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国家的常识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国家的常识的读后感10篇

2018-08-13 04:4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国家的常识的读后感10篇

  《国家常识》是一本由[美]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 G. Roskin)著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51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一):现代公民如何入门

  孙中山先生曾经说过:一个人重要任务,就是学会如何爱国中学时的我曾经为之热血澎湃,心思震荡。大学时目睹世界已经在全球化的魔力下转入了一个磁场,用一本书的名字来说:一切坚固的都已经烟消云散了。穆巴拉克已经是昨日烟云,卡扎菲已经沦为笑柄,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后现代性?什么是国家似乎要重新开始评估。难道说将曾经被称之为利维坦的国家已经成为了现代的落后事物?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国家似乎是有必要重新学习和评估的事物。因为有些人将国家的外延无边际的扩大,而有些人又将国家的的外延无限制的缩小。如何认识国家的实质,如何认识国家的权力责任,如果将政府,国家和执政党区分开,对于做一个现代的中国公民是十分重要的。

  有句话说幸福家庭总是类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目前的中国就处在一种奇特状态中,一方面中国的国力已经足以立足世界强国之林,而政府也在全力营造作为中国国民自豪感大国崛起舆论氛围,而另一方面中国人移民人数却丝毫没有减少,焦虑空气弥漫在中国中产阶级心中,有句顺口溜甚至提出:少壮不努力老大在天朝。其实反映出目前中国国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并不强。但放眼世界,其实也并不存在完美制度,美国人的民主制度是世界标准的民主体系,但是在推行到世界的过程中屡屡受到挫折。而法国,德国,瑞典等国的国家制度也并不是完全没有烦恼。所谓没有完美的制度,任何制度都是在历史长河中通过人与国家不断的磨合形成的,是始终演变的。我们要弄懂这个常识就能更好的明白作为公民的责任和权力。

  作者很显然是继承了孟德斯鸠的研究方法,将历史,地理文化这些都纳入了对于国家制度的考量范围。作者通过对各个国家简要的回顾,说明了这些国家目前的制度都是一个博弈的过程。作者选择的几个国家包括了欧洲老牌国家,南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基本上可以代表不同国家的类型,但遗憾的是并没有包括中国。在这些国家的发展中,民众和国家的互动过程被得以展现,但可以看到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制度是静态完美无缺的。每个国家都在发展之中。作者并没有肯定的认为这些国家的制度是好还是不好,但是作者都肯定了这些国家制度中合理因素,丝毫没有站在高处睥睨天下感觉。书中的这些互动过程也深刻说明了一个道理:没有任何一种制度是不需要制衡,因此政治制度上的问题还是需要一个完整的公民社会媒体环境的制衡,而不可能停留在政治制度的框架解决政治制度

  所谓比较政治学,是当今政治学科中的一个显学。但是有些政治学家将比较政治学作为了一种论证国家战略工具比如说亨廷顿和福山的理论,总有给美国的国家战略背书之嫌,但是《国家的常识》这本书尝试深入浅出的来说明道理,让人能够很快的就理解。中国在十七大曾经提出过政治文明概念,说明中国已经意识到要成为一个更美好的国家需要政治上的现代化。而政治上的现代化离不开优秀的公民,因此这本书是十分有意义的一本入门书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二):比较政治学的真正内容

  据我自己的粗浅了解,所谓比较政治学正是应该对政治学研究中的基本对象——作为以国家之名存在的政治组织形式对比研究。

  脱离了实际存在的每一个国家,比较政治学也便没了意义

  本书就是这样一个将世界上9个国家(英法德俄日墨西哥印度尼日利亚伊朗)作为分析模型的比较政治学著作。基本关于一个国家的政治情况方方面面作者都谈到了——历史源流、组织制度、政治文化、经济状况;不同侧面的内容都是有关具体存在的国家,这也没有脱离其自身的界限

  本书作者之名相比政治学相关专业学生大抵都非常熟悉,迈克尔·罗斯金的《政治科学》一书长期被国外内许多高校作为政治学方面基础教科书使用,其业内的学术地位有目共睹

  罗斯金的优点不在于其思想创造性,而是确实教科书写的好。本书就是一个范例。

  笔者直觉得,教科书编撰过程中常常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做了太多加法而很少甚至不做减法,这就导致教科书的体型越来越臃肿,而罗斯金经常在随着时间变迁而更改的内容中不停地做减法,这样就避免了这个问题。

  本书的内容不脱离其中文译名中的“常识”两字,现将一些来自结尾部分九国的教训的内容摘抄一下,大家自己感受

  1.国家常常限于民族出现创造民族。国家是典型的人为事物。

  2.现代国家大约500年前才出下,并不必然是政治组织的最终形态

  3.经济增长从来不是稳定的,尤其是快速增长,扩大社会不公的经济快速增长常常使政治问题变得更糟。

  4.一个不能通过变革来面对新挑战的体系注定要灭亡。

  5.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精英阶层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三):成为公知的第一本书

  在微博上看到封新城、唐建光、尹鸿等都推荐这本书,很期待

  入手后,没有失望

  封面竟然有点小清新,哈!

