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佛学概论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佛学概论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4:4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佛学概论读后感10篇

  《佛学概论》是一本由[英]关大眠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页数:26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佛学概论》读后感(一):【笔记】佛学概论

  佛学广泛而复杂,任何人面对它时都必须慎之又慎,切勿只是根据自己局部一知半解便轻下断言

  所谓宗教就有如下维度:(一)实用性和仪式性,(二)经验性和情感性,(三)叙述性和神话性,(四)教条化和哲学性,(五)伦理性和律法性,(六)社会性和组织性,以及(七)物质性。

  南亚以上座部为主。这个教派的名称是“追随教诫”或者“追随原始教诫”的意思,尽管通常被译作“上座长老的教诫”。这一教派的信徒认定自己是守护者守护佛陀本人的教义。北传者则属于所谓“大乘”佛教运动,“大乘”意为普渡众生的“

  佛陀出生在喜马拉雅山麓附近的特莱低地,在今尼泊尔境内。其族人以“释迦”自称,故此佛陀得名“释迦牟尼”,意为“释迦族的圣人”。信徒则称呼他为“薄伽梵”或者“世尊”。“佛陀”其实并非个人名字,而是“觉者”的尊称。严格说来这个称号必须在某人证悟得道之后方可使用,尽管如此,这里仍以此来称呼早年的佛陀,而他的本名其实是悉达多·乔达摩

  /巴利文正典据信在公元前1 世纪中期的斯里兰卡写成,分为三部分或称“三藏”,即所谓:(一)经藏,佛之说法,又可细分为五部;(二)律藏,清规戒律的结集;(三)论藏,稍后结集而成的佛学论著。

  最恰当生活方式须是中庸的:既不禁欲,也不纵欲

  做一事成一习,以一习成一性,以一性成一命

  所谓行就是指思的产生和思对所作所为产生影响时所形成性格特点以及性情气质。这一过程类似于陶艺作者把陶土打模成型的工作柔软的陶土正类似于人的性格,但凡作出任何道德选择实际上就是把自己掌握在手中,塑造性格的

  因为灭苦的途径就是发掘出人行善积德的潜力。某人若能获得这种自我实现的至境,则被视作修得涅槃。涅槃是佛教的至善之境,亦即最后和至高的善。它既是一种观念也是一种体验作为观念,它给出了一种功德圆满独特境界以及理想人生轮廓。作为体验,它体现在于时间流逝之中追求涅槃者的身上

  四圣谛,即(一)一切皆苦;(二)苦起因欲望;(三)一切苦皆可得到解脱;(四)存在着一条解脱苦难的途径。有时我们会用一个医学上的比喻描述四者之间的关系:佛陀被比作一位医生,有药方来诊治人生之苦病。首先他会判断病名,次则解释病因,然后断言此疾可治,最后着手进行

  集谛说表明欲求渴望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其一是渴望感官愉悦,所采取的形式往往是通过五官感觉诸如味、触、香、色、声的获得来寻求满足。其次则是求生欲,指的是一种深刻的求生和求得存在的本能,这种意志可以驱使我们去追求新生活和新体验。欲求的第三种表现形式并不是想占有而是意图毁灭。这是欲求的阴暗面,针对一切不愉快和不受欢迎东西,表现为否认、否定以及拒绝冲动破坏欲也会导致自我否定以及自我放弃行为。缺乏自尊消极的自我评价

  一切圣道谓之八正道,即(一)正见;(二)正思;(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勤;(七)正念;(八)正定

  菩萨的六度之法:一、布施(檀那)二、持戒(尸罗)三、忍辱(羼提)四、精进(毗梨耶)五、禅定(三摩地)六、智慧般若

  与印度佛教迥然不同的日本佛教具有强烈的社会倾向,非常强调群体组织以及共同的价值观念。颇具影响的法师诸如亲鸾(1173——1262)否定清修并怂恿僧人结缡嫁娶,过社会生活。(传说他自己亲身实践自己的理论,娶了一位比丘尼,和她生了五个儿女!)

