尘世进行追寻享乐。他获得了名利金钱爱情,但是他鄙夷这一切,却又上瘾般随波逐流,心灵逐渐蒙尘。终于他想要找回初心时,却受到了亲生骨肉的折磨。来自尘世真切的痛和爱,让他真正融入了其他的人。也让他再也不超凡脱俗,而是真正的接受和爱所有的一切。这时,他真正获得了心灵的宁静。

  人生在世,不可将自己看的太过重要。也不要常有”世人皆醉我独醒“的美好错觉。人人都在努力拼搏,人人都有自己的爱和痛。没有绝对的高尚和卑劣,对和错。一切皆有因果。

  不要过于相信所谓的人生导师,或是别人的建议。其一,他人,并不能真正的了解你的处境;其二,语言,是个工具,它可以承载意义,但它不是意义。他的话真的是他的意思吗?你的话你又听懂了多少呢?其三,智慧,是难通过别人告知的。道理都懂,可是到了那时候,还是犯错。智慧,只有靠自己的领悟;其四,如果盲从,停止思考,就会永远盲从。

  很多时候,当迷茫,陷入两难时。需要做的是,停止过多的思考,去做,去错。这是曾经一个朋友告诉我的,也是这本书告诉我的。有时,想太多真的无益。而生活,会给我一个结果。不管是满意的,还是痛苦的,都是人生修炼的过程。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