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写好前五页》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4:5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10篇

  《写好前五页》是一本由[美] 诺亚·卢克曼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一):写作技术

  我有一个梦,一个关于文学的梦。这个梦装点了我平凡生命,推动着我孜孜不倦地去阅读、去练习,去吸收有用知识

  有梦就有希望。虽然梦想依然那么遥远,但我从未放弃。那是因为我记得一句话凡事做到极致,一定有收获。梦想还在空中楼阁证明我还不够努力,还不够坚持。那学习就是我前行必做的功课了。

  《写好前五页》正是这样一本让人得着很大益处教导写作好书。这本书说到写作技术上的几点,使我震动很大。

  本书作者卢克曼作为编辑、文学经纪人作家积累丰富的审稿和写作经验。他的这本书是献给编辑提高审稿能力和写者学习写作技术的书,我不是编辑,目前亦没有打算(没有能力)写文发表,我只是想着如何把自己文字写得好一点,那么我阅读的时候就粗放了提高编辑业务能力的那些,而细致在如何写作上面。----其实每个人读书都会有自己不同需要和获得。

  卢克曼在本书中传递出的两个意思催人奋进:写作与年龄学历无关。假如你坚持写作,时间够长且足够用功,你的写作水平一定会有提高。嗯,我相信,我努力!

  在写作技术上,卢克曼在第二章里说到,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不能使文字描写更加生动逼真,其结果恰恰相反。编辑审稿时,看你文章是否大量使用形容词和副词将成为“毙”稿的首要依据。这一章读来相当震动,联系自己平时作文的时候,也有这样的嫌疑呢!卢克曼一针见血地指出:用形容词和副词修饰得越多,文字的效果越小,严重削弱了中心词的力量。更好的做法应该是留一些空白,削减形容词和副词的用量,更多使用名词和动词。为阐明这些理论上的问题,作者多个例子并举(我认为整本书最出彩处是每章的例子列举,使用例子对比法,写作技术的好坏高下立见,把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具体事例,让人很好抵达理解。),这就使得我们对写作技术上的问题相当容易理解起来了。看了这一章,我开始意识学习不用太多的形容词和副词作无用的修饰了。

  也是从卢克曼处才知道,文章是有声音的----“声音”其实就是“节奏”。而要解决文章“声音”上的问题,首先就要摆脱糟糕句子结构,断句断得好----恰当使用标点符合。恰当运用每一个标点符号,能够使句子、文章取得最佳效果,否则,效果相反。想想自己平时作文(即便是现在写着的这篇文字),标点符号都用对了吗?

  比喻用法。卢克曼说比喻是真正能把作者的写作技巧放在聚光灯下的少数工具之一。比喻中类比、明喻、隐喻的不同艺术作用和使用都有不同说明,不同的例子举证。读过这里,学习者对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一目了然起来了。对话的用法。平常对话时经常用到的人称代词,我都会用了吗?对比书中的说到对话的技术,我显然是还未用好的。“当人物第一次说话时,应该用他的名字称呼他,不过后面就可以简单地用‘他’来代替了……但是翻来覆去地使用‘他’也会让人感觉厌烦。”作者提醒说,如果可能,尽量少使用称谓,这样的词用得越少越好。

  怎样写作,怎样才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本书针对性举例讲述,让学习写作者在提高文字技术上获益不少。不过,这不是读一次就完全掌握好的方法,这需要反复多读,多消化、多练,才能真正获得一些提高。

  这将是一本我学习写作的案头常读书。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二):写好开头很重要

  这本《写好前五页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是创意写作系列的第八本书。创意写作书系是我看到过的最好的教导写作的书籍,我是相当喜欢。全套目前已经出版九本,我已经全部收藏

  这本《写好前五页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也是我看过的第八本创意写作书系的书。本书依旧延续了创意写作书系实用为主的特点,又让我们学会了一个又一个写作的好点子,好方法,好主意。和以往的创意写作书籍类似,本书也是除了前面的教导课程之外,每一个章节都会有自己的作业。这些作业完全是针对本章内容布置的,如果读者能够将这些作业认真仔细地完成的话,相信这本书会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好处和更大的进步。