  曹洞宗相信沉思默想已经足够;而临济宗则认为须借助其他技巧来集中精神。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无解谜语”,亦即“公案”。例如有“公案”问:“单手击掌何声?”禅师总爱出些这样的谜语给弟子去冥思苦想,再令其在适当时候带着谜底回来。任何理性的回答(例如答“无声”)都不被接受目的是要弟子明白,所悟之道实在理性认知之上。只有不再视“道”如理论,才有可能

  禅定或许可以被定义为在受控方式的诱导下进入的意识改变状态。其实禅定并无多少神秘之处,差不多就跟醒着时的恍惚状态一样。醒时会做白日梦以及胡思乱想,如此便出现思绪内敛、凝观心相之举。有时候这些胡思乱想可以让人入迷,有点像开着一部汽车突然发现自己身处目的地,却对一路上经历有着一种似有似无的感觉。吸毒造成的效果或许跟禅定的感受并无多少不同

  四无量”,即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以及捨无量

  所谓五戒即:(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婬,(四)不妄语,(五)不饮酒。佛家道德操守核心在前四戒。根据修习者所处的果位或者不同仪典的需要而有更为严格的增补。例如,第五戒“不饮酒”被认为尤其针对俗家弟子,而八戒、十戒则是在五戒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额外的限制,例如不非时食通常适用于圣日。丛林清规保存在律藏中的有二百余戒(根据教派不同数量有出入),详细规定寺庙僧人的修行清规

  佛教知识传播有三条主要渠道:西方学者辛勤介绍哲学家知识分子作家以及艺术家的著作;还有就是亚洲移民,他们带着各派教义前往美洲和欧洲

  《佛学概论》读后感(二):《佛学概论》:玄妙佛学知多少?

  文/吴情

  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既有深刻的儒家思想烙印,也有道家文化的骨髓(在某些人身上格外明显)。除此之外,还少不了佛学的痕迹。自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开始,儒、释、道三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此起彼伏,佛教,也在曲折的历史中不断地本土化。现在,佛教信仰,以及佛学中的很多概念,对不少中国人来说司空见惯,殊不知,佛学并非中国本土的产物,另外,中国之外的佛教,其实也大有可观之处。

  《佛学概论》(Buddh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英国伦敦大学历史系学者关大眠(Damien Keown)著,一本写给普通读者的佛学导论。关大眠坦言,“Buddhism”一词内涵实在复杂,简单将其视为与西方的基督教并列的宗教——一神教、制度化的宗教——等做法实在不妥,而且很容易造成一些误会。“一旦试图为佛教下个定义,类似的问题便会接踵而至。”因此,他借鉴了学者尼尼安·斯马特给宗教归纳出的七个维度——实用性和仪式性、经验性和情感性、叙述性和神话性、教条化和哲学性、伦理性和律法性、社会性和组织性、物质性等——来理解和解释佛教。

  佛教的创建者是悉达多·乔达摩,关于他的故事零碎而不完整,充满了传奇寓言出身贵族之家的他,有感于人生之苦,弃家外出修行,最终在菩提树下证悟得道,后初转法轮,四处传法。他被后世尊为佛陀。佛陀的思想比较零散,不成系统——东方哲学大多皆如此。但其要义却很明显——人生本苦,未能超脱轮回之人,终究不得解脱;只有坚持不断地修行,行善去恶,积累自己的“业”,才能收获自己的“果”,最终达到涅槃的境界,超越轮回转世。

  佛教是制度化的宗教,拥有一整套仪式,但是,佛教的僧尼制度本身并不像西方的教阶制度那般严苛,佛教虽也有不少戒律,但是也有比较大的灵活性。佛教是非一神教的,而西方的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都是一神教,而由于宗教原因(当然,宗教原因很重要,但却并非全部原因)展开的“圣战”,使得西方中世纪史,沾染了异教徒鲜血。佛教相对温和,以佛教之名而行杀戮,在世界历史上几近于零。这或许是西方学者对佛教感兴趣的原因之一。

  佛陀一生并未承认自己是佛教的领袖人物,在他涅槃后,佛教内部陷入了教义纷争混乱,而后开始了向南、向北两条传播路线,直至形成今天的上座部佛教与大乘佛教“对峙局面。上座部佛教看重个人的涅槃,大乘佛教追求的是普渡众生——为众生奉献自己的菩提萨捶,便是其中最高的道德典范。因此,佛教更多是一种伦理性的宗教,尽管其哲学内涵亦深刻,为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的哲学论述提供了东方源泉有趣的是,关大眠在本书结尾,以佛教思想的视角尝试解决现代伦理学中的难题——比如人工流产在佛家看来是否正当人权到底意味着什么,体现了关大眠个人独特的视角,也反应时代对佛学的要求期待

