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人间失格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10篇

2018-05-20 20:5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人间失格的读后感10篇

  《人间失格》是一本由太宰治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25.00,页数:219,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间失格》读后感(一):挥手就道别

  哎 随便看了看大家的评价 我不想评价也不想说什么丑角精神 太宰治是我接触的第一个日本作家。

  人间失格也是我接触的第一部日本作家的作品。说起来,我已经在这世上生活了二十年,我对大和民族偏见却一点没有消除。我不想把它归于政治素养或者政治正确,而是觉得是刻在心里的烙印,在我心里,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世世代代弥补不了的,我不是个爱深究历史根源的人,很多事情我看到表面那一层或者下面的一点点就觉得足够了,这些就足够奠定我对事情的感情基调了。说到底,我还是对那个国度那个民族有下意识抵触电影上也是这样,日本的电影我只看过罗生门和被嫌弃的松子两部,就算充斥着同龄人童年动漫我也是拒之门外,碰都不碰,何况长大之后知道了苍井空和贞子,心里的厌恶也是愈发加重,甚至对情书那种小说也是嗤之以鼻,虽然都没有翻开过。但是今天我却要说,我喜欢太宰治。我不喜欢日本,不喜欢大和民族,不喜欢百变小樱,不喜欢东京,不喜欢苍井空,也不喜欢苍井优,不喜欢和服,也不喜欢樱花,可是,我却喜欢太宰治。

  短短219页的人间失格,花了十三块钱,买了一个人的一辈子。看松子的时候也有过这种感觉。真是太漫长了。这一辈子,经历的太多,以为自己快要死了,用尽了力气活了一生,终于可以离开了的时候,却发现才过去短短二十七载。

  “回首往昔,我的人生充斥着耻辱”。一个人带着面具,用完全非自己的体态活着,我尝试打破什么,我尝试发现什么,我尝试寻找一个接受我的人,我尝试过正常的生活,可是我不能,我没有办法,我不知道怎么办。我徘徊在男人女人之间,我们之间亘久地存在义务,存在着责任。我知道我不能毁坏别人的幸福。有的时候,我真的只想离开,想死。罪与罚从来就是一对反义词,我问神灵,信赖别人是一种罪过吗,难道不反抗也是一种罪过吗。可不是吗,人生在世,就是一种罪过呀,我们要兢兢战战地活,认真虔诚地活,卑微自由,想着能用心看看漆黑的世界,因为一切都将逝去,管他是不是人面兽心,我们只要活着就行了。

  太宰治书写自己的人生,书写所有人的人生。几个短篇代入感极强。感到震惊,莫不是他认识我吧。灯笼蟋蟀是最喜欢的了。

  其实这样想想,喜欢太宰治的原因是因为他书写了我的人生,看到了人类命运,得到了众生共识。这样说有人未免要说我夸大其词。但我们最后的时光都要一起走过,冲不冲破黑暗迎没迎来黎明都好,迟早要挥挥手,道个别,跟这个世界,再继续往前走。

  《人间失格》读后感(二):小丧怡情,大丧伤身,强丧灰飞烟灭

  他纯粹真实,他沉沦自弃:生而为人,我很抱歉

  他没有对这个世界抱歉,他觉得整个世界都错待了他。〈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叶藏,走过了从取悦他人到沉沦自弃的一生。

