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10篇

2018-08-09 04:3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10篇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是一本由傅海棠著作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250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3-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一):期货必读

  绝对堪称农产品基本面分析标杆,对供需的认识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做期货的人必读。

  -------------------要点----------------------

  1.农产品期货的七条规律

  大行情中,期货涨跌幅往往没有现货大

  价格时间低于成本时,一旦供求失衡,往往会爆发大行情

  供不应求情况下,是否超预期影响上涨速度

  大行情往往发生收获季节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新的平衡价格

  农产品和工业不同,用供求关系分析农产品价格走势有效

  不同农产品涨跌特性不同

  2.信息

  了解实情况最好实地考察,无法实地考察的话,就要有真实可信的信息渠道

  国家发布的信息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利益分析,亲自调查)

  3.农产品分析因素

  货币环境

  气候雨水温度日照

  生产情况(主要产地,种植面积,单产)

  库存

  农民积极性

  需求(国内外需求, 需求刚性)

  成本(上下游成本, 生产企业利润

  价格波动特性

  比价关系(历史价格,和其他作物比,期现比)

  物极必反后的突发事件

  4.仓位要和有把握程度挂钩

  90%把握——半仓以上

  70%把握,需要验证——战略建仓30%左右

  60%把握——打游击

  确定三天内必涨的,可以达到80%

  5.止损

  亏损承受能力最大是投入资金的50%

  不要轻易止损,但到了止损线就一定要执行

  如果基本面因素有变,要赶紧止损

  6.价格在底部运行时间相对长,在顶部时间很短

  找到底部确认上涨就是买入机会

  上涨过程中,基本面因素没有变化,回调也是买入机会

  7.主力/庄家

  供求平衡——震荡走势时,主力可以影响盘面

  大势来临时,如果主力逆势,迟早会输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二):农产品这么搞没问题,但是工业品就。。。。

  看了一下,佩服!

  对于农产品的分析,傅总提出的这个分析框架是没问题的

  需求相对平衡,供给严重不足时候是会反转的

  确定性在于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气候问题是短期无法弥补的,所以农产品多头是有爆发力的!

  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做农产品空头,特别是中长期空头,你会面临收储,需求较为稳定不利因素

  2012年到2015年工业品空头期间,国家出了无数政策,都无法遏制空头

  一直得到2015年底到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才让多头一发冲天

  就这个案例来说,有几点值得思考

  供需的数据,库存在工业品上并不完全发挥作用

  巨型的贸易商同样可以操作交易所库存和自己仓库来倒数据

  在中国,有国家队和市场队之分,政府动员能力是超越市场的,只是政府一般的政策动员能力是不足的。但是如果是前7-9把手住持的自上而下的政策就要重视了。

  比如在中国,查环保是可以遏制市场队的,在国外小政府大市场下,只能等市场出清。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三):一个农民的期货感悟

  任何领域包括期货市场,凡是成功者都具有这样的素质关键时刻判断力强,重大机会有勇气出手,细节方面执行到位。傅总从一个农民成为亿万富豪,将这条法则诠释淋漓尽致同时也上演了一段屌丝逆袭的传奇经历

  最近我也开始炒股,加入了散户的大家庭。其实中国散户都有这样的特点,爱追热点,爱跟风,爱听小道消息。而很少有人去研究股价上涨或者下跌的根本原因。看到这只要涨于是跟风买进,而第二天却又下跌于是割肉卖出,几波下来账面必然亏损。这样的操作与其说时炒股,不如说是赌博,因为你没有一个判断标准

  傅总说:宇宙永恒,天道平衡,变化循环,持续发展。大涨之后必定大跌,物极必反,阴阳转化,没有永远的上涨也不会有持续的下跌。短期的价格是买卖双方力量想法博弈结果。而长期的上涨或者下跌主要有供求关系所决定,当供需平衡时,价格相对来说没有大的起伏。一旦平衡被打破,行情也就出现了,偏离平衡的程度越大,行情也就越大,价格也随之大幅上涨或者下跌。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我相信大多数散户买一个公司股票都不会去仔细研究这个公司的一些情况,比如财务报表是否利好,比如公司的领导层是否稳定,比如公司的产品是否由核心竞争力,再比如公司的护城河是否坚固。买股票就是买未来,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往往决定了这个公司股票未来的长期走势,而我们广大散户却没有耐心或者不屑于做这些事。而傅总为了准确把握棉花的供求关系,进而预测棉花的未来走势,不惜远赴新疆与当地的种棉专业进行长谈,可见其下的功夫之深,他在期货市场的成功我们也就不难理解

  炒股的学派有很多,有专门研究技术的,也有专门研究基本面的,而傅总告诉我们只去研究那些眼花缭乱的技术指标而不去研究最基本的供求关系其实是舍本逐末行为。供大于求价格必然下跌,反之价格必然上涨。道理就是这么简单,而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是最实用,最有效的。

  总之《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这本书不失为进入期货市场的入门好书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四):所有人都是投机

  作者主要搞过两个品种大蒜与棉花。这两个品种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同时牵扯到的利益方也不少。包括,

  - 农民,蒜农和棉农

  - 贸易商, 有乡间的小收购者,也有规模不小的贸易商

  - 加工商,大蒜加工商和纺纱厂

  - 大蒜制品面纱中间商

  我这篇书评想说的是,当供应量减少的时候,基本上所有环节的利益相关者都会囤积库存,农民会惜售,贸易商和加工商看到价格上涨会猛烈进货,并且对制成品待价而沽

  这样会导致供应相对于需求进一步减少,进而加大价格上涨的动力。这是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

  在一个自我加强的过程中,利用基本面的历史数据进行价格预测是不可能的,与牛市泡沫中最热的题材股PE涨到多少一样是不可预测的。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五):期货基本面入门——《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

  每一次农产品大牛市上涨最快的时候都在收获季节、农产品上市前后,而不是在“青黄不接”的季节。一般人很难理解,但这是市场的简单规律、价格的简单逻辑。因为收获之前,减产还只是一个预期,人们具体减产多少的判断可能因为媒体报道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影响而低估,而一旦真正收割,具体减产多少,农民、收购商、相关厂家等最清楚,收购时价格会迅速抬高,农民会惜售、收购商会囤货,这就会进一步抬高价格。

  当利空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跌,那么反而要涨;当利多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涨,那么反而要跌;买强不买弱,当所有品种都跌停了,只有一个品种不跌停,那么如果要买,买这个品种就对了;一个品种的非主力合约涨停或跌停,而主力合约没有跟进涨停或跌停,那么这很可能是庄家做的假信号(非主力合约成交量小,庄家容易打涨跌停),是用来吓散户的(这一招对中小投资者或许管用,他们可能会跟风或惊吓而推动主力合约的价格运动);大部分品种跌停,有一个不跌停,并且在低位有大量成交,可以买入;

  期货短期的盘面交易和长期的价格涨跌预测是两回事

  期货行情,从中长周期来看,本来只有20%-30%的时间是趋势行情,而有70%-80%的时间是震荡行情,而且那20%-30%的趋势行情也不是一气呵成的,中间也有停顿和反向运动,一味的重仓交易,适合的行情少,不适合的行情多,赚到了钱又吐回去也便是自然而然事情了。

