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制力》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制力》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08 04:4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制力》经典读后感10篇

  《自制力》是一本由高原著作,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276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013-5-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自制力》读后感(一):知道和做到的差距有多少

  “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一生。”《后会无期》上映后大热的一句话,为什么热,为什么为如此多的人认同大概就只是因为这世上大部分人都很平庸,而大部分的平庸在于,知道却做不到,陷入不停地自我责怪和不自信恶性循环中。这其中,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缺乏自制力。自由源于自制,只有知道做到什么能做什么该做,才有自由有权力选择想做的。

  市面上太多自制力、自我管理方面的书,内容和提供的方法大同小异,有一些好的方法可以试着去做,有好处的。

  1、“冥想联系:对一件事情全神投入

  通过联系冥想培养全身投入的习惯。现在流行的佛教和瑜伽中的冥想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练习集中注意能力,排除外界干扰。这项结果页得到了神经心理学研究支持。冥想可以提高大脑注意力相关脑区的活动效率,有助于提高人们记忆和注意力。”

  我完全可以练习每天冥想。好处多多。

  2、”驱除无力感一课中,提及:

  (1)会见一位陌生人之前,先列一个话题单子

  (2)不要将对方估计过高,将自己估计过低,即使对方名誉地位都搞,也不应妨碍你与他大大方方地接触

  (3)感到畏惧的时候,就去做你畏惧的事,不就你就不用再畏惧它了。“

  有太多时候知道怎么做而做不到,这只会让陷入焦虑和不自信

  3、”时间管理

  (1)每天在固定时间制定计划(一起床就做)

  (2)每天只制定一个计划。每完成一项工作划掉一项。

  (3)必须为应付紧急情况留出时间,这是最关键的一项

  (4)必须每天坚持

  还有一些书签没贴上来,可以稍微回顾一下

  《自制力》读后感(二):减肥是检验"自制力"的唯一标准

  我是一个自制力很差的人,经常自己制造彩票中了500万的美梦,醒了之后花费大量的时间考虑要怎么花,这种虚假的希望和进步的错觉让我对人生现状感到越来越无力,我很自责,我对周遭的诱惑缺乏抵制能力,特别容易迷失在匆匆流逝光阴里,面对突如其来变化我会不知所措本能的退缩。

  如此种种的我,被“自制力”这个标题吸引了,花了两天的时间,翻阅了整本书。

  确切的说,在认真阅读到第三课的时候,我已然学会了透过现象本质,在继续阅读下去到第十课的时候,我焦躁的小宇宙无法抑制的爆发了。如开头所说,我知道我自制力差,为什么自制力差,差在具体什么方面,作为一个精神没有出现问题正常人,是很容易自我感知到的,这本书前十四课的内容,完全就是用大量的理论和所谓的范例来重复个人的自我感知,每每到我认可了书中所说的理论,亟待了解书中提出的这个理论和问题要怎么进行实际操作解决的时候,没有下文了。就好比,饥肠辘辘时刻,有人把面包举到你面前,然后告诉你,这是面包,然后扔掉,在把饼干举到你面前,继续告诉你,这是饼干,然后再扔掉,这种饥饿状态下想吃又不让吃的感觉你懂吗?

  举几个我印象比较深刻章节,第二课里提到的音乐疗法,没错,众所周知节奏太快或太慢的音乐不适于催眠,音乐在提升创造思考方面有积极主动作用,那么什么音乐有利于自制力的提升呢?具体到什么样的音乐你能举个例子打个比方吗?

  第三课里提到的管理情绪的,两个测试,一个乐观测试,一个PONS测试,那么,这两种测试具体的到底是什么测试呢?你光介绍他们产生的结果,又不告诉我们它们到底是什么类型的测试,让我们也实践和运作一下,你空谈什么管理情绪呢?人人都知道不良的情绪要发泄出来,那么作为提出问题的一方,你不应该负责任的在告诉一下读者,有什么具体的发泄方式吗?