  《人间失格》的作者太宰治,本名津岛修治,日本青森县人,父亲津岛原右卫门曾任众议院议员贵族院议员,经营银行铁路

  他家境富裕小时候物质丰足,却极度缺乏关爱父母都漠视他,在佣人的“不正确对待”中长大。

  他在写完«人间失格»之后九个月自杀成功了。

  «人间失格»的主人公叶藏,基本上是作者本人的翻版。

  小时候被家人冷漠对待的痛苦,使他惯于出丑露乖以博取关注

  虽然体弱多病,却因智力超群而学业优异

  他长成了一个让父亲充满希望的大男孩

  生活有点不快乐,他凭借自己的天赋,也还过得去,如果按照他喜欢方向发展,他的一生也可能完全不同。按照他的家镜来说,本来可以像纪德那样,随性发展自己的才能

  最初是因为父亲的干预,没能去上他喜欢的美术学校

  不喜欢的学业,他用逃学来应对

  时间不能被占据的空虚,他用酒和妓女来应对。

  酒和妓女留给他更多的问题,最要紧的是缺钱。

  他用典当衣物被褥来应对。

  继之而来的,贫穷、空虚、无聊、颓丧,已经让他感觉到自己的丧有些太大了。

  他开始放弃自己。

  他让喜欢他的陪酒女替他买酒喝,从她身上寻求同病相怜慰藉

  贫困无望的生活,带有罪恶感的爱情,两个同样挣扎男女生活中充斥着痛苦。

  两个人用投海自杀来应对所有的痛苦。她葬身大海,他却被人救起了。他从未觉得抱歉:“我没有让她去死”。她是自己活不下去了。

  他的父亲,因为这次的自杀事件与他断绝了父子关系。他彻底失去了经济来源

  此后他开始男妾生涯。依附于一个又一个迷恋他的女人,也伤害她们,作践自己。

  但他很有天赋,随便画点漫画,还颇受欢迎

  但这点天赋,他都用来换了酒钱。

  他喝酒,喝坏了胃。

  遇到了最后一个与他一见钟情的女人,她教他注射吗啡。说这样可以戒酒。

  当对吗啡上瘾之后,他的人生完全彻底沦丧了。

  先被送进了精神病院。后被哥哥们接回老家,在一个岌岌可危,却临近温泉的危房中,在一个老保姆的慢待与侮辱之中,行尸走肉一般地与这个让他无比沦丧的人间告别。

  叶藏的灰暗的一生,有过两个温暖的亮色:

在静子的安排下,“比目鱼”、掘木以及静子三人进行了三方会谈,达成了协议:我与老家彻底决裂,而与静子“堂堂正正”地同居。在静子的多方奔走下,我的漫画也意外地赚了些收入,我用钱来买酒和烟。谁知我的不安和悒郁却有增无减

  他偷了静子的和服去卖钱买醉。过了几天又想回到静子身边:

我把门打开了一条缝瞅了瞅里面,原来是一只小白兔。只见小白兔在房间欢蹦乱跳,而静子母女俩正追着它玩。 (真幸福啊,她们俩。可我这个混蛋却夹在她们中间,把她们俩的生活搅得一塌糊涂节俭的幸福。一对好母女。啊,倘若神灵能够听见一次我这种人的祈求的话,那么,我会祈求神灵赐给我一次幸福,哪怕只是一生中唯一的一次幸福也罢。)

  他良心发现,悄悄离开了。

  静子是有力量,有阳光气息女性,她试图拯救他,他却不愿把手给她。或许,阴暗地方让他感觉更自在

  后来,他遇见杂货店主女儿良子:

结婚吧,等到春天到来,我和她一起骑着自行车去看绿叶掩映的瀑布吧!我当即下了决心,也就是抱着所谓的“一决胜负”的心理,------不久我们便结婚了。由此而获得的快乐并不一定很大,但其后降临的悲哀却可以形容为凄烈之至,难以想象。对于我来说,“世间”的确是一个深不可测可怕地方,也绝不是可以依靠“一决胜负”便可以轻易解决一切的场所。我们在筑地[东京的一个地名]靠近隅田川的一栋木结构的两层公寓处租借了楼下一个房间住了下来。我把酒也戒掉了,开始拼命地从事那日渐成为我固定职业的漫画创作晚饭后我们俩一起去看电影,在回家的路上或是双双折进咖啡馆喝点什么,或是买下一个花钵,不,这一切都算不了什么,我最大的乐趣乃是和由衷信赖自己的这个小新娘子呆在一起,倾听她说出的每一句话,观赏她做出的每一个动作。我甚至觉得自己正变得越来越像一个真正的人了,用不着悲惨地死去。就在我心中慢慢酝酿着这种天真想法时,掘木又出现在了我的面前。

  本来他贪恋天真单纯的良子对他的全心崇拜,开始对生活有了一点热情。却被“掘木”打断了。从此他又开始买醉追欢,冷落了良子,也失去了唯一的一点温暖。

  良子是个白兔一般单纯的女孩儿,她迷恋他,从此,她的世界不再是青草蓝天,而是迷雾森林

  看到他对待爱他的人的方式,叶藏是个“坏人”,沉没的时候,还要拖着别人。

  叶藏是个可怜人,从小母亲精神错乱,父亲对他寄予期待,却毫无关怀。他曾经拼命讨好别人,把自己低到尘埃里。在遇到倔木以后,他被拉进了泥坑里。他无法摆脱,因为泥坑比尘埃扎实,温暖。

  他评价自己和掘木的感情:“相互轻蔑却又彼此来往,并一起自我作贱——这就是世上所谓“朋友”的真面目。”

  为什么他会无法拒绝这样的朋友?他害怕“人类”,又害怕孤独。既无法与世界相处,又无法与自己相处。

  所以,他又说:

有一个说法叫做“见不得人的人”。就是那些人间悲惨的失败者、悖德者。我觉得自打一出生我就是个“见不得人的人”,所以一旦遇到人世所谤的同类,就不由分说变得善良温柔了。这样的“温柔”足以令我自己如痴如醉

  遇到阳光温暖的人,他是如此的自卑,觉得自己不配

“胆小鬼甚至会惧怕幸福。棉花也能让人受伤。趁着还没有受伤,我想就这样赶快分道扬镳。”