  在没有确切的把握的时候,绝不能开大仓。小行情的时候,可以不停地试单,对市场保持关注、保持熟悉,保持一种交易的感觉,一直处在市场中,才能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但在小行情中尽量要少亏,最好是不亏,如果能略赚则更好了。在小行情中要懂得保存实力等待机会,单单一大豆不出六年就会有一波大牛市(96年、03年、07年、12年),机会来了要有充足子弹打一个大战役。

  抓大机会要看基本面、要做供求分析的核心方法

  等技术分析者知道牛市来了,牛市可能已经走完一半了,这时建仓成本就高了,很容易被“洗”出来。

  若是用技术分析,统计历史平均价差、“极限”价差,并在价差到历史“极限”区域时做价差回归的套利,可能十次可以对九次,因为超越历史的情况毕竟少发生,但一旦发生了,错误的那一次就能让套利者彻底失败,这完全是小赢大亏的操作模式,不可取。用基本面分析做套利则不拘泥于历史价差,而是着重分析目前这个价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根据现在作用于价差的因素来看,价差会扩大还是缩小,如果价差会扩大,那就做扩大的套利,如果价差会缩小则做缩小的套利。

  据我观察,主力经常会有对敲的单子,还有大单挂在那里迷惑散户,也有随时准备撤掉的单子。在看对方向的时候,散户或资金稍大的投资者完全可以吃掉主力的对敲单和迷惑式的挂单。主力有主力的优势,散户有散户的优势。在一个价位如果主力有500手单子压着或撑着,很可能是为了迷惑其他投资者,他或许会随时撤单(特别是你看到他有下单、撤单的动作后),我们就可以迅速地把这500手单子吃掉,这个价位到后续来看将是很合算的,因为这个价格突破后,想要再成交500手,那成本就高了。还有主力经常会有对敲单,打一些价位出来迷惑其他投资者,比如我参与大蒜电子盘,一个持仓很少的合约,居然都是几百手几百手地成交,一看就是主力在对敲“制造”价格、活跃行情、引诱散户参与,那我就多报几个的价,把主力想要对敲的单子吃掉,我先成交了,让主力对敲不了。

  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运行特征监管形式、市场群体组成也不同,但无论一个国家的期货制度和监管再怎么好,也或多或少会有“内幕交易”、“不公平交易”,中国存在这样的问题,美国也同样存在。

  就国内期货市场来说,政治背景太深的品种要尽量少做,最好是不做。白糖就是这样的品种。白糖的销售环节虽然放开了,但甘蔗的收购基本上还是垄断的,在甘蔗收获时,由于甘蔗是划区收购的,在区和区之间的交通要道,会有专人“站岗”,不准蔗农跨区销售,以防外区的糖厂或贸易商高价收走。白糖这个品种,主力的“控盘”是比较厉害的,他不单有现货优势、资金优势,还有影响政策的能力。主力做多了,如果价格跌,他可以影响政策,采取收储措施托价,主力做空了,如果价格涨,他又可以影响政策,采取放储措施压价。

  白糖供大于求,原本要下跌,结果撑了一年多才真正跌下来,这是现货商逆天而为的失败,但也同时说明了白糖现货商左右行情的能力是很强的。

  主力建仓要欲涨先跌,有运作成本,你可以白吃他的成本,搭车白拿他制造出来的价差,散户建仓比主力容易多了;主力平仓也要做假动作,先拉升再平仓,你在他拉升的时候就可以平仓出来了,又可以白赚他拉升的成本;散户的优势是进出方便,主力的劣势是制造行情、制造震荡、做假动作、拉升、打压等都要成本;

  能让散户赚大钱的行情,就是大涨大跌的行情,在震荡市,散户是弄不过主力的。因为在震荡市,价格没有明确的方向,涨一点或跌一点都是“合理的”,因此有资金实力、有信息优势、有政策影响能力的主力机构能够影响短时间价格的涨跌,而散户则只能两面吃巴掌

  现货电子盘,也叫电子商务,是现货远期交易的一种模式,当时所有参与的人都有交货和接货的权利(后来国家限制自然人参与)。电子盘不易做空,做空后,交货可能会被严格限制,找理由说你的货不合格,因此容易被庄家逼空。做多就不一样了,如果我看对了方向,主力不让它涨,那我就接货,即使货品差一点,卖到市场也能挣不少。

  几乎所有的贸易战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当他们本国的大蒜产量多了,就不要中国的大蒜了,想不要你的大蒜,那就找借口说你的大蒜有问题。而当他们本国缺大蒜了,则又要中国的大蒜了。

  到了2009年4月中下旬,我在全面考察几个大蒜产区后,更加坚定了大蒜上涨的信心,而且大蒜马上进入收获季节,价格爆发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很多人往往在收获时才发现大蒜减产太多,正常经营消费的赶紧进货,再加上惜售的惜售、囤积的囤积,还有投机资金的进场,价格上涨就会在那段时间爆发)。

  几个层面的因素都支持大蒜的上涨。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因素:

  1、货币环境: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用注入货币的形式刺激经济,美国如此、欧洲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中国的4万亿更是一夜之间就出台了。全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助于推动大宗商品的上涨,也就是说不光是大蒜,其他商品也会涨,整个商品价格都处在上涨的氛围中。

  2、气候环境:大蒜是吸水作物,若没有降雨,一到两个星期要浇水一次,而2008-2009年大蒜种植周期内,有干旱现象。

  3、生产情况: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种植总面积减少30%左右,单产减少20%左右,总产量应下降40%左右。

  4、库存情况:原本还算较多的库存,在2009年三四月份急剧减少。

  5、农民的积极性:由于种大蒜持续亏损,农民没了种植积极性,一方面少种了,另一方面看到大蒜长势不好也懒得施肥、浇水了。

  6、需求情况:国内外大蒜需求正常。国际市场对中国大蒜需求上升,因为两年大蒜低价冲击国外市场,对国外的大蒜种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蒜作为调味品,人们对大蒜的日常需求是刚性的。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蒜作为调料的使用也在增加,比如吃火锅的人多了,蒜泥的需求就会上升,肉类消费多了,有减腻作用的大蒜的需求会上升,还有就是人们开始追求健康、养生、防疾病,这也推升了大蒜的需求。同时,从2009年开始各国从中国进口大蒜的量增加,2008年各国都在去库存,2009年国际市场对大蒜的需求增幅较大。

  7、成本因素:种大蒜的生产成本大约是1块钱1斤,但现货最低的时候硬是跌到1毛钱左右。当一个商品的售价低于成本很多时,愿意生产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一旦涨起来,一般会超过成本,甚至超过成本很多,不然还是没人愿意去生产。像大蒜这样的品种,最后价格涨到超过成本一两倍都是正常的,甚至超过几倍也是可能的,种大蒜最好的时候,一亩地农民可以获利2000多元。(做期货或者电子盘,了解现货的生产成本非常重要,知道了生产成本,并且知道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才能明白什么时候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当一个产品一条产业链上的经营者绝大部分都在亏损,那价格是真低了,全行业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产量必然减少,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干一天亏一天,还不如不干,一开始亏,为了维持还要做一点,但一直亏,总会维持不了或者不愿意维持,那就真的不干了,必然会导致大幅减产。当然,生产成本是动态变化的,研究的时候也要变化着去研究,不能认定一个成本就以为是不变的价值了。)

