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工厂女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工厂女孩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2 05:1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工厂女孩的读后感10篇

  《工厂女孩》是一本由丁燕著作,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9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工厂女孩》读后感(一):流水线流走了我的青春,锁螺丝锁住了我的梦想

  我去年曾在昆山的一家电子厂打过一年工,是联想的代工企业,台资的。工厂的高层大多是台湾人。基层员工就是由低学历出路农民儿女跟一些内陆省份中专技校毕业生。全是流水线作业。我所在的是一条组装线,一条线有40多个站,每一站都分工明确,拆包装,撕标签,刷二维码,理排线,锁螺丝等。

  从第一站开始机器,每一个人负责自己部分,一天的产量2200台左右。我负责锁笔记本屏幕跟底座固定的四颗螺丝,从早8点到线上就位,一直到晚8点下班。也就是说我每天需要用电动起子锁8800颗以上的螺丝,每天重复着8800遍同样的动作。这一天总共只有20分钟的休息时间跟两顿40分钟的吃饭时间。

  厂里人多,吃饭时候还得排10多分钟的队,才能打到饭菜。记得开始的时候,我吃完饭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就得赶紧憋着尿去线上作业。工作期间,不准抬头张望,不准交头接耳,不准擅自离岗。线上的40多个人就想40多台机器重复着被重复过无数遍的动作。

  这是结结实实的人体机器,不需要你有任何思想,也不允许你有任何思想,只要你做自己的部分。厂里的所有人都像机器一样工作着。每天还有线上的领班去跟你强调我们线的产量,我们线的荣誉,我们线的合格率。

  基本工资是1280/月,再加上加班工资。如果一个月做满不休息,收入大概是3000-3200。在工厂里呆久了,大多数人就这么废了。同事之间讨论话题都是换厂,基本工资高的,加班时间多的厂是大家所亲睐的。人们把自己当做机器。

  发了工资大多寄回给家里。休息的时候,1/3人睡觉打发,1/3人网吧打发,1/3人逛街买些廉价货。

  我百分之一百二肯定,至少在工厂里,没几人真正看过书,看也只是网络小说而已。没几人真正看过电影,看也只是动作片而已,没几人真正想过自己的前途,想也只是换厂而已。

  仅仅是昆山的仁宝厂,这样的人就有近20000。

  还有宏基,还有华硕,还有索尼。这些工人们在深圳,在上海,在东莞,在太多太多的地方

  我知道的现在很多代工公司往河南,往四川方向也开始建厂了。问题不要太严重

  没什么心灵建设,内强素质。大多人都流于表面,工厂里男男女女发型比平日在大街上要丰富多的多,看着真让人痛心。。。

  工厂的环境给不了大家任何反哺,只能让人日复一日消沉,年复一年颓废

  很无力,看到这些却无法改变,也不知从何做起。只能自己抽身而退。真心希望社会能够从钓鱼岛,从中东,从美国,移一些视线到这里来。

  流水线流走了大家的青春,锁螺丝锁住了大家的梦想

  《工厂女孩》读后感(二):作者矫情

  做为一个学生党,因为家乡文具比较多,曾经好几个寒暑假在工厂里打过工。因为这个,在豆瓣新书栏看到这本书的时候马上在淘宝买了一本。。。到现在看了一半了,已经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了。我觉得描写这类题材,应该用新闻那样的语言叙述。曾看过彼得•海斯勒的《寻路中国》作者用了很平实的语言去叙述人物事情和环境,但读者却可以产生一种很强的代入感。感觉本书作者的文字太过矫情,有点作,有些地方让我产生无病呻吟之感。可能主要因为前者是记者,而丁燕是诗人缘故吧。所以我觉得作者描写太主观,提太过于想要营造一种悲伤气氛了,可能打工女孩本来的生活就太过平淡了吧,作者被逼的。让我想到了狗血韩剧,可能妹子们会喜欢一点。。(处女评,见谅)

  《工厂女孩》读后感(三):书名叫做《工厂女人情感故事》更好

  作者卧底大半年就写出了这些靠意淫都能写出的不温不火的故事实在不得不说难为了她这番经历。这本是个好的题材,我觉得应该也可以写出稍微有点深度或者给人带来思考内容与论题,然而可惜的是,作者似乎只是为了说故事而说故事。关键是这些故事还说得很浅很不吸引人,或许就像很多评论说的还抵不过知音故事会之类,因为书中这些故事连最浅显层次的猎奇心理都无法让人满足

