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半生记》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半生记》读后感10篇

2018-08-15 04:3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半生记》读后感10篇

  《半生记》是一本由(日)松本清张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3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半生记》读后感(一):哪怕前半生输在起跑线,是金子总会闪亮亮地逆袭

  一个出身贫寒孩子理所当然的前半生,总是贫穷困顿的前半生,奔波为口粮的前半生,跌摸滚打在社会最底层看不到希望的前半生,无奈的前半生,沧桑的前半生……这样的前半生是怎样换来一个有着如此温厚朴实文笔细致入微洞察力谦卑柔软怜悯心的作家的呀! 后人认定松本清张所开创的推理小说称为“社会派”,在大部分他的作品里,都没有将侦探塑造富有独特人格魅力的大英雄,反而时常是案件当事人周边的人,或是普通的刑警承担了寻找真相责任,读者的注意力所在,都被承担着各种社会角色形形色色的人所吸引,银座的妈妈桑手握记载各界要人命门的“小黑本”,在阳光照不到的黑暗地带纠葛丛生;政界商界背后的“大人物”隐藏在建筑业围标竞争内幕究竟有多少阴谋罪恶……处在这形形色色的角色地位下,竟有那么多令人感动惋惜错愕无奈悲欢离合! 所谓社会派,可以说比起本领,更见人心。但在悬疑性、诡计设定和推理过程来看,清张的小说其实一点也不逊于本格派或是任何让人津津乐道的侦探推理小说,阅读感受上来说更是如此,因为清张有着流畅表达细腻描写字里行间总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样的作家真的不可多得。前半生的困苦没有埋没一个在文学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大师,也是我们的幸运

  《半生记》读后感(二):转·推荐序:最戏剧性的前后半生转折(by 杨照)

  最戏剧性的前后半生转折

  ——读松本清张《半生记》

  杨 照

  2008年年初,日本北陆之旅的第三天,我到了有“小京都”之称的金泽。从火车站出来,拉着行李走向近江町市场,寻找预订的、超过三百年历史的老旅馆

  冬天的冷风迎面吹来,风中夹含着浓浓的潮味,天气预报说金泽高山一带可能降雪,走着走着,突然有越来越强烈感觉在我身体里骚动,我不可能第一次来到这个城市,我应该来过。

  那种感觉很奇怪,周遭的道路建筑物没有一点眼熟的,近江町、兼六园、武家长屋等名胜到底在哪个方位我也全无概念,然而却固执地觉得自己来过。没有一点线索、没有一点证据提示曾经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过这个地方,却清楚明白自己对金泽绝不陌生

  一直到在旅馆里放了行李,走出门,干干净净的街道对面一栋线条死板的房舍,墙上挂着全无特色的某某会社金泽分社的方形招牌,我才恍然大悟想起:啊,金泽是松本清张成名作《零的焦点》的情节背景,一个叫祯子的女子才刚在东京结婚新婚丈夫就在金泽失踪了,祯子必须远赴荒凉灰晦的北陆去寻找她还来不及深入认识的丈夫。

  是了,松本清张的作品早已带我来过金泽,我感觉到熟悉不过的,不是任何金泽的景点,而是松本清张笔下的北陆阴郁气氛,跨越了超过二十年的时间,让我一下火车就与金泽如此贴近。

  回台北后,我努力翻找出旧书版权页写的日期是,民国六十六年四月二十日,算算,第一次读《零的焦点》,是快三十年前的事了。三十年前阅读留下的异国异地印象,竟然会在三十年后继续主宰影响我感受、理解金泽,多么神奇

  那当年盗版的中译本封面折页上,写了这样的字句介绍松本清张:“其思想缜密文字优美,推理之无懈可击,使他在文坛上成为一棵常青树;并且带来了巨大财富;他在日本个人所得占第一位保持数年之久,每年光靠版税收入约新台币七千万元。”

  真是能引人注目的介绍,想想,三十年前的新台币七千万,多大的一笔钱!我们开始认识松本清张,他就已经是日本巨富,也是日本甚至世界文坛的奇迹。他每天不休息不放假地埋首写稿,平均产量九千字,写出来的文稿都还供不应求不足以应付报章杂志的连载要求,而且连载过的小说印刷出版,都还能源源不断有读者购买。日本电视台也视改编松本清张小说为简单的收视保证原则

  这样的松本清张让人羡慕,更让人惊讶。不过传奇性的成就,都只是松本清张的后半生主题。松本清张在写作、出版的领域中,超级晚熟,一直到四十五岁左右,才在文坛崭露头角,才开始了他炙手可热的小说生涯

  传奇性的后半生难免惹人提问,那他的前半生呢?从出生到四十五岁之间,松本清张都在干嘛?相关的下一个必然好奇问题:他的前半生有些什么际遇经验准备、促成了他后半生巨大收获呢?更世俗一点地问:到底要具备怎样的生命条件才能打造出另一个、下一个松本清张呢?

