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1 05:4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的读后感10篇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是一本由徐泓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35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一):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最初知道陈虻是因为柴静的《看见》, 她说是陈虻发现了她。那已是他去世的 几年后,没能下意识的去看那段时期节目,很是遗憾。 再次唤醒有关记忆就是看到这本书,索 性翻翻。从某些层次说,这是本充斥着 新闻哲学课程展示新闻从业者的一 段历程,对有机会从事该行业亦或对此 感兴趣的人是不错补充。从另一方面 看,这又是部交与人生哲理的书,并且 绝不鸡汤。 借着对于新闻的洞察力,陈虻从侧面很 好的解释着一个人关于所处生活社会位 置和所观察问题角度的问题。马克思主 义哲学最讲究辨证法,认为事情都具有 多面不同特性,甚至会相互矛盾。而他 运用种种现象向我们解释矛盾的原因。 “每个人的生存当中其实都是一个社会的 缩影,社会的观念、社会的道德、社会 的伦理、社会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决 定着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而这个人的所 作所为又反映出这个时代风貌。”人作 为社会人的局限性接受同一事件会产 生各异的差别。我们不应该向别人填塞 自己意识价值判断,而是尽力通过 对经过讲述受众产生自己正确的价 值判断,承认主流并不是难事,可以拥 有客观独特思考才是人们应当尽量力 保留瑰宝媒体如此,做人何尝不 是。生活中如何才能尊重他人意见,而 不是期望用自己固有观念去改变一个人 呢?道理都懂太多只是无法做到,而陈 虻之所以能为一代媒体人所惦念,恐怕 就是因为这不好为人师的生活信念。 “我们有时候抱怨一些话不让说,抱怨自 己的思想不能表达,问题是当你真的有 机会表达思想的时候,你有思想吗?当 真的把这个体制给你的时候,你会用这 个体制吗?真的让你扫地,你能扫干净 吗?”作为新闻媒体人会有一条看不见的 红线,如戴镣铐的舞蹈。生活也并不能 处处随心。舆论里抱怨社会是一种民意正常反应,但在公共言论开放的大环 境下留给受众的并没有更多的思想内 容。看似对事件起到有效的社会监管和 媒体监督,可说到底却是那样的同质。 不齿当下娱乐至死的无聊风尚,在很多 时候却乐于插科打诨;鄙夷已久的不正 之风,在办事时总最想走捷径。自命不 凡可早污浊不堪,这就是我们每个人最 鲜明特点。套用一个陈虻举过的例 子: 你在这儿摆了三张碟,一张是艺术片, 一张是美国商业片,一张是三级片。那 很多人就会觉得做艺术片需要思考,做 商业片需要投资,三级片最好做,省事廉价。你就玩命地做这个,然后你还 说观众就爱看这个。你给他这个他不反 对,但是你只给他这个,并不是说他就 爱看这个,是人就三种都喜欢,但是没 人做啊。所以我的一个判断是受众肯定 是被低估了,或者是我们低估了受众, 或者是我们有意低估受众,为自己的低 级趣味制造借口。 陈虻让我们很容易从中认识到人的不 足,开始学会寻找观察事物的角度。他 最常提及人们需要学会建立审视问题的 人生坐标。只有当我们参照固定统一标 尺开始衡量身边的每一件事,我们就开 始拥有自己的态度,站得住脚,扎得下 根。而他,践行了一个叫做陈虻的态度 坐标,为人们留下了那个讲述老百姓自 己故事印记,一部平凡人见证的社 会历史。 陈虻恐怕真是这个时代最后几位有态度 的媒体工作者,广电南院的新闻评论部 亦风光不在。也许接下来一段时间节点 中中国社会很难再出现导师大师,当 我们都坚定自己的坐标,任凭风雨和飘 摇,才不会迷失方向,不会因走得太远 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二):陈虻的风骨

  最近忙着写英文综述,忙里偷闲,看完了这本书。

  最先接触电视媒体人是柴静,《看见》是伴随我考研的读物真实深刻,把人性挖掘的让人不禁反思自己,接受自己,寻找自己。

  如果说在柴静那,我看到了她所记录的人性;那在陈虻这儿,我看到了做人风骨。

  从“添补中国纪录片空白”的宏图,落实到“张大爷、李大妈细节镜头。这个人,之所以有人格魅力,就在于他不断的在思考,不断的刷新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他会对中国纪录片面临的挑战反思,会对节目的定位反思,对自己反思,对团队反思。

  能打动他的是人性,“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激情能让别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他审片“精确清晰尖锐超越,一针见血”,“从表象进入本质,从片子毛病分析到你创作动机,解剖你认识事物的角度,然后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创作理念”。

  放弃挣钱更多、更能带来升官的机会,他选择技术提高和一种意识和观念的转化,““大道无术。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首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学什么与人斗的法子。”

  他用思维方式筛选人才,认为“判断和处理信息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他用“底线评价人才,“我衡量一个编导,不是看你做得最好的片子,是看你做得最差的片子。就是你做得最差片子是什么样,那是你的水平,最好的片子没准是蒙上的,你说你一枪,嘣,打到十环上了,蒙呗。你说你最差的一枪打八环,那是你的水平。”他的管理精神层面的“只有他自身有了一种强烈欲望,进入思想的状态,才能真正开始思考,不是你要他怎么思考他就怎么思考”

  他从不用善、恶的标签,“我认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存在着善和恶两面,不是哪个人绝对的好,哪个人绝对的坏,看你用什么环境激发他,用什么方式对待他”,“只要你尊重他、信任他,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会主动地做到值得你尊重、值得你信任”

  他嘴巴不饶人,“你要在这人工作,就要养成这样一个心理,就是说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是为了你有变化,而不是把你说得不是一个人似的。” 但也没饶过自己“对于一个人培养,要从你自己做起,要求你的部下有人问关怀的精神,自己对下属都没有人文关怀的精神;要求别人城市,自己都不诚实;要求别信任,对自己的编导都不信任,谈什么人文关怀,谈什么诚实,谈什么信任?”

