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翻皮球》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翻皮球》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8-23 05:1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翻皮球》经典读后感10篇

  《翻皮球》是一本由梁小斌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翻皮球》读后感(一):诗人思想

  近日,我那少不更事刚踏入小学年级,一个从来没有学习过写诗的孩子,冷不丁在她的日记本里很自然地写下了一首可爱,充满童趣的诗:

  吃东西

  小朋友

  吃东西,

  嗷呜嗷呜全下肚。

  吃完了,

  才发现

  肚子太胖了,

  卡在椅子里。

  此刻我震撼了!读着这首生动有趣而可爱的小诗,使我深深相信到,每一个纯真的孩子都是诗人,如我的孩子;每一个诗人都是纯真的孩子,如诗人梁小斌。——虽然我没真正读过梁小斌的诗,但却在他的思想随笔集《翻皮球》里读到他在知青时代偷鸡成诗的真实的可爱。

  鸡的芬芳在大步疾走,

  犹如戴着红色羽冠的翩翩少年

  骑着骏马

  在天亮之前,

  将它被扼杀的消息通知千家万户

  这使我深信,在孩子和诗人心中,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诗。他们都有一颗玲珑通透的心。

  梁小斌,这个以诗成名的诗人,他的思想随想集《翻皮球》——一些对日常事物不平凡洞见,和对世界真相深刻解读,不正是一颗敏感玲珑心的写照么?以诗人的敏感捕捉生活,深刻的思想洞见,世界真相在诗人心中展露。这使我亦深以为然道:“任何历史,在寻找到一个殉道者之前,它不会结束。”“有我能记住的事物,必然也是我也曾经参与的事物。”“舍不得丢的东西为什么极易‘风化’,而毫不客气想丢掉的东西,却顽强地保持着人的劣迹的原貌。”

  对学识肤浅的我而言,《翻皮球》是我一本能读的书,但却非一本我轻易能读懂的书。这带着寓言式要表达一种深刻思想的文字,我只能静静地读,慢慢地领略其中的深刻思想和意味

  《翻皮球》读后感(二):有意思散文集

  每次豆瓣新增的功能总是用它们的弱智来解释豆瓣的伟大。因此我也很少流连在豆瓣主页给我的推荐,因为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些会上榜,或者说“推荐给我”。比如李建宏的《我拒绝》。当然,也正是拜他所赐,我也知道了为什么最近我的友邻在一本本的给一些经典打一星。我想,豆瓣的伟大之处就是不管他变得怎么花俏和不实用,豆瓣还依然是人们表达个人喜好最佳的场所,当你不喜欢一本夸夸其谈的书时,你完全可以打一星,即便它真的纠正了以前译作的多少处硬伤。而这次行动或许也提醒现在的书商们,用心好书,不要夸夸其谈。

  我之所以在评论这本《翻皮球》之前来这么一段,也是因为看到封面上的推荐语:“很多年后,你会因为自己阅读拥有过一本梁小斌著作而深感荣幸”,“他的诗歌曾经闪耀在星空,他的思想却因为自身的沉重而被埋葬”。坦白说,我不喜欢这样的评价。一本好书的缘分就如同一场无疾而终的恋爱,他教会你那些事,但最终他也会消失在人海,多少年后,你记住的是你与她的缘分,而不是她。而另外一方面作为诗人的梁小斌,显然不能给这本书增加什么颜色

  我自认为客观表现在于,不管是谁的书,我都假装不知道这个人,所以我既读《何谓文化》(当然,事实证明这也不是好书),也读《悲伤逆流成河》,最近倒想看看方舟子的那本书。而读《翻皮球》之前,我连梁小斌是谁也不知道,所以,我也就愿意把他假想成一个X,而非著名诗人去读这样一部散文

  而对于这点,梁小斌显然有自知之明,比如他在《人在其他领域出名》(P096)中这样写道,

  总之,出了名再写作,是唤起读者阅读欲望的基本条件……不论作家写些什么,读者群体均能从一个“打架人”基本起点上来理解作家。这个读者群体是一个首先领略“打架人”全体的受惊扰的群体。……一个人劣迹斑斑岁月名望轨迹,其基本上是不留多少文字的,至少他自己不留下什么“写作上的思想”。

