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10篇

2018-08-05 04:4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10篇

  《情迷佛罗伦萨》是一本由(英)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128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13-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一):另一版本傲慢偏见

  

不得不说找到这本书是基于看过《月亮与六便士》以及翻译书名:情迷佛罗伦萨。毛姆叙述故事能力已在《月亮与六便士》中有所领略,并无过度惊奇地叙述中吸引着你继续读下去。玛丽和劳利的故事是另一版本的傲慢与偏见,一开始玛丽对劳利的风流散漫不屑一顾,而劳利也一直以不可靠花花公子形象示人。故事一开始埃德加执意要给玛丽手枪原因也是因为英国人总是觉得外国安全缘故。看到这里立马百度了一下,奥斯汀是英国人,毛姆也是英国人。对,我要重读《傲慢与偏见》了。至于故事中的爱情故事,似乎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常见。埃德加与玛丽,典型的老男人小女人结合,最终玛丽告诉埃德加真相后,埃德加没能与玛丽在一起。全是因为埃德加比起爱玛丽,更爱自己名誉地位,虽然他已不想娶玛丽,但仍旧想要兑现自己承诺,也是由于埃德加最爱的还是自己的名声: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无论如何也要信守承诺,即使自己也不像当初那般心甘情愿。玛丽与卡尔,就像大女人与小男人的结合,玛丽可怜他,也许二人在一起玛丽会像母亲一样照顾他,但是男人的爱情中是没有怜悯的,于是他愤怒了,觉得自己受了侮辱,最终了结了自己。以上两人的爱情用毛姆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在爱情中还在乎自己的尊严吗?最后玛丽与劳利,经历藏尸事件选择在一起,又说明另一个道理有趣灵魂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二):成功通俗小说是应该被谴责

  司各特在他的骑士小说《惊婚记》里面塑造的法国国王路易,是一个十分成功的喜剧角色。路易国王奸险狡诈,算计精明治理国家本领嘛,那是全欧洲第一流的。但同时,这位国王却又是出奇虔诚信仰基督。路易国王自己也很清楚,自己曾经做过的那些丧尽天良的权术勾当,是完全不能为宗教教义所允许的。

  于是,每次做了坏事之后,路易国王都要诚恳地向天主忏悔自己的罪恶。然后,国王就会真心相信,自己的罪恶已经被上帝饶恕了,从而获得了极大心灵宁静。下次再做坏事的时候,国王陛下也不会再有什么心理负担了。

  奸诈愚蠢的双重性格在这个喜剧角色的身上结合得十分完美水乳交融相映成辉,堪称是这部小说中最为成功的角色。相比之下,男主角女主角的形象就显然片面单调得多了。远不及路易国王的生动有趣、充满了艺术魅力

  与路易国王相似,《金银岛》里面的厨子西尔弗,也是一个因为其双重性格而充满了喜剧色彩的大坏蛋。所以,尽管西尔弗先生恶贯满盈死有余辜,但是,在故事的结尾,被囚禁在船舱下的西尔弗趁机逃跑了,船上的好人们竟然都松了一口气。因为这个大坏蛋实在乖巧玲珑,在关键时刻冷酷无情地出卖同伙,减轻了好人们的损失,有重大立功表现。如果他被押回英国名正典刑的话,好心肠的绅士们颇觉得有些过意不去呢。

  毛姆在他的很多部小说里面,也曾经多次试图创造类似于路易或是西尔弗这样的角色。而且,与其他的作家不同,毛姆虽然并不讳言这一类角色都是恶棍无赖,但却也从不真正地掩饰自己对他们的欣赏喜爱。在毛姆的哲学观点看来,既然人类天生就有各种欲望,那么,通过努力满足自己的欲望,就是唯一正确做法。不这样做,反而很虚伪,令人讨厌。

  譬如说,路易国王喜欢权利,他就努力去追求法国的统一海盗西尔弗喜欢金钱,他就努力去寻找荒岛上的宝藏

  而在这样的努力过程中,冒险家们总不免触碰到世俗会所布设的愚蠢而又虚伪的礼教罗网。路易与西尔弗这样的厉害角色,拥有足够劲头与精明,可以轻而易举地冲破世俗罗网的羁绊。这正是他们背负骂名的原因,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毛姆对他们崇拜五体投地