  他重视往回看,“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当我们认真地去研究怎样拍纪录片的时候,或许已经淡忘了我们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也就是说,当你过于热衷于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就需要放弃这个东西。你只有出去了才能进来,也只有进来了才能出去。”“不要过于陷入,你才能反过来冷静地加以审视;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个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强加了你许多个人的东西”“《太极》里说,太想练成的人和三心二意的人,都练不成太极。”

  他是带着痛苦走的,留下的是我们对于自己做人处事的反思。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三):很多人,都是在他走后,我们才关注了解

  大概是在新书出版的时候,在亚马逊上看到了陈虻的这本书,然后习惯性的看了有关他的资料和这本书的简介,就买了。

  那时候,我刚离开这个小县城的新闻记者岗位,去了待遇稍微好点的城网上班。也是在离开新闻之后,才真正静下心去思考自己当日曾经忽略的很多事,也会在路上走着走着,想起来,原来自己曾经那样拍是错的,只有这样拍才能比较真实的呈现出当时事件的状态。

  拿到这本书之后,很受启发。也能很明显感觉到他那个时候央视人的工作状态,工作态度,对那样的工作环境很羡慕,对已经离去的陈虻感到分外的敬服和遗憾。

  我想起一个编辑,一个网络写手,也是在他走后,我才知道他,进而整天翻开他的博客,看他曾经写下的那些文字。一边觉得离这个人很近很近,一边又挡不住伤感遗憾的袭来。

  很多人,都是在他走后,我们才知道,原来在这样行业中,有这样的一个人存在着。我们阅读着他的文字,有时阅读着关于他的文字。觉得他亦师亦友,我们可以从他的身上学到很多,也许无法用文字表述的一种思路想法

  我觉得,陈虻的离去,带走了央视的某种精气神。或者那种精气神是早都开始衰退,只是,他的离去,更是一种标志,一个和央视过去的那种激情、态度所分离的一个标志。

  现在地方县里的新闻基本上都成为了各种会议和视察、督查工作为主流的一个窗口。老百姓的想法,老百姓的事情,真正用心关注的太少太少了。

  后来,这本书,我又买了三本。分送给我在电视台领导同事,但我后来发现,领导也许只是翻翻封面便放下了,同事看没看,我也没有坐在一起讨论

  但是,陈虻,我愿意听你讲。

  也许,电视,新闻,都不用这些。

  我们也依然可以用文字去记录,记录那些并不是主流存在的商人和成功人士,而是那些在我们这个时代中经历变故经历人世沧桑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

  陈虻,我会一直听你讲。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四):没有比“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更适合做标题

  初看《不》这本书,很容易就会因为标题的刻意而随便翻两页就放弃,更不会买来仔细看。不过幸运的是一朋友买了这本书的kindle版然后同步过来,我就挺好奇的点进去看了,因此没有错过。这本书并非是那种缺营养的无病呻吟,而是在讲一个人、一个已逝去的老牌电视节目制片人视觉艺术的理解。这个人叫陈虻。

  在电视媒体圈混的人对这个名字多多少少不会陌生,柴静的《看见》里面也多次提到了他。有关这个人的介绍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前《东方时空》里《生活空间栏目制片人、《东》总制片人;顺溜的长发、细眼角、白皮肤帅气男人。在《东》栏目,听他审节目是一件是“盛事”,很多人都会围过来听他讲、听他骂、听他如何妙语连珠,以至于后来形成了一部“陈虻语录”,有事没事的时候总有人引用他的“名句”。

  如果《不》这本书只是单纯的列名句那就一点意思都没了。《箴言》大部分情况下只有虔诚信徒才会一遍又一遍的背,把几百首诗合编成诗集这也是从《诗经》开始的歪路子。没有意境怎么体会?好在《不》一书里这一篇篇文章生动的还原了陈虻对电视媒体的点点滴滴的理解,我相信这些理解会始终闪耀光芒

