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孔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孔雀》读后感10篇

2018-08-09 05:5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孔雀》读后感10篇

  《孔雀》是一本由李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19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3-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孔雀》读后感(一):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读完后觉得压抑

  最初被吸引是因为书的开头主要人物小传里写[姐姐]:二十一二岁。身材中等,略消瘦面孔清秀,也可以说是人淡如菊。她有一种清教徒式的气质外表安静,内行刚烈执拗。她可以为了梦想狠得下任何心。她笑起来很单纯,不笑的时候清冷。这种女人出现男人面前是不会引起肉欲的,她的美会让男人留在心里作纪念想不到去享用。她是一个过于唯美理想化的人,一生都活在她的梦想里。外人看起来以为她不食人间烟火,其实她是最被生活吸引的人,对她自己的生活充满热望。这样的女孩子在封闭的小城市肯定是个异类

  天呐,一下子被惊吓住了,就像是自己被剥光了给人分析得无比透彻。我从来没想到原来还有和自己简直一模一样的人,还出现在名家编剧作品里。于是便不由分说地十分渴望地翻开来。再加上作者自己解释,《孔雀》中的小城市中国遍地都是:自贡、邯郸、蚌埠……一下又拉近了它与我的距离

  不到200页的书,很快就读完了。心里不轻松

  我也会有和吴老师一样疑问:我每次看到这幅画都很难过。这一家人的脸都很悲苦。我老在想,这一家人是应该顺从他们的命运好,还是抵抗他们的命运好,这画里的这家人像我们多数人的家庭

  而《孔雀》里描写的这家人也是中国无数个普普通通的家庭的缩影。“幸福的人是相似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但是每个人都各有各的烦恼啊,性质是一样的,只是因为个体的唯一性,才让这些烦恼千姿百态,各具色彩

  既然人的一生有那么多烦恼,又何必来到这个世界?因为还有那么多美好等着我们去发现感受期待道理都懂,可是啊,快乐真的是一种能力,虽然和童年经历不无关系,但我不可能一直问责过去,毕竟,自己的人生,最主要的参与者是我,而我,要对自己负责

  我也希望像吴老师说的那样:一个人是应该让自己快乐点儿的。我像你这么大年纪的时候,也爱把什么事情都想得过于严重。等以后你就会发现,其实没什么严重的,一切都会过去。

  但愿吧,生活真的那么轻松。至少我要让自己活得轻松些,心态上。

  《孔雀》读后感(二):无言的绝望

  几年前有部少女青春片,叫做《牛仔裤夏天》,里头有个姑娘认真地做一件事:拍纪录片。拍平常人平常家庭的日常琐事。她说:大多数人,都活在一种无言的绝望里。

  大学时代看了顾长卫的《孔雀》,心惊的无法再看第二遍。最近读了李樯的剧本版《孔雀》,震撼依旧。

  这个故事就像一幅大型素描。几乎没什么声响人人都是一个愣愣的不由自主的形象主角是姐姐,哥哥弟弟三人。背景勾勒了果子,伞兵,父母等等轻描淡写触目惊心的极具代表性影子

  后记里,李樯写:我觉得人与人生都具有强烈地“观赏性”。其实人和人之间一生都在互相观赏,某个人的喜讯与丑闻,落魄与荣华,四周人尽收眼底。人生是个动物园笼子,我们每个人都被关在里面。别人观赏我们,我们也观赏别人,同时我们也观赏自己。看得再多,其实人生不过殊途同归

  于是他给这个故事起名叫做“孔雀”——最具观赏性的动物

  于是他的整个故事就像一幅安静的,张力涌起又在更大的未可知的趋势回归波平浪静死寂一片的素描。

  于是他直接安排了这样的情节,让弟弟在“友好”的吴老师家中看到了梵高的《食土豆者》。吴老师说:我每次看这幅画都很难过。这一家人的脸都很悲苦。我老在想,这一家人是应该顺从他们的命运好,还是抵抗他们的命运好?这画里的这家人像我们多数人的家庭。

  我们多数人的家庭,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要强又备受煎熬的母亲,安静“无能”的父亲工人剪刀差下地位低下农村人。工厂下班后拉开的铁门奔出的自行车大军,溜冰搭讪的混子们。参军光荣。托人找份工作供销社。……

  李樯的另一个剧本,同时也是顾长卫的另一部电影《立春》里,王彩玲说:每年的春天一来,我的心里总是蠢蠢欲动,总觉得好像要发生什么。可等整个春天都过去了,根本什么也没发生。

