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6 05:2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的读后感10篇

  《当代建筑中国70:暗房》是一本由傅筱 / 胡恒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16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读后感(一):【泛读】朋友,去建造吧!

  所谓暗房,既是指“建筑实践犹如传统摄影作品光鲜离不开暗房处理,二者之间颇具意味”。从这种解释来看,这本书可能是要说如何通过后期的处理将建筑实践的作品做的光鲜。但是,与其称“暗房”,不如称为“黑暗经验”,因为全书其实是在讲傅筱建筑师自己的三到四个项目中的黑暗经验,也就是那些负面的、给予自己以教训的经验。

  建造的意识比建造的知识结构+构造)更重要。但全部的指向是:“去建造”。围绕建造这一核心,其他问题讨论才具有意义

  本书的前三部分在我看来比后一部分更有价值原因简单,对一个建筑师来说,对城市关系、城市文脉、城市开放性的讨论远远没有对于建造的讨论有力。比如,长兴广播电视台基地环境本身缺乏一个开放的基础——基地位于新城区人口密度不高向谁开放呢?对于节能,紫东国际招商中心主入口面设置通透的大玻璃,另外P132面的通风模拟明显存在问题,两层高的拔风通道也应该没有任何作用

  更更何况,傅筱建筑师的作品虽然展现超越一般中国建筑师的对建造的关注精细的构造,但是形式感也忒差了。S桥以及其他项目真心视觉效果差啊,不过在他看来,也许真的形式并不重要,那么造型做作的紫东国际招商中心又作何解释呢?

  37块的标价略坑爹。图文编排不够对应也让人很烦躁

  总的来说,傅筱建筑师很好很牛逼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读后感(二):像是发现一个小伙伴

  我一直觉得人最赞的阅读体验之一就是作者将你心中所想用他的语言表达出来,一种“原来你也在这里”的感觉

  我看埃伯勒,看瓦尔托,就是如此,今天又多了个傅筱。

  从这本书和平时傅老师上课的言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真正直工业现实的建筑师,既不文艺也不炫酷,还是现代建筑的那一个框架,不过重点不在于语言或形式,而是设计思维过程,不是图纸上的,而是面对实际的环境与生产水平所作出的解答,所谓没有风格的风格,在他看来,这是中国建筑具有现实意义道路

  文中提到一个项目他建成后去了很多次,那是一个到处有市民活跃地方,还自发的创造出了许多新的用途,我觉得这就是对建筑师最大的赞美了。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读后感(三):字字珠玑

  傅筱:学别人的房子,是一种学习反省自己的房子,也是学习的一种。我有个习惯,房子盖完了还经常去。去的目的,就是反复审视它。

  傅筱:其实古代伟大的建筑都是很细致,很精巧,很讲究艺术。粗野型的艺术给人的感觉是粗放的,但是艺术的经营过程仍然是精心的。当然老百姓自己盖的房子属于另一种艺术——自然型。

  傅筱:我记得罗丹的学生(对着一座雕塑)说:老师,这只手做得真不错!罗丹拿着斧头就把这个雕塑的手砍了。为什么呢?是因为这只手破坏整体感。哪怕一个小的建筑檐口,也是同样的道理

  胡恒:如果一个建筑师愿意正面对待“黑暗经验”,我想,他应该是一个走得很快,并且会随时调整自己方向的,有自省意识和责任感的建筑师。

  傅筱:设计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观念的问题。先讲讲概念上的“极致追求”带来的困扰。很多好的艺术和设计,都是概念的极致体现。有些艺术家会变成疯子,那是内心追求极致“求真”的结果.

  胡恒:或许还因为,设计者需要多种角色的进入。他要同时成为设计者和使用者,甚至是小孩老人这样特殊的使用者。所以好的建筑师大概都要有点“精神分裂”的能力吧。傅筱:(笑)或者是童趣心态

  胡恒:他要成为各种矛盾交织的人,才能处理各式各样的问题。不确定事情太多了,一个设计上的错误(不符合理想的“构图原则”之类的),在使用上却会成功,或者反过来也成立

  傅筱:视觉并不是设计的开始,恰恰是设计的结束。建筑不是从视觉开始做设计,但设计的结果却必须是视觉的,就是比例尺度好的建筑。

  傅筱:工匠的思维首先是一个姿态,愿意把自己当成一个工匠,去解决看似微不足道细节问题,而不是觉得这个问题不值得关注,需要关注的是文化层面的问题。其实这些细节问题解决多了,形成共性,慢慢就会汇集成一种文化。