  8、大蒜价格波动特性:大蒜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价格的不稳定,它容易暴涨暴跌,为什么大蒜是个不稳定的品种,在本书介绍1990年我种大蒜的章节中有详细的阐述。另外大蒜这个品种如果真正涨起来,一般会连涨两年,第二年的涨幅也会很大。(事后我们知道,大蒜现货2009年最多涨到4块5毛一斤,2010年涨到8块一斤。我本想充分参与这两年的大蒜行情,无奈大蒜的现货电子盘实在“太黑”,主力操控严重,赚了钱都可能拿不出来,后来只好转战更正规的期货市场,参与棉花交易。)

  9、和其他作物的比价关系:同样一亩地可以种大蒜也可以种小麦,种大蒜是亏的,种小麦是赚的,农民自然更愿意种小麦,只有大蒜的价格涨起来和小麦的比价更加合理甚至更有优势,农民才会选择种更多的大蒜。

  10、物极必反出现突发事件:2008年秋天播种的大蒜,出苗以后死亡现象严重,这是老天在透露信息,本来播种面积就少,还有严重的死亡现象,产量会少上加少,明年该涨价了。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必然会向反向发展,而触动反向运动的开始,可能就是一个所谓的突发事件。2009年三四月份开始,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扩散到全球,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在上升,不少人都很担心此事,而民间又流传出吃大蒜可以预防甲流。导致大蒜的需求短期内暴增。

  11、比价关系:大蒜的生产成本至少在1元,价格在1-2毛是极其不合理的现象,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不可能持续下去,不然大蒜会绝迹。这是不可能的。大蒜十年前都到过1块8以上,在这十年当中,各种相关因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年前小工一天15元,2009年则要80元,十年前包心菜5分一斤,2009年要5毛一斤,小麦、玉米、大豆也涨了不少,工业品价格也成倍翻番,2009年又是减产年,一旦涨起来,能量会很大,涨的幅度和它跌得幅度会对应,不然就不平衡了。

  若能在爆发点或爆发前进场,则可以长期持有,若是后续跟进的则要灵活处理,两者的资金管理(仓位、止损、进出场)也是不同的(爆发点或爆发前进场的单子成本低、利多,可以抵抗更多的反向波动,而后续跟进的单子则成本高、利润少,可以抵抗的反向波动小)。

  某些品种可能价格多少年都没怎么动过,但在比价关系很差,农民都不愿意种的时候,价格可能会一下子涨起来。

  棉花虽然和其他农产品相比,比价关系不好已经持续数年,但棉花价格要上涨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更多因素的配合。关注农民心理变化的同时还要关注相关品种的比价关系,库存变化,整体经济的氛围和货币的政策,另外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品种自身的供求关系能否在某个时点有重大的变化。

  任何农产品,只要是减产较多,价格的强劲上涨往往开始于收获季节。

  通过资金管理来解决,就是不满仓,设止损。满仓操作,一个正常的回调可能就受不了,不设止损,万一看错了或是主力深度洗盘,就会受很大损失。如果有90%以上的把握,可以重兵(50%仓位)出击,搏一把;有70%-80%的把握,可以战略性逐步运作;只有60%的把握,则最多只能打打游击。

  价格在底部运行的时间相对长,而在顶部的时间则很短。大牛市的顶部往往几天时间就被空头“攻破”了,价格会在短期内直线下降;而大熊市的底部则需要多头力量持久积聚、多次“进攻”之后才能在一个特殊的时点被“攻破”。所以说,很多抄底的人往往等不到价格上涨就失去耐心了,而很多摸顶的人又往往因为价格下跌太快而错过了行情。如果在大牛市顶部能抓到放空的机会,财富效应是非常之大的。

  1. 在大行情中,农产品期货的涨跌幅往往没有现货大。不少人认为期货的价格带动现货价格,期货的涨跌先于现货的涨跌,期货的涨跌幅也大于现货,或许在震荡行情中,这是对的。但在单边大行情中,往往是现货引领期货,现货的涨跌幅度大于期货。甚至,现货的一波行情要比期货剧烈得多,涨跌幅度远大于期货。因此做期货的根本还是现货、是现货的供求关系。预期有大行情的时候,更要关注现货市场的变化,多去了解现货产业各个链条的情况。以前的红小豆、绿豆,后来的大蒜、棉花,在大行情来临时都是现货领涨,现货涨幅大于期货(或电子盘)。

  2. 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一旦供求失衡,往往会爆发成倍上涨的大行情。一个品种的价格若低于成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会下降,若长时间低于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放弃这个品种,改种其他品种,该品种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必然下降。如果再发生点天灾,进一步导致产量下降,或是大环境处在通胀中,那么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将激烈爆发,价格就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因此一旦发现一个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一年、两年)低于成本时,就应该去实地考察,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体验买方和卖方的能量对比,感受一下让价格喷发而上的力量是否已经形成,这是捕捉历史性大行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品种价格跌破成本的幅度越大,价格低于成本的时间越长,价值越被低估,之前跌得越狠,就越具备投资价值,找到爆发点之后,盈利的空间越大。

  3.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供求缺口很大,外围环境、其他要素也配合的话,行情就会上涨。严重供不应求导致的上涨行情,如果一开始不涨或小涨,那么后续补涨会很厉害,一开始不涨或小涨是因为人们对供求缺口的预期不到位(或有力量刻意压制),后来确认了供不应求,而且还超预期,甚至严重超预期,那就会狠狠地补涨;而如果一开始就涨了,那么后续一般就涨不动了,因为人们一开始就知道供需有缺口,推动了上涨,后来确认供不应求,但在预期之内,那只是预期的兑现而已,没有新的力量推动,行情就不会涨甚至还会回来一点。

  4. 农产品历史性的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因为在收获之前人们对减产的预期往往不够充分,也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 所以在做农产品期货的时候,在通过实地调研或确切的信息认定要大幅减产,并且外部因素也配合的情况下,完全是可以提前大胆预期的,也可以在交易上进行一定的埋伏(如果不打埋伏,不打提前量,等大家都知道大幅减产了,低价买进也就不可能了)。

  5. 供不应求时价格到底能涨多高?一个价格涨了,比以前高了,就能够抑制一部分需求,这个价格是否足够高了,要看它抑制了多少需求,如果它抑制的需求刚好和供应缺口能匹配,那么价格也就涨不动了;而如果它抑制的需求还不够,需要买的量还是大于想要卖的量,那么价格还是会上涨,价格一直涨到买方和卖方能达到“共识”了,才会停止。

  6.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不同,用供求关系分析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比工业品更有效。农产品的消费基本稳定,而工业品供应的可调节性就比较高,供应跟不上需求了,就迅速扩大产能(工业品生产可以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农产品种植面积无法迅速扩大),供应太多了,则可以闲置一部分产能(土地则一般不会闲置)。所以做农产品应更加关注供应,供应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才会有大行情;而做工业品则要更加关注需求,需求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就会有大行情。农产品和工业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影响农产品供应的因素,比如土地(土地是有限的),气候、种植面积、单产、农民和经营者的积极性等,还有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比如人口、消费频率、替代品等,可研究性强,可确定性高;而影响工业品供应的因素,比如产能、技术革新、矿产量等,影响工业品需求的因素,比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可研究性差,可确定性低。就是说农产品的需求影响小,供应影响大,天气是影响供应的核心因素,如果多方条件配合,核心因素发力,就容易形成大行情,这类大行情比较好判断、好捕捉。

  7. 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涨跌的特性有所不同。比如蔬菜类的生姜、白菜、大蒜等,因为不易储存,卖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销完,否则会烂掉,供大于求时,卖家一旦急于出售,价格就很可能会跌破成本价,供不应求时又因为库存不多,想买却很难买到而使价格短期猛涨;而大米、小麦等粮食类农产品则有所不同,它们易储存,可调节性强,价格波动幅度就比蔬菜小很多。