  第四课里提到的集中注意力,书中说拒绝思考的习惯已经成为大脑的一种本能,不经过一段艰难的调整过程,很难将低智商进程彻底扭转过来,那么然后呢?然后这章节就结束了。我无力吐槽,无力呐喊了。

  每课开头用那么多真人真事就为了引起我们对自身并不是很隐蔽的自制力差这个问题的共鸣,之后就是无穷尽的理论,哦,对了,还有每课穿插着一成不变女性减肥计划实现过程中的心理暗示,前十四课里上帝开启了一扇又一扇让读者好奇大门,然后都不用马赛克就呈现出了这些大门里空洞匮乏的理论外加门口永远矗立着的减肥女性,读者谁还想迈进去一探究竟啊?

  当然,以偏概全是不符合逻辑标准的。

  书的最后四课,以及24页的附录,这才是这本书最精华地方,我可算熬到了黎明前的曙光

  我不是个爱学习好孩子,我最痛恨课堂老师不厌其烦的强调一些人尽皆知的事实而从来不让我们用实践去检验真理,我们这一代人自制力差,意志力薄弱行动力几乎为零,但是判断力还将将够用。我知道一家之言就给这本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mba管理课程打了×这是种自私自以为是表现,但是,就用书中所说的,“一个不必再做任何欺骗、心清如镜、坦然真实自己的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轻松自如。”

  最后,29日在这本书的结尾,我用碳素笔写下的最后书评是,请问书中那几个减肥的女性,减肥成功了吗?

  《自制力》读后感(三):训练你的自制力

  一年已经过去三分之二,你的年初计划完成多少了?

  跟胡巴聊到这个问题,她感叹年岁越大,自制力越差,现在连晚上早点睡都做不到。

  我反问她晚上在做什么,拖到那么晚。答曰:玩手机

  我建议她,晚上睡觉不要带手机上床,调成静音或关机,想去玩手机的时候就忍一下,这样就可以早点睡了。

  胡巴表示臣妾做不到啊,臣妾就是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

  像胡巴这种不单单是时间管理的问题,更多的是一种拖延心态,我推荐她阅读《自制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该本书介绍了18节课,教你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激励自己去完成目标对抗那些成功道路上的阻力,如不符合既定目的愿望动机行为和情绪,提高自制力,进而成为一个理性的人。

  这本书有20个章节,第20章附录就是把前面章节的内容总结出相应的课程,心急朋友可以直接看附录的总结。

  《自制力》读后感(四):【读书笔记】自制力

  自制力首先是一种意志力。等于是我们按照理想中更好的标准来塑造自己的能力。我追寻的人生是做个有节制的、自控的、但又区别于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自制力其次是一种习得的惯性。当一个懒散的自我成为习惯,就会路径依赖地随着堕落的习性加速坠落下去。而要摆脱这种情况的办法就是从这种习惯路径中走开,即摆脱自己感觉舒适区域。当这种习惯性从依赖舒适到自动摆脱不舒适成为习惯以后,人就会处于积极向上天天进步的状态了吧。

  最后还有善于调解自己的内心,不要让内心的矛盾无声无息地吞噬掉乐观、自信等等美好品格

  大概如此就这样,说得简单,做到很难。

  《自制力》读后感(五):自制力

  1多数人输在了自己的思路上,对于眼前的机遇财富缺乏管理、控制和争取。

  2一个人最大的失败是他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一切努力失去了价值,很容易进入一种“失控状态”。

  3自制力是人区别于动物根本点之一。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学识技能或者人脉说能体现出来的能量,全部由我们的自制力决定。它是一个人取得各种成功的通用技能。

  4康德说,人觉得他自己有许多需要爱好,这些完全满足就是所谓的幸福。享乐主义:只看到了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忽视责任义务。不考虑未来,只追求现在的生活质量。被某些习惯绑架,明知它是需要驱除的恶劣行为,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5“自我补偿”心理表现(消极补偿):出轨、破坏规则、贬低别人。