  读着〈人间失格〉,一边觉得叶藏真可恶,一边觉得叶藏真可悲

  原生家庭的痛苦,不能选择自己喜欢专业的痛苦,这些很多人都经历过。

  酗酒,纠缠不清的爱与欲望,他也挣扎过,却还是只剩了一路滑落的灰心

  从酒精麻醉到毒品幻想绝望,人间失格的主人公,一路从烦恼到颓丧。

  想想一个人要这样沉陷,也不过就是几步而已:

  放弃求学上进,放弃个人兴趣,放弃生命,放弃尊严,放弃到无可放弃。

  他的悲剧,有几分是天生,又有几分是家庭的失职,有几分是他的脆弱呢?

  被生活错待的人,就该自弃到人间失格的境地吗?

  旧式家庭的孩子,有多少人是被爱着长大的呢?他们大都从小背负沉重家族责任。

  钱钟书小时候,最喜欢玩儿的游戏是“石屋里的和尚”,就是一个人在帐子里喃喃自语。是多么孤独的童年呢。

  三毛曾经写道:

  荷西小时候,作业本用完了,却不敢跟父母要钱买新的。就把作业本儿上面用铅笔写的字擦掉,可是老师打的红勾勾是擦不掉的。

  急得那个可怜的小男孩眼泪

  他们都该自我放弃,在烂泥里寻求温暖吗?

  生而为任何生物,都要面对生命的种种问题。能把每个问题都弄糟,让自己深陷烂泥,沉迷放纵的人,“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抱歉什么呢?

  他没有对这个世界抱歉,他觉得整个世界都错待了他。他没有隐藏自己的“失格”,故事写得细腻质朴感受真切动人

  他是如此诚实,如此纯粹,他的文字,被很多人反复咀嚼,并从中得到安慰

  他是真的厌弃“生而为人”,他生而为人,为自己抱歉,觉得对不起自己,并非对不起这个世界。

  然而世界一直如此,他或许真的不该来。

  其实,最该抱歉的人,是他的父亲。生而不爱,不爱而期待,失望而放弃。

  一个生而不被爱的孩子,最终灰飞烟灭了。

  《人间失格》读后感(三):藏起来的那个叶藏

  到目前为止,很少有一本书能够让我在我看完以后有写书评冲动,而太宰治的《人间失格》绝对是其中之一。

  本来是在微信读书的免费书目里面找到这本书的,早就下载好了,但是从来没有点击打开。可能是由于书名缘故吧,潜意识里我觉得,这绝对是一本晦涩难懂的书,要不然哪个作家闲着没事儿要探讨人失去做人资格这样的难题呢?但是在某个失眠的夜晚我偶然翻开这本书以后,当我阅读到那个敏感多疑并以愉悦他人为己任的叶藏时,我被深深地吸引了。他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作者为什么对这样一个人有如此深的了解,我当时就有感觉,这绝对是作者以第三人的口吻叙述自己的一部自传性的作品,而作者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的那种对于"人世"的排斥和不信任,更是直扣我的心灵。在叶藏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丝自己的影子,只不过没有那么决绝罢了,但是就是那么的一丝似曾相识的感觉,让我忍不住读下去,也忍不住对这个作者想要有更深的了解。但是为了不破坏自己看书的兴趣,我还是抑制住自己翻看相关资料好奇心,先把书看完了。我想要看看,这个叶藏到底会最后发生什么事儿呢?他到底会苟且活下来还是走向自我毁灭呢?

  终于读完了这本书,可以说,读这本书完全是由于书中的情节吸引着我不断地读下去的,虽然除却《人间失格》这部作品,书中还有太宰治其他的作品,但是那种贯穿全书忧郁气质颓废思想并没有因为不同的文章而中断。读书的过程中,我就像一个偷窥狂在窥视着叶藏这个人不为人知内心世界,甚至看到他把自己的内心世界血淋淋扒开给我们看的时候,还会有一丝的满足感。但同时,又会觉的,虽然他在说叶藏,但也觉得他说中我自己的心事儿。有一种自己被别人一眼看穿的感觉。这种神奇奇妙的感觉让我欲罢不能

  读完书以后,上网查了很多关于这本书以及作者太宰治的信息,才算是对其人其书有了全面的了解,这是我阅读的他的第一部作品,希望以后有机会再找来其他的书读一读,但是我也有一丝的担心,这样的书读多了,我会不会有自杀的倾向呢?这个在我目前的生活里还不曾出现过一次的词兀自地就出现了,好像他就一直存在似得,只不过以前的我没有去关注罢了。