  而关于名人与写作的关系,或许接下来的这篇《你又不是名人》(P98)更为有意思

  当然,回到文字本身。初读梁小斌的文字,我第一个感觉就是不适应,他说的话你都能看得懂,但他说的意思你基本还要转个弯才能听得明白。当然,我有时候也会反思,我是不是又过分解读了他,比如这篇《不要打听树木年龄》,讲的是人们通过年轮来辨别树的寿命,而这也意味着,当你知道树的年龄时,他已经死了。于是梁小斌这样说道,“当谁指出某个发现地生机勃勃的时候,那个所谓生机勃勃之地,实际上早已一片死寂空旷”。我想,这不是老庄吗?

  当然,有一类散文,或许我也就只能读到他的表象,但我也只愿得到这表象,比如《笨拙在别处》,将自己深夜要吃鸡蛋,但敲碎鸡蛋的声音总是惹得隔墙邻居睡不着,于是只好借助着天外来临的雷声,敲完了三个鸡蛋,这,确实是一个有趣的事儿

  《翻皮球》读后感(三):在诗的纯粹中,脱离肮脏吧。

  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想到诗,思维跳跃,蹦啊蹦,蹦出了这么几个字。

  “ 我,只是一个漂流瓶,在诗的世界里游荡,翻滚,然后泯灭自己的躯壳,消逝,发亮,最后到达无望的天堂。”这是我拽的诗,平时没有的灵感火花,噼里啪啦,在看到诗的书里。就会耀眼起来。真神奇

  我个人非常害怕有关诗和像诗的散文的东西,但是内心却又有着极大渴望,那渴望像藤蔓,缠绕在心里最诡异地方,时不时向上生长,但是很快被自卑压回原来的地方。

  曾经一次又一次地对其他人说过,诗是一种最精炼的语言,也许你会写文字,写的还不错,但是你肯定有把握说你会写诗,因为那需要太多太多思想的关注灵魂的沸腾,太难了。

  所以当我打开《翻皮球》时,内心是忐忑不安的,怕亵渎了文字,怕污染心灵。当然这些都是相对于我自己来说的。

  梁小斌用超越生活的话语来谈论“信仰”“爱情”“生活的酱油茶”“人民的思想”甚至还有“历史的贞操”。这个社会,太多的人在浮躁,在叫嚣,但是真正有着头脑的人却很少能独自面对心灵和苦难龌龊现实,而他则不同,像一个平凡智者,嘟囔着睿智的话语,看见他的人无动于衷,走过他听到他说的话却会定在原地,发愣。

  思想有深度的人,活着就像一首诗,那么多枝枝丫丫地触角伸向生活的各个角落。即使是一次小便过程,都成为了文字,“小便时会羞涩”,切,不懂的人鼻腔里发出蔑视的声响,这人是不是有病,但是敏感的诗人,生活的诗人却真的在羞涩,在思考,而我真的不觉得这做作,反而觉得挺好。真实这种东西,你有么,你丢了么,你还记得么,至少有这么一些人在紧握着真实的情感,面对着真实的情感,不逃避,不懦弱。多好呀。

  他将如期而至,他如是说。他是爬的慢的海螺,他如是说。他有着非凡的困惑,他如是说。他活着,他说着,他慢慢地说着,即使是散文一样叙述,却让我不由地跳跃着阅读。这很奇怪,我不禁问自己,文字的魔力实在太诡异,带着我在他的世界里旋转,迷失了方向却不慌乱。我很喜欢

  爱着所爱的人,爱着别人不爱的人,爱着大家都爱的人,然后蜷缩着自己的身体,却张开着自己的心灵,在语言的迷宫中做最骄傲的王,我喜欢这样的诗人。我的语言是如此匮乏,只知道胡乱言语,似乎并没有表达出自己对这本书的过多见解,但是我相信,你在我混乱不堪的言语中一定明白了我的心中所想,人啊,真的需要点诗和散文诗来摇晃已经死寂的生活,也需要点模糊和虚无来撑破无聊的假面。