  如果毛姆先生是一位哲学家,把他的思想写成哲学著述,他的观点当然会遭致众多的批评。但是,毛姆只是把他的哲学思想注入了他的小说之中,操纵着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每一处情节。这也是毛姆小说的显著特点

  所以,如果我们喜欢毛姆小说,十有八九,我们也会觉得他的哲学观点很有趣。相反,如果我们不能接受毛姆的哲学,也就不会喜欢他的小说了。

  《情迷佛罗伦萨》里面的劳利•夫林特,是一个恶名远扬的浪荡少年。玛丽•潘顿与劳利初次接触之后,也颇觉此人之无赖不良,对他没什么印象

  然而,玛丽却因为自己的博爱悲悯天性而卷入了一场意外死亡事件。玛丽很可能会遭到刑事指控,虽然她是清白的,但她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的辨白能够替自己洗清嫌疑

  孤立无援、万般无奈之下,玛丽只得向劳利先生求助

  劳利先生立即展示高尚侠义精神全力相助。他们的密谋一旦败露,劳利肯定会被列为共同被告的,劳利先生却无所畏惧。劳利先生属于那种很稀有人才,越是置身于巨大危险之中,就越是快活兴奋,就越是能够发挥出无限的潜能。最后,劳利先生顺利地帮助玛丽摆平了这件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劳利的机智勇敢热情奉献精神,都给玛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玛丽对他说:“你这个人,意想不到地方太多了。劳利!我总以为你只是看些体育新闻的。”

  “我不是把所有的货色都陈列在橱窗里的,”他做了个笑脸。“我想,你嫁了我,我决不会像你想象的那样惹你讨厌的。”

  玛丽听到这句打趣的话,很快活……

  这样看起来,劳利只是被误解了,而并不是同时具备双重的混合性格。就如同许多精彩的冒险故事那样,男主角虽然开始被误解,但最终证明了他们正直与勇敢,也证明了他们的单纯与片面。

  据说,作家们在写作时,往往并不能总是很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微妙意图。所以,有时候,某些小说人物会意外地拙劣,而另一些小说人物又会意外地有神采。许多评论家们认为,这也是写作的魅力之一。

  在这部小说里面,我认为,毛姆先生是愿意把劳利•夫林特设置成为具有混合性格的人物,就像是路易国王或是海盗西尔弗那样。

  然而,也许是因为在写作的过程中,追求商业成功的考虑超过了作者表达真实意图的考虑,所以,毛姆写出了一个十分精彩的冒险故事。男主角英俊潇洒,女主角美丽善良。操纵着他们的那种乖僻嚣张的哲学观点,被克制恰到好处,显而不彰。他们的形象落落大方、完美迷人。我们几乎都忘记了,他们其实是毛姆小说里面的人物。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三):来,关键的时候到了,精彩三选一

  毛姆刻薄归刻薄,他也总还是将人讥讽洗刷一遍之后,还是给你一个好结局。我想是因为这人性啊,并不只是小说,它也是真真的现实。而现实里,就总是有人好有人散。这人性,也不过是人人都有。又或者,他说到底,还是善良的。

  书很薄,一口气就读完了。

  真的,一个会讲故事的人就是这样的。读毛姆的小说就是不用换气儿。哪怕是一大段一大段都是一页那么长的,可是读起来也毫不费事。然后隔上几页,他就来几句精辟总结比如说

  宝贝,那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冒险。

  我看这本书大概只花了半个多小时?这还是慢腾腾一边啃着早餐一边翻的。

  一个女人,嗯,漂亮女人的选择。

  我不禁想起《面纱》呢,那至少是我好几年前一直最喜欢的小说之一。读这一本书的时候我就一直想起《面纱》。那些女主都是有着以美貌换取人生所有其它的小姐,所以故事常常都是从嫁了人开始。

  因为,无忧的小姐直到嫁了人,她们的人生才开始有了矛盾。爱情啊,物质啊,虚荣啊,愚蠢啊,之类。

  怎么选择好呢,我亲爱的小姐。

  本书(《情迷佛罗伦萨》这书名翻译实在是太……了,后面都用本书二字代替啦。)中有三位男性

  A.卡尔

  “然而我有时候想,要是一旦我遇到一个贫穷孤独不幸的人,那人在人生中没有半点的欢乐,也不知道任何金钱所能买到的享受----而要是我能给他一种绝无仅有的享受,给他享受一刻过去梦里也没做到过、往后也决不会再有的绝对的欢乐,那我就把我所有的一切都愉快地给予他。”