  加缪曾经说过,哲学唯一严肃的问题就是关于死亡的问题。确实是,当25岁的我开始思考死亡的意义时,确实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死亡,或者说自杀,这所有的消极负面的词汇对于阅读这本书之前的我来说是多么地遥远,他们就好像不曾存在一般。我也不知道原因,可能是由于我依然年少不更事,或者是亲人都还健在,没有体会过生离死别的痛苦,或者是由于我活的比较简单,从来没有认真生活过?具体的原因我搞不懂,只知道他们就是没有出现过,仅此而已。这种状况我也不知道是好是坏。之前的我,生活地确也开心,从上学开始,虽然偶尔有一些挫折,但是大体还是很顺利的,直到现在到了国外读研究生,虽然跟其他人比起来,可能什么都不算,但是好歹依靠着乐观地觉得自己一直在进步的想法活的还不错。虽然家境不算是殷实,甚至可以说是贫困,但是有勤劳的爸妈,他们也没有让我忍受生活太多的煎熬。家人之间偶尔有矛盾,但是总是在可以解决的范围之内。朋友之间,总有那么几个聊的来的。自己的体验并实践了爱情的滋味。这样看来,长这么大确实也没有值得焦虑或者说让我去严肃思考死亡的机会,所以一直以来,我也像是所以一切存活于“人世”的其他人一样,虽然偶尔有生活的不顺,但是大体来说,还是可以苟活甚至自以为很快乐地活着的。对于死亡甚至说自杀这些遥远的话题,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中或者意识中。正因为我从来没有发现它们的存在,所以才会在第一次读到叶藏的内心独白时如此地震惊。我的震惊来源于从叶藏身上看到的那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或者更直白地说,叶藏的身上有我的影子,他所说的话就像另外一个我一样,虽然我不曾言语,但是他的每一句话都直戳我的内心最深处。也许,我本来也是一个生活的小丑,在生活中极力的讨好别人并不敢对别人提出什么其他的想法,就算是有,大概也是自己心里小声地嘀咕一下,最后自己咽下这样的牢骚。而我也被某种不可名状的东西引导着,教育我说不值得去思考死亡或者自杀这些种类的严重的问题,我只需要乐观积极就可以了。而这也是让我困惑并沉迷的原因吧。

  可能有人会觉得,人活着好好的,为什么非要去考虑那些并不存在或者只有在很远的将来才会遇到的事情呢?但我认为,只有当一个人真正从自己的内心去考虑这些严肃的问题时,他才能称之为人。人这个神奇的动物,之前的教科书一直教导我们说人区别于动物的最主要的特征是人类有思想,这一点我也承认。但是教科书永远不会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只是止步于此,那我们如何在人类这个大范畴之内区别不同的人呢?人之为人,不是为了与动物区别开来,而是为了与别人区别开来。人类的历史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了,可以说在不断地进化和进步,但是从人的思想这个角度来说,有多少人做到自觉呢?那些留存于世的思想,无一不是因为某个人对于自己的生存提出了严肃的思考才得以存在的。一个人的肉体会消亡,唯独他的思想会长留于世。

  读了这本书,我最宝贵的收获就是:人之为人,需要去思考一些严肃的事情,诸如死亡,堕落,沉沦。不可能不需要像太宰治那样亲身去实践,但是你必须去思考,必须具有独立的品行。人只有透彻地认识自己,才能深刻地活着。太多的人活的庸庸碌碌,我们不能再去重复这样的生活了。当我们思考并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才能称之为真正地活过。而只有那时,才能看到太宰治笔下藏起来的那个心中的叶藏。

  《人间失格》读后感(四):为了大家的好,自私的活着

  由九个故事组成的小集子,风格各异,有的故事甚至颇为猎奇。有意思的点很多,无论是基于日本人传统价值观还是特殊年代的异象,联想到父上颇为喜欢的渡边纯一笔下的故事,这些个关于生活,感情,人伦,社会常态的小故事,饱含真挚的情感与人生的困惑。有的经历过,有的思考过,有的一知半解,但终归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出现,或者说它们一直在我们内心深处,只待某一日给自己一个下马威。有的故事过于短小,不值得一提,其中的《人间失格》,《Good-bye》,《蟋蟀》还是蛮对路子的。

