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他们说》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他们说》读后感10篇

2022-03-11 12:28:2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他们说》读后感10篇

  《他们说》是一本由郝明义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183图书,本书定价:22.80元,页数:2013-3-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们说》读后感(一):books never failed us--书籍从不让我们失望

  读书笔记--书摘

  台湾城邦文化创世人詹宏志在书里说:

  我是一个相信书,会跟着书工作的人,

  我相信books never failed us,

  因为我会跟书反复交谈。

  他说

  “读,永远比走能到更多的地方。

  读很多关于那个地方的书,

  当你真正去到那里,就有一种老朋友相见的熟悉感觉”

  他还觉得,

  “真实的人生是在书外,但人生苦短,

  不是有那么多机缘接触那么多的东西,

  书就变成了一个替代性的经验。

  它给我有机会一辈子可以过二十辈子的经验。

  读书,有时候是对一个更大世界的向往”

  日本视觉大师衫浦康平在书里提到

  网络数字虽然充斥着图画颜色,

  但是和纸质书本相比起来,仍然是单调无趣的。

  “书能触摸,书有五感,我总是说,

  电脑没有那种柔软的东西”

  “电子书的技术做的再像纸质书,它还是塑料的。

  传统的纸,尤其是中国的纸,

  纸张涵纳着空气,可以保存湿度,保有光,

  因此成果如此深邃。

  塑料阅读多不同啊,即使能模仿得如假包换,

  但传统的纸张感觉更亲切,更有在地的气息”

  ---------------------------------------------

  基本上就是把一些人的访谈整理整理,

  聊一些有的没得,然后编辑编辑就变成一本书了。

  精华还是有一些,整体一般般吧

  10分的话给个5-6分。。囧

  《他们说》读后感(二):人生,读书,教育

  书与人生

  - -------------------《他们说》读后感

  书的历史首先是从文字开始的,正是由于文字的出现才有了书籍。从刻写在石头和泥巴上的人类最早的书籍,到后来的纸莎草卷,羊皮纸等书写载体。图书从出现开始就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书籍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贡献难以估计。

  前不久在图书馆“猎艳”时,无意间发现者一本书。它之所以能在群书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很好看,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书的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很阴柔的红色,正面放着由九位受访者组成的九宫格。翻开书以后洁净微黄的纸上印着跳动着的雅黑字体。单纯看他的外表就足以谈的上爱不释手了。就如翻开书以后看到的第一位受访者,日本的设计巨匠,说的那样“书不应该是廉价的,而应该是豪华的享受,书应该是愿意坐在读者身边的朋友,是读者的情人。所以不应该只出版廉价的书也应该出版昂贵的豪华的书,否则书就无法继续存在了。便宜的书是信息的浓缩,可以轻易的为电脑所取代,但美丽的书不属于那里。”美丽的书是很适合做情人的。

  可是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便宜的书是信息的浓缩,可以轻易为电脑所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对纸质书的排挤越来越强烈,网络慢慢的取代了书籍承载信息的作用。有了问题“百度一下”,远比去图书馆找一本书便捷多了,网络虽然是比任何百科全书都更全更多。但网络的功能发挥到什么地步完全是要看使用者,他的信息很多,但有时候信息过多,有根没有就是一回事了。更不幸的是,网络绝大部分的内容是信息而不是知识。像微博,说说,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平台,他所能提供的90%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信息,很难想象你能从140字的内容里获得什么有用的东西,更坏的是长期的阅读碎片化的信息会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造成的结果是,你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无法进行长时间的阅读。这是尼古拉斯在《浅薄》一书中谈到的观点。现在是一个书籍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一年所印刷出来的书籍,远超于前几个世纪的总和,可是躺在我们手里的往往是“三星,苹果,HTC。”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

  书中接受访谈的几位人物,都有着长期读书的习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詹宏志。

  他是走到哪里都要背着一个书包,装置在各种情形下要读的书,他说:“年轻的时候,一坐下来看书,就会拿出笔记现在不会了,读书是用来打发生命的并没有用它来干什么,我说我这是阅读快感政策。他孤独地通过鼠来解决问题,从开始的编辑到后来的市场营销种种知识他都是通过读书自学而来的。反观生活中的我们,很少有人能有读书的习惯,有读书习惯的也多是读写只能带来感官享受的网络小说,难以产生与作者在心灵深处的共鸣,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人生来说,读书的能力是上帝赐予我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美妙体验。也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作为学生的我们则是为了保研,为了找工作,这些事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人生其实也能过得更好一点,不要把你的欲望,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也自我教育追求“高,大,上”从来没想过这里的问题,从来没有人给你讲,你的人生即使是最后一名,但是,你却比别人多看了几朵花。

