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失格经典读后感10篇
《人间失格》是一本由[日]太宰治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3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的时候,条件过好,有很大的困惑,毕竟生活没有追求,总得要来的刺激的。
看这本书之前,我不知道无赖派到底指的是什么?刚刚百度了一下:说明了情况,原来是二战的那个时代,呵呵了,抱歉,作为中国人,我对那段历史很反感,但是呢,既然我看了这本书,总得要说些什么~
太宰治生平无论是自己的家庭还是自己的学业都很成功,或许物极必反,正如他所创造的r《人间失格》一般,他对于女人的观察非常的敏感,所以小说还是自己原生本人,都享受了很多滥情,并且付出代价。懊悔、无奈、低落的人生观已经价值观,看了让人总感觉不大好。
正所谓,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中的:存在即合理,作者本人对于战后日本的文学的贫瘠做出来非常重要的补充,从间接的表现出日本的生活以及生存状况的无奈与窘迫。
不过呢,太宰治勾搭妹子的套路还是可以学的,哈哈哈,开玩笑,他可是靠脸吃饭的美男子,正如他的短篇小说《美男子与酒》就可以看出一二。
说说太宰治本人吧,总是想着自杀,最后目的达到了,37岁离开了这个世界。很多人对他抱有遗憾,说他的文学素颜好,能够创造出很多文章。可是这个人他的文学创造也仅仅不过是他的副业,或者是由于经济所迫,不得不用写作的方式来填肚子或着敷衍家庭。(呵呵呵呵呵。我反正是看不起他,不喜勿喷,仅此个人观点)。其实呢,说白了,对于太宰治本人他所追求的是,精神的共鸣并且这种共鸣不是一般人能够达到的。找不到与自己相符的人,自然会想尽办法离开这个地方(世界)。
《人间失格》读后感(二):生而为人,对不起
在最灰暗的日子里,读了这本最灰暗的书,断断续续地,拿起读几页就泪流满面,再放下,今天终于读完了,想起那段没头没尾的孽缘,没有释然,却淡然了,一笑了之。 太宰治有些贵族的顾影自怜,有些小自私,有些悲悯,有些敏感,有些道德以及智力上的优越感,有些无赖,还有些善良。 《人间失格》简直就是自己的写照,甚至感觉自己的处境还不如他。我想每一个愿意读他作品的人都有这种感觉。但很遗憾地知道这只是一种自我保护意识,为自己的不成功为自己的懦弱找好了台阶。太宰治如此有才华,又如此骗了众多的女性,当小白脸,啃老,总在加害别人,居然还一副受害者的姿态,最后逃避自杀。而我们,善良受别人欺辱,独立去爱他人,苦自己承受,一醒来就面对生存与孤独的问题,竟然坚强的活着,拼命搞笑取悦他人,我们自己多么伟大。于是,自然有了道德的制高点。可太宰治这样的无赖居然选择了死亡,相比之下我们好像更加无赖,承受着十倍于他的痛苦,竟还苟活于世。 相比《人间失格》,我更喜欢《维庸之妻》、《斜阳》,太宰治的女性视角真是太细腻了,也难怪那么多姑娘让他害了。道德无关紧要,活着即活着,醉生梦死,怀着彩虹睡去。 《道化之花》作者不时的出现,从没见过这样无赖的作家。 《Goodbye》未完待续的结局也许是太宰治最好的结局了。 相比于川端康成的古典美,村上的淡淡的忧伤,太宰治更绝望,更残酷,却更具冲击力。 生而为人,对不起。
与其译为“丧失为人的资格”这种世俗人类的评断视角,“做人不及格”仿佛更贴切叶藏自身。
在这个为了工作而相互欺骗,为了吃饭而工作,为了活着而吃饭的人洋里,叶藏选择为了活着而欺骗,选择主动让他人用嘲笑发泄侵略性,在心满意足后不要伤害他。至少这样的欺骗没有伤害别人。
他无法责怪人类,又无法理解人类的欲望,只能承受捉摸不定何时变脸的恐怖;无法放弃单纯的世界,只能在其他侵犯性的生活方式面前困惑退缩;无法先信任那些从不袒露真心的别人,只能寄希望于信任天才的奇迹不要破灭。
复杂的世界就像一副看着华丽但肮脏浑浊的画布,可是在当时的环境下,或者说在现在仍旧,并没有多少空间能容下不肯焚煮自己的人,来做映照出自身不堪与妥协的活证:大家都一身泥污,你凭什么就能清爽自在?