  如果带入当下主流的社会认知,阿叶这个形象确实令读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人要软弱成什么样子才会走到这般田地,要堕落成什么样才会受此磨难。任何稍有正常认知的人都会觉得阿叶是没有人格的,其生存的法则,既是违心的利他,又无半点野心梦想,没有毫无功利的圆滑是可笑的,也必然在不知不觉中消磨意志。但,我并不认为这个锅该阿叶一个人来背,首先,其家庭教育存在明显的问题,父母不识孩童的想法,以他们的认为代替客观的存在,送礼物一事甚为明显,如果父母的教育是不允许撒谎,要坦诚自己的想法,哪怕做一个“自私”一点的孩子呢,没有自我意识的强调是一定没有人格的形成的,规则与个性并不冲突。孩子养成不择手段讨好别人是很可怕的,扭曲的认知,让阿叶一直在逃避传统的价值,无论是亲情还是友情。其次,父亲决绝的抛弃,实在是极为可鄙的行为,一个不负责任的父亲,又能给予后代什么样的益处呢,也许有的人说苦难能带来坚韧,可前提是人能挺过这样的难关,多少人在苦难中消沉,稍有支持,主人公也不会完全颓丧啊。最后,国家与社会的动荡,对于年轻人的冲击其实一点不亚于老一辈,特别是左翼乌托邦的幻想情节,很容易让处于人生低谷的人,掉入狂热的境地,更别说日本战后的“卑微”的主权意识,让整体国民都陷入窘迫的精神困境,更是容易被煽动,男主虽然不是虔信共产主义,但在社会思潮中也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私以为,人间失格所展现的主题是萎靡的,但其透射的价值观却又是具有激励作用的,做自己,为自己而活,而不是浑浑噩噩一味圆滑处事。人格尊严或许是该有的,但应该建立在自我认知之上,而非别人的看法之上。想来,年轻时多么在意别人的看法啊,也未尝没有陷入过阿叶的境地,只是当自己的想法在理性利己主义上停留后,就开始慢慢忽视那些外在的评论了。

  《Good-bye》,立意很特别,可惜没有叙述完就不了了之了,一个情场老手眼看着一步一步陷于一个奇葩妹子的世界。个中原因,以我有限的感情经验来看,内在与外表的反差,其实是最能够带来精神冲击的,一旦勾起好奇心,一旦计较起个人得失,往往就不知不觉陷入迷恋之中了。故事用现在的流行说法是塑造了一个渣男的形象,可是正如我国情感剧的一贯套路,只批渣男小三,不论正方原配。而事实上,人的感情本身就是多变的,一时的情起就认为是一生的守护,是得有多么幼稚,且不说是否有一生一世,如果没有持续的新鲜情愫源泉支撑怎么能寄希望于旧日感情的维系呢。无论承不承认,内在来看,人终究是在为自己而活的,至于外延表现的是利他还是利己,其实不是重点。在感情上的偏执才是正常的,即一旦看顺眼了什么都好,反之什么都糟糕。所谓依靠旧情,婚姻,家庭责任来维系爱,只是自欺欺人,维系的是两人的关系,而非爱情。当然,尽量在同一时间只深入一段感情,是有其合理性的,绝非道义,而是避免陷入不能处理的尴尬境地,自己给自己增加麻烦。

  《蟋蟀》算是最为突出个人主义情怀的一文,让我联想到了《源泉》中的多米尼克,当女主说不想玷污自己的丈夫时,觉得好对路子的女性形象。女主的理想主义情感观,看似孤傲高洁,其实只是在追求与自己三观相近之人。感情观唯美到壮烈,世人皆与你为敌,为有我与你通行。因为此时的爱,世界再大我也不屑多看一眼,世界只有你我。爱的时候,弃世界于不顾,不爱的时候,各走各路,心如止水。私以为,所谓爱,就是某个阶段对一个人最美的感受,感受往往虚幻,这也就意味着终有梦醒的一天,真爱的概念是尽可能久的让自己沉浸梦中,而非

  醒了装睡。当然,责任也并非一无是处,但此责任绝非违心的维持一段没有活力的感情,而是陪伴对方,让对方认识到分开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打开新世界的坦途。

  总的来说,太宰治的笔调略显消沉,其中的多数人物都如同黑洞一般,吞噬希望满满的绝望,但那些描述的细节,又显露着人文情怀以及若隐若现的利己主义的光辉。人间失格看似夸张的形象,其实又是每个人必然会面对的人生片段,或徘徊,或怅惘。人性是脆弱的,总是陷于这样的不堪而无法自拔,人性又是具有韧性的,一旦走出来,世界又是另一番的明媚。

  《人间失格》读后感(五):失格荒诞的一生

  先说,Good-bye 这篇,情节挺吸引人的,奈何精彩之处,戛然而止。有些失望,没得续的结局是什么样?他能最终和所有女人都一刀两断吗?他能和降服乌鸦嗓吗?都值得期待。难得作者的文章中有一篇是要离开女人的,结果好像命中注定一般,没能够写完。

  人间失格,冲着这本书的名气和它怪怪的书名买的。搁在书架上很久都没有拿出来看。最近闲来无事,掏出来闲看,才算是认识了太宰治这位名家。有着常人难以理解的精神高度和细腻情感。

