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的读后感10篇

2018-08-05 04:2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的读后感10篇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是一本由吴军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0.00元,页数:64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一):一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浪潮之巅的初步解读

  近期有机会拜读到吴军老师写的浪潮之巅,正好应和了我想要了解IT行业发展史却又总是没有合适的相关书籍需求。在两天里,我精读了本书的几章内容,大致翻看了其余章节。这让我对于IT行业公司的发展有了真正现实客观认识。以往我对IT行业的认识局限于他们的辉煌成就,而常常对他们衰败的原因摸不着头脑,比如摩托罗拉的衰败给我的困惑。然而,这样的现象背后必然直接嫁接与公司的行为方针。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对成功失败的IT业巨头公司成败详尽分析,令我在了解到IT历史同时,也能够以审视一个团队目光评判公司的发展道路,为自身以后的学习工作中的团队管理建设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教训

  给我较深映像的是AT&T公司以及它旗下贝尔实验室的百年盛衰。作为经历固定电话向无线通信时代过度的90后,第一章的内容让我在观察公司的后期运作时,能够更加深切感受到每一项决定对公司造成的影响。吴军老师对AT&T衰落所归结的原因有一点,就是公司运作高峰时限的历史规律。这可以作为其深层次社会原因。但我个人认为,罪魁祸首还是在对时代发展方向的把控不够敏锐,直接原因便是失败、自私、短见的领导集体。由此而映射的八大原因直接导致了日薄西山结局

  由此我归纳了个人以及集体发展的几个重点。作为个人,应该具备核心有价值远见追求思想,应该避免目标的短见,避免思想方针偏离时代要求,要坚持创新精神,注重想象力。作为集体,核心的领导或领导集体,符合市场要求和发展历史规律的集体运作,高层人物长远见识,对可能产业造成致命打击的新兴产业的重点关注,对创造力的坚持,利益多元化后的团队管理,对外部力量警觉,这些,都是团队发展需要特别注意的方向。

  目前我尚未全部读完这本给予我新鲜而又美好体验的《浪潮之巅》,但它成为了我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一个开端,让我能够自主自发地去有价值的书中汲取营养,累计笔记。这对来讲是一个额外的收获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二):浪潮之巅

  作者把新科技兴起和湮灭比喻为浪潮,这是个挺有意思的比喻。就像中国老话说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流转

  本书肯定有不少不实之处,严谨的科技史该要有数据支持。可是本书数据极少。当然了这也不是缺点,要是有太多的数据,不少人看这本书就要睡着了。

  本书最大的益处就是能拿来当科普读物,不熟悉科技史,特指IT高科技史的人,如我这类可以拿来看看。看完后还真是想要去高科技行业走一遭。但是这个行业真的就像作者描述的那么美好么?我表示深深怀疑

  从本书中学到的一个教训就是:要去“新”公司工作,不要去什么传统企业,最近看多不少这方面的书,得出一个该是靠谱结论:对于年轻人,还是要去新企业公司工作,在传统企业,等级制度森严年轻人只能从事些琐碎无聊的事,他们宝贵的热情灵气,都被这些事情耗尽了。真的不值得。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三):粗制滥造之作

  书给我的印象是,结构清晰,部分内容重复,篇幅冗长

  从批评角度看,这(两)本书的问题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编辑的问题,占多数;

  作者的问题,比较少。

  当然,书有很多优点,比如通俗易懂。下面只说问题,后面给出的例子不言自明

  作者的硬伤有一处,就是菲尔兹奖获得者年龄限制。另外,有些语句表达方式感觉不是很顺畅

  我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书来自于作者“谷歌黑板报”的博客文章,但书毕竟不同于博客。 博客的痕迹没有去除干净,成书比较仓促,仍需打磨

  所以,这(两)本书给刚入行的大学生研究生不错,对我这种老油条就不合适了,因为很 多内容已经从其他渠道了解了。有关金融融资的部分,建议单独成书较好。关于Google的几章,建议放在一起,在写法上避嫌(作者是Google员工)。

  上册

  目录

  “第9章 英明不朽 -- 杨致远、费罗和雅虎公司 100年后,如果人们只记得两个对互联网贡献最大的人,那么这两个人很可能就是杨致远和菲洛。”