除了太宰治,又有哪个作家在雕刻、还原这些孩童的生存挣扎与执拗。
叶藏该是一个分裂样人格者,敏感,以天真为食,本性所限,无法理解这世界的动机,为了生存,靠退缩来逃避虚情假意,生活在抗拒被湮没的自我厌弃的旅途上。对社会没用处,又需索纯粹的情感,像神一样的好孩子,在人洋里,也就是异常。
《人间失格》读后感(四):〔乐鹿书阁〕——人间失格的我们
太宰治,日本文学巨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一生写下了这一本书。
在他眼中,与世界不相符合,不相融入自己,不该是一个人,所以面对社会的压力,自身的害怕,他选择了死,一死了之,把不“属于”自己的资格还回去。
小时候,他的家庭告诉他,这个世界是尔虞我诈的,是不真实的,长大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他,这个世界是虚伪的,是阴暗的。再加上外在的,那些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的数量之多,使其不得不相信这才是世界。可是他的本性还未消弥,他还是迫切的想要看到这世界的真善美。可是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使他不得不直面痛苦,自我放弃。
可悲,可叹!多么荒唐与滑稽。像行尸走肉一样活着的现代人还好好的活着,浑然不知究竟发生了什么,还保持着对自己的绝对相信。可是像太宰治这样真正看透了这世间本质的人却以为自己疯了,却无力回天,只能选择以死来救赎,来唤醒真实的世界。
究竟是怎么了,我们都在干些什么,为什么会变成这样?!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意识到问题的所在,才能是这世界回归他本来的面貌?
我无法与太宰治相比,更无法采用这种方式来救赎。我只能尽力在这汪洋大海中保持自己这一搜小船不翻,坚守着几乎消亡的真善美。以博爱和坚持,唤醒世界。
《人间失格》读后感(五):何为人间失格
· 太宰治本人就是一个很独特的作家。他在写完《人间失格》后不久就自杀了,去世时四十岁还不到。这篇第一人称的短篇小说,可以说是他的自传,说是绝笔似乎也不为过。人间,失格,不知他在写这篇小说时,是否也对自己失去了希望,对人生失去了希望,认为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一页页地翻着书,书中角色叶藏的想法、命运,似乎并不仅仅只是虚构出来丰满人物形象的,这会不会就是太宰治当时自身的想法呢?读着读着心情渐渐压抑,感觉浑身发冷,不能完全体会到他的那种绝望,但仿佛触摸到了冰冷的,把太宰治和叶藏与世隔绝的墙。太宰治和他塑造的角色的灵魂似乎是互通的,他们难分彼此。
· 令人感慨的是小说主角叶藏从一个俊美聪明且家境优越的男孩堕落到众叛亲离被送进疯人院的过程。让人在意的是叶藏从小就养成的一个习惯——通过自己扮丑搞笑来讨好别人。这种心态很奇怪,可能和从小的家庭教育有关,他是最小的那个,似乎生来就该讨家人欢喜。他似乎极不自信,因为他展现给所有人的形象都不是他自己,都是虚假的,从懂事起好像就带着不同的面具;但他似乎又对自己很有自信,虽然只是表面的躯壳假象吧,感觉伸手一戳,你就能发现他内在的一切都在被吞噬,渐渐虚无。而这种怪物般,这种近乎畸形的心态究竟是怎样造成的?这似乎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 叶藏似乎从小就有着很不寻常的复杂心理,他从心底将自己和他人隔离开,正如他自己所说,他的幸福观似乎与人类大相庭径。不禁心生寒意,是否从孩童时起,他看生活就只有绝望?太宰治能把人物刻画得很深,他对叶藏的心理描写也十分复杂。一边仇视着自己,认为自己是个怪物,还会伤感还会感激还有良知,一边完全绝望,对自己的一切放弃希望。他在挣扎吗?还是已经放弃抵抗了?