  这一题材的书,读者大多为两类:为了看“厂妹”们的故事;在作者的叙述中找到思索的引发点或是自己想要的答案。然而在故事性(前提当然是不虚构,但是记录工厂女孩的生活,我相信是可以写出即便平淡也能感触到没有工厂经历的读者的心的,最起码不是书中那样就写写女人们的家庭状况、日常工作与生活、寻情记式的感情经历)与深度上都不够动人情况下,这本书实在很难说得上好。

  《工厂女孩》读后感(四):拔根——工厂女孩

  这还是我第一次接触“非虚构类”文本,所以也特意去查了查“非虚构类小说”这样一个概念

  不知道是否准确,在我接触到的对“非虚构”的阐述中,似乎其本身即包含了“展示底层生活的真相”的功能。这一点,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不能尽述。虽然书中作者有不少感情泛滥失控的地方,显得不好,不成熟,但是有更多的地方,做着更有力的说服,让我依然信任丁燕作为诗人、作家艺术能力

  但是总体来说,这还不是让我感到十分满意作品,在这本书中我总有一种作者未尽其才的感觉——一个作家要完成书中的经历,需要费许多的功夫,但她要完成本书的叙述却并不费力

  从体裁来讲——所谓的“非虚构”类,即要保证很大比例真实性,但同时本文作者又倾力于感性的抒情,这样的处理也忒笨了些,叙述很受限制事实震撼性和怀想抒情不能配伍,反倒是相互妨碍,折损了对方光芒。此外,如果说“非虚构类”的要求是“先理解,再描绘”,那么在这理解和描绘之间,允许多大程度想象呢?

  本书结构散文式的,而非严谨的有逻辑关系的结构,这也是《工厂女孩》的问题所在,在观察事实的基础上缺乏分析和思考。在理性认识上应该说,从书的开始直至结尾并没有进步之处。我想表达意思是,其实她要表达的对工厂女孩的态度,在进工厂前、在工厂、直至出工厂后,并没有实质性变化。此书基本上未能在理性上做出探索。这和我期待的“非虚构类”的价值意义是不相符合的。

  所以写来写去,只是角度的变化。但是材料的丰富依然可以成为优点之一——要吐槽的是,梅娇篇,简直和知音体无异阿。

  我也有对丁燕的阴谋论,在写实的边缘上,她为自己开了一个逃避的小口。

  《工厂女孩》读后感(五):其实每个人都是工厂女孩

  作者在塑料厂做啤工的经历最让发人深省

  我无法准确描述这是怎样的工种,但可以肯定的是,它是整个工厂系统最低等的一份职业:在肮脏的环境中日复一日地重复劳动,没有自我地任由上级支配,甚至连打个哈欠都被视为偷懒。

  当作者因为和质检员的一句并没有恶意的顶嘴而丢失工作时,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内心委屈无奈。这是种千年遗传下来的压迫,是对个性反抗和扼杀。无论生产工具如何变化,它一直都在。

  即使作为都市白领国企员工,享受着让人眼红的工资和福利又如何?只是,工厂变成了办公室,质检工变成了你的上司,或是甲方。在他们眼里,我们同样只是流水的兵,服从、执行成了衡量价值的标签,争辩、坚持自己的想法被视为毫无意义且鲁莽的顶撞。在上级和下属之间,在甲方和乙方之间,很多时候并没有事实和真相,只有服从与执行。

  这种微妙等级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在每一个时代的人们心中不断作祟,从未离开。很多事我们能意识到自己骨子里的奴性,却无可奈何地将这种压迫传递给下一阶层的人们。最终,历史的发展以最社会底层人们的牺牲代价

  然后,我们会戴上“善”的假面,去同情怜悯故事中的工厂女孩们。但事实上,我们是在可怜自己。

  《工厂女孩》读后感(六):丁燕句

  可与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参阅。人物不少,多为平面受不了作者滥抒情。

  挑点刺儿:第2页,缺节名“一”;第30页第一段第一行,“化学”似与前后分类协调;第188页第一段第二行,“XXXX”应为“××××”。

  转引几段话:

  只有我是傻瓜——以为只要逃得组长盯视,便可偶尔偷懒。我错了。车间里的每个人,都目光灼灼,互相盯视,然后在某个隐秘时刻,向组长汇报,以换得他们想要的好处。他们并不为二十年如一日,提前六分钟打卡而愤怒,相反,却要死死地盯着那些新来的、更弱的、懵懂的人。然而,在车间干活,每个人都会疲惫、打瞌睡、往嘴里塞食物、到卫生间电话……每个人,都无法让自己彻底变成机器。

  方姐说她不愿去别的厂,因为这里发粮准,二十年如一日,不容易!“出门打工就是要挣钱,不加班的厂,谁去?!”对从没打过工的人来说,这是种陌生的生活,根本无法想象。当我听到方姐这样说时,深深地吸了口气,像将某种灼痛也同时吸进肺腑,然后,再吐出。仅仅坐在办公室,或看报纸、听广播,根本无法体会方姐们的心情。存钱是她们的终极目标,如果将时间用来娱乐,那简直是扯淡

  在珠三角的工厂中,工人们之间大多有着各种联系。内地乡村的异变,通常从两三个女工开始,之后,以她们为核心,扩散到她们的家人亲戚老乡,令打工者队伍不断扩大,形成族群,大家彼此照应,遵守互惠原则。这种蜂窝状的关系网,是被特定的时间和情境创造出来的。那些刚到城市来的打工者,往往寄身于熟人的工厂宿舍。她们住不起招待所—哪怕是最便宜的地方,于是,由亲戚或同乡构成的这个隐秘族群,便为她们抵达城市并进入其内部,提供了最初的支持

  我已很熟悉这种表情了……上一个啤工只负责告诉下一个怎么去干,没有人会问为什么。我的想法是,如果出现油污,说明机器的某个部位脏了,可以直接擦净机器,而不必让啤工在成品上一个个擦拭,浪费时间。但是,我的提问让我在这个空间变得滑稽、突兀。人的好奇心创造力,在工业流程中,已被榨干,人只剩一具机械操作躯壳,像牲口一样不停地干活,让你干什么就干什么,任何时候都得服从命令

  “技术”是个很好听的现代词汇,和科学、进步相连,似乎掌握了技术的人,就掌握了新的生活方式

  每一个小东西,当它被命名时,便不再显得傻气,而有了尊严

  于玛丽买了本英汉词典,查出所有字母组合的原型,抄在笔记本上,抽空背诵。她将它们分别归置在质量产品、操作、职务等条目下,并在某些字母组合前,再缀个汉语词汇(譬如“电脑的CPU”),从而让字母不再孤立割裂,和汉字联合后,如定案铁证,变得确凿起来。最初,陌生的字母在舌尖上总说不习惯,在耳膜上总听不顺畅,揣摩多遍后,渐渐地,那些字母居然变得像嫡亲的孩子,而非庶出。

  和上世纪的那些打工者有所不同年轻的于玛丽对城市不再抗拒、诅咒,而更愿意介入、融汇。她既已来到异乡,便愿意从这座城市的千变万化和种种刺激中汲取营养,以居住者的目光打量这里,让自己变成楔子,插到更深处。而老乡这个词,却像乡村生活的某种提示总会折射出从前,而非现在。——这,才是于玛丽不能忍受的根结。

  在工厂,总能看到这种对仗工整标语。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某种理念总会被强调、被凸显。无论一个人多么反感这些强硬空洞的话,感觉它们形同虚设,然而,日复一日,这些词语终将会被灌输到人的无意识之中。

  这些词语只为说话而存在,每一词语,都将前一个推向深渊。由这些词语连缀而成的话,在我的大脑发生迷失,居然把我带到了一个和词语表达迥异的地方。我感觉,在词语与词语之间的空白处,新的含义凸显而来,甚至比那些说出来的词语更庞大、更丰富。