  全书中,费罗和菲洛混用。

  表不分开在两页为好

  如表2.1和2.2

  62页第一句话

  “经济的前五大行业,即金融、IT、医疗和制药、能源和日用消费品”,“医疗和制药”改为“医 疗与制药”

  119页和120的两句话重复 119页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微软虽然在手机领域与诺基亚紧密合作,但是采用微软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诺基亚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小得可怜。”

  120页的第一句话,“微软虽然在手机领域与诺基亚紧密合作,但是微软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的诺基亚智能手机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小得可怜。”

  203页

  第一段最后一句话,“成为惠普历史上最短命的CEO”,“任期最短的CEO”好些。

  214页

  第三行到第四行,“每颗卫星比同步同行卫星小得多”,应该是“通信卫星”或“通讯卫星”。

  下册

  75页

  倒数第二段最后一句中的“公司甲”和“公司乙”,“甲公司”和“乙公司”较好。

  93页

  第一段中提到的菲尔兹奖,应该是授予年龄不超过40岁的数学家,而不是文中所说的35岁。

  106页

  倒数第二段的第一行中,“我的看法可能有些片面之处”,应为“我的看法可能有些片面”或“我的看法可能有片面之处”。

  108页

  第一段倒数第四行,“......Emacs下一个......”,不符合中文的使用习惯,建议改为“......Emacs中一个......”。

  211页

  第一行,“虽然此前几个季度......”,这个“虽然”用得不对吧?

  215页

  第四段第一行中,“查得.卓尔(Richard Gurley Drew)”,应该是“理查德”?

  256页

  脚注3,和上册233页的脚注11重复。

  336页

  第二行中,“因为各家航空公司发线美国航空因此而效率大增”,应为“发现”?

  345页

  倒数第四行中,“苹果的麦金托什OS”,一般称为“Mac OS”。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四):速览

  终于看完了吴军的《浪潮之巅》两册,他文笔有趣枯燥的内容可读性强,逻辑清晰,善用论据支撑论点。与吴晓波的书相比,吴军更多地透过现象看本质因果分析,逻辑紧凑总结提炼到位,不是泛泛描述企业发展史和潮流趋势

  但吴军的个人情绪也都在书里,他对微软盖茨的帝国建造方式很不认同,把他视为抄袭者和狙击手,连盖茨基金都是为了规避巨额遗产税而设之;对Google洋溢着浓厚的褒奖,仿佛全世界最好的工作在Google,Google的安卓系统地位堪比微机时代的微软操作系统,褒扬Google不作恶搜索排名公平公正;鄙视baidu是除了大陆市场之外鲜有成功的区域性互联网公司而不是科技公司,哀叹yahoo不争气带有传统媒体属性赞誉苹果是具有艺术气息的Google第二,对Dell攒电脑技术含量但赢在商业模式表示认同,HP没落为办公设备电器商,IBM丢掉PC业务后只好专注于服务器提供企业服务,Facebook是前景无量的明日之星,阿里巴巴是全球电商的领军者,诺基亚是集结全芬兰力量全球扩张却倒在塞班系统的木工师傅,摩托罗拉是非常在乎通话质量而不关注产品设计的没落贵族

  套用松下幸之助说过的话意思,“如果一种产品不能盈利就是一种犯罪,因为浪费原本可用于其他产品的有限资源资金”。那些天天烧钱找不到盈利点只考虑流量投资有估值吹泡泡,等着上市套钱的投机者太多了。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五):读书笔记《浪潮之巅》

  关于本书:

  这本书给我们详细解释大数据特点人工智能的发展和我们面对人工智能要做什么改变

  一.大数据的特点和人工智能的发展

  让机器拥有智能的钥匙其实是大数据。大数据不是一堆数字,网上的所有东西都可以算作数据,有了数据之后,再经过系统性的整理,就变成了信息,信息再经过更简洁抽象加工,就变成了知识

  案例

  通过测量星球之间的相对位置时间,就得到了数据,通过数据能得到星球的运动轨迹,就是信息,通过信息总结出开普勒三定律,就是知识。

  大数据有3个特征:体量大、多维度完备性。

  案例:

  1.谷歌拍摄街景的汽车来说,一辆汽车每天生产的数据就是1TB, 1tb就是1024G,一部电影按500M算,也就是说一辆汽车每天能生产出2000部电影那么大的数据量。

  2.手机号能调出你的搜索习惯,你的通讯信息,然后你的性别,年龄,位置,文化背景这些一连串的信息都会被调出来,然后根据大样本统计,你平时关注什么东西,你的生活习惯都会清清楚楚的展现出来。

  3.用智能手机手机全球人的面孔;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提前把道路上所有可能遇见情况全部预先输进电脑里,然后根据扫描情况快速匹配识别,做出各种各样反应

  智能问题实际上就转变成了如何处理数据的问题。机器的智能水平也会随着数据量的增长而增长,所以智能革命的趋势是不会变的。

  二.我们面对人工智能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首先要进行思维上的转变,从单纯机械思维转变到大数据思维。机械思维的本质就是确定性和因果关系。在两个世纪以前具有机械思维人,那这个人就是顶级的精英。机械思维能被普遍接受的一个大前提是,它默认这个世界的所有事物都是有规律的,而且这些规律是确定的。

  案例:

  1.牛顿用几个简单公式,像力学三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就把所有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描述清楚了,焦耳用一个公式就说清楚了能量守恒的原理,麦克斯韦用几个公式就描述清楚了电磁的原理。

  2.现代医药学的核心也是因果关系。如果要治疗一种疾病,得先找到病原体,然后根据病原体生产克制它的药,医生首先要通过各种手段检测你生病的原因,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如今机械思维方式大多数时候不太管用了。因为这个世界具有不确定性

  案例:

  1.在一个桌子上掷色子,如果不作弊,在色子站稳之前通常是没办法知道他是几点的。可是假如我们想通过公式计算出这个色子的运动规律,那需要知道哪些数值呢?我们得知道色子的形状密度分布,出手时的力量和旋转的角速度,我们还得知道桌面弹性系数空气流动速度,这里面还有很多我们忽略的细节,如果把所有的细节考虑清楚,那理论上应该是能测出色子的运动规律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这里面的很多细节是没法把握的。

  2.测不准原理,像电子这样的基本粒子,你要测它的位置总是有误差的,因为你测量它这个动作本身就会对它的位置产生影响。

  依靠因果关系这种方式认识世界的效率其实非常低。大数据思维给机械思维做了完美补充

  首先,大数据解决了不确定性的问题。“信息熵”这个概念指出,信息量和不确定性有关。

  案例:

  你看一本心理学的书,如果你本来就对心理学这个领域很了解,那你可能很快就能看完这本书,就是说这本书只要给你提供很少的信息量你就消除了对这本书的不确定性。相反,如果你看一本编程的书,恰巧你又是这个领域的小白,那你可能就需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拉的看完才能理解,你需要大量的信息才能消除对这本书的不确定性。想要消除不确定性,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入信息。

  其次,大数据的强关联性可以替代因果关系。

  案例:

  1.如果按照因果关系,研制一种新药就得花费很长的时间和巨高的成本,有了大数据就不一样了,它可以对每一种药和每一种疾病进行配对,比如现在的病大概有5000种,药有1万种,我们对它们进行匹配就会发现,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对治疗胃病特别有效,虽然不知道为啥,但是结果显示就是有效。这样先知道结果,然后再倒推原因,通常只需要花3年时间验证就可以了,花的钱也只要原来的十分之一就够了。

  2.在美国各州的检察官要告烟草公司,因为吸烟有害人们的健康。有一份报告就显示,吸烟男性肺癌的发病率是不吸烟的23倍,女性则是相应的13倍,但证据不足够对烟草公司判罪。直接的有因果关系的证据非常的难找,所以检察官只能找烟草公司所说的那种,在其他因素都排除的情况下,吸烟者的发病率依然比不吸烟者高的证据。最后虽然还是没有找到香烟和肺癌有直接因果关系的证据,但是依然收集了大量的样本来间接说明吸烟的危害,因为样本够多也很权威,最终检察官胜利。

  那这场智能革命会让传统的产业加上大数据就会变成新产业。

  案例:

  1.弱势篮球队的崛起,通常是一个大老板喜欢这个球队,先花钱买下球队,然后砸钱买球星和请大牌教练,再做各种广告招揽球迷。硅谷有一个球队就很特殊,他的管理层是由风险投资人和数据分析师组成,他们不买大牌的球星,反而把队里特别有名的球员都卖掉,然后围绕一个没有名气的球员制定球队的战术,就是主要依靠三分球投篮得分。这个球队就靠这个打法逆袭成功,成为那个赛季的总冠军。

  2.大数据在医学上的运用,美国的一位高中生,他设计了一种确定乳腺癌癌细胞位置的算法,输入了760万个病例,对癌细胞位置预测的准确率就高达96%,基本上没有失误,比一个资深的老大夫要强上很多,相信不久后医生这个职业也很快就会被机器替代。

  大数据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首先就是我们会彻底没有隐私。

  案例:

  1.奸商的精准营销,会通过你的反馈记录看出你是个好惹的人还是不好惹的人,要是你特别在乎自己的权宜,一买到假货就给自己维权,商家就觉的你这个人不好惹,还是给你推送真货比较省心,要是你对这个很不敏感,买到假货也懒退,也不说,那商家就总是给你推送假货。

  2.美国很多航空公司就在利用个人隐私发财,当航空公司发现某个人最近必须出行时,而这个人以前的记录又都显示他对票价不敏感,那航空公司给他的报价就比其他人高的多,尤其再加上最近只有它们这一个航班的时候,那它们就会坐地起价。

  大数据思维和机械思维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互相补充,它就是新时代的方法论。

  我们的工作被人工智能绞杀之后,那我们要怎么办呢?

  作者的答案就是人工智能只会把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唯一能做的是争当百分之2的人,不要去做那百分之98的人。拥抱智能时代的任何新技术新工具,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成为受益的少数者。

  总结:

  这本书给我们详细的解释了大数据的特点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历史,指出了大数据的三个特点,体量大,多维度和完备性,这三个特点让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如何处理数据的问题,他带来的智能革命要求我们从机械思维切换到大数据思维,用不确定性的眼光看世界,再用大数据的强相关性替代因果关系,掌握这些我们就能以正确的姿势迎接这次智能革命了。

  人工智能替代了人们重复性的工作是一件好事,总的生活品质还是会不断的往上走,有创造力的人会不断的提升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清闲的生活也会释放大量的创造力,人工智能的学习对象永远是人,只要我们能不断进步,人工智能就是我们的最好的工具。

  金句:

  1,如果我们把资本和机械动能做为大航海时代全球近代化的推动力的话,那么数据将成为下一次技术革命和社会变革的核心动力.

  2,在无法确定因果关系时,数据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可以帮助我们消除不确定性,而数据之间的相关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取代原来的因果关系,帮助我们得到想要知道的答案,这便是大数据思维的核心.

  3,在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大数据和机器智能的工具就如同水和电这样的资源一样,由专门的公司提供给全社会使用.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六):将IT发展史轻松地一笔带过

  看到本书是机缘巧合在某网站看到一个牛人的推介,觉得自己对于科技公司的历史了解不过,有必要拜读拜读,于是乎在我求职的过程中(此处省略一千字)看完的了这本书。

  《浪潮之巅》大体讲述了上个世纪以来各科技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影响科技公司兴衰的重要因素。在此书中,作者并没有使用高深难懂的专业名词来阐述,而是采用平白的描述向读者进行了讲述。

  向有志于创业的人推介此书,此书中的很多建议确实在现今还有很多参考意义,例如摩尔定律、反摩尔定律仍然适用,同时如果你不了解互联网、科技也可以读读,本书至少是通俗易懂的,没有任何门槛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七):不一般的IT当代史

  不一般的IT当代史

  ——请别错过这本书这个人

  纯粹的应酬让人言不由、衷口是心非,而跟同道中人的结识却总让人如沐春风、相识恨晚。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觉得一个人所交的朋友的“质和量”是衡量这个人是否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硬杠杠。以我所见,如果一个人在孩童时代,他的父母就会在乎他是否会交朋友,这样的人长大后的发展应该都不会太差。我虽然不是那种十分外向自来熟的人,但一直以来遇见值得相交的朋友也会主动靠近尽量不端着。我的另外一个习惯就是愿意把自己的各路朋友们纠集在一块,通过某个场合,让他们有机会也成为朋友。对于书,我也是这个态度。一方面遇见好书的那种喜悦真有一种“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的惺惺相惜,一方面特别乐意推荐给其他人我所遇见的好书:一份喜悦分享后就变成了两份。