  6让自己拥有一种“耐心等待”的品质

  7把思维“归零”当成一种生活常态

  8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类生来就惧怕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很强大噪音,第二件是“坠落感”。

  9(简单生活)禅经观点,人类的本质是精神属性的,不管你拥有多少物质,实现多少欲望,都不可能真正填补内心的空虚

  10压力-来自生存

  11记忆-脑海中的印象-注意力、理解力、想象力、鉴别力、强大的意志力。

  12研究表明,意志是有限资源,睡眠可以恢复运动和冥想也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意志反映出他内心世界的状态,即心态。

  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电脑前度过1小时,用传统方式与他人面对面交流的时间就减少将近30分钟。人们的社交技巧因此变得笨拙不堪,导致出现了大脑的退化,经常会曲解甚至忽略微妙的那些非语言信息。 (难为了那些电脑控男孩

  “低智商社会”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人们懒于思考,希望有人把思考后的答案直接告诉他们,他们只要照做就可以了。人们变得懒惰而轻信。对他们而言,思考是一件吃苦和十分麻烦的事情,所以他们不想思考,大脑不断地退化,失去创造和辨别能力,最后变得难以自立和自制。

  《自制力》读后感(六):掌控自己的生活和时间

  这是老师推荐我们看的一本书,刚开始看到这本书时,只是简单的将“自制力”归结为情绪方面的控制,当我浏览了一遍目录后,才发现这本书很全面的讲了,生活、情绪、学习、计划执行度等方面的自制力。并不是简单的阐述了情绪方面应该如何控制。我们心中确实藏了一只“冲动”的魔鬼,这需要我们能够很好的自制,调节失控,管理好我们的情绪,防止因此导致的不必要结果;我们同时要对我们为自己制定的计划要有自制力,执行力要到位,应该驱除无力感,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造成的错误假象,导致我们最后无法完成我们的计划,应该要有足够的自制力。不要受不在计划内的其他因素影响,比如朋友叫你去ktv、去聚餐、去搞party,这时就需要你的自制力了,你应该完成自己的计划先,而不是贪图享乐,找尽借口推迟计划。自制力还讲了很多方面的自制

  《自制力》读后感(七):【笔记】自制力

  自制力是一个人是否坚强的重要判断标志代表着一个人的意志力,以及他控制自己和事情的能力。与之相反的则是任性,一个人会对自己持一种完全放纵态度,他对自己的言行不加约束做事时任意胡为,天马行空,丝毫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前者的生活是理性的,后者的生活则是失控的

  制定的目标越宏伟,希望越大,给自己带来的感觉就会越好,也就越容易让自己从现实低潮中爬起来,站起来,找回一种自我满足的心理状态——虽然对改变现实毫无用处

  自我补偿通常建立在逆反心理的基础上,它也往往具有消极的性质。它不是从受挫者自身的成功之处获得补偿,而是力图从逆反的过程中取得某种“胜利”和“战果”,从对手的失败中获得“满足”,然后实现自我救济。对此,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消极补偿。这种消极是针对其后果而言,其补偿行为本身可能是“积极”的

  强烈失落感一定会让人沉溺在痛苦感情中,就像一双腿陷在了泥潭之内,拔不出腿来,自然就没有办法向前迈出新的步伐。这时,人就忘掉了如何去改变、战胜自己所面临的生活危机。它会使失落者失去生活的重心信心

  对付失落感,正确的态度不是视而不见逃避不是办法!我们必须学会从“失落”中检视自己,面对失落的真相,挖掘其中的原因,先对自己采取宽容的态度,寻找一个出口(向亲人、朋友诉说或找一个地方发泄)把它发泄出来,才能去除失落感。如果你对它采取高压政策,后果只会越来越严重