  遗憾的是一到这种时刻女人那种神奇母性光绘就会顿时开始焕发光彩。而不幸的是卡尔就是这种男人。

  他把她当成女神。他只想仰望的女神,她却甘愿做一个让他占有的女人。(完蛋了这肯定是个悲剧。)

  “也许你片刻之间所给他的狂欢,使他深知人间不会再有更大的欢乐,因此也不想再有所企求了。你知道,人生在世差不多人人都有一个时刻,觉得是快乐到了极点,不禁心里会说:‘但愿我能在此刻死去。’是的,他达到了那个时刻,产生那种感情,所以他死了。”

  .埃德加

  帝国建造者,教科书男人(哼故事肯定最后要逆转的)。但是这些不重要。嗯。重要的是还是毛姆对人性的描写嘛。来。

  “他爱她;不和结婚将深痛地遗憾。可是她几乎看准他此刻是正想舍弃她——无论怎样难受,只要在面子上无损他的自尊心。他是他自己的完整人格奴隶。”

  这是一个在他道德价值范围内的大岔子。大到他要放弃即将拥有的帝国蓝图来成全的岔子。但是他似乎觉得非要舍弃不可,只有这样才符合他的正直人格。一想到要牺牲那么多来成全他的正直人品,他似乎有一些苦涩自得

  C.劳利

  “无论一个女人对他怀有怎样的偏见,他只消跟他混上半个钟头就可以把她的心融化,一会儿她就根本不相信人家说他的一切坏话了。然而如果你问她看上了他的什么呢,她又难以回答。他当然并不怎么漂亮,外表也毫无突出之处,看上去就像车行里任何一个机匠;他穿的漂亮衣服好像是工装,但他好像也并不在意外貌怎么样。这个人似乎对什么事情无所谓,即使对恋爱也是如此,这是最恼人的;他做得很明显,他在女人身上所要求的只有一桩事情,他的冷酷无情是在太让人受不了。但是他自有一种潜力会使你神魂颠倒—浮喧的态度中寓有文雅,嬉笑之间有动人的热力,他又本能地把女人认为是人类之外的另一种生物,这尤其使女人觉得异样受宠若惊;此外还有他嘴上显现的色情和灰眼珠儿的诱惑。”

  毛姆大叔你太明显了!一看这痞子出场就已经知道这痞子要赢了。接下来只是看他怎么赢罢了。接下来你就要借这痞子的嘴来道出无数人生的真理了。

  这类吧,对于自己是什么货色和自己想要什么货色都无比清楚的男人。他们的道德摇摆不定,他们的对错也不那么明显。他根本不在乎你犯的那错,他也不觉得成为未来的帝国夫人是你的加分项而只觉得那是件蠢事,并且即便是那样,也都没所谓。

  这个故事有几个结论我有点认可

  1、人生就是一场冒险;

  2、女人通常都能接受男人对她的伤害,但却不能接受男人为她牺牲;

  你猜女主角选了谁?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四):关于女人和她的爱情

  这是一个关于选择的故事。主角是一个年纪轻轻的美丽的寡妇和3个人设极其不同的男人。关于美丽年轻女子的故事,大多是吸引眼球的。人们偏爱漂亮女人的情事,就像喜欢色彩绚烂烟花。美丽女人的故事,是有味道的。有时候像百合纯净清冽;有时像奶香,性感温暖;有时是玫瑰,性感而迷人。美丽女人的故事是神秘的,好像他们的故事一定会有些不同,书还没有开始读,就多了一些意味深长

  最近关于情感,尤其是爱情,又多了一些兴趣关注。本以为自己年纪已经不小了,又已经是结了婚的人,就对爱情没有什么期待感悟疑虑了。但是看了一些优秀电影和书,还是在内心起了不少的波澜。爱情是永恒的,不管年少还是年老,也许人们永远都不会停止对它的追求与追问。

