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06 04:3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精选10篇

  《我的精神家园》是一本由王小波著作,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04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6-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一):《我的精神家园》书摘

  ·1、《我的精神家园》

  (1)井底之蛙拥有一片天空,十三岁的孩子也可以有一片精神家园。

  (2)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人活着当然要做一番事业,而且是人文的事业;就如有一条路要走,假如是有位老学究式的人物,手执教鞭戒尺打着你走,那就不是走一条路,而是背一本总谱。

  (3)坦白的说,我也解释不太清楚,只能说,假如我今天死掉,恐怕不能像维特根斯坦一样说道,我度过了美好一生;也不能像司汤达一样说,活过,爱过,写过。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2、《关于“媚雅”》

  (1)米兰·昆德拉用出来一个词儿,叫做“媚俗”,是指艺术家为了取悦大众放弃艺术格调。他还说,我们国内有些小玩闹造出个新词“媚雅”,简直不知是什么意思。这个词的意思我倒知道,是指大众受到某些人的蛊惑或者误导,一味的追求艺术的格调,也不问问自己是不是消受得了

  (2)总不能一入了高雅门槛就是无条件的好——如此立论,就是媚雅了。人可以抱定了媚雅的态度,但你的感官马上就有不同意见,给你些罪受······

  ·3、《长虫·草帽·细高挑

  (1)近来买了本新出的《哈克贝利·芬历险记》。这本书我小时候很爱看,现在这本是新译的——众所周知,新译的书总是没有老版本好。不过新版本也不是全无长处,篇首多了一篇吐温瞎编的兵工署长通告,而老版本把它删了。通告里说,如有人胆敢在本书里寻找什么结构道德寓意等等,一律逮捕、流放,乃至枪毙。马克·吐温胆子不小,要是现在国内哪位作家胆敢仿此通告伊凡:如有人敢在我的书里寻找文化源流或可供解构的东西,一律把他逮捕、流放、枪毙,我看他会第一个被枪毙。

  (2)罗素先生说得好:人人理应平等实际上却远不是这样——特别是人与人有知识差别。这一点在大学里看得最明白:搞科学哲学教授,尽管名声很大,实际上见了学物理研究生都要巴结,而物理学家见了数学家,气焰也要减几分,因为就连爱因斯坦都有求职业数学家帮忙的时候。说起一门学问我会你不会,咱俩就没法平等。看起来,作家们必须从反面理解这种差别:他要巴结的不仅是文艺批评家、文艺理论家,还有哲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甚至要包括每一个文科毕业学生——只要该学生不是个作家,因为不管谁说出句话来,你听不懂,就只好撅着屁股挨打,打你的人火气还特大,我总觉得这事有点不对头。假如挨两下能换来学问,也算挨得值,但就怕碰上蒙事、打几下便宜手的人。

  (3)对罗素先生的话也可以做适度推广:人与人不独有知识的差异,还有能力的差异——我的意思是说,写作一道,虽没有很深的学问,也远不是人人都会。作家可以在两个方面表现这种差异:其一是问题,傅雷、汝龙、王道乾,这些优秀翻译家都是文体大师。谁要想解构就去解好了,反正那样的文章你写不出来。其二是想象力,像卡尔维诺的《我们的祖先》、尤瑟纳尔的《东方奇观》,里面充满了天外飞龙般的想象力,这可是个硬指标,而且和哲学、人类学、社会学都不搭界。捏不动的硬柿子还有一些,比方说,马克·吐温的幽默。在所有的柿子里,最硬的是莎翁,从文字故事无与伦比。当然,搞文学批评的人早就向莎翁开战了,说他的《驯悍记》是男性中心注意作品

  ·4、《卡拉OK和驴鸣镇》【分类:艺术—音乐】,人在歌唱时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在卡拉OK时,面对五彩画面觉得挺美时,也许发出的全不类人声茶余饭后,想过把歌星瘾时,也可以唱唱。但干这种勾当,最好在歌厅酒楼等吵不着人的地方;就是嗓子好,也请把嗓门放低些,留点余地——别给餐厅留下“驴鸣餐厅”的恶名。

  ·5、《从Internet说起》

  (1)我赞成对生活空间加以压缩,只要压不到我;但压来压去,结果却出乎我的想象。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这个意思: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但这个想法我觉得陌生,我就盼着别人倒霉。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雅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众所周知,这里不是纳粹德国,我也不是新教牧师。所以,这些话我也不想记住。

  ·6、《奸近杀》

  (1)我们国家五千年的文明史,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反婚外恋、反通奸,还反对一切男女关系,不管它正当不正当。这是很好的文化传统,但有时也搞得过于疯狂,宋明理学就是例子。理学盛行时,科学不研究,艺术不发展,一门心思都在端正男女关系上,自然没什么好结果。

  (2)但是从《廊桥遗梦》里看到了婚外恋的同志,觉得它应该被批判的同志比我要能,多半会猜到:蚂蚱在搞婚外恋,死了活该。这就和谜底相当接近了。作者感慨是“奸近杀”啊。

  ·7、《外国电影里的幽默》

  (1)在美国,教会军队,还有社会的上层人物,受宗教等级观念制约,时常犯有假正经的毛病,所以就成为嘲讽对象。这种幽默中国没有,但却不难理解。开玩笑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喜欢说几句消化,别人就总说:你在五七年,准是个右派。五七年有好多漫画家都当了右派。直到现在,中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没有政治漫画的国家。于是,幽默在这个国家就成了高深莫测的学问。

  (2)在电影结束时,披露了书名,它就像《低级小说》里那块沉重的金表,放进了你的掌心:它是亚里士多德久已失传的《诗学》第二部。这本书只谈了一件事:什么叫做幽默。这个故事的背景也可以放在现代中国。

  ·8、《电影·韭菜·旧报纸

  (1)就拿放电影来说吧,假如放商业片吧,放坏了,是你不敬业;假如这片子有政治意义,放坏了,除了不敬业,还要加一条政治问题。放电影的是这样,拍电影的更是这样。

  ·9、《商业片与艺术片》

  (1)作为一个文化人,我认为好莱坞商业片最让人倒胃口之处是落俗套。五六十年代的电影来不来地张嘴就唱,抬腿就跳,唱的是没调的歌,跳的是狗撒尿式的踢踏舞。

  (2)到了七十年代,西部片大行其道,无非是一个牛仔拔枪就打,全部情节就如我一位美国同学概括的:Kill everybody——把所有人都杀了。等到观众看到牛仔、左轮手枪就讨厌,才换上现在最大的俗套,也就我们正在看的:炸房子,摔汽车;一直要演到你一看到爆炸就起鸡皮疙瘩,才会换点别的。