  铺垫的有点久,不过我还是特别真诚也特别冒昧的给你推荐这本《浪潮之巅(第2版)》,想起来竟然2011年就有了第一版,2015年底才有机会相遇,也算悲喜交加。至于本书的好处,在于以下几点。

  一、 书是好书。本书描写了IT行业在最近这几十年的发展,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公司跟最传奇的企业领袖为节点,串联起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书里看到那些“曾经以及仍健在”的公司起起伏伏,看到作者对各位领袖在商业、性格、为人上面精准独到的剖析,真有一种“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的历史即视感。因此我对本书的评价是:IT行业的当代史。

  二、 人是牛人。作者吴军的履历实在过于光鲜,为了不浪费篇幅请自行百度之。这么一位“理科生”竟然具备这么好的“历史格局观”的同时,对于人物对于时代则抱有一种“历史之同情”则实为难得。他既没有打开上帝视角,傲慢轻佻的用马后炮揶揄谁;当然也没有因为谁在商业上的成功,而刻意的粉饰谁。比如他对乔帮主的评价完全没有《乔布斯传》作者对传主的那种美化乃至欲盖弥彰,对于他商业成绩肯定的同时对乔帮主的性格还是比较公正客观的进行了描述。其他如微软的比尔盖茨、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描写都非常的让人信服。至于文字上面的工夫就更突显了理工科同学的优势:精准、简练、克制。

  三、 再次推荐。至于本作者其他的著作如《数学之美》、《硅谷之谜》虽然仍未能倒出空来拜读,但也已经放到了后续书单中。这完全都是因为出于对作者的信任,让我对数学这种高冷学科的著作都敢鼓起勇气想一窥究竟。因为我始终相信,如果当年在学校能有幸得遇吴军这种老师授课,想必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要宽阔很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爱会丰沛很多。

  以上,是我想引荐你认识一位朋友的推荐信。是我由衷的怀有诚恳心意的一次邀请。而爱读书的你,热爱生活的你,想必在不远的未来的某一个时段,会开心的发一个笑脸给我,这也就足够了。

  2016年2月29日星期一 0:16AM 家.客厅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八):浪潮之颠的弄潮儿

  《浪潮之巅》整整看了一周,看完也两天了,说实话看的有点粗糙。总觉得说了很多,懂了很多,但是又觉得虚无缥缈。但是不管怎么样,一套高水准的书,非常值得推荐和阅读。

  这是一本科普性质的IT发展商业类书。

  如果你想创业或者已经是创业人士,推荐你看看,能让你从AT&T、IBM、微软、苹果、英特尔、甲骨文、思科、雅虎、摩托罗拉、google等千亿级的公司兴衰,看到创业“机会和障碍”,了解“计算机到手机终端再到互联网”行业发展路径,感叹和体会各家公司“兴衰转瞬”,带给你很多的警醒。

  如果你想了解变换莫测的行业发展趋势,了解工业、计算机、互联网、再到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和关键要素,这本书可以当作基本科普书籍,非常易懂。

  如果你是企业管理人员,你也应该仔细去读读。一个企业创业者、ceo、投资者,技术、产品和市场,到底孰轻孰重,到底如何布局,或许能带给你一点思考和借鉴。

  不管这本书讲了行业兴衰的逻辑路径,多少经营的道理和方法。但是作为读书者,必须要清醒认识到的是: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成功的基因和成功的公式,这个是没办法复制的,你能学习的就是去比照和摸清自己的行业发展规律,避免发展的中坑,避开企业发展中的“遮蔽”效应。

  第一,从商业“浪潮”角度,谈谈几点体会

  1-商业发展是有浪潮的,能抓住浪潮的寥寥无几;

  2-技术的变革是推动商业浪潮的第一动因,这个是无容置疑的;

  3-并不是所有伟大公司成就都是依靠技术变革,有的仅仅是依靠原有技术的重新组合也是能创造奇迹的;