  比如在讲如何在尊重隐私前提下表达:“不要用绝对隐私的信息,你要用他愿意公开的那部分信息,来表达他不愿意公开的那部分信息。这就是我们要遵循的道理”。这个道理非常朴实,十分珍贵,但同时对媒体人的要求又极高。同样的,在讨论目前中国所谓大家都懂的“政策限制问题”时他这么说:“我认为政策空间不是限制我们发展的唯一因素,我们自身掌握影响方式去传达信息和思想的能力,也是限制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比如在讲为什么摄像是再创作者:“陈虻以当年《生活空间》一位摄像老毕拍的片子为例:这片子讲一个乡村邮递员,每天早上起来,特别早就送报纸去了,他儿子呢,天都还没亮呢,上学又太早,就一个人在家趴在桌上写作业。这样一个空间关系,老毕用的镜头是摇,是在摇整个房间,最后落幅落到孩子身上,那么在这个摇的过程中,体现了他的一种观察:先是整个房间,然后再看到这个孩子,空空落落的房间里至于一个孩子。这样一个镜头表述,体现出作者的一种内心的情感。”还有另外一个片子《久远的音符》:“一群老人在村边吹奏音乐。这个镜头呢,是从太阳摇下来的,镜头先是长时间地停留在太阳上,然后非常缓慢地摇下来,摇到天边,用逆光勾勒出一群人在那里吹奏。这个镜头的运动,构图的运用,我据的这里边有思想,我的理解是:太阳就永远这么照耀着,人类就这么生生不息拍摄者在思考,他在一个构图和镜头的运动里,带出自己对一个问题的思考。”

  欢迎订阅读书类公众账号”我读“(wodushu)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五):陈虻同志,是个天才

  几月前看的,觉得里面的思维观点犀利和深刻的,推荐之。

  再次也悼念天才的陨落。

  1.一个存在,只有和社会发生联系后才是深刻的存在。

  2.一个栏目,一个作者需要建立自己看待实物的坐标系;

  3、创作一部片子,是个系统工程

  4、那个拍摄空难的普利策奖

  5、生命需要一种激情,一个内心不屈服的人

  6,我希望给你不是铁锹,而是馒头

  以下来源网络

  陈虻语录1:一、不要因为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二、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是努力感受生活中发生了什么。三、生活中的任何一种发生,都永远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

  陈虻语录2:我很感谢我的职业,因为传媒的作用使我们个人的努力被放大了,能够影响更多的人。所以,我认为当别人赞美你的时候千万别拿自己当人;当想到你的工作成果有上亿人在观看的时候,千万别拿自己不当人。

  陈虻语录3:说了和说清楚了,是两回事儿;说清楚了和说精彩了,又是两回事儿。没说清楚的原因是什么?有这么几个关键,第一是信息的密度,第二是信息的落点,第三是信息的位置。

  陈虻语录4:我希望我审节目时的意见不是铁锹,给你一把铁锹你就只能挖坑。我给的是馒头,你吃下去,吃下去浑身是劲,愿意干啥就干啥,想拆房拆房,想种树就种树。我说的不是教条,它是你思想的起点,不是你思想的限制。我不是在改片子,我是在改人。

  陈虻语录5:我在审节目的时候,对自己有两个基本要求:第一,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怎样更好。第二,不是告诉你怎么改,而是激发你修改的欲望。如果我告诉你怎么改,你照着我的去做了,你就仅仅是工具而已。如果我告诉你正确的是什么,找到修改的路径,那么你想改的就不仅是片子,而是思维方法。

  陈虻语录6:创作是需要思想的。第一,你有没有思想,第二,你的思想有没有价值,第三,你靠什么来表达你的思想。你有这样的素材吗,你找到表达的结构了吗?你能够让一个有深刻内涵的节目符合播出的要求吗?这是一个编导,一个制片人应该做到的:认识深刻、表达深刻、包装深刻。

  陈虻语录7:既然文如其人,为何不从做人开始?

  陈虻语录8:思考是人类的本能。其实我觉得我们对观众的判断有时候是低估的,我们有意地低估了受众,为自己的低级趣味制造借口。就好比很多人觉得做艺术片需要思考,做商业片需要投资,而“三级片”最好做,省事又廉价,你就玩命地做这个,然后你还说观众就爱看这个。

  陈虻语录9:我经常跟编导说,作为一个精神产品的制造者,当你不会干的时候,就是观众觉得新鲜的时候;当你驾轻就熟的时候,就是观众看烂了,不愿意看的时候。其实一个人要追求这样的生活状态,就是你永远做不知道该怎么做的事情,在努力地探索着,这个时候你的创作才真正有活力。

  陈虻语录10:电视是很感性的,观众的收看也是非常感性的状态。以前我们认为电视是理性的,要把每段词都写下来,主持人说错了要重来一遍。实际上做错的事情也应该是现场的组成部分,因为通过出错可以感受现场的气氛。所以,与其说电视是遗憾的艺术,不如说电视是现场的艺术。

  陈虻语录11:有人评价《东方时空》聚集了电视界最后一批理想主义者,这说明其中凝聚了很多个人的追求、愿望,或者可以叫做情结。我特别愿意跟我的同事们说说媒体情结,媒体有它不能忽视的规律,如果无视规律,一味张扬自身的情趣和愿望的话,就很可能会丢失你的观点,忽略了你的服务对象。

  陈虻语录12:现在信息源很多,消费者会选择一种方式,用最短时间获得最有效信息。电视新闻就要实现这样的筛选功能。不管是频道还是栏目,如果筛选能满足一个人的需求,那么这个人就会是它的观众。所以电视新闻应该越做越精炼,越有效,而不是越做信息越多,把能采集到的信息都给你贴上,那就成网络了。