  松本清张不爱谈自己的过往私事,他甚至表明讨厌明治、大正时期的“私小说”传统。除了最早的《<某小仓日记>传》之外,他也尽量避免在作品中放人自传题材。片片段段地,读者知道松本清张前半生寒微,蜗居在九州的小城市里服务报社的地方分社,一直没有机会往大城、总社发展,这样郁郁地度过了前半生。

  虽然有这些片段传闻基础,当松本清张终于答应写出《半生记》,记录他四十五岁到东京前的人生阅历,读这本书的人,还是不能不感到惊讶与意外。

  松本清张的前半生,甚至不是“微寒”两个字能够形容的。而且他的前半生,几乎找不到什么可以和他后半生文学能量相联结的养成渊源!他在报社服务,干的不是大家想当然耳,与写作有关记者编辑工作,而是长期待广告部。就连在广告部他都不是跑外勤去拉广告,因而可以接触社会形形色色,来累积他后来社会推理的观察描写素材,他是广告部里负责画地方小广告的不起眼小美工。他跟出版发生关系,是以印刷厂学徒工匠身份,钻研印刷制版的蚀刻苦功。

  即使是那么边缘卑微的工作,松本清张都还维持得战战兢兢,随时可能被剥夺了赖以维生的基本收入。他前半生与后半生形成对比对照,比大家原本想象还要戏剧化一百倍一千倍。

  后半生名利双收,而且透过畅销小说的流传,在社会正义观念上给日本社会极大影响,这样的松本清张其前半生竟然不管从任何角度看、用任何标准衡量,都是个无法稳固定着于社会上的“多余之人”。

  那么,除了命运、偶然因素之外,前半生的“多余之人”要如何联系上后半生那个既风光重要时代人物呢?生活褴褛近乎朝不保夕的前半生,怎么能转化出纵横文坛所向披靡的后半生呢?

  松本清张自己的《半生记》没有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不过我们却可以从书中截然而明确的时间段落,寻找出端倪。松本清张前后半生的转折,发生在“战后”,或者说发生在他对于“战后”的观察与体会

  后半生的成就证明了松本清张巨大的天分与生命能量,可是在原本的社会组织中,他的天分与能量却得不到发挥燃烧的机会。因为日本有着极为严谨严格的社会分类价值,即使经过了明治维新表面民主改革,都无法动摇,反而因为形式的民主与自由,让软性、潜在的封闭区隔,更难被打破。

  松本清张不折不扣是这种严密结构下的牺牲者。而将他从严密结构中解放出来,终于可以散发光与热的,是“战后”的特殊时机战争造成巨大压力破坏,不过战争中国主义意识高度动员需求,使得社会监管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加紧密。真正冲击着社会偏见的,是战败的大挫折美军领带来的强势异质成分,这才使得日本社会的历史性层级偏见暂时瓦解。那个荒乱处境,给予既有权势致命打击,也打开了难得机会给本来的弱势底层人物。

  松本清张从搭着火车转运贩售扫帚,尝到了“战后”的机会滋味。突然之间,每个人从固着的身份与居住地游离出来,可以去做别的事,甚至可以去当不一样的人。松本清张把握了机会,从小仓的低层广告美工,迁到东京奋力化身成为职业作家。

  没有人比松本清张更明白“战后”的机会,也就没有人对于“战后”结束,“五五政体”形成,日本社会重拾秩序变化,观察体会得比松本清张更敏锐、更深刻

  松本清张早期作品,从《零的焦点》、《点与线》到《砂之器》,几乎都处理同样的主题。一个人如何努力地想要维持自己在“战后”混乱中得到的新身份新机会,他们不惜犯罪杀人都要保守秘密,不愿回到从前贫困低贱的命运里。

  这种有血有泪的犯罪动机震撼了日本读者。有人在这些角色身上读到自己的“战后”变动,更多人则借此领略到了自己所处社会的严格无情,也分享了那些罪犯悲剧性的追求,追求超越着身份的难得自由。