  大庭叶藏,一位表面纨绔而内心极为敏感的富家公子哥。他的生平让我想到最近看的一部网剧和一本小说。一个虚拟人物,一位现实作家。一位是《将军在上》中的南平郡王——赵玉瑾,另一位是白崇禧将军的儿子白先勇。 他们都有着显赫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非常严苛,从小体弱。不同的是,成人后,赵玉瑾的家庭对他没什么要求,但取了一位能者为妻。在妻子的循循善诱下,知道要干点正经事,为江山社稷做点贡献。白先勇,因为内陆战争的背景环境,解放前随父牵到台湾。在台湾长大后,从事文字工作。(其性取向并未公开,但……)

  叶藏,从小便通晓人情世故,知道如何博取他人的关注,会撒娇,会成为众心捧月的焦点,有着别人羡慕的女人缘。可没人知道(后来有人看穿了他,所以他很慌张),那个不是真正的他。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是孤独的、寂寞的、灰暗的, 很害怕与别人相处,害怕惹得别人不高兴。表面玩世不恭、没心没肺,实则非常担心别人的感受。 这也让我联想起小的时候,自己偶尔也会有这样的时刻。很会找话题,善聊天,但内心深处的一些问题不愿与人分享。有时甚至非常享受自己独处的时光。在家中的时候,有时候也会战战兢兢,害怕父亲无缘无故地发脾气。(记得自己曾经也是非常害怕父亲的,觉得父亲的心思是没法理解的。他对别人总是特别幽默,但对于我,就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与我在一起的时候话语非常少,酒后训导除外,总是莫名地板着一张脸说我这不是那不是。)现在回想起那段时光,还好我是在自己思想相对成熟的时候才看了这本书。如果我再小学、初中那会儿遇到这样的书籍,我想我也会变得内心更加敏感。

  青年时期的叶藏,在朋友堀木正雄的“帮助”下熟悉了东京的各类酒馆消遣之处。开始了他作为正式的女性之友之路。他总是能获得女性的帮助。或许是那张让英俊中带着害怕的脸,激起了女性的荷尔蒙和母性。他作为一个暖男,总能体察到女性内心的所需并提供服务。他这短短的东京之旅,就是周旋在不同的女人之间。他拿荒诞的一身,是我们所不能理解的。

  当他躺在病床上,说他愿望是:想到一个没有女人的世界。初读到此处,觉得有几分黑色幽默。在读,又增添了几分伤感。

  另外,短篇《庸为之妻》也挺好看的。平平地叙述了荒诞。

  《人间失格》读后感(六):重点在于”改造世界”,而非解释世界

  “所谓精神病症患者,可以被视为在争夺自我的战斗中不准备彻底投降的人。”埃里希·弗洛姆的这句话我挺认同的。投降了就意味着被社会、环境同化了,一个信仰着“自我主宰”的人或许是不愿意的吧。那些生活得很纠结很矛盾的人,或许大多都是这样有骨气不肯妥协的人。

  但,若要在社会中生活得游刃有余,你就需要去磨去棱角,保有善意与温暖地,去适应社会吧。叶藏一直是以哲学家的视角去看待世界,总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接受着生活带来的种种不如意,从未积极进取地去期待改变并付诸行动。缘于性格的懦弱被动、处世时的不忍不懂拒绝。

  在价值观念未曾成型、个人信仰未曾深入骨髓的成长阶段,还是多看些积极向上的书比较好。比如,心灵鸡汤和励志故事哈哈。

  《人间失格》读后感(七):认真的痛苦,真实的虚假。

  认真的痛苦,是认真的痛苦。

  虽然是《秋风记》里的,但是我觉得叶藏和秋风记里的主角在这点上是一样的—他们的痛苦都来自认真。

  认真地想要走进他人,想要纯粹的美好,想要信赖,想要安全感,想要亲近,想要真实,想要没有那么多遮掩龌龊。

  大庭叶藏不是想要远离世人,他才是想要走进他人,他比所有人都想要。但是还没有走近,却就被一股恶臭熏的迷失了方向,不敢尝试信赖、爱。他的伪装,不过是在看破了世人的虚伪和丑陋之后给自己筑起的一道墙,一道伪装之墙而不是虚伪之墙。他是真实而脆弱的,他最向往和渴望他人的信赖和亲近,在发现这不可能之后干脆将自己罩了起来—以这种不羁放荡的姿态掩饰对他人的不信任,他以为不用真诚的姿态去面对世界就可以少看到黑暗。

  而他人呢,看似是紧密地亲切地处在世人当中,看似是想要走进他人的内心,其实他们不过是生活在自己的内心里,所谓心灵的贴近是虚假的,他们都还是考虑自己,谋求自己的利益。

  而叶藏呢?无论他的生活多么的不堪,但是他依然对他所厌恶的虚假的世人怀抱着最美好的愿望—他希望他们真的幸福。

  《人间失格》读后感(八):我们收获什么?

