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此时众生》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此时众生》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5:3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此时众生》读后感10篇

  《此时众生》是一本由蒋勋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9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此时众生》读后感(一):栾树和苹婆

  昨晚,在欧亚图书馆,遇到蒋勋的《此时众生》。

  读到描写栾树的一节,心一动,想到,再前一天,素年来欧亚看我,一起走过图书馆那边一条路时,有一些树,素年问我认不认识,我说不认识,印象中似乎是在深圳或者哪里也见到过的。看到蒋勋的描写,觉着,很有可能是那种树,打开手机,百度栾树,更觉得是了,只是天黑了,看不清楚,否则可以直接去验证

  今天从图书馆过,特意绕到那边去,果然是栾树。对一种树,确认了名字,就很开心,因为,在说到它的时候,可以不再是“那棵树”,而直接可以是栾树。如果别人说不清楚栾树什么样子,也可以说“百度栾树”,不会再是含糊的指认不清的描述了。

  书中还提到了苹婆,我看那个描写,也是隐约想到了一种植物,但也不确定,百度了一下,发现感觉又没错。注意到苹婆,是有次到白石洲那边的兰花会所参加一个活动,回来的时候,直接散步,路上看到苹婆,不知道名字,只是觉得奇特。现在也好,确认了。

  蒋勋的生活美学,是水一般的浸,读着那些文字,不需要思考,就像清流淌过身心,整个人温暖舒适。他所写的生活,也并不遥远,静下心来,当下即是。即使眼前没有北投的温泉,但可以体会到那份诗意。我有时候走在路上,会有错觉,分不清楚自己是走在台北的小巷,还是日本箱根茶花盛开的小径模糊地域,然而都美。

  读蒋勋,我也总觉得幸运喜欢他的画,喜欢他的文字,如果不是从小就受古典文化熏陶,可能感受也不会如此强烈。喜欢,其实总有脉络可循,就像我知道蒋勋,是因为席慕蓉,这条喜欢的链环,串起了那么多名字,也使我的人生丰盛

  这本书是按节气来,有种古雅之美。那些久远的美好,虽然被很多人淡忘,但我想,人总难要求别人,但可以要求自己,如果我也遗忘,那才是可悲事情啊。如果自己不忘,那么,仍然可以在一个圆满具足的小宇宙的享有。

  细雪、樱花、温泉,虽然没有亲身经历,然而我看了,也是一种拥有。人生很多时候,先知道,就像拥有一张地图,然后,在机缘适合的时候,一一去践行,就好。

  《此时众生》读后感(二):我见青山,青山见我

  我见青山,青山见我

  ——记蒋勋《此时,众生》

  文/张素闻

  连战的表妹林文月给蒋勋写了一篇序——《画布上的文笔》,把蒋勋2003年写给旋子的书信概括得极为精准,蒋勋的很多文字不独有绘画色彩,绘画的光,绘画的结构,绘画的表达,亦有音乐章节,音乐的交响,音乐的效果,他善入眼耳鼻舌身意,把自己亲历亲见的每个境遇都能表达得淋漓尽致自由恣肆。古人多与天地自然相往来,是以能观诸天文,以察时变,观诸人文,化成天下,于是疾笔飞书,呈到后人手上,森罗万象,物物太极,无非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或是山中无所有,白云持赠君。在今人蒋勋这里,也有这样的古意,只是在这本《此时,众生》里,他所见所遇的是桐花、是月桃,是雨后青山,海上潮来,夜溪温泉,寒林月色沙滩鸭子,浴池肉身故国雪落……

  心和境的相见相遇,境的美好与否虽有其客观原因,却因心的能力来描摹来呈现乃至于转化对于境的认知。王阳明与友同游,忽有人指着岩上开花的树问阳明:“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答道:“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既来看此花,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可是入得心来的境是何种境?同是青山,画家见其美,隐者见其秀,樵夫见其柴,山里有急事人家却也许只是见到山路弯弯又迢迢……