  在西方的“理性”、“分析”、“逻辑”之外,佛学为人类思想宝库贡献了“业”、“六道轮回”、“三界”、“四圣谛”、“涅槃”等一系列概念,在确定的理性空间外,开拓出不确定性与神秘,或者说,将神秘因素妥善安置。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固然引人入胜,但在很多时候,面对人生难题,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完全理智,情感与意志,也并非毫无价值;另外,理性亦有界限,如维特根斯坦所言,凡能说的,都要说清;不能说的,保持沉默。至少在伦理学的领域内,无法准确言说之事,实在太多太多。人生一世,时而得到,时而失去患得患失,亦得亦失,而走近佛学,可以让我们以开放的视角认识我们周围的世界和我们内心宇宙,求得平和

  如要转载,【豆邮】联系

  《佛学概论》读后感(三):观点克制 行文简洁

  作为一本试图囊括佛学的“概论”,不得不说作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对佛学的界定,是哲学范畴、抑或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神学范畴。因而,作者开篇以一则寓言侧面回应了或许曾经困惑过自己也正困惑很多人的问题——佛学到底是什么?虽然现在很多学者将其归类为心智科学,一门新兴学科,成书于1996年的本书还是将其按照传统思路,将其归于宗教学范畴,并转引宗教七维的观点,以诠释而非界定的方式回避了难题。

  佛教作为一种广泛传播和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难免在众人心中都会以自己的“文化残余”留下这样各式的定势印象,作者作为一名学者时刻对这样的僵化思维、对观点的过度简化等保持高度警惕,以第三者角度复述了佛陀生平以及评价了很多佛教传播现象以及佛学观点,观点十分克制、客观,且部分提供了比较宗教学的视野方便具有各类文化背景且希望了解佛学的读者理解,这是其作为一本“通识读本”十分成功的一点。

  全书构思框架角度说,全书横向诠释了佛教的现象、主要教理,纵向介绍了佛教的形成、发展、传播历程,并有所侧重的就大乘佛教着重做了部分解说,简洁却不失全面,虽然在深度方面可能无法满足部分有一定佛学基础的读者,但是其作为一本入门级“概论”的可读性是毋庸置疑的。

  《佛学概论》读后感(四):佛学也许并没有那么神秘

  这是第二本牛津通识,虽然每本作者不同,但总体风格还是很清晰的。每本书就某一个领域蜻蜓点水般扫一遍主要的概念。所有的观点尽量的保持客观,避免主观的判断和观点展现。所有的对错好坏乃至喜厌让读者自己去做判断。

  这本书是谈论“佛学”,也是因为佛学涉及的内容太多,如果从整个知识体系出,光和佛陀直接有关的经藏就有5000多卷,还不算律和法的文献。若要简单的用一百多页把佛教介绍下的确很有难度。不过作者的切入点还是不错的。主要从三方面入手,先是佛教的基本理念,然后引入佛教与其它宗教(特别是基督教)的对比,最后结束于佛教的历史发展。让我很喜欢的是,作者尽可能的从源头开始阐述佛教的起源和发展,而不是用当今佛学呈现的状态去反应佛教本身。任何事物随着时间推移往往会被各种因素影响而改变了原始的状态。为什么我们经常会看到也经常会用“勿忘初心”?就是因为初心往往容易被潜移默化的改变着,因为有这个每个人都无法克服的原因,所以我们要一再反复的强调。而佛学的初心是什么,也应该是每一个喜欢或者相信佛学的人所应该反复思考乃至于锤炼的问题。书里在尽可能描绘一个原汁原味的佛学形态。在有些地方,现在的信徒们是不是已经走远了些。