  (3)艺术片和商业片的区别就在于不是俗套。谁能说《末代皇帝》是俗套?谁能说《美国往事》不是俗套?美国出产正在的艺术片并不少,只是与大量出产的商业片比,显得少一点而已。然而就是这少量的电影,才是美国电影真正生命所在

  (4)美国搞电影的人自己都说,除了少量艺术精品,好莱坞生产垃圾制造垃圾的理由是:垃圾能卖钱,精品不卖钱。

  (5)既然艺术片不赚钱,怎么美国人还在拍艺术片?这是最有意思的问题。我以为,没有好的艺术片,就没有好的商业片。

  (6)据我所知,美国的一些独立制片人的片子相当好,欧洲的电影就更好。只看好莱坞商业片,是会把人看笨的。

  ·10、《我对国产片的看法

  (1)作家纳博科夫曾说,一流的读者不是天生,他是培养出来的。

  (2)作为欣赏者,我们开头都是二流水平,只有经过了培养,才会特别好或是特别坏。在坏的方面我可以举个例子,最近几年,中央台常演一些历史题材连续剧,片子一上电视,编导就透过各种媒体说:这部片子的人物、情节、器具歌舞,我们都是考证过的。我觉得这很没意思。可怪的是,每演者重点食品,报纸上就充满了观众来信,对人物年代做些繁琐考证,我也觉得挺没劲。似乎电视片的编导已经把观众都培养成了考据迷。

  (3)国产片的一些编导犯下了双重罪孽?其一,自己不妥当;其二,把观众也培养得不妥当

  (4)最近《辛德勒名单》大获成功,我听说有位大导演说:这正是我们的戏路!我们也可以拍这种表现民族苦难的片子。以我之见,按照我们的戏路,这种片子是拍不出来的。

  (5)话虽如此说,我仍然以为张艺谋、陈凯歌不同凡响。不同凡响的证明就是:他们征服了外国的观众,而外国的观众还没有经过中国编导的培养。假如中国故事片真正走向了世界,情况还不知是怎样。

  (6)我在影视圈里也有个把朋友,知道拍片子难:上面要审本子审片,这是一。找钱难,这是二。还有三和四,就没必要一一例举,其中肯定有一条:观众水平低,不过,我不知该怪谁。

  ·11、《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

  (1)所谓科幻,无非是把时间放在未来的一种题材罢了。当然,要搞这种电影,一些科学知识总是不可少的,因为在人类的各种事业中,有一样总在突飞猛进地发展,那就是科学技术,要是没有科学知识,编出来也不像。

  (2)中国的银幕上也出现科学家形象,但都很不像样子,这是因为搞电影的没见过科学家。演电影的人总觉得人若得了博士头衔,非疯即傻。实际上远不是这样。

  (3)除了要有点科学知识,搞科幻片还得有点想象力。对于创作人员来说,这可是个硬指标。

  (4)缺少科学知识,没有想象力,这都是中国出不了科幻片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科幻片要搞好,就得搞些大场面,这就需要钱——现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没那么多钱。

  (5)问题就来了,假如我要搞的是《侏罗纪公园》那样的电影,我怎么跟上面说呢?我这部片子,现实意义在哪里?积极意义又在哪里?为什么我要搞这么一部古怪的电影?最主要的问题是,我这部电影是怎样配合当前形势的?这些问题我一个都答不上来,可答不上来又不行。这样一想,结论就出来:当初我就不该给自己找这份麻烦。

  ·12、《电脑特技与异化》

  (1)说来说去,人应该弃绝一切科学、技术和艺术的进步,而且应该长一脸毛,托条尾巴,见了人呲出大牙嗷嗷地叫唤——你当然知道它是谁,它是狒狒。比之人类,它很少受到异化,所以更像我们的共同祖先——猴子。当然,狒狒在低等猴类面前也应该感到惭愧,因为它也被异化了。这样说来说去,所有的动物都该感到惭愧,只有最原始的三叶虫和有关批判文章的作者例外

  (2)说句老实话吧,我不相信有关文章的作者真的这么仇恨电脑。所有的东西都涨价,就是电脑在降价,它有什么可恨的呢。他们这样说,主要是因为电脑特技是外国人先搞出来,并且先用在电影上的。

  ·13、《旧片重温》

  (1)和我同龄的人会记得,电影开始出现问题,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准确的说,是1965年以后。

  (2)几乎所有的电影都出了问题,但没有一条是我能看出来的。最后只剩下了“三战一哈”还能演。三战是《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大多不是文艺片,是军事教育片。这“一哈”是有关一位当时客居我国亲王新闻片。

  (3)有一个流行于七十年代的顺口溜,对各国电影做出了概括:朝鲜电影,又哭又笑;日本电影,内部卖票;罗马尼亚电影,莫名其妙;中国电影,《新闻简报》。

  (4)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大多数的电影都被指出隐含了反动的寓意,枪毙实在是罪有应得。然后开始猜书。书的数量较多,有点猜不过来,但最后大多也有了结论:通通是毒草——红宝书例外。然后就猜人。好好一个人,看来没有毛病,但也被人找出谜底来:不是大叛徒,就是大特务,一个个被关进了牛棚;没被关进去的大多不值得一提,比方说,我,一个十四五岁的中学生,关我就没啥意思,但我绝不认为自己身上就猜不出什么来。到了这个程度,似乎没有可猜的了吧》但人总能找出事干,这时就猜一切比较复杂的团。

  (5)所以,你要是听说某部电影有了问题,千万不要诧异。我们这代人,在猜疑的年代长大,难免会落下毛病,想从鸡蛋里挑出骨头,这样才显出自己能来,这是很不好的。

  ·15、《为什么要老片重拍》

  (1)听说最近影视圈里兴起了一阵重拍旧片的浪潮,把一批旧电影重拍成电视连续剧。

  (2)联想到前不久看到一些忠实原著的历史剧,我怀疑一些电视剧编导正在走一条程式化的老路,正向传统京剧的方向发展。笔者绝不是京剧迷,但认识一位京剧迷。二十年前我当学徒工时,有位老师傅告诉我说,在老北平,他每天晚上都到戏园子坐坐。一出《长坂坡》不知看了多少遍,“谁的赵云”他都看过。对此需要详加解释:过去所有的武生大概都在《长坂坡》里演过赵云,而我师傅则看过一切武生演的赵云。因为还不是所有的男演员都演过杨晓冬,也不算所有的女演员都演过银环,现在我们还不能说谁的杨晓冬、谁的银环都看过;但是事情正朝这个方向发展,因为杨晓冬和银环正在躲起来。而且我们也不妨未雨绸缪,把这件事提前说上一说。