  陈虻语录13:电视新闻还应具有评价功能。网络评价可能更丰富,但电视评价更权威。我认为这是电视媒体建构自己价值的关键。筛选信息本身包含了一个价值尺度,而评价信息则更能体现对信息的一种态度,如果两者能形成合力,并且被观众所接受,这就是电视新闻存在的理由。

  陈虻语录14:什么事都是一个多数跟少数的问题,现在大部分人喜欢娱乐,可还是有人喜欢思想,只不过在以前,喜欢思想的人的比例比现在高而已。那么这个比例将来会不会又慢慢地变回来呢?没准。

  陈虻语录15:什么叫电视参与感?真正的电视参与感是观众在参与判断,参与思考,参与选择,不是仅仅打进电话就叫参与感。如果省却了观众判断的过程,直接说出结果,你就剥夺了观众游戏的过程。这个原理非常重要,它关系到你做节目的时候,怎么利用你的信息调动观众的参与感。

  陈虻语录16:既然办一个新闻频道,而不是按照以前综合频道那样,让栏目各自为政,那么你的生产方式就应该相应改变。就好比你以前是点菜的餐厅,现在改快餐店了,但你的厨房配置、生产流程、人员分工、组织方式都没有改变,你当然就不符合快餐店的要求。

  陈虻语录17:任何事物当你去考虑它的复杂关系时,你的思维才会真正地打开,而且一定要全线打开。往前面走的时候,一定要回头看,左右看,找到所有的相关者。有人说,人生太短促以至于来不及享受,我说人生太短促以至于来不及思考。

  陈虻语录18:什么是新闻?我理解的新闻价值并不完全等于时效性。凡是人们不曾知道的,或者不曾被合适地表现,不曾被真正地理解的事物都是具有新闻性的。即重要的是你在这个题材中正在触及新的问题,或者某种观念的变化是以前没有揭示过的,或者我们感受到了但没有真正触摸过的,我觉得就有新闻价值。

  陈虻语录19:我经常跟我们的编导说,如果你认为你不会的东西、你不掌握的东西就是不重要的东西,那么你已经老了。不正视新生事物的话,你就会被淘汰。

  陈虻语录20:我们在拍摄一个题材的时候,往往更希望从这个题材中找到一个论证的观点,当这个观点成立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题材成立了,这个片子也就完成了。当这个观点不成立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题材不值得拍摄。这就提出来一个问题:你究竟是喜欢事实,还是喜欢结论?

