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柔软的距离》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3 05:4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精选10篇

  《柔软距离》是一本由邓安庆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6.00,页数:22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一):真实,取决于虚构尺度

  ——评《柔软的距离》

  翻开书,你很难想象它出自于一个八零后作者之手。不是说作品体现了多么高超小说技艺(虽然它确实到达一定的水准),而是它的叙述形式多少会让一般的读者吃惊。两年前,邓安庆出版了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在那本朴实无华的书里,从头到尾都浸着他对日常生活的沉溺,而现在,小说的语调氛围仍旧契合了他一贯的风格——没有情节的过分取悦,没有我们熟悉心灵鸡汤和无病呻吟;某类夸耀的人生片段在这里仍旧没有位置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刚年过三十的男人对事和人渐入佳境细微洞察。

  对于大部分读者而言,阅读这部集子的很大一部分困惑在于:在快速阅读主导时代,为何有的人如此热衷描绘一个个事物的本来面貌,并总希望直抵他人内心。细心的读者很快又会发现,阅读它的乐趣似乎也正来源于作者的这种态度。当年轻作家在自我意识世界里为了一点点青春教训幻觉自品自舔时,邓安庆显然已经交出了一份有趣而完足的物品清单,一张丰富人物列表,和一系列关于一个从农村落户城市的外乡人的“社会体查报告”。

  然而相比他的第一本小说,读者在《柔软的距离》里会慢慢地发现,剧情技巧并不完全缺席,只是巧妙的虚构始终穿着对日常琐碎的热衷。拿他的几篇短篇小说来说,《纸脸》的魔幻色彩显然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丝瓜蛋汤》中的惊悚杀意来源于生活,最后又消弭于日常之中;再看《压寨夫人》,倘若没有了对肢体细致刻画,一时兴起的调笑逗趣也很快会堕落成一个年轻人经常会卖弄的那种小聪明

  邓安庆似乎在写作的一开始就试图建立文学和现实之间的联系。这或许与他曾经就读的文学专业脱不了干系,也肯定得意于他的社会经历生活态度。对于一个成长于农村,最后决意走入城市的人来说,农村与城市文化隔阂,代际冲突,以及乡愁是邓安庆经常需要面对和处理主题。他工作居住地方不仅仅是地图上和空间上的一个个点位,也是他人生与文学版图上有待拼接的诸多版块。虽然紧接着他的第一本小说,读者仍旧可以在《那些人,那些事》的里看到关于农村生活的点滴记忆以及对家庭成员眷恋,但他也一直渴望拥有一种更广阔而真实的外在视角。在苏州的工业城做文书的两年半里,他一有时间便游荡于工厂、村舍、集市马路之间,细心观察,与人交谈,用心做着笔记,而这无疑为他在《工业城》里的叙述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他又来到首都北京,与大城市有了亲密接触,本书第四部分《关于城市的乡愁》就是他一年半城市生活的观察与体悟的写照。读者在这些小说与散文中不难发现,邓安庆的情绪总是复杂的。他徘徊于乡村与城市之间,既怀揣着诸多回不去的过往,又饱受城市生活对一个外乡人所造成的疏离。在《关于城市的乡愁》一文里占主导地位的,便是这样一个背井离乡之人充满矛盾的内心:一次次站在火车站天桥上因为陌生城市而唤起的那种无畏惶惑,始终紧随着着不得不与之告别后对生活的流转不定所寄予的失落惆怅

  但话又说回来,作者没有将书写埋没在无边无垠、因而会显得单薄的乡愁里。他与现实保持紧密的联系,同时也与它保持距离,只是秉持了一个小说家应有的视角审视着周围的一切。成人世界中的世俗纠缠虽然热闹,但也会将人们探索感知世界的能力扼杀殆尽。很明显,作者无意将自己打扮成一个人经验的传授者,也不想为了催泪而将他笔下的那些小人物投放到一个满是污点阴郁不堪的生活里不可自拔。正如他在同名散文《柔软的距离》里所说的:“与亲人,我距离过近,因此我走远一些来写;与陌生人,我距离过远,因而我走近一些来写。我希望把它定位在一个适合的距离……用情度之,用理解之……把他们的片段留下。”

  熟悉他的人知道,观察与记录占据了他大部分的生活。笔记本上往往挤满了各种不期而遇的事物,有的只是轮廓的速写,有的则相当饱满,似乎略经拓展便可演化成一部完整的短篇。这种勤勉不免让人想到了十九世纪的文学传统,仿佛一个老气横生的年轻人正在做着一件既不讨好别人又令自己苦苦挣扎事情。但通过这本书,读者有理由假设,他对庸常生活的迷恋和对后现代文学诸般要素冷漠,并非出于他对此没有过多的想法,而是正为此做着精心的储备事实上,在完成这些“练习曲”的同时,他也时不时地袒露对于长篇叙事和现代小说技艺的渴望与忧惧,但即便如此,他还是在认认真真地做着自己的“笔记”,仿佛它不是一件功利的事而关乎旨趣。和朋友走在路上的时候,他总会打断别人的注意力提醒他们去看看这个人,瞧瞧那个物件:你觉得这棵树和另一棵树有些什么区别?这扇门的绿到底是哪种绿?这里,那里,上面,下面,但凡是那些他看起来觉得有趣的东西,他希望别人也能注意到。或许,这正是他写小说的缘由