  孔雀里的姐姐一样有过这样的蠢蠢欲动,一种难以名状冲动。她感受到这种冲动存在,并被其驱使着,但她不知道那是什么。精神贫瘠的年代,这类“理想主义者”只知道不对劲,可是他们不知道是什么不对劲,也不知道该怎么样对劲起来。于是他们随波逐流,于是他们奋力反抗然后迅速被镇压。

  妈妈力气给她找了份托儿所的工作。她并不喜欢这工作,但她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于是一个失手,就把孩子摔倒了地上。

  后来她看到了从天空降落的伞兵。这次,她以为找到了目标。然而她依然不知道该如何去接近这个心中好不容易找到的“理想”。她也不会去找任何人商量,理想主义的人是活在自己的世界的。用自己世界的逻辑接触真实的世界。

  她怯怯的去报名,在胖姑娘姐姐影响之下,自以为可以和伞兵套近乎拉关系好让她参军。并对伞兵产生莫名情感。似乎他代表了她想要的一切。当伞兵善意提醒她其实她在乒乓上更有天分的时候,她只回答:我跳伞也会跳的很好。

  并非每一个有才华的人都是理想主义者,也并非每一个理想主义者在自己所追逐的理想道路上是有所才华的。理想主义者,只相信心中的幻觉。(然而这幻觉的确是可以开出异常璀璨的光芒的)姐姐不在乎自己在乒乓上是否有天赋,在这个时候,她只相信,眼前这个男人代表了一切,去参军成为伞兵代表了一切。事实上她未必真的懂伞兵是什么,是否是她心中所求,只是在那一霎那,伞兵和理想这两者有了简短片面的接触,她便以为,这就是真实。值得她付出一切。

  她的确做出了她最大的努力,然而失败了。

  姐姐做了一顶降落伞,绑在自行车后,她奋力蹬车,让降落伞绽放街道上空。果子看到了,并且血脉喷张,情不自禁的就追随了她,追随了伞。

  妈妈也看到了,她使尽全力扑打,把降落伞揪打在怀中。这顶飞舞的伞让她只感到难堪,她抽泣着,疯了般的撕扯。

  果子,经历过和姐姐一样的理想主义冲动,而后走向一个隐秘且不恭的形象来保护自己虚弱的过去与真实的自己。

  妈妈,是更老更虚弱的果子,是更久以后的姐姐。没有经历过彻底绝望,认为自己被理想所背弃的人,不会在看到别人仍旧在追逐理想的时候,这样的疯狂撕扯心中的恨意。且她其实已经不知道这些历程,她只剩下难堪,愤怒,与哭泣。

  这个梦似乎就这么过去了,姐姐重新开始干刷瓶子活儿

  她遇到了拉手风琴的老人和蔼的,能理解她的,给予她安慰柔软,(艺术的)美感的干爸。他们之间,想要重构一种更温情的“家人关系”。

  而这在当时(即便现在也没好到哪里去),人们对于非血缘异性友好关系,只能往“搞破鞋”上想。但姐姐其实是不怕舆论的。她只对于干爸为此懦弱的自杀感到失望与轻蔑。她本以为这个有别样追求的干爸是和自己“失败”的父母不同得,结果,依然是同样的在生活面前,选择了无能顺从。

  干爸曾说:以前我老以为,总会有一天,生活中的一切都将变得好起来,可那一天一只没有出现。我想那一天永远不会出现了。

  而那时姐姐并没有发现他早已缴械投降。

  她以为结婚是最后的出路了。她对未婚夫说:我们结婚,我只有一个条件。帮我找个清闲的工作,别在让我刷瓶子了,别在让我和那些人在一起。

  她得到了那份清闲的工作。对于婚姻,她无力,无心,依旧是随波逐流,因这本就不是她所求。她的春天过去了,她总以为能做点什么,能发生点什么,可什么也没有发生,她也不知究竟该如何,就在这懵懵懂懂中,在自以为挣扎中,在不得不认命中,就这样老去了。她的一生,看过别人的故事,也被别人看着。而后一起归于消失殆尽,另一些人们,重新复制他们的生活,重新涌起浪花又复归平静。看得再多,人生也不过殊途同归。

  哥哥和弟弟的段落往后再写吧。三兄妹,代表了三种人生。也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三个阶段青年时代的理想主义,中年的世故圆滑,老年的空虚失落