  靠着战前战后的亲身具体经验,松本清张才有办法把这些人物与故事,写得有血有泪。他不只了解他们,他就是他们之中的一员,在“战后”改变了命运脱离贫贱微寒的人。

  松本清张是幸运的,他一路走上了和前半生截然相反的后半生,没有人没有什么力量,可以逼他回到前半生的处境里去。他清楚明白自己的幸运,他清楚明白有些人不像他那么幸运,他也就清楚明白这些人的绝望痛苦。他将这些人的绝望、痛苦写得淋漓尽致,让读者不忍心读,却又忍不住要读。

  看似意外,和后半生格格不入的前半生回忆,其实正藏着松本清张作品迷人人力量的深刻源头啊!

  杨照,《新新闻》周报总主笔,作家、评论家

  《半生记》读后感(三):并非励志文章

  “我从四明岳俯瞰琵琶湖,伫立在大雪中,一点也不觉得寒冷

  这不是偷得浮生半日闲的赏玩风景。他的人生没有一点“浮”,既无浮的态度,也无浮的余地。生活沉重地、踏踏实实地将他压在地面上,抬起一只脚都困难

  风景也好文学也罢,是唯一的空隙吧。

  透口气,透口气。

  然而这口气还没喘匀,又要一猛子扎进生活的深渊中去。

  那是比雪中的山岳,比战争阴影里的异国军营,比猎户星座下的暗夜行路更为黑暗,更为寒冷的地方——

  在你的家人中间,在你日复一日生活中间。

  读的时候完全投入,读完才想起《月亮和六便士》。与后者的抗争相对,这里完全是对生活的妥协,尽心竭力的谋食养家,没有一点时间留给自己——自己的理想天才。这些东西比起一家老小肚子微不足道了。这简直是生活能给一个天才开出的最大的玩笑

  然而他承担了下来,如此的坦然顺理成章,没有抱怨愤怒,连绝望都是温柔敦厚的。一个没有棱角的天才,把自己张得最大最稀薄保护家庭,不刺痛任何人,也许除了他自己。

  仅在零敲碎打的时间,拼凑出他自己——用他行遍的路,历遍的苦,看遍的人间冷暖;用他磨不灭的理想,藏不住的才华——

  朴实的,天才的,不朽的松本清张。

  《半生记》读后感(四):品味尘世苦与涩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其实不然,早到的声名固然让人艳羡,迟来的成功也绝非憾事。只因年少成名者往往依赖天生的秉赋,后继乏力比比皆是大器晚成者多半饱尝世事风霜,一路写来,笔下少了一点幻梦,多了几许沧桑。松本清张就是这样一位作家,他41岁始在文坛崭露头角,45岁因获得芥川奖而声名大噪。此时,他的人生已经过去了大半。《半生记》是他对前半生点滴往事的回顾,语调平实并无过多修饰,亦足以见证底层生活的辛酸与无奈。

  松本清张迟来的成名,并非出自天资愚钝,也不是因为懒惰成性,而是拜生活所赐。他的前半生没有什么可以拿出来炫耀的资本,仿佛除了贫穷,还是贫穷。“我的人生寸步难行——我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怀念青春可言,前半生都是惨白黯淡的。”幼年时,一家人辗转于贫民窟之间,住过“比较像样”的房子竟然是用薄木板胡乱隔开的铁皮屋,冬天奇冷无比,夏天热得像“闷锅”,“连白天的阳光也照不进陋巷里”。老师来家访,被满地的狼藉惊呆了,“吓得说不出话”,只得落荒而逃。彼时,他听到最多的恐怕要数“债主上门索债的叱喝声”,就算是天性乐观父亲也常常为此犯愁,“我永远忘不了父亲坐在火盆前低头苦思筹钱的身影”。

  人生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没有什么乐趣可言,简直可以用“乏善可陈”来形容。幸好,他还有父母的溺爱。时过境迁,松本清张还记得父亲买来的枣子“略带青涩味道”,《太阁记》的故事“实在非常有趣”,野台戏“格外吸引孩童目光”。屋子虽破败,总归是自己的“窝”。住久了,习惯自然,“若没有闻到恶臭反而没有回到家的感觉”。如此这般,一家人抱在一起苦中作乐,也算得上是《半生记》里为数不多愉悦片段了。只是,这贫穷的生活终究束缚少年张扬的个性。他感受到来自家庭的诸多“不自由”,“大半辈子”困于其中,没有选择的余地。想走的路不能走,学业也过早地被终止。当同龄人还在嬉戏玩乐中度过少年时代,不足14岁的松本清张已经穿着“皱巴巴的衣服和木屐”,开始学习如何在成人世界里讨生活了。