  昨天看了电影《情挑六月花》,电影不是一个好名字宣传海报设计情色意味特别浓。第一眼看上去,并不是我这样的观众首选。但是看了介绍说是讲述失去妻子不能自拔的年轻帅哥,与一个女侍者的爱情故事,于是就看起来了。故事真的是让人惊喜。男主角麦克斯高达帅气,是典型的英国绅士与贵族的人设。故事讲述的是他的妻子珍妮因车祸丧生,他两年来一直郁郁寡欢不能自拔。珍妮与麦克斯原本青梅竹马,十分相爱。妻子的去世让他失去了爱的能力。27岁的麦克斯拒绝与任何看似合适的女人开始新的恋情。直到遇到了四十多岁的餐厅女招待诺拉。诺拉因为麦克斯的偶然“找事”对这个年轻男人产生印象,在酒吧的偶遇,让两个醉酒的受伤的人产生***。之后的两个人,敞开心扉开始陷入热恋。但是年龄阶层差别,让两个人陷入争吵和两难。于是一个四十多岁的女人和一个二十多岁的男人,这是一次挑战世俗的爱恋。结果两波三折,最终他们还是不顾世俗偏见,勇敢的在一起了。

  在写《情迷佛罗伦萨》时,提起这部电影,是觉得从某一个角度去看。二者有很多的可以共同分析的东西。关于跨越阶层的爱,关于爱的包容,关于女人的魅力,关于什么是合适的爱情。

  跨越阶层的爱。古今中外,阶层这个无形的东西,一直是爱情的阻碍。封建社会如此,当代社会也是一样。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讲究婚姻的门当户对,因此爱情也总是被这种观念左右。电影中主人公不仅年龄不符合世俗标准,同时一个身处贵族阶层一个身处贫困的贫民阶层。诺拉租住在“杂乱区”,因为付不起电费而被断电,她付不起超市购物的129美元而十分尴尬。麦克斯租住在租金1200多美元的富人区,有体面的工作,和他一样优秀的朋友们。在超市购买奶酪,会选择昂贵的大品牌。观众很喜欢这种人设的反差,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身份年龄如此悬殊的恋人,很难突破世俗的禁锢而有好的结果。尤其实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儒家文化的大背景下,女老男少的组合实在是挑战人们的极限。但是故事讲述的是在美国。虽然那是一个开放的国度,但是仍然很难接受这样的恋爱。 男主人公在无法克服内心的“羞耻”感的时候,突然醒悟,没有人可以定义什么才是“合适的一对”。那些看起来似乎非常合适的人,并不是一定能白头到老、不离不弃。终于他放下内心的羞耻,舍弃拥有的一切,直奔诺拉而去。

  我佩服麦克斯的勇敢。敢这样不顾一切的去爱一个中年女人。同时又觉得像诺拉这样的有魅力的、美丽的、有趣的女人,是值得世界上所有的男人去爱的。20岁也好,40岁也罢,一个真实的、充满魅力的女人值得人们去爱。

  回到小说《情迷》,三个男人中,那个年纪轻轻的难民卡尔,一个面黄肌瘦,食不果腹的逃难者。拥有一切的玛丽同情他,怜悯他,因为他一无所有,陷入悲惨的深渊。她想给与他一切,但只是一夜。当醒来后的卡尔明白这只是一次施舍的时候,才残酷的意识到自己被如此轻贱。他愤而自杀。留下了错愕的玛丽。同样是贵族与贫民的对抗。确是如此耐人寻味的结局。虽然不是爱情,却把阶层的丑恶嘴脸揭露的如此彻底。有时候同情和可怜比杀人的刀还锋利。这是玛丽的一个选择。

  关于爱的包容。其实最初看《情迷》是源自豆瓣的一篇文章。说人们选择爱人,要选择最能包容你的那个人,就像劳利对玛丽的包容一样,他爱她的美貌,也爱她的伪装,爱她的真诚,也爱她的轻浮。他可以包容她的一切,因此她才能安心的不必伪装的在他身边做她自己。玛丽说,埃德加爱的还是那个天真的小女孩,而不是眼前的真实的她。这种影子太容易幻灭。因此最终,玛丽和劳利走到了一起。

  电影也是,诺拉是真实的,她的屋子拉乱无章,她的笑与愤怒从来不去掩饰。她就是那个床下有着饼干碎屑而毫不在乎的女人。但是麦克斯可以包容他,而诺拉也愿意为了麦克斯而改变。是他们的互相包容成就了他们的爱情。

  获得爱情的女人往往是美丽的。爱情中的女人往往有最好的一面。也只有美丽的女人,更能获得爱情的青睐。不能以貌取人,没几个人能做到。

  终于写完了。我的文笔太糟糕了。写的乱七八糟。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五):做你自己就是一种冒险,那是无法设想结局的