  在阴湿的秋雨里读太宰,雨会从窗外飘入,心绪寒风,手心凄冷到脚心。他孤独的身影在秋雨里浸润,喝酒驱寒,号啕呜咽,却仿佛更冷了。咳出的血在手巾上氤氲冷凝成暗红迹痕,也仿佛是生命中最后的几步涟漪,想轻轻放入口袋遮掩……颤抖的手暴露了行踪,却无人知会。

  “所谓的世间,不就是个人吗?”太宰忽然有一天想通了这个“堪称‘思想’的念头”,用自己的笔记录个人的世间浮沉,也就是记录世间的浪奔浪涌吧?毕竟,个人的水滴汇成人海,人海在时代的风起云奔下形成浪潮。一支小小的笔,记录我卑微的生命,即使是点点微光,往小里说,我烤着这点微光取暖;往大里说,点点微光也能映射出潮去潮来的走向。

  我一直觉得,文学分为两种,一种是个人文学,一种是大众文学。读这两种文学,你想要的阅读体验和最后你能得的阅读效果是截然不同的,所以阅读的心态和心境也是有区分的。“私小说”的叫法我颇喜之。所以,读《人间失格》,不要去责怪他的颓废或者所谓的负能量,我们没有处在那个时代,我们没有经历过他的人生,我们的生命太短,我们的人生经历太少。庄子说“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歌词云“白天不懂夜的黑”。我们不懂太宰,他给你说的不是他的故事,他给你说的是他的心路。人生的道路不同,周遭的风景不同,路途的气候不同,我们如何能做到心路想通,心路相同?我们只能试着去体会,我们只能以这样的心态和心境去阅读“私小说”。如果阅罢你的心情被文字感染了,读前炽热的红转换成了读后忧郁的蓝,那么好吧,他让你在短短的读书时间里体验了不一样的心灵色彩,这就是你的收获。