  对小说家来说,丰沛的人生经历无疑是一种财富。生活际遇形成了作家的人生观,决定其对世界的认知,并潜在地影响着其写作的走向。松本清张被称为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开创者。所谓“社会派”,关注的不仅仅是紧张悬疑、高潮迭起的剧情,更是人物背后的社会环境。“动机比破案更重要”。理清凶案形成的因由往往比找到谁是凶手更为要紧:是什么样的生活将原本安分守己的小职员推到犯罪的边缘;又是怎样的际遇使之落入罪恶的深渊;他们各自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在他看来,人浮于世,大半卑微,总是身不由己地被社会、被家庭所左右,难以主动选择自己的路。在人生的每一个转折点,背后总有一双无形的手推着他往前走。这样一来,不仅离理想越来越远,甚至可能堕入黑暗的深渊。

  于是,松本清张秉持“文学即暴露”的写作理念,他将视线投向底层的小人物,寻求隐藏于罪案背后的内在动因,同时也成就了他对于日本社会劣根性的批判。比如,《雾之旗》从冤案出发,以少女的复仇为主线,掀开法律虚伪的假象,还民众以真相。《黑色笔记》记录的不是小职员如何处心积虑盗用存款的证据,而是银行内部偷税漏税的人员名单。这种批判不是毫无缘由的猜想。它源于作家敏锐的观察力,又与早年的经历有着莫大的关联。对松本清张而言,过早进入社会不免是一种遗憾。反过来说,这也是一种磨练。他自始至终没有看破红尘的超然与置身事外的淡定,事实上,他一直浸淫于尘世之中,品其苦,尝其涩,很想离开却无法抽身而去。相比于出身优越、饱食终日的作家,他对社会的不公、小人物的惶恐不安自然更多了一层切肤之痛。故而,他不必困守书斋、通过拼凑新闻剪报来揣测当事人的心境。因为贫寒生活本来就是他人生的一部分,是他记忆里刻骨铭心的伤痛。

  《半生记》里,松本清张一再自嘲自己是个“多余之人”,无法摆脱内心“不安的阴影”,得不到他人的尊重,“卑微得连一根小螺丝钉都不如”,以至于他无不偏激地认为“社会根本无视于我的存在”。成名前的他一直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无论是电器公司的学徒,还是印刷厂的印刷工人,或者是朝日新闻社的美工,甚至于二战时被搁置在朝鲜半岛的无所事事的士兵。他在惶惶不安中度过一个又一个单调重复的日子,害怕公司倒闭、惟恐被他人取代,重新回到三餐不济的贫困生活。

  在报社工作的20年里,因为职位的低微,他常常感受到来自经理与同事的歧视。“绘图制版也许勉强算是一种‘特殊技能’。不过,在报纸广告部这个机构看来,并没有多大用处。毋宁说根本不值一提。”从军期间,因为极少参加“点阅召集”(二战时,日本政府针对普通民众举行的军事训练),他差点被分配到危险的新几内亚。要不是因为日本节节败退,没有多余的运输船,他才得以逃脱当炮灰的命运。滞留朝鲜半岛期间,松本清张亲眼见证了军队的腐败。臃肿而庞大的官僚体制直接导致了地位与权力的悬殊,高官与士兵有着两种迥然不同的待遇。一方面,高高在上者极尽奢侈之能事,权力之大着实令人咋舌,简直就是“天神”;另一方面,普通士兵吃不饱肚子,只有靠野草充饥,更时时忧心能否从战场生还。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军队就是这样的团体,明知派不上用场的东西,却可以装模作样视为有用”。