· 在故事的结尾,叶藏说,他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失去了做人的资格,所谓人间失格。一个人,到底要做过什么,变成了什么样,或者说有多绝望,才会说自己失去了做人的资格呢?是否也可以说人间失格是一种疯呢?我不敢断言,也许每个人对何为人间失格,都有不同的理解吧。你眼中的人间失格是什么?翻开书来寻找答案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六):生而为人 我很抱歉
看过太宰治的《斜阳》 惊叹于他的文笔以及对女性视角拿捏得恰如其分的巧妙 于是再次拿起多次匆忙翻过几页便放下的 被誉为其巅峰之作《人间失格》 看完才明白 “人间”在日本其实就是“人”的意思 并不上升到社会或是世界 而人间失格 顾名思义“丧失作为人的资格” 看的过程中 愈看愈佩服作者将“自己”剖析得如此彻底 但其实看过之后 心里想法却是 我再也不要看太宰治的作品了 他的懦弱勇敢 他的虚伪天真 他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如履薄冰 有点颓废 有点压抑 有点消极 据说 日本最美的死法 是应生如樱花 在最绚烂的时候迅速凋谢 不知道 他算不算?海角的花朵 裸泳的少女 庭院中的灌木 地上的日影 以及他一直想去看的春瀑 于他都是不能欣赏的 “以为纵身跃下悬崖 就可以忘记思念” 灵魂破碎之后 我们在歌舞升平中继续苟且 他选择死亡 谁更好一点 只有上帝知道。
《人间失格》读后感(七):摘录
“人间失格”
当女人像这样突然涕泪纵横时,只要给她们一些甜食,她们吃过之后便能转换心情。
要吩咐女人办事,绝不能泼她们冷水,而且受男人请托办事,女人反而很开心,这我最清楚不过了。
世上每个人的说话方式,总是如此复杂模糊,总带有一种微妙而又不负责任的复杂性。
自从开始认为“世人就是个人”之后,比起过去,我已稍微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思行事。借用静子的话来说,我变得有些任性,不再那么战战兢兢。另外借用屈木的话,我变得小气许多。再借用茂子的话,我已不太疼爱茂子。
世人。看来,我似乎也隐约明白什么是世人了。它是个人与个人之争,而且是现场之争,只要现场能战胜即可。人绝不服从他人,即便是奴隶,也会以奴隶的方式展开卑屈的反噬。所以人们除了借由现场一诀胜负外,没有其他生存之道。
屈木与我。
彼此轻视,却又互相往来,使得彼此越来越无趣。若将这视为世上所谓的交友,那我和屈木之间一定就是朋友的关系。
纯洁无暇的信赖之心也是一种罪过吗?
不幸。这世上有形形色色的不幸之人,不,就算说全是不幸之人也绝不夸张。然而,他们的不幸可以正大光明地向世人提出抗议,而世人也能轻易了解他们的抗议,并寄予同情。可我的不幸,全是出于自己的罪恶,无从向人抗议,若是我结结巴巴地说出一句类似抗议的话语,肯定所有世人都会对此大为震惊,会认为“你竟然还好意思说这种话”。
我现在别说是罪人了,甚至还成了疯人。不,我绝对没发疯。我从来没有片刻发疯过。不过,听说大部分的疯子都会这样说自己。换言之,关进这家医院里的人是疯子,没被关进这里的人,则是正常人。
一切都将就此流逝。
我今年将满二十七岁。
“奔跑吧!梅勒斯”
就是因为他信任我,我才要跑下去。这不是来得及来不及的问题。也不是他还有命没命的问题。我感觉自己是在为更加恐惧/更加巨大的事物而奔跑。
打我一拳吧,使足劲儿打我吧。我在路上做了个噩梦。如果你打我的话,那我就没有资格拥抱你了。打吧!
