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病隙碎笔》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病隙碎笔》读后感10篇

2018-08-20 05:4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病隙碎笔》读后感10篇

  《病隙碎笔》是一本由史铁生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4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病隙碎笔》读后感(一):人生就是爱情残缺

  每次心情低落时候都会翻开史铁生的这本书,很逗,这书里像是有魔力一样,每读一次我就有不一样的感受,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新生。促使我,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心流,而不是选择逃避。人这一生必然会有很多欲望物质欲、控制欲、权力欲…总之,每个人巴不得自己就是上帝,能够掌控整个世界,可现实总会让你低头,明白自己是多么小的一颗铺路石。

  一、关于爱情

  以前的自己经常因为爱情迷茫,最重要的是痛不欲生变成了常态。还有什么比彼此深爱却要眼睁睁看着心爱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更让人痛苦的事呢?我时常感叹,也许我就是世界上最可怜的人吧,上帝给了我幸福,又横刀夺爱!让我如何不愤恨?!多少个彻夜不眠的夜晚,多少次眼泪湿润了枕巾,多少次不愉快的争吵,多少次痛苦心路历程。时至今日,我还是不敢说,我放下了,不在乎那个人了。我不敢。

  这本书真是一本良药。在我最痛的时候,让我感受到了止疼药的好处。爱情并非单纯的是肉体关系,爱情讲究的是心灵的敞开,性只是爱情的形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爱情,根本上是讲求共同经受磨难危难之时互相帮扶,共同享受精神欢愉等等。看完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之前对爱情的理解真是过于片面,根本侮辱了爱情这两个神圣字眼

  终于明白了精神之我的重要性

  二、关于残疾

  原来我也是个残疾人。一直觉得自己很健全,只是情绪里老是蕴藏着自卑不自信,总感觉有什么东西阻碍自己前行,且总是归咎于自己的懒惰

  人的不可能、受限制即是残疾,残疾是与生俱来的,因为你总是有做不到的事。在残疾部分,我有以下几点领悟

  1.自信只有在经历苦难过程中才会不断体现。约伯的自信发人深省…人真是个奇怪生物,对于好的事情总是记不住,可是对于坏的事情却总是印象深刻,所以总是有人说自己真倒霉如何如何,其实此刻的自己总是最幸福的,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会不会增添一个“更”…

  2.人是一堆热情的堆积。这句话说得真是让我无法反驳,因为很多时候我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那么多热情去做一件事情?做完之后洋洋得意,随即又陷入低谷。无限循环

  3.人生的意义不是被给予,而是自己提出的。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这一生的意义应该是什么呢?想了很多次都得不到答案。这本书告诉我,人生的意义是向内寻找的,而不是外在的。那我内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我告诉自己,从内在的看,我要不断的超越自己,我要从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开始,直至净化自己的灵魂。很赞同作者观点科学可以直接继承,可是人生的意义必须要自己经历,穿过激流,渡过险滩,爬上山巅才能明白这意义到底是什么。

  三、关于作者

  这是一本多么让人震撼的著作。来自于一个残疾人的心路历程!他的内容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身残志坚。他真的是将生命的意义从自己的内在中深深地挖掘了出来!这意义与他个人是反思、是记忆、是心路历程,于他人而言是借鉴、是参照、是学习榜样

  既然每个人都是残疾的,那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向作者这般真诚的面对自己的心流,坚定地爬上自己的巅峰,去感受生命的意义呢?!

  我会努力

  《病隙碎笔》读后感(二):写于走神之间的碎语

  平均是让人在终点站齐,平等让人在起点排好。先生对很多事情的见解透彻并且独到,但唯独让我难受的是大篇大篇的文字推论。可能我是个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人,所以常常看了一些,思绪便不知跑到哪里去,再回神时候已经翻过好几页。

  虽然常常在大段文字中走神,却也常常能被先生看透人生、穿越生死金句勾回。

  写作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这世间追根究底也只有莎翁笔下那一个哈姆雷特,剩下的哈姆雷特都是世人在用自己的心塑造不同的哈姆雷特。