  松本清张说,他不是什么文学青年,没有所谓的“文学历练”,此前的人生与文学的关系微乎其微。16岁到18岁期间,是他感觉“最为敏锐”的时期。他大量阅读文艺书籍。芥川龙之介、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高尔基是他的精神食粮,他在高尔基的《底层》里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引为知音,为之雀跃不已。然而,文学归文学,现实归现实,两者并无直接的关联。小说可以为他带来慰藉,却改变不了穷人的命运。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几乎没有思考的余裕”,生存尚且无法保障,精神享受从何谈起?他清楚地知道,文学只不过是咖啡馆里有闲阶级手里的玩物,无法解决现实的危机,“任何一种文学风潮,从来不曾从我的身边掠过”。即便是后来,他以处女作《西乡纸币》参加征文比赛获奖而一鸣惊人,他也坦言,参赛不是为了实现“远大”的文学抱负,而是出于现实得不得了的理由:得到丰厚的奖金。

  松本清张的成功看似偶然,事实却绝非如此。上天从来没有为他掉下过“馅饼”,生活更常常将他逼入死角。不过,如若没有早年那些不堪回首的经历,大概也不会有今天日本文坛这位昭和时代的文学巨匠。生活为他关上了一扇窗,又为他打开了一道门。在历经多年的磨难后,他终于圆了少年时的“文学梦”,这应该是当初那个半生漂泊、忧于生计的小职员不能也不敢想象的事了。

  《半生记》读后感(五):松本清张:穿越焦虑痛苦与无奈,40岁开始写作的励志人生

  兼好法师在《徒然草》写道:“最迟四十岁之前,瞑目谢世。”海子只活了24岁,写完了他所有的诗歌,张枣21岁就写出了“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这样的诗,而兰波,19岁就封笔了。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是,村上春树30岁之后才开始写小说,而松本清张,40岁之后才开始写作。

  看完松本清张自传《半生记》,感慨良多。每一个人,都有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松本的,大写加粗的励志。这本自传平实朴素地从松本的父亲写到他自己四十岁的人生,没有过度稀释和美化曾经的经历,也没有传奇浓烈的色彩,甚至也没有什么趣味和风雅可言,然而,这本自传,我五星推荐。

  因为他的真实,坦然,不伪饰,不矫揉,敢于直面残酷人生的力量。

  松本82岁肝癌去世,从40岁开始写作,后40多年的人生,成为与柯南道尔、江户川乱步等齐名的大作家。这本自传《半生记》乃五十多岁时候所记。

  “我几乎没有什么值得怀念的青春,前半生都是惨白黯淡的”——为什么没有值得怀念的青春呢?如何黯淡呢?

  先从松本父亲说起。松本的父亲从小就被抱养出去,抱养家庭亦贫困,一直生活在社会底层。而母亲性格悲观,凡事都往最坏的地方想。在这样的窘困家庭,父母的关系并不和睦,经常吵架,父亲还有出轨的经历。家庭,不仅没有给予松本精神与物质的丰富,反而是缺憾的,匮乏的。

  因为家境贫困,松本早早缀学,16岁就在小印刷厂当学徒工帮扶家计,工资低微,亦时常面临身无分文,寸步难行的困境。二十八岁,每天工作忙到夜里十一点,而这般的辛苦努力,也只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基本的养家糊口。

  37岁到40岁这几年,是松本最黑暗的时光。中年危机全面爆发,焦虑与痛苦如影随形。在报社上班,仍然是绘图制版的普通员工,学历不高,升迁无望,当时社会(1946年)通货膨胀,松本连给自己小儿子的衣服也买不起。除了上班,空余时间还要兼职扫帚买卖补贴家用。

  如此长时间的生活压抑和贫困,会打倒和磨灭一个人的斗志吗?松本在书中写道:“无以名状的焦躁、懊恼、虚无感铺天盖地地袭来。”“有许多形容心情沮丧或意志萎靡的词汇,但我几乎找不出适当的词汇来形容此刻的心境。”当一个人真正地面临生活的磨难时,言语真是苍白无力的,除了硬撑还是硬撑。

  甚至,自杀,松本也是想过的。“我如果有更直接的动机,也许就在此自杀寻短,正因为没有强力诱因,才被焦虑与倦怠折磨得痛苦难当,导致我心中满是尖刺,身体慵懒,精神散漫。”“一如往常,我每天的生活依旧充满无奈。”最艰难的时候,松本连一直以来保持的读书兴致也没有了,因为看书徒增虚无感。这样的困境,没有切肤的体验,是难以想象的,更难以感同身受的。

  松本打算写小说,也正是被生活的困境压得喘不过气来,想要在征文比赛中获得奖金补贴家用。没有钢笔,只有用铅笔和纸张劣质的笔记本写作。没有时间,只有利用上班和家里的空余时间来写。没钱买新鞋而磨得脚后跟破损,铅笔不小心掉了跑回去找了一个多小时,第二天还起个大早回去找——因为他没钱再买新的铅笔啊!何等的困窘!何等的悲苦!