  几乎每个人都生活在“国家实体”里,但“国家”的概念又是如此抽象

  作者罗斯金,是政治学领域响当当的人物,他的《政治科学》是经典,考研必读=_=||

  而这本《国家的常识》,却足够亲近读者。

  全书贯彻着比较政治学的视角,但避免了大量专业术语的出现。

  作者将专业的研究方法融入于全书的写作之中。

  不仅有细节的、单个国家的纵向论述,也有整体的、多国之间的横向比较。

  所谓大家之作,就当如此,举重若轻

  作者在行文中时刻提醒读者,不要掉进“独特陷阱”。(比如有XX特色的XXXX)

  不同制度、不同文化的国家之间在【某些】领域也有着微妙联系

  嘿嘿。

  当我自以为足够了解世界的时候

  这世界才刚刚开始原谅我的无知

  就让这本书

  成为我奔向公知道路的第一本书吧~

  阿西!

  ---------------------------------------

  有件事一直想不通,封面那五个瓶子是什么意思

  五大洲?

  历史、重要制度、政治文化、现状争议,这五个叙述视角?

  还是...?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四):评《国家的常识》

  曾经很想知道现存的各国王室的历史,以及王室权利如何演变,正好看到这本《国家的常识》里面讲到了英国王室的历史,恰逢最近英国王室小宝宝诞生……

  翻目录看到这里还有“日本”的章节,不知道会不会讲到日本天皇的内容。

  我们一直说,西欧国家的福利好,全民医保,法定带薪年假6-8周,爸爸的带薪产假1年等等……我们一直不知道的是,西欧国家的这些福利是怎么来的?福利国家付出代价是什么?强大工会组织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国家的政治生态是如何一步一步演变形成现在的福利国家的?看过书里关于西欧那些国家的章节,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

  然后,再回过头看看我们自己,也许会少一些盲目无知的羡慕,多一些理性思考

  我有点理解作者的难处了,凡是在书中被提到的国家,这本书在这个国家里总归卖的不会太好,甚至可能被列为禁书,幸亏这书里没有点评到中国,因此我才有幸能读到此书的中文版吧。(据说英文第12版有传说中的“天朝5章”,很想看一下啊。)

  书中“俄罗斯”的章节,与我前不久刚刚看完的《帝国》交相呼应,看得出波兰作家的视角和美国作家的视角,在斯大林这个人的评价上,基本一致。看到关于俄罗斯(苏联)的国家政治的描述,感到何其的熟悉,简直触目惊心

  而关于印度的章节,让我不禁想到,英国(岛国)殖民亚洲大国(印度)50多年,给世界带来了唯一一个民主的穷国。而日本(岛国)曾试图殖民另外一个亚洲大国,但是这个亚洲大国没有屈服,可是如果日本殖民成功了,这个亚洲大国现在会是怎样?会像现下的台湾一样么?

  关于伊朗的章节,讲到伊朗国王沙的统治时,说到“的确,当你的人民贫穷而无知时,绝对统治是你为数不多的选择”,民主是需要条件的,比如大量受过教育的中产阶级,不成熟的民主将会带来灾难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五):还算通俗易懂

  典型的教科书写法,以事实描述为主,可以作为国别研究的入门参考,尤其是里面提到的各国人们争论什么,都是重要的政治或政策议题。罗斯金写作教科书的一大特点,就是平衡介绍各种意识形态观点,不会刻意兜售某一方的意见

  全书基本上围绕现代民族-国家的元素展开,历史演进、地缘政治、制度和机构人际互动和文化。读罢大概能对一国政治情况有所了解。当然,如果要真正理解书本内容,最好还是实地考察一番,去过伦敦爱丁堡,读过博物馆讲解自然就会理解亨利八世、玛丽皇后故事~~

  这种以事实描述为主的书,原版更新速度快,中文翻译通常都会跟不上最新进展。而且,可以理解的原因,原书一共提及十个国家,24-28章都是关于某国的,翻译版就全部删掉了。所以,有可能还是尽量读原版吧。另外就是可以避免翻译错误。虽然其中一位译者不是政治学专业,但整体译文还算不错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六):巴黎综合症与恐怖分子

  这是我读过的用时最长的一本书,平常一本书,只要不要太烂,几个小时就能搞定,而这本书我用了差不多2个月的时间。

  读后觉得,每个国家的体制确实都不够完善。现在,我觉得,我有点”巴黎综合症“。

  一种症状起源于日本。因为大多数日本人从小被教育巴黎有多美丽,有多神圣。后来他来到巴黎,发现那里也有乞讨的人,顿时接受不了

  之前以为的民主大国,看完之后,发现它们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问题而且很大,比如英国的何去何从青年的反穆斯林现象,法国文人在变革中的尴尬矛盾,现在的德国人他们究竟应不应该承担这个纳粹枷锁……

  我们世界上每个国家都存在在问题,都在混乱。还有,我们的中国。最近在新浪微博上关注了一些发布国内外新闻的微博,每天,它们都在跟我述说着中国的混乱…

  何处是乌托邦?美好之国呢?