  而这就是我在读完诗人的书后的激动原因。那昏黄的灯晕中,你可以脱离你肮脏地躯壳,去寻找另一个纯粹的人的生活,来吧,来读读吧。别犹豫了。

  《翻皮球》读后感(四):诗心与诗骨

  多情怀旧伴,余事做诗人。在韩愈的时代,诗是一种温柔心绪,如豆的灯影之中,回忆渐次浮现,喉头回漾着酒香,眼里涌动着温存。而诗歌,是这一切的收束,是最自然的结果,以至成为一种面对或介入生活的姿态

  因为情绪灵动,很多诗是曼妙的,符合卡尔维诺反复强调的那种轻盈文学观。拿国中诗人举例,脍炙人口譬如顾城,温润隽永譬如张枣,在这些诗作里,飞扬的纯真、瑰丽,都是诗心的回响。

  而很多诗,也不是沉重,但就这么用直白的语言,凸显生活本真的张力矛盾,把纠缠直呈在读者面前。

  梁小斌无疑隶属这一类。他拿顾城作为参照,认定“顾城较早地注意上了自我”,他“却在随大流式地注意跟自己毫不搭界的社会公众生活”。

  如果谙熟中国现当代诗歌的历程,对《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和《雪白的墙》,想来不会陌生。索骥梁小斌这两首代表作的密钥,或许就在“社会公众生活”这句自况里。

  梁小斌的特殊之处在于,他关心集体的名目,追问宏大意义,却没有得到期望中的回应。如他所言,“中国社会体制认识梁小斌的诗,并不认识梁小斌这个人。”

  时代际遇中的个体命运太过絮碎绵长,不知从何说起。梁小斌近作《翻皮球》,呈现了颇多外人难言,又可供镜鉴的时代写真。生逢何世,梦归何处,哪里成长,哪里消磨,都有如实的记录,也伴随深沉自省。从诗史关照,此书是颇有意义文本

  但《翻皮球》又不是单纯回忆录诗集。很大程度上,此书难以从体裁上归类。可沉浸其间,能体味看似杂乱的断想背后,有一条公共情怀的珠线在串联。残雪在评价梁小斌时有准确的概括:梁小斌用心灵的魔术将一切混乱的、轰轰烈烈的社会生活内在化,使其变成一种心灵的倾诉

  外部体制和心灵世界对峙,形塑了梁小斌的诗歌历程。因为关切公共生活,又难以得到一致认可,梁小斌的诗歌注定不是轻柔小调或者悱恻的絮语。但他也不嚎叫、不怨愤,而是选择将世界装在心里,再通过内在的共振发声。包藏世间万象的,是梁小斌的诗骨。

  梁小斌在《翻皮球》里写杨键的诗绘事后素,诗人在向外寻找期间,用苦水换来的一场大雪

  相形之下,他同样用生活化的语言,呈现内心容纳的公共生活。在他这里,诗是生命的言诠,也是现世枷锁。他见证诗人戴上手铐,也见证诗歌逃出生天。

  和公共生活的关系,简直是梁小斌的图腾,穿过字句,熔铸在诗骨之中。北岛说:“写诗写久了,和语言的关系会相当紧张,就像琴弦越拧越紧,一断,诗人就疯了。”对梁小斌而言,和语言的关系,更多是用最直白的词汇,来描述庞杂的公共生活和胶着的内心状态之间的对峙。若是没有诗骨,他早已委顿在地。

  很难说公共生活、外部世界,或者体制,是否给梁小斌带去期望中的东西。但它们深切影响着他,从诗人自述里看,是确凿无疑的。

  北岛写艾伦•金斯堡时有一段著名的论断:诗人之死,并没为这大地增加或减少什么,虽然他的墓碑有碍观瞻,虽然他的书构成污染,虽然他的精神沙砾暗中影响着那庞大机器正常运转。