  所幸,松本的第一部小说《西乡纸币》在征文中获得第三名,开启了他的写作生涯。后半生松本收入名列当时日本作家前列,住豪宅,与之前贫无立锥之地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成名之后的松本仍是无休无假,埋首写作,每天近万字。前半生种种辛酸与苦楚,底层生活的绝望和无力,他一一捱过来。其中我也注意到一个细节,不管松本面临何等的生活压力,他几乎从来没放弃过自我,没有放弃过努力向上,总是想方设法找兼职多赚钱,承担起养家糊口的重担,并且,还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一直在自我成长和学习。也许,因为前半生经历的痛苦,在痛苦沉沦中获得的体验,才让他后半生的小说更加深入理解人性,更加有质感,更加受到人们的喜欢吧。

  《半生记》读后感(六):前半生的价值

  认识松本似乎在二十几年前。犹记得那个暑假的一晚,大人们照例在客厅打麻将,我则窝在姥爷的屋子里边看书边睡觉,结果觉没睡着,倒是临别时,把姥爷的书带回了家。

  “这么喜欢就带走吧。”当年嗜书如命的姥爷如是说。

  那是这么多年以来,唯一一本我从姥爷家带走的书,可见我当时对那本书的兴致有多么浓。而它现在正躺在我的书柜里面,一个既显眼又重要的位置上,它的名字叫《日本短篇推理小说选》。

  时隔二十几年,如今翻开才发现里面竟收录了松本清张两篇小说,但当时最为喜欢的却是选集的最后一篇,山村美纱的《凶恶表演赛》,反而对那两篇文章几乎没有印象,再见时略有印象的原因,也是由于它们如今又被收录进了松本套装中的《死之枝》里。

  松本套装是我今年本月特地买的,比2007年自行购买的松本长篇代表三部曲晚了7年,这中间隔了7年,也隔了12年购置的《松本清张短篇集》三部以及一本《雾之旗》。

  而我真正喜欢和崇拜上松本,也正是2012年的事。如果说人和人、人和事相遇相知总是需要些缘分,那么我和松本的缘分也未免来得有些晚。

  究其原因,一方面在于我当年年纪尚小,人生阅历不足,读推理小说在乎的是“诡计的新奇和结局的反转”,对人性和社会根本无从了解,对松本的幽默和辛辣自然也态度麻木;

  另一方面则在于松本清张在长篇叙述上的文字太过冗繁,总是穿插现在看来重复性的“信息提示”和故意卖弄的“知识讲解”,特别是涉及到了历史、地志以及文艺绘画方面的内容,更是与故事主线有的没的全上来铺盖一通,全然不管读者是否已经瞌睡得几欲撕书。

  但再见时的惊艳,却也由于他这些反复咏叹的“无谓旁枝”与“知识解说”,特别是近些年来偶尔尝试着写作,对松本常在文章中出现的“不知名的写手”、“勉强度日的作者”以及他们所见所闻的人情冷暖,也产生了情感上的代入和理性的认识,于是,便也注意起松本叙述专业知识与社会现象时,所无意流露的骄傲与伤感。

  那种感觉最为强烈的一个短篇当属《黑暗森林》,在其中他除了细数日本画的门派和大家,更不止一次对绘画中的“学院派”进行了侧面的抨击,并透露出对与其截然相反的“实战派”表现出崇敬和认同。

  此种论调看得久了,我也不免认为:这也许正是由于松本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实战派”。

  当然,产生这种想法的来由,一部分也在于介绍松本清张的文字里,总是会出现这样的字眼:“卖过扫帚的松本”,“半身孤零、屈居人下的松本”,“后半生的大逆转”……

  乍一看去,仿佛推理小说一般,松本的人生也被生生割裂成了两部分,上半部是晦暗迷茫的谜题,下半部是峰回路转的逆袭,但事实上所有人都明白,任何人的人生轨迹不可能像实验小说那般进行“上下部”分割,总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前半生的经历会形成后半生对生活的态度,而前半生的遭遇也会成为人生中不可磨灭的性格烙印。

  因此,当松本清张本着反对“用前半生来印证后半生”的标签理论,来打算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也就间接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既矛盾又真实的他。