  还有,我们中国的共产主义呢?说了这么久的国度呢?

  我想,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状态,一个美好愿望吧。

  现在,我们在做的,就是不断的往它靠近,尽管到达不了,起码我们也在慢慢靠近了,慢慢变好了。恩。

  我本来就不是一个愤青的人。

  有些,东西丑恶的东西,会选择去逃避。我知道改变不了这个社会的现状,我只能做好自己。

  ——————————————————————————————

  在思考恐怖分子这个定义

  书里面多次提到,英国法国德国的反移民反穆斯林的现象。

  他们觉得穆斯林很容易带来动乱,受教育程度不够,抢他们的饭碗,而恐怖分子大多数来自这个人群。(多像曾经对犹太人的定义啊)

  所以,抵制他们。

  我在想,恐怖分子,是怎么回事

  于我,我看到的恐怖分子,是一群被逼,然后采用极端手段反抗表达对社会不满的人群。

  如果,他们不是被隔离,被蔑视,被侵权,他们也不会采取极端的手段去反抗。虽然,他们的定义跟我们定义的被侵犯可能是程度不一样的。

  记得,书里面有一段关于,穆斯林人可以自己“处理”自己的妻子,就是掌握妻子的生死大权

  这在欧洲这些,高度人性化“的崇尚人人平等基督教国家,这是多惊世骇俗想法啊。

  认为是上帝子民的他们觉得自己应该插手,管一管。让群野蛮人,“现代化”。(这又让我想起了美国对非洲的‘解放“)

  于是,欧洲人”改造“……

  穆斯林人,反抗……

  人肉炸弹,暗杀……

  我想,在这个愈来愈全球化的世界,尊重一个民族,宗教的文化是很重要的。

  但,我不反对,欧洲这些国家在涉及生命问题上,对穆斯林人进行一个小小的干预。而在,一些大事上,必须彼此包容。比如,那个严重的巴勒斯坦与以色列问题。

  我知道,世界上恐怖分子袭击,四起。

  最近,中国新疆也有几起。(新疆人是信伊斯兰的,也就是穆斯林人。)

  恐怖分子真的除得了吗?

  其实,恐怖分子现象,它反映的是社会的一个问题,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交融之间出现冲击的问题。

  而,要解决恐怖分子这事,还得我们反思自己,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七):遗失的中国部分

  添加到了百度云盘,需要的自取。如失效请联系我:261182674@qq.com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HAsaKe 密码: 65yu

  ------------------------------------------------------------------------------

  历史的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从纬度上看是比美国更为宽广的国家(不包含夏威夷或是阿拉斯加),但仅仅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可耕种的,其中湿润的南方种植水稻,而干燥的北方则种植小麦。由于没有足够的余量来喂养家畜,这使得蔬菜在国内被广泛的种植。中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英亩(而且正在萎缩),这种情况长久以来限制着政治、经济和社会思想的发展。

  水稻种植需要把大量的劳动和灌溉投入在一小块田地上(在中国的南方一年两甚至是三熟)。直到近代,紧张的劳作使大部分中国的劳动人口以农民的身份捆绑在土地上,并被鼓励成为顺从的家庭组织。这就意味着中央集权需要控制运河,并分配水的用量。灌溉帮助我们解释了为什么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和中国建立了史上最早的王朝和帝国。

  考古学家发现文明发源于古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紧随其后,接下来是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人类经过了上千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打猎,收集模式到定居耕种模式的过渡。大约一万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完成了这个过程,中国则要晚2000年。随着青铜器时代的来临,城市被发现于5500年前的美索不达米亚和4000年前的中国。学者们相信这些过渡首先发生在美索不达米亚(现今的伊朗),是因为跟其他地区相比,更多的农作物和可被驯化的动物(包括羊和小麦)生长在中东。文明在中亚和中国被发现的时间都远比欧洲要早,同一时期欧洲才刚刚度过冰河时代。

  封建王朝

  与欧洲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达到统一和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非常早。在青铜器时代,微小而先进的王国(和古希腊的先进水平相近)出现在了黄河流域——夏朝,约公元前2000年;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周朝,约公元前1045年。孔子就是周朝晚期的公职人员和哲学家。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时代间,短命的秦朝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中央之国(Zhōngguó,至今也是中国唯一的官方名字)。秦朝的下一个朝代,汉(公元前206-公元220)用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官僚帝国,取代原有的贵族制。

  欧洲虽然也有伟大的罗马帝国,但随着它的崩塌,开启了长达几个世纪的封建战乱时代。在几乎是同一时期的中国,是繁荣、统一并且被高度组织的帝国,并通过公平的考试来选拔最具天赋的人才。儒家学堂强调权威,服从和阶级,从那里学成的学生对延续,而不是改变政权更感兴趣。识字的中产阶级出身于富庶家庭并为政权服务,而农民的人口达到了90%,有农夫的歌曲这样唱道:

  日出而作,

  日入而息,

  凿井而饮,

  耕田而食。

  帝力于我何有哉!