  陈虻语录21:如果你的兴趣不在于论证什么,而在于去了解这个事件的本身,它到底是怎样发生的,它的细节是怎样的,它的过程是怎样的,事件中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是怎样的,当你对于这个事实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做进一步追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你眼前出现的每一个题材都有新意。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六):《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书笔记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书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徐泓(编著) 邱锐 2017.4.7 1、陈虻: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激情能让别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的,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一点想法: 激情是成功的助燃剂 页码:2 2、生活中的一切发生都是我们拍摄的机会,而不是我们拍摄的障碍;不要在生活中寻找你要的东西,而要努力感受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们并不是在表述某种存在,而是在努力寻找存在的原因。 一点想法 运用到教育是一样的。麻烦和问题是教育的契机而不是阻碍。 页码:3 3、我觉得人要有两方面的能力,我们一般来说更注重一种知识的积累。而与知识相比,有一个更需要注意的,那就是思维方法,包括你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包括你判断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它应该比知识更重要。大学四年的学习,教给了我怎样从已知推导出未知,教给了我怎样用一种科学、严谨的态度工作。这些东西潜移默化地深入到我的血液里,无论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处在什么职位,它都会打上烙印,无法抹去。   陈虻的大学读书笔记,就与众不同,他不抄结论式的名言警句,密密麻麻记下的既不是论点,也不是论据,而是在论据阐述之后,论点和论点之间的过渡段。陈虻认为,尽管这些段落在文章中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却是思维的转折点。 一点想法: 思维的质量与密度决定了人的宽度与深度。 页码:9 4、人一生要学会经常往回看—为什么呢?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一直都是站在起点往终点看,上了小学琢磨着上个好中学,上完中学,琢磨着考个好大学,考完大学再找个好工作。价值观都是单向的。我觉得必须再添一个往回看的坐标。   你想啊,到了你临死的时候,什么哪个台长、哪个领导说你了,什么哪个片子没做好了,这些可能全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什么呢?每个人也许都不一样,可能是你年轻时喜欢一个姑娘,你特喜欢,但一直没追上……也可能追上了,这都没关系,反正是特个人特情感的东西。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到那个时候就不起作用了……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多加这么一个坐标,我相信,很多人在看待很多事情上的价值观就会不一样,这个社会也可能就会变得有点不一样。 一点想法 往回看的价值在于哪呢,我想更多的价值在于评价的多样。丰富而不是单一。 页码:10 5、陈虻善于提炼归纳,善于举一反三,喜欢哲理性的思辨。那时每做完一个片子,他都会写一个总结。在日后给记者们讲课的时候,他多次谈到早年的这些总结。   陈虻说:这些总结既不是交给领导的,也不是交给父母的,也不是拿来给大家念的,就是自己给自己总结。后来我出去讲课,就有一种信心,只要是让我讲纪实性节目的创作,下面的人,只要提问,那个问题我一定有答案,或者我一定想到过。也就是说,你们遇到的问题,我当年在做片子的时候都遇到过,都曾经思考过,并且总结了应该怎么做,还分析了这样做的道理。 一点想法 总结就是发自内心的学习,且希望这样的学习能建立起内心的秩序。 页码:12 6、到了1996年的时候,我发现这种人文教化的东西,已经开始了一种重复。因为在拍摄一个普通人的时候,我们总希望在这个普通人的身上看到有价值的东西,这种有价值的东西提炼升华起来无非就是人生的哲理、生存的哲学,拍张大爷和拍李大妈虽然生活不一样,人物不一样,但结论却是一样的。由此我忽然有了一种危机感:其实我们对生活态度和生活哲理的认识是有限的,尽管它所承载的人和生活不一样,但是它最终表达和传递出来的东西是相通的或者相似的,是在重复已经做过的事情,只不过是越做越精致,从这个人身上换到那个人身上而已。这个栏目再这么做下去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在我们讲述了上千个故事后,我们的这些道理正在逐步演化成一种抽象的僵化的教条。 于是,我经过思考,提出一个新的创作方向,那就是在飞速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实现人文关怀,为未来留下一部由小人物构成的历史。 一点想法 这就是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也是中心思想教育下的惯性。 页码:21 7、陈虻写道:创造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而创造又是一个非常具体的过程。所以要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同时需要两种极具反差的品格-灵异奔放和老老实实。对于一个人是这样.对于一个团队同样是这样。 一点想法 上好一堂课也是一种创造,你得钻进去研究还要跳出来俯视。 页码:25 8、电视纪录片要利用观众的感性到场,达到理性到场。 页码:32 9、电影纪录片是把人关进黑屋子里,买票进去,出不来了,怎么都得看完?你舍得花几十块钱买票到电影院,肯定有理性到场的心理准备。而电视纪录片的播放环节脱离了电影院,坐在家中电视机前,屏幕小了,但是看的时候更随机了。因此电视纪录片的观众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 电视纪录片观众是没有做到理性到场,没有做好这种接受深刻的心理准备。所以,电视纪录片需要戏剧性的东西,它就需要更刺激,更直观的,更有悬念的这样的东西,来通过感性到场,达到理性到场。 一点想法 太对了,对于中小学的课堂何尝不是这样。而且更宽泛,难度更大。 页码:33 10、现在我们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因为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当我们认真地去研究怎样去拍纪录片的时候,或许已经淡忘了我们为什么要拍纪录片。也就是说,当你过于进入、过于热衷于一个东西时,你就需要放弃这个东西。你只有出去了才能进来,也只有进来了才能出去。现在中国的纪录片恰恰需要跳出去,不要过于陷入,你才能反过来冷静地加以审视;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强加了你许多个人的东西,而不是事件本身。《太极》里说,太想练成的人和三心二意的人,都练不成太极。你必须保持一定状态,才能得到一种真传。按照西方的美学表述就是,距离产生美,必须有一定的距离,贴得太近反而什么也看不见。 一点想法 11、学问都是想通的,看你会不会左右牵连,会不会融汇贯通。 页码:36 12、支撑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形式有三类:一类是新闻,标志着一个台的政治立场;一类是娱乐性节目,标志着一个台的经济运作水平;一类是纪录片,标志着一个台的文化艺术水平。 一点想法 陈虻善于总结提炼归类,这样的人学习能力很强。 页码:41 13、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没有钱不行,但钱不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唯一方式和最重要的手段。钱多了反而会把人惯坏,我们光抓物质文明,光抓分配,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怎样才能把大家凝聚在一起呢?我觉得还得有理想,这个理想说起来好像特别空泛,虚无缥缈,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理想让每个人都相信,都认为是值得追求的,是可以实现的,那么大家就会心甘情愿地工作,这就是管理学中所说的全员接受的企业文化。 一点想法 搞管理这一条很关键,你的有合理的分配的机制,还得有共同的价值追求,这个价值追求彼此认可的。 页码:45 14、对精神产品是没有办法直接设定的,最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理的管理,而不是行政的管理,实际上我们对精神产品的管理更重要的不是对行为的约束,是对他的情感和心理的一种导向和引导,只有他自身具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进入思想状态才能真正开始思考不是你要他怎么思考,他就怎么思考的。 我们队精神产品生产者的管理,塑其形易,塑其心难。 节目的管理首先从人本身开始,对人本身的管理既是一种行为的约束,也是一种对情操,人品,人格的训练,才能够保持团队自身的质量。 一点想法 管理部门,项目,学生很有启发。做事即树人。 页码:46 15、我认为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存在善和恶的两面。不是哪个人绝对的好,哪个人绝对的坏,关键是他呈现出好和不好的时候,看你用什么环境激发他,用什么方式对待他。当大家都去抢一个东西时,某个人也会去抢,大家都谦让,他也不好意思伸手。只要你尊重他,信任他,一个有良知的人就会主动的,做到值得你尊重与信任。 一点想法 讲得确实好,可如何激发个体的心理情感却没有例子,比较可惜。 页码:47 16、大道无术,最重要的是修炼自己,首先改变自己,提升自己,而不是学什么与人斗的方法。 页码:51 17、我在审节目的时候对自己有两个基本的要求,第一,不能说不好,只能说怎么样更好。第二,不是告诉你怎么改,而是激发你自己修改的欲望。因为从2000年开始就在陈虻手下干活的编导说,陈虻讲片很善于从表象出发进入本质,从片子的毛病分析到你创作的动机,解剖你认识事物的角度,然后从根本上改变你的创作理念,让你从心里往外感到清晰、透亮。 一点想法 全是可以用在教学上的理念,他真的可以去教书。 页码:57 18、生活中很多的感受实际上就在我们的眼前,就在我们的耳边,或者与我们擦身而过。但是我们缺乏对它的追问,而缺乏这种追问,就丧失了进去深刻的可能性,就会变得落入俗套。 一点想法 今天在4.6班上课,《各种各样的花》,带孩儿们在户外观察迎春花、报春花、蝴蝶花,杜鹃花和红花檵木,那些往常晃荡在眼前的春之使者,仔细观察下来你就会有新的发现,这也就推动了孩子们的认知发展和情感发展,才有了走向深刻的可能。 页码:76 19、纪实影像有三个功能,或者说三种境界:叙事、抒情、思想。 影像风格是由景别和长度决定的。 没有绝对的真实,任何一种真实永远取决于认知主体。 一点想法 陈虻关于影像语言,影像真实的观点。他对于图像的解读有着极度的敏锐。 页码:85 20、你究竟是喜欢事实还是喜欢结论? 页码:115 21、真正深刻的表达,实际上应该依靠结构的力量,而不是依靠单一语言的力量。这种结构是如何去建构这个片子中的相关人物、相互关系,在这种关系里呈现出一种深刻。要寻找复杂的、有张力的、用丰富社会内涵的关系去表现,去结构。   结构的力量是可以改变这个故事的深刻程度的,是可以改变这个故事走向的,是可以改变你要揭示的问题的。   你不是要说出某些危言耸听的话,而是更多地去思考与这个事件相关的、同它发生关系的一些存在。其实一个人孤立的存在是不深刻的,当他和社会发生了某种关系,从他的身上能揭示出我们社会的某种存在的话,这就是深刻所在。   我们有一个摄影师说了这么一句话:我们不是在记录发生,我们是在努力地表达它为什么发生,通过它的发生来寻找它为什么发生。深刻往往是这样开始的。 一点想法 深刻是可以训练出来的,有的人一说话就有思维流动的痕迹,并逐步迈向深刻。 页码:120 22、结论是简单的,关系是复杂的。其实我们是通过这种发生,这种发生中的一些关系,关系当中的一些处理,来呈现一个比结论更重要的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我们拍生活中的一些凡人小事,那个结论可能根本就不重要,甚至很多大事的结论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事件的关系,人物的关系,这些关系所呈现出来的社会问题。 一点想法 读到这里让我思绪流荡到书外,想起最近看过的电影《比海更深》,还有以前的《一代宗师》都符合陈虻的观点。 页码:126 23、要表达自己深刻的思想,希望通过解说词的方式,或者是通过采访的方式,把你的观点传递给观众,观众未必能够接受。我们往往采用的是一种结构方式,相当于新闻的组合信息,围绕我们的判断、结论建立信息组合的结构,组织一些和这个结论相关的信息,引导观众对结论的判断。 陈虻进一步解释:一个题材不能只是奔着核心部分展开,那样你报道的事实可能有些单一。如果关注整个事件的背景,这个事件就会变得让人有更丰富的读解空间,有更深入展开的可能性。你呈现出来的是一些可供大家思考的事实,相当于新闻的组合信息,引导观众对结论的判断。 一点想法 学会运用结构的力量。陈虻还用法国纪录片《球迷》为例讲述了结构如何体现了“细节的细节就不再是细节本身”,很精彩。 页码:128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七):《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他山之石