  如果有人一边自怨自艾没人懂却又不停抱怨,那他只是在自我诉说,而且他需要的也仅仅是自我诉说,让他不停的说,不停的说,终有一天他也疲惫于复述那些痛苦,终有一天会在心里吹响快乐小号。但是做为这个诉说者,你可要想想,你这样不停诉说,是否扰乱了别人的生活,是否打扰了别人的愉悦心情。如果只顾自己倾诉,自己开心,这个人便不值得被倾听,因为他是那么的自私

  不肖子孙有一部分只因为不像先辈,或者不按照先辈心中的想法去生活,但是如果子子孙孙全都按照先辈的方式过活,万万辈的人又与一代人有和区别人类又为什么要更新迭代,科技又何以进步发展

  如果感觉对生活不满意,不如向后向下看,看看处在疼痛中的人,但看了处在疼痛中的人并不是让我们就此知足,而是知足然后勇,向下看保证你不被生活摧残绝望,但一味的向下看只能沦落到最底层,所以向下看一下就好。

  生活中只有更,没有最,放平心态,拟在未来可能会更开心、更伤心、更成功、更失败……生命中无数个“更”磨炼了你的意志,经历过一次次“更”的你必然离彼岸更近一些,但你要知道彼岸无岸,到达彼岸时即终结之时。

  其实像我这种不停走神的人本不该写这本书的评语,但又偏偏在看完后也想写下自己还残留的些许思绪。我虽敬重先生对人生的透彻,但也深刻明晰这种散文式的文章着实无法吸引到我,希望有一天心神宁静之后能细读碎笔。

  《病隙碎笔》读后感(三):病隙碎笔

  1.正如浪与水。我写过:浪是水,浪消失了,谁还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浪活着,是水,浪死了,还是水。水是浪的根据,浪的归宿,水是浪的无穷与永恒

  2.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着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3.如果不是所有的生命(所有的人)都有着对意义的描画与忧虑,那就是说,意义并非与生俱来。意义不是先天的赋予,而显然是后天建立也就是说,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使它有意义,是“我”,使生命获得意义。

  4.尴尬是一种可贵能力。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和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这不值得惊慌,也最好不要逃避,莫如由着它日日夜夜惊扰你的良知,质问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进退维谷之日正可能是别有洞天之时,这差不多能算规律

  《病隙碎笔》读后感(四):而健康的人满腹牢骚

  这么说吧,我不喜欢作者。

读此书的心情变化如下

  16:读了十来页了似乎没啥好感。平时看的随笔有趣而接地气,史铁生真是……捯饬自个儿了。可能是心不够静?但真的无心潮澎湃感。况且作者的文笔“太好”,好得欠真实,要是谈感情直抒胸臆谈人生哲学严肃不行吗?亦理亦感的,有些幻幻然。

  41:又有读不下去之感了……太鸡汤文了。作者一定是没有时间精力做别的,因此一直拷问自己,再自己想答案,可问题是自我封闭式的思考要谁来勘误呢!太老实啦……

  77:这儿的一段爱情观还算是不那么无趣,但我这小姑娘的眼里仍觉得不对味。您不曾经历的东西怎么来的体会呢?

  101:我真的好累,我没法给他四星了……这段探讨的是个体与精神,与其说是“探讨”,倒不如说是借用名言然后将几个词连用几遍串几个句子,越复杂越看起来牛逼。看起来牛逼有啥用!?似乎写作就是为了对仗工整?况且这工整又不优美,真真岂有此理!另外,一个大男人,一直叫自己铁生铁生的,呃,真尴尬呀……

  169:关于作者对“精神与肉体”这一哲学命题的探讨,我又忍不住发牢骚。假如这确是他自己的思考所得,一个字,牛,印证了我先前想到的:“凭无所事事而得。”尽管我无法知道他这些华丽论断和诘问的来源,但有一点很明确,不系统。(真不知道自己哪来的勇气如此批评。)也许一个“作家”、搞文学创作的,是没什么理由写出系统思辨的“论文”来。但我真的觉得史铁生的思想和语言是脱节的,十分淳朴热情的情感和思考偏要套上细腻的文法,还是那四个字,捯饬自个。假如这能顺出思路来倒也完满,可为何一定要宏大呢?作者自己说希望写作者、读者贡献迷途,可自己呢?贡献了残疾这一迷途,竟搬出一整套人生哲学来帮自己,而最后也只帮了自己和借好词好句写作文学生