  拿中国和罗马来比较。大约在同一时间段内,罗马建立在公元前509年,秦朝在公元前221年。罗马从公元前27年到公元后476年,秦从公元前206到公元后220年,都是雄霸一方的帝国。在他们的顶峰时段,就连版图尺寸也大致相当;罗马横跨地中海盆地和大部分的西欧,汉朝则覆盖了现今中国的大部分领土。两大帝国知道彼此的存在,并通过中亚的丝绸之路小范围的通商,而且在文字,写作,建筑,管理,商业领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古罗马和中国间一直存在着很多联系。在公元后的第一个世纪,佛学从印度传到中国,但却没有成为国家层面的宗教,罗马终于接受了统一欧洲文化的基督教。罗马一直在扩张直到没法继续扩张,军队训练有素缺很少抵抗蛮夷或平息叛乱。中国夺占了越南北部和朝鲜半岛有一段时间,却并不是很热衷于扩张。一旦它在版图上雕刻完成了中央之国(天堂的中心)的轮廓,就开始转为保持现状。罗马的经济依托于奴隶,而中国则基于农民,这也使得中国更加稳定。汉朝以其四大发明在科技上领先于罗马。

  两者之间最主要的不同是他们遗留下来的东西,当西罗马帝国被蛮族击败后,它分裂成多个独立的国家,并一直保持这种状态。中国也在汉朝之后遭遇了分裂战乱的一段时期,但是汉朝400年来建立起的文化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后来的朝代都凭借着这种文化把中国重组起来。中国的知识分子始终强调中国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把它分离开来是错误的选择。曾有人说,中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国家,而是一个有着4000年文明和文化的延续。

  王朝在几百年内兴盛并衰落被称作王朝周期,当老的王朝经济无力增长,灌溉系统无法被正常维护,饥荒便会发生。战争和土匪,还有腐败和政变的几率也在上升。随着更多有权势的家庭被免于征税,农民的负担变得越来越重,直到他们开始起义。在农民看起来,朝廷失去了天命(合法统治的意思)。这时候,一个征服者,无论中国人或是外国人(蒙古和满族),都发现将当前的王朝取而代之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战役的胜利使得新的统治者看起来得到了天命。随着新的强力政权上位,统治和税收被一并恢复。几代之后,新的王朝逐渐沾染上了老的疾病,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觉得它天命已尽,新一轮的循环又在开始运转了。

  两千年的封建王朝到今天仍然影响着中国。不像日本的封建制度,中国统一的更早。日本封建制度的特点是贵族封地自制,而中国没有。在中国,皇帝决定方针和策略,国家各地落实北京的宏观政策,地方官宦负责处理本地事物,而占据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们周而复始的在土地上耕种。

  在多个世纪中,中国远胜于欧洲,是世界上文化和经济最领先的国家。但是大约1500年起,欧洲开始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中国却停滞不前。一个显著的原因是,中国是一个整体,欧洲却由多个部分组成。欧洲的君主们需要互相争夺财富,权利,和新大陆的领土,而庞大统一的中国则不需要面临竞争。很快,扩张的欧洲控制了世界的很多区域,也包括中国。今天人们知道中国曾是一个被西方羞辱过的伟大的文明。

  随着小范围的扩张,中国社会逐步发展到了稳定状态,它把目标瞄准了使农民对现状满意而不是去激励他们开拓创新。节省劳力使得农民变得懒散,失业。中国当时的科学技术远胜于中世纪对工业革命保持好奇心的欧洲,却连贸易扩张都是不被鼓励的。与西方的投资、增长、冒险精神形成对照的是,中国商人的经营严重依赖于政府的许可,垄断和定价。

  中国对自身之外的世界缺乏兴趣。中国收买或者用长城隔离开周边环绕的蛮族,中国文化吸纳了越南和朝鲜成为它的附庸国,每年都向皇帝扣头(kow-tow)并上供。这被称作朝贡体系,并与欧洲的外交策略很不相同。欧洲认为国家间主权平等并应该在外交中被同样对待的思想并未在中国出现,其他国家只需要简单的进贡。中国的优越感使得它简单的使用朝贡来面对欧洲的渗透。