  对事物精确性的紧迫感始终驱使着他在叙述的形式中保留足够客观性,这也许也正是豆瓣一部分忠实的读者至始至终坚守在他写作前线的缘由。在邓安庆个人网页评论中,虽然你仍旧会发现网络世界共有的那种媚俗和起哄的味道,但大部分读者对于真实事物的描摹和阐述的热爱还是毋庸置疑的。一如马尔克斯所言,一个人是在写他遭遇的东西,还是在写他读过、听来的东西,是很容易辨别的,而这多少也已经成了许多严肃作家的金科玉律你对生活参与越多,它返还的也越多,它的层次感与秘密是暴露给那些诚实的人的。

  邓安庆一直说,过了三十这道坎作家就需要变得成熟起来,否则人到中年想拥有自己的代表作是一件不切实际的事。在迈向中篇和长篇的过程中,他当然对自己的缺陷和小说技艺的博杂有着充分的意识,但也已经形成了他的个人风格并多少显露出作为一个文学匠人才智。就拿本书里的短篇作例子,最出色的无疑是他的近作《马路上的父亲》。小说描述了一个浪荡的中年男人因为没有买到返程火车票而与儿子大街饭馆和去旅舍的路上漫无目的地游荡过程。没有显著的人物和事件冲突,小说一如既往地通过两个人的动作和内心独白将他们的性格、生活质地以及生存环境勾勒出来,同时也体现了父子之间微妙人性碰撞。在对环境和人物巨细靡遗的叙述背后,小说透露的是生存的荒诞性和日常生活中人物内心转变的逐渐累积、直至高潮特别小说的中部,亲睹了父亲在路边撒尿的完整过程后,儿子心中不知不觉被唤起的那种不适感,以及对父亲过往生活的追忆和对他作为一个男人应当受到的谴责怜悯,尤为体现了小说的特质。本书出版之际,邓安庆决定将它放在集子的开头,足以说明他对它的喜爱之情,以及他对这种未来写作格局和他在读者心中第一印象期许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二):让人心疼的文字

  最初我并不明白这本短篇小说集为什么叫做《柔软的距离》。

  依据邓安庆自己的说法大概是“家乡你已经回不去了,而城市你还融入不了。在这种两无着落尴尬状态中,一方面自然会有一种游离的漂泊感,一方面也拥有了一种超然出来的清醒——对于农村与城市都被迫有了一种距离。”

  所以,他愿意将自己变成人肉DV,用笔去记录村庄家人亲友

  邓安庆的文字并不华丽,是一种朴实本色,但是他笔下的记录细腻形象,汇聚成文字却着实让人心疼

  《马路上的父亲》让人有着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这个人,生下儿女却没有承担起养育儿女的职责,如今却涎着脸跑过来要享受养儿育女几十年的丰硕果实

  这个人,风流了大半辈子,实实在在是一个下半身动物,与老婆离了婚却依然指责离了婚的老婆不给他做饭、不给他洗衣服

  这个人……

  用句流行的话来说,这个人就是这样一个渣男,是该让人鄙夷、让人唾弃的。可是,这个人却是他的父亲,是跑来找他这个儿子的。

  这一切……又有什么办法

  抹不开的血缘,撇不去的责任。只能认了。

  所以,可以理解《丝瓜蛋汤》中的女人为什么拿起了菜刀最后又放下屠刀

  一念地狱,一念天堂

  最容易将一个女人逼上绝路的,不过是一个“情”字。

  男人移情别恋,跟另外的女人走了。她恨,恨得痛彻心扉嫉妒仇恨火焰照亮了她手中的菜刀,却将阴影投射在她的理智上。她不知道如何让自己获得新的生活,她只知道要将自己满腔的怒火统统的发泄出来,她要找一个最简单最快见效方式,于是她选择了一个两败俱伤方法——杀了他就一了百了

  她没有想过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

  只是,当她的手背被蛋汤烫到时……事情出现转机:男人抓起了她的手,拿来了红霉素软膏……

  女人的心柔软了一下:他并非对她毫无感情……

  能够改变女人心意的不仅仅是易先生鸽子蛋,还有这支救命的红霉素软膏。

  女人终于放走了男人,放了他也放了自己。

  而《换台》中,孩子的那一声声被故意忽视的“妈”“妈”听得我万分心疼。孩子的权利就在父母为了生活忙碌中被剥夺。

  也许你会大呼:要照顾到孩子的弱小心灵!