  2014年12月21日星期逍遥

  (读这个故事,常常想起张晓刚的油画作品)

  《孔雀》读后感(三):电影,真的是一场白日

  李樯在《孔雀》剧本的后序里,写了这样一句话“电影,真的是一场白日梦。”想起小时候,和姐姐一起,去澡堂洗澡回来,披在肩上湿漉漉的头发,那时候总是扎一个马尾,觉得散开长发一下子就变美了,可是现在,整日长发披肩,却总希望能把头发束起来,找几分年轻感觉。再也回不去了,那些如梦的少年时光

  因为看了李樯的剧本,我有饶有兴致地重新看了一遍电影,不同的语境也有不同的感受。一般人看文字,一定是以普通话的语境,而电影里,从头至尾的河南话,只有那个伞兵,是字正腔圆的北京话。这就是剧本太有必要面世的原因之一,没有河南话基础的人,听着电影里人物的对白也许都很困难,但是阅读剧本的时候,你大可以按照自己的语言体系来阅读,那是不一样的感受。

  忘记了最早看《孔雀》的时候是哪一年,好像是大学刚毕业,因为是河南方言,总觉得看不下去。虽然是河南人,还是觉得河南话刺耳,就像和同事们一起看冯小刚的《手机》,完了大家都在学说徐帆学说河南话那一段台词,边学边哈哈大笑,我在一边,尽量掩饰尴尬窘迫,大家起哄要我说几句河南话,我扭捏不安骨子里觉得他们纵使无心,也总有嘲讽成分在。

  我们大河南,地大物博,方言甚多,虽说一概土得掉渣,还真是各有千秋。初看《孔雀》,因为里边有“鹤阳市棉纺织厂”的字样,就在想是鹤壁呢还是洛阳或者安阳?听演员口音,倒像是漯河的。那边人说话,像北京人一样爱加儿化音,“钱”,要说成“钱儿”,“孩子”,要说成“孩儿”。三十岁的时候再看这片,觉得每一个镜头都那么美。怀旧已经是八零后的通病作为一个有病的人,看这样的片子,还真有吃药的感觉。

  李樯的剧本干净利落,一句废话也没有,却把场景描写的淋漓尽致,当然,这是对那些有七八十年代记忆的人来说,现在的孩子,你和他说酱油需要拿着瓶子去打的,一定很难理解。可是对于我们来说,搪瓷茶缸那样斑驳的记忆,眼保健操那深刻脑海节奏,黑白电视模糊不清雪花点,旱冰鞋吱吱啦啦的响动,还有大澡堂子的热闹喧嚣,都是不可磨灭的定格。这也很好理解,为什么大家在看《致青春》的时候,听到《红日》会难以抑制的伤感,那是属于我们的年代记忆,无以复制,无可替代

  煤炉上沸腾的水壶,总是作为背景出现在影片的每一个转折场景,呼呼冒着白烟,冒着浓浓的市井味。高家一家五口坐在廊子下沉默吃饭的场景,一度让我眼眶。小的时候,住在父亲的单身宿舍,炊具一律在楼道上,每家每户都一样。一到饭点,油烟无处可去,尽往人的鼻眼里钻。楼道里塞满了各种各样杂物,以至于本就拥挤的楼道更加杂乱不堪。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要和姐姐端着盆子到廊子尽头的水房洗漱,那总也走不到头的昏暗楼道,灯泡像糊了一层油漆。姐姐走在前面,总会猝不及防的回头吓我,我总是着了她的道,吓得端着个盆子往回跑,姐姐笑我胆小鬼,之后就一溜烟没人了。我看着一扇扇紧闭的门,看着狭窄黑布隆冬的楼道,跺脚恨她,觉得姐姐是世界上心肠最坏的人,比白雪公主后妈还坏。

  影片里哥哥所在的那个面粉厂,让我想起爸所在的大食堂铁路上总是这样划分:什么车辆段、电务段、水电段等等,爸的单位是生活段,是个后勤部门。说通俗点就是给人做饭的,大集体食堂。爸是个厨师,我看见过他成本成本手抄的菜谱。记忆中上班的时候他总是穿着白色工作服,戴一顶白色的帽子,不是现在厨师那种很多褶子的帽子,是有一个沿儿的帽子。我小学放学,总是兴高采烈满头大汗的跑去爸所在的大食堂,因为爸和他的同事总会给我留好吃东西,有时候是精致梅花饼、蛋黄酥,有时候是窗口给领导特供的五花八门的有肉的好菜,装在父亲印有“先进个人”的搪瓷饭盆里。