  以何种心去感,则有何种境来应,辛弃疾见青山即能想到陶渊明与山水相悦相亲的情形,他有转心转境的能力: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蒋勋也是,他开放觉知先把眼前事物丰富活泼呈现出来:我坐在窗台上,看波澜壮阔,看海与河激情地摇荡撞激迸溅,像宿世缠绵不去的爱,像累劫报复不尽的恨,爱恨纠缠,无休无止,我在窗台上静坐冥想,听潮声声入耳,声声都像是在说世间因果……远远望出去,都是水,充实饱满丰富的水。水一直连到天际,天反映在水中,两岸都被推远了,天地也都被推远了,停栖在树梢白鹭鸶,一个细小的白点,静止不动,好像只是在对比涨潮时大河口的秋色是多么辽阔苍茫……他善于把心与物与理互通互融:我睡去的肉身上,张开一个一个的眼睛,充满好奇地探视着四周,我看见山壁上蕨类茎叶在风过处颤动,我看见石缝里渗出水滴,我看见一些微细的沙尘在空中翻转,我看见了云变成了山峦的胎记,带着山一起流浪……这样的文字很多,仿佛是蒋勋在经历着庄子的化蝶,而那与天地自然相往来的逸兴与感发,原本也就古已有之,只是到了现在才这样贫乏,这样不知敬畏,不善感通,无能表达,乃至不顾何为天人关系

  旋子究竟是谁呢?竟能有蒋勋这样的才子专门写信给他(她)?不是一封两封,而是一本!这样的网络时代,刷照片大呼小叫的我们,何处可找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的人?然后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用尽此心的深情、施展浑身的感通能力,洋洋洒洒,千里迢迢,万里遥遥地,一字字,一页页,写本传世之书给他(她)?这却是我见青山与青山见我的现世难题

  《此时众生》读后感(三):画布上的文笔——林文月序

  林文月/文

  勤于奔走散播美学,以深入浅出语言社会大众殷殷解说何谓风格,什么是品味的蒋勋,有一本非常精巧的书。这本书共收五十篇散文,每篇约在千二百字左右,从某年的五月开始,止于次年五月。刚刚一年,横亘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的笔耕、成为这本《此时众生》。

  在台湾读过中学的人,都有写周记的经验。所谓周记,往往是指青少年学子,每逢星期日晚上于做完各种功课后,边打哈欠,边提笔所记的一周流水账而言;至于导师批改那些千篇一律的生活写照大概也是乏味至极的吧。然而,从「桐花」,而「新桥」,而「回声」,而「肉身」,而「吾庐」,而「史记」,这五十篇的周记,竟可以写得如此丰富多层次!蒋勋说:「我想记忆生活里每一片时光,每一片色彩,每一段声音,每种细微不可察觉的气味。我想把它们一一折迭起来,一一收存在记忆的角落。」

  这些折迭起来,收存在记忆角落的晨昏光影花香叶色、林风潮响,乃至于虫鸣蛙声,遂藉由文字而好好的收藏起来了。许多的寻常往事,在记忆的角落里安藏不露,好似已经不见了,或者被遗忘了;然而并没有;有一天重读,那些文字所代表的虫声、潮响、花叶,以及光影种种,又都回来了。文字使各种各样景象重现,使当初体验那些景象的感动也重现;同时还让阅读那些文字的别人也感动。文字的力量如此。

  蒋勋习画,所以在他的文章里,视觉画境特别彰显。

  〈看见〉文中,写火车座中所看见的风景,以人体的肉身毛发形容山峦原野。写到视觉,他说并没有绝对的黑,以十七世纪林布兰特(Rembrandt)的画为例:「初看都是黑;静下来多看一分钟,就多发现一道光。」 〈回声〉里,写窗台上看秋水中解缆的船:「越漂越远,远到变成一个小点,远到最后看不见了。」「如果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长卷里,船只空白里的一条黑线……,一条船,不用退多远,视觉上就只是一个黑点了。一座山需要退到多远?一片秋水需要退到多远?因为庄子,许多画家从视觉的巧匠,慢慢过度成心灵视域的追求者;从得意于欢呼惊叫的技巧极限,一步一步,领悟到技巧的极限距离美的沉静包容还很遥远。」 蒋勋把感官所及的风景,从西画、国画表现方法,予以解析和比较。从肉眼观象,到心眼体物,一枝文笔有如画笔,将读者逐渐导入哲理的美学境界。那些是「秋水时至」,是「不辨牛马」,是「泛若不系之舟」的意味