  ut,你可曾想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人要先活着才能想到其他。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长时间泡在电视机前面并非好事,但是为了生活而忙碌的父母又哪里有时间和精力来带他出去玩?更别提为了笼络客人而故意忽略孩子的要求了。

  事实上,不仅仅是劳动人民家的孩子,甚至是很多不差钱的富人家的孩子,都有这种缺爱的现象

  而《烟》中,更是一种无知的人们的麻木。两岁的孩子吸烟,做父亲的有责,而周围起哄的人们更有责。

  很多人喜欢假爱之名做出种种不堪之举。

  就像《烟》中,有人觉得好玩,所以给孩子拿烟点上,若是被阻止了,大概就说些“孩子没妈,你得体谅体谅”又或者“喜欢你的孩子才和你的孩子开玩笑”之类的冠冕堂皇的话。

  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中早就指明这种所谓的“善意的充满爱意的玩笑”为的不过是开玩笑者自己的一笑,害的却是无辜孩子的心灵健康

  显然,《烟》中王国良的悲剧结局是由这十多年的一手烟和二手烟浸淫而成的,更是玩笑者的冷血自乐造成的。

  邓安庆笔下的小市民男人、女人、孩子、围观中,都让人有着一种无可奈何悲哀,一种柔软的心疼。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三):浸淫于细节而忽视了整体形象的可感

  1、读前以为是打工文学,读了前几章以为是意识流小说,读到最后认为是散文随笔,或者有些自传意思,反正没明白到底是什么个文体

  2、作者是个敏感细腻的人,正如作者自己说的,对于母亲的生活,我既陪着她开心难过,又是一个观察者,“我也愿意把自己变成人肉DV,用笔去记录村庄、家人、亲友。我对他们 有我自小的情感,提起他们,我脑中翻腾着无数关于他们的细节,温暖的、沉痛的、好玩的、难过的,都历历在目;而在写他们的时候,我又希望我是相对客观的,只负责呈现细节,不因为我的个人情感而去遮蔽了他们的个性。”正因为此,作者的笔触细腻真实,往往不经意就勾起一段回忆,仿佛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3、“与亲人,我距离过近,因此我走远一些来写;与陌生人,我距离过远,因此我走近一些来写。我希望把距离定位在一个适合的距离,同时也是一个柔软的距离,用情度之,用理解之,因此才有了这些勉力为之的粗糙文字,只希望把他们的片段留下。”作者的这段话大概说明了这是一个文艺化的生活还原,但仅限于再现,远没有表现欲望

  4、短故事有阅读的快感,就是很快能读完一章,一点压力都没有,但短故事也不容易形成鲜明艺术形象。作者的功力体现在细节的把握上,居然就还有很多形象逗留在了我的脑海里,比如骑车在大堤上衣衫给风鼓起,荷锄送菜老者善良,率子讨要赔偿的阿妈,哥哥不带自己走亲戚沮丧愤恨,与父母的亲情隔膜,在在生动感人

  5、整体形象总还是不那么鲜明,有些抓不住全貌的感觉,陷于琐碎之地,往往是长篇的大敌,你专注于细节的呈现,却忘了整体故事的连贯性、关联性,以及呼应转合,总觉得就如一颗颗珍珠,散见于午后的沙滩耀眼的亮着,却晃得人眼生疼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四):两本书的印象

  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篇便是《夏逝》。

  因为,在另一本《山中的糖果》中,首篇即提到了同样的故事。

  一个是”表嫂“的角度,一个是”大姑“的身份,去对同一个家庭,同一件事情做的不同描述。

  然而,结果是相同的,是令人悲悯的。

  《山中的糖果》一书,最先读的,尽是身边事,身边人,的简单记录/润色,字里行间无不透着平实而又现实的生活。《柔软的距离》,一开始的文章,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我没有想到的是,庆哥哥竟然把各种想象跃然于纸上,实在是梦幻。其后行文,皆出有因,比如”工业城“篇,想来庆哥哥自己当初在苏州工作的经历虽说单调但也是丰富的。及至后来的笔墨皆越来越真实,及至《夏逝》,在办公室读完后,迫不及待的回到家,翻阅着另一本书中的同样记录,再次读了一遍。

  没有人敢告诉他,爸爸之后爷爷,爷爷之后妈妈。还有一个姐姐。

  他们姐弟,现在又是如何了呢?