  197:①作者也太谦虚了吧……已经读到了好几次说自己没有学问了。过分强调又似在标榜了,还有就是,要真觉得有不足,请快补上吧。②揪住了某人某一句直白的话不放而做批评——“小说还是得好看”这句话。我觉得没问题呀,作者真是太把自己当成清高文人了,“官话”说多了倒忘了“白话”了吗!

  203:评《情戒》我读过梁文道评的情戒,明明同一个故事,却评得太不同了。两相比较更能看出史铁生性格中的矛盾来,极力掩饰软弱,但明眼人一眼拆穿,掩饰罢了。为何我没法喜欢史铁生。也许是别的风格先入了我的主,也许是我和史铁生的风格、性格太不一样了。读书如遇人,我既爱直白粗犷如冯唐阿城,又舍不下玩转曼妙如木心杜拉斯,但这两极端之间的,却觉得无味了。史的旷达终究囿于身体残疾,而辞藻灵敏度却也不足到令我感动。以至于我读书时,总将他和轮椅联系在一起,而没法到达别的境界。我想这不是我的问题。史用例时不喜欢就事论事,而是什么都往“生命”呀、“人性”呀上面堆,似是被他引用的艺术品本就无自身思想,太片面太片面了,也无怪他抓不住别人作品精气神而单单陷在自我的圈套里咯。

  222:呵,忽然开始谈政治了,我甚至已看见他在此处可供我揪的毛病了。关于平均主义:作者一定不是坚定的唯物史观者,此点不作展开。平均、平等应由物质到精神吧?作者的漏洞上文的哲学命题一样,不系统。上文已自我总结出“仁爱”的伟大性,那么在物质面前的动摇是受了什么影响呢?作者并没有理解“仁”这个字哇。自我的奋斗与自我的奉献都应算作仁(除此外涵盖的仍很多),这是人生的终极哲学,怎好以“分享”而笼统地以偏概全国家制度层面实际与个人处境基本一致,人自有求利的本性,不是说共同富裕不好,而是在物质仍未发展到极致社会,又何来条件得以“天下大同”?这并非一句“爱”或“善”便能解决的,“大庇天下寒士”是愿景,但你没有“千万广厦”又怎么能“尽欢颜”呢?希望作者想问题别只从个体出发。

以下为全书书评

  总算是让我看完了,可能再也没兴趣看他的其他书了。嚷嚷着只有几个意思:①我残疾,但是我很乐观坚强。②人生而平等嘛,天赋人权嘛。③要尊重神哦,这个神不是迷信,是规律和你自己。④这个社会制度真差真不公平

  我写这些之前,仔细思考了一下,究竟是不是因为自己心太躁了。结果答案是:“不是。”我可以这么说,几乎没有什么让我感到共鸣的句子,就更别提震撼与学习了。

  其实史铁生是很在意自己的残疾的。自然,我没法体会他的心境,不知他在其中所经历的痛苦。但他作为一个,自认是一个作家,为什么总强调着“我是一个残疾作家”,似乎无时不刻不在讨人的同情。余秀华也脑瘫呀,我怎么在她的大部分诗中读不出她为残疾而如史般痛苦?霍金也瘫痪呀,我们说起他,难道是瘫痪的伟大科学家吗?是,这是史铁生的劫难,使他和众人分离而没有正常的生活。但为何一生只抓着这一个劫难不放呢?既已选择写作这条道,就应该勇敢披荆斩棘嘛,只强调痛苦的话,比沿街乞讨又好到哪里去呢?好在他的语言漂亮吗?真正的旷达不需要强调吧?