  五十篇散文,几乎都书成于窗前。

  拥有一个家,或者只是一个房间,在家乡,或在此地彼地有一处熟悉地方,有四壁将我们围起来,框起来,令人感觉自己是属于这个世界的,而又有一种从外界抽离的安全感。我读这些文章时,也会有这样子的感觉。或读书,或工作,或静思,或外,或出神。在家乡,或在此地彼地,属于、而又抽离于这个世界,大概是由于有窗子的关系吧。窗,使人感觉既联系而又隔离。作者原先可能在那隔离的一区写文章,或者绘画;偶一抬头,便看到山光水色、寒林叶落、桐花如雪、鹭鸶鸡鸭……,或许,竟因而推门出户,走入景中,变成物象的一部分,与世界融合一体;成为线、成为点、在画面之中。

  窗前书写,自自然然。至于一年期间,定时千二百字左右的短文,用两个字的齐一小题标示,或断或续,随兴所至舒展开来:〈秋水〉、〈回声〉、〈潮声〉、〈品味〉、〈甜酸〉、〈风尚〉、〈布衣〉,这些篇章,分开来是独立的散文,缀连起来却又是绵延可以贯串的。

  在目录上,二字齐一的小题各篇最后,有一篇附录的单字题目:〈雪──纪念母亲〉。

  蒋勋很用心的写这篇文章。写下雪的季节,去V城探望病中的母亲。写雪,写看雪的自己,和下雪天的一些记忆。窗外的雪,「富丽繁华,又朴素沉静」的下着,屋内的灯全熄了,只留母亲卧房床头一盏灯幽微的光,反映在玻璃上。远处街角也有一盏路灯,照着白白的雪景。「白,到了是空白。白,就彷佛不再是色彩,不再是实体的存在。白,变成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生终极的领悟吧。」

  我想,蒋勋可能是以留白的方式,来写他最珍惜的一个记忆和思念的吧。

  《此时众生》,遂成为他送给母亲,最具深义的礼物了。

  《此时众生》读后感(四):生活无处不在的美学 ——读《此时众生》

  “美”使我们沉默,“美”使我们谦卑,“美”使我们知道生命同时存在的辛苦甘甜,艰难与庄严。通过“美”,我们再一次诞生,也再一次死亡。

  ——蒋勋

  最初认识蒋勋这个名字,是从声音开始的。那时候版权意识还没有那么强烈,在某款APP上有蒋勋先生在台湾电台节目录音分享,一听到那如水浸润心灵般的声音就无法自拔。再细听内容,甚是喜欢。于是从《孤独六讲》到《生活美学》,再到《细说红楼》,就这样一个音频接着一个音频听下来了。

  而《此时众生》是我阅读先生的第一本书,竖式的目录,按二十四节气编排的标题,有种古雅的遗风。无论是先生的画作还是文字,都有一股深沉而温暖的力量,不知不觉中就带给人一种平静的美好。所以,在阅读此书时,我故意看得很慢很慢,生怕遗漏了任何一处的“风景”,又怕太快地“告别”。然而,先生的文字总是那么的动人,即使书写的都是些寻常的事与物,却别有一番诗意,总让人忍不住想一直一直往下看。

  从《桐花》、《月桃》到《苹婆》、《栾树》,我都是边看边百度,然后有种莫名满足感——从此,在这世上我又认识了些美好的植物,我清楚地知道它们的名字和长相,而不再是“某种植物”。