  印象中爸的后厨总是热气腾腾,像个车间。有一个很大的木桌案子,有几个乒乓球台那么大,四周是一本书那么高的挡板,就像高中时候用的铁书立。把很大很大的棉被围在中间,棉被下是刚出笼的馒头。大集体供应的馒头,是用很大的笼屉蒸出来的,就像《西游记》里,用来蒸唐僧师徒的那些家伙事儿。爸的同事都很喜欢我,有个年轻的叔叔总是会给我惊喜,会蒸出刺猬型的馒头或者小猪样的豆包逗我开心。我总是洗净小手踮起脚尖去翻棉被,每一次都期待找到区别于别的胖乎乎的馒头的属于我的那一个。

  我还和爸去送过饭,爸和他的同事推一个餐车,到食堂对面的大院去送饭,大院那时候叫调度所,是铁路的指挥枢纽,小二楼里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人,要爸给他们送饭吃。大院里有假山,假山下有小桥流水和小金鱼。爸去送饭,我在假山下看金鱼,爸的同事总会和我说,“妞妞你要好好学习,将来也在小二楼工作,我也来给你送饭。”可是小小的我并不觉得那样有多好,无非就是假山金鱼嘛,我才瞧不上呢。在我幼小的心里,觉得和爸一样,在有大笼屉大面案子的热气腾腾的大厨房里上班,才是理所应当最幸福的。

  《孔雀》里的姐姐,会拉手风琴,我也会。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是拉手风琴的。(此处请脑补一个大脑袋小胖妞的洋洋自得)因为只有瘦瘦的小姑娘才能坐在那里弹电子琴,而胖姑娘们都要站着拉手风琴。和我一起拉手风琴的还有其他三个胖姑娘,其中一个胖姑娘叫种丽娜(那时候并没有觉得这个姓很奇怪,后来还和我是小学同学,@起子妈,是你们班的吧,@死能舞@麻辣大师兄 你们记得吗,就是四班的那个嗓门很大的姑娘),还弄坏了我一个琴键,以至于我在幼儿园午睡的时候,蒙着红黄蓝三色格子的毛巾被哭了很久。后来六一儿童节爸的同事来看我表演,回去和我爸说,你闺女弹的最好,这才稍稍弥补我被弄坏了一个琴键的糟糕心情。我还背着那把坏了一个琴键的手风琴,参加了区里的比赛,获了二等奖,奖品是一个铁皮存钱罐和半斤红毛线,存钱罐我送给了姐姐,红毛线妈给我织成了毛背心。

  张静初演的姐姐,心高气傲,倒真的和我姐姐有几分相似。姐姐大我八岁,记得在她中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越野长跑,因为有同学在老师看不见的地方找骑自行车的男孩子带,最后得了很好的名次,姐姐赌气好几天没吃饭,把自己关在屋里还吃了安眠药,最后还到医院去洗胃。张静初因为没有当成伞兵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那一幕,让我想起年轻时瘦弱倔强的姐姐,总是惹父母生气,总是不妥协,稍有不顺意就离家出走。前次因为出差,我去看了离婚以后只身在南方的姐姐,姐妹俩躺在床上,再也没有共同的话题,有的只是各自对生活的无奈和未来的渺茫。我怒其不争,三十八岁了还让父母操心,她反驳我说,你就让父母省心?三十岁了还在外飘荡居无定所。姐失眠,和醉酒的男友通话,我蒙着被子手机刷微博,期待天亮的早班飞机离开,如躺针毡的一夜。我们终究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去了,回不到我中学时候,我们在下雨的周末窝在一张床上,看一本厚厚的《散文》合订版,各自说一个页码,对方就一字一句的认真朗读出来。

  影片中的弟弟,总让我想起池莉的小说《生活秀》中来双扬的弟弟来久久,虽然他们的境遇完全不同。但是那个时代,男孩子似乎总有太多的可能,可以扒火车离开出生的城市,可以大摇大摆的带着对象出现在父母面前,父母还如获至宝恨不得前仇旧恨一概不提。我中学的时候,总是拿着一本小说,在夜晚的路灯下看得痴迷,迟迟不愿回家,心中所想就是赶快长大,到大城市去,一去不回。影片中的父母对得过脑病哥哥的溺爱就足以感觉可怜天下父母心。他们扶着他学自行车,妹妹后面摇着蒲扇扇蚊虫,弟弟端着搪瓷茶缸送水喝,哥哥跌倒了,父母紧张的无所适从。中国式的家庭,中国式的父母,总觉得没有给孩子更好的未来,就是己责就是自己的无能。看得人揪心,看得人无语。我们渐渐会理解父母,他们却太难理解我们。