  写到这里,越来越感觉现在的教育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为了上一个更好的学校。从小学开始就要准备着开始上重点初中,到了初中则开始准备重点高中,然后继续“一路向北”离开没有幸福的季节,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学生的成绩等于老师的业绩,校长的效绩,所以老师也常常有点无所不用其极,威逼利诱。不断地向你灌输,等你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就等于这辈子衣食无忧。如果没考上大学,就像是这个世界上失去了光一样。

  当教育等于考试,而不再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不再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提问,去成长。不断地给你添加欲望,等你上了大学,往往会有更坏的情况,因为大学离开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与呵护”,你未来得及培养的自觉性,只会让你堕落到撒旦的那一边,打游戏,去夜店,翘课,人生变得没有目的与方向,也就失去了继续搏杀的“动力”。

  而那些被尊敬的称之为“学霸”的人,也常常怀着一颗“比,帮,赶,超”的心态,为了保研,为了下一步的“衣食无忧”,而相互“比较”着学习,相互模仿,高中老师的深切嘱咐依然回荡在耳边“应该向XXX同学学习”。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则其善者而从之,但是对于没有方向,没有人生目的的人来说,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人生,只是又将自己置于何去何从的地位呢?

  用书中的一段作为结尾吧。“你如果在人生的过程中努力冲刺,我觉得很好,但是如果不想跑了,要坐在路边休息一下,那也很好,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你看到路边美丽的景色,干脆要停下来浏览,那也很好”。

  人生,不一定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更远!

  《他们说》读后感(三):看他们说

  小时候不喜欢关于“成功人士”的介绍文,总觉得要么是回忆自己如何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么是得了便宜卖乖,明明撞上大运还说一堆虚无缥缈的大道理。总之年少气盛,坚信自己的路要自己走,总有一腔热血足够在头破血流之后碰到大运。

  可随着年纪渐长,读书做事摸索出一些章法,可总有力有不逮的时候,回过头来,看业界成功人士谈自己的心得经验,反而变成了一条速成取经路。

  谈心得的方式有多种,市面上常常有一个人单打独斗讲自己的经验、心得、理念的书,结构清楚,过程详细,体系完整。可看着看着难免会对过程中一些细节产生追问的冲动,奈何作者一路铺成下去,这些疑问只能靠读者自行脑补解决。于是又有了对谈式的心得书,书中两人对峙沟通,比起单作者的娓娓道来,书中因为交流碰撞产生的火花明显要轻松随性有余地许多,虽然未必是从如何白手起家这样有一个宏观的流程展现,但访问人对于被访问者最直观的好奇点,常常可以让本来可能稍纵即逝的疑问有了进一步被解答的机会,访问者在同意和质疑之间,展开的就是被访者也许从来没有机会细说的真相。如若是同一访问者和不同被访者的访谈录,又会生出几人之间微妙的比较平衡。

  这本《他们说》就算一例,郝明义和大块文化,读书做书的人没有不知道的。郝明义本人也是一位著作颇丰的畅销书作家,有过《故事》这样从头讲起的生活体悟,有过《工作DNA》这样的职业经验总结,还有《一只牡羊座的金刚经笔记》这样的修心心得……而这样的阅历让其与《他们说》中其他几位创意文化界人士有一种平等且有共识的对话境界。

  其实无论书中哪一位,如果非要归类,都应该算毛姆说的有很大缺点但十分迷人的人,詹宏志不擅与人交际,路上遥遥见人都要藏身避免招呼;许舜英对于坏品味、周遭消费环境的挑剔与尖锐渗透进访谈的字里行间;Akibo有过与家人情感隔离的沟通过程;世界书展之父卫浩世更是在自己年轻的时候自我放逐过一段时间……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命故事和生活态度,看此类书得到的第一印象常常固着于此,但南方朔在书里说,要书要有反刍的过程,詹宏志也说看书不反省是没有效果的。先看的是他们做,如何做,喜好与摒弃,可最关键的,是这些行为后他们找到自己的路的过程。不然南方朔不喜欢《中外文学》的评论,许舜英还要推荐,岂不是看得人无所适从,要选队站边?而好学且善总结可以算他们共同的组织经验的方法,而同时如何在不断学习和总结的过程中,笃定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方向,放弃所学所做当中的次要部分,又是他们从一众同裁中脱颖而出的大招。就像旅程一样,每个人都有出发然后踏上回家的路的一个过程,于我们这样的旁人看来,他们所用的方式方法虽然不尽相同,但技近乎道的风骨散落在一问一答的字里行间。

  全书薄薄9个人,每个人信息量有多有少,但其中关于他们人生的细微线索,都是可以作为一个大的阅读主题的延伸。而这个思索和阅读的过程,让人可以合上书后,对自己要如何读书做人有了更心安理得的笃定感。