  中国的航海技术,包括指南针和水密舱技术都曾领先欧洲几个世纪。从1405-1433年,明朝派出太监郑和(太监在皇宫内很常见)领导的庞大舰队,环绕了整个印度洋。一些船只达到400英尺高,很多时候甚至比欧洲几个世纪内建造的船只都大。如果中国的舰队在非洲登陆或者穿越了太平洋,中国可能就会发现欧洲或者美洲大陆,他们会为此感兴趣吗?可能我们现在都在讲着汉语?或许不会,因为中国对扩张或是殖民遥远的蛮荒之地提不起兴趣。取而代之的是,明朝认为扩张是一件烧钱的举动而且中国拥有它所需要的一切,几个世纪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宅在家里的国家。

  持续的沦落

  约两千年来中国始终保持着被入侵、饥荒、改朝换代的循环。老的模式不断的重现,因为这是统治这个国家最理性的方式。但是当新的时代冲击中国,老的制度无法处理两个新的问题,人口增长和西方渗透。1741年,中国的人口达到了1.43亿,仅仅一个世纪以后的1851年,数字变成了4.32亿,新农作物的引入(从美国来的玉米,土豆和红薯)、满清的和平统治和一些新开垦的农田成为中国朴素的农民营生日益艰难的诱因。税收和管理严重滞后于人口的快速增长,这使得19世纪的清朝进入了王朝周期中典型的衰退期。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西方的渗透和迷惑之中。两股文化间的碰撞——西方的活力、贪婪与中国的保守,这不是一个平衡的较量。大致一个世纪之后,中国开始震颤、沦落,一些恐惧仍然隐匿在表象之下。

  1541年,葡萄牙的一支小型舰队成为了第一批抵达中国的西方来客,他们和其他欧洲人逐渐获得了在沿海港口通商的许可。长达三个世纪,中国的朝廷都极力的蔑视外国人和他们的产品。如1793年,乾隆给国王乔治三世的回信中赞扬了他"见尔恭顺之诚,深为嘉许",也指出只有小范围的交易可做因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

  但是欧洲,特别是英国,嗅到了与中国通商中可能存在的巨大商机。随之而来的便是1839-1842年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当时在中国吸食鸦片是非法并未知的事情,但英国已经从印度殖民地的罂粟田中进口越来越多的鸦片超过了一个世纪。英国藐视中国的法律并使吸食鸦片变得流行,但是当中国朝廷开始试着禁止鸦片交易的时候,英国开启了战争之门,假借“自由通商”之名,以保持鸦片生意畅通无阻。英国轻而易举的战胜了,但中国仍然拒绝承认异邦是先进的,用广东话弱弱的呻吟了句“除了坚船利炮,你们还有什么优势可言”(粤语原话找不到了)。在中国,战争技术并没有道德重要,这个观点后来通过Mao又被证明了一次

  1842年签署的南京条约从中国夺取了5个通商口岸,英国夺取了香港的所有权。在通商口岸,洋人当道,经商并治理这部分地区,并享受治外法权,意味着不用遵守中国的法律并自己设立法庭,这一点深深的使中国人和日本人感到愤怒。1856-1860年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远征到了北京并烧毁了圆明园,并迫使中国开放了其他九个通商口岸,中国将这种帝国主义土地瓜分称为"不平等条约"。

  随着通商口岸演变成了各国的势力范围,各国开始达成了共识。英法德俄日将中国沿海瓜分成了他们各自的势力范围,他们管辖所有的交易行为,而且将上海变成了主要的现代商业中心。直到今天,上海无论是规模还是商业重要程度都是中国领先的城市。中国从此沦为了半殖民地状态。

  从封建到共和

  帝国的内部同样虚弱,叛乱一触即发。从1851到1864年,太平天国——基督教、儒家和原始的共产主义的混合体,在中国的南方有着数以百万的信徒,并差点就颠覆了清朝。在1900年,在一些保守派官员和慈禧太后的支持下,义和团运动(源于传统的拳会),杀害传教士并围攻使馆区域达55天。最后被中国称为“八国联军”的英、法、德、俄、美、日、澳、意国的军队击败了义和团并解除了围困。步履蹒跚的清政府又不得不面对联军对赔款和额外优惠的要求。

  清朝能够调整自身以适应来自西方的压力吗?日本曾经做到过,通过1868年的明治维新,日本保留了君主制的形式,并在现代化和工业化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许多中国的年轻人要求用改革来提升国力,特别是在1895年被日本屈辱的击败后。1898年,改革派们围绕在年轻的光绪皇帝周围,在著名的百日维新中颁布了超过40条诏书,改革从教育到军事的一切事情。保守官员和慈禧太后对此无动于衷,他们组织了一次政变,废止了变法并软禁了光绪皇帝直到他短暂生命的结束(他可能是被毒死的)。