  就农产品而言,种植面积、单产、天气(旱涝情况、积温情况、虫灾情况等)、农民种植积极性、品种特性、相关品种比价关系、需求方情况、加工方情况、贸易方情况、社会库存情况、国家库存情况、替代品情况、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宽松程度、加息降息情况、行业政策(比如棉花中国政府发不发配额、大豆抛不抛储、美国大豆的出口政策等)、战争或战争预期、其他突发事件,等等因素,都是影响供求的因素。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六):只投资自己了解的对象

  近几日偶然间看到别人推荐。豆瓣上有篇书评说不要被数名迷惑了——书名很俗气,但是内容很实在。因新买了kindle,我就买了kindle电子书来读。

  书里讲的是山东一个叫傅海棠的农民,通过炒农产品期货,资金从5万涨到1.2个亿,这确实是一个传奇。他还总结了很多具有哲理的规律和思想,所以也被称为农民哲学家。不过一路读来,越来越觉得他不是农民,而是个生意人,虽然他种过大蒜、养过猪,但是他都是以市场为导向来做的。何况,他从小就跟着父亲走街串巷做生意,后来自己也做过各种生意。所以他其实是从生意人慢慢成长为期货投资者的。他生在农村、熟悉农业,所以主要投资农产品,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他的很多思想确实朴实而高明,值得投资者好好学习。我自己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一、充分了解投资对象。

  二、充分了解投资平台。

  三、克服人性弱点,磨练实战经验。

  (2015年9月27日)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七):不要被书名欺骗了

  起初我看见这么一本书,觉得又是一本讲“民间股神”的记录,没什么营养,在二哥的劝说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阅读。

  这一读,发现这一本书不简单呐。

  这个书名,换成《期货产品的基本分析》应该更加合适一些。

  这本书详细讲述了主人公在90年代到如今的期货致富故事,一开始是做些贩卖狗皮粮食、养猪、种地之类的事情,从2000年开始投身期货,2009年开始利用温家宝的四万亿在大蒜和棉花期货上从几万炒到了1.2亿元。

  这本书最珍贵的地方是:他真实可信的将他的投资逻辑,即基本分析,的分析步骤和要素一一列出,细细讲来。比较了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区别,探讨了期货的本质,买卖农产品期货时应该分析的供应需求框架,这无疑是非常宝贵的思想,即供需决定一切。

  后来还说了点他的经济学思想,可以看出,他的思维境界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农民的思维了,其判断力分析能力和应用经济学赚钱的能力远远超过太多自称经济学家的人士了。

  不足之处在于2000-2009年之间这十年没有详述,只是一笔带过,事实上这段故事更值得学习总结。

  他不断地夸赞温,这当然是合理的,因为如果没有温,他不可能赚到这么多钱。

  书中最让人讨厌的就是那些所谓的“天道”,这些东西还是少讲为妙,还真以为自己参透了宇宙?你写一本《宇宙简史》试试?

  有的人在市场里赚钱完全靠运气,这种人万万学不得,因为运气学不来。这个傅海棠,至少70%应该不是来自运气吧。

  总之,这个人的基本分析框架绝对值得学习。

  《一个农民的亿万传奇》读后感(八):能和《十年一梦》媲美的好书

  先感谢@梁瑞安 梁总的推荐 非常棒的书

  另外两篇采访稿已经发到了我的日记中:

  期货中国专访傅海棠:天道就是市场 有自己的运行规律:http://www.douban.com/note/486158877/

  傅海棠:猜底不猜顶 期货的本质是现货:

  http://www.douban.com/note/486159355/

  部分书摘如下:

  技术分析的目的是找趋势。基本面分析的目的是找错误。技术是门概率科学,没有100%的正确率技术分析,所以必须要和风险控制及资金管理结合起来。技术分析只适合于单边市,不适合震荡市。技术分析不适合浮赢加仓,只有结合基本面才能浮赢加仓。

  基本面分析可以告诉你在未来几个月之内,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供求关系是基本面的核心。套利,一买一卖,是基本分析的手段。基本面分析的难点是如何判断现在的市场价格是否已经反应了基本面的信息。当你发现某个商品的价值太偏离其基本面的时候,说明市场中的参与者大多犯了错误,这时候你的机会就来了

  不要贪小便宜,短做为了价差但容易错过大行情。熊市中(全球产品集体下跌)即使是强势品种 也要等集体都企稳后再做多 不要在集体下跌时做多强势品种。不要追求极致收益而超级重仓,20%~30%趋势,70%~80%震荡,重仓适用的行情少,回撤严重。小行情试仓保持小亏或不亏,机会来了要有钱上。

  基本面,研究供求平衡和失衡,要就价格在不同供求关系上的表现,研究不同因素对供求关系的影响。技术分析的结论是不确定的,甚至可以用资金做出想要的图形。短期可以用技术和盘感。中长期和大行情(技术已失效)需要供需。历史图形与当时供求关系,与今时今日无线性相关。

  技术分析:重势不重价。小涨——反弹。大涨——大反弹。又涨——牛市来了。(已经涨了一半)建仓成本高,容易被洗出来。

  市场本质的力量,一是供求双方能量比(中长期),二是所有参与者各种想法的表现(短期)。

  基本面分析,也是动态(相对)的。增产供应增加5%,但需求增加10%,还是供不应求,利多。若前一年供求平衡,价格在相对低位,这一年就会上涨。供应减少,需求增加,严重供不应求,价格相对低位,大牛市。严重供不应求,经济形势好,通胀,相关产品已经上涨创历史新高,产品长时间被低估,超级大牛市。

  国内期货,政治背景的品种尽量少做。eg.白糖,销售环节放开,但甘蔗收购是垄断的,收获时是划区收购,区与区之间不允许跨区销售,防止外区糖厂或贸易商高价买走。主力控盘,涨跌可以由政策控制。虽不能逆大势,但散户很难等到那天(之前被主力控盘赔光了本金)

  国家不让棉花涨的话,未来的棉花就绝迹了,没有人会继续种。那个时候我看一定会涨,因为农民种棉花的成本和人工的工资翻了很多倍,原来棉花在13000的时候,人工工资一天大概才15块,而这时的13000,人工工资都到了70、80了,工资翻了5、6倍,棉花的价格还是没涨,那就不行了。

  了解期货的交易制度、规则制度。商品运行的价格规律,包括庄家对期货的操作以及对价格短期或者长期的影响。盘面上挂单买卖本身是不均衡的,这不公平是自然的,没法改变。盘面上两个价格,买和卖总是有差距。比如豆粕卖报价3000,买报价2999,这个价格本身一买一卖就不公平了,产生了价差。

  做期货不是消费,而是虚拟的囤积商品,所囤积的商品最终要走向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一买一卖或一卖一买,都增加了市场的需求或供应,对价格的产生和变化增加了能量。买的时候是虚拟需求,卖的时候是虚拟供应,再小的单子都有能量,自己的单子下进去或平出来,也会对自己想要的价格形成打压或抬升。

  如果供大于求,价格又在相对的高位,那么价格变化只是时间问题,必然会下去。如果供不应求,价格又在相对的低位,这也是时间问题,必然会上来。这是任何人左右不了的,包括主力机构,再大的人为力量也只能左右一时,左右不了一世。任何人和市场对着干总会走向灭亡的。