  梁小斌的一切或许都不如金斯堡般剧烈,但外在与内心、体制与个人、诗心与诗骨之间的微妙影响,却一般无二。在这个意义上,读《翻皮球》,不仅是阅读诗人的内心独白,也是检索诗歌的时代地图中暗藏的,共通的精神密码

  《翻皮球》读后感(五):写不好不要紧发表出来气人就不对了

  我之所以读这本书,是因为在这本书看到封面上的两段推荐语:“很多年后,你会因为自己阅读并拥有过一本梁小斌著作而深感荣幸”

  “他的诗歌曾经闪耀在星空,他的思想却因为自身的沉重而被埋葬”。

  读这本书之前,根本就不知道这个人,当然,这并不能代表什么,因为我一直是孤陋寡闻这个成语的最好解释。我读过封面上的字后想,这么牛B的人!我还是要赶紧看看的。

  作为诗人的梁小斌,显然没有写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也没有写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白居易。

  但是这也不怪他。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个才情。但他把散文写的这么差,还发表出来气人,就是他的不对了。这是一本你无论看或者听,都觉得耽误时间的书。

  各位,碰到请躲开。我这本是我到目前唯一本没有读完(坚持到75%,一般再难看的书,我也会慢慢读完的),今后也不打算读完的书。

  《翻皮球》读后感(六):走向太阳边缘的人

  一位朋友说:“你(梁小斌)已经写不出诗了。”就是说我在写文。

  如果把我说急了,我的文章只好重新分行来写。(梁小斌)

  在阅读《翻皮球》之前,不识诗人梁小斌,也从没想到“我们是害虫”那支耳熟能详的杀虫剂广告歌原来与梁小斌有关,对,他唱了;也更没想到因为这首歌,梁小斌得出“诗是反驳者的一种歌唱”的结论。梁小斌的父亲并不赞成他一个大男人搞写作,批评他“你成天看蚂蚁上树,谈什么写作”,“一个人不能养活自己,其他什么都谈不上”。换句话说,在解决温饱问题之前,所有与生存无关的勾当全是不务正业,全是人类中的异数。梁小斌对父亲的责备无言以对,他认为父亲不懂,并不理会。当作协领导们调解诗人们的学术之争时和稀泥,梁小斌从领导一句话里嚼出多种滋味,而那些不大可以直接对领导言说的暗涌也只能悄悄用诗说了出来,我想这也是他口中所言的“诗是反驳”。

  梁小斌是诗人,有人说他“就算是写了散文依旧是诗”,换句话说,即使有人说他写不出诗了,当他将文章分行写时吐出来的仍是诗。我不太能理解诗人,因为不太明白他们大脑回路里究竟是怎样的逻辑,从梁小斌的《翻皮球》里读到的,几乎是无时不在的思考,各种思考,来自日常生活,来自毛豆烟斗,来自星云风雨雾,来自任何发呆、任何呓语或梦话的触发。我猜想他的大脑大概有个灵敏又锐气的开关,外界稍加刺激,就“扑通”地迸出一些让人若有所思的句子。《翻皮球》的容量超过了我们那些日常粗放的理解,或者固执已见的成念,那些新鲜的念头,触类旁通的联想,那些在梁小斌脑子里发酵的灵感让人叹为观止,也佩服不已。而梁小斌的文字,很显然也唤醒我们对生活的诗意体验。

  第九章“梁小斌如是说”记录了一些朋友们的事宜。画佛陀造像的马军,在握过扫把的手提起纤细羊毫屏气凝神描绘温和又令人敬畏的佛陀画庞时,在贫瘠大漠呆久的他,第一强烈愿望就是要画出神的音容,而不是大漠里的山水。“那里没有水,没有郁郁葱葱,只有牵骆驼的人向着太阳的边缘走去”---这句描述画面平实却让人惊心动魄。就作者而言,他自己何尝不是一个走向太阳边缘的人。