  很喜欢书中借用了《法华经》的经典例子,“火屋”。很多时候,让你脱离危险的方式是给你一个虚幻愿景,或者甚至说是用善意谎言去让你走出危险。当局者迷,你是无法在危险中感受到危险的。当你脱离危险以后,你回头看才能知道那是多么恐怖的存在,等到那时你也会理解那些虚幻的愿景真正意图。但是虚幻的愿景其目的只是在于让你发现危险本身,而不是追求那些愿景。愿景只是种形式,如果此时对你说那些真相是无法被理解的。只被形式吸引,只追求愿景,那不亚于从危险中出来而落入另一个不切实际的坑。可能有些偏激,但感觉现在外面坑很多。还是很喜欢这本书里所描绘的纯纯的佛学,虽然不那么完美,但很真实

  当然,虽然尽可能客观展现佛学的大概,毕竟内容太多体系太繁杂。作者只能是陈述那些他所了解的,甚至于他所相信的。从这个角度出发,就算所有的内容都是客观的,但其实也是在铺设一条主观的大道,指引读者走向作者设定的终点。这本书没有涉及过多的佛学中神秘主义部分,可能还不能算很全面。不过做为一本入门性质的书还是不错的,比起那些去寺庙烧香或者零基础的去看经文要来的更切实些。

  2016-7-4

  《佛学概论》读后感(五):诸佛教:除了慈悲还有智慧

  本书简明扼要的介绍了世人对佛学存在误解,佛陀的成长历程,佛教的理论(业与轮回、四圣谛),佛教的发展和派别,禅定的层次和修法,佛教对若干世俗问题的看法。

  如果因为好奇想从旁观者的角度对佛学有一个初步的宏观的了解,本书确实是不错的资料。尤其是“大乘佛教”和“佛教在亚洲”两章的知识,足以解决我们观影和旅游时几乎所有涉及到的佛教问题。如少林寺应该属于禅宗,藏传佛教的主流是密宗,东南亚各国是小乘佛教,大陆佛教还有天台宗等,各派别在教义和修炼方式上有较大的区别(日本佛教可以娶妻生子,藏传佛教应该同意淫欲有助于修行)。当然看完此书的一个后果是,会觉得现在电视上和寺庙里的和尚大多是欺师灭祖之徒,不然试着问他们,“敢问高僧修习的大乘还是小乘”(国内应该都是大乘),“何为大乘佛教,何为小乘佛教”(大乘追求普渡众生,小乘追求解脱自己),“读的是什么经”(禅宗更看重领悟,其他大乘宗派最重要的应为《妙法莲华经》,小乘宗派应为《阿含经》,大部分人应该就听说过《金刚经》吧)。

  如果因为兴趣想修习佛法,此书恐怕力有不逮。虽然“业与轮回”、“四圣谛”两章试图对佛教的世界观和基本价值观进行阐述,由于文章篇幅、翻译水平、读者天赋等因素所限,在下磕磕绊绊地读完之后,勉强记住了五成,且对部分脉络和逻辑颇为疑惑。不过读完此书后,我也颇为同意作者开篇提出的世人对佛学的误解,修佛之人追求的是涅磐,从苦难中解脱,除了慈悲(即做善事),智慧(般若)也是很重要的一面。佛陀自身似乎也认为,人们应该细细品读佛法,并根据自身经历加以印证,进一步决定是否执行。从这个角度说,希望通过严格遵循佛教的清规戒律来追求涅磐,可谓是舍本逐末,尤其是这些清规戒律大多并非佛陀本人所定。

  除了对若干佛教价值的阐述过于晦涩外,个人不太满意的地方还有本书较少援引佛教经典。尤其是在“四圣谛”章苦谛篇解释五阴时,竟然以汽车做比喻。本书所述观点,到底有多少是佛陀本人的、多少是某个教派的、多少是作者的,混杂难辨。

  总的而言,这是一本精致的有助于开拓眼界的读物。

  《佛学概论》读后感(六):原教旨佛学

  这本书是外国人所写,与《山川悠远》一样,跳出我们熟悉的语境和范围,似乎更容易认识事物的本质。西方思维试图解构宗教本身,试图诠释清楚每一个概念,而从不去崇拜抬到一定高度的似懂非懂的模糊答案。