  松本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明白经历的有证可查,于是他在所有经历问题上都采取尽量真实地还原,甚至有时候会刻意地描写当年的窘困景象,但与此同时,为了证明这些对自己毫无价值,又会在行文中竭力避免议论和描写,几乎全篇使用简单叙述的方式,平铺直叙甚至干巴巴地讲述这些事实。

  但事实上,正是由于这种轻描淡写的叙述方式,和文章开篇对“荣归故里”的刻意叙述,使整个文章看上去十分失调,而他隐藏情感的目的却也随着故事的进行,显得欲盖弥彰。

  简而言之,就他在文字中竭力强调的几件事,可以看出他这目的上的侧重点,和内心的真实感受:

  第一件是乐观的父亲与悲观的母亲。双亲的性格会影响孩子最初的感受,并赋予他们看待人生的眼睛,这点想必连松本也不可否认,于是他则开始巧妙使用了这种矛盾,想反问大家“我有这样矛盾的父母,那么我的性格应该更偏重于哪一部分”,同时他没有想要给出答案的意思,毕竟在文章中他只说爸爸在家的时间不长,但和妈妈接触的时间也很短,他经常接触的是态度温和,乐天知命并道德传统的奶奶。

  这样是否可以说明他的性格更像奶奶呢,我想未必,随着文章的进行,他只在因果方面提及了母亲的眼睛,却在行文的最后仍重复着提及了父亲,并一次次重复着“乐观”二字,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举的例子更可以说明父亲是个思想幼稚、好大喜功、不负责任的人,而松本也因为父亲的这种性格,在前半生吃了太多的苦——

  由此,我认为他在内心里该是羡慕这样的父亲,却又憎恶并警惕着这样的灵魂。

  第二件,则是他在印厂学徒、报社转正前后的叙述,虽然这两件事前后间隔了十几年的时间,并且内容也不相同,但阴云密布之间,总流露出同样的字眼:“有力在人群之外”。

  松本写这样的话,意在强调自己当年并这市侩社会碾压的疼痛感,和竭力想要融入团体却总被排挤的伤感,这样的描写可以增加人们对多年经历的同情,而对他本人麻木着生活,醉心于地志和艺术的考证,则半是认同半是理解。

  可事实上有一个细微的事情,也悄悄出现他那些年的叙述中,那就是“未来该怎么办”,“不能一直这样”——这种危机感重生的人生,怎么可能麻木着去做那么“高雅无用”的事情?所以,松本又加上了“总是打牌”的内容,但他马上又清醒过来,一个人无法打牌,打牌就意味着融入,于是他又马上在后面加上一句“那些工友极缺人手的时候才能叫我”——

  如此说来,就出现了矛盾,而松本则不打算继续解释这细微的矛盾了,毕竟他心里最清楚:他当年所默默作为的一切,是在为后半生打基础,表面上看起来随波逐流的人,在内心总存着一丝翻身的希望,这份希望让他并不十分畏惧生活暂时的拉扯,相反,更努力地记下每个人在践踏他时的一颦一笑,搞笑嘴脸。

  第三件,则是最为奇怪的一件:松本对于自己写作能力的来源。像其他经历一样,他对此并没做过多的解释,相反,这部分较之其他内容,更是少得可怜,只有童年时父亲讲的故事和自己一时兴起写的小东西,如果这种启蒙性的事物可以变成他后半生写作能力的证明,那简直可以和“童年画了个蛋,于是长大后画成了蒙娜丽莎”的课文一样不具可信性。

  对于这个令人无法信服的事实,松本采取了强硬的对抗方式,他在文章中几处提到“我根本没心思写作”,“那些年简直什么都没有写过”,这和他在虚拟小说中对“实战派”的认同和理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仿佛在竭力推脱和其的关系,但大家都知道,写作和任何技术性工种的共同之处在于“天才的思维不靠努力的练习,是展现不出来的”,于是,他这纠枉过正的叙述,更加证明了自己的心虚:事实上,他正是虚拟文章中能力超凡却被拒之门外,只能自怜自艾度过余生,恨天下不懂道理的“实战派”。