  一个不能自我改进的政权助长了革命的发生,年轻人特别是军官,受够了中国的软弱并成为了好战的民族主义者。很多中国人从西方留学归来并急于把中国变得现代化。从欧洲带来的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想法激起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好奇心。孙中山——一名有西方留学背景的理想主义医生与对政府不满的官员和军队指挥官一道,在1911年推翻了满清政府。这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结束,却并不是稳定的开始。由于新政权缺乏权威性,中国从1916到1927年进入了军阀割据时期。

  日本利用了中国的虚弱,每次日本的侵略都在中国的国内激起了强烈民族主义。1894年,日本同中国开战,夺取了台湾,并从1895-1945年变成了日本的一个省。1915年日本向中国提出了影响深远的21条需求,试图将中国变成它的保护国(保护国是非独立国的一种,也是殖民统治的一种特殊形式),中国震怒了。1919年的5月4日,凡尔赛和约允许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利益和特权,用来奖励日本在一战中对同盟国微小的贡献。北京的学生最先开始抗议和示威,骚乱迅速的波及了中国的许多城市。随之而来的五四运动成为了中国年轻人对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训练场。与德国在一战中入侵俄国相同,日本的入侵使共产主义在1949年接管中国。是入侵和之后的大规模起义把共产主义带到了俄罗斯和中国。

  民主主义党,国民党(KMT)逐渐克服了中国的混乱.清政府垮台之后的不久,由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逐渐被知识分子(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美国留学背景),军官和商人所控制。巨大的力量开始在南方积聚,特别是广东的沿海城市开始与西方展开了密切的接触。他们不出意料地选择南京作为首都,南京意味着“南方的首都”(南北的观念也在中国存在)。

  2925年孙中山死后,蒋介石接管了国民党,并在北伐之后的1927年控制了大部分的中国。就在蒋介石被许多美国人誉为新中国的创建者和救星的同时,国民党的统治实际上是很虚弱的。国民党多数由西化的市民组成,它没能改善或提高乡村(绝大多数的中国人生活i在哪,而且正在被贪婪的地主所统治)的生活水平。管理也开始变得惊人的腐败,而且也没能提供有效的政策来拉拢农民的加入,他们才是中国的大多数人群。

  就算这样国民党也许仍然能就像俄国克伦斯基临时政府那样,在和平环境中获得成功,可是日本入侵了。1931年日本占领的满洲然后在1937年开始征服中国的其他地区。到1941年,日本已经占领了整个沿海并迫使南京政府通过绵延的扬子江迁都到了重庆。蒋的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内,同时等待获胜的美国给予他们力量。

  共产主义的胜利

  民族主义的另一个分支被马克思和布尔什维克革命影响,觉得共产主义才是民族革命唯一有效的方法。中国共产党(CCP)一直都是第一个和最主要的民族主义党派。共产党从1921年创立开始,一直和国民党保持着合作,直到1927年被蒋介石视为威胁,并开始剿灭他们。国共两党的斗争也是中国民族主义不同版本间的斗争。

  对中国一无所知的斯大林建议CCP着眼于沿海城市的无产者,但是Mao领导共产党发展乡村战略,并称之为群众路线,他认为中国只有很少的工业和很少的无产者,所以最贫穷的农民才是革命的潜在力量。这是对马克思思想的一次重大反转,马克思曾认为这种观点不可行。Mao被认为是CCP内的特立独行者,曾在1931年组织农民起义并把江西变成了一个小苏联。

  1934年,KMT围困了他们的“江西土岗”,约八万人开始了难以置信的5000里(八千英里)长征,目的地是相对安全的延安(在遥远的陕西省)。长征持续了一年并穿过了山川河流间的敌占区。只有6000人幸存下来。长征成为了CCP党史中的一段史诗。在于苏维埃隔离的环境中,CCP靠着用自己的方式存活了下来,包括同农民一同劳动和游击战。

  中国的抗日战争耗尽了民族主义并使他们士气低落,但是却给了CCP积攒实力的机会。1945年苏联从日本人手中夺占了满洲,CCP也获得了一些日式武器的存货。多年中CCP只得到了苏联很少而且没用的建议,他们开始觉得自己不再亏欠苏联任何的东西。1947年,全面的国共内战爆发,CCP在1949年末赢得了战争。通过他们的农民和游击策略,Mao和CCP终于大权在握,这也使得他们与苏联的合作最终破裂。

  二战后,国民党力量远大于,而且拥有很多美式装备。但是,恶性通货膨胀摧毁了经济,腐败的官员出售军队的武器(通常是卖给了共产党),人们在战争中疲于奔命,这些最终瓦解了国民党。国民党经常忽视他们政治体系的根基:广大的农民。共产党通过培养农民(Mao本身也是个农民),终于赢得了一个新的天朝。1949年,国民党残余退往了台湾岛,共产党恢复了首都北京并实现了世界上范围最大的革命。建国之际,Mao难掩心中的民族感情,说道:“我们的国家不再是一个屈辱的国家,我们从此站起来了。”直到今天,在中国为了赢得尊重和信誉的竞赛中,他们仍然在努力把Mao的话付诸于行动。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八):确实是最好的比较政治学教材