  (3)一个导演对老故事有了崭新的体会,就可以重拍;保证观众有一个全新的《疤脸人》或《战争与和平》就是,而且这也是对过去导演的挑战。

  (4)我看到《野火春风斗古城》,不仅忠实于小说原著,而且也忠实于老的黑白片;观后感就是让我把早已熟悉的东西过上一遍)就如我师傅每晚在戏园子里把《长坂坡》过一遍。

  (5)我认为,现在中国人里有两种不同的欣赏趣味。一种是旧的,在传统社会和传统戏剧影响下形成的,那就是只喜欢重温旧的东西;另一种是新的,受现代影视影响形成的,只喜欢欣赏性的东西。按前一种趣味来看现在的连续剧,大体上还能满意,只是觉得它程式化的程度不够。

  (6)若按后一种趣味来看连续剧,就会说:这叫什么?照抄些旧东西,难道编导的艺术工作就是这样的吗?但后一种观众是需要编导的,只是嫌他没把工作做好。总而言之,老戏新拍使编导处于一种两面不讨好的尴尬地位:前一种观众要你的戏,但不要你这个人;后一种观众要你这个人,不要你的戏。换言之,在前一种观众面前,你是尸位素餐地鬼混着;在后一种观众面前,你是不称职或者不敬业的编导。

  (7)我有一个做导演的朋友,他告诉我说:你不知道做编导的苦处,好多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16、《欣赏经典》

  (1)我以为,对一部作品不停地欣赏下去,就会遇到这三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你听到的是音乐,看到的是舞蹈——简言之,你是在欣赏艺术。在第二个阶段,你听到一些声音,看到一些物体在移动,察觉到了一个熟悉的物理过程。在第三个阶段,你已经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最终体会到芭蕾舞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不过是物质存在的形式而已。从艺术到科学再到哲学,这是一个返璞归真的过程。一般人的欣赏总停留在第一阶段,但有些人的欣赏能力能达到第二阶段。

  (2)“文化大革命”里,我们只能看到八个样板戏。

  ·17、《好人电影》

  (1)好人做好事,做得让你不知是在干啥,这样可以制造悬念——这是一种电影技法,警匪片常用,好人片里也用得上。

  ·18、《都市言情剧里的爱情》

  (1)毛姆是这样评论侦探小说的:此类小说自爱伦·坡以来,人才辈出,培养出一大批狡猾的观众,也把自己推入了难堪之境。举例来说,一旦侦探小说里出现一位和蔼可亲、与世无争的老先生时,狡猾的观众们就马上指出:杀人的凶手就是他!

  (2)这两年都市言情剧看多了,我们正在变得狡猾:从电视屏幕上看到温柔、漂亮的女主角林幻,我马上就知道她将在这部戏里大受摧残——否则她就不必这样温柔、漂亮了。在言情剧里,一个女人温柔、漂亮,就得倒点霉;假如她长得像我(在现实生活里,女人长得像我是种重大灾难),倒有可能很走运。

  (3)毛姆先生曾指出,欣赏通俗作品有种诀窍,就是不要把它当真;要把它当做编出来的东西来看,这样就能得到一定的乐趣。常言道:爱与斯是永恒的主题,侦探小说的主题是死,言情剧的主题是爱。

  (4)(侦探小说里)其实没有别的理由,只是要你死得怪怪的。这不是死掉,而是把人当猴子耍,凶手对死者太不尊重——我这样认真却是不对的。侦探小说的作者并没有真的杀过人,所以,在侦探小说,别的事情都可以当真,唯有死不能当真。同理,都市言情剧别的事都可以当真,也只有爱情不能当真。倘若当真,就有很多事无法解释。

  ·19、《有关爱情片》

  (1)这些电影里爱情的力度不够,不足以满足观众(尤其是中青年女观众)的需要。我以为这是因为导演老想在电影里加入些理想和追求,把怎么谈恋爱都忘了。

  (2)她们想看的是《生死恋》、《爱情故事》、《廊桥遗梦》这样的电影,爱就爱个七死八活——拿洗澡来打个比方,她们不想洗冷水澡,也不想洗温水澡,她们要的是一锅热水,烫得能煺猪毛。

  (3)要让我来说,哪种电影都没有爱情片扯淡——人要像这种电影里那样疯狂,不出一个月准完蛋。

  (4)我老婆振振有词地说:你不知道,人经常流点眼泪,对身体有好处。按照她的说法,看爱情片就是为了刺激一下泪腺。

  (5)我知道,有位伟大的哲学家,了不起的大智者维特根斯坦,最喜欢看没品的侦探小说,相比之下我们又算得了什么。女人爱看爱情片,这种嗜好也该得到尊重。我看不出我国的编导有什么理由不肯把水再烧得热一些——她们爱看什么就拍什么吧。

  ·20、《祝你平安》与音乐电视

  (1)先说我不懂的地方。众所周知,MTV的画面不一定有逻辑,好看就成。但我不懂的是导演的创意。这本是支爱情歌,却串进了女教师和聋哑学生。

  (2)有个英文歌Crazy,请这位导演来拍MTV,就要拍些分子了,否则没法点题。《我的太阳》可以是这种拍法:请一漂亮女孩搂住陈佩斯。既有“我的”,又有“太阳”,太阳就是陈佩斯的脑袋。你肯定会同意,我的创意虽然直露,尚不如《祝你平安》的结尾那么直。

  ·21、《承认的勇气》

  (1)知青文学的作者们总是这样来解释当年的事:这是时代使然、历史使然;好像出了这样的洋相,自己就没有责任了。

  (2)其实我想要说的是,承认自己傻过,这是一种美德,而且这种美德并不是洋人教给我的。年轻时我没有这种美德,总觉得自己很聪明,而且拥有很聪明,既不会一时糊涂,也不会受愚弄。就算身处逆境,也要高声吟道:天生我材必有用——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3)假如我办了什么傻事被你撞见了,你叫我傻X,我是不会介意的。但我不会说别人是傻X,更不会建议别人也说自己是傻X,我知道这是个忌讳。

  (4)我现在有了一种二十岁时没有的智慧。现在我气定神闲地坐在电脑面前写这文章,不会遭到任何人的愚弄,这种状态比年轻时强了很多。当时我被人塞了一脑子的教条,情绪又受到猛烈的煽动,只会干傻事,一件聪明事都办不出来。