  胡恒:按照我的一个观点,有权利对建筑说两句的,大概是两种人:一种是设计者,他直接见证了建筑的诞生;另外就是使用者,他是跟建筑接触最紧密的人。他有谈论这个建筑的身体心理的体验积累

  傅筱:每种建筑语言都有它适合的场地功能要求,如果随便套用,那可能是时尚却不中用东西。如果场地需要某种语言,看起来时尚的语言也可能是贴切的。

  傅筱:其实我个人体会,怎么保持设计创作热情,那一定是自我认识提升,感觉有种进步带来的成功。这样设计才会向轻松状态发展。如果是以一种很功利的心态在做事情,就会觉得非常辛苦

  胡恒:这正好契合我们的主题。如果你还经常把黑暗面拿出来分享,我想它回报你的东西会更多,建筑令人愉快的地方也更多。在我印象中,好像没有什么成功的建筑师会坦诚面对、公开讨论自己的“黑暗经验”。其实偶尔让自己在公众(和同行们)面前减点分,不是一件坏事情。尤其是成功之后的路往哪里走?“黑暗经验”或许是个重要的“二度出发点”。将它重重埋葬在内心深处的话,可能会长出毒草。这是题外话了。从现代建筑的透明原则来看,你还是非常的合格。

  黑暗经验”是多么容易遮蔽过去。它完全可以无声地消失掉。但对我来说,它也许是今天最值得怀念的东西。我比较喜欢讲到建筑能量的替换原则:一个建筑的出现必然意味着一些东西的消失。好的建筑会令消失的东西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回归。长兴广播电视大厦是个好建筑,它让很多东西回归了。但是,它还是消失掉了一个不该消失的东西。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读后感(四):充满多重语汇的叙述载体

  我们不关心惊天动地的连环轰炸,不关心花里胡哨的矫情噱头,也不关心不着边际高谈阔论。我们所关心的是如何与中国一线建筑师形成互动。我们知道,建筑只有走出圈子接受公众的检阅,才能找到未来。中国当代建筑的成功,正如历史告诉我们的那般,传统可以打破,规律必然遵循。既如此,中国建筑必须坚定地走当代建筑之路。先行一步的西方当代建筑固然值得学习,但是没有任何模式可以依靠。中国当代建筑的未来还必须靠中国建筑师自己来开拓。那些决心使中国当代建筑强大起来的中国建筑师们,别无他法,只能走自己的实践之路。我们坚持多元思想,反身求己。生生不息的文化命脉靠的是兼容并蓄,这促使我们胸襟开放,渴望学习和尝试,并怀疑任何事先设定蓝图。中国当代建筑苦苦追索的结果,需要从建筑的主体性出发,回归到切实可行实用主义本身,这是由建筑发展的本质和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在此艰难过程中,我们需要谦卑地承认差距,与多样性的现代世界相互作用融合,依靠自己的文化资源来“实事求是”地解决问题,改造我们丰富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转型期,中国当代建筑需要从别人身上找到好的工具方法,同时回归到自己的文化根源上。

  建筑是一个充满多重语汇的叙述载体,一个可以让心灵寄托情绪空间。除了技艺以外,好的建筑作品凝合了技术、艺术、地域、文化、族群、思想等多方面因素,因此建筑师的个人素养至关重要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选择了几位较具代表性的70后建筑师。虽然我们的选择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几位建筑师个性鲜明,风格突出,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其创新的建筑理念人文精神的表达是可以引起共鸣的。

  为了让该系列丛书象好的建筑一样,具有亲和力,我们尝试从“点”上发力,使本书具有功能性和可读性。将建筑师本人对建筑、场所光线、文化根源、生命行业反思浓缩到较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上,阅读也不会乏味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读后感(五):光明下的黑暗之意

  不得不说,当我翻看并发现此书立意的时候,多少有兴奋

  全书正文对话的形式得以呈现,对话者分别是胡恒与傅筱,两人都是70后生人,都在南京大学建筑与城规学院任教,不同的是,胡恒偏重于建筑文化研究,而傅筱则着力于建筑设计实践。正文起始胡恒就说到这本书可以叫《三个"失败"的房子》,试图从"黑暗"、"负面"的角度给设计者带来的启示