  不要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苛求别人,也不要拿着一面镜子只照别人。应该同时照一照自己。你必须明白,没人指责你,并非是你完美无缺无懈可击(多数人这么认为),也可能是别人表现得太宽容了(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有勇气公开承认

  我们的情绪也有智力,它是指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换句话说,我们的情绪本身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它可以识别和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利用这些信息来解决问题和调控自己的行为。在某种意义上,它是与理解、控制和利用情绪的能力相关的。如果我们用另一个更专业词汇概括它,它就是EI——情绪智能

  注意力资源是人的头脑知识运作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心理指向。注意力具有选择性、指向性、集中性、激活性、警觉性等特点,又具有选择、维持、调节与整合功能事实上,从脑力劳动者的智力资源管理角度分析,对于知识工作者的前一个环节——探索阶段的强调同样非常重要,注意力的剥夺导致有效智力活动时间的减少,核心工作任务完成效率下降

  所有对过去的苛刻,都是对于未来的恐惧。在潜意识中,人们因为不敢面对未来,才对过去念念不忘,纠缠不休。其实,你根本就不需要对未来害怕,只要你能卸下过去的包袱!现在你应该明白了:实现理想中的自我,靠的是当下的行动,而不是对过去的质疑和对未来就在不远处的

  一个人能抵得住诱惑,他就有了做大事的基础。一个人能走多远,关键在于他能抵得住多少诱惑

  效能就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做出最重要的选择,并且把最宝贵的时间用于最重要的事情

  在该认输的时候,我们就得低下头表示服输。这意味着你可以退出与压力的赛跑。你觉得没有胜出的希望,所以及时退出,并不是懦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真正的智慧。通过这种认输的方式,正视内心的失望,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才能释放出内心的压力

  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有时就差一点点:成功的人可以无数次修改方法,但绝不轻易放弃目标;不成功的人总是改变目标,却从不改变方法。但是,定了目标,这个目标一定能实现吗?一定能成功

  我们记忆什么?脑海中的印象。是什么合成了脑海中的印象呢?首先是注意力,还有理解力、想象力、鉴别力和强大的意志力。在所有这些记忆要素中,最关键的是最后一点,即意志力

  前进的目标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地聚焦于这一目标。你不应该东张西望,也不应该只盯自己的脚尖

  已经制定好的计划,你最好不要说出来,尤其是“到处对别人说”。因为说出来的时候会给你造成虚假实现的自我良好感,削弱实现计划的动力

  总是说自己试着去做某事,比如运动、减肥、找工作、学习等,但实际上你真正去做了吗?你真的努力了吗?没有,你每一次都抱着玩乐的心态,而不是沉下心来,专注和充满使命感地去行动

  “试着去做”是一种侥幸的心理,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就不能犹豫,要集中全部精力,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才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目标。如果你没有实现目标,那么你怪不得别人,也没有任何借口,只能在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没有努力去做,在做事的过程中也没有充满使命感,甚至犹豫和反复,是多数人的通病

  人类行为的95%都是由我们的习惯决定的,它其实就是性格的映像。在做事情的时候,有人目标明确,有人混混沌沌;有人克服困难坚持到底,有人半途而废;有人守时,有人总是迟到。如此一来,在相同的社会环境下,不同的人,他们的人生境遇也就出现了极大的差别。许多人生活中的不如意,实际上是由他们的不良习惯导致的。习惯造就了性格。也就是说,性格并不完全是天生的,它多是人的一些习惯的积累和惯性

  许多人都是游戏迷,你一定清楚游戏的规则:升级、打怪、刷分、得到奖励,这些机制就能给你带来成就感。如果现实中有这样的机制,那会极大地满足人们的虚荣心,成为人们行动的驱动力。当然,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个人就会比较容易努力向前,并且取得成就,然后获得强烈的成就感