  作者:徐泓

  出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时间:2013-1

  作为一个并非影视专业的人,反复将这本书推荐给相关专业的朋友。

  我不知道相关的大学专业是否会将这本书作为教科书,如果有,那将是能让人受益匪浅的;如果没有,那么也许真该自己买来看看。这里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对于节目的思考,始终不曾停止。是搅动一池死水,使之流动的力量。

  今天是某个特殊日子的50周年,由于我们的和谐社会,由于党天下,所以不能提。

  今天在朋友圈借着某个可能已经被和谐的帖子说了一句“没有知识不要紧,没有文化才可怕”。知识,是现今社会越来越方便获得的,甚至方便到了廉价,只要打开搜索引擎,随意输入一个关键词,你就可以得到;而文化,那看不见摸不着,度娘本事再大也无法大数据到。

  那是通过一代代一个个鲜活的人所积累和酝酿出来的,是所谓名门之后,是被传颂和效法的家门训……是立身、处事、与世界联结的逻辑、方式和态度。

  这样说似乎与这本书没有太大关系,然而如陈虻自己所说,“我告诉你的不是这个片子要怎么改,而是如何思考”。

  愚钝如我,大约到了而立之年,忽然的某一天,觉得自己此前所做的所有事情,似乎都逃不出一些逻辑,比如戏剧、比如品牌。戏剧在与人物的行动、核心场面的铺排,乃至音服道效化的处理,尽是为了导演所想表达的某种情愫、追问或观点,通过某种可视化的“形象源”或“戏核”展现在观众面前;而品牌的塑造,从其内涵的挖掘,到外延的延展,从一个logo到此后所用到的色彩、市场策略,也无不来自于某个“主题”,通过一些可视化或者可感化的文案、海报展现在消费者或者客户面前。