  长兴S景观步行桥踏步破坏了框景的完整性,桥下扭转体的使用未能抵住造型的诱惑而破坏了结构的逻辑,长兴广播电视台原址景观大树的破坏,等等,都是胡恒和傅筱围绕其所经历的建筑设计实践进行的自我披露与反思。在书中傅筱直言他会经常回去看这些他设计完成过的建筑,并发现问题,这些问题乃是他作为一个青年建筑师最直接的成长经验。这样的自我反思具有着重要意义,将这样的"黑暗经验"深入地谈出来的意义则更为深远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在中国传统的士人精神中,曾就有着对于自我极高地审视要求,任何批评的开始都首先要来源足够分量的自我认知。而在今时今日,有太多的文化名人知识分子、网络红人乃至普通民众世间诸多的种种批驳,却鲜见有人能够自我反省,更毋言自我批判。自我构建于否定他者的基础之上,诸如此类,在这个时代盈盈充斥着。不敢妄论好坏以免陷入否定的怪圈,但需要肯定的是,《暗房》在这个时代的出现,是极其可贵的。

  林语堂先生曾戏言中国人爱读历史,于是历史便陷入不断地轮回,这样的说法让人深思。"以史为鉴"是个耳熟能详名词,但是真正能够有效地面对"黑暗经验"而有所自我突破,如傅筱所言打破固有意识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事情。

  光明之下,我们怕也需要黑暗。

  另:本书本机会在广西师范出版社再版而形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力,然不知是否是价值认同的问题,"理想国"未能予以接纳,笔者对此深表遗憾

  《当代建筑在中国70:暗房》读后感(六):胡恒与傅筱对话的小书

  这是一本胡恒与我对话的小书。在南京大学新杂志茶馆,胡恒建议从“三个失败的房子”开始我们的谈话,从胡恒的言语中,我感到他的一丝怀疑——我能否接受这样的建议。其实我以往发表的作品,结尾均有实践反思,但受篇幅所限,多是浅尝辄止。胡恒的建议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事,只是未逢机缘。时值凤凰空间之邀,让我们能够进行一次“黑暗搜寻”的尝试。

  也许,自古以来,书是记录某种“成就”的重要工具,但成就不一定是成功,成就似乎也可以是“失败”,这就是我与胡恒的共识。接下来的对话气氛是轻松的——茶、咖啡水果香烟;黑暗搜寻却是艰难的——回忆、梳理、错位和纠结。长达6个小时的对话中,我们尝试着从观念层面一直搜寻到建造层面。我们希望对话不是一种抱怨式的喃喃自语,而是一种内观式的自我剖析。我们也不希望用“黑暗经验”去说教,我们太年轻,还谈不上经验,是尽可能地还原实践的真实状态,虽然只能是一种近似的真实。这本小书和集筑的实践一样,永远只具有“过程中”的意义,它不是总结,只是小结。所以,我们没有用“三个失败的房子”作为书名,以免有博眼球之嫌,而最终用了“暗房”,建筑实践犹如传统摄影,作品光鲜离不开暗房处理,二者之间颇具意味。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每当对话涉及“文化”问题时,我们立踩刹车,避免跑题。这并非文化问题不重要,而是在有限的篇幅里奢谈文化,实觉可惜。我们希望黑暗经历的搜寻集中于建筑本体,即场地、空间、行为能源和构造,这让建筑形式语言的产生有据可循,能够落地生根。如果对本体的强调让对话不再空如浮云,并能够通过我们的失败与读者共勉,那么搜寻的艰难将不是痛苦,而是欣慰

  这本小书是《当代建筑在中国70》系列中的一本,70既是年龄界限,又是状态的描述。70后既不是初入行者,也不是成熟一代,对“实践创伤”往往感触颇深,生活创伤、市场创伤、长官意志的创伤⋯⋯但唯独“知识创伤(胡恒语)”是我们能够去自我修复的。然而,我们的对话并非一个青年建筑师的实践教训的片段组合,也不是创伤的倾述,其中暗含了些许70后的忧虑,传统的、本土的忧虑。路在何方?求索之途正如对话的结尾,非常漫长⋯⋯

  傅筱

  2012年3月于南京大学费楼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