  4-不管商业发展到什么时期,实现“产品和用户价值”这个本质是不会变的,只是商业发展越往后,这个实现“链”越来越短,实现的“方法”越来越多样,实现的“效率”越来越高;

  5-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垄断化”,“赢者通吃”的局面越来越明显,一旦赢家占据了至高的商业模式,跟随者都必须向他学习或者受他统治,其实某种程度就是在替它引流,但是这也是宿命,具体见书中的“7-2-1”定律;

  6-不管你从哪个点切入,一定要去反思自己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只有找到合理的商业模式,企业才能盈利,否则你只是在引流堆积一堆潮流数据,可是无法变现,然后等着人来买你

  ......

  第二,从企业“兴衰”的角度,聊聊创业和发展

  1-企业“由兴到衰”是个必然的路径,并且速度在越来越加快。想要避免“走向衰落”的宿命,必须跳出企业,看行业发展,在第一条生产曲线外,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这个往往是很难的,只要少数的公司能做到,核心就在其创业者和ceo。

  2-一个顶级的创业者或ceo,必能跳出企业的“舒适区”,看破行业兴衰,并且有魄力,勇于丢掉”现有的生产曲线“,依靠智慧的判断和决策,将资源投向新的曲线;可悲的是很多时候,一些企业正因为自己在原来的生产曲线下“如日中天”,连手上明明有新的技术和产品方向,他都生生的丢掉,因为它没有勇气和魄力“革自己的命”,然后只能等着别人来“革它的命”。

  3-一个公司发展大了,每个公司都不可避免有内部有大公司“官僚的病”,外部有受制于投资者的“财务数字病”,一个是管理之痛,一个是经营之难,都是“避无可避”的;

  4-所有很多时候一个企业经营者知道企业必然会走向“衰败”,可是它受困“财务数字要求”和“现有资源效率”,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它沉下去,有时候不得不说是一种“宿命”;

  5-一个企业就跟一个人一样,都是有其固有的“基因”,例如微软他只能做微机时代的老大,几次转型都不理想,就是做不好“手机和互联网”。这个是由他企业创始人和企业内在资源、各个利益共同体决定的;

  6-企业做大了,一定要避免被投资者牵着鼻子走(书中是指华尔街的投资公司),不要一味盯着财务报表,一定要知道自己发展“第一因是什么”,要么不能停止技术的革新,要么不能停止产品的迭代,更要避免行业的衰败和被超越

  .....

  第三,从企业“运营”角度,聊聊管理方法

  1-自私的基因,在企业管理中也是根深蒂固的。一个企业创业者或者ceo的出身和专长,必然决定这个企业“经营之本”。如果创业者和ceo是技术出身,在他在任期间“技术”必然是第一因;如果是“产品”出身,在他任期必然把“产品”当作第一因;如果是“市场”出身,必然会把市场当作第一因.....然后公司整个资源投向、话语权必然会掌握在老板的“出身基因”派系中。

  从不同公司剖析看,这个是没有对与错的,只是由你企业定位和发展时机决定的。

  2-高技术高素质人才在未来企业运营管理中是第一因。在技术带来的变革效率远远高于管理带来的效率下,对于公司特别是创业公司而言,人才,高素质的人才,能大大降低的你的管理成本。因为高素质人才聚集在一次迸发的创新力和效率是惊人的,同时高素质的人才“自带的内驱力”能抵消你无形中损耗的管理成本,同时也能某种程度上,避免滋生“官僚病”。

  3-未来公司的管理是越来越不需要统一化的管理,需要是营造“创新”的文化和驱动发展的氛围。如果是一个新兴行业的公司,不要想着去用统一标准管理人,作为高层而言你要做的就是找到正确方向,去激发人的活力,去努力打造“创新的氛围”。如果你自己有敏锐的方向感,那你需要做的事指挥乐队按照你的节奏演奏;如果你没方向感,那你就要善于凝聚同样优秀的人,一起去找方向,给大家足够信赖和支持。

  ......