  确实是最好的比较政治学教材,一读起来就放不下的神作,文笔相当成熟老练,叙事娓娓道来,丝毫没有国内教科书的枯燥呆板,完全可以媲美市面上任何政治类畅销书(英美确实盛产社科畅销书大神啊),对9个国家的政情国情分析阐述非常全面、深刻和客观,甚至不时调侃美国几句,相关小栏目设计精良内容丰富,极具可读性(相比之下每章的问题设计就乏味多了,几乎都跳过不看),显然作者对英法德还是比较欣赏的(确实值得欣赏),当然作者最推崇的似乎是瑞典,虽然没单独列章节但念念不忘,俄罗斯和日本两章充满讽刺和吐槽(而且似乎吐的没错),伊朗一章相当精彩和扎实,值得相关人士细读。天朝章节明显被删也幸亏被删,不然肯定被吐槽的体无完肤了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九):常识是判断的基础

  2017年读完的第四本书,也是今年想推荐的第一本。

  迈克尔•罗斯金的《国家的常识》其实是美国本科生比较政治学的教材。翻译出版的是第10版,原版已经更新至第12版。

  当提及时政话题时,身边的朋友大概有三种常见的反应。当然,这三种反应均和意识形态远多于常识的宣教有关:

  一、兴趣不大,且对于此类话题缺乏常识;

  二、有兴趣,但具体的回应基本是即兴的想法。讨论时间长了之后发现自己的观点都容易自相矛盾;

  三、稳定地给出基于某种价值体系的判断。引起讨论的话题是多样的,但讨论永远结束在某种类型的社会批判上。

  我本人自然是更接近第三种情况,而且我认为阅读这本书对上述三种情况都是有裨益的。

  在进行价值判断之前,本书平铺直叙地、系统地告诉你若干事实。读后最大的感觉是平和乃至接近了澄明的心境,而非经鼓动的热血沸腾或义愤填膺。无论是补充常识,还是寻求有效的且贴近实际的思考方法,这本书都是可资借鉴的。

  除了第一章界定了若干常用概念外,剩下的章节均从历史影响、重要制度、政治文化、互动模式、 争论这五个角度陈述并比较各个国家。读进去之后心中戾气全无,发现无论是作为国家还是作为市民,我们与其他人从来没有什么质的区别。许多过去的或今日的“热点议题”从未解决。它们不过是长期积累的经济、社会问题的表象。可见的现状就是深层力量平衡的结果,几乎难以被任何政策成功修理。但时间会慢慢转化、溶解各个议题。问题从未被解决,只是随着力量平衡的变化被缓慢的转换或遗忘。

  原书讨论了11国,翻译的版本剩了9国:英、法、德、日、俄、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伊朗。阉割掉了中国和巴西的章节。个人觉得英、法、德、伊朗写的最好。俄罗斯部分有些主观敌对情绪过剩。中国部分网上有翻译过来的文档。英文完整本可搜完整标题下载到: Countries and Concepts: Politics, Geography, Culture.

  中文删节本也有81万字,慢慢看。

  《国家的常识》读后感(十):从常识读懂国家

  既然书名是《国家的常识》,不妨从最普通的常识来谈起。所谓常识,按照我们一般的理解,应该是指那些能够不证自明,可以不言而喻,直至众所周知,最终心领神会的日常观念。这里有一个稍微悖论的地方,因为从观念的本体论意义而言,它是一个学习与接受的过程,我们只能从日常的成长中习得观念,观念无法彰显自身。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任何观念都有一个从真理逐渐日常化的过程,真理普及越多,观念就变成了常识。按照古希腊哲学的说法,隐微的真理只由少数哲人才能掌握,只有常识——他们通常称之为“意见”——支撑起我们的日常生活。

  之所以做了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在迈克尔·罗斯金的著作《国家的常识》中,他称之为“常识”的观念,指的是那些观念需要普及,但是恰恰还没有达到一种普遍的认知状态。现代以来,随着学科化与专业化的各种区分,观念逐渐成为了各自专业领域沟通的接头暗号,对外人而言,这些观念是已经超越了常识的界限。而“国家的常识”意味着我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人际关系的社会中,我们生活在某种统治之下,我们需要了解某些共同领域生活的规则,这是构建我们美好生活的基础。