梅勒斯,你打我吧,声音要像刚才我打你那拳一样亮响。在这三天里,我曾经稍稍对你起过一个疑心。这是我出生以来,头一次怀疑你。如果你不打我的话,那我也没资格拥抱你了。
“斜阳”
那可真有趣。如果是贴着标签,反而给人一种安全又可靠的感觉呢。就好比脖子上挂着铃铛的小猫,那真是可爱。反而是没贴标签的坏人更可怕呢。
我们再见一面吧,到时候,要是不喜欢我,请明说。我心中的火焰是您点燃的,也请你把它熄灭。凭我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让这火焰熄灭。
人在看不起别人的同时也看不起自己。
“朋友们都在玩乐,就我一个人努力的话会觉得很不好意思,也很害怕。所以即便不想玩,也只能强迫自己加入他们。”
“你这就是贵族气质,换成我看见别人玩,会觉得如果自己不玩那就吃亏了,所以也拼命地玩。”
“道化之花”
我之前也说过了,他们的交谈与其说是谈心,不如说是为了让气氛更加和谐,所以基本上没有人会说实话。但继续听下去,会发现居然还有可取之处。他们那些装腔作势的词句,偶尔也会发出令人诧异的真诚之声。
“美男子与香烟”
我素来自诩是独自一人奋战至今的,但如今,却感觉自己随时可能败下阵来,因而感到忧心忡忡。但是到如今,我也不可能再去低头,向那些对我嗤之以鼻的人认错,恳求让我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去。除了一边独自灌着劣等的酒,一边坚持奋战之外,我已别无选择。
属于我的战斗。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一场与陈旧事物之间的战斗,一场与那种人们已经司空见惯的矫情的战斗,一场与不言而喻的阿谀奉承之间的战斗,一场与小气之人、与悭吝之人之间的战斗。
因循守旧之人是如此卑劣无耻。不管碰上什么事,他们都会厚颜无耻地摆出一堆陈腐不堪的文学论或艺术论来,借此来践踏那些正努力萌芽的新兴幼苗。不仅如此,他们竟然还能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来,这实在是让我自叹弗如。任由你风吹雨打,他们都不会有分毫的动摇,只是一味地吝惜生命与金钱,为了出人头地取悦妻小而拉帮结派,团结一致地欺凌孤军奋战之人。
整天自以为是,不管别人说什么,都觉得自己才是对的,而浑然梦醒之时,才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地道的一隅中,不再是人。仅仅只是从地道里匆匆走过,我便已真切地感受到了那种颤栗。
quot;候鸟"
汝之沉默,令吾不战自溃
《人间失格》读后感(八):叶藏不荒诞,默尔索不冷漠。
日本20世纪早期作家的作品,往往都比较晦涩,或者说比较莫名其妙。这个东亚儒家文化圈里最先和最彻底浸润西方文明的国家,依我看,盛产“变态”,直到现在。
人间失格的故事就是描述一个“变态”的精神疾病患者的故事。三幅手札,描述了这个精神病患者在少年、青年、中年三个不同时期的经历。人物堪称荒诞。
如果说这种“荒诞”是一种对现实的反讽,就像很多人被太宰治的阴郁气质所吸引一样,这种荒诞也充满魅力。
叶藏,用搞笑,来回应这个世界。 叶藏既是一个无赖,又是一个“像神一样纯正的好孩子”,他在面对难以捉摸的人类社会时选择了极端另类的生活方式,用搞笑来遮掩本心。
《局外人》中的默尔索,是“拒绝表演的人”,“人生在世,永远也不应该演戏作假”。默尔索用不抵抗来回应这世界的冷漠、不理性。