  静坐:我们除了分析激情时的失控行为对自己所带来的不良影响,明确此行为的有害性之外,不妨做一些静坐训练。比如每周日和朋友一起静坐20分钟,这有助情绪过激后的迅速平伏。在静坐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像午后的阳台、书房或瑜伽馆都是非常好的地方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不正视别人,意味着自卑;正视别人则表露出的是诚实和自信。同时,与人讲话看着别人的眼睛也是一种礼貌

  不要盲目去跟别人攀比,自己的欲望自然容易控制。这需要你保持一颗平常心,对于物质的要求别太苛刻

  《自制力》读后感(八):当你控制不住自己时你在想什么

  花费了近一个月的早起,终于把《自制力》看完了,一开始真没想到这个话题可以写十八章之多。

  我是每天读一个章节,所以总感觉整本书没有连贯串通起来,各个章节各自太独立了,还好今天专门抽时间做了下串联,下面算是串联后的总结吧。

  其实所有十八章,汇总成主题后都可以通过第一章和第十三章的总结来进行说明:

  gt; 首先要确定目标,然后确定达成目标的方向,最后一定要落实行动。其中,确定目标和方向过程中,都会面临选择,这时候要保持理性,做出正确的选择。

  根据这个说明,我把所有十八章重新按照 目标、方向、行动 做了划分,重新划分后的导图如下:

  自制力导图

  下面分别从这三大方面进行说明。

  目标:自我认知不足

  从宏观上来讲,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是目标明确的。

  小事的话,比如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对《自制力》的读后总结,放大一点说,写读后总结是为了锻炼自己的理解和总结能力,并通过公众号进行呈现。

  大事的话,比如我们这一生的目标是为了享乐?在某一领域成为佼佼者?还是有其他更崇高的目标,等等。

  这些都算作目标。

  生活和工作都是由许许多多、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目标组成的,而把这所有目标汇总后就是我们人生的目标。

  反过来说,我们只有确定了人生的目标,才能保证分解后的小目标都是为了大目标服务的,否则就会陷于迷茫和无力感了。

  书中总结了诸多影响目标确立的原因,其中汇总表述就是「自我认知不足」,什么意思呢?就是因为对自身能力、定位、喜好不清楚,从而导致目标定的大了、小了、错了等。

  目标有问题了,方向和行动再给力,最后也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那么有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书上也给了相关的建议:

  gt; 第五课-自责和自我设障:就是自信心不足,这时一定要找到自己自信心不足的具体原因,并针对性的从源头解决;

  gt; 第六课-把欲望装进笼子:说的是虚假的欲望的问题,虚假的欲望和真实的目标总是形影相伴,当出现虚假欲望的时候,要理性的进行区分;

  gt; 第八课-驱除内心的无力感:一句话「积极向上,保持正能量」;

  gt; 第十一课-不要欺骗自己:「看清现实,遵守承诺」;

  gt; 第十三课-做出重要的选择:保持尽量少的选择,选择越多反而会让自己更迷茫;

  gt; 第十六课-我可以: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然后 Just do it!其实有点废话,关键问题是什么样的目标才是切合实际的目标;

  gt; 第十七课-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这一课也是大道理,行行行,你说的都是对的;

  gt; 第十八课-有多久没有成就感了:做好长期坚持的思想准备,从小事做起,并坚持下去。

  其实大部分人,包括我自己在内,都还局限在这个问题上长期不能自拔。

  比如我自己维护的公众号「1言5语」(z15talk),形式和时间都不固定,想到哪写到哪,有时间更新,没时间就不管。但是我认识的一位老师,能够长期保持公众号日更,而且一直保持对文章进行点评的形式,从未间断,这是对自我认知清晰的事实体现了,给个大大的赞。

  方向:思路不正确

  目标如果确定了,接下来就是行动了,而方向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

  比方说我要学 Python 了,我定了月目标是熟悉 Python 相关的所有基础知识,方向是怎么实现这个目标,我可以读书、看在线教程、看在线视频、上网课、培训班、做基础课习题等等,看,这一下就列出了这么多,到底哪个才是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方向呢?