  ·22、《明星与癫狂》

  (1)此类情况说明,影迷(或称追星族)是有计划、有预谋地把自己置于一场癫狂之中。

  (2)追星族为什么要癫狂不是我的题目,因为我不是米歇尔·福柯。但我相信他的说法:正常人和疯子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楚。

  (3)总的来说,我不反对这件事,因为人既有这样一股疯劲,把它发泄掉总比郁积着好。

  (4)如前所述,追星族常常有计划、有预谋地发一场癫狂;何时何地发作、发多久、发到什么程度、为此花费多少代价,都该由那些人自己来决定。倘若明星觉得自己可以控制这些人的癫狂,肯定是个不合理的想法,因为他把影迷当成了真的分子。

  (5)国外(尤其是指美国,但不包括港台)对待影星的态度有两重性:既有冷静地欣赏其表演的一面,也有追星起哄的一面。

  (6)现在有明星,但没有出色的表演,更没有可以成为经典的艺术片。假如我没理解错,这些明星还拿玩闹起哄当了真,当真以为自己是些超人。

  ·23、《另一种文化》

  (1)依我之见,文化有两方面的内容:一种是各种书本知识,这种文化我老婆是有的,所以她知道什么是太监。另一方面是各种暧昧的共识,以及各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气氛,一切竟在不言中)这种文化她没有,所以,她就不知道要说自己不知道什么是太监。你别看我说得头头是道,在这後一方面我也是个土包子。

  (2)影视方面的情形就是这样:编导们利用“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文化氛围,确实是大有可为。但我们写稿子的就倒了霉:想要使文字暧昧、可意会不可言传,就只好造些新词、怪词,或者串几句英文。

  ·24、《艺术与关怀弱势群体》

  (1)任何社会里都有弱势群体,比方说,小孩子、低智人——顺便说一句,孩子本非弱势,但在父母心中就弱势得很。以笔者为例,是一绝顶聪明的雄壮大汉,我妈称呼我时却总要冠个傻字)社会对弱势群体当有同情之心。文明国家各种福利事业,都是为此而设,但我总觉得,科学、艺术不属福利事业,不应以关怀弱势群体为主旨。

  (2)以不才之愚见,我国的文学工作者过于关怀弱势群体,与此同时,自己正在变成一个奇特的弱势群体——起码是比观众、读者弱。

  (3)罗素先生曾言,人人理应平等,但实际上做不到,其中最特殊的就是知识的领域······要在北大提问,休养总该大体上过得去才好。

  (4)说完了忧虑,可以转入正题,我以为科学和艺术的正途不仅不是去关怀弱势群体,而且应当去冒犯强势群体,使最强的人都感到受了冒犯,那才叫成就。

  ·25、《电视与电脑病毒》

  (1)和有病毒的电脑颇有点像,中国电视台的编导脑子里也有本日历。有些日子所有的频道都在闹日本鬼子——当然,这些柜子和汉奸最后都被抗日军民消灭了,但这也不能抵偿我看到他们时心中的烦恶······还有些日子,所有的频道都在引吭高歌,而且唱得都是没滋没味的。

  (2)六月一号是小朋友的节日。到了这一天电视台就不需要费心爱拍节目,只管把平日没人看的儿童题材影片弄上去演。有些影片质量很次,有些则是过时的黑白片。大人看了不满意,编导可以说,今天是儿童节,为了孩子,您就忍着点吧。小孩不满意,则可以说,叔叔阿姨们特地给你安排了节目,亲爱的小朋友,你不要给脸不要脸哪。总而言之,各方面都交代得过去,还省了买好节目的钱。

  (3)到了春节就要听相声,相声越来越不逗,还有那些犯贫的小品——平常的日子还可以不受这种罪。

  (4)对电视观众来说,幸运的是,不受每天都是节日和大的纪念日,在这些日子可以指望着看点好节目。对电视台的编导来说,不幸的也是,不是每天都是节日和纪念日,那一天他们必须给观众找点节目。

  (5)电脑病毒不可能时常发作,更不可能每天都发作。这理由很简单:电脑是买来用的,每天闹一次,这种破烂我们要它有何作用?相比之下,我发现大家对电视比对电脑宽容得多。

  ·26、《在美国左派家做客》

  (1)假如不是左派,根本就不会让我们进去,甚至会打电话叫警察来抓我们。但主人见了我们却很高兴,陪我们聊了一夜,聊到了切格瓦拉、托洛茨基,还有浩然的《金光大道》。

  (2)这位朋友谈到了他们沸腾的六七十年代:反战运动、露天集会、大示威、大游行,还讲到从小红书初次看到“造反有理”时的振奋心情。

  (3)但不管怎么说,美国的左派人品都非常之好,这一点连右派都不得不承认。

  (4)总的来说,他不像个成功人士,但历史会给他这样的人记上一笔,因为他们曾经挺身而出,反越战、反种族歧视、反对一切不公正。

  ·27、《门前空地》

  (1)一般来说,美国人喜欢在门前弄片草坪,但是草坪要剪要浇,还挺费事的;种树省心,半年不浇也不会死。

  (2)关于怎样利用门前空地,中国人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其中之一是在角落里拦出个茅坑,攒点粪,种菜园子。

  (3)同是苍蝇,黑苍蝇比较爱情结,层次较高,绿豆蝇比较脏,层次也低些。

  (4)现在我母亲楼下住了另一位师傅,他在门前堆满了捡来的易拉罐和废纸板,准备去卖钱,他还嫌废纸板不压秤,老在上面浇水。

  ·28、《卖唱的人们》

  (1)据我所见,卖场不一定非把身上弄得很脏,也不一定要哗众取宠。

  (2)下面要谈的是我所见过的最动人的街头演奏,这个例子说明在街头和公共场所演奏,不一定会有损个人尊严,也不一定会使艺术蒙羞——只可惜这几个演奏者不是真为了钱而演奏。

  ·29、《打工经历》

  (1)上工第一天,他就对我们说:我请你们俩,就是要省钱,否则不如请老美。

  (2)以前,我知道美国的科技发达,商业也发达,但我还不知道,美国还是各种手艺人的国家。我们打工的那条街上就有一大窝,什么电工、管道工、木工等等,还有包揽装修工程的小包工头儿,一听见我们开了工,就都跑来看。