  《写好前五页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重点教导读者如何写好开头。现在是二十一世纪全球都已经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我们根本无法掌握现在冒出来的大量的知识,自然也不可能有时间阅读完每天出版的读物更何况,现在的读物甚至都不出版,直接就在网上发行、连载。面对这些海量的书籍,我们寻常的读者往往就没有了主意,只好选择放弃读书。读者可以放弃,但是编缉却不能够。编缉必须掌握合适的方法,从这些海量的作品当中,选出好的作品,来完成自己的工作,而这本《写好前五页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正是教编缉们如何选择这些作品的。当然,我们这些喜爱写作的人,亦可利用这本《写好前五页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便更好地应对编缉的考察,提高自己的发表和出版的机率,成为写作人中成功者

  这本《写好前五页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字数虽然不多,页数也比较少,但是内容却是十分充实,而且也很实在,并没有那些假大空的套话,它完全给我们这些初学者提供了一个范本,一个如何写好开头的范本。只要按照这个范本,我们的开头一定会写得出色,别的不敢说,肯定如同书名所讲,定能写出一个好的前五页的。

  写好开头的重要性这里就不再多提了,现在世面上的书这么多,如果开头不能吸引读者,那你的书肯定就没有啥机会了。所以,必须写好开头。所以,也必须学习这本创意写作的好书。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三):打开出版人的“黑匣子”

  打开出版人的“黑匣子”

  或许有人会嗤笑说,文学作品完全是主观创作东西,艺术怎么可以立法!出版这种指导写作的书籍真是可笑!正如斯特伦克和怀特所言:“要写出一手好文章,尚无确实可靠指南。谁能保证一个思路清晰的人就能写得头头是道?迄今为止,人们还没有找到打开写作之门的钥匙,更没有可以垂鉴年轻作者的写作准绳。”

  大师们当然言之在理,但像我这种在写作上处于初学阶段的人却未有资格作如此想。当我在文字写作(不敢自称文学)求索的路上迷茫不前时,多么希望有一位明师能给予一些系统性的指导,使我能突破迷雾坚定向前。至少,我相信一点:写作的艺术不可能得自别人传授,但写作的技巧是可以传授的。尤其是在读过本书,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且被他的论述实例分析所折服后,还是相信能在作者的指导下避免一些写作上的误区,提高自己摇笔杆子的能力。

  撇开曾经甚嚣尘上描述主义规范主义之争,崇拜斯特伦克和怀特的作者或许有那么一点点规范主义的倾向。但在此书中,作者只是总结了他多年来筛选数千本书稿和近万个剧本的经验,告诉想要写作和出版作品的人们,写作者经常会犯的错误有哪些,哪些是编辑或文学经纪人们最反感的,哪些作品会在被读不到五页的情况下就受到退稿,哪些作品是有可能付梓的。作者总结归纳了出现频率高且最有可能断送作品前程的问题,这些问题包括:滥用形容词和副词、俗套闹剧式或令人困惑的对话、平庸的隐喻、人物塑造深入、节奏或情节推进有问题,等等,并相应地给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练习题。

  读“过多使用形容和副词”一章时,我尤其有感触。在码字的过程中,我特别担心自己在描写上不够细致,总是要巨细靡遗把所有考虑到的细节都堆砌上去,每一个细节还要使用大量的形容词或副词进行修饰限定,不知道多担心读到我的字的人会无法理解。完全不懂得什么叫做留白的艺术。这一章于我,简直是醍醐灌顶,把我那糊涂脑子生生开了个窍。

  此书书名虽指前五页,但实际上可能是前五句,也可能是前五十页。编辑整日与书稿战斗,有时还要加班加点进行阅读,如作者所言,他们的唯一目的是通读书稿,着眼点是如何把一个稿件否决店里,所以他们的阅读会非常详尽,绝不放过一个字,也因此,他们很容易在书稿的前段就已经认定此稿不必采用。如果写作者不能用他们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作品,那么长时间的心血结晶就有可能一朝被拒,甚至有可能笔耕多年而一直被退稿。若能通过本书了解编辑们如何看待他们接到的投稿,知道什么作品才能称之为佳作,哪些问题需要尽量避免,何乐不为呢?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四):写好每一页

  首先,我要说,如果你是在写作上已经颇有心得小有名气作者,那么再来摆出架子损两句这本书骗钱,就实在有些不厚道了。才华横溢或者心高气傲者大可一跃而过,不必多费唇舌。因为这书,本来就是写给入门者看的。