  这个问题其实网上也经常被问到,也有很多中肯的回答了,目前本书上给的建议如下:

  gt; 第四课-集中注意力,让思维清晰起来:制定目标和方向,以及落实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全神贯注的思考,才能让效果事半功倍

  gt; 第九课-掌握时间:方向和做事情的优先级也是有关系的,比方上面的一系列方式,也可以按优先级不同来组合使用

  gt; 第十二课-停止批评:保持积极的心态,在碰到挫折甚至错误时,能够继续保持方向的正确性并坚持下去

  gt; 第十四课-潜能控制:要始终保持能够达成目标的潜意识,并合理利用潜意识的潜在力量

  另外,一定要记得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这一点目前对我自己来说,主要的问题还是如何长期的坚持下去。

  行动:自我控制不足

  行动其实不能算单独的一个阶段,之所以单独拿出来说,是因为没有行动的话,目标和方向都是扯淡,而目标和方向又是在行动过程中不断完善、优化和改进的。也就是说,目标和方向最终都需要落实到行动上,也只有按照正确的方向行动了才能达成最终目标。

  那么这里讲的行动,确实所有环节中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毕竟目标和方向都只是空泛的,我可以每天都定一个目标和方向,但行动却不是,它需要时间,最重要的是需要在达成目标前的坚持。

  坚持,是一件最容易,又是一件最最困难的事情。

  一切没有坚持下来的原因,都被归纳为「自我控制不足」,本书针对这个问题的建议是:

  gt; 第二课-走出失控的怪圈:记住,只有你可以控制你自己,包括你的意识、神经反应和肉体;

  gt; 第三课-管理你的情绪:情绪是意识的一种体现,请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

  gt; 第七课-解决拖延症:噢,拖延症,想说恨你不容易,啥也别说,就一个字-干;

  gt; 第十课-压力从何而来:适当给自己一些压力,可以让自己保持行动力;

  gt; 第十五课-训练你的意志力:哟,这个就是所谓的自制力了,如果意志力足够强大,就不会存在自我控制不足的问题了;

  看看自己是不是存在这些问题吧,对于我来说,意志力这个真的需要锻炼了,不太容易能控制住诱惑,比如说游戏。

  小结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在想,书名为啥叫《自制力》,和我当初理解的自制力的范畴太不一样了,我只是局限在最后关于行动方面的自制(克制)上面了,而本书说的自制力确是贯穿在目标、方向和行动的各个方面,是的,从宏观上讲,各个方面也确实都需要保持自制,才能有更清晰的自我认知、才能保持思路清理、才能保持良好的自我控制。

  书看完了,感慨也发完了,下面得赶紧落实效果去了。

  附:完整导图下载地址:自制力思维导图

  《自制力》读后感(九):2016/第一本。

  第一本。2016.6.30。

  还是一本不错的关于自制力的个人管理书籍,其中一些理论可以给个人比较多的启发。还可以用来做培训课程使用。包含的内容非常多,从广义上的阐述还是比较全面。但是不适合做针对性训练的使用。

  对初步认识自制力管理有比较大的帮助。可以用来考察个人自制力管理中欠缺的方面,同时能够在本书中找到相关的方法建议,但是若想具体讨论如何使用相关方法,不建议阅读本书。总体来说,个人有所受益。

  自制力,是个人发展和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在中国家庭教育中,普遍缺乏对孩子自制力的培养,依靠父母的管束成长起来的孩子,在18岁脱离父母后,会出现一段迷茫期。因而自制力培养,不可或缺。书中对自制力管理的描述,侧重工作中人所应该做的事情。对30岁前的年轻人都有所帮助。