  (3)他觉得已经出了人工钱,再租工具就是吃了亏。

  ·30、《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我到过欧美的很多城市,美国的城市乏善可陈,欧洲的城市则很耐看。比方说,走到罗马城的街头,古罗马时期的竞技场和中世纪的城堡都在视野之内,这就使你感到置身于几十个世纪的历史之中。走在巴黎的市中心,周围是漂亮的石头楼房,你可以在铁栅栏上看到几个世界之前手工打出的精美花饰。英格兰的小镇保留着过去的古朴风貌,在厚厚的草顶下面,悬挂出木制的啤酒罐招牌。我记忆中最漂亮的城市是德国的海德堡,有一座优美的石桥架在内卡河上,河对岸的山上是海德堡选帝候的旧公报。

  (2)有位意大利的朋友告诉我说,除了脏一点、乱一点,北京城很像一座美国的城市。我想了一下,觉得这是实情——北京城里到处是现代建筑,缺少历史感。

  (3)房龙曾说,世界上最美丽的乡村就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附近。

  (4)我的这位意大利朋友是个汉学家。他说,中国人只重写成文字的历史,不重保存环境中的历史。

  ·31、《北京风情》

  (1)我小时候住在成方街,离北京的城墙很近。就在这条街的尽头,城墙塌了一个口子,沿着一道陡坡,躲开密密麻麻的酸枣刺,就可以上到城上。城墙上面是宽阔的大道,墁地的方砖中间长满了荒草。庚子年间,八国联军来攻打北京,看到了这座城墙。有个联军的军官在日记里写到:这是世界上最宏伟的防御工事——他是对这城墙的高度发出的感叹,而我对城墙顶上的广阔感触很深。

  (2)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部历史有一半写在故纸上,还有一半埋在地下,只有缺少了一部立在地上的历史,可以供人在其中漫步。

  ·32、《文化的园地》

  (1)穷人需要便宜的食宿和交通,学生是穷人中最趾高气扬的一种:虽然穷,但前程远大。

  (2)我在布鲁塞尔等飞机,去了一趟收费厕所,不想走进了一个文化的园地。假如我说,我在那里看到了人文精神的讨论,你肯定不相信。但国外也有高层次的问题:种族问题,环境问题,“让世界充满爱”,还有“I have a dream today”,四壁上写得满满的,这使我冷汗直冒,正襟危坐——坐在马桶上。我相信,有人在这里提到了“终极关怀”,但一定是用德文写的。那地方德文的题字不少,我看不懂。大概还有人提到了后现代,但我也看不懂——那一定是用法文写的,我又不懂法文。那里还有些反着写的问号,不知写些什么。中文却没有,大概是因为该园地收费太贵,同胞们不肯进来——我是个例外。

  (3)还有不少先生提出,要禁止核武器。当时冷战尚未结束,两个核大国在对峙之中。万一哪天走了火,大家都要完蛋。我当然反对这种局面。我只是怀疑坐在马桶上去反对,到底有没有效力。

  (4)布鲁塞尔的那个厕所,又是个世界性的正义论坛。很多留言要求打倒一批独裁者,从原则上说,我都支持,但我不知要打倒些谁:要是用中文来写,这些名字可能能认出个把来,英文则一个都不认识。

  (5)这些留言都用了祈使句句式,主要是促成做一些事的动机——这当然是好的,但这些事到底是什么、怎样来做、由谁来做,通通没有说明。这就如我们的文化园地,总有人在呼吁着。呼吁很重要,但最好说说到底要干些什么。

  ·33、《环境问题》

  (1)北京的空气老是迷迷糊糊的,有点迷眼,又有点呛嗓子,我小时候不是这样。

  (2)在北京城里住,几乎每天都要换衬衣,在国外时,一件衬衣可以穿好几天。世界上有很多以污染著名的城市——米兰、洛杉矶、伦敦等等,我都去过,只有墨西哥例外。就我所见,北京城的情况在这些城市里也是最坏的。

  (3)我在美国的匹兹堡留过学,那里是美国的钢铁城市,以污染著称。据当地人说,大约三十年前,当地人出门访友时,要穿一件衬衣,带一件衬衣。身上穿的那件在路上就脏了,到了朋友家里再把带的那件换上。现在的情况是,那里的空气很干净,现代大城市有办法解决环境问题——有财力,也有这种技术。

  (4)说到环境问题,好多人以为这是近代机器文明造成的,其实大谬不然。说到底,环境问题是人的问题。煤烟、柴油机是糟糕,但也是人愿意忍受它。到了不愿忍受时,自然会想出办法来。

  (5)就我所见,一切环境问题都是这么形成的:工业不会造成环境问题,农业也不会造成环境问题,环境问题是人造成的。

  (6)只要知道一件事就可以解决环境问题:人不能直管糟蹋不管收拾。

  ·34、《个人尊严》

  (1)在国外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就像是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2)现在北京的公测正在改观,这是因为外国人到了中国也会内急,所以北京的公测已经臭名远扬。假如外国人不来,厕所就要臭下去;而且大街上改了,小胡同里还没有改。

  (3)北京的某些街道很脏很乱,总要到某个国际会议时才能改观,这叫借某某会的东风。不光老百姓这样讲,领导也这样讲。这话听起来有点不对味。不雅的景象外人看了丢脸,没有外人时,自己主宰里面也不体面——这后一点总是被人忘掉。

  (4)罗素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费孝通说,中国社会里有所谓的“差序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龙应台为这类事而愤怒过,三毛也大发过一通感慨。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所有指出这个现象的嗯,或则是外国人,或则是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没有这层关系的中国人,对此浑然不觉。

  (5)环境脏乱的问题、火车拥挤的问题、社会秩序的问题,人们倒是看到了,但总从总体方面提出问题,讲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其实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削我们每个人的面子——对此能够浑然无觉,倒是咄咄怪事。

  (6)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盘踞,是看他被当做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

  ·35、《君子的尊严》

  (1)按照中国的传统,君子是做人的典范。君子不厌利。君子忍让不争。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独善其身。这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时至今日,以君子自居的人还是如此行事。我是宁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但我还是以为,君子身上有些缺点,不配作为人的典范:因为他太文弱、太窝囊、太受人欺。

  (2)君子既不肯与人郑利,就要安于清贫。但有时不是钱的问题,是尊严的问题。

  (3)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流氓横行不法,围观者如堵,无人上前制止。

  (4)我知道英国有句俗话:绅士动拳头,小人动刀子。假如在场的是英国绅士,就可以上前用拳头打流氓了。

  (5)中国的君子独善其身,这样就没有了尊严。这是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捍卫的意思是指敢争、敢动手(勇斗歹徒)。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尊严的好,假如个人连个待的地方都没有,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