  我不太喜欢他的哲学语言,印象最深的是他的“不可之论"和“自然神论”。这两个词是我帮他概括的。本就是现成的两个哲学概念,却被他颠来倒去地讲,弄得有些支离。难道中国作家的逻辑缜密理所当然的?不知他是否读过其他人的哲学著作,至少我看来,这真是他的缺陷。不从实际出发,而从个体情感出发;不深入具体,而任思维发散。假如只当它是抒情散文,又缺些优美;当它是哲理散文,又不这么哲理。

  最后一部分里谈到分配制度和法律,除了不系统之外,处处闪着人道主义的光,以图站在道德制高点审判众生。我只能说,实在是短视了些了,“人道主义”这四个字背后的代价不知作者有没有思考过。是什么让作者这么有胆量、有判断力地指出哪儿黑哪儿白的?善在心里藏着就能转化成金钱面包了?你要分配的究竟是你那一文不值的“仁爱”还是实实在在地补助金?真不明白作者哪来的惯性思维,让他觉得为官为富必不仁。

  我没有否定他的善良,他确实善良了伟大了。但用处在哪?影响领导让高层为底层减减税?政府就喜欢看人民受苦吗?可能吗!恐怕更大的作用在于自我满足吧——全天下我最高尚。

  一边写下这些,我一边有些不忍心,若是史看见有小姑娘这么针对他,岂不伤心?虽则他没什么可能看到,但发此牢骚的必定不只我一个……

  为什么可逸会喜欢他呢?他这幅温吞样倒是像极了可逸了。没有什么对不对的,只有合不合自己胃口,在我看来的烦琐或许别人喜欢,真希望有个人来反驳一下我的批评,那我黑转粉也不是不可能哈哈。

  《病隙碎笔》读后感(五):感谢神!

  每次给某本书打分都很纠结,因为总怕自己的一己偏见让好书低了分或是让不中意的书又意外地高了分,仿佛自己那一评就给作者定了终身一般。 这本书与其说我是看完,不如说是听完。我也有电子版,但读了两眼以后还是选择每晚睡觉前听着入睡。这样谈人生谈生死的书最适宜夜深人静的时候听着浑厚男中音或是轻言细语的女中音娓娓道来,好像那些话是单单对你说的一般。心里也是或首肯,道一声“对哦,有道理哦”,或是摇摇头“嗯,好像不是这样的。”在这样的对话中沉沉睡去,第二天早上见到明媚的阳光,定然觉得世界很美好。

  这本书写于史铁生身患尿毒症每周三次的透析期间,字里行间听出他的隐忍,我知道,生病的滋味不好受。我也隐约见到他在如此病恹恹的状态下对生命的渴望,所以他至始至终在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将到哪里去?”很宏大的题目,但在病患身上在苦难中间是那么地接地气,或者说是那么地靠近。感谢神,在那样的境况下,史铁生知道了神,明白有那样一位爱他的神存在。虽然他最终离世,但今天依然能读到能听到他的所思所想,亦是神的作为。

  愿神接他安息,也愿神给我们每个人多一点这样的思考,因为我们终究也要走这条路。阿门!

  《病隙碎笔》读后感(六):如果生命残缺 ——走进史铁生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最美的收获。长篇哲思抒情散文《病隙碎笔》是史铁生最为经典的作品之一,也是他继双腿瘫痪,又身患尿毒症后,在透析治疗间隙坚忍写作的生命笔记。是他在深刻的困境中,对神性和人生终极意义所做的一次艰苦卓绝而又辉煌壮丽的追问与眺望。他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探索关于人生命题:命运、爱情、金钱、人性、信仰、健康的心态、向上的精神……全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在幽默旷达的行文中,史铁生自由的心魂漫游在世界和人生的无疆之域,照亮了黑夜中我们每一个人扪心自问的人生疑难。

  一、“残疾与爱情”

  残疾与爱情,在史铁生的作品里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在21岁最美好的年龄,他满心期待的迎接爱情,却在在上帝的嘲弄中措手不及的等到了双腿瘫痪,从一个对生命充满热爱,对体育无比狂热的健硕青年,沦为一个终日桎梏于轮椅上的病者,终其一生,只能“扶轮问路”。命运的波谲云诡,人生的荒谬可悲,可见一斑。在轮椅上饱受病患煎熬日日夜夜,看着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曾经渴望拥抱世界,踏遍名山大川的青年满怀怨愤,甚至自残。他一次次追问,一个双腿残疾,身负重疾的人,人生已经了无生趣,又怎能奢谈爱情?