  姐姐张静初的一句话,让我感触颇深,她在多年以后见了年轻时遇到的那个满口北京话的伞兵之后,和弟弟说,他一直爱我。弟弟说,人家孩子都那么大了。姐姐说那有什么,我早晚也会有自己的孩子。日子就是那样细密绵长,该来的总会来的,日子总会有尽头的,无论怎样的经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人。

  影片的最后,哥哥两口、姐姐三口和弟弟一家去动物园看孔雀。冬天的孔雀总不开屏,却在人都散场之后独自开屏,那也是影片唯一的亮色。人们在看孔雀,孔雀也在看人们。我们的生活亦是如此,看看别人,笑笑别人,被别人看,被别人笑。

  最后的最后,弟弟说那年父亲去世,是农历立春,也为顾长卫的下一部电影《立春》做了铺垫,看完这本,当然要继续期待李樯的剧本书《立春》,顾长卫是有情结的导演,李樯是有态度的编剧,二人联手,倚天屠龙。如果顾导的电影会让人着磨良久,那么李樯的剧本会让你掩卷沉思。想想我们的来历,想想我们的经历,想想我们八零后,那也再也回不去的过去。

  此刻深夜的北京,初夏晚风,温柔缱绻,楼外依旧灯火阑珊车水马龙。而我,未干的头发湿漉漉的在肩头,始终未流下的感动泪水依旧盈盈满眶。感谢李樯,给我这样一个掉进回忆里的机会,给我这样心酸美好的感受,感谢我的公司,能让这本佳作出版。

  《孔雀》读后感(四):无题

  李樯的小城市真好,抽象于理想,又具体于人民公园、煤球、围桌吃饭的琐碎。

  孔雀的一家人,随处可见,又因着那点不甘心成为特别。

  他笔下小城市人的那种拼尽全力之后泄气的执拗劲儿真是太好了。

  他不评判,绝不评判,绝不居高临下,看到了军用飞机,看到了伞兵的笑容,便把所有关于自由和远方的梦想都寄托于跳伞上,没有所谓的怎样生活会更好,人物便是那样生活的,从一个家庭逃离到另一个家庭,忍受同样的刺痛,就是这样的。

  姐姐,哥哥,弟弟,三个人,三种色彩,同样的时间轴,又从每个人的角度中抽出一些片段,构成这个人。大家共同在这个家中保有秘密,泄露秘密,秘密才是家庭的成全。

  我对那失踪的二十元缄口不提,你一言不发摔掉我碗中的水。谁又在用煤钳修补家具的时刻说出听来的八卦。家庭便是这样,人厌恶它,却又在必须时,仰赖它生存。

  理想主义,实用主义,虚无主义,与其说是某种碰壁与妥协,不如说是必然的未来。

  面目模糊的父母,笔墨寥寥,却从总在配角的细节与反应上,令人心惊胆战,工薪阶层的父母大抵都是被责任压死,一分钱都要精打细算,处处伏低做小的人。

  人发起疯来,往往不太体面,有种鱼死网破的劲儿。随后又能一声不吭地收拾起残局,若无其事地继续活着。

  我们局限于他人和自身的目光中,但我们仍旧在牢笼之中,安全并痛苦地活着。

  《孔雀》读后感(五):献给让人发愣的生活

  读过剧本的人,都能对这句话心领神会:“读剧本会让人上瘾。”

  在我的四年导演专业大学生活里,我看了很多电影期刊上的剧本,《孔雀》就是其中之一,而它确实是“读剧本会让人上瘾”的好例子。简洁却具有穿透力的文字,偶尔出现的带有作者口吻的形容词、比喻句,一两次感性,就像墨汁滴入水中,让所有冷冰冰的镜头文字都带上了静电——读得你心里麻麻的,过瘾,又痛苦。