  生活一直在继续。生活也不曾容易过。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五):再柔软,也有距离

  稍微浏览了一下其它几篇书评,发现大家似乎都看重这本书的社会学意义(人口流动、城乡差距、底层关怀云云)。我有一个偏见,就是认为文学不应刻意去承担文学以外的意义,当然,好的文学作品必然会流露出文学以外的意义,但正如乔治·奥威尔所言:“假如在写一本书的时候,或者为杂志写一篇文章的时候,我不能同时得到一种审美的体验,那我就不会去写它”。在我看来,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审美快感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我被一部小说打动,我首先是被作品带来的审美刺激所打动,而不是它的思想或主题。有鉴于此,我觉得《柔软的距离》之所以是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是源自书中的美感和诗意。

  福克纳说:”我是一个失败的诗人,也许小说家一开始都想写诗,后来发现写不好,才尝试短篇小说。“不过虽然写小说的人可能不再写诗,但他却不会放弃对诗意的捕捉。邓安庆的小说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一次交谈中得知邓安庆年轻时果然写过诗,而且还写过长诗),例如我随手找到的两处描写——

  我感觉自己从自己的躯壳里成为另一个人,他站在我们之间,看着两个男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都是陌生的存在”(《马路上的父亲》)

  这个城市我要住下来,这里没有一个人是我认识的,没有一条街道是我熟悉的,我要从一片混沌中逐渐开辟出新的世界来,一个个人从混沌中跳出走来,成为我的同事、朋友、房东、上司;一个个场所从混沌中展开,成为我人生新的事件现场。(《关于城市的乡愁》)

  这种描写经过提炼其实是可以写成诗的。帕乌斯托夫斯基说得好:对我们周围一切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如果一个人在悠长而严肃的岁月中,没有失去这个馈赠,那他就是诗人或者作家。从邓安庆对童年往事的反复叙说中,从他试图用繁复和绵长来构造一个文学世界的企图来看,他确实没有失去这一馈赠。

  说到繁复和绵长,这或许是邓安庆小说的一大特色,但我却并不是很喜欢。书里面的《丝瓜蛋汤》《跟踪》《换台》《口福》《清洁》《锄头》(这个故事其实很好,但妻子的形象让我觉得不真实)等篇目似乎都用了这样一种方法,即试图将对话、心理描写以及情节的推进全都糅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同一句话或同一个场景会反复出现,以期实现一种无缝叙述。不过这种叙事方式在我看来显得有些繁琐,人物的情绪铺得太满了,没有空间让读者进入,或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文中的一些篇目,如《丝瓜蛋汤》《口福》《奔跑》在我看来显得不够真实,不够自然,总觉得人物的形象离实际中的印象相差很大,我会忍不住问自己,中国人会这样表达自己的情绪么?

  这本书里我更偏爱那些描写作者自身经历的东西(如《追赶》《夏逝》《与兄同车》等)或是那些较为克制和内敛的小说(如《马路上的父亲》《外面下着雨》《烟》等)。当然这还是我的偏见。不过偏见有时也是很难避免的,我有一个悲观的看法,就是一个人无法真正去正见(或者说理解)另外一个人,正如一棵树无法去拥抱另一棵树。不过也正因为如此,反复的交流和书写才拥有了意义。

  从书中的小说可以看出,邓安庆试图摆脱早年生活经验的局限,书写一些自己不太熟悉的人物和生活,这种尝试无疑是可贵的。但如果试图强行脱离早年的生活经验,又会产生不自然的膈膜,所以早年的写作对象和风格应该是一个扬弃而不是抛弃的过程,这一点也是对自己的警戒吧。

  相信邓安庆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加油!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六):柔软的距离

  离家日久,一年一次才能回乡下老家陪陪自己的父母。我知道未来的日子里,我很难再回到这个我已经生活了十几年的村庄了。我的生活方式与村庄已经渐行渐远。从菜园到公园,从泥路到公路,从瓦房到楼房,我跟我的同辈人一起从农村到了城市。跟北京、上海本地的朋友聊天时,我说你们不会知道什么是叫做乡愁。家乡你已经回不去了,而城市你还融入不了。在这种两无着落的尴尬状态中,一方面人自然会有一种游离的漂泊感,一方面也拥有了一种超然出来的清醒——对于农村与城市都被迫有了一种距离。

  过年回农村老家,母亲问我从住所到上班的地方需多长时间,我告知半个小时就到了。她听罢,感慨这上班的路还真远!而我的意思其实是才半个小时的路程,多近哪!同样是半个小时,对于处于农村的母亲和生活在城市的我,完全是不一样的时间体验。她常一脸茫然问我:“今年是哪一年?”另外说起一件事情,她会说在你出生的前几年怎么着,在我们家盖房子的后几年怎么着,在她的语言表达中没有我们常用以标示时间刻度的精确年份,而是以她觉得重要的事件作为参考点。