那些我们不能理解的生活,不应该被看做是异类和荒诞。
《人间失格》读后感(九):日本作家还真有不少人才
人间失格:是没有资格做人的意思吗?逃避性人格在大多数人身上都存在吧,不要大惊小怪,只要没到病态。别人的评价不也还好吗。
奔跑吧,梅勒斯:寓言样故事,不痛不痒,唯一惊喜是作者能创作不同类型,不同国家人物的故事吧。
维庸之妻:有点类似今年的那部电影phantom thread,解不可解之矛盾,外人旁人卫道人看来的变态苟且,恰恰是人与人,人与生活碰撞下达成的生存之道。
斜阳:写得也太好了!光是译本就好到天边。自然,流畅,准确,直指人心。太宰治书里的人物和他自己一样,一个都不想活。莫名其妙,我读出了点《罪与罚》的感觉。
道化之花:那些自以为新潮的电影,漫画,小说,看看太宰治早就做了什么。《人间失格》、《斜阳》、《道化之花》像是一体三面,作者总是要抱守同样的主题甚至主体啊。认真,又体谅,做人不容易。
美男子与香烟:天使在空中飞舞,奉了神灵的旨意,翅膀消失,降落伞似的飘落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我飘落到北国皑皑的白雪之上,你飘落到南方的蜜柑田里,而这几个少年,则飘落到了上野公园里。
满愿:三年真的不短啊。
候鸟:别人眼里的弱鸡,在菜鸟面前却可以装老鸟哦。
秋风:二人自杀小分队又出动了。
雪夜的故事:温情得不像他。
Goodbye: 很好看,若是中长篇也会很好看,说这才是太宰治真正的遗作。人物不同凡响却真实有力量。他也写着写着心知跟每个人都告别是不可能的吧。
《人间失格》读后感(十):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1948年6月13日深夜,一个孤独又无助的灵魂化作了天空的一颗流星,而被称作人的躯壳却沉入了潺潺流过的玉川上水。
他死过很多次,这次,他成功了。
太宰治,一个荣辱各半的小说家,他用自己的文字描绘一个充满绝望的世界,在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背负着最深重的罪孽,看似美好的人生是痛苦的人生,看似精彩的人生是无赖的人生。
看完这个这个版本三百多页的《人间失格》,仅仅花了一天半的时间,像是被恶魔抓在手心,每每受不了绝望与无奈想要放下,却仍紧紧捂在胸口,仿佛自己的灵魂也会随着书本被夺去。看过不少日本作家的书,他们对生命的意义有着深刻的思考,生命在他们笔下显得格外的易逝又格外的珍贵,每一天都是给予自己最好的礼物。
《人间失格》讲的是一个人失去做人资格的故事,讲的是作家自己在人世间的浮浮沉沉。生活本来就很不易,这个被痛苦折磨的人又要反复去接触同他一样痛苦的人,无论是分别还是离去,他都将两个人双倍的痛苦拥揽入怀,然后继续向前行走,前路漫漫,有着的可能是更多的痛苦。我想,这样一个颓废的人生,既离不开个人的荒弃,又离不开世间的折磨,世俗的快乐像泡沫般一碰就碎,碎片的人生却怎么也粘合不了……
大庭叶藏终究逃不过命运,也逃不过世俗,本想逆流而上,却被搁浅在沙滩,和爱人相濡以沫,但摆脱不了死亡的魔咒。或许,人的历史就是循返往复,人的一生就是与苦难决斗,但在痛苦以后更应该有生的希望。据说,很多读者在读后有了轻生的念头,是的,这样的文字无论是谁都会有深深的悲戚,但死绝不是最好的选择,哪怕它是人最终的选择。
《人间失格》很丧,比丧还丧的是太宰治,但是,最丧的难道不是无用的灵魂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