  然而,在漫长岁月下,凭借着内心的力量,他终于顿悟明了。“残疾,最危险的一面,就是太渴望被社会承认了,乃至太渴望被世界承认了,渴望之下又走进残疾。”因为身体的残疾,受困现实苦难,从而,在精神上也日益委顿,走向残缺。其实在人性本质上,每个人都有着残疾与爱情的密码,残疾是残缺,是限制,是阻碍,是现实。而爱情,是美、是期盼,是梦想,是一种秀美灵性。行走在人世间的芸芸众生,虽看似千差万别,然而其内在生命却无不蕴涵着“残疾”与“爱情”。面对无法逃避的残疾,我们能做的仍旧是怀揣生的力量,拥抱美好,拥抱爱,从而收获精神上的圆满安宁。在书中,他写到“爱是一种心愿,对善良,美好,相似灵魂的仰望。”因着这份对美好的仰望,两个相似的灵魂终于遇见吸引。在史铁生37岁那一年,他与身患腿疾,却仍自强不息的陈希米女士(华夏出版社副编审)共结连理,从此相濡以沫,相伴余生。

  一个人,当无法改变身体上的残疾后,能做的就是不放弃人生,不放弃对美好的追求,不放弃自我的内在修炼,从而获得精神上的圆满,让生命旅程不残缺。

  二、“一个不断超越局限的过程”

  “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受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你路。”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遭受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众生平等,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健康疾病,都这一层面都毫不特殊。告别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农村文明,在步伐日快,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现代工业社会,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寻常百姓求一份平淡如水也不那么容易。起承转伏,潮起潮落的日子里,得意失意相互交替。不幸跌落谷底,有的人大声呼喊,寻求救助;有的人短暂失意,却仍旧相信未来;有的人一蹶不振,以泪洗面;更有甚者,以生命为代价来结束这场苦难……于是,我们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了富士康的跳楼,看到了高考失利学子的轻生。诚然,没有哭过长夜的人,不可以语黑暗。那些切骨的痛楚,那些甚至不由自己造就的悲剧,于别人,或许是付之一笑的云淡风轻,于己,却是生命里不能承受之痛,每一刻每一秒都煎熬着灵魂生命。可是,深夜的到来,不正昭示着黎明的临近么?在对抗黑夜,战胜恐惧,拒绝被黑暗吞没的过程难道不是一种超越?超越过去的自己,难道不值得众人礼赞?

  对生活,持一份豁达,对自己,持一份自省,在无法逃避的大小苦难中,如史铁生一般,不放弃明日,不放弃美好,不放弃希望,这就是一种局限的超越。

  三、“生命的意义本不是在外界寻取,而在内在建立”

  史铁生说:“生命的意义本不是在外界寻取,而在内在建立。”

  俄罗斯思想家弗兰克也曾《生命的意义》里同样表述过类似观点:生命的意义不是被给予的,而是被提出的。莎翁曾借哈姆雷特之口道出“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不单单是人文主义者的对生命的礼赞,更是对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要求。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迷失于命运无常的生命,受困于残缺的精神肢体,不单单只能从外界的世俗标尺来获得认可,从内建够一个精彩纷呈,博爱坚忍的世界,哪怕长夜无边,只要愿意,在自己的一方天地,仍旧可以花开灿烂,鸟语花香,甚至将芬芳的种子播撒广阔大地。这样一种生命意义,已然值得世人尊敬。于是我们看到,史铁生,躯体岁受困于轮椅,而精神却翱翔九天,如神明一般俯视拷问苍生。作为新时期最优秀的作家之一,作为一代人的精神导师,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因脑溢血逝世后,追悼怀念之声,遍布神州。