  :中间五人乃全书精华

  《他们说》读后感(四):人生,读书,教育

  书与人生

  - -------------------《他们说》读后感

  书的历史首先是从文字开始的,正是由于文字的出现才有了书籍。从刻写在石头和泥巴上的人类最早的书籍,到后来的纸莎草卷,羊皮纸等书写载体。图书从出现开始就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书籍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贡献难以估计。

  前不久在图书馆“猎艳”时,无意间发现者一本书。它之所以能在群书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很好看,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书的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很阴柔的红色,正面放着由九位受访者组成的九宫格。翻开书以后洁净微黄的纸上印着跳动着的雅黑字体。单纯看他的外表就足以谈的上爱不释手了。就如翻开书以后看到的第一位受访者,日本的设计巨匠,说的那样“书不应该是廉价的,而应该是豪华的享受,书应该是愿意坐在读者身边的朋友,是读者的情人。所以不应该只出版廉价的书也应该出版昂贵的豪华的书,否则书就无法继续存在了。便宜的书是信息的浓缩,可以轻易的为电脑所取代,但美丽的书不属于那里。”美丽的书是很适合做情人的。

  可是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便宜的书是信息的浓缩,可以轻易为电脑所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对纸质书的排挤越来越强烈,网络慢慢的取代了书籍承载信息的作用。有了问题“百度一下”,远比去图书馆找一本书便捷多了,网络虽然是比任何百科全书都更全更多。但网络的功能发挥到什么地步完全是要看使用者,他的信息很多,但有时候信息过多,有根没有就是一回事了。更不幸的是,网络绝大部分的内容是信息而不是知识。像微博,说说,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平台,他所能提供的90%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信息,很难想象你能从140字的内容里获得什么有用的东西,更坏的是长期的阅读碎片化的信息会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造成的结果是,你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无法进行长时间的阅读。这是尼古拉斯在《浅薄》一书中谈到的观点。现在是一个书籍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一年所印刷出来的书籍,远超于前几个世纪的总和,可是躺在我们手里的往往是“三星,苹果,HTC。”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

  书中接受访谈的几位人物,都有着长期读书的习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詹宏志。

  他是走到哪里都要背着一个书包,装置在各种情形下要读的书,他说:“年轻的时候,一坐下来看书,就会拿出笔记现在不会了,读书是用来打发生命的并没有用它来干什么,我说我这是阅读快感政策。他孤独地通过鼠来解决问题,从开始的编辑到后来的市场营销种种知识他都是通过读书自学而来的。反观生活中的我们,很少有人能有读书的习惯,有读书习惯的也多是读写只能带来感官享受的网络小说,难以产生与作者在心灵深处的共鸣,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人生来说,读书的能力是上帝赐予我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美妙体验。也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作为学生的我们则是为了保研,为了找工作,这些事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人生其实也能过得更好一点,不要把你的欲望,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也自我教育追求“高,大,上”从来没想过这里的问题,从来没有人给你讲,你的人生即使是最后一名,但是,你却比别人多看了几朵花。

  写到这里,越来越感觉现在的教育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为了上一个更好的学校。从小学开始就要准备着开始上重点初中,到了初中则开始准备重点高中,然后继续“一路向北”离开没有幸福的季节,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学生的成绩等于老师的业绩,校长的效绩,所以老师也常常有点无所不用其极,威逼利诱。不断地向你灌输,等你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就等于这辈子衣食无忧。如果没考上大学,就像是这个世界上失去了光一样。

  当教育等于考试,而不再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不再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提问,去成长。不断地给你添加欲望,等你上了大学,往往会有更坏的情况,因为大学离开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与呵护”,你未来得及培养的自觉性,只会让你堕落到撒旦的那一边,打游戏,去夜店,翘课,人生变得没有目的与方向,也就失去了继续搏杀的“动力”。

  而那些被尊敬的称之为“学霸”的人,也常常怀着一颗“比,帮,赶,超”的心态,为了保研,为了下一步的“衣食无忧”,而相互“比较”着学习,相互模仿,高中老师的深切嘱咐依然回荡在耳边“应该向XXX同学学习”。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则其善者而从之,但是对于没有方向,没有人生目的的人来说,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人生,只是又将自己置于何去何从的地位呢?

  用书中的一段作为结尾吧。“你如果在人生的过程中努力冲刺,我觉得很好,但是如果不想跑了,要坐在路边休息一下,那也很好,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你看到路边美丽的景色,干脆要停下来浏览,那也很好”。

  人生,不一定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更远!