  从《溪涧》、《瀑布》到《泡汤》、《野溪》,大自然仿佛化身成了潘多拉之盒,让人有了不辞万里的冲动——有些美,必须亲身体验。

  从《品味》、《甜酸》到《布衣》、《吾卢》,美至于日常就是生活的质量。但这质量并不单纯物质层面的,更多讲究的是精神层面。再多的名牌山珍海味都堆砌不出“品味”二字。

  ……

  50篇文章,就这样柔柔美美地铺展开来,甚具画面感,犹如雨水渗入泥土般渗入到人的每一根神经。我不知道,一个人要对生活有多么的深情,对世间有多么的博爱才能书写得如此细腻而动情。当然,蒋勋先生自身的美学功底,人文修为,为这一切奠定了基础

  从前,因为懒,因为穷,我不断拒绝让生活变得更美的改变,并将一切追求美的行为妖魔化成“作”。然而内心深处却无时无刻都渴望美,并因自己的欲求不得而自卑。而当我慢慢接受自己的时候,我也越来越明白到:

  审美,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气质。生活美学无处不在,风景、建筑衣着烹饪,音乐、艺术,人文、历史……无不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思考,去追求。毕竟,“一个伟大民族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民族”,而一个有趣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懂得审美的人。

  《此时众生》读后感(五):看蒋勋,看众生

  几十篇短小的散文和自己画的画构成了一部小册子,这是我看过蒋勋最煽情的一部书了。从夏秋到冬春,每个节气都写点若即若离的文字。里面有细腻的觉察和丰富的思绪,可以让你很容易感受到那个场景和那个情绪

  我倒不觉得这本书是和他母亲联系的非常紧密,包括开篇的那首《愿》,似乎都是在和那个“旋子”(网上搜下,似乎是他的一个学生)诉说心声。而读者很容易就进入旋子的状态,聆听着蒋勋说此时的众生。

  更有收获的是在散文间哪些细腻的描写,虽然很多都是大家经历过的,但在蒋勋细腻的观察下有了别样的感觉。似乎能带你回到那一刻,但感觉又丰富了许多。让你产生了共鸣又有了新的启发。也许这就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

  众生是什么,是我,是你,也是他,是人,是物,也是这个世界。有时我们会走的太快,有时我们会爬的很慢,但往往我们会忽略此时的当下。能够像蒋勋那样去觉察当下的众生,也许你的世界就会多了许多精彩。

  2017-2-27

  《此时众生》读后感(六):读《此时众生》 | 亲历春夏秋冬

  《此时众生》是我第一次接触蒋勋的作品,之前对他一无所知。不知是男是女,也不知是老是少。只是从字里行间偶尔能够捕嗅到蒋勋对生活敏感的体察,笔下每一处对风光人物的描绘都极赋一种沉静的美。

  因为书里夹藏些他的画作,便知他兴许是个画家。一个画家拥有细腻的体察可以理解,但可以如此沉静的笔触勾勒成形需要的则是文笔功力。一细究,蒋勋的轮廓才清晰起来。

  因为幼年多曲折,蒋勋的学业也一直在周折转变。戏剧,文学,绘画多有设计,并且颇有成绩。算一算,今年的蒋勋已是位七旬老翁了,想来《此时众生》多半是年轻之作,年轻,想必也是相对的,因为其中所含对生命透彻清明的体悟非经世事者不可及。

  《此时众生》是蒋勋的随笔。因为自己笔力渐钝,所以在尝试着从一些由心而发的作品中找回自己用心思考与用心写作的感觉。

  《此时众生》里,以秋冬春夏四时为序,收藏了蒋勋在每一个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生命享受和感悟,字句清秀,竟误认为他是个活得有质感的女子。

  《此时众生》读后感(七):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四时之感动

  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四时之感动

  ——评《此时众生》

  《此时众生》是蒋勋的一组随笔,时间跨度正好一年。从第一年小满时节的桐花说起止于第二年的立夏时的太史祠。从自然始,中间穿插记忆中的人事,止于历史。是作者行走在城市边缘,有感于物候、岁时、历史、过往记忆时留驻于笔端的一幅四时歌。