  国家发布的信息不能不信也不能完全相信,需要去伪存真。收集信息需要自己亲自调查,通过调查然后再结合心理分析。一个价格长期停留在一个价位上以后,它对农民的种植肯定有影响,要分析某一个价格对播种面积产生多大的影响,再结合多点实地调查,得出一个综合的结论,凭这个结论以点带面。

  期货价格只是现货价格的一个反映,不是期货价格带动了现货价格,而是现货价格带动了期货要怎么走。期货要涨那是现货要涨,期货要跌那是现货要跌,也许有滞后性和超强性,基本上是同步的,就是以现货为主的。,涨跌是现货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或者价值被高估或者被低估了,这是直接的原因。

  期货炒的都是相对现货商品是有价值的? 傅海棠:对,偏离它的价值越远我们的机会越大,这个偏离一般的指往下偏,往上偏不好找,因为涨起来没有顶,赚钱是没有边际的,亏钱是有底线的。

  期货上有一句俗话,是货多还是钱多,被一次次的证明了,永远货没有钱多。这里面还有一个原因,因为你放空,你是希望供大于求的,如果别人逼你,你到现货那去买货去了,就无形中增加了隐性需求,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了,你也帮助多头去买去了,抬升现货的价格,增加需求。

  怎么来猜底呢?有几个比较重要的标志,就是减、停、倒。比如说工业品亏钱了减产,还亏受不了停产,接下来还不涨倒闭。基本上就是这样了,产量供应极度下滑供不应求。如果说宏观在转好,因为这个时候国家也受不了了,又开始放水,刺激,宏观转好,需求在增加,供应也在减少,基本上都是这样伴随而生的。

  宏观的基本调查就是货币的问题,看大的,其他的不要玩,主要是出在货币上。品种上就是说,农产品看供应,工业品看需求,工业品宏观对它的影响很直接,对农产品比较片面一些,因为农产品是看天吃饭的,中央的指令文件,一号、三号文件老天是不会听的,该干旱干旱,该下雨下雨,中央政府管不了天。

  散户如鱼,主力如渔夫。风平浪静不与渔夫斗,狂风暴雨时顺天意觅食,吃掉其他鱼乃至渔夫。散户优势进出方便,主力劣势是制造行情震荡上拉打压都需要成本。无行情,散户可以白吃主力成本,但不可恋战不可死扛。

  大蒜价格波动大 对应的企业要么赚疯 要么赔光 电子盘活跃

  贸易都是保护本国利益,本国产量多了,就找借口说对方国家产品差,不进口了,本国产量少了,就进口对方国家的。本国产品价格低,会冲击国际市场,造成他国人员懈怠,没有积极性产量下降,他国又来进口了。

  只要人们吃大蒜的习惯没有改变,只要大蒜的需求还在,就必然会涨价,如果不涨价,大蒜就没了。肯定会涨,剩下的只是时间问题。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洞察天意顺势而为。期货运行往往是欲涨先跌,先让大部分人看不懂不知道不敢想,然后涨上去。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爆发点或爆发前进场,则可以长期持有。若后续跟进则要灵活处理,资金管理也是不同的。

  播种面积减少时,人们总是期待产能增加,但事实往往是单产也是减少的。马太效应。

  不只是棉花,任何农产品,只要是减产较多,价格的强劲上涨往往开始于收获季节。了解真实情况,要么自己实际考察,要么有可靠渠道,要辨别哪些信息可靠度高,要对信息存有怀疑,想办法核实。产区,生长周期,都需要考虑。

  做期货,要找价格必然上涨或必然下跌的爆发点。

  期货盘子的阴谋太多,内盘外盘都有,有时候助理还利用内外盘联动来迷惑散户。

  90%以上的把握,50%仓位,博一把。70%~80%把握,战略加仓操作,60%把握,打游击。

  期货,注意上下游。棉花一般为做衣服使用,但棉花成本只占衣服的5%~15%,即使涨了一倍也不会对衣服的价格造成太大波动。与猪肉和鸡蛋等商品不同,涨价直接反应在终端上,消费者对涨价幅度更敏感。另外,棉花也是可替换的,涤纶以及棉花和涤纶的混纺。大蒜生姜花椒作为调味品,对消费者影响小,翻倍正常

  豆粕,具备大涨(几十到100%),但一般不会暴涨(翻几倍)。一方面在饲料中占比不大(15%左右)另一方面大豆国际化,每年产量大库存多,对中美和南美来说有战略价值,供求相对稳定。暴涨空间有限,但种植面积,单产,库存同时下降,气候等多方面下,还是可以涨的。某些方面类似棉花。

  大米,不可能大涨大跌。其价格涨跌对CPI影响较大。个人和政府也较为敏感。

  缺钱引起经济危机,注入钱就能有所恢复。货币大量进入,通胀来了,逢低买入。期货,价格在底部运行时间相对长,而在顶部时间短。大牛市的顶部几天就被空头攻破,价格短期直线下降。而大熊市底部则要积聚力量多次进攻,才能在特殊点位被攻破。抄底时等不到就失去耐心,摸顶的又因为价格下跌太快错过行情

  农产品期货规律:1.大行情中,期货涨跌幅一般没有现货大 2.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时,一旦供求失衡,会爆发大行情 3.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是否超预期会影响上涨速度 4.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 5.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新的平衡价格 6.与工业品不同,供求关系分析价格走势更好 7.不同农产品涨跌特性不同

  所谓的供求不平衡,是指在现在这个价格上供应和需求不平衡,价格变了,新的平衡就会到来。

  傅海棠笔记:导致亏钱的根本原因

  期货是负和游戏

  期货交易不是零和游戏,扣除手续费后,而是一场真正的负和游戏 。正因为他的交易属性如此,所以注定了,同样点位,盈亏比不平衡,亏损的概率远远超过了盈利的概率。

  进出场点位不平等

  在实盘的交易过程中,成交价格不可能在自己理想的价位上面,但是自己又必须做这单,就存在要考虑是否要在当前价位上面立即成交,而不是挂单。俗称“滑点问题”。例如,看到2000点,如果要马上买入,报价2001可以成交,如果要马上卖出,报价1999可以成交。这一买一卖无形中就损失了两个价位,加上操作的次数一多,累积的点位损失也不小。这是期货市场除了手续费以外的进出场成本。

  期货考验人性

  交易者除要有超强的分析能力、贯彻的执行力、超强的风控能力还要有良好的心态应对行情的多变。基本面分析起来更要涵盖经济学、哲学、概率论等多个学科。所以注定了:亏损容易赚钱难。

  交易者本身也是市场动力,影响着市场的波动

  任何交易者都是市场动力的组成部分,投机者做多其实就是虚拟部分的需求,投机者做空就是虚拟供应,这种虚拟的供求便会影响价格的变化。投机者静态分析市场,却动态参与交易,这当中存在很大的不匹配性,有些点位在我们不做的时候是存在的,我们一旦进场做了,多空力量就改变了,这个点位可能就消失了。很多投机者用静态的分析参与动态的交易,导致了亏钱。

  技术分析的误导

  做期货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各式各类的技术分析,但技术分析对大部分投资者来说是一个误导。因为他们没有从本质上理解技术分析,包括技术分析的滞后性,导致一些应用技术分析的投资者的亏损。