  《他们说》读后感(五):与书相伴,感悟人生

  1956年,一个韩国华侨的家庭里,幸运地诞生了一个男孩子。

  不幸的是,这个孩子患有小儿麻痹症,也正因此,几十年后的台湾才有了一位“轮椅上的出版家”,这个人就是郝明义。当然,这位台湾传奇的出版人,最早为我们熟知还不是因为他的出版人身份,而是源于他的著作。

  最初知道郝明义是从他的译作《如何阅读一本书》开始的,书虽浅显,但道义深刻,值得思考和谨记。接着又看了他的《越读者》与《工作DNA》,才逐渐为这位传奇的出版人、作家所深深折服。因为是出版人,所以郝明义结识了很多文化、出版、艺术界的杰出人物。郝明义与他们谈书,谈出版,谈文化,谈人生,这些谈话又结集成册,所以有了这本《他们说》。

  《他们说》收编了郝明义与詹宏志、张隆溪、南方朔等九位文化、出版、艺术界杰出人物的九篇访谈,内容精炼而丰富。书的副标题是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但谈话内容早已跨越出版、写作,更涵盖了艺术设计、策划、学术研究等众多领域,涉及工作、家庭、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深入浅出地展示了爱书人关于书及人生的思考。

  郝明义说“与其为了多活几年而限制生命,还不如把生命浓缩于尽情地冲刺”,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当一个人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一项事业,那么他的生命里还能剩下什么属于自己?想必唯有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吧。郝明义是在用生命工作,他也一直在抗拒上天对他身体上的伤害,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影响。当然,郝明义成功了,而且很成功。

  这本书中对话的人物,也都是各界的杰出人物。有设计界巨人,国际视觉艺术大师杉浦康平;有著名文化学者,中西方文化摆渡者张隆溪;有永远的批判知识分子,重要的民间学者南方朔;有台湾全才鬼才,文化先锋,意见领袖詹宏志;有“意识形态”创立人,非常规的卖稿大王郑松茂;有台湾资深设计师,跨界艺术家Akibo;有明星广告人,“许氏风格”创始人许舜英;有自成一派的史学家,“大历史观”倡导者黄仁宇;还有世界书展之父,传奇策展人卫浩世。

  当然这些人物有的耳熟能详,有的却不曾耳闻,这本也无可厚非,毕竟术业有专攻,印象深刻的却是詹宏志与南方朔二位。去年五月间,在一家名唤字里行间的书店里,有幸听过詹宏志先生的讲座。讲的是文化、电影以及社会问题,这位被称作“台湾第一才子”的鬼才,以其创意和对文化及网络趋势与社会问题的精辟见解而广受尊重。另一位南方朔先生虽未曾谋面,但作为诗人以及时政评论家,南方朔每每以他独特而犀利的言辞广受新闻媒体的关注。

  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而我们,唯有站在前辈的肩膀上来阅读、来思考,来感悟人生。

  《他们说》读后感(六):听他们说,然后自己读——读《他们说》

  在我眼中,阅读领域里面,郝明义绝对是个不可忽视的人物,他翻译了经典作品《如何阅读一本书》,让我第一次知道关于阅读,还有很多知识、技巧和框架。随后他又自己写了一本《越读者》,把书比作美食,邀请我们一起进行书的饕餮盛宴。而他的其他领域的著作,如《工作DNA》、《一只牡羊的金刚经笔记》也都是我手不释卷的经典。因此,在图书馆浏览的时候意外发现这本《他们说——有关书与人生的一些访谈》,简直如获珍宝一般兴奋。而阅读以后发现,这本书既《越读者》之后,通过对9位文化界知识界的精英先学的访谈,阐明他们对阅读和学习的理解感受,更加深刻的阐述了关于读书与丰满自己人格、充实自己人生的作用和方法。算是一本关于阅读的好书。书中的很多观点都让我有种“於我心有戚戚焉”的感触:

  相信书和尽信书

  古人有句话叫做“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是如果完全相信书上的话,还不如没有读过书。这是孟子的名言,为的是鼓励大家不要读死书,死读书,反而丧失了自己的思想,但在《他们说》中,却提倡“相信书”,这里面有什么区别呢?

  首先相信不等于盲信。阅读一本书有不同的方法提取书中的知识,完全盲从,如海绵一样吸收知识是一种方法,像煮咖啡那样萃取提炼精华是另一种方法。作者提倡的就是后者。

  如何相信书呢?作者说了这样一个观点:

  真正的阅读,是要和作者come to terms(达成协议),跟作者讨价还价,这样才能真正得到东西。如果只听作者单方面说,那只是鹦鹉一样的知识,不是真正知识。而读书的时候很多人太容易按照字面的意思去读,并没有真的让作者说出话来,你既然没有深入理解作者这本书的灵魂,自然谈不上相信他。

  这里的观点和《如何阅读一本书》一样,相信书不是相信作者,而是通过阅读并认真思考以后,使用分析阅读甚至主题阅读放方法,萃取知识,分析观点,然后找到书中的各种预设立场、隐含前提以及逻辑思路,说到底相信书还是相信自己阅读后的主动思考。