  我和母亲拥有的时间观念如此不同,我始终在各种城市漂动,人与事常常难以预料,每日的工作与计划都排得满满当当;而我的母亲在村庄鸡鸣即起、日落而息,四季轮回,侍弄着棉花和小麦。在村庄的花生地里,陪着母亲挖着花生,听她说着村庄的各种人事纠纷,日常生活的琐碎烦恼。我捕捉她的方言词汇和说话语调,什么地方让她怄气,什么地方让她开心,什么地方是她念兹在兹的所在。我虽然是她的儿子,她在碎碎说的当儿,我也陪着她开心和难过,可是我又超脱出来变成一个旁观的观察者。她既是我母亲,也是我的观察对象。我还会拿着DV,拍摄母亲在灶房烧火、在池塘洗衣服的场景,也会拍摄父亲打牌、打盹、带孙子的场景。我存着这样的念头:如果有一天他们都不在这个世界上,至少我还为他们留存了这一份记录。

  我也愿意把自己变成人肉DV,用笔去记录村庄、家人、亲友。我对他们有我自小的情感,提起他们,我脑中翻腾着无数关于他们的细节,温暖的、沉痛的、好玩的、难过的,都历历在目;而在写他们的时候,我又希望我是相对客观的,只负责呈现细节,不因为我的个人情感而去遮蔽了他们的个性。

  同时,我又生活在城市,它给予人随时随地的陌生感。你对每一条街道怎么可能会像在村庄那样,闭着眼睛也能知道如何拐弯呢?你对每天碰到的每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像对自己的邻居那样知根知底呢?所以你随时保持着打起精神来应对的状态。在农村,我不需要精确、秩序、洁净,在城市我不如此,是要被视为怪人的。这种反差中,有趣的碰撞就出来了。你对于城市就相应有了陌生的观感和体验。我渴望把这种陌生的紧张感表达出来,同样是用细节。

  可以这样说:与亲人,我距离过近,因此我走远一些来写;与陌生人,我距离过远,因此我走近一些来写。我希望把距离定位在一个适合的距离,同时也是一个柔软的距离,用情度之,用理解之,因此才有了这些勉力为之的粗糙文字,只希望把他们的片段留下。曾经他们走过我的眼前,现在他们又各奔东西。我想象自己是在人海中以文字为小舟,打捞经手的碎片。写的此时,窗外一遍遍传来“磨剪子嘞戗菜刀~~~”的叫喊声,把人心都喊得悠远了,探头看去却不见那喊的人,只有两只喜鹊在天空中掠过。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七):我们都是没有故乡的人

  ——读邓安庆的小说

  每一个作家都有他的文学故乡,莫言的高密,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贾平凹的商州、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马尔克斯的马贡多、杜拉斯的湄公河岸……读完安庆君的小说,我却找不到他心中故乡的清晰图景,仿佛一切都是碎片,都是故乡,也都是他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因为安庆君进了城,而且越走越远,笔下的故乡也就越来越飘渺。我很担心安庆君未来如何写他越来越陌生的故乡。我读过一些贾平凹,丹凤的人都知道老贾没事就喜欢在丹凤乡里到处跑,商南农村、关中平原也都有他的足迹。他的文字基本都源自乡下谝闲传。安庆呢?他还有时间经常回乡吗?我没有问他。不过话说回来,安庆君在城市,也不是活在幻觉里,仍然在密不透风的现实中,这就看他能从中榨取什么了。

  从乡村到城市,安庆君敏感地捕捉到了当下中国最为敏感的部分——城市化、工业化过程中的国人生存状态。那些流离失所、迷茫与焦虑的人们,他们有可能是我们的亲戚、我们的老乡、朋友的爸爸妈妈,他们悄然进入城市,每天在城市最脏、最乱的角落做工,他们回不了家,也没法定居城市,他们活在一种被故乡和城市双重抛弃的状态。正如安庆君所说:“真正的家乡我也回不去了。与自己的亲人,无法言说你在外面的生活。回到家中,沉闷的乡村生活,纠缠的人际关系,没有你想要的图书馆、网络、交通,你开始想念城市生活。这种两无着落的生活状态,是我孤独的背景。”这是安庆最让我揪心的一段话,我也是乡下人,我们都失去了故乡,流浪在抬头四顾两茫然的大都市。

  很多年以后,他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进城的印象:“出了家乡的车站,在一家小面馆等车时,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雨脚纷沓,溅湿了我们的裤脚。我们忍着饥饿,一直在等着等着。二十多年过去了,那场大雨仿佛依旧下个不停。”是啊,初次接触城市的印象让人永生难忘。我也曾经有过很多与城市有关的“第一次”:在小城安康第一次坐电梯,到西安上大学第一次坐火车,去年才第一次坐飞机,等等。我也多年没回老家,前年回了一次,可是眼前到处都是陌生人、到处都是新房子,大家都用一种很好奇的陌生眼光看着我,我知道:童年的那个乡村世界已经是另一个世界了。我们已经是没有故乡的人,我们将一生流浪。