  不明白决定价格的本质因素,影响判断

  大部分人不知道影响价格运动的本质原因,所以总是被市场的风吹草动所干扰,总是被别人所谓的成功吸引,总是人云亦云。听消息、看持仓、看成交、看指标、打听主力动向……认为这些就是决定价格的因素,进而片面的加深自己的判断,这其实是期货中的大忌。决定价格方向性运动的最本质的原因还是“供求关系”。

  认为自己处在劣势而不去研究基本面

  有些人认可了基本面的作用,认可了是供求关系决定了价格的走势,但却自卑地认为自己处在劣势,得不到及时全面的基本面信息,或是主观地认为研究基本面太复杂、太麻烦而不愿去研究。其实研究供求关系是并不复杂,关键还是是否用心,是否能够实地调研,是否用心感受经济环境,是否用心了解现行货币政策,是否用心学习品种特性……深入全面研究供求关系,并非很难实现,用心做起,从今天做起。

  无论技术分析、还是基本面分析都要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

  市场上多数的期货教材都偏向技术面,基本面分析的教材较少。但无论技术面还是基本面,都应该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交易体系。

  学技术分析学艺不精

  技术分析是行情的外部表现,虽然不能究其根本,但市场中仍有技术分析的佼佼者能够真实盈利。但多数人并没有深刻的认识到技术分析的本质亦或者对技术分析一知半解便投身其中。最终导致了亏损。

  总是找外部原因,而不找自身原因

  很多人亏了钱,怨天怨地怨行情,认为市场不正常。这其实是在用不正常的思维去理解正常的市场,必然要亏钱。市场是客观存在的,是真切发生的,其实,不是市场不正常,而是我们的思维不正常。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地看问题,为什么亏钱,根源在哪里,找到自己的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走向盈利。

  市场上有主力,主力要吃散户

  期货市场是存在主力的,主力机构的专业度、资金实力、资源调用能力等绝对在散户之上,并且某些重要信息主力也可以先于散户知道。主力甚至会影响一小段时间的一小波行情,例如做一两根K线出来,使技术分析者反复止损而导致亏损,使持仓不坚定者被洗来洗去而导致亏损。期货,“欺”货也,主力的存在让这个市场充满陷阱,行情明升暗降,我们只有拨乱反正,处处小心,才能盈利。

  受干扰太多

  即便是掌握了能够实现阶段性盈利的技术分析方法,或是领悟了市场运行的本质,明确了用供求分析的方式参与市场。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来自媒体信息的、专家观点的、小道消息的、朋友建议的、自己内心的等等干扰都有可能影响具体的操作,从而使原本可以赚钱的交易变成亏钱。但受干扰多,说到底还是自己的问题,是对自己的方法不够坚定,或是对行情的分析不够透彻。

  另外两篇书评也很棒,抄在下面:

  -------------------要点----------------------

  1.农产品期货的七条规律

  大行情中,期货涨跌幅往往没有现货大

  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时,一旦供求失衡,往往会爆发大行情

  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是否超预期会影响上涨速度

  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到新的平衡价格

  农产品和工业品不同,用供求关系分析农产品价格走势更有效

  不同农产品涨跌特性不同

  2.信息

  了解真实情况最好实地考察,无法实地考察的话,就要有真实可信的信息渠道

  国家发布的信息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 利益分析,亲自调查)

  3.农产品分析因素

  货币环境

  气候(雨水,温度, 日照)

  生产情况(主要产地,种植面积,单产)

  库存

  农民积极性

  需求(国内外需求, 需求刚性)

  成本(上下游成本, 生产企业利润)

  价格波动特性

  比价关系(历史价格,和其他作物比,期现比)

  物极必反后的突发事件

  4.仓位要和有把握程度挂钩

  90%把握——半仓以上

  70%把握,需要验证——战略建仓30%左右

  60%把握——打游击

  确定三天内必涨的,可以达到80%

  5.止损

  亏损承受能力最大是投入资金的50%

  不要轻易止损,但到了止损线就一定要执行

  如果基本面因素有变,要赶紧止损

  6.价格在底部运行时间相对长,在顶部时间很短

  找到底部确认上涨就是买入机会

  上涨过程中,基本面因素没有变化,回调也是买入机会

  7.主力/庄家

  供求平衡——震荡走势时,主力可以影响盘面

  大势来临时,如果主力逆势,迟早会输

  每一次农产品大牛市上涨最快的时候都在收获季节、农产品上市前后,而不是在“青黄不接”的季节。一般人很难理解,但这是市场的简单规律、价格的简单逻辑。因为收获之前,减产还只是一个预期,人们对具体减产多少的判断可能因为媒体报道和国家统计数据的影响而低估,而一旦真正收割,具体减产多少,农民、收购商、相关厂家等最清楚,收购时价格会迅速抬高,农民会惜售、收购商会囤货,这就会进一步抬高价格。

  当利空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跌,那么反而要涨;当利多消息出来时,行情没有涨,那么反而要跌;买强不买弱,当所有品种都跌停了,只有一个品种不跌停,那么如果要买,买这个品种就对了;一个品种的非主力合约涨停或跌停,而主力合约没有跟进涨停或跌停,那么这很可能是庄家做的假信号(非主力合约成交量小,庄家容易打涨跌停),是用来吓散户的(这一招对中小投资者或许管用,他们可能会跟风或惊吓而推动主力合约的价格运动);大部分品种跌停,有一个不跌停,并且在低位有大量成交,可以买入;

  期货短期的盘面交易和长期的价格涨跌预测是两回事。

  期货行情,从中长周期来看,本来只有20%-30%的时间是趋势行情,而有70%-80%的时间是震荡行情,而且那20%-30%的趋势行情也不是一气呵成的,中间也有停顿和反向运动,一味的重仓交易,适合的行情少,不适合的行情多,赚到了钱又吐回去也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在没有确切的把握的时候,绝不能开大仓。小行情的时候,可以不停地试单,对市场保持关注、保持熟悉,保持一种交易的感觉,一直处在市场中,才能提高对市场的敏感度,但在小行情中尽量要少亏,最好是不亏,如果能略赚则更好了。在小行情中要懂得保存实力等待机会,单单一个大豆不出六年就会有一波大牛市(96年、03年、07年、12年),机会来了要有充足的子弹打一个大战役

  抓大机会要看基本面、要做供求分析的核心方法。

  等技术分析者知道牛市来了,牛市可能已经走完一半了,这时建仓成本就高了,很容易被“洗”出来。

  若是用技术分析,统计历史平均价差、“极限”价差,并在价差到历史“极限”区域时做价差回归的套利,可能十次可以对九次,因为超越历史的情况毕竟少发生,但一旦发生了,错误的那一次就能让套利者彻底失败,这完全是小赢大亏的操作模式,不可取。用基本面分析做套利则不拘泥于历史价差,而是着重分析目前这个价差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根据现在作用于价差的因素来看,价差会扩大还是缩小,如果价差会扩大,那就做扩大的套利,如果价差会缩小则做缩小的套利。

  据我观察,主力经常会有对敲的单子,还有大单挂在那里迷惑散户,也有随时准备撤掉的单子。在看对方向的时候,散户或资金稍大的投资者完全可以吃掉主力的对敲单和迷惑式的挂单。主力有主力的优势,散户有散户的优势。在一个价位如果主力有500手单子压着或撑着,很可能是为了迷惑其他投资者,他或许会随时撤单(特别是你看到他有下单、撤单的动作后),我们就可以迅速地把这500手单子吃掉,这个价位到后续来看将是很合算的,因为这个价格突破后,想要再成交500手,那成本就高了。还有主力经常会有对敲单,打一些价位出来迷惑其他投资者,比如我参与大蒜电子盘,一个持仓很少的合约,居然都是几百手几百手地成交,一看就是主力在对敲“制造”价格、活跃行情、引诱散户参与,那我就多报几个的价,把主力想要对敲的单子吃掉,我先成交了,让主力对敲不了。