  阅读内容的选择

  很多人一开始阅读的时候,总是习惯跟着潮流走,什么书畅销读什么,什么书受欢迎就读什么,一点儿也不考虑自己是否真正需要这本书。原本我认为这种阅读跟风的习惯和那种阅读刻意求偏求怪的习惯一样,都是非常要不得的。而这本书里面的观点却大相径庭:认为跟着别人走,只看畅销书也没有什么大不了,跟着趋势走,经验积累以后,就会慢慢反省,反省的多了,自然而然的提高自己的品味和水准,会主动的选择适合自己的书去看了。这里面关键的一点就是先去阅读,然后喜欢阅读,才会自由的去阅读。

  作者当然主张阅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不同年龄层次的人再去读它,都能学到不同东西的书。西方社会里面,越是好的大学越提倡阅读经典。经典的作用就是让我们了解古今知识的演变,让我们体会到永恒的价值在哪里,那些接触的人们怎样思考问题,可以学到哪些有用的思维和逻辑。

  有一本看家的书

  当今世界上,不,即便是仅仅是在中国,每年出版的新书都是汗牛塞栋,加上网络上源源不断产生的文字作品,更是不计其数。虽然书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道理并没有成倍的增加。以前在个人成长导师班上,我的mentor易仁永澄曾经告诫我说,“每个人都应该有一本看家的书”,这个观点在《他们说》中也有体现:

  每个人心中一定有一本书他非常非常喜欢,想把它介绍给别人。。。

  其实我感觉所谓“看家”的书,不仅仅是喜欢的问题,而是符合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这本书不一定是形而上的道学书,但一定体现了自己的“道”。北宋名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并非他一生只看过半部论语,而是说这半部论语其实就是“看家”的书。他非常赞同并践行论语的时间观和方法论,仅此而已。当然所谓“看家的书”并非只有这种经典中的经典,如果一本书,不管是小说还是诗歌,能让你看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感受到价值观的存在,就有可能成为你的看家书籍。当然,如果它真的成为你的看家书,就必须蕴含足够丰富的内容,作者的层次足够高才行。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随着自己不断成长,你的看家书将会不得不不断改变,就像不断搬家的小孩一样,难以稳定并找到朋友。。。。。。

  这本书是以访谈的形式进行的,所以除了我刚刚说的几条对我印象深刻的内容以外,还有很多形式很棒的内容,比如关于阅读品味问题啦,比如发挥孩子阅读想象力问题啦,还有作者记录已故大师黄仁宇先生“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观点啦,都是非常有价值或让人感兴趣的地方。但这本书在我眼中看来,我感觉作者的核心观点是:

  阅读是形式,通过阅读引发思考才是本质。而这种思考,就是真正经典的品味。

  《他们说》读后感(七):一本让人笑出声来的书

  《他们说》读后感(八):他们说阅读

  时间

  有一段时间,网上一度盛传关于詹宏志阅读的一篇文章,说他是个狂热的读书人,狂热到什么程度呢?吃饭的时候在阅读,等人的时候在阅读,坐车的时候在阅读,这些也就罢了,更让人觉得他有点呆的是在街上走路,等红绿灯的时候他也在阅读。

  他说自己是个很自闭的人,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来自于书本,所以是made by books,and ruined by books. 他对于阅读,最让我羡慕,而自己又做不到的一点是:

  十二点睡,四点起来,一直维持了20年,即使外出旅行也是如此,到那个时间就自然醒来。那时候周围环境是静止的状态,这状态跟晚上又不太一样,晚上读书是“渐入困境”,早上读书是“渐入佳境”。

  我知道很多作家会早起来写作,比如海明威,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村上春树,又比如爱丽丝·门罗。不知道的是,有人也如此认真、神圣地对待阅读。

  空间

  富媒体时代,不仅消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思想传播的途径也更加广泛。朋友圈,人人,QQ空间都是朋友们转发分享的所谓“干货”,很多微信公共账号也滥竽充数地编辑着这些“思想的海滩上晒干的海蜇皮”。太容易接触到,就消解了神圣与权威,因此走下神坛的思想并没有更好地被人们所吸收,反而是越多的传播,越多的排斥,至少我从来没有转发也不曾阅读过那种所谓“干货”的文章。

  阅读是需要空间的。随时随地拿起手机都可以阅读的大多是打发生命的“快感阅读”;在图书馆的时候,我们就更容易阅读复艰深的内容;同样,在临睡前的床上却更愿意进行些有助于入睡的轻阅读。

  固定的空间是举行仪式的一个必须条件,就像做礼拜的基督徒一定要去教堂,古代皇帝求神求雨一定要去祭坛。固定的阅读、写作空间对于很多作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帕慕克在《别样的色彩》中说自己每天都会离开家,去自己的书房,一间隔一条街的公寓,他像上班一样严格的遵守自己的规则:

  三十年来,我平均每天会在屋中度过十个小时,坐在书桌旁写作。而如果你只考虑那些尚属出色、已经发表了的文章,那么我每天的成果还远远不到半页。我写的东西大多都达不到我自己的质量要求。