  ·36、《居住环境与尊严》

  (1)笔者曾在国外居住四年,知道洋鬼子怎样想问题:一个人住在某处,对周围的一切既有权力,也有义务。

  (2)把话说白了,就是这样的:在我家里,我是个人物。出了家门,既没有权利,又没有义务,根本就不是什么人物,说话没有人理,干事情没人响应,而且我自己也不想这样。

  (3)中国这地方有一种特别之处,那就是人只在家里(现在还要加上在单位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了责任感(罗素和费孝通对此都有过论述,谁有兴趣可以去查阅)。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力,也无义务;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

  ·37、《饮食文化与尊严》

  (1)至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这样的:你穿着衣服在街上一走,别人都把你当人来看待。所以,在你做东西给别人吃时,该把别人当人来看待。

  (2)我以为,假如一个人在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上都能感到做人的尊严,他就按一个有尊严的人的标准来行事,像个君子。

  ·38、《有关贫穷》

  (1)国外有位研究发展的学者说:贫穷是一种生活方式——这话很有点意思。他的意思是说,穷人不单是缺钱。你给他钱他也富不起来,他的主要问题是陷到一种穷活法里去了。

  (2)这位老先生七十多岁了,是农村出来的,年轻时肯定受过穷,老了以后,这种生活又在他身上复苏了。

  (3)在萧伯纳的《英国佬的另一个岛》里,有一位年轻人这么说他的穷父亲:“一辈子都在弄他的那片土,那只猪;结果自己也变成了一片土、一只猪。”

  ·39、《有关“伟大一族”》

  (1)伟大一族是空想族,不是只会从众起哄的狂热分子,更不是连事情还没弄清就热血沸腾的青年。他们相信,任何美好的梦想都有可能成真——换言之,不能成真的梦想本身就是不美好的。假如事情没做成,那是做得不得法;假如做成了,却不美好,倒像是一场噩梦,那是因为从开始就想得不对头。不管结局是怎样,这条路总是存在的——必须准备梦想,准备为梦想工作。这种想法对不对,现在我也没有把握。我有把握的只是:确实有这样的一族。

  ·40、《有关“给点气氛”》

  (1)活在某些时代,持有我这种见解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我就经历过这样的年代——书书没得看,电影电影没得看。整个生活就像个磨得光秃秃的母猪架子,好在我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发牢骚——发牢骚就是架子上残存的一撮毛。

  (2)结果就发现,作家里有些人拥护有趣,还有些人是反对有趣的。马克·吐温是我一头的,或者还有萧伯纳——但我没什么把握。我最有把握的是哲学家罗素先生,他肯定是个赞成有趣的人。

  (3)有些人去开创有趣的事业,有些人去开创无趣的事业。前者以为,既然有趣的事不多,我们才要做有趣的事。后者经过这一番感慨,就自以为知道了天命,此后板起脸来对别人进行说教。

  ·41、《生活和小说》

  (1)罗素先生曾说,从一个假的前提出发,什么都能够推论出来,照我看这就是小说的实质。不管怎么说,小说里可以虚构。这就是说,在一本小说里,不管你看到什么千奇百怪的事,都不应该诧异,更不该指责作者违背了真实的原则,因为小说就是假的呀。

  (2)因为生活对我来说,不是算草纸,可以说撕就撕,所以到后来我不在上山下乡时,已经老了好多。但是我的生活对于某些人来说却的确是算草纸,可以拿来乱写乱画。

  (3)假如这些纪实文学纪的都是外国,那倒是无所谓,否则不是好现象。至于小说越来越不好看,则有另外的原因。这是因为有人要求它带有正确性、合理性、激励人们向上等等,这样的小说肯定无趣。换言之,那些人用现实所应有的性质来要求小说、电影等等。

  ·42、《我看老三届》

  (1)坦白地说,身为老三届,我也有没有平常心的时候,那就是在云南挖坑时。当时我心里想:妈的!比我们大的可以上大学,我们就该修理地球?真是不公平!这是一类想法。这个想法后来演变成:比我们小的也直接上大学,就我们非得先挖坑后上学,真***不公平。另一类想法是:我将来要当作家,吃些苦可能是大好事。陀思妥耶夫斯基还上过绞首台哪。这个想法后来演变成:现在的年轻人没吃苦,也当不了作家。这两种想法搅在一起,会使人彻底糊涂。现在我出了几本书,但我却以为,后一种想法是没有道理的。假定此说法是有理的,想当作家的人就该时常把自己吊起来,想当历史学家的人就该学太史公去掉自己的男根,想当音乐家的人就该买个风镐来家把自己震聋,以便像贝多芬,想当画家的人就该割去自己的耳朵,混充梵高。什么都想当的人就得把什么都去掉,像个梆子,听起来就不是个道理。总的来说,任何老三届优越的理论都没有平常心。当然,我也反对任何老三届恶劣的说法。

  (2)人的成就、过失、美德和陋习,都不该用他的特殊来解释。

  ·43、《苏东坡与东坡肉》

  (1)由此可见,对研究某种学问这件事感兴趣和对这门学问本身感兴趣可以完全是两回事。

  (2)真正有出息的人是对名人感兴趣的东西感兴趣,并且在那上面做出成就,而不是仅仅对名人感兴趣。

  ·44、驴和人的新寓言

  (1)编寓言的人还编出一个寓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考虑到驴的惨状,真不知是何心肝、我的寓意却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当然,还有个寓意也说得通:别当驴受人捏咕,要当捏咕驴的人——就算损人不利己,起码也赚了个开心。但这种寓意只适于狠毒的人。

  ·45、《愚人节有感》

  (1)要将真事就不能胡编乱造,依然没意思,但是有价值。把两样事离婚在一起就一定不好,既没有意思,又没有价值。当然,这篇有感正好是把两样事混在一起来讲。所以它既没有意思,也没有价值。

  ·46、《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

  (1)一位法国政治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在二十岁时如果不是激进派,那他一辈子都不会有出息;假如他到了三十岁还是个激进派,那他也不会有什么大出息。我们这样理解他的话:一味地勇猛精进,不见得就有造就;相反,在平淡中冷静思索,倒更能解决问题。

  (2)罗素先生曾说: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建设性的工作。

  (3)顺便说说,现在国家的形势当然是好的。但从我们的角度看来,假如在社会生活里再多一些理性的态度,再多一些公正和宽容,那就更好了。

  ·47、《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

  (1)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对文化、浪潮等等抱有充分的尊敬,对哲学和文化人类学也很有兴趣。我不满意的只是在知识领域里的这种古怪现象:它和超声波哨子、打鸡血是同一类东西。热起来人人都在搞,过后大家都把它忘掉。最后只剩下我一个人记着这些事情,感觉很是寂寞。