  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一尘不变,随着时代、价值观或者不同阶段的需要,这些外在的表现发生着改变,但是寻找到那个核心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是可以以不变应万变的。

  可惜。

  我们的文化让我们放弃思考,我们现今大部分的教育者只输出大量的工具,和工具的使用说明,却从来无法提供解决问题的,乃至于寻找问题的思维方式。

  你很难责怪这些为人师者,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文化土壤里,他们自身没有汲取到这些,因为曾经肥沃的文化土壤在某个时期干涸成了沙漠,而沙漠只能勉强长出一些仙人掌,或者沙草(曾经在陕北黄土地上的一种野草,不知道学名,当地人这么叫,口感有些粗糙,带着微微的苦味),却无法长出能够遮天蔽日的南方的榕树。

  也差不多是而立的时候,我开始寻找自己的坐标。或者准确地说,我意识到自己的坐标和坐标系。

  寻找戏剧之于我的意义,虽然一直在寻找,一直试图给到自己某种或崇高或卑微的意义,然而在此之前,我的所有作品(或者说所有的玩意儿)的观众似乎只有一个人,对之的评价似乎也只有一人,直到之后你需要自己面对不同的观众,真正与每一个观众进行对话,而非考试似的等待着考官给出一个或高或低的分数。

  只有自己独立面对世界的时候,你会发现自己的坐标处在整个坐标系的位置,你会发现你的轨迹和方向。以戏剧为例是因为这是我愿意与世界分享的那一部分,至于我个人,也许我会和我的亲朋挚友分享,或者与我自己交流。

  最后,说回到这本书(好像离题挺远的了)。

  这本书我看得很慢,每天大约两三个篇章,能够感受到陈虻思想的迸发,和本书作者徐泓在整理这些散落在各处的吉光片羽时候的那份用心、用情。这些散珠碎玉一点点被串联起来,终于呈现在世界面前。也许陈虻对于纪录片来说,暂时还没能得到相应分量的奖项,但是历史会慢慢沉淀,一定在某一篇章中,人们将发现这位天才的存在,以及他对于电视人,以及其他人的莫大贡献。

  2016.5.16

  王择成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八):不止是想听你讲

  几天前同事买的,无意间看到了她拆的包裹后软磨硬泡地将此书借到手。陈虻这个名字在我看来等同于中国的乔布斯。都是神一般的存在。

  然而遗憾的是不同的作者。给了她一碗好米和清水,却把饭烧糊了。

  久闻陈虻之名,我读这本书是想了解他这个人,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很不幸,作者一直是在写一个已逝的人,以一个活人的视角来写一个已逝的人。她曾在序中写道,第一稿出来,大家都不满意,因为只写出了骨头,没有写出血肉 。我想说这句话难道不是在形容这个最终版吗?它依然瘦骨嶙嶙。

  这本书最大的弊病就是不能让人沉浸其中。不能说作者是没有花心思的——从字里行间的引用中,可以看出作者确实收集了大量的采访,同行的评价,友人忆他的文章。可是看不见陈虻活在书里。我看到的只是很多很多他死后的思念他的博文以及网友的评价拼凑在一起。书虽厚,可像是随时都可以停止,因为它只是拼凑,拼凑得多与少,没有区别。偶尔有长一些的段落,读着稍微有点渐入佳境了,作者的下一句话必定是“陈虻去世后”或“某某在缅怀陈虻的文章中还说”;粗暴地把你从梦中唤醒:别太入迷,他已经死了!

  这是篇三百多页的悼文。

  书的排版也实在不敢恭维。作者似乎很重视版权,一旦引用必有出处,这很好,但是使用得毫无技巧。网上摘出来的话会写出网友的名字,加粗,斜体,并且引用后附上”本篇博文的关键词:节目管理、审片原则、思维方式"。看得实在令人蛋疼。并且作者认为重要的地方同样也会加粗,让人错觉自己是在读“怎样让大多数人喜欢你”“xx岁应该明白的xx件事”这类书籍。

  乔布斯传,作者栩栩如生地像3D游戏一样把你带入了乔布斯的一生中,激情力透纸背;寿司之神里,导演把小野二郎的职人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每个镜头都含细节。有那么多种方法,为什么偏选择了这一种。

  “我们忽略了这里面的技术差别。就好比你给我一个土豆,我炒出一个土豆丝来,没问题。但在烹调界,给你一个土豆,炒出一个土豆丝来,一级厨师和三级厨师炒的,不同的炒法,放不一样的油盐,味道是不一样的。炒土豆是有技术的,而技术含量是决定菜价的。“ 他说过。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九):其对行业的思考之深入,足以贯穿到学科之外

  书的全名叫《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记为什么出发——陈虻,我们听你说》,作者是北大教授徐泓。

  央视牛人陈虻去世后,徐泓整理了陈虻生前的音像文字等记录,算是完成他来不及实现的愿望——建立针对电视媒体人的培训课程体系。

  为了找到这些内容,徐泓回忆了陈虻跟自己的多次谈话,找了央视的陈虻的同事提供各种材料,陈虻的语录、事迹、思想等等。幸好在央视,陈虻字字珠玑的名声在外,每逢他审片子,总有不少人拿着小本子跟在边上记他说的话,因此也留下了不少经典语录。最终整理了体例,成为这本书。陈虻是电视行业的一个天才,他过世了,幸而思想还在,算作是留给世人的礼物。