  阅读不见得一定得要有个书房,关键是你得给自己找到一个空间,在这里,你愿意去阅读那些能够“咬伤、刺痛我们的书,那些像砍进我们内心冰封的大海般的斧头的书”。

  方法

  常见有人要别人给自己推荐书,问别人是怎么找自己喜欢的书的。张大春在《城邦暴力团》中讲“我”是如何通过一本讲述奇门遁甲的书,发现更多奇人异书的,那方法就是——接驳式阅读,即按照正在阅读的这本书提到的线索,去寻找那些曾带给作者启发的书。

  当然,在网络时代,喜欢给别人推荐书单的人大有人在,所以似乎找到那些好书不是困难的事。困难的是,给自己一个去读他们的理由。你当然可以仅仅是因为兴趣爱好去读小说,读散文,读经济学,读教人学会思考的各种各样的书。可是这种毫无目的的阅读其实无异于网页上的超链接阅读。阅读之后,缺少系统性的反思时,收获就更是微乎其微了。

  所以不管是詹宏志还是现在给大家读书的罗振宇,在兴趣阅读的背景下,还有一个让他们与众不同的方法是——主题阅读。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作者解释到:

  你是为了要解决自己的问题才阅读——而不是为了这本书本身的目的而阅读。

  大凡在读书方面有点心得体会的人,必定是为了求解心中的疑惑,就某个主题涉及的所有相关书籍进行系统性的阅读之后,才能真正有所得。广泛而毫无主线的阅读只会让你变成书的奴隶,并不比那些在网络追踪新闻或者热帖的人更有内涵。

  所以,如果你阅读的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谨以此文告诫自己。

  《他们说》读后感(九):他们说 读后录

  郝明义先生的blog,更新到2011-6月停止了

  http://blog.sina.com.cn/u/1243676412

  这本书刚开始翻的时候就是南方朔的关于阅读的采访内容吸引着我,看完以后,其他部分有所补充,但还是这部分价值最大。

  书记有些内容更新了我的观念,或印证最近的感受。

  比方:

  知识面来源广,才能更高更通。

  知识面广可防止思想偏差。

  方程式代换,简单实用,防止最基本的逻辑自相矛盾。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可以是方程式代换的逻辑所得。

  他们推荐了不少的书和杂志,是可以反复看的经典书籍。

  少一点才能多一点:少和多的关系也是我最近感受到的,只有其它方面少一点,才能在最重要的地方多一点。

  书籍设计是蛮考究。

  里面好几位都是早睡早起类型。

  推荐图书:

  《少一点》《less》:少一点,才能多一点。

  荷马的诗(故事形式)

  弥尔顿《失乐园》

  英诗金库《The golden treasury》

  奥斯丁的小说(有助于社会化,从任性到圆熟,社会化就是情绪管理,与别人有较好的互动关系)

  蒙田的散文(引用很多拉丁诗人、希腊诗人的话,说理之后就来几句诗,有文采,对于调剂阅读节奏很有帮助)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多读各行业的经典著作,如果不打算专业读书,那就读文学经典。因为有故事有文采,阅读起来轻松,而且有立即的感受。

  文学永远是最大的综合智慧来源。

  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经济学书籍)

  营造战争(行动类型,分析图)

  抵达之谜

  纽约客(new yoker)

  推荐的杂志(这会让人有一个世界观)

  (南方朔说他是读了诗以后,才发现外国的报纸编辑很有水平,经常引用诗句):

  纽约时报

  华盛顿邮报

  洛杉矶时报

  华尔街日报

  推荐学派:

  经济学人(偏右)

  社会主义评论、新左评论(偏左)

  纽约时报(折中不偏颇,知识分子的性格很强,有文采,还有很多值得注意的信息)

  纽约书评(一本书可能会把主题相关的五六本书一起评价,让人对整个系统比较清楚)

  多读与听历史著名的演讲集(感受伟人是如何思考问题了,比方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讲)

  林肯经常翻阅圣经。

  摘录:

  经典作用:了解古今演变,永恒的价值。还可以感受到伟人们是如何面对问题,思考问题的,且可学到很有用的思维逻辑。

  网络小说就是文学的再口语化。

  阅读、听音乐、看电影、看表演,各种文艺活动之中,如果阅读的时间都不够,其它就会放弃掉。

  做生意做到后面就是摸行情,读书读到后面也是读行情。

  在工作中要有一定的警觉,看到工作的未来趋势。

  随着趋势走,经验积累多了,会自然会形成反省。

  品味需要自觉,生活和行为有很多层次,能够感知到自己的层次。

  自觉和思考有关。破坏思考、思想,就是破品味。

  宗教走向基本教义派,他就失去了和其他文明对话和理解的机会,减少了思考的可能。

  对新事物要观察,体会一下,再决定吸收与否。

  通过阅读培养智慧、感性、谈话与思维的方式,能多读当然好,若不能多读,反复去读经典著作,反复咀嚼,体会深刻的意蕴,也能获得很多。

  读诗是获得敏锐语感的最佳途径。英语和汉语在语句组织,节奏和表达方式上很不同。多读英文文学经典,尤其是诗,可以获得了较好的英文语感。

  庄子.外物:知无用而始可与言用也。

  文风的形成,不太可能是靠实用,而是对知识文化本身的领悟。

  上升的阶级永远在读书,下降的阶级不读书的。

  多读英文书原版书,不要畏惧不懂得单词,单词就那些,多读以后就逐渐认识了。

  要有一个广泛的知识来源,只有广才能高,才能通。

  知识多了,读书就会快。

  书读得多以后就发现,人类的道理没太多。

  书读多了以后,感性比较发达,与别人相处比较融洽一些。有益于人生的机会之窗。

  当一个行业可以赚钱的时候,厉害的人就进来了。

  人类理想、现实、人的品质,需要一段时间调试适。很多时候,社会经常是理想先走,整个文化还不能配合,人的品质还不能配合。

  真正的思想能力的启发,就是用方程式代换。这会让质问能力变强。把a和b颠倒过来,原来的双重标准,逻辑不一致,最基本的逻辑自我矛盾问题就可以克服了。只要不发生最基本的逻辑错误,思考能力就会增长。

  很多思考的问题和言语都有关,怎么设定概念,就限制了怎么去思考,而且决定了答案。

  一个问题既然要花时间去找答案,首先就得花时间搞清楚这个问题,这题目本身是否有问题?问这个答案要干嘛,能做什么?假问题的特质就是非常模糊,含混。

  春秋时代,文字很少,所以论语孟子都是用对话的方式讲点简单的道理,表达的观念不会太复杂。到了汉朝以后,文字多了,汉赋描述一件事物用的形容词、名词,不重复,意象丰富。所以写文章人可以多读一点汉赋。

  詹宏志(台湾作家、出版人):早起读书,早上4:30。按主题,有计划的找相关书籍,寻找渊源,建立自己的理解脉络。有时候,同时三四个主题。

  若没有触及到作者的灵魂,就谈不上相信与否的问题。

  他读书目的,为了一个更大世界的向往。

  网络上,信息之间的关系是由使用者决定的,如果使用者自己没有一个系统,信息发挥力量不大。网络需要高阶的训练才能产生力量,否则只是在其中到处逛荡。

  网络查资料,从占有知识的感受,过渡到查证知识的观念。

  一本书卖不好表示当下的社会并不需要它。并不代表它本身不好,如果它有价值,当下要找非市场性的框架来处理。如果用到市场的架构,就要针对它的结构。

  创业的动机就是有证明的一个事情。企图做什么事情的人对社会必然会直接有冲突,所以要看得开。

  学经济使一个人会想到用理性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而不会用社会上既定的强势弱势来分类来定义。

  郑松茂(广告人)早睡早起类型。

  微型人生的理论:少一点才能多一点。

  欲望少了一些,反而会增强行动的力量,因为挫折会少了,不舒服、不愉快的感觉会比以前少了很多,状态更为健康。

  少和多运用在工作上,区别在于有思考和没思考。没思考就会自然要多要大,有思考的话就会少了很多。这背后的差别,就是以前是顺着主流的价值观,现在是顺着自己思考以后的自然选择。

  不是努力了就一定会得到什么,这不合逻辑,努力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事业成功不仅是因为你努力,而是更大原因是做对了决定。所以,人应该保持一种可以随时做最好的决定的状态。要保持这个状态首先就不要贪心,不要有错误的欲望,剪除在做决策时会干扰自己的因素。

  广告就是改变消费者态度。

  工作情绪受影响,把放松的活动结合起来,有一个组合。

  对于不可掌握了部分,要用一种轻松的应对方式、态度。而可掌握的部分是绝对不可以松懈的。这两个部分要分的清楚,用不同方式对待,

  人生最好早点明白他的追求到底怎么组合起来。

  育儿观念,教育孩子一人负担一半,让孩子有承担观念。

  工具越来越扁平化,最重要依然是最基本的创造力。

  所有的艺术必须和那个地方的生命有关,才美。

  选择的书籍,文字需要一种美学。

  跨领域的思考能力。

  黄仁宇:西学为体,中学为用。

  一个逝去的人能继续活在别人心中。

  任何事情做到极致的时候,都会有一些极致的感受。

  《他们说》读后感(十):人生,读书,教育

  书与人生

  - -------------------《他们说》读后感

  书的历史首先是从文字开始的,正是由于文字的出现才有了书籍。从刻写在石头和泥巴上的人类最早的书籍,到后来的纸莎草卷,羊皮纸等书写载体。图书从出现开始就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书籍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的贡献难以估计。