  可是,为什么一个如此伟大的推理小说家,竟要费尽心力去否认这样一个盲人都看得见的事实?那也许正是他能够在后半生获得成就的最大因素:强烈的自尊和超人的坚持。

  像他写作的人物一样,为了一个目标,等待多年,耗尽心力,任所有人都放弃依旧坚守,即便有万分之一的可能性,也要背水一战地试试。而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在43岁那年获得了成功,虽然其间消耗了多久的时间和精力来酝酿准备我们不得而知,因为据他所说,处女作的写作是在比赛前的第二十八天里忽然产生了念头,继而查找资料,在工作的间歇利用仅有的一点业余时间编撰誊写的(这么虚伪的话,真是骂遍了其他参赛者),但这种厚积薄发的结果,是他在后半生都受用无穷的。

  这就是松本的力量,也是他的前半生所给予他的最大财富。

  不过有句话说:一句谎言,说了一百遍就成了真的。也许对松本来说,他的前半生对于他而言就是如此,虽然旁人不信,但写作了这本书的他,终是信了。

  《半生记》读后感(七):有几个留有印象的片段

  总的来说,个人感觉这本书翻译流畅,算是娓娓道来,十分易读,但也无甚特别。一家之言。

  有几处印象比较深刻。胡乱写下留记。

  1、对父亲的潦倒样子有很多描写。其中一段是父亲坐在火盆前低头苦思筹钱的身影。“当时的他已经老麦,始终低垂着头,不知不觉竟打起盹来,流出的鼻涕便滴在火盆的炭灰上。” 整个让人心酸的老态呀。

  2、写到朋友有意把小姨子嫁予他,自己却因为实在太过贫寒,始终开不了口,所以没成。但自己后来跟妻子怎么成的,一字未提。

  3、 书中前头写他并不赞同别人批评部队生活抹杀人性浪费生命的看法,因他更不愿意过灰暗无聊的“职场”生活。但后来写军中时,他又说会拿出英文课本出来读,因为服役如动物般生活让人头脑更加迟钝,若不看书总觉得活不下去,阅读小说,又会激起他更渴望投入自由社会的欲望而心情沮丧,英文课本算是又能锻炼一点身为人的头脑而又不会兴起现实感的选择了。也看得出他的矛盾与纠结。呵呵。

  4、回忆起打麻将后,在路上还能看到猎户座,那种无以名状的焦躁、懊悔、虚无感铺天盖地袭来的段落,让我联想到不知多少人熬了通宵从网吧出来,也是差不多的吧哈哈。

  5、从战场回来,想到家人,更多是对未来责任的担心与忧惧,而并没有太多想回家的渴望。走在宁静的乡间,既没社会组织管理,也无一家老小负累,真正是在享受这短暂的自由啊。哎,也算是非常正常的男性中年危机的体现吧。

  无论怎样,回忆虽然表现的全是惨淡,可是也没什么太多怨艾。想来可能就像看别人的故事,没必要荡气回肠,也没理由故作自强。最后印象深刻的就是父亲的散淡,母亲的唠叨,诸如此类。大师也就这么半辈子。

  《半生记》读后感(八):卖烤年糕的松本君

  并没有看过他的任意一部长篇小说

  只看过变成电视剧的若干剧和sp

  响当当的原著确实是品质保障

  对于松本君本人,实在不了解

  读完半生记,终于明白大师的前半生

  真算不上轻松

  苦哈哈的

  印象最深的侧影是

  在没人买烤年糕的时候

  他坐在橘子箱上

  还有就是他的包里放着扫帚

  乘着火车从九州到本州

  到处兜售

  嗨,难怪大师很痴迷时刻表呢

  配合半生记,读了一些短篇

  如果对人物传记没耐心

  可以直接看《骨灰坛的风景》

  这篇应该算是大师的私小说

  更加简练,也很动人

  撇开什么技巧

  或许就是喜欢大师的贫民气息吧

  《半生记》读后感(九):筆記

  - 文章簡單易讀.

  - 談到戰前日本的底層生活, 增進了對當時日本的認識.

  - 關於與父母的關係, 職場的苦悶, 人事鬥爭, 上下級的關係等還是十分有意思的分享;

  - 有兩篇文章談到松本清張在朝鮮當兵的經歷; 沒有小津那麼'戲劇性', 但平凡中仍能見到那時代的烙印.

  - 後來在公共圖書館中見到有台灣版本....... 估計內地版本不需要有所修改吧? 不知道.

  - 引起了我日後再找一些松本清張的小說來看...... 他的<日本之黑霧>我是很喜歡的. 從這篇文字中可見他對社會不公, 美軍, 左翼思潮是很有想法的, 對日本的歷史文化也十分熟悉. 希望有機會多拜讀他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