  (2)真正的知识不仅能说明一件事应该怎样做,还能说明为什么要这样做。而那些诀窍呢,从来就说不出为什么,所以是靠不住的。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二):摘录

  1.我时常回到童年,用一片童心来思考问题,很多烦难的问题就变得易解。 2.我很怕落到什么都说不出的结果,所以正在努力工作。 3.好多事都是不得已而为之。 4.就如《红楼梦》说饮茶:一杯是品,二杯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就是饮驴了。 5.假如你遇到一个可疑的说法,这种说法对自己有过于有利,这种说法准不对,因为它是编出来自己骗自己的。 6.好人总是没好报,这世界上一切好人电影都是这么结束的。 7.人经常流点眼泪,对身体有好处。 8.这就是我的智慧:有这种智慧也不配叫做智者,顶多叫个成年人。 9.正常人和疯子的界限不是那么清楚。 10.青年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勇敢,和他们的远大前程。 11.要是你有这些勇气和精力,不妨动手去做。 12.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尊严的好,假如个人连个待的地方都没有,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 12.人既然不是机器,偶尔失去平衡,应该是可以原谅的。 13.人生在世会有种种不如意,但你扔可以在幸福与不幸中做选择。 14.人应该记住自己做过的聪明事,更该记得自己做的那些傻事--更重要的是记住自己今年几岁了,别再搞小孩子的把戏。 15.有很多的人在从少年踏入成人的时候差了一步,于是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就和他们永别了,真是可惜。在所有的好书中写得明明白白的东西,在人步入卑贱的时候就永远看不懂,永远误解了,真是可惜。在人世间有一种庸俗势力的大合唱,谁一旦对它屈服,就永远沉沦了,真是可惜。 16.我认为人不应当忽视自己,生活就是自己啊,总要无愧于自己才好。 17.出于爱,人能干出透顶美好的事情,比木木痴痴的人胜过一万倍。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三):三星评给出版社

  这本书让我有些失望。

  以前看过王小波的小说,文中的含蓄幽默令人拍案叫绝,慕名来看作者的杂文集,却觉得跟小说不在一个级别上。绵里藏针的幽默的确有,但大多是闲话家常一般的唠嗑,那些潜伏着的包袱隔好久才能看到一个。高中时我曾读过贾平凹的杂文集《长舌男》,看此书时不自觉地拿来做比较,说实话,要论幽默的文化含金量而言,《长舌男》还胜一筹。

  但我觉得这并不代表王小波的杂文欠佳,而是出版社在选文时下的功夫少了,我看了另外一个出版社的《我的精神家园》目录,比此书的内容要丰富得多。如果读书人是初次接触王小波的书,以此来作为初印象,实在是一种“人为的遗憾”。

  相比之下,我更喜欢王小波和李银河的鸿雁往来,虽然那时说话的语体和语气以现在的目光来看有种老古董似的好笑,但丝毫不影响两人信中真挚热烈的感情,读来令人动容。王小波的杂文,读来多少有点儿不正经,有些词句还得掂量下作者是在开玩笑还是当真的,但在读两人的情书时,感觉完全不同,信中的王小波,坦率诚恳,还带着点儿因为付出了真实感情而特有的惶恐不安,像一个执着的小男孩,所有的观点和看法,那才是真干货,因为他和李银河的对话的距离感要比和读者的更小,因此那些因惧怕过度亲近而产生的令人发笑但又敬而远之的幽默,统统不见了,有的只是他掏心掏肺的真心话。

  此书是旅行良伴,所有的杂文读来轻松又闲适,如果你认真地用大块时间去阅读,反而会有一种石沉大海的局促感。我就是这么被坑的。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四):王小波,愿你在那边一样地守护自由与尊严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无忌心无际(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com/note/615502414/

  王小波,愿你在那边一样地守护自由与尊严【南风窗】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zMzcxNA==&mid=2651959634&idx=1&sn=7d7a4c3f1d0cb0674dc202262302fd36&chksm=bd0c4b0f8a7bc2193911053eda093ae8dd30c57b8bf15aa15af356d1fd97bac1022af6c7b7e0&mpshare=1&scene=1&srcid=0411oQdh4xFlIwAv0jyqKi1n#rd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五):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幽默中死去

  早已仰慕王小波的大名多年,一直没有拜读过他的作品,这次在图书馆见到了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毫不犹豫收入囊中。这是一本王小波的杂文集,同时是新版,与第一版相比,少收录了许多文章,以至于豆瓣上的评价明显不如原版,尽管如此,我还是受益匪浅。

  对一个作家来说,小说是他的心血、才华的集中倾注,是其成就高低的体现,王小波自认最为满意的小说《黄金时代》并没有让他在生前的时候成名,反倒是在死后,他的杂文集的出版令其为众人所周知,我不知这是他的幸运还是不幸。

  开篇王小波自己写的序言,就令我有茅塞顿开之感。小波引用了他在年轻时看过的萧伯纳话剧《芭芭拉少校》中的一个情节:有一个富豪的儿子不学无术,只会花天酒地,有一天富豪将儿子叫到跟前,问他有什么特长,儿子回答“我一无所长,但会明辨是非”,富豪怒斥“多少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都做不到明辨是非,你怎敢如此夸口”。这一点对小波的触动很大,他对这段萧伯纳的寓意理解为越是浅薄之辈,以为自己的见解一定是对的,越觉得明辨是非是容易的,对世界妄加判断,于是他下决心,绝不做一无所能就会明辨是非的人。可到了中年,他的理解发生了转变,此时他觉得,年轻人可以洁身自好,不去伤害别人就很好,而中年人不能只顾自己,应该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由此他开始了写杂文,篇篇在明辨是非,自己打脸。但最终促使他打破沉默的动机是,这个社会中如果谦虚、明理的人觉得明辨是非太难,珍视自己的清白,不肯开口说话,继续做着沉默的大多数,那么开口说话的人就都是浅薄狂妄之辈,俗话说“越是傻子越敢叫唤”,甚至其中有些人是装傻,这就对整个社会形成一个负筛选,不利于进步和发展。

  结合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如同小波所说,自己刚上大学的时候,通过网络开始大量接触社会信息,但由于自己的无知和浅薄,常常轻易就被各种文章作者的观点所左右,并且不经自己的独立思考,常常发些情绪化的言论,还以愤青自居。促使我发生转变的是,我自己发现我的这些偏激、非理性的观点经常过了不久就被网上他人通过理性的分析所逐一驳斥,被打脸的滋味不好受,从此开始成为了沉默的大多数一员,不肯轻易发表观点。如今已毕业多年,愈发感觉自己的浅薄,开始养成阅读的习惯。原本我以为自己是一个挺无趣之人,但在阅读本书的时候,时常被小波犀利、幽默的语言所捧腹,小波对自己的人生期望是“我活在这个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他的幽默能被我所理解,怕是我也没有自认的那么无趣吧。