  天赋异禀的奇才自然不需要什么入门指导,他们可以举一反三境界自能一日千里。可是大多数的普通人,在刚入门时,谁没触上过种种百思不得其解的暗礁地陷呢。明明看着别人轻描淡写轻松写意,这么一到自己动手,就仿佛笔重千斤,全成了体力活儿了。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学什么的只要拳来脚往地打一场,胜负一分高下立判。而文学的高低优劣,就没有那么清晰可见尺度衡量了。这种可意会难言传道不清名不明功夫飘渺无常,又该怎么上手呢。

  而写作的入门又不能完全像武学一样套路为先。如果你能把一套拳脚路数施展得很前辈师傅形似九分,就有人高声呼好了。写作却不行,要是套路和前人相似,呵呵,你TM这是抄的吧。

  但是高人们的范例当然不会毫无价值,需要我们破开外表的形似诱惑,去窥探那神似的脉络走势。可是连入门都犯难的小子,哪来的这么大本事呢?

  所以我们需要书,需要好书,需要满是干货实料、经验营养甚至是血泪教训的好书。

  其实说起来,《写好前五页》这本书实在有点标题党的嫌疑。一本书哪能写好前五页就够呢?何况这本书你细细读来,其中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的技巧招数岂止能用在前五页,好好消化吸收,它能助你写好每一页,不用总在成功的门口徘徊打转。

  它也不是什么惊世秘籍,不过是一本不算系统却拳拳打在疑难杂症要害的指南解答,就像险势高山上的悬梯,虽没有从山脚山巅连成一片,可是山重水复的时候,总能柳暗花明的出现在你面前。

  尽管这本书不能让你超凡入圣登峰造极,但是对于一个初学者来说,足以指引登堂入室。而我们需要的也不是一步登天的绝学,那种稳扎稳打的太祖长拳才又实用又好看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五):基础写作指导

  大约是一个月之前读完这本书。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可以说非常实用。

  其中多数章节指出了稿件的常见错误,而且不光是新手,很多已出版不少作品的作者实际上也有这样的问题。

  前八章主要集中在作品的细节表达问题上,并且都针对这些问题给出了可行建议。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是“要给读者展示场景事件而不是叙述”。只写“我的猫非常喜欢这个新买的逗猫棒”是不够的,在后面加上“每次我拿出这支逗猫棒的时候,他都愣愣的盯着棒上的针织小玩具。一旦我挥动起它,他一定会像捕食的豹子一样追上去。”才是“展示”。

  后面讲到的技巧更偏向于大方向的指导,比如人物塑造和讲故事视角的问题。个人觉得“钩子”一章对于写小说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一本书能不能吸引读者,和它的情节是否有超出日常生活的“钩子”有莫大关系。如果开头描写是一对情侣的日常寒暄,常常会打消读者继续下去的念头;但如果一开始就写了处理尸体的几种方法,就不前者有趣多了。

  总的来说,这本书讲的都是写作的基础理论。里面的很多规则不光在写小说时需要注意,托福雅思口语写作、公开讲演的时候也是要注意这些问题的。但全书对文章的布局结构讨论较少,其中的建议更像是为了帮助作者修改文章提出的。

  写作指导和文学理论这类书的一个附加好处就是他们都会推荐一些书。读完这本我找来了《退稿信》。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六):《写好前五页》读书笔记

  排版

  1. 从页面一半开始新的一章,能让人翻阅的时候产生速度更快的错觉

  形容词和副词

  1. 用得越多,效果越小。反而容易消弱中心词。

  2. 解决:把现有的形容词和副词用较不常用的词来代替、强化形容词和动词本身、有比喻(类比、明喻或暗喻)来替代形容词。

  3. 允许作者有想象空间,不要过多的限定。

  声音

  1. 声音是节奏的一部分

  2. 朗读稿件。

  3. 尝试读诗。

  比喻

  1. 比喻可以为平淡乏味的文章加上滋味

  2. 拓展词汇量,作精确、不寻常的比喻。

  3. 具体化,不要简单说飞过一只鸟,说出鸟的具体名字。

  文体

  1. 如果大多数句子都是长的,随后来一个短句,短句将起到很好的效果。

  2. 试着采用正好相反的文体风格。

  对话

  1. 描述人物说话时的状态,甚至描写人物的伴随动作。

  2. 过于日常、过于写实的对话并不必要。

  3. 偷听别人的对话。

  4. 不要在对话中出现未提及或无关的信息,这样读者会难以接受。

  5. 放弃下面三个意愿:想要传递某种信息的愿望、想要实现任何目标的愿望、控制人物和情节发展的愿望,让人物充当自己的向导,在人物的互动中推进对话与情节。

  6. 在现实生活中,你往往不必留意人们的谈话就可以知道他们有什么感觉。在表层的话语下面还有一些东西。体现在他们的举止风度方面,体现在肢体语言方面,而这些东西很少是通过谈话说出来的。