  现代的都市人被四季供应的鲜蔬和普及的冷暖空调圈养的渐渐丧失对四季的敏感。二十四节气随着工业化道路在城镇的普及渐成节庆,清明、端午、重阳、中秋等节气更是成为举家出游的契机。人们渐渐忘掉节气背后的四季变换和人文积淀,也许只有在清明节也忍不住想要发条节日快乐的短信却突然怔仲时才会想起,哦,这个节气,是雨纷纷的清愁和对亲人故友的悠悠缅怀。蒋勋的《此时众生》刚好似一幅画卷,四季翩然,物候纷飞。春有杂花夏有水,秋有秋光冬有温泉。他的笔是带领我们回归自然和乡间的引领者。每一篇文字皆不多,却可以在字句的背后找到渐被忘怀的美好。月桃的俗艳让人想起民间大地饱满的活泼和烟火气,夜间的萤火虫让城市的灯火黯淡,从水面而来的秋光映出天空的变幻让人们看到比霓虹还真切的繁华。至于那混在白鹭鸶群中啄食鱼儿的笨鸭;记忆中罩在野溪温泉上明晃晃的月光;为大众温泉制定卫生规则并身体力行的老先生;与母亲和姐姐混杂一起的甜酸回味;在异国依然怀念故土的生物钟等等情境则让我们在众人匆匆的快步行走中看见快乐的源起,并可以笃定有时候慢一点也未必会错过什么。

  文学家的敏锐和画家的视角让蒋勋笔下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画面感。然而他的文字却不拘于画面感。蒋勋本是对人间充满深情之人,因此处处都是人与景,人与历史,与过往记忆的对话。

  看桐花时,桐花在风中翩翩起舞,铺满一地,林间小路也铺满落花,行过的人不忍踩踏,又欣喜又为难地踟蹰徘徊。“‘我怎么办啊?’——一个孩子急得跳脚,旁边听的人都笑了。”这样暖漾的情怀只有深情之人才可写出。

  在大众温泉领悟人体,“劳动者、上班族、富贵者和困苦者,忧虑者或个性开朗的人,都一目了然。上了年岁的人,日积月累,身体像衣服,都有自己的风格。”岁月刻下的记忆在温泉中被览阅,各样的人生混杂在一起,一向不重视肉身的儒家文化在此刻退出,与众生共浴,知肉身艰难并学会敬重。

  在自然中找到美,却不止于美。“‘美’使我们沉默,‘美’使我们谦卑,‘美’使我们知道生命同时存在的辛苦与甘甜,艰难与庄严。通过‘美’,我们再一次诞生,也再一次死亡。”在蒋勋的世界观中,‘美’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它独立于真和善之外,同生死一般重要。因此看自然发现美就变成生命的必然而不是偶遇,在美中不断地思索和建构生命的价值也就成为一件至关重要的事。

  看蒋勋的访谈,谈到自己对存在主义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知道他是在虚无的大背景之上执着于当下的人。他空无而不彻底虚无。因为对终极,对名利,对世俗愿景的看淡反而使他可以更加平和地和生命谈话,对生命中每一个微笑都珍之如饴。照他自己的话说,每个片段中与每个生命的短暂相处,使得生命构成了其本来的意义。这些生命不仅是人与人,也是人与花,人与水,人与动物……简言之,人与周遭的一切事物。正是在这样的情怀之下,他笔下的自然风物、人事、记忆等等,都变得格外地情韵悠长。

  蒋勋曾说:“我写过小说,出了两本诗集,散文却一直是我最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但是我也知道,散文到最后,恐怕不只是文学技巧,而是要在情怀、气度上完成一种典范。”《此时众生》就是这样一本,带领我们在旅行中寓教于乐地体味人生的自然生活之书,蒋勋借四时风物、记忆中的人事来抒发情怀,而我们则可在他看过的风景,走过的历程中领悟生命中的感动。