  第四,从个人“发展”角度,聊聊自我准备的方法

  正如前面所说,能抓住浪潮的寥寥无几。但是作为普通个人而言,如何在一浪高过一浪的浪潮中,谋得发展,让自己能触摸到浪潮,就很了不起了。

  首先,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是“学习,提升认识,让自己了解和读懂浪潮”。了解了你才能知道方向,知道自己兴趣点,知道自己的差距,然后一点点去弥补。如果触摸不到浪潮,至少所学方法能在自己范围圈内使用。

  第二,做好行业和专业准备。知道行业通识和发展,不管从行业上游、中游或者下游入手,先试着去接触这个行业(行业会议),接触这个行业的牛人(学习专栏和社群),多与这个行业中人交往。然后加强自己专业磨练,持之以恒很重要;

  第三,行万里路同样重要。书中描写的硅谷,斯坦福神奇的“开放、变革、创新”的空气,真让人向往,如果向往什么,真的要尝试着到真实环境中感受下,这个必将再次深度强化你的认知。

  总结:何为好书,如何读好书的感悟

  好书,必然能刷新或者重塑一个人的底层认知;

  好书,读一遍是不够的,恍恍惚惚,似懂非懂,深度在学习是非常必要的;

  好书,商业发展史,任何一个发展拐点,任何一个企业,任何一个人都有数不清的小点,读通任何一个都是了不起的。因此,扩展学习更是必要的。

  好书,大逻辑很多,大道理很多。不能再说“懂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不是道理不好,而是你不会消化吸收。因此,多琢磨,多练习,多转化才有价值。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九):计算机史上的人间词话——《浪潮之巅》第二版读后感

  1 这本书在讲什么

  IT领域的发展就是一波波的浪潮,幸运的公司能够赶上一波,即使不怎么费力,也能够风光的过上几年舒服的日子。对于互联网领域,浪潮的周期更短,三年河东三年河西,毫不为过。在2001年读大学的时候,真的很难想像能有公司干翻微软,可现在眼睁睁的看着微软将走近坟墓。同样,当年买手机首选诺基亚,现在都变成了淘汰品。

  既然有浪潮,并且在一段时期内,它清晰易见,那各个公司都冲上去不就轻松了。可在IT领域又有70-20-10的规律。就是在一个细分的市场,往往只能容下一家大的,占有7成的市场份额,还有一家老二,占有2成的份额,其它的若干公司,只能分剩下的1成份额。赢者通吃,在IT领域显现的尤为明显。所以如果做不成老大,是很难办的。就像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确实很热闹,谁都看到是一种趋势,可无限的机会并不代表你就能做起来。

  对于大公司,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为什么不能在每一波的浪潮上独占鳌头?答案就在基因。就像人的性格很难改变一样,公司的基因也是很难改变的。一个公司在一个领域越成功,它积累的文化、做事方式、流程、决策机制等,越适合这一个领域,那么在面对新市场时,越扭转不过来思维。这就是为啥微软注定要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衰落。关于这一论断,并非吴军的原创。在克里斯滕森的《创新者的窘境》一书里,已经详细分析了这一规律,但并没有用基因一词。

  书中讲述了IT领域的曾经的和当下的巨头们的发展史,论证了一波波浪潮的特征。就像说人这一辈子是一命二运三风水一样,公司的发展不可能只用浪潮来归纳。管理、创始人的个人能力、资源等等,都可能影响到一个公司的发展,理解浪潮,可以减少发生以卵击石、螳臂挡车的惨剧。

  2 与第一版的不同

  在读第一版时,我就诧异为何没有讲Oracle的部分,所幸在第二版里出现了,这甚至是我愿意花钱买这本书的主要原因。由于本人从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方向,所以对这方面的历史也比较感兴趣,去年在读了关于关系型数据库及SQL相关的论文后,就很想知道埃里森当年是怎么抓住机遇创建Oracle的。有一本比较老的书叫《上帝与埃里森有何不同》,应该是非技术人员写的,但基本可以了解Oracle的发展史。《浪潮之巅》第二版的Oracle一章可以说是那本书的缩减版。