  前不久在图书馆“猎艳”时,无意间发现者一本书。它之所以能在群书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它很好看,流露出一种自然的美。书的封面采用的是一种很阴柔的红色,正面放着由九位受访者组成的九宫格。翻开书以后洁净微黄的纸上印着跳动着的雅黑字体。单纯看他的外表就足以谈的上爱不释手了。就如翻开书以后看到的第一位受访者,日本的设计巨匠,说的那样“书不应该是廉价的,而应该是豪华的享受,书应该是愿意坐在读者身边的朋友,是读者的情人。所以不应该只出版廉价的书也应该出版昂贵的豪华的书,否则书就无法继续存在了。便宜的书是信息的浓缩,可以轻易的为电脑所取代,但美丽的书不属于那里。”美丽的书是很适合做情人的。

  可是正如书中提到的那样,便宜的书是信息的浓缩,可以轻易为电脑所取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对纸质书的排挤越来越强烈,网络慢慢的取代了书籍承载信息的作用。有了问题“百度一下”,远比去图书馆找一本书便捷多了,网络虽然是比任何百科全书都更全更多。但网络的功能发挥到什么地步完全是要看使用者,他的信息很多,但有时候信息过多,有根没有就是一回事了。更不幸的是,网络绝大部分的内容是信息而不是知识。像微博,说说,朋友圈这样的社交平台,他所能提供的90%的内容都是碎片化的信息,很难想象你能从140字的内容里获得什么有用的东西,更坏的是长期的阅读碎片化的信息会改变自己的阅读习惯,造成的结果是,你难以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从而无法进行长时间的阅读。这是尼古拉斯在《浅薄》一书中谈到的观点。现在是一个书籍极大丰富的时代,我们一年所印刷出来的书籍,远超于前几个世纪的总和,可是躺在我们手里的往往是“三星,苹果,HTC。”这是不是一种讽刺呢?

  书中接受访谈的几位人物,都有着长期读书的习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詹宏志。

  他是走到哪里都要背着一个书包,装置在各种情形下要读的书,他说:“年轻的时候,一坐下来看书,就会拿出笔记现在不会了,读书是用来打发生命的并没有用它来干什么,我说我这是阅读快感政策。他孤独地通过鼠来解决问题,从开始的编辑到后来的市场营销种种知识他都是通过读书自学而来的。反观生活中的我们,很少有人能有读书的习惯,有读书习惯的也多是读写只能带来感官享受的网络小说,难以产生与作者在心灵深处的共鸣,从而对自己的人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人生来说,读书的能力是上帝赐予我们进行心与心交流的美妙体验。也有一些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为了工作,为了事业,作为学生的我们则是为了保研,为了找工作,这些事本来无可厚非但是人生其实也能过得更好一点,不要把你的欲望,我们从小就被教育,也自我教育追求“高,大,上”从来没想过这里的问题,从来没有人给你讲,你的人生即使是最后一名,但是,你却比别人多看了几朵花。

  写到这里,越来越感觉现在的教育逐渐失去了它原本的目的只是为了考试,为了上一个更好的学校。从小学开始就要准备着开始上重点初中,到了初中则开始准备重点高中,然后继续“一路向北”离开没有幸福的季节,在目前的情况下由于学生的成绩等于老师的业绩,校长的效绩,所以老师也常常有点无所不用其极,威逼利诱。不断地向你灌输,等你上了一所名牌大学就等于这辈子衣食无忧。如果没考上大学,就像是这个世界上失去了光一样。

  当教育等于考试,而不再培养学生读书的能力,不再让学生去探索,去思考,去提问,去成长。不断地给你添加欲望,等你上了大学,往往会有更坏的情况,因为大学离开了父母无微不至的“爱与呵护”,你未来得及培养的自觉性,只会让你堕落到撒旦的那一边,打游戏,去夜店,翘课,人生变得没有目的与方向,也就失去了继续搏杀的“动力”。

  而那些被尊敬的称之为“学霸”的人,也常常怀着一颗“比,帮,赶,超”的心态,为了保研,为了下一步的“衣食无忧”,而相互“比较”着学习,相互模仿,高中老师的深切嘱咐依然回荡在耳边“应该向XXX同学学习”。这个出发点是好的,则其善者而从之,但是对于没有方向,没有人生目的的人来说,一味的模仿别人的人生,只是又将自己置于何去何从的地位呢?

  用书中的一段作为结尾吧。“你如果在人生的过程中努力冲刺,我觉得很好,但是如果不想跑了,要坐在路边休息一下,那也很好,如果在整个过程中,你看到路边美丽的景色,干脆要停下来浏览,那也很好”。

  人生,不一定要比别人跑得更快更远!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