  罗斯金的这本著作,值得大力推荐,是因为他采用了深入浅出的形式,通俗易解的语言,打破了专业化写作的窠臼,利用比较政治学的优势,融合了政治学与历史学的知识,掺杂着一个政治学家的敏锐观察,完成了某种更具趣味性的常识性书写。无论是从真实意义上,还是从隐喻意义上,这都是一本厚重而不失趣味的常识教科书。这样的教科书与其他的平庸之作有一个很大的区别,罗斯金并不苛求全面与整体的解析,他更看注重一种批判性的视野,以民主制的发展作为中心线索,提纲挈领地串联起四个欧洲国家与另外五个国家以及欧盟。

  阅读的间隙,我对罗斯金的遴选标准产生了一些疑问,既然这是以民主制的发展作为主线,为何选取的几个国家中没有一直以自由民主秩序为代表的美国?还有另外一个疑问随之而来,没有更具代表性的美国,为何还要选取印度、墨西哥、尼日利亚与伊朗这些比较贫困,而且并不具备常见的民主制发展条件的国家?罗斯金在书中明确回答了我的第二个疑问,那就是这四个国家代表了四种令人感兴趣的,与民主制有关的不同类型的制度,这四种制度提供了与欧洲更为稳定的制度的平衡物。

  至于第一个疑问,在我翻完全书后才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某种程度上说,美国无处不在,民主制在美国的成熟的表现成为了本书中提及国家的一个最为核心的参照点,它不过是以一种在场的方式缺席的。就如同罗斯金在讨论英国的政治文化的个案时,顺便提及到了我们在研究一个国家的政治时可能产生的两个错觉:“在观察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时,我们可能会走上两条歧途。第一条歧途是,如果你对一个国家作偏袒处理的话,你就可能忽略一些潜藏在表面之下的肮脏的事情,或者是认为它们是失常的事情。就像认为美国人是伟大的亲英派,与此同时,许多美国人是反法派一样”;“第二条歧途是,政治文化的研究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而事情是不断变化的……所以,政治态度仅仅是揭示了潜在的东西”。这个例子中,罗斯金以美国作为参照,说明了我们把注意力倾注在一个国别的政治文化研究中时,会下意识把这个国别当作了整体的中心,自然情感上会倾向于他们。而这种不断变化的政治文化提示我们,任何研究和书写下来的文字可能会束缚我们的视野和观点。不断变化的政治正好提醒我们常识的重要性——常识才是汹涌暗流的政治态势中唯一不变的部分。

  我们习惯上用一些概念表达这种固定的意义。罗斯金在《国家的常识》中巧妙的利用这些概念,以专栏文字的形式介绍这些政治概念形成的小知识,这是普及常识的一部分,而且他一直这种方式向我们提供了许多新的阅读线索,这就意味着如果你感兴趣,可以按图索骥,寻找新的著作与知识点。罗斯金在书中提及的这些概念明显只是描述性的,无法固定化,于是他采用了一种我们最日常化的解读。以“革命”这个词汇为例,罗斯金在讲述到法国大革命时提到这个词汇,在一旁的注解上解释“革命”是指“突然而彻底的推翻一个政权”。在最日常化的理解上,这样的解释是很“模糊的正确”。这样的解释只能在常识的意义上理解。我们理解的革命可以用成千上万字的著作也无法解释清楚,但是在法国大革命的语境中,革命就是这样理解的:彻底推翻一个政权。

  常识的解读告诉我们,你理解了一个词汇,并不意味着我们就懂了这个词汇的含义。常识帮助我们理解,引发我们探究的兴趣,提升我们的认识,融洽我们的沟通语境,构建我们想象的共同体,捕捉真理的影子。就如同罗斯金在点评俄罗斯为何最终走到了一条威权主义道路一样,他说我们必须学习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可能是自然发生的,但它不能自然地理解。”我们需要通过学习市场经济的常识,才能认识那支看不见的手。这种理解是建立在常识上基础上的深入而专业的理解。

  从常识中读懂国家,这就意味着你能从其他国家的发展中看到了自己国家的影子。尽管囿于民主制的主题,我们无法得知罗斯金是如何解读中国的,但是在这些国家的解读中,尤其是对俄罗斯的解析中,中国的影子跃然纸上。这倒不是说罗斯金在暗示这什么,只是说这些国家的历史或多或少都能给人一种借鉴。尤其是俄罗斯的发展,不仅仅是意识形态,还是威权政治体制,乃至现如今,陷入的各种困境都与中国的现状如出一辙。但是未来的发展如何,在这种“文化绝望的政治”中,在市民社会的缺席中,在意识形态幻觉的洪流中,是走向深渊,还是走向民主,我们不得而知。这也许就是在本书的结语部分中提到的一个学习常识很重要的教训:无论是我们的国家,还是作为市民的我们与其他国家的人们都没有太多的区别,当你比较政治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国家体系包括进来,“我们通过研究结果,学习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思郁

  2013-5-1书

  国家的常识:政权·地理·文化,【美】迈克尔·罗斯金著,夏维勇杨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3年6月第一版,定价:68.00元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