  7. 练习轻描淡写。利用鲜明对照所形成的反差来增进戏剧性情节激动人心的高潮效果。

  8. 用戏剧性的行动取代人物戏剧性的对话。

  展示与述说

  1. 为了在一次又一次的阅读中威驰激动人心的效果,伟大的作品应该注意到这一点,进而为文本的阐释活动留下广阔的空间。

  2. 讲述与陈述事实不同,讲述带有主管判定的结果。

  3. 练习通过人物的活动介绍新人物、通过人物意图并不明确的动作介绍新人物,交由读者判断。

  4. 练习完全通过环境描写介绍新的地点,交给读者下结论。

  5. 用人物A的视角讲述人物B,进而让读者了解人物A。讲述的内容是否全是事实?人物A是不是有偏见?是不是在撒谎?是不是过于武断?作者运用讲述手段的初衷可能根本就不是为了把什么事情讲给读者听。

  视角与叙事

  1. 不要贸然切换视角。切换视角要有明确的提示,如另起一章、一段。

  2. 研究经典作品的作家是如何使用视角和叙事的

  人物塑造

  1. 常见问题:没来得及确立人物的形象就直接把人物投入到故事中区、出现老套或常见的人物和人物性格、出现很多人物、让人分辨不出谁是主人公、出现不相干人物、人物描写一般化、人物是读者所不关心的。

  2. 写作中最难的就是创造出读者真正关心的人物,那些迫使读者读下去的人物。

  3. 读者不希望读到普普通通、司空见惯的人物,而是希望被魅力十足的人物弄得神迷颠倒。

  4. 若担心人物老套,给他180度的大逆转,如偷东西的警察。

  钩子

  1. 有些稿件开门见山的数行文字势大力沉,你绝对会手不释卷地把它读完,这就是人称“钩子”的东西。

  2. 切忌钩子与后面稿件的强度间有差距,这样会引起读者的落差,落差造成反感。

  3. 将钩子的概念普及到全文。不只开头有钩子,段落甚至句中都设置钩子,提升整体文章的强度。

  环境描写

  1. 用细微的细节,如瑕疵或不合常规的特点,让背景产生逼真的感觉。

  2. 用气味、声音、光线、触觉,用不同的感官,将环境描写得生动逼真。

  3. 天气能明确设定一个背景。

  4. 一定要让人物与背景产生互动。

  其它

  1. 要对读者有信心,把读者想象成才气横溢、感觉敏锐、有照相机样记忆力的人。

  2. 按主人公的腔调确定叙事的腔调。

  3. 一个地方即使写得再好,假如它对于作品的创作意图和故事的展开没有促进作用,那么就必须砍掉。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七):见微显著

  小学甚至中学时,一是因为老师建议,二是自己作文水平不高,于是傻乎乎地买了几本作文范例。有教你写人物的,有教你写叙述的,有教你写论文的,可一本都基本上没怎么完整看完就把他们叠好堆放成为求学时期的见证可竟在2009年家里遭水灾一下把这些范例都给冲走了。高中后期直到现在,关于教科性质或者是学习引导类的范例书籍基本上都不再接触。现在想想,书上说的写作技巧估计是一个没用上,倒成为了逝去年少的印记。

  或许认为范文类的内容与自己有距离感,于是乎感觉上是在看一本无关紧要的书,难以找到情感上的共鸣更难在上面学到自己想要的知识。尤其是当你绝大部分都是感性控制你的个人行为时,更难找到引起阅读的兴趣与感受当下带给自己意想不到的阅读效果。