  《病隙碎笔》就是这样一位智者勇者爱者在与残疾病痛抗争过程中的思索领悟,愿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找到内心安宁的力量 ,愿忧者都不在栖遑于未知的明天,愿迷失者都能在皈依无处中找到归所,结束颠沛流离。

  《病隙碎笔》读后感(七):绵延如水

  这是最近一年读完的第一本书,研一一年几乎荒废,研二也处于荒废,总希望做点什么,却又不想付出。书中对于“神性”的描述,觉得是目前接触以来,最能让我接受和理解的。之前读“心经”,虽300字不到,但始终不能接受,“若见众相非相,即见如来”,要忘掉所有,六根清静。可心却从来都是受着诱惑,便觉得,自己是俗人。其实,只要心向往之,心怀“爱愿”,或许也可以。

  对于老人家思想的宽度,我确实望尘莫及,不觉惭愧。生活的困境,或许真是一种恩赐,这些,我也只是认识,却从未理解,从未思考过,更觉羞愧不如与自责。

  书中表达的思想,很广博,容易理解,却不容易接受。希望,这本书可以是一个好的开始,可以让我的读书计划重新开始实行。

  愿自己,能在书中学会谦逊。谢谢史铁生老师能把他的思想记录想来,让他的灵魂,在不同的肉体中,得以共振与绵延。

  《病隙碎笔》读后感(八):一个病人的思考

  “生活真容易变得有趣,所以没有人思考。”

  这句话是陈映嘉说的,但他是谁我并不知道,我是从史铁生的《病隙碎笔》中看到的。

  《病隙碎笔》是史铁生的一本散文随笔集,主要是他对生死、信仰、灵魂等的思考,我是囫囵吞枣的看完的,但其实这本书应该慢慢读。

  有人批评史铁生,说他的作品中对生死、灵魂、信仰的东西写得太多,很多作品读起来很费劲。这是史铁生的特色,我想还是跟他的经历有关。

  这本书也是一样,不太容易读,因为需要不停的思考,很累,完全体会不到读书的闲适和快意,但是,人总是要读一些严肃的书,否则还是容易娱乐至死。

  这本书说实话我并没有读懂读通。在这个纷扰的世界,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这些严肃的问题,尤其社会环境充满尔虞我诈,很难有真正的信仰,也很难有触及灵魂的思考。

  生死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这与我的职业有关。读了史铁生的作品,我已然发现以前的想法太肤浅,完全没有深层次的思考。从医者的角度看生死,还是在旁观者的角度上,而这个问题事实上应该从患者的角度去看待。比如,我们都不能体验病患的那种痛苦,所以我们替他做任何决定前首先应当征求的是他本人的意见,而不是家属,尤其是安乐死。还有随之而产生的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人是不是只要肉体存活就好,哪怕不能自己吃喝不能自己大小便,或者,活动如常却只会醉生梦死,活着到底是为了活着而活着,还是需要有意义的活着?

  这本书给我的另外一个感受是人需要时时自省。儒家强调“三省吾身”,这一点现在还是很需要。工作上,今天处置的病患有没有问题,有没有改进的空间;生活上,与妻子、子女的沟通有无障碍,有无关心父母和家中老人;思想上,有无新的收获,有无境界的提升……当然,很多很虚,也有些言不由衷,但至少思考和自省是保持人的清醒的好办法。

  我的思想很浅薄,读完这本书也说不出多少有价值的东西,也许就像有句俗语说的那样“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毕竟思考了还能预防一下老年痴呆不是!