  附读书笔记。

  1、 根据我的观察,宽松社会中的人们优雅、浪漫,呆板社会中的人们幽默,起码是黑色幽默,唯独中国社会中的人们什么都没有,这个不宜提倡,那个不宜提倡,罗素说过“参差多态是幸福的本源”。

  2、 驴和人的寓言,联系到苏联解体后采取美国经济学家的休克疗法,以及中国和红色高棉。

  3、 郑也夫的《代价论》中对乌托邦持正面态度,认为乌托邦的概念可以激励人们向上,王小波持反对意见。乌托邦是一个人或几个人头脑想象出来的人类社会,包括虚拟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而非自然形成的。乌托邦缔造者妄图用自己一次的思想,替代后世人的思想。实践证明,一个还算过得去的社会,都得益于亿万人智力的推动,更何况至善至美的乌托邦社会。我们曾经经历过乌托邦所鼓舞出的蓬勃朝气,但那只是特殊的愚蠢而已。

  4、 从国家为防止青少年的思想受到污染,禁止色情作品、甚至有相关情节涉及的文学作品出版展开论述,青少年的性犯罪与色情作品不一定存在着关联,因为起码忽视了青少年性成熟这一条客观事实。我国的出版事业就低不就高,将高层次的读者当小孩子看待,有时因研究需要所拿到的图书却都是删节本,在王小波看来这是一种童稚状态,呼吁能承认成人拥有自我控制的能力,这是对人格的尊重。

  5、 《万历十五年》的读后感,读书人、儒生们从典籍里学到了粗浅的原则,就以为懂了春秋大义,以此来管理国家,妄断天下是非曲直,结果一团糟,明清两代就是教训。民间有句话“罐子里养王八,养也养不大”,儒学的罐子里是长不出现代的国家。如今的人文知识分子们,收起胸中的狂妄之气,少造一些罐子。

  6、 清朝礼仪文化与西方SM文化的类同。

  7、 关于老片新拍,有些新片照搬老片拍摄,美其名曰原汁原味,可演员长相却没法做到与老片一样,何不将演员勾勾脸,像京剧那样,这样以后谁来扮演都一样了。

  8、 科学与艺术的正途不是关怀弱势群体,而是冒犯强势群体。《相对论》 是冒犯了所有在世的物理学家,看到好的文学作品笔者感到受冒犯,这样好的作品应该是我写出来的才对。

  9、 国外,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从两个独立方面来进行:国家或社会尊严,时事经线;个人尊严,时事纬线。而在国内,一条纬线没有了,春运、民工的尊严无人提。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没有个人的位置。

  10、 饮食卫生与尊严。媒体上经常披露各种街头摊贩上令人触目惊心的卫生问题,令王小波感叹于这些摊贩何以如此将他人不当人来看待。直到有一次他去帮朋友搬家,穿了件旧衣服,在返程的公交车和路上,由于他长得黑,旧衣服又沾了些灰土,受了别人的斜眼,使他很憋气。后来他又看到了进京务工人员们的聚集地的生活状况,理解了饮食卫生问题发生的原因:一个人在生活条件和人际关系上感到做人的尊严,才会按一个有尊严的人的标准来行为处事。

  11、 有关贫穷。任何一种负面的生活都能产生很多乱七八糟的细节,使它变得蛮有趣,人就在这种趣味中沉沦下去,从根本上忘记了这种生活需要改进。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六):纪念小波

  杂文像一把刀子和匕首,直刺人心最猥琐卑鄙处,小说和文学则如春风化雨般滋养真善美的心灵 。我更爱小波的小说。

  前半部分小波多会涉及到人类学社会学知识,主要是因为妻子李银河的老师是中国人类学大师费孝通,同时李又是主攻社会学之故吧。看到小波此书中描述自己在美国大学修读人类学课程并亲身参与人类学田野调查——去华人餐馆打工达几个月,身为人类学专业学生,深感欣喜。但也不得不指出,小波对人类学的一些概念解读还是仅停留于知道层面,论述不是很准确,在一个人类学学生眼中可能就会被挑刺,但大体的解释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这里也不能责怪他,一个作家能够做到了解并正确表述与自己不相关的学科已经很不错了。同时我也深深自觉学术和文学、小说及杂文的不同,之前也和新闻报道比较过,学术的逻辑性,扎实的材料和令人信服的论据不可或缺,这是学术不同于小说、文学之处,可以说,他们都是互补的。

  今天又看完他的这本杂文,合上书,想到小波已经走了差不多二十年了,但越发觉得他的可贵。小波书中的性是美好的,动人的,是天马行空之下灵性与动物性的结合,我想,这两方面对我们作为人来说都不可或缺。小波也是可爱的,同时是勇敢和令人记在心里面,想起时会流泪的那种人,我本想用伟大这个词来形容他,但在我们用得泛滥的政治专制语境之下,“伟大”配不上小波。走过一些岁月,才越发觉得小波真性情的可爱和难得。我是那么喜欢你,小波,喜欢你笔下的陈清扬,名字那么好听,那么美。

  《我的精神家园》读后感(七):那些年的情书

  不知道是这版书选辑的原因还是其他,感觉这本《我的精神家园》没有《沉默的大多数》好看,好在王小波和李银河的情书还是深深打动了我,好像看过这本书唯有情书印在我脑子里一样。

  两个如此特立独行的人相互吸引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在爱情面前似乎一切也都微不足道了。从一开始特殊的问候方式“李银河,你好哇!”好像两个儿童戏谑般,然后我就看见一向睿智,一吐字便可引人深思的王小波那么直白的重复“爱你爱你爱你”“我爱你”,或是为自己的爱人摘上一首诗,一段歌词,然后痛快表白!“我愿做你的菩提树,你也来做我的吧。”“单单你的名字就够我爱一世的了。”“你要是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不愿意,我就永远爱你,你要是不愿意,我就永远相思。”

  没有读过李银河,只知道她是个开放火热的女子,一位研究同性恋的女博士,不过刚百度了一下,虽然并不是美人,眼睛里却透着一股子敏锐和犀利。这样的火热在年轻的她的爱人面前的确就应该是这样——“自从我认识了你,我觉得所有人都黯然失色,再也没有谁比你更好了,我的菩提树!”

  写不下去了,6 1~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