  其实开篇的时候书上也没怎么说教你如何如何写好前五页的技巧,反倒是让我觉得首先就打出了感情牌。但你作为写书初丁面对资深编辑要怎么做,如何做,才能引起编辑对你的垂青。就好比新人演员要让导演注意到你,第一点是什么,当然是你的面子。作家的面子,便是书稿。首先是书稿要整洁,其次是排版格式要严谨,再者要看准编辑的工作时间,这样你的书稿才能有出现在编辑眼前的机会。其实都是从表面的细节入手,就好比观察一个人的外表,便可看出他/她的生活态度以至于人物性格甚至是家庭背景。可以严格地说,是以貌取稿,书稿整洁的便自然会有更多的机会得到编辑的垂青,从而让你一跃成为签约大作家,当然也未必是每个人都像《Gossip Girl》里面的布鲁克林的Lonely Boy 那样幸运一书成名。

  除了整洁的书稿,至关重要的一点当然是书中内容的吸引程度。作为专业编辑,他们会从各个细节去考核这个作家。从故事情节,到用词逻辑,人物对话,场景是否运用得当,这些因素都至关重要。

  这本书有意思的是,他指出你问题的时候并指引你该如何做的方法,如多读诗歌,让语感顺畅并能运用韵律带出的情调与色彩;再如描写谈话的时候不放多留意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甚至乎录下他们的对话诸如此类的方法,个人认为都是在细微之处增强作者的见闻与知识。好比我经常会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留意人们的对话,结了婚的男人和女人是如何对话,爸爸和妈妈的对话是怎样,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与老公公的对话又是如何,对于这些,我都会把他们当做是生活的素材,来升华自己的作品。当你开始写作的时候,你便会越发注意身边人物环境的变化,每次变幻时候的心情与境况,都加深了你对生活的体验,再当你投入到故事情节时候便会更加深刻。

  对于许多作品,吸引你的或许是因为故事,又或许是人物,更或许是它的写作手法与写作方式,这种吸引便是共鸣。都是在细微之处引起你共鸣的,我相信在某个时刻,许多编辑便是看到了而这种细微力量的集聚,才能让好书出现在读者面前。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八):写作是不是一场考试

  1.杀掉不必要的形容词和副词。(用比喻等代替)

  2.正确断句,力求简洁,明确。(用朗读测验)

  3.有时候比喻会放满文本的速度。(紧张的情节要避免)

  4.决定文体风格的因素是作者的为人,而不是作者的知识。

  5.用话语本身体现态度。(避免:他安慰道、他祝贺道)

  6.避免俗套的对话。(要有人物个性和心情)

  7.虚构小说在落笔前要决定1)你准备用什么视角写2)你准备用什么人称写

  8.刻画人物要抓住特点,抓住你想要展示的性格特点

  9.开篇的悬念非常重要。(东野《分身》第一句:我想我的妈妈讨厌我。)

  10.大多数的图书销量不会超过2万册。1996年,在5万众图书中只有11种精装图书的销量超过了100万册。

  11.笔法要细腻。

  12.不知名的作家的作品没有人关系。(网络写作是条路)

  13.作者写作的时候的腔调,也就是你讲故事的时候的腔调,很重要。读者喜欢吗,编辑喜欢吗?

  14.去掉无关的枝节。

  15.环境描写需要细节。(参考东野好几本书中对场景环境的刻画)

  16.书稿全部完成了之后,不光要检查字句,还要从整体节奏、进展的角度宏观观察。

  △本书好几段引文摘自《退稿信》(手推车出版社)。例子基本都和和氏璧一个套路。但是很励志。有机会见到这本书要读一读。算是给自己的心灵鸡汤。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出版人眼中的好作品。确实,这本书把编辑(也包括读者)当作学校里的考官,所有的作者都是学生。考试通过,你就能得到出版的机会。把写作当作一场考试。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角。至少,你会知道这不是应付应付就能过关的事。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九):你到底该在乎的是什么

  在写书评前,我浏览了一下各位读者的书评,发现竟然不少读者都是因为有着写作的冲动才决定看这本书的,这也说明了对于大众而言,写作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容易是说在自媒体时代,谁都可以在网上发表文章,但遥不可及的是,很少能有付梓印刷,甚至很多都是没写完“太监”了的。因此,一个有写作冲动的人,是不会错过这本书的。

  《写好前五页》的作者诺亚·卢克曼是一名编辑,应该说,这本书就反映了一个编辑如何是对待一部作品的。看了里面的内容,使我想起了李鲆关于书评的要求,我发现有点相似,那就是编辑都很恨错别字。确实,编辑一天过眼的作品太多,如果出现错别字、排版问题这些小问题,那么就显得作者本身对自己的作品就不关心,缺乏诚意。不过我们反向思维,我们就会发现他们之所以强调,恰好证明这种问题出现得太多了。