  问题还是,书的内容涵盖广泛,具体方法建议选择有针对性的书籍进行学习。

  《自制力》读后感(十):自制力就是让“你”和“成功”之间走一条漂亮的直线

  前言中的成功之路好比是画一个两点一线:

  首先是自己的那个点:了解自己是一切的基础,包括性格,个性,最想要得到的是什么,最重要的是什么

  然后是明确一个方向,顺着方向找到终极理想,那个点就是成功

  而自制力就是帮助你在“你”和“成功”之间走一条最短的直线,一方面是提供动力,另一方面是校准方向。

  第一课提出了6个障碍:

  1) 虚假希望综合症:以为制定了一个计划后一切就会变好,常在低谷时通过制定“宏大”方案得到满足重燃希望,但计划本身毫无执行力,只是为了调整心态。

  2) 进步错觉症:对自己的评价不是基于客观事实而是主观过于乐观的感受,觉得自己已经“够好了”,为自己设了一个能力的上限。

  3) 享乐主义:只看到当下享乐的好处,而忽视未来的发展,容易被“上瘾”的糖衣炮弹绑架 *吸毒

  4) 情绪失控:忽然产生坏情绪,通常伴随生理变化和行为失控,诱因来自外在或内在,出于意识或潜意识。这种情绪爆发很有可能形成“踢猫效应”传染给更多人。

  5) 自我补偿:将现实生活中受挫的缺失感和自卑感转化为“逆反的补偿”,通过“破坏规则”来获得满足。*出轨/闯红灯

  6) 对于意志力的恐惧:对于意志力的曲解误以为无法产生意志力(一种坚硬的用以支撑的东西)而产生恐惧和退缩

  如果说自制力是帮助你在到达目标的路上走一条直线,那么虚假希望综合症和进步错觉症是模糊了终点,让你误以为已经达成了目的,享乐主义和情绪失控则是很容易利用非理性的体验引导你走上岔路(甚至是没有回头路),而自我补偿和对意志力的恐惧则会让你后退,前者是消极的自我欺骗后者是无力感

  针对这些障碍,在后面的章节给出了应对方法,虽然并非一一对应的陈述,但也可以梳理如下:

  1) 虚假希望综合症是缺乏计划的执行力:

  第四课 集中注意力,让思维清晰起来

  第七课 解决拖延症

  第九课 掌握时间

  2) 进步错觉症是缺乏自我了解:

  第十一课 不要欺骗自己

  3) 享乐主义是缺乏欲望控制:

  第六课 把欲望装进笼子

  4) 情绪失控是缺乏情绪控制:

  第二课 走出失控的怪圈

  第三课 管理你的情绪

  第十课 压力从何而来?

  第十二课 停止批评!

  5) 自我补偿是出于受挫和自卑:

  第五课 自责和自我设障

  第八课 驱除内心的无力感

  6) 对于意志力的恐惧是缺乏对意志力的了解:

  第十五课 训练你的意志力

  此外,对于目标选择和动力的章节:

  1)目标选择:

  第十三课 做出最重要的选择

  第十七课 发现自己的人生使命

  2)动力:

  第十六课 我可以

  第十八课 有多久没有成就感了

  我理解的成功之路是这样,假设每个人一生的总能量是有上限固定的,如果沿一条直线前行则有可能到达成功的点,而在行径途中的岔路往返会消耗掉能量,使得最终走出一条歪七扭八的乱线,最终更像是一团不规则图形,而成功则在远处,由于哪些曲折而再也无能量到达。

  而自制力则是保持高度的理智,能控制情绪,能产生动力,能把握时间,能以意志力向着成功的点进军。哪怕天资的能量各有不同,但起码比起一团乱麻要走的比成功进的多。

  每个人的问题各不相同,在书中都可以找到一些普遍的问题和解决的启示,自制即自我控制,面对方法论还是要内化为自我觉察后的努力行动才可转化,所谓知易行难,终了不是书写的有多好,道理多精辟,而是看你的小宇宙燃烧的旺不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