  佛教似乎在悉达多·乔达摩——佛陀本身出生前就已经初具雏形,而佛陀则以身作则,作为早期的推广者受到人们的尊敬。早期佛教大抵全都在讲一个“欲”字。生来有欲,欲即是苦,因此生来即苦。将轮回比作一辆车,欲就是这辆车的燃料,是欲一直推着轮回在转。只要戒断欲,就可以中止无尽的轮回,最终获得涅槃。早期经籍对涅槃之后的状态无明确答复,佛陀曾说:询问得道之人死后何往,就若询问火焰熄灭后何往一样。火焰其实哪儿都没去,只是不再燃烧而已。佛陀并不主张探究涅槃的性质,仅强调通过努力获得涅槃的重要性:他把探究涅槃性质的人比作身中毒箭的人,中箭者不去设法拔箭反而一再追问放箭者是谁。目前也没有人说的清涅槃到底是什么体验,确切知道的只是涅槃以为苦难和轮回转生的终结。

  生活中世俗化的佛教与佛陀所践行的佛教已几乎不是同一个概念。原教旨的佛教只关乎个人,它指出生即为苦。因此人们不必去需求帮助,只要从内身自己出发,通过禅定内观尊从规律,这修行的路上最终一级一级修炼就可以获得最终涅槃。

  此般理解下,前去寺院祈福的众生难道只是菩提萨棰无量慈悲、超脱路上的工具吗(尽管菩萨本身确实是全心全意、心无旁骛想要帮助、超度他们)?所有口中默念颂语的善男信女们所求的是自身的超脱,还是对佛陀有所求?由或只想到达那个佛陀预设的“极乐世界”?佛陀难道不会一边帮助这些信众,一面嘲笑这些傻孩子们还是看不穿?佛陀一定是知道:仅凭这些小恩小惠没有办法改变一个人,更没法超度一个人,这只是助长人们对小恩小惠的“欲”吧?

  书中所提,在妙法莲华经中有一个“火宅”的故事:经文将佛陀比作长者,眼见自己子女居住的宅院起火,思量着如何才能引导他们抵达安全之地。沉迷嬉戏中的孩子不知道自己在危险中,不愿离开。因此佛陀允诺外面有珍玩好车等着他们,孩子便跟他一拥而出,终于逃离大火。寓言中的火宅代表“轮回”——充满苦难又瞬息万变的瞬间,玩耍的孩子则代表了佛陀的追随者。因为孩子们沉迷不醒,佛陀只好用自以为对他们有吸引力的方法来引导,一旦孩子们脱离危险,回望院宅,全部真理也就不言自明。

  这样看的话,极乐世界其实就是院门外面的食物和玩具,它真实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导众生走出着火的院宅。但是——天天冥想禅坐都很难让自己在此生完寂之前获得超脱,难道每天心里抱着享受极乐世界的“欲”,就能容易的坐上大车一同获得普度吗?这里的悖论就是:一个想着极乐世界的人本身就没有戒断“欲”,那自然依旧会重新坠入轮回的吧。

  想到这里不妨再开个脑洞:假设世界上所有人都被佛教所感染而信奉佛教,整天打坐冥想只想尽早结束轮回,那又会如何?毕竟口食、万物、情感等等都是没有意义的欲求,那又会如何?这是人类文明的升华还是毁灭?

  诸如此,读尽此书反而引出了更多的不解问题,这便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吧。

  《佛学概论》读后感(七):赖永海:一本优秀的佛学入门作品

  序言

  赖永海

  关大眠(Damien Keown)的这本《佛学概论》(Buddhism: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英文原版问世已有多年,颇受读者欢迎。这本小书篇幅不大,却是一本优秀的佛学入门作品。作者的写法并不像一般的入门作品那样,只是简单地罗列资料、介绍学科历史,而是有重点、有创见地对佛学领域的一些重要主题进行了梳理。佛陀的教义、业与轮回、佛教伦理、禅定,佛学与日常生活的融合、佛教思想在过去许多世纪中的演变、佛教对当今时代人类所面临的困境的回应,这些在书中都有富有洞见的探索。

  全书开篇即以一个载于《百喻经》中的盲人摸象的故事来描述佛学研究的现状。舍卫国那些眼盲的臣民被分成小组,然后各自去触摸大象躯体的某个部位,有的摸头,有的摸身,有的摸腿,有的摸尾。于是,在他们的各自描述中,大象便或者像水壶,或者像箩筛,或者像石柱,或者像门闩;因此,便有了无休无止的争论。