  《翻皮球》读后感(七):黑暗中的光亮

  读梁小斌的这些文字时,一下子便被吸引了过去。表面看来,他只是在写一些生活中琐碎,但读过这些文字以后却不得不回过头来想一想,是不是像作者所讲的那样,那些比喻是否成立,或者又在暗示着什么?是的,这些文字的确出人意料地捅了一下内心的什么地方,感觉需要停下来,慢慢思考一番,否则、你无法立马进入下一个话题,而下一个话题依然触发了这样的思考,循环、再思考、再循环。

  如果说语言的最高规格是诗的话,那么诗话的语言理应是思想的最高规格。通常来说,一个好的诗人也是叛逆的,这种对社会的叛逆一定是来自于诗人纯洁天真的心灵。没有切身体会过作者的经历,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也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混乱年代。也许正是这些混乱,让作者有了切身的体会,有了深刻的认识,有了独特的视角和发现。“诗是反驳。诗如果不以反驳作为它的动力,诗的命运只能是罪恶。”,梁小斌是这么说的。虽然我没有看懂这些文字中全部的隐喻,却多少明白了作者的心理;至少,通过这些文字让大家看到了生活在底层人民的状态,或者说是疾苦,只是作者把这些人们常见的琐事化作了一些意象,化作了另一种比喻,让你去思考其中的意义。

  我知道,有些写得太过直白的真实,可能会造成他人心灵的伤害,就像书中写的一件小件事,摄影记者要拍摄病房中的小女孩,小女孩却用杂志挡住脸说:“叔叔,请不要拍我的脸,我妈妈还不知道我在这里呢。”;有些人类智慧的推断似乎又太过武断,是否会造成冤案?知青检查团路过门口,进来一看,门后的锄头结了蛛网,便断定这是长期不参加劳动的证明,更能上升到政治鉴定的高度和依据;当然,也有些本来无法理解的思想,被作者一解释,有点开化了,诗人杨键写的:“一只病弱的山羊,像画中的耶稣那样,站在臭水沟里,为了我的成长。”,那是耶稣为了拯救人世间的苦难吗?

  说实话,这些文字没有我不认识的,也没有什么语法上无法逾越的障碍,而其中的深意我读完以后依然似懂非懂,是因为这样的似懂非懂令我又越发好奇,好奇到读完了全文依然还萦绕着一些书中的现象,这些是为了说明什么呢?我把皮球翻开了,能看到里面是什么了吗?也许只是皮的背面和空气,但皮球的实质又是什么呢?我回答不了,似乎有点简单里的高深,然后问自己,是不是过度去思考了反而无法理解其中的原意?依然无法回答,依然需要回到他的文字里反复去咀嚼,琢磨,深思,但也不一定能就得到最终的答案。我知道,站在他的高度和视角,很寂寞,但愿有更多的人能够读懂这样的处境,因为我分明看到了那思想在黑暗中放出的闪闪光亮。

  《翻皮球》读后感(八):《翻皮球》跳跃的思绪,灵性的闪耀

  对于皮球,我想每个人都并不陌生。童年之时,拍皮球这项活动我们应该都曾经玩耍过。然而,此时此刻所说要的皮球却展现和表达着另一层我们或许并不深知的触动。寻常的拍皮球在诗人的眼中却可以绝对地赋予了新意。皮球不再是拍打,皮球其实更可以翻转。在这滚圆的皮球外表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朦胧诗代表诗人梁小斌信手拈来般的跳跃精彩光芒。这是一种独特的皮球玩法,却更是一种突破常理的不按规矩出牌。虽然如此,但是我们却可以收获着另一种独特的感触:跳跃的思绪,灵性的闪耀!