  可是,我们还有亲戚,总不至于和乡村彻底断线吧?但安庆君已经隐隐觉得:在心灵上,我们和乡下的亲人其实也断线了——“他的世界”中的表哥,“姐姐们”中的姐姐们大都变成陌生的主妇,“与兄同车”中那个陌生的亲哥哥……“我和很多乡村的表弟表妹也是如此,我甚至从出生到现在只见过他们一回,就在前年,之后就是各在一方各自生活,几乎没有交集,我常有一种割裂感,但是又没办法啊,因为我已经完全是一个城市化的人了。我对那个世界并不陌生,可是他们对我的世界是完全陌生的。”看到这句话,我对安庆说:“我也有这么一个陌生的亲弟弟。你哥哥还好在好好赚钱、生活,我弟弟则完全没有自己的方向、兴趣,我和他也很陌生,我喜欢的书他从来不喜欢,我喜欢的别的东西也是,我们两个很少联系。他告诉我说:我不想和家人联系,你是不是觉得我很冷漠?我说,有时我也是这样觉得,真的是这样。”——原来,我们都在各自的流浪中变得互相陌生,这是一种可怕的趋势:终有一天,我们的亲人看我们的眼神,也会变成我们看待外星人的眼神吧?可是,我们又能怎么办呢?一切都在向前,无法停止——

  “我生活在城市,它给予人随时随地的陌生感。你对每一条街道怎么可能会像在村庄那样,闭着眼睛也能知道如何拐弯呢?你对每天碰到的每一个人,怎么可能会像对自己的邻居那样知根知底呢?所以你随时保持着打起精神来应对的状态。在农村,我不需要精确、秩序、洁净,在城市我不如此,是要被视为怪人的。这种反差中……你对于城市就相应有了陌生的观感和体验。”——在安庆的眼中,工业城和乡村同样是一个颓废的所在。无所事事的门卫,无人教养的小卖部孩童,失意的工厂女工,老房子里的退休老人……在工业城系列中,安庆的笔触冷静得可怕:

  “女人在决定杀掉男人之前,正在做丝瓜蛋汤。女人的刀子在男人的背后几米处比划了几下,男人低头的刹那,女人又低头切她的丝瓜。丝瓜长而老,没有多余的水分,切起来不是那么爽利。丝瓜是昨晚下班回来顺路在菜市场买的,鸡蛋冰箱里还有留存。锅里的水烧开了,翻滚着水泡。”——(丝瓜蛋汤)

  “王宝霞定定地坐在位置上,从小包里掏出一个药盒,一粒,一粒,一粒,药丸抛出小小白亮弧线,落到马路中央,绿化带里,人行道上。这是赵建刚那天给她买的退烧药,没有吃完,后来就一直放在小包里。他的电动车或许会从这些药片上压过,碾碎,继续前行。”——(天光)

  “店老板的儿子王国良八岁,烟龄六年。回去的路上,老员工兴兴头头地说。你们看他那吸烟的架势,知道不是我吹的吧。人家两岁的时候刚学会走路,就在麻将桌里头钻来钻去,捡人们丢剩下的东西吃。人家扔下没吸完的烟头,他也拿起来抽。一抽大家都瞧见了,觉得好玩。就真有人拿烟给他点上,让他吸着玩。”——(烟)

  ……没有丝毫炫技,安庆对城市的描写精准到位,就像美术写生,读来却意味深长。做一个老老实实的观察者、书写者并不容易,既不容易出成果,也不容易出名。安庆君并没有向现代派学习那些搞怪的形式和内容,而只是观察观察再观察,写实写实再写实,实在难得。

  读安庆君的文字,我常常想起木心对现代派的评论:“现代派就是装疯卖傻。……意识流不是正路。明白,清新,这才是大路。”他说这话的时候,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现代派正在国内闹得风风火火。可惜,这声音要隔了二十年,我们才得以借着陈丹青的听课笔记而听到。还好,安庆一开始走的就是清晰明白的路子,希望安庆君在这条路上走的更远,带我们看得更多。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八):袁文举:何妨吟啸且徐行——读邓安庆《柔软的距离》

  邓安庆《柔软的距离》出版,真心为他高兴。

  邓安庆的小说是图片化叙事,他立足一个点选取一幅幅看似毫不牵连的图景,着力打造一个个“独立王国”,有村庄、工业城,也有市井。

  紧贴生活的写作态度,让你在阅读中随时能感受到文学的“地气”。作者始终让你感到亲近、亲切,他用平凡的文字精心感念生活、记录生活,你会觉得他就生活在你的身边,他的下一部作品可能就是写你。

  你看《换台》的片段:“妈。妈。剁椒鱼头。葱爆鸡丁。鱼香肉丝。此次冲突中死亡38人,其中有10名妇女和儿童。老板娘结账。他下到田间地头,亲切地同当地农民交谈。妈。妈。杀条鱼,要新鲜的。老板娘,来碗饭。妈。妈。怎么不懂事,边上站着,没看到我正忙着。此次中毒事件,导致33人死亡,14人目前还在抢救中。妈。妈。油炸丸子。白斩鸡。灰指甲,一个传染俩。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啊,边上站,边上站。此次地震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1万3000人,失踪人数8451人。妈。妈。干煸牛肉丝。炸鸡葫芦。抓炒鱼片。你再不懂事,我叫你爸打你了。妈。妈。老板娘,结账!”邓安庆将小孩的喊叫、顾客的点菜买单、电视新闻广告、老板娘的忙碌等不同的人事在同一平面无缝隙铺排,用声音记录生活,驳杂而不混乱,原汁原味,再现原生生活。