  的确,受到主观态度、文化背景、思维方式或者研究方法等等因素的影响,不同的研究者对佛学往往会形成相当不同的看法,得出的结论也常常各有殊异。应该说,这种现象是正常和合理的,因为佛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各个人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去看佛教,得出的结论自然不会完全一样,例如,仅就研究方法而言,除了传统的“以佛学研究佛学” 的方法之外,还有诸如哲学诠释方法、历史考据学方法、宗教社会学方法、宗教心理学方法,乃至于现象学、分析哲学的方法等等。不同的方法对于揭示佛教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层面的思想特质都有其特殊的作用,它们之间并非一定就是情同楚汉、相互矛盾与对立,而往往可以相互发明、相得益彰,如果人们能用尽可能多的方法、从尽可能多的角度去研究佛教,那么,对于佛教的了解和认识就会更全面和具体,从而使自己的认识更接近于真理。

  佛学确实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不同的人都可以从中获得自己想要、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例如,对于那些喜欢思辨哲学的人来说,佛学应该说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栖身之所。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对中国古代哲学颇有微词,认为她的思辨性不强。实际上,要么黑格尔不了解佛学,要么他没把中国佛学纳入中国古代哲学范围。实际上,佛学的思辨性绝对不亚于世界上任何一种哲学体系,而中国佛学不但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甚至把它视为中国古代哲学的主干所在!而对于那些较多着眼于现实人生,希望探寻某种人生智慧或者某种调适身心法门的人们,佛教中的思想资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真诚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人来研究佛学,也真诚祝愿不同的人都能从佛学中受益,能从这本佛学著作中受益!是为序。

  《佛学概论》读后感(八):评论佛学概论-牛津通识读本

  这大概是我认真看过的少数基本佛学正式书籍之一,另外几本有《正见》、《解脱之道》、《图解金刚经》,还有零散看过一些《百喻经》之类的佛经故事,还有一本已经不记得名字的讲藏教某人的小说。

  对于佛学的知识,很有意思也是很令人难过的一件事是:正式的书籍,都让人阅读起来有赏心悦目之感,其内饱含的智慧与逻辑思想非常吸引人,而在非正规的渠道比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甚至有时候一些有名的讲师的讲座都让人在直觉上就感觉是骗局,我自己甚至从头到尾嘲讽过《菩萨道》的讲义。

  还有,我觉得现代佛学的重点应该是认真融合现代科学,在世界性的宗教里,在融合这件事上佛学应该是最有优势的(主要是没有神这个概念带来的优势),而不是整天搞一些类似“水中有四万八千虫就是佛陀在阐述微生物”这种令人反胃的融合。

  在这本书里我获得的重要知识点有: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在现代传播上,后者似乎反而具有了更大的传播面。这对于我来说是个很新的时期,之前我一直认为中华佛学才是主流。另外对于净土宗原来是日莲宗的分支这件事我表示存疑。

  《佛学概论》读后感(九):概要

  佛陀出生于尼泊尔,其族人以“释迦”自称,“释迦摩尼”即为“释迦族的圣人”,其母亲夜梦白象入腹而结孕成胎。“悉达多”意为“达到自己目的者”,乔达摩则是族名,传自印度古圣人。他看破生老病死“四相”而离宫漂泊,在菩提树下悟证,获得涅槃中止轮回。佛陀称呼自己为“如来”(得其所得是其所是),随后在波罗奈的鹿野苑初次说法。轮子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象征,被用来表示“法”,“初次说法”这一事件是法轮常转的原动力,传法即法轮不停前转。佛陀八十岁时在两株娑罗树间圆寂,没有统一而权威的经藏传世。