  「情迷佛罗伦萨」昨晚读罢,唯独毛姆写的故事,让我在读的过程中不去想像结局,其他人的小说,我都会看一点开头直奔结尾来验证我猜的正确率,对待电视剧也是。而毛姆就是有能力让我忘记关心结局,这也许就是我异常喜爱他的原因。再要说一条的话,那就是毛姆的全球观,伦敦巴黎拿波里马来西亚肯尼亚印度南美...世界各地在他那里信手拈来,特别是东南亚的迷人风情。。回到这本书,玛丽是个有头脑的美丽女人(这也是一般男性作家不愿意承认的),她受尽爱情的苦,想换一种安稳的方式生活。毛姆关于人性的洞察何止犀利,对劳利的塑造简直不能更好。人生就是冒险,所有你以为的安稳以及最优选项都是不成立的。只管去冒险好了。你就是你。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六):读后小感

  五万字的小长篇,前四万都觉得没有短评里说的那么好,果不其然又被打脸。 一个美丽的女人,有着给予的愿望,却被贪得无厌的受惠者伤害——即使在受惠前他也是一个懂得感恩的青年。一个有着失败婚姻经历的女人,依然相信爱情,可不再相信爱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她肯嫁给社会地位,是因为她相信社会地位和富裕生活可以代替爱情,成为维系两人关系的纽带,成为二人枕边的谈资。因为她觉得,如果生活平平淡淡,爱情就必不可少。这种想法是多么的单纯,但看起来却和那些世俗女子无甚分别。她相信真诚,却又不被理解,最终还是选择了冒险。那个知道他秘密的男人,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借此威胁她,而是给了她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劳利是个“浪荡子”,可是某种程度上说,他和玛丽都是不被理解的人。

  都说毛姆说爱情的坏话,可他最后还是留下了一朵小火苗啊。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七):所谓的“坏男人”

  简直不能再爱。劳利刚出现的时候,我内心十分鄙夷,这不就是渣男么――大家都知道他很渣,然而女人只要跟他呆上一会儿,便全都忘了,而且义无反顾的爱上他。玛丽邂逅卡尔,到卡尔拿枪自杀那段,真的是屏住呼吸,迫不及待往下读。这几天在家一直在看希区柯克故事集,里面也是各种拿枪杀丈夫妻子或情妇情敌之类的,因此看这本的时候一直脑子里一直在想之后会发生什么。玛丽对劳利产生的依赖是我完全没有想到的,为什么会信任劳利呢?大家都知道他是个极其不靠谱的花花公子不是么,这种信任真的是很神奇。

  玛丽与埃德加对话时,非常谨慎,她知道埃德加为她放弃职位,仅仅是因为,他不愿丢弃玛丽,这会让他在玛丽面前丢掉自己长期保持的那种自信,能力,所以玛丽给他一个理由,让他相信她只是一个很俗套拜金的女人,而埃德加也愿意去相信,他潜意识里是想要放弃玛丽的所以他们拜拜了。

  而劳利,在他面前,玛丽可以说出实话,这毫不费力,也很珍贵,就像朋友一样,好朋友。而劳利在与玛丽交谈之后,也爱上了她的善良――这是很多女人都没有的东西,而且最后我们才知道,劳利读过不少书,他并不是一个无才的傻瓜,这从他前面说的一些话也可以看出来,“我是不把所有货色都陈列在橱窗里的”。他们要去肯尼亚,他们要结婚,玛丽会爱上劳利的,只是时间问题。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八):恋爱是场冒险