  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期货市场的运行机制、运行特征、监管形式、市场群体组成也不同,但无论一个国家的期货制度和监管再怎么好,也或多或少会有“内幕交易”、“不公平交易”,中国存在这样的问题,美国也同样存在。

  就国内期货市场来说,政治背景太深的品种要尽量少做,最好是不做。白糖就是这样的品种。白糖的销售环节虽然放开了,但甘蔗的收购基本上还是垄断的,在甘蔗收获时,由于甘蔗是划区收购的,在区和区之间的交通要道,会有专人“站岗”,不准蔗农跨区销售,以防外区的糖厂或贸易商高价收走。白糖这个品种,主力的“控盘”是比较厉害的,他不单有现货优势、资金优势,还有影响政策的能力。主力做多了,如果价格跌,他可以影响政策,采取收储措施托价,主力做空了,如果价格涨,他又可以影响政策,采取放储措施压价。

  白糖供大于求,原本要下跌,结果撑了一年多才真正跌下来,这是现货商逆天而为的失败,但也同时说明了白糖现货商左右行情的能力是很强的。

  主力建仓要欲涨先跌,有运作成本,你可以白吃他的成本,搭车白拿他制造出来的价差,散户建仓比主力容易多了;主力平仓也要做假动作,先拉升再平仓,你在他拉升的时候就可以平仓出来了,又可以白赚他拉升的成本;散户的优势是进出方便,主力的劣势是制造行情、制造震荡、做假动作、拉升、打压等都要成本;

  能让散户赚大钱的行情,就是大涨大跌的行情,在震荡市,散户是弄不过主力的。因为在震荡市,价格没有明确的方向,涨一点或跌一点都是“合理的”,因此有资金实力、有信息优势、有政策影响能力的主力机构能够影响短时间价格的涨跌,而散户则只能两面吃巴掌。

  现货电子盘,也叫电子商务,是现货远期交易的一种模式,当时所有参与的人都有交货和接货的权利(后来国家限制自然人参与)。电子盘不易做空,做空后,交货可能会被严格限制,找理由说你的货不合格,因此容易被庄家逼空。做多就不一样了,如果我看对了方向,主力不让它涨,那我就接货,即使货品差一点,卖到市场也能挣不少。

  几乎所有的贸易战都是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当他们本国的大蒜产量多了,就不要中国的大蒜了,想不要你的大蒜,那就找借口说你的大蒜有问题。而当他们本国缺大蒜了,则又要中国的大蒜了。

  到了2009年4月中下旬,我在全面考察几个大蒜产区后,更加坚定了大蒜上涨的信心,而且大蒜马上进入收获季节,价格爆发的时间越来越接近(很多人往往在收获时才发现大蒜减产太多,正常经营和消费的赶紧进货,再加上惜售的惜售、囤积的囤积,还有投机资金的进场,价格上涨就会在那段时间爆发)。

  几个层面的因素都支持大蒜的上涨。总体上来说,主要有以下因素:

  1、货币环境: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各主要国家都用注入货币的形式刺激经济,美国如此、欧洲如此、中国也是如此,中国的4万亿更是一夜之间就出台了。全球货币供应量的增长,有助于推动大宗商品的上涨,也就是说不光是大蒜,其他商品也会涨,整个商品价格都处在上涨的氛围中。

  2、气候环境:大蒜是吸水作物,若没有降雨,一到两个星期要浇水一次,而2008-2009年大蒜种植周期内,有干旱现象。

  3、生产情况:从实地调研的情况来看,种植总面积减少30%左右,单产减少20%左右,总产量应下降40%左右。

  4、库存情况:原本还算较多的库存,在2009年三四月份急剧减少。

  5、农民的积极性:由于种大蒜持续亏损,农民没了种植积极性,一方面少种了,另一方面看到大蒜长势不好也懒得施肥、浇水了。

  6、需求情况:国内外大蒜需求正常。国际市场对中国大蒜需求上升,因为两年大蒜低价冲击国外市场,对国外的大蒜种植也会产生消极影响。大蒜作为调味品,人们对大蒜的日常需求是刚性的。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蒜作为调料的使用也在增加,比如吃火锅的人多了,蒜泥的需求就会上升,肉类消费多了,有减腻作用的大蒜的需求会上升,还有就是人们开始追求健康、养生、防疾病,这也推升了大蒜的需求。同时,从2009年开始各国从中国进口大蒜的量增加,2008年各国都在去库存,2009年国际市场对大蒜的需求增幅较大。

  7、成本因素:种大蒜的生产成本大约是1块钱1斤,但现货最低的时候硬是跌到1毛钱左右。当一个商品的售价低于成本很多时,愿意生产的人就会越来越少,一旦涨起来,一般会超过成本,甚至超过成本很多,不然还是没人愿意去生产。像大蒜这样的品种,最后价格涨到超过成本一两倍都是正常的,甚至超过几倍也是可能的,种大蒜最好的时候,一亩地农民可以获利2000多元。(做期货或者电子盘,了解现货的生产成本非常重要,知道了生产成本,并且知道影响成本变化的因素,才能明白什么时候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当一个产品一条产业链上的经营者绝大部分都在亏损,那价格是真低了,全行业的积极性必然受到打击,产量必然减少,价格上涨只是时间问题。因为干一天亏一天,还不如不干,一开始亏,为了维持还要做一点,但一直亏,总会维持不了或者不愿意维持,那就真的不干了,必然会导致大幅减产。当然,生产成本是动态变化的,研究的时候也要变化着去研究,不能认定一个成本就以为是不变的价值了。)

  8、大蒜价格波动特性:大蒜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价格的不稳定,它容易暴涨暴跌,为什么大蒜是个不稳定的品种,在本书介绍1990年我种大蒜的章节中有详细的阐述。另外大蒜这个品种如果真正涨起来,一般会连涨两年,第二年的涨幅也会很大。(事后我们知道,大蒜现货2009年最多涨到4块5毛一斤,2010年涨到8块一斤。我本想充分参与这两年的大蒜行情,无奈大蒜的现货电子盘实在“太黑”,主力操控严重,赚了钱都可能拿不出来,后来只好转战更正规的期货市场,参与棉花交易。)

  9、和其他作物的比价关系:同样一亩地可以种大蒜也可以种小麦,种大蒜是亏的,种小麦是赚的,农民自然更愿意种小麦,只有大蒜的价格涨起来和小麦的比价更加合理甚至更有优势,农民才会选择种更多的大蒜。

  10、物极必反出现突发事件:2008年秋天播种的大蒜,出苗以后死亡现象严重,这是老天在透露信息,本来播种面积就少,还有严重的死亡现象,产量会少上加少,明年该涨价了。事物发展到一个极端,就必然会向反向发展,而触动反向运动的开始,可能就是一个所谓的突发事件。2009年三四月份开始,源于北美的甲型H1N1流感扩散到全球,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一直在上升,不少人都很担心此事,而民间又流传出吃大蒜可以预防甲流。导致大蒜的需求短期内暴增。