  李樯的几部剧作,对大多数人来说,只记住了影片的导演、主演,而不会把那些辛辣的剧情、矫情又可怜的人物、精彩的台词和文本文字联想到一处。电影剧本虽是一剧之本,但编剧却是比作家更孤独的存在。除了导演和演员,谁都不知道他们有多精彩。当然,当代的中国电影,像李樯这样已成品牌的编剧,也少得可怜。这并非电影圈内的一个损失,这是所有爱看电影,期待国产电影出精品的观众的损失。

  作为编剧,李樯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能写出《孔雀》、《立春》、《姨妈的后现代生活》这种浸透了理想主义精神,却以现实主义故事来讲述的剧本。《孔雀》中的一家五口人,就是最好的“李樯式人物”。

  父母,是熬过七十年代、辛苦八十年代的千家万户都有的父母,他俩安分、懦弱,善良,却又独断专行,在儿女眼中,他俩是障碍和束缚,可怜可悲。哥哥,一个智力不高的胖子,但小性子、小聪明一应俱全,独得父母溺爱,成了“姐姐”和“弟弟”的障碍和压迫。姐姐,是最理想主义的人,她梦想当伞兵,青春过得有声有色,但也过得伤痕累累,后来的人生却一路跌落,最后消失在家庭主妇、单亲女性的身份中。弟弟,是一开始最乖,但长大后最叛逆的一位,正是他说出了最让我浑身通电的话,这句话也成了《孔雀》正中我心的一箭:“别人都嫌一辈子太短,我老觉得一辈子太长,我恨不得一觉醒来已经六十岁了。”

  2.

  《孔雀》这样的电影,注定不会成为主流大片,对爱电影的人来说,它也属于你轻易不会看的那种片。就是因为这种片和生活太近,它的节奏不快不慢,人物是你是我。它让我们没处藏,既没有冷眼旁观人物不幸的资格,也没有为他们出谋划策的能力。李樯勾画的,是一个看似受制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历史命运的群体,但你我都没法占着物质优越的便宜去怀念他们——他们就是我们,一个个或把理想主义吞进肚子,或者早已排出体外的普通人。

  李樯笔下,一家五口在最平安无事时的状态,就是毫无生气地围在一起喝粥,除了胖子哥哥喝得震天响,但无人理喻他,反使家庭氛围更阴沉。这样的画面,谁会想到把它搬进电影镜头呢?第一次看孔雀的剧本,我曾偏执地认为李樯很矫情,他这样刻画一个家庭,似乎是在鄙夷老百姓的常态。但经过社会工作的几年,再看这画面,就能明白他隐忍下的慈悲心肠:安于平庸,是善,也是恶。

  剧中,安于平庸,生怕一点点出格的妈妈,做了一件大恶之事。当姐姐因为伞兵梦想破碎,有些神经质地当街骑着车将自制降落伞放飞时,妈妈的反应却是“尽全力扑打着降落伞,把降落伞扑打在怀中”,然后“妈妈难堪地抽泣着,疯了般撕扯着降落伞”。妈妈的这一行为,是极端自私也极端无能的表现,她不仅不赞扬理想,甚至扼杀理想。她的心理动机就是“安分守己”,非常符合“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这样做的后果,最后以这样的画面出现。一家人在空地自制蜂窝煤,却遇暴雨天,大家尽全力保护煤,最后只能狼狈看着煤堆流失。这时,“姐姐睨视了一会,走进雨中,缓缓地离开了家人,地很泥泞,姐姐摔了一跤。她离开的样子像战俘,主动投降了。”

  自私的“安分守己”,最后会让他人的生活失去力量,这种“自私的安分守己”,在中国的父母与儿女之间,在中国的权贵与平民之间,制造了太多悲剧。

  片中过得最好的,却是和农村残疾妇女“金枝”一起摆食品摊过日子的哥哥,哥哥的幸福是属于他那个看似蠢笨实则幸运的大脑的,这个大脑很简单地接收了金枝的人生观:“只有钱对咱好,有了钱啥人都不用靠!”最后,金枝还叮嘱了一句:“胖子,咱说的话千万不能给别人说。”

  金枝的人生观,我无法指责,联想起全剧一家五口人各自不同的生活,我毫无享受故事乐趣的心情。剧本最后,李樯写到:《孔雀》里一家人的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每天都差不多,一日长于百年。

  有时候想对生活做出一个总结,却无奈陷入发愣中。

  8月9日发表于《台州日报》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读者发表的读后感】

查看《孔雀》读后感10篇的全部评论>>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