  在卡尔眼里,她就是一个把他带入天堂又打入地狱深渊的女神;在埃德加眼里,她是那个永远也不会长大,只知道攀附权贵的女孩;只有在劳利眼里,她是玛丽。 无论在哪一个人生阶段,无论是少女还是妇人,她们都会慷慨地向落魄的男人施舍自己的怜悯和同情,这很奇怪,但这现象确实存在。就像《La La Land》里面男主的那句台词,“也许你只喜欢落魄时候的我,因为这会让你自我感觉很好。”所以玛丽对于卡尔更多的是关爱而非男女之爱。 她对他的好只到这里,他可以继续以一个落魄者的姿态从她身边离开。 在描写埃德加和玛丽的这段交往,很容易可以感受到毛姆笔下的女性人物大多是“轻浮,物质,愚蠢,性情多变”的代名词。反之推理,作为一个男人,又有谁不会喜欢性感尤物呢?就算她愚蠢,就算她轻浮,仍甘败她的石榴裙下。可埃德加觊觎玛丽的美貌却不肯接受她作为小女人的脾气秉性。 而劳利呢?恰恰是他,让我觉得“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这句话其实并不完全正确。他并非玛丽最爱的男人,玛丽也不肯为他动一丝一毫的情感,但他可以接受和包容玛丽的一切,他可以救玛丽于水火之中。他不过是纨绔儿,但可以为了这个女人放下一切,就像中世纪拯救公主的骑士。他的无畏与冒险和玛丽的轻浮似乎正好相配。不是郎才女貌,不是风花雪月,只是经历过劫难的男女罢了。 平淡的生活需要浪漫但大多数是庸俗,我们只是凡夫俗子,不如就和一个俗不可耐的人,俗气的过一辈子。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九):虚伪的赞颂,还是不完美的真实?

  故事从女主人公站在别墅花园里眺望佛罗伦萨的全景开始。浪漫的景,美妙的人,心中期待着的好消息。透着文字仿佛都能听到轻快明亮的背景音乐。

  玛丽善良却敏感,坦诚却执著。她不顾一切爱上丈夫,却做不到物是人非之后勇敢放手;她对埃德加对她的爱丝毫变化了然于胸,却久久徘徊在地位与爱情之间难以抉择;她毫无戒心坦诚相待一个陌生人,却不曾考虑过招致杀身之祸的误解。她美丽,亲切,慷慨,是卡尔的女神,却仍不完美。

  爱是什么呢?

  是完美么?埃德加拥有容貌、地位、财富与品德,近乎完美,却可悲地沦落为自己完整人格的奴隶。是激情么?当有一天爱的人不再能够波动你的你心弦,随着酒精、赌债、外遇,激情也会退去。是希望么?多少个瞬间你所看到的爱的希望,不过是她一时恻隐或者放纵不小心给出的幻想?

  那么爱究竟是什么呢?

  毛姆并没有给出答案。

  “宝贝,那就是人生——人生就是冒险。”

  太多时候我们犹犹豫豫兜兜转转,似乎不找到一个最好的选择誓死不罢休。

  但宝贝,人生就是冒险。

  《情迷佛罗伦萨》读后感(十):故事是这样的

  本书简介:『(注:故事发生在二战前夕)美艳动人的玛丽·潘顿一年前失去了她深爱的浪荡子丈夫,好在丈夫因为车祸死得早,还为她剩下了点财产,加上她手头的一些珍贵首饰,倒也足可逍遥度日了。埋葬了丈夫,清理完家产后玛丽来到佛罗伦萨,租下近郊小山上的一幢美丽的古董别墅休养身心。玛丽多年的仰慕者、“大英帝国的建造者”埃德加爵士(注:比她大20多岁)多年来飞黄腾达,即将荣任孟加拉总督,在受命前特地赶来佛罗伦萨向她求婚。但是一天深夜,只不过由于玛丽的一时情难自已,却导致了一出梦魇般的暴力事件(注:因为仁慈和怜悯,她和一位奥地利难民青年发生***,早上玛丽便要和他分手,青年因接受不了而自杀)。危急关头她不得已求救于声名远播的浪荡子劳利·夫林特,而通过他,她终于认识到否定了爱情——以及包蕴于其中的所有激情与冒险,也就等于否定了生活和生命本身。 (注:劳利帮助玛丽,一起在深夜将青年尸体运到野外秘密处理,期间经历了惊险状况,但最终没有被人发现。 此后,埃德加爵士飞奔回来问玛丽是否答应同他结婚,玛丽却向他坦白了一切,这一段对话和心理描写绝对是巅峰!!!毛姆对人性人心的拿捏太到位了!!! 埃德加返回孟加拉做总督,玛丽也准备离开佛罗伦萨,劳利赶来再次向她求婚,原本他只是想和玛丽玩玩而已,但在经历那次事件之后,他发觉自己真正爱上她了。 最后,玛丽和劳利一起去了法国里维埃拉,全篇完。) 毛姆最为成熟的小长篇(注:约五万字),故事情节引人入胜,人物塑造鲜活生动,对人性的洞察更是入木三分。』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