  短篇小说的创作模式,让你在繁杂中可以随时翻起一页惬意赏读,而不觉得困顿。因为邓安庆的小说有内在的吸引力,不靠故事,也不单纯靠技巧,而是用心去精心酝酿、编织。

  《马路上的父亲》,全文仅仅讲述了父子两个人,故事简洁、直白,但读起来低婉盘桓、凝重苍茫,在缓慢延展的叙事和情感的短兵相接中,展现出亲情的无奈与悲壮。作者通过繁复的心理较量,将对父亲的反叛与仇恨描写的淋漓尽致,正是在一次次的发狂、心伤、卑屈与妥协中,展现出人性深处的凶残与救赎,刻画了在罪与罚的边缘线上苦苦挣扎的壮烈。由此意义上说,作者堪称是一把冷静、犀利、深邃、高明的“人性解剖刀”。

  写作视角上,恰如邓安庆自己所说:“冒牌福尔摩斯在旁观”。他的小说,始终不缺乏“旁观”,既在行文中人物间互相审视,也跳出人物俯瞰全程。“我也看不透,这样的一个人,他是我的父亲。我感觉自己从自己的躯壳里脱壳成为另一个人,他站在我们之间,看着两个男人,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儿子,都是陌生的存在。”《马路上的父亲》全文都是旁观和审视,有距离但又恰到好处。这种有分寸的思绪游离,能够紧紧跟踪人物不至于迷失目标,又不至于被目标察觉而掩饰举止,更能灵活穿插细枝末节,从而真实地抵达人物的内心深处。

  写作技巧上,邓安庆一直在努力探索。他一直都在坚持中短篇创作,每部作品的写作风格都可圈可点,你只需看他如何开头,就能发现他的写作开拓。“女人在决定杀掉男人之前,正在做丝瓜蛋汤。”《丝瓜蛋汤》开篇就是剑拔弩张,使得很平常的打鸡蛋竟然蕴含出冰凉的杀机,始终揪人心弦,而且全文也是心理角力,杀机重重、血腥暴力,堪称是犯罪心理的全面呈现。“其实开始,我做了一件好事。”《散步》一开始就赌定了你欲罢不能,不能不读,吊足了胃口。尤其是《马路上的父亲》,腾挪转移,进退娴熟,一如打太极,更显出邓安庆高超的融材技巧,倒有了长篇小说的绵长韵味。

  看过《终极面试》,你会感叹导演的高超控制力,邓安庆的小说也有类似的感觉,就像正随风轻扬的带哨音的风筝,你不知道它会飘向哪里,你也不忍心忙活别的事只等着看看结局,你只能按照作者的设定,一步步靠近终点。《马路上的父亲》铺展的很细腻也很灵动,你的思绪,始终被牵制,这恰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邓安庆总是能不经意似的抖出一个个让人拍案叫好的绝妙词句。“他也不抬头,眼睛盯着自己手上的茧子,那茧子像一枚蛋形的戒指反带在他的手指内侧。”(《马路上的父亲》)新奇的比喻,贴切又形象,淡化了父亲长年的的辛酸劳累,而又不乏对父亲的感激。除了会心的微笑和佩服,你还能说些什么呢?“这是一条荒芜的马路,没有一辆车子,只有从两排向着马路中央弯下来的路灯一路排到远方,人行其中,像是往恐龙的腔骨里穿。”(《马路上的父亲》)比喻何其贴切,可谁又能跳出现实生活、大胆猜想得到呢?“我摸了摸我的烟盒,揪出一支烟栽在嘴唇上。”(《马路上的父亲》)“栽”?是的,就是“栽”,不行么?绝了~!“男人的眼神戳着面前桌面上的台布。”(《丝瓜蛋汤》)发呆用“戳”字,呆样立现。对动词的出神入化的精挑细选,一直是邓安庆的绝活。

  邓安庆的小说,文字犹如弹棉花,细软而又绵长,于不经意处起始又在无知觉中结束。邓安庆擅长缓慢延展铺叙,不急不慢,在背景的勾勒白描中,使文章显得饱满而又充满质感。《散步》中“我”下公交、磨蹭不去上班、去副食店买烟、闲逛散步,都围绕着“我”求婚受阻的郁闷心情,人物心理的起承转合自然而然,人物的活动也逼真详实,用情感变化统摄人物,把人物写活了。