  《工厂女孩》读后感(七):她们像是倔强的小草

  最近有关打工的书籍在出版市场十分流行,前有前纽约时报中文版记者张彤禾的《打工女孩》,后有新疆作家丁燕的《工厂女孩。反映出中国在这个转型升级焦灼年代,更加注重一些曾经沉默声音

  打工这个话题可谓是中国社会最为敏感和多元性的话题。自从中国社会按照改革开放政策运行后,曾经呆滞停顿城乡格局开始启动变化的大门人力资源流动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受过完整教育大学生和从农村走出去的青壮劳力,已经成为了人力资源流动大潮中的两极,成为中国经济机器快速运转中的零部件。但是前者拥有更加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融入城市社会的机遇,拥有社会的话语权;而后者往往成为中国社会沉默的大陆,他们成为了每年春运大潮中乏味和空洞的人肉背景,构成专家学者重点分析的中国产业经济优势的零部件,却少有人真的走入他们的世界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么多年以来,对于打工妹的了解,一般读者可能还停留在90年代的《打工妹》那个电视剧时期.而《工厂女孩》这本书以作者亲身经历的视角,来探访打工妹这个沉默的世界。

  广东腾笼换鸟的经济政策执行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媒体每次对于珠三角经济的报道总是会指出产业升级缓慢;富士康的工人自杀事件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发生了,工人荒野不再是一个新鲜名次,但是每年春节仍然会有大批年轻人赶往广东寻找机会。这并不是政府部门和媒体可以一厢情愿决定的事情,年轻人对于未来的渴望和发展的渴望会决定一切。中国多年以来的发展决定了一种城乡发展两元格局,而年轻的女孩们为了逃避枯燥乏味的生活宁愿选择一条务必艰辛的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打工女孩的人生比男人更加值得佩服,书中的例子也肯定了这点:书中提到农村男孩往往会留在家人传宗接代,而女孩由于没有被寄予太大期望而出外打工。

  书中选取了一些作者亲身经历的例子。在广阔的广东大地上,打工妹生活如同漂浮的水草。在这样的环境中,打工妹的个性被抹杀而容易迷失,刚刚从农村出来习惯了乡土式的散漫生活而突然要嵌入到全球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中去,这种压力可以想象。作者记述了打工妹所面临的生活困境和工作压力,记录了她们用尽各种办法尝试在工作层面进入到另一个阶层的努力。在书中的最后打工女孩的生活状况都有了很多的改变,作者在尝试挖掘打工女孩生活背面的丰富多元性。

  在中国这个新闻富矿中,打工妹承接了从乡村生活过渡到城市生活的隐秘通道。农村已经是她们回不去的故乡,但是城市似乎又没有做好准备接纳她们。书中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写她们所有的生活背景:过年回家时她们心理上已经回不去了老家和为她们生活担忧而自豪着的父母亲;为大工厂体系而设计的城市生活环境和极度功利主义的文化环境。打工妹必须要在这样复杂的生活环境中生存,这决定了她们的选择会表现得现实而焦虑,在大部分读者还在为升大学和青涩感情而烦恼的时候,打工妹已经要直面残酷的生活层面。 这一切是让人震撼和感叹。

  《工厂女孩》读后感(八):太累了

  最近连着读了丁燕的《工厂女孩》与张彤禾的《打工女孩》,但我喜欢前者更多。张彤禾拿自己因求学工作的漂泊与女工们因生活所迫的迁徙联系在一起,说着对家这个概念的认识模糊。但张的处境显然比女工们好很多,她以俯视的姿态记录女工的哀乐,替她们叹气抱苦,并用宏观视角从大环境出发做了独特的分析。但终归无法感受到女工们的累与辛苦。丁燕则由作家身份变成普通的女工,以底层的视角记录,凭自己身心遭受所写出来的文字极有分量,工厂的一切读来感同身受。

  “她们太累了。只有累的深入骨髓的人,才会以如此迅疾的速度,让自己解脱。”(《工厂女孩》p13)。这样的话张彤禾就写不出来,她可以写出女工们的流动,但写不出她们如此渴望解脱的身体。

  而偏爱丁燕的书,我想主要也是自己的类似经历。2012年的夏天,我进一家服装厂做临时工。连续干了两个月,期间只休息了一两日。早上8点开工,中饭晚饭算上吃饭时间各休息半小时,晚上加班到10点,有时还会延长到11点。一天13个小时,而且全月无休息日,只有周六的晚上不加班。