  《病隙碎笔》读后感(九):所谓人生

  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综合。这是社会学对人的一种定义。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史铁生的印象还停留在高中课本里面《我与地坛》所刻画的模糊形象:以一颗看似孤独的心,淡泊而不失温厚地看待人世沧桑。病魔未能摧毁他的意志,一如海明威的格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当然,不同于行伍出身海明威,史铁生所展现的强大意志力内敛于心,有种“以柔克刚”的处世哲理,也契合古往今来中国文人骨子里那份洒脱和傲然。

  在看完这本书后,脑海里闪过三个字:传教士。没错,看完后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是个“传教士”级别的人物,整本书的思想有一个完整的论证体系,更为可贵之处在于对当下社会众人已经默认的习性和规则进行深入剖析,进而揭示出那些为多数人所忽略的病态和不公。记得书里面关于残疾人有一段振聋发聩的论断:······取得同样的成绩,残疾人所受到的赞扬和关注往往数倍于普通人,这种现象是否有这样一种暗示——残疾人能力弱于普通人······残疾人失败时,人们会以一种自己无从发觉的悲悯来看待残疾人,并在潜意识中默认表现这种“悲悯”是多么的理所当然,这里面是否也暗含了对残疾人能力的歧视?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可能很多人都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但史铁生却从另一个角度来审视这类现象:这种社会舆论的自我暗示和默认,是否真正地起到了保护残疾人这个弱势群体的作用?抑或是属于“过度保护”衍生的歧视,从而忽视了弱势群体的自尊和人格?

  “迎合市场,就是迎合现有的优势话语权”是作者对艺术创作者的忠告,所谓曲高和寡,便是这个道理,商业化浪潮以它特有的方式改变着这个世界,艺术自然不能独善其身,在作者看来,当下市场上充斥着各类滥竽充数的模仿,徒有其形,早已丧失了艺术所应该有的内涵;一如家长极力夸耀孩子书法神似某某书法家,孩子的歌声像极了某天王(天后),孰不知对于真正的艺术来讲,模仿仅仅是起步,并非终点

  现今社会快节奏生活留给我们喘息的时间太少,个人可能很少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围绕这个困扰每个人一生的话题,作者在病榻之侧做出了自己的有力解答,是谓大道无形,这个话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答,但不言而喻,围绕人生苦难,书中看不出作者对命运不公的愤懑,有的只是作者以自我调侃方式表现出的淡然;肉身只是载体,任何肉体所受到的磨难不能成为颓废人生的理由,正如周国平先生对帕斯卡尔名言延伸解读的那样:人的高贵在于灵魂。

  谈到信仰,作者所提出的“第一推动”和“绝对开端”乍看之下类似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主张,但不同于后者所强调的绝对“客观性”,作者所推崇的这些力量,都是基于千万大众的意愿和念想,有浓厚的人文色彩。

  人生路上,能聆听洞察力如斯者教诲,实乃我辈之幸!

  《病隙碎笔》读后感(十):人总还是要有点信仰,毕竟它才能支撑着你度过人生难关

  最早被史铁生所震撼是他在《原罪·宿命》里写的一句话,“人信以为真的东西,其实都不过是一个神话;人看透了那都是神话,就不会再对什么信以为真了;可你活着就得信一个什么东西是真的,你又得知道那不过是一个神话”,读完大为赞同,人总得需要一个信仰,即使我们明知道它不是真的。

  《病隙碎笔》中很大一块是讨论信仰问题。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深受病患的折磨,为了给自己坚持下去的勇气,就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信仰。在寻找信仰的过程中,他分享了如下有关信仰的心得:

  “今天,绝对的信仰之光正趋淡薄,日新月异的生活道具正淹没着对生命意义的寻求”;

  “科学,如果终于,或者已经,看见了科学之外的无穷,那便是它也要走进信仰的时候了。而信仰,亘古至今都在等候浪子归来,等候春风化雨,狂妄归于谦卑,暂时的肉身凝成不朽的信爱,等候那迷恋于真实的眼睛闭上,向内里,求真诚”;

  “信仰并非行贿或者买卖”;

  “天堂若非一个信仰的过程,而被确认为一处福乐的终点,人们就会各显神通,多多开辟通往天堂的专线”;

  “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没有信仰固然可怕,但假冒的“神”更可怕——比如造人为神。事实是,信仰缺失之地未必没有崇拜,神性不明之时,强人最易篡居神位”;

  关于信仰的形象讨论也可见史铁生的《命若琴弦》,支持老瞎子活了一辈子的理由就是那张所谓恢复光明的药方白纸,与《原罪·宿命》的那段话相互呼应。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