  听作者怎么说,很有点魔术揭秘的味道。邓安庆关于思考人生与写作的篇章,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他的创作思路。写作的同时,也反思写作,文学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柔软的距离》中他写到:“我也愿意把自己变成人肉DV,用笔去记录村庄、家人、亲友。我对他们有我自小的情感,提起他们,我脑中翻腾着无数关于他们的细节,温暖的、沉痛的、好玩的、难过的,都历历在目;而在写他们的时候,我又希望我是相对客观的,只负责呈现细节,不因为我的个人情感而去遮蔽了他们的个性。”《冒牌福尔摩斯在旁观》中他直言自己的审视生活:“我无法确认我的观察符不符合真实。真实,在这里无法证明,它只能是悬空的。反过来问我自己:她所呈现给我的,会引发了我什么样的思考、情绪、感受呢?作为旁观者,我既需要观察她,也同时在观察作为旁观者的我自己。我在问:她是谁?同时我也在问:观察她的我是谁?”对生活的好奇与追问,对琐事的探究与体悟,对人事的超然与通透,使邓安庆的心思愈发敏锐,文笔愈发犀利,也形成了冷静客观的叙述体,形成了他笔下“柔软的距离” :“与亲人,我距离过近,因此我走远一些来写;与陌生人,我距离过远,因此我走近一些来写。我希望把距离定位在一个适合的距离,同时也是一个柔软的距离,用情度之,用理解之,因此才有了这些勉力为之的粗糙文字,只希望把他们的片段留下。”(《柔软的距离》)

  文学既是精神的寄托,也是情感的诉求。享受生活,也享受写作的过程。在字里行间细细游走,用文字纪念生活,也祭奠生活。似乎在邓安庆的笔下,无事不可写,无事不可入。

  邓安庆的小说,日益冷静和深邃,失却了写作的躁动,不再“大火爆炒”,而是在移步换景中,细腻挖掘,慢慢“文火熬煮”,而变得风味醇厚。相信他会继续在文学的道路上披荆斩棘,扩出自己更宽敞的一方净土,我期待着下一个硕果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九):微型心理观察报告

  我最喜欢第一卷《人间》

  第二卷里不太喜欢。《清洁》,像个故事会。和我以为的他的小说观是脱离的。《锄头》则展示了他虚构的野心。

  主要说说第一卷的读后感。邓安庆的文字足够清新。用词很清新,贴近了写,但又有一股子清水出芙蓉的干净整洁,像孩子般柔和善良的目光。气势也平和,不给人压迫感。邀请的意味那么明显,让人很容易进入。

  转折过渡都很简洁,没有拖沓。我想这是多用短句的功劳,短句,所以快。省略了一些虚词,突出实词的作用。让它们相互作用。这里面一定还有什么学术的解释,我还不知道。但我想,有一种家常的气息。细节多,却不觉得泛滥。像记日记的闲散几笔,留下的都是时间。

  《口福》不好看,兰花指的那篇也不好看。兴许是我没看懂。

  “阿姨不参与,只是当某个人叫阿姨烧水时,会发现阿姨拿着擦玻璃的抹布听得出神”写得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喜欢写这种类型的。

  再整体说说后面几卷。写得好的几篇都是观察得比较深的。描写潦草而粗糙的那些,大概是写了留着当素材用的。不过这样的处理方法,觉得有点可惜了。

  全书最好的一句话是这一句。“阿姨早。阿姨早。阿姨早就候在了大门口。”

  第82、83页有一个印刷错误。从82第二行到83第二段第二行写的是“赵全德”,但是之后这个人物又变成了“赵德全”。

  《柔软的距离》读后感(十):窸窸窣窣细碎一地-《柔软的距离》

  第一次觉得看到这个书名《柔软的距离》产生了阅读的欲望,而且完全陌生的境况下,开始阅读。这种陌生是指,不知道作者,不知道文风,不知道书里说什么。

  看着书,虚实之间的猜测,有作者亲身经历的小段子,也有明显是作者写的短篇,看着像随记,但是也许是小说,窸窸窣窣细碎不堪地,摊了一夜的日常生活片段,令我猝不及防。

  这本书无论是作者自己生活的散记,还是写的别人的故事,都是我所不熟悉的片段。难以想象这是一个80后作者的文字,宛若一个有些苍老的声音,低一声高一声地贴着你的耳朵拉杂地讲着小故事,间或点滴恐怖,间或大眼无神,细碎间,这故事竟然一个一个逐渐地立起在眼前。

  倏忽地,有股戾气从背后来袭。

  其实,这本书文字并不是特别力道,但是角度的确乖张,反正是我所没见过的生活,有我所没经历过的人生,在夏日傍晚开始阅读,月升空之后,随夜里的湿凉慢慢侵入皮肤,一口气翻阅整本书,竟然有了许久都没有过的读字快感。

  真实的话,细碎一地,也木有关系。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