  由于IT领域瞬息万变,处于发展中的几家公司,相关的内容都做了更新。我没有仔细去对比过,但读起来感觉许多内容都是被重写过的,所以读起来并不觉得已经看过了。

  3 我最想看到什么

  记得在初中的时候,有篇课文是弗朗西斯培根的《论读书》,其中有一句是“读史使人明智”,我就记在了心里。做事时会有兴趣了解它是怎么从零一步步的发展而来的,进而避免犯同样的错误,多借鉴点经验。这本书可以说是IT领域的发展史,读起来就像《史记》,一个是从公司的角度,另一个是从重要人物的角度,描述了一个时代。当然,如果你看过《乔布斯传》,可能对书里描述的苹果历史就觉得是简化版了。其他公司的历史也类似,不可能讲的特别细,但脉络骨架会讲的比较清楚。

  其次,书中有许多对公司未来发展的判断,既然过了两年,很想了解到他的判断是不是对的。吴军在书中对他自己的一些判断做了分析,有判断准确的,也有判断失误的。当然,毕竟只是过了两年,许多事情盖棺定论还为时过早。我觉得他对IT领域的分析非常透彻,但我不认为让他亲自操刀就能做好。事实上,吴军在腾讯的一段时间也并没有将搜搜做起来,可见知道与做成还是两回事。这一点很像王国维,如果你读过他的《人间词话》,会发现他已经完全悟透的词这个领域。他自己也写过不少词,并且会自诩写的好,但你读读就会发现完全是扯淡,自不量力。

  最后,吴军的文笔实在太棒了,读起他的文字完全是一种享受。不用华丽的词藻,只是娓娓道来,但讲的很清楚。去年有一篇文章叫《面对面的办公室》,讲图灵的,风格与吴军类似,我就读了好几遍。IT领域代码写的好的人很多,但文章写的好的就不多见了,从这方面吴军是个异类。

  在我看来,《浪潮之巅》绝对会成为中国IT领域的名著。

  后记:[2015-8-18]前一段有个亲戚来找我,大二学通讯的,很困惑。他不怕努力,就担心自己努力的路是不是对的。因为在高中学习不得法,学习很努力,但是成绩不太好。他的困惑我说了些自己的感悟,感觉并没有解答好。在他临走时,我把书架上的《浪潮之巅》第一册送给了他,让他凑暑假没事可以看看。没想到过了两天就给我发了条消息:“看计算机的发展历史,比现在直接接触计算机更能深入理解。如果我想真正理解计算机,从什么时代的计算机开始了解比较好。直接学c语言我感觉没乐趣,从最早的语言学习更能理解,就好像自己是创始者。”

  《浪潮之巅(第2版)(套装上下册)》读后感(十):第十五章 硅谷的摇篮(笔记)

  美国政府的NSF和DARPA等科研经费一般自主的都是工业界不愿意支持的基础研究项目,比如基础科学、生命科学和材料科学的许多项目。这些研究课题在短期内不可能产生任何商业价值,有些可能永远没有商业价值,由政府出钱来资助这些项目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一旦某个项目有了商业价值,并且可以由公司资助时,政府会渐渐减少并且最终停止对这些课题的资助,因为政府(纳税人代表)认为没有必要和工业界做重复的事情,更没有必要和工业界竞争。

  需要政府帮助的是那些小而且不容易盈利的公司,比如太阳能公司。

  即使在工程领域,政府资助的研究项目也常常是非常尖端,而且可能的应用面非常窄,有时候发表的论文都没有几个人真正愿意读,更不用说有商业意义了。

  其实和工业界保持联系,并且为工业界做研究,对于创业来讲,最大的好处在于能够看清产业发展的方向,并且找到新的机会。这个潜在的好处对于年轻的学生,甚至比对于资深的教授们更明显,因为年轻人更愿意尝试。

  美国虽然在从科学技术向产品转化方面做得比其他国家好一点,但是仍然明显存在着工业界和学术界相脱节的现象,这不仅表现在大学研究课题脱离实际,也表现在工业界在遇到问题时找不到解决途径,而能够紧密联系这两头的斯坦福大学的师生常常就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政府资助的研究课题不仅偏向于理论研究,而且也未必有很大的研究前景。大学教授看上去自由自在,可以研究自己有兴趣的课题,不想公司里的人被绑在上司交给的任务上。但是因为没有经费是万万不能的,因此大学教授天天围着经费转,政府有什么任务他们就不得不申请什么课题。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