  《人间失格》读后感(九):见不得人的人的读后感

  读完《人间失格》,迟迟没有写笔记。 男朋友问,是不是担心暴露自己的消极面,我叹口气,是啊。 如果是在青少年的时候碰到这本书,那一定不是一件好事。失憶的人也不适合读。太宰治写小说的功力太强,即使阅读生硬的翻译体,也会随着书中主人公“叶藏”的际遇同悲喜。 书里的叶藏 这本被称作是太宰治自传式的封笔之作。 书中主人公叶藏的一生,十分坎坷。从小开始,还是个小学生的时候开始,他就知道自己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他表面让自己故意出丑,就是为了逗大家开心。但他并不是真的想逗大家开心,而是他不知道该怎样和别人正常相处。一个小孩子不曾有真正的欢愉,而是带着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正常更融入集体的包袱成长,即使长成大人,也很可能背后带着阴影和阳光填不满的窟窿。 叶藏在大学期间,随着“好友”堀木进入主义读书会。堀木来此不过是图个新鲜,而叶藏却一次不落地参加了会里举办的秘密活动。他并不是觉得会里传达的思想并不多么高深,机密活动多么有趣。而是钟情于“不合法”带来的“心旷神怡”。从叶藏的心里,自己一出生就是一个“见不得人的人”,所以遇到被世人斥之为“见不得人的人”的时候,就会变得不由分说的善良温柔。对于被称为“同志”,叶藏的看法是,即使遭到逮捕,一辈子身陷囹圄,也不反悔,与其对是人的真实生活感到恐惧,还不如被关进牢房来得畅快轻松。由此可见,叶藏自身一直带着强烈的不认同感和无归属感,以及对当时生活的恐惧和抗拒。 如果人生的状态是一条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最高点就是平台期,稍不留神,无心向前的时候就要开始坠落。从某种意义上说,叶藏之前即使自己负重前行,在旁人看来这还是一个很顺利潇洒的人生。但自从和常子坠海自杀却被救起来之后,这条抛物线便直直下冲。在面临类似转折点的事件时,叶藏的消极应对,他远离人群的姿态,都施加给他堕落的加速度。他从此没再掩藏自己的“见不得人”,他酗酒,被包养,痛苦又麻木地游戏其中。 当他遇到纯白如纸的良子,叶藏就被吸引被打动,他们结婚了。然而就是对别人充满信任的良子,遇到了经销商的骗奸。叶藏这次又选择了自暴自弃,他最后服用了过量巴比妥企图自杀,未遂。后来他又染上了毒品,最终被良子、家乡的大哥和曾经的委托人比目鱼一起送进了精神病医院呆了一阵,最后在大哥的安排下在乡下破败别墅里由一老妪照顾。 还有一个同样孤独悲惨的人 还有一个同样结局悲惨孤独的人——松子。 松子从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到中学老师再到歌舞伎进监狱最后在公园里惨死。这样不长的一生,经历丰富而坎坷。松子和太宰一样,和家里父亲断绝了关系,自己过得也是一塌糊涂。其实,在松子的一生里,并没有被所有人嫌弃。松子有过爱情,有过友情,即使是在际遇触底时。可是,生活为什么还是过不好呢。她妹妹有先天疾病,所以父亲便将大部分爱放在妹妹身上,松子从小就极其渴望父亲的爱。松子因小时候照相时扮丑表情让父亲开怀大笑,从此一遇到窘况,就会下意识的做这个表情。她热爱唱歌,为人善良,却把一副人生好牌犹犹豫豫的打成了能想象到的最糟糕的样子。松子总是在讨好别人,在乎别人的评价。似乎为了别人的怜悯和关爱,就值得自己放弃所有。所以,曾经偷钱的学生小龙出来说爱她的时候,她也愿意和他混在一起,即使好朋友劝她说这男人靠不住,即使当时小龙对她刚刚拳脚相加过,松子也是一句我愿意。仍然愿意为了抓在手里的一点点爱不顾所有。松子在死之前的那天,还是去查信箱,期待心心念念的偶像给自己回复一封信。随后,就寂寞的走向公园,带着被所有人嫌弃的绝望,被一群小孩子欺负,直到死亡。 “见不得人的人”如何过好这一生 无论松子一生追求怜爱,还是叶藏隔绝自己,他们都在堕落中消费着热情和生命,直到坠入谷底。病态的一生,是偶然吗,不是的。与其不断抱怨为什么倒霉的总是自己,为什么得不到爱,倒不如重新审视自己。审视自己不是在失落低沉的时候,放纵恣意的想这一生就这样随它去吧,想着我就是这样一个差劲的人啊,也不是悲伤地说一句“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没什么差劲的人格,更没有需要对别人道歉的。会消沉会道歉的人都不会太坏。在《人间失格》后记里,太宰借旁人之口评价了叶藏,老板娘漫不经心地说大家所认识的阿叶,又诚实又乖巧,即使喝了酒,也是一个神一样的好孩子呀。神一样的好孩子,诚实乖巧,这些美好的特质,就是以为自己是见不得人的人的性格啊。当你感觉自己和整个世界不能和解的时候,听听这些评价,至少你知道自己没那么差劲,世界也没那么多刺,哦不,世界还是那么多刺,只不过,你好像却多了一个支持的臂膀,不再是自己扛起来,孤军奋战。另一点就是,见不得人的人心里,最大的羁绊是和自己产生的。如叶藏,他不擅长交际也没有对世界好奇的眼睛。他知道自己和别人不一样。他害怕暴露,因此一直戴着面具,即使生性善良也要丑化自己来融入集体。人性是不可违逆的,并不是你假装自己是个蠢萌的小兔子,你就真的不再是高冷的小冷蛇。违抗自己本性的强融,在一个狂欢的集体里违心的大笑,还有什么事儿比这样孤独呢?诚实乖巧,神一样的好孩子叶藏,不需要变成别人,自己就已经很好了,即使你和别人不那么一样。和叶藏不同,松子从未掩饰自己。她的人生要义不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大声地站在宇宙中心想要被爱,还是后面加三个大感叹号的那种呼唤。没有底线和原则,为了被爱,可以不择手段,忍受一切,最后人设崩了都不后悔的那种渴望。无论男孩子还是女孩子,请自尊自爱,头脑清醒,学会止损。 人是社会体,什么是人,是你以及你的社会关系相互缠绕形成的复杂体,但你绝对是你这个人的主体,社会关系只是缠绕生长的藤。 人的价值,不在别人评价里。而是你自己,你自己的生活,才是最大的boss。 2017/4//4 清明 雨 生而为人 无需抱歉 共勉 张菁

  《人间失格》读后感(十):对读者来说,这是一种安全的绝望

  在一次对谈会上,忘了哪位作者说,自己特别丧的时候就会读太宰治,读完会好受一点。 当时不了解,心想着心情不好的时候,读抑郁的书不该是让人更抑郁吗。今天读完《人间失格》,终于理解了当时那位作者的感受。 从心底讲,读这本书挺爽的,会发觉比起太宰治在书里竭尽全力诉说的 自己那些垂头丧气的时刻根本微不足道,一个人的绝望和痛苦,居然可以那样彻底,那样密不透风,那样了无生机,从这个层面讲,读《人间失格》仿佛读穷途末路的自己,像一次能够预见未来的机会,以此提醒自己不要那样做。 很奇怪的一点,读完这本书之后,会对生活燃起轻松的欲望,好好活下去的欲望,想来是因为,书里的困境杂糅,说白了就是莫测的人情世故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之间的冰冷对抗,在这点上,个体的能动性是可以充分发挥的,充满改变的可能。所以,相比同样失落、有厚重时代背景的那种小说,《人间失格》是温和的,这种太宰式的失格是不会泯灭读者的希望的。 总之,读这本书是安全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