  11、比价关系:大蒜的生产成本至少在1元,价格在1-2毛是极其不合理的现象,价格严重偏离价值,不可能持续下去,不然大蒜会绝迹。这是不可能的。大蒜十年前都到过1块8以上,在这十年当中,各种相关因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十年前小工一天15元,2009年则要80元,十年前包心菜5分一斤,2009年要5毛一斤,小麦、玉米、大豆也涨了不少,工业品价格也成倍翻番,2009年又是减产年,一旦涨起来,能量会很大,涨的幅度和它跌得幅度会对应,不然就不平衡了。

  若能在爆发点或爆发前进场,则可以长期持有,若是后续跟进的则要灵活处理,两者的资金管理(仓位、止损、进出场)也是不同的(爆发点或爆发前进场的单子成本低、利润多,可以抵抗更多的反向波动,而后续跟进的单子则成本高、利润少,可以抵抗的反向波动小)。

  某些品种可能价格多少年都没怎么动过,但在比价关系很差,农民都不愿意种的时候,价格可能会一下子涨起来。

  棉花虽然和其他农产品相比,比价关系不好已经持续数年,但棉花价格要上涨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更多因素的配合。关注农民心理变化的同时还要关注相关品种的比价关系,库存变化,整体经济的氛围和货币的政策,另外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品种自身的供求关系能否在某个时点有重大的变化。

  任何农产品,只要是减产较多,价格的强劲上涨往往开始于收获季节。

  通过资金管理来解决,就是不满仓,设止损。满仓操作,一个正常的回调可能就受不了,不设止损,万一看错了或是主力深度洗盘,就会受很大损失。如果有90%以上的把握,可以重兵(50%仓位)出击,搏一把;有70%-80%的把握,可以战略性逐步运作;只有60%的把握,则最多只能打打游击。

  价格在底部运行的时间相对长,而在顶部的时间则很短。大牛市的顶部往往几天时间就被空头“攻破”了,价格会在短期内直线下降;而大熊市的底部则需要多头力量持久积聚、多次“进攻”之后才能在一个特殊的时点被“攻破”。所以说,很多抄底的人往往等不到价格上涨就失去耐心了,而很多摸顶的人又往往因为价格下跌太快而错过了行情。如果在大牛市顶部能抓到放空的机会,财富效应是非常之大的。

  1. 在大行情中,农产品期货的涨跌幅往往没有现货大。不少人认为期货的价格带动现货价格,期货的涨跌先于现货的涨跌,期货的涨跌幅也大于现货,或许在震荡行情中,这是对的。但在单边大行情中,往往是现货引领期货,现货的涨跌幅度大于期货。甚至,现货的一波行情要比期货剧烈得多,涨跌幅度远大于期货。因此做期货的根本还是现货、是现货的供求关系。预期有大行情的时候,更要关注现货市场的变化,多去了解现货产业各个链条的情况。以前的红小豆、绿豆,后来的大蒜、棉花,在大行情来临时都是现货领涨,现货涨幅大于期货(或电子盘)。

  2. 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低于成本,一旦供求失衡,往往会爆发成倍上涨的大行情。一个品种的价格若低于成本,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必然会下降,若长时间低于成本,越来越多的农民会放弃这个品种,改种其他品种,该品种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必然下降。如果再发生点天灾,进一步导致产量下降,或是大环境处在通胀中,那么供应和需求的不平衡将激烈爆发,价格就会有大幅度的上涨。因此一旦发现一个农产品的价格长时间(一年、两年)低于成本时,就应该去实地考察,获取最直接、最真实的第一手信息,体验买方和卖方的能量对比,感受一下让价格喷发而上的力量是否已经形成,这是捕捉历史性大行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品种价格跌破成本的幅度越大,价格低于成本的时间越长,价值越被低估,之前跌得越狠,就越具备投资价值,找到爆发点之后,盈利的空间越大。

  3. 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如果供求缺口很大,外围环境、其他要素也配合的话,行情就会上涨。严重供不应求导致的上涨行情,如果一开始不涨或小涨,那么后续补涨会很厉害,一开始不涨或小涨是因为人们对供求缺口的预期不到位(或有力量刻意压制),后来确认了供不应求,而且还超预期,甚至严重超预期,那就会狠狠地补涨;而如果一开始就涨了,那么后续一般就涨不动了,因为人们一开始就知道供需有缺口,推动了上涨,后来确认供不应求,但在预期之内,那只是预期的兑现而已,没有新的力量推动,行情就不会涨甚至还会回来一点。

  4. 农产品历史性的大行情,往往发生在收获季节。因为在收获之前人们对减产的预期往往不够充分,也没有充分考虑各种“不确定性”和“突发事件”。 所以在做农产品期货的时候,在通过实地调研或确切的信息认定要大幅减产,并且外部因素也配合的情况下,完全是可以提前大胆预期的,也可以在交易上进行一定的埋伏(如果不打埋伏,不打提前量,等大家都知道大幅减产了,低价买进也就不可能了)。

  5. 供不应求时价格到底能涨多高?一个价格涨了,比以前高了,就能够抑制一部分需求,这个价格是否足够高了,要看它抑制了多少需求,如果它抑制的需求刚好和供应缺口能匹配,那么价格也就涨不动了;而如果它抑制的需求还不够,需要买的量还是大于想要卖的量,那么价格还是会上涨,价格一直涨到买方和卖方能达到“共识”了,才会停止。

  6. 农产品和工业品的不同,用供求关系分析农产品的价格走势比工业品更有效。农产品的消费基本稳定,而工业品供应的可调节性就比较高,供应跟不上需求了,就迅速扩大产能(工业品生产可以加班加点、昼夜不停,农产品种植面积无法迅速扩大),供应太多了,则可以闲置一部分产能(土地则一般不会闲置)。所以做农产品应更加关注供应,供应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才会有大行情;而做工业品则要更加关注需求,需求环节出了问题、有了大的变化,就会有大行情。农产品和工业品有着本质的区别,影响农产品供应的因素,比如土地(土地是有限的),气候、种植面积、单产、农民和经营者的积极性等,还有影响农产品需求的因素,比如人口、消费频率、替代品等,可研究性强,可确定性高;而影响工业品供应的因素,比如产能、技术革新、矿产量等,影响工业品需求的因素,比如经济形势、货币政策等,可研究性差,可确定性低。就是说农产品的需求影响小,供应影响大,天气是影响供应的核心因素,如果多方条件配合,核心因素发力,就容易形成大行情,这类大行情比较好判断、好捕捉。

  7. 不同的农产品价格涨跌的特性有所不同。比如蔬菜类的生姜、白菜、大蒜等,因为不易储存,卖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销完,否则会烂掉,供大于求时,卖家一旦急于出售,价格就很可能会跌破成本价,供不应求时又因为库存不多,想买却很难买到而使价格短期猛涨;而大米、小麦等粮食类农产品则有所不同,它们易储存,可调节性强,价格波动幅度就比蔬菜小很多。

  就农产品而言,种植面积、单产、天气(旱涝情况、积温情况、虫灾情况等)、农民种植积极性、品种特性、相关品种比价关系、需求方情况、加工方情况、贸易方情况、社会库存情况、国家库存情况、替代品情况、国内外经济环境、货币宽松程度、加息降息情况、行业政策(比如棉花中国政府发不发配额、大豆抛不抛储、美国大豆的出口政策等)、战争或战争预期、其他突发事件,等等因素,都是影响供求的因素。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