  《此时众生》读后感(八):蒋勋:向死而生的孤独凝视

  林文月说过:蒋勋有一本非常精巧的书,书中收五十篇散文,从某年五月开始,止于次年五月,刚好一年,横亘二十四节气,周而复始,是为《此时众生》。这本书的简体中文版,在癸巳年新年上市了,封面是蒋勋的写生,一支明亮的开放在淡墨阴影中的茶花,旁边配题蒋勋手书的诗作:"记忆你,如记忆未经践踏的初雪,一切终归幻灭,在化乌有之前,听一听我的祈愿之歌。我愿有缘并非妄念,缠绵不去也只是眷恋人世消不去的罪愆。雪融之后,这里将有一滴永不化解的晶莹之泪,等赎完情爱之罪,还要供养春花。"

  眷恋人世罪愆,赎完情爱之罪。蒋勋记录一整年的二十四节气,处处写自然,又处处不止于自然,人的话题,生死的话题,爱欲的话题,始终萦绕其间,我尤其爱读打开目录时看到的五十篇题目:桐花、月桃、萤火、相思、栖霞、大雨、溪涧、瀑布、鱼肆、月升、叶子、渲染、新桥、沙滩、眼前、翅果、看见、秋水、回声、时差、自由、候鸟、寒林、黑暗、野溪、烧水、风景、众生、肉身、布衣、吾卢、迟行、输赢、退之、史记……都是生之愉悦,然而种种愉悦,都似乎如封面上那支茶花般,以浓淡深浅的阴影为背景,宛如一个原本孤独伤心至死的人,昂头凝望天空,使泪水倒流,如雪融之泪,变成养分,供养春花。

  雪的意象,也是蒋勋纪念母亲之意,他在书中写自己在下雪的季节探望病中的母亲,窗外的雪,富丽繁华又朴素沉静地下着,街角一盏路灯照着白白的雪景:"白,变成一种心境,一种看尽繁华之后的领悟。"蒋勋是散文家、美学家,也是画家,他以留白的方式,写他最珍惜的思念,是尊重读者的深度。

  同样的生死凝视,蒋勋于数年后患心肌梗死送医院急诊、步过生命之险终于康复后,在另一本新书《此生:肉身觉醒》中,在宏富壮阔的全球美术史格局中,再次展开:从埃及到希腊,从印度到中国,生与死在美术中的不同呈现,在在印证了,许多古老民族动人的神话、宗教和哲学都是从凝视死亡开始。在这本追问"肉身"的大书里,蒋勋尤其强调对死的凝视。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蒋勋则反过来思考:未曾认真深刻地凝视死亡,会真正懂得生命存活的意义吗?

  比如他在希腊雅典国家考古博物馆里看到许多古希腊人的墓碑,有三个女性死者的墓碑上刻着她们生前的模样,一个正从珠宝箱中挑选手镯或戒指,一个低头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发呆,还有一个凝视着一名婴儿低头不语,没有伸手去抱自己的孩子。珠宝、美貌、孩子,到底什么是女性在死亡时无法割舍的?凝视这样的墓地碑石,似乎使人对死亡少了很多恐惧,把死的命题逆转成为:询问生的意义。

  又比如他凝视古埃及人选择坚硬的花岗岩,把肉身雕塑在石块中,凭借石块的坚硬牢固长久存在,是一尊尊静止在死亡之中等待复活的肉身。而希腊人则让肉身站立在大地之上,赤裸的肉身,荣耀如天上诸神,在运动中发现肉身的尊贵华美,更相信"热烈活过"的意义。而我们呢?如果我们的墓碑上用雕刻的人像替代文字,会留下什么样的容颜与姿态呢?蒋勋追问我们在死亡最难堪的时刻少了美学,亲人手足无措、呼天抢地,葬仪社叼着烟漫天喊价,仿佛地摊,生者惊恐慌张,死亡草率轻贱。生命随便活着,随便死去,何以安心?

  蒋勋凝视生死,称之为"肉身的功课",这功课没有答案,也没有句点,是每一个人的、孤独的功课。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