  时间长是难以忍受的一点,除去工作时间和睡觉休息时间已经没有多少私人时间可以有。对老板来说是榨干工人的剩余价值,对工人来说是拿时间换廉价的工资,而且因为议价能力低,根本无力讨高工资。劳动法在这里是行不通的。如果不能做到更新设备机器取代人工,或者迁往工资诉求低的地方,那么这类工厂的问题会越来越多,新生代的员工完全无法忍受对私人时间的挤压,让自己变成一天到晚运转的机器人,在对生活与自身价值的绝望下,孕酿出富士康这样的惨剧。如果不是我知道我还会求学读书,在这里只是做两个月的临时工,我极有可能坚持不下去,奔溃在无尽的工时里。

  因为长时间的工作就导致了各种各样的职业病,站着拉横机、包包装袋的员工会因为腿部受力过久而导致腿部血管硬化,青经暴出。坐着的检验员则普遍范肩周炎。工厂的机器运转久了尚能找人来维护,但工人们没有时间来保养自己,身体时刻不停地在折旧。工人们大约是知道休息的宝贵。每当吃饭的钟声打响时,大家都立马放下手里活冲向食堂早点吃完饭,能多休息一秒是一秒。希望下午开工的催命铃能晚一分钟也好。如果哪天断电了,对工人们来说就是意外的高兴。大家停下手里活,上厕所、喝水、吃点零食、聊天。直到修复电力系统。

  因为上班时间长久,工人们牺牲了很多的时间。早上很早出门,晚上很晚回来,平常都没有时间跟家里人一起吃饭,更不用说辅导孩子教育之类的事情。有一个女工和她丈夫一起在这家服装厂上班,家里两个小孩,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他们把窗给封了起来,备好足够的食物,每天出门就把门给锁上。起初两姐妹还觉得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很高兴,但关得久了,每天都无比恐惧门被关的一刹那,拍打着门喊爸爸妈妈别走,怕那无尽的幽闭。

  这些劳动密集型工厂,一家就有上百乃至上千的员工,每个工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还要牵扯到他或她家庭的故事。改革开放这么多年,这些工人为制造业的兴盛贡献了半边天,但为他们写故事,说他们内心的一向很少。很感谢那些关注普通劳工的作者,让人们去关注被忽略的一面。历史的正文往往写的是中国如何崛起,而他们只是一个不值得大书特书的注脚。但请记得并尊重这些个默默工作的人。

  《工厂女孩》读后感(九):工厂女孩-中国梦

  看到工厂女孩,不由的让我想起了,前不久,习主席所主张的中国梦,是不是中国梦里面也涵盖了工厂女孩梦这一部分。

  在多年以前美国总统也提倡过美国梦,经过一些年的不懈努力与发展,确实实现了美国梦的一部分,反观中国梦,我着实感受不到这一含义的可靠性。在这样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度里,要实现的梦实在太多,不仅有高官大臣的梦,更有无数平民与工人的梦,相比之下,工厂女孩表象显得更重要,但实际还需努力。

  .

  《工厂女孩》读后感(十):另一种生活,另一面中国

  看完这本书感觉没有白看,这本书是我每天读一部分,日积月累的情况下读完的。第一次吸引我的就是副标题--另一种生活,另一面中国。

  书本描述的都是一些来自农村的打工者、农民工,她们大都没有文化,都干着在车间底层的工作,她们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但是却不能得到的却不是很多。

  正是由于都是来自农村,正是由于文化程度不高,所以,我看到的都是一个一个的悲剧,在远方电子厂,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为什么受伤害的永远都是这些善良的工厂女孩,我有些替他们惋惜。但是很奇怪的是,她们更加不愿意回到农村老家,她们很厌恶生她养她的那块土地,那可以根所在地啊。同样,我也是来自农村,也是来到大城市求学,然后在这边工作,我相对她们来说是那么的幸运,但是我确是很想回到老家的。这也许就是差别,不是文化水平的差别,而是男孩女孩的差别吧。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看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有生之年去东莞走走,感受书本上看到的,那将是后一种很好的乐趣和享受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