  对于关心中国文坛的读者而言,诗人梁小斌的名字其实应该并不陌生。于她的笔墨之下,我们可以看到文字的强大魅力所在所在。由文字引发思想的大爆发;由感叹触动无限的大联想。在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之下,我们可以触及到那种发自于灵魂深处的感言和表白。

  此刻,这位中国最好的散文家、隐藏最深的民间思想家最新力作《翻皮球》又如此精彩纷呈地出现在喜爱他作品的读者面前。在这本新作中,我们更可以透过他的那些生动而又刻画深入的文字描述,进入一个蕴藏深意的散文天堂。作为一名优秀的作者,他的作品通常应该做到“文如其声,言如其人。”而梁小斌《翻皮球》的精彩性莫过于看似信手拈来的人生经历,过往剖白的寻常生平中发掘出了诸多我们凡人或许早已经忽略点的精华。一如此书的书名般,翻动的皮球更是一次有一次思维上的跳跃和飞升。也许此一刻还在轻轻地跳动,假意借助诗人那令人震撼不已的灵魂感慨,我们刹那间便会被引领到一个更高境界的观摩。平淡无奇的事情背后更是思想超脱。人活于世,莫过于对自己过往生存和认知的反省。一个只知道往前,而无视过往的人算不上一个拥有丰富财财产的富翁。一个时刻在前行过程中知道回首那些过往,哪怕是那些掩埋于记忆深处的沙粒,那么他的前行着其实无时无刻地携带精神上的宝藏。在这本书中,我们解读着文字的同时,更是任由思想的骏马共同驰骋于这片富饶的文化草原。尽管每个篇幅的文字并不多,但是就是那些字里行间字字珠玑的妙笔生花,引领着你我触类旁通地感知着某些更为深入的思想意境。此时此刻,文字早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文字。此次此刻,文字更是贯穿着富含深意的寓言和诗篇。一次次心灵能量的释放,一幕幕文字礼花的绽放,让我们书外的读者享受不尽那魔法般的语言神奇。无限遐想在此时,深刻寓意在此中。

  《翻皮球》跳跃的思绪,灵性的闪耀,皆在其中尽显光芒。

  《翻皮球》读后感(九):片断的思想,片断的评论--梁小斌《翻皮球》读书随笔

  本书是许多作者思考片断的集合,笔者看的时候也不是一口气看完,因此,只挑一些心有戚戚的话,谢谢随笔。

  作家没有欲望去揭示生活,中国人不善于有惊异感 P13

  中国人不善于有惊异感,也许书因为,在饱尝现实的荒诞之后,对生活要么麻木了(不敏感了、没有惊异感了),要么缄默了(不敢大惊小怪了),在两种情况下都不会有欲望去揭示。

  恰好最近读顾颉刚的《国史讲话》,里面谈到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以前也听说过这个典故,但这回顾先生的讲述,更加透彻翔实。原来“杯酒释兵权”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一杯酒就解决所有问题的,权力的削弱是一步一步取得的。相应地,太祖的权力也是一步一步巩固的。但回想以前听到的故事叙述,对比之下才发现,这里面的政治斗争,已经被美化或者说简化成了一段佳话。

  由此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该不该把现实的残酷告诉孩子,让他们准备好直面惨淡的人生?还是,即使在孩子们遭遇苦难之际,仍然用美丽的谎言去掩盖真实以免他们失去生活的信心。中国人太苦,不要说有揭示生活的欲望,连保留生活的欲望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啊。

  “真正诗人的内在和谐” P23

  当个诗人不容易 P44-46

  为什么需要诗人?还需不需要诗人?

  在唐诗宋词早已远去的现在,诗人的意义何在?

  也许,诗人的价值在于鼓励其他人,去面对苦难,去承受苦难。诗人之所以带给人美感,是因为他们面对苦难,甘之如饴,或者至少承受住了。

  因此,诗人的美或者诗的美,需要苦难来造就。

  承载着苦难的诗能产生美感。如果觉得诗歌难以读懂,那是因为没有体验到与诗人相似的苦难生活。心有戚戚然,才能体会诗以及诗人的美感。

  我思故我在 P54-58

  作者说,我疼痛故我在。这是朴实直接的总结。有了感知,才能分清物我之别,方有自我意识。“我思故我在”,实在不是什么唯心主义的观点。这句话里面的两个“我”,都是指“有意识的自我”,而不是指行尸走肉之物。“我思故我在”,说全了,应该是“我在思考的时候才是一个有意识的我,(一个真正的人,只有在这种状态下,我才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而记忆的开始,可以说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于是,人应当主动思考,并且保持对历史的记忆。如果要等外界的刺激使你感到疼痛,然后才能发现自己的存在,那么,在其他没有刺激的时间里,你就消失了。存在感于是产生于思考。而对历史的记忆,则是一种连续的存在感。因此,历史也就在不断的思考中。