  当然,也有人说,为什么鲁迅写个别字就成通假字,我写个别字就被退稿。呃,世俗的回答是,你没有鲁迅那么有名。但是,或许我们可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作品、编辑和读者的关系。

  个人认为,作者最不该关心的是读者,最该关心的就是读者。如果你和我一样,认同作品是上天赋予作者讲述的语言的话,那么作者就不应该关心他人对作品的评价。但是,作为一个消费品,作者就不能不考虑读者的想法,这也是为什么出现类型小说的原因,它固定地讨好某一群既定的人群,为他们制造他们所想要的。当然,这可能还涉及到艺术和商业的兼顾,有的人注定是大师,而有的人只是体制内的名匠。

  扯远了,之所以说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其实就是因为编辑的存在。编辑就是一群帮助作者找寻自己读者的人,他们不一定有才华,但却是最有企业家头脑的人,当然,如果本身就是作者,或许更容易从事编辑或者说书商。比如成功的小四和沈浩波。我对他们的景仰犹如滔滔不绝,因为他们是市场经济的真正弄潮儿。当然,现在电子时代来临,似乎意味着出版行业的夕阳,但是我想真正的编辑精神应该是存在的,这也是我为什么觉得现在的起点等等还只是处在电子出版的初级阶段。

  怎么越扯越远了。回到书上来吧。由于我“也”在试图写小说,我发现这本书确实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当然,我想,真正的有创作欲望的人肯定不满足于做个匠公,所以,希望你能借此书成功,并忘记这本书。

  《写好前五页》读后感(十):魔术性最大是文学

  木心说:“魔术性最大就是文学,你感动了——就是几个字呀!”

  那么是谁创造了这魔术性?又是谁用短短的几个字就感动了阅读者?当然是那些将虚幻世界的影像付诸于现实世界的写作者。

  写作者的创造力由写作者来定义,这固然难免让人产生怀疑,不过这个问题与我们对“写作者是如何获得这样的创作力,或者说作为普通的写作者怎样才能获得这样的创造力”的狐疑比起来,可能就不算问题了。

  尽管有知名或非知名的作家都在宣称自由写作和创意写作才是写出优秀作品的前提,但是我依然相信写作是可以培养的,写作也完全是可以有章可循的。

  记得还是上小学的时候,我的语文老师就曾经苦口婆心地给我们讲过,作文写作方法中“凤头猪肚豹尾”的必胜法则;记得在临近高考的时候也被一位资深评卷老师指点过:“优秀的开篇能出其不意地战胜评卷老师的审美疲劳,是一篇高考作文拿高分的重要点”;流年荏苒,我在很多关于写作指南或手册中,都曾经接触过解析作品开篇就吸引阅读者之于一部作品是否能够得到编辑的认可的至关重要的内容……如今再读人大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的创意写作系列书系之——《写好前五页》,竟有种一个时代和另外一个时代的人说着同样地的道理的感觉,看来无论古今中外,英雄所见都略同啊。

  也就是说,大家或小家,中国的或外国的,在经历了一个写作者必将经历的写作、投稿、被拒、又投稿、又被拒……直至偶有发表、成名成家的过程之后,都总结出这样根本相同的经验。

  毋庸置疑,《写好前五页》是典型的写作指南,也是标准的实践出真知的产物。它从写作过程中词语运用、声音效果、比喻、人物对话、人物塑造、环境描写、写作笔法等多个方面展开,以作者在编辑工作中遇见的典型作品作为例证,通过找出他们的缺点并给出解决方案,即通过这样修改前与修改后截然不同的对比,让阅读者能够看到优秀作品之所以优秀的点,也对自己的作品形成一种有效的反思。另外每个章节的最后,作者还就本章的问题设计了有针对性的练习,帮助我们巩固。

  《写好前五页》带给我的不是什么崭新的理念,对我眼下的写作也不会给予明显的立竿见影的帮助,但是就本书关于一篇文稿从写作到付梓出版的整个过程写作、编审流程以及出版规范的介绍,让我对一直好奇的出版业界内情和那些令人仰慕的编辑的工作及生活有了一个略约的了解,我笃信了“魔术性最大是文学”和“写作可不仅仅是写作者一个人的事”的道理,也尝试着用编辑用读者看待一本书的角度去看待自己的作品。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