  投胎转世说在佛陀之前的好几个世纪就已经在印度流传,印度人认为转世来生由此生此世的所作所为决定。转世再生的过程被称之为“轮回”,暗示生命像河水一样不断流动。时间不是线性的,而是周而复始的。六道轮回指的是天、人、恶鬼、地狱、畜生、阿修罗六道,“天”道中又有26层,合共有31个可能前往的轮回转生之地,即三十一天。底层六天是“三界”中的“欲界”,12-27天是“色界”,顶层的28-31天是“无色界”,这是至高无上的境界,无形无状的诸神众生以纯灵状态存在。“业”本意是“作为”,但在佛教中还指道德行为,即道德选择以及由此带来的结果。业相当于一架升降机,把人从这座宇宙大厦的一层载去另一层,善行则上升,恶行则下降。

  佛教的终极目标是解脱苦难和轮回转生,然而只有涅槃才是最后的解脱之道。涅槃之佛教的至善之境,即最后和至高的善。至善是这一理想状态的必要成分,而另一成分就是“智”(般若),涅槃是善和智的融合。佛陀的初次说法包括了“四圣谛”,即(1)一切皆苦(2)苦起因于欲望(3)一切苦皆可得到解脱(4)存在一条解脱的途径。欲望与满足的关系就像轮子的转动,无穷无尽无始无终,而欲求一旦清除,苦难必将终止,涅槃亦可获得。“涅槃”意为“熄灭”,熄灭的是导致轮回转生的三股邪火:贪嗔痴,此后轮回终止,不再转世重生。而由轮回通往涅槃的途径则是“八正道”: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定,可划分为戒、定、慧三学。

  在佛陀死后大约一个世纪,随着佛教越出本土向其他地区扩张,佛陀死后没有指定接班人及留下经藏,佛教在与新思想观念和风俗习惯的接触中,产生了“部派大分裂”,南亚及东南亚以“上座部”为主,意为“追随原始教诫”,北传者为“大乘”佛教,意为普度众生的“大车”。大乘佛教的最高理想是毕生奉献以求普度众生,与早期教派注重自我救赎意识不同,着重强调了救赎他人。这一观念体现在菩提萨埵(菩萨)身上:发愿以无数世代之生命不畏劳苦地引导众生走向涅槃。随着菩萨的形象逐渐走向前台,佛陀形象开始退隐,同时也日渐尊崇。观世音菩萨代表慈悲,文殊师利菩萨代表智慧。

  “中观派”的龙树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空”,万事万物并非实有,事物本身并无区别,区别只存在于我们对事物的观念中。因此涅槃和轮回之间也没有实际区别,他推断:为求解脱所要做的只是具备正确的观念——承认真实存在——而非从现实装填(轮回)向完美状态(涅槃)飞跃。中观派认为涅槃是蒙昧者眼中所谓轮回的净化了的心相,其结论是涅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我们可以见证它。之后的几个世纪里,“空论”成为大乘佛教的思想源头。

  禅宗修行的主要方法是冥想,认为明心见性之法在于直觉感悟而非逻辑推理。那种内心火花的闪现——顿悟——经常在尘世中出现。禅宗将未经启明之心比作一池泥水,认为要使之清澈,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而不是借助研读教条频频翻搅池子。研读教义戒律阻碍了领悟真知的进程,而禅定是获得心灵洁净的最佳途径。

  《佛学概论》读后感(十):摘要

  序言

  佛学研究方法:

  佛学研究佛学

  哲学诠释

  历史考据学

  宗教社会学

  宗教心理学

  现象学

  分析哲学

  ------------------------------------------------

  第一章 佛教与象

  佛教与象:

  佛学广泛而复杂

  盲人的类型也是多种多样(人类只是见其所愿见者)

  宗教七维:

  实用性和仪式性

  经验性和情感性:"难得见之明之,精微奥妙,唯智者或可体验之"

  叙述性和神话性

  教条化和哲学性

  伦理性和律法性

  社会性和组织性

  物质性

  ------------------------------------------------

  第二章 佛陀

  “三藏”:

  经藏,佛之说法,又可细分为五部

  律藏,清规戒律的结集

  论藏,稍后结集而成的佛学论著

  佛陀一生中四个重要事件:降生,证悟得道,法轮初转以及涅槃圆寂

  四相:生老病死

  佛陀修行三个阶段:1.无所有处 2.非想非非想处3.既不禁欲,也不纵欲

  如来:得其所得是其所是

  -----------------------------------------------------

  第三章 业与轮回

  六道: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

  三十一天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佛学概论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