  雪夜闭门读禁书 P187-188

  邻居禁止作者夜里发出敲鸡蛋声。作者为着邻居休息好,或者仅仅是为着不与其争吵,于是在雷声的掩护下,急忙得意而且痛苦地敲了几下鸡蛋,从而可以好好享受其美味了。

  偷偷摸摸做自己中意喜欢的事,而不被发现,这种心理,在读书人,可以用“雪夜闭门读禁书”,“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等来形容。这种触犯禁忌而不被发现的心理,实在是压抑民族的通常表现。

  《翻皮球》读后感(十):碗剩一只方知空

  文Shirleysays

  梁晓声和梁晓斌是不是特别容易混淆?一字之差,差之千里。梁晓声的知青文学是多么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眼球,当年电视里热播《雪城》,万人空巷。相比之下,梁晓斌的诗歌和思想随笔简直就是阳春白雪,令人有点曲高和寡的感觉,知之者甚少。所以,我总能遇上有人聊起梁晓斌的时候,实际上说的是梁晓声。恐怕这一点,梁晓斌是有自知之名的。所以在他的新书《翻皮球》里的第一篇文章即是《我是梁晓斌》,自我介绍很必要。

  辛波斯卡说,诗人算不得职业。当别人在大庭广众之下宣称自己是职业作家时,诗人只能对自己的境遇暗自神伤。就像梁晓斌,经历上山下乡,进工厂,最后开始着手诗歌和随笔的创作,然而这一切的来源取决于生活本身。他的作品充满自然和质朴,不是不接地气,而是将地气融化在诗句里。他笔下的所有事物都是交付于生命的。最近,读宁肯的《环形山》时,里面写一个野人张山。宁肯一直用“它”来指带张山。坦白地讲,除了无生命的物体以外,“它”这种指代是不常用的。在英语里,公牛和母牛通常都是用He 和She,所以读《环形山》的感受绝对是月亮般的清冷和静默。而读梁晓斌的文字是在火热生活背后的留白,随处都是柴米油盐的人间烟火,但随处也都是孔子的“绘事后素”。

  在本书的九章内容里,最令人感兴趣的正是《绘事后素》那章,因为其中讨论了一个碗的问题。恰好之前,我曾跟公司老板也讨论过碗的问题。老板觉得碗很重要,在失业率连创新高的现阶段能捧住就好。而我认为碗虽好,可碗里连点吃食也没有,我捧只空碗劳神劳力,能有何用?梁晓斌的“空碗和米饭”令我茅塞顿开。一个乞丐来敲门,不要饭而要碗,他说,“我有了碗就不怕了”。其实,有碗还不够,用梁晓斌的话来说,要配以筷子和汤勺来激励才更过瘾。有了碗,就会有米饭,他们是相依为命的,就像水和水勺。无论世间如何变化,总要手中保持一只属于自己的碗。所以,书中的那句“碗剩一只方知空”蕴藏着千百层的生存意义。碗,才是米饭的供奉者。行动者的碗里是不会缺乏米饭的。生活是道流动的风景线,静止永远无法驾驶它。有了碗,你就有了应变的能力。

  梁晓斌是位不凡的智者,他将生活细节捏得粉碎,在每个细枝末节里找寻乐趣。不论是在锄头上结网的蜘蛛,还是老奶奶几次三番点着的火烛,还有那些刻意隐藏年龄的树,形成一道道生活的纵贯线,诗歌离我们很远,生活却靠我们很近。不论梁晓斌的文学带给我们的是什么,绝对会超越生活本身。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