  书中内容均针对电视媒体人,但是陈虻对媒体的理解,对节目的看法,从理念到技巧,并不仅仅适用于媒体。陈虻勤奋又智慧,其对行业的思考之深入,足以贯穿到学科之外。

  各个学科之间,越是技术的东西越是遥远,而越是内核的东西其实越容易互通。陈虻有直击本质的犀利,使得读者从他的话语中一再的体察到一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于是深深受益。

  以下是部分摘录:

  “他接受信息的方式是错误的,他在听我说话时,老在寻找我的信息和他的信息相同的部分,而非不同的部分。但是,他只有寻找到不同的那一部分,他才会真正有变化。他总是寻找相同的部分,只能通过我来印证他是对的。一个人天天都这么听别人说话,他一辈子都改变不了。”

  “什么叫好片子?就是那些领导在家愿意看,开会不愿意表扬,同时又找不到理由枪毙的片子。”

  “陈虻对如何把握选题还有一个逆向思维的方法:当你知道他放弃了什么,你才知道还有多少种可能性。你不研究他放弃了什么,他为什么放弃,你就不会知道他保留这个东西的坚决,你就不了解他在思考什么。”

  “当你觉得节目对你有挑战,甚至不会干的时候,就是观众觉得新鲜的时候。当你觉得驾轻就熟的时候,就是观众看烂了不愿意看的时候。精神产品的创作者永远在这样地工作,你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干,这是最好的状态:你在摸索,你在创造,观众也在吸收,觉得你新鲜。假如你已经把这个操作太熟练了,他早就不看了。”

  回头看着这些文字,仍然折服于陈虻的智慧。

  很痛惜这样一个人英年早逝,祝安好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读后感(十):大道无术,万法归心

  读书如饮酒,可快可慢.有的书简单易读,有的就不行,它迫使你不断停下来思考.这本书属于后者.

  很难给这本书帖上一个标签,它可以被看作回忆录,传记,电视媒体教科书,社会学,方法论,管理学,创新理论,甚至涉及宗教,最后它还是一本字字珠玑的箴言录.

  他的部下,《社会记录》的策划王开岭,在陈虻去世后,写过一段评价陈虻的文字,曾经传诵一时:

  “一个性情温美的兄长,一个纯真的人生和社会理想主义者,一个在纪录片经验、新闻理念和美学体系上创下个人标签 的人,一个以自己的额头、语句和手势招来崇拜的言说者,一个以才情和风度提升了男人品质的绅土,一个多愁善感、常因―段镜头而流泪的审片人。”

  但最后一句,让人心痛不已:“一个废食忘寐、生活极度简单终致身体报复的人。”

  我绝对相信,陈虻在讲这下面这段话时绝对处于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讲的心流“flow”状态

  “因为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我们为什么要出发。当我们认真地去研究怎样去拍纪录片的时候,或许我们已经开始淡忘了我们为什么要拍纪录片。当我们极力去研究纪录片的时候,我们面临着一个宗教所说的“去执”的问题,就是说,当你过于进入、过于热爱这一东西时,你就需要放弃这一东西。你只有出去了才能进来,只有进来了才能出去。我觉得现在中国纪录片恰恰是要跳出去,需要去执,把这种热爱去掉,不要过于陷入,你才能反过来冷静地去审视。你只有进得深一层,你才能出去,出为入,入为出,出入无方。如果一个人过于热爱,这东西就已经不再是它本身,已经变成了你的一种热爱,你强加了很多你个人的东西,而不是事物本身。“太极”里说,练太极的人中,太想练成的,和三心二意的人都练不成。你必须保持一种特定状态,达到境界才能真正练就,得到一种真传。”

  书中陈虻充满睿智的话语不绝于耳:

  譬如“支撑一个电视台的节目形式有三类:一类是新闻,标志着一个台的政治立场;一类是娱乐性节目,标志着一个台的经济运作水平;一类是纪录片,标志着一个台的文化艺术水平。”

  譬如“当你觉得节目对你有挑战、甚至不会干的时候,就是观众觉得新鲜的时候。当你觉得驾轻就熟的时候,就是观众看烂了、不愿意看的时候。精神产品的创作者永远是在这样地工作,你不知道这事该怎么干,这是最好的状态:你在摸索,你在创造,也在吸收,觉得你新鲜。假如你已经把这个操作太熟练了,他早就不看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状态。”

  又如“什么叫好片子?就是那些领导在家愿意看、开会不愿意表扬,同时又找不到理由枪毙的片子”。

  再如“他们为什么是大师?你也在现场,他们也在现场,你和他们拍的东西就是不一样;因为你和他们的想法不一样. ”

  在阅读过程中,一个字眼不断涌现。那就是“燃烧”。陈虻是一个用生命燃烧激情的人,以至于他的身体无法承受这种剧烈的消耗。但是也正因为此,他的成就达到了一个体制内的媒体人所能达到的空前高度。

  读完后我想说:为什么这些东西,我现在才看到。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