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篇

2018-08-26 05:3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篇

  《自卑超越》是一本由阿弗雷德·阿德勒著作,沈阳出版社出版的208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2-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这是一个三观极正的作家,这也是完成自我救赎后的方法总结

  阿德勒是一个从自卑心强的童年中战胜了自己的人,我不相信人心生来善良,更相信人心在成长过程倾向自私自利,因为人个人知觉总是战胜同理心的,所以总是容易为了自己的私心而去恶意对待世界的。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在学着拥有同理心,了解别人,善待世界。

  所以阿德勒因为面貌丑陋矮小、多病的童年,应该更容易憎恨世界,但他用爱和合作超越了自己,成为一个更健康的人。

  阿德勒先分析人生的意义人生意义难以界定,但人生必须面对的三大问题是很明显的。即,

  第一种制约: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小小的星球上,除此别无选择

  第二种制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是人类体系中的唯一成员

  第三种制约:人类有男有女。这是个人和社会得以维系必须考虑的问题,人生中绕不开爱情家庭婚姻的问题。

  这三个问题归结起来是:职业交际和两性问题。

  阿德勒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于其他人是否有意义。这是大多数人都可以接受的,普世的人生意义。阿德勒极其强调个人对别人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和别人合作的重要性。他没看到过现代社会,或者后现代之后的人类生存状态,是否合作不重要,只要不打扰到别人,每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意义,可以选择很宅,也可以选择喜欢外向型的交际。其实从这里也可以猜测出阿德勒极其内心动荡的童年,当他发现合作、或者善待别人才可以取悦别人,获得别人的关注实现自己的意义时候,这是最好的让别人不再关注自己丑陋、矮小、多病的身体的方法。这是他自己的救赎方式。

  阿德勒说:“人生的真谛就在于奉献和合作”,我把他叫做三观极正的作者

  他把自己放在手术台上解剖,发现自己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由此有了这本书。这是一颗被阿德勒亲验有效的药丸。

  阿德勒从个人经验中找到了自卑的原因目的是通过破除自卑的方法,从而改变人生和命运

  童年经历直接导致自卑的产生

  身体缺陷孩子。如果过度被关注身体的残缺可能会引起自卑。但身体缺陷的孩子极有可能激发出其他方面潜能精神肉体是互相影响的,如果有身体缺陷的人精神上是积极向上的,他就会克服一切困难,他和普通人没什么区别,照样能取得成功

  过度受宠的孩子。因为受宠反而容易形成正确观念,认为所有人都应该服从他,不然就是和他作对,长此以往就无法形成合作的想法

  被冷落的孩子。孩子在长大的过程中,比如有了更多的兄弟姐妹,或者因为长大父母的关注会减少,因此容易被父母忽视,从而缺少安全感。会为了重新获取关注而做一些危险事情

  梦对早期记忆的影响。在梦中,人的性格更容易表现出来。

  早期记忆决定了孩子对自己和周围世界的早期判断,以及早期世界观的形成。而儿童很难区分梦和记忆的区别,所以共同影响孩子的世界观。

  如果儿童期的自卑没有得到很好的疏解,那就容易成为神经疾病或者官能性疾病。

  阿德勒同时给出了解决办法,即超越自卑的办法,即合作。

  其他相关观点

  越是自大的人,更容易自卑。自卑感会给人以巨大心理压力,所以他会用更大规模优越感释放。他可能通过恋母、或者对母亲的奴役中获得安全感,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行为受限或者偏执。比如结巴的人不敢说话,优越感过强的人执意要达成什么。自卑和优越感都是有正反两面的,精神健康的人会获得更进一步的成功。

  因为我们都想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每个人心里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梦是克服困难的一种方法。现实中有种种问题时,我们才做梦。因为人的性格和个性在梦中并不会变化。但梦也是会骗人的,梦是象征和隐喻,总是会夸大现实,或者逃避现实。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书只能帮助却不能代替你思考

  因为自己一直有着自卑的心理,抱着更多的了解自己的目的看了这本书,反而让我对自卑有了新的认识。书上来就把人生三大问题作为生活的意义提了出来,虽然我不认为这算是意义的答案,但至少这三个方面是人类正常发展应具备的能力。性格、情感和职业,即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亲密的人、和自己与其他社会人相处的能力。任何一方面的强大都可以弥补另两方面,同理,任何一方面的缺失也都可能会影响其他两个方面的完善。而影响这些发展的主要是童年的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最初的本源还是归结于童年。童年对于我早已面目全非。似乎只记得:

  1. 父母吵架打闹的景象,两个人在狭小客厅里滚在地上扭打,各不相让,嘴上骂骂咧咧,我在旁边哭,没有一个人注意到。父母关系不和使我童年开始就对婚姻不抱有任何期待,并有些恐惧。没人理我让我感觉到自己被忽略了,即便我怎么哭怎么闹也是没有帮助。于是我一直都感觉自己是个或有或无的人,也许,不存在会更好,至少父母不会因为我吵架打闹。其实父母吵架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我是个女孩儿重男轻女是我生长环境父亲因为我是女孩不要我了,妈妈有时间照顾我的时候我在姥姥家里混饭吃。她是特别严重的重男轻女。还记得有个夏天她在公园门口卖冰棍哥哥总是可以拿到他喜欢吃的,而我如果要吃还得给钱。当然此外还有很多例子,但大部分都被我选择性记忆给抛在脑后了。至今我不对我姥姥有任何感情,我哥说我固执,似乎那么小时候的事情还一直放不开。可当他说这些的时候我总有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2.后来父母离婚了,我跟了母亲。父亲再也没有来看过我,我从小不知道父爱是什么,母亲为了生计频于奔波,我也不认为我得到了完善的母爱。没有学会合作关系的我虽然上学较早,但在学校里并不合群,自己躲在角落里。不会跟别人接触,也害怕跟别人接触,怕被别人瞧不起,也会怕被别人欺骗背叛。后来索性交到了一两个好朋友,也会因为她们跟别人一起玩耍而感到生气,跟好朋友别扭,导致无法收场。

  3.有时候妈妈晚上去朋友家串门,把我一个人留在家里,7点左右出门,9点还没有回来。我害怕的把所有房间的灯都打开,窗户都打开,冲着漆黑喊我妈的名字,期待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可是静的像死了一样。我大哭,靠着墙,边哭边喊妈妈你怎么还不回来。而妈妈回来之后也没有对留我一个人在家做出任何表示,还有种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都不行的感觉。当时挺无助的。似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觉得一个人不管跟你有多亲,也可能会突然消失。至此,我更佳害怕跟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

  小时候的片段大概也就这些,至于小时候的兴趣爱好也没有什么印象了,虽然学了一些东西,但似乎也都是为了得到妈妈的关注而去学的,一旦发现自己没有办法继续获得关注了,就放弃了。真正喜欢什么的根本不知道也没有印象了,直到我现在面临职业选择的时候还是非迷茫。有的时候雄心壮志,想要做些对人类有贡献的事情,有的时候只是想要途个温饱即可。

  后来交了男朋友被背叛可能也是理所应当的了。对缺乏关爱小孩来说,只要有人献殷勤就会轻易投怀送抱。虽然是自己喜欢的人,但不明白对方的目的,导致最后被伤的很惨也是咎由自取后果。不能怪别人,只是自己还没有正确的理解。由于没有自信,即便遭受打击也不会从中吸取正面教训,只会一味的逃避和放纵失去了珍贵的人而不自知。

  虽然童年开始就经历了愉快的事情,也无法选择出身。那么就像这本书所说,重要的不是经历,经历不具有指导作用,而是从经历中得到的经验才具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以后充当任何角色的时候,希望能够借助自己微薄体验不要给别人带来负担。不过也许没有这种机会,我目前仍不准备走向正常人的生活行列中,结婚生子神马的。阿德勒的意思是我这种的需要打破逃避带来的“优越感”才行,看吧,也许哪天心情好了就从贝壳里爬出来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反差萌ns啊

  我本来以为这是我除了【中国经济制度】第二不该买的书,看了头几页,我就想扔了,要不是我五年前莫名其妙在当当网收藏了这本书,我想知道当初为何收藏,于是,我就看了,只能说很值。

  分析很粗糙,非常,极其不认真,因为无从检验这种因果关系,至少书上没提,尤其是开篇就讲人生意义的实现在于合作,真是囧的不能。

  之所以认为很值,是因为至少书中的理论结合我的经验,感觉还是蛮有说服力,即使我不知道如何检验。

  人都会自卑,只是有不同方面的差异,如何超越这种自卑,嘛,我也无从知晓,对不对。与人合作,或者养成这种合作精神,作为一个社会人,感受到自己与人类在一起。真是太angel了!

  最后回头提一下,阿德勒对婚姻的态度是我唯一完全赞同的。恩,我指的是合作,婚姻是男女合作,唯一完全赞同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心理学到底靠不靠谱

  阿德勒一直在强调“”合作“”和“”负责“”以及“”被宠坏的小孩“”等概念,但是一本书中都没有很好的解释这几个概念的含义,所以很多观点非常具有主观性。

  毕竟是上世纪的人,所以很多观点具有非常强烈历史局限性,尤其体现在对婚姻和爱情的表述

  毕竟是西方人,所以很多观点是否具有跨文化性也值得思考,他自己也提出来不知道美国的情形是否和欧洲相符合。

  他和弗洛伊德一样同样强调童年经历的重要性,但是他认为这个人只要想改变就可以改变,但是恰恰最重要的如何去改变、如何去培育合作精神他并没有加以说明,所以感觉他说了很多很对的废话

  另外可以是翻译的原因我认为他的很多概念提出的并不是很好,比如 合作 这个概念很抽象,如果替换成“建立良好的关系”这个短语之后,对于理解这本书会更好一点。

  不过看过这这本书之后我对心理学的兴趣大大减少,因为我发现同一件事情,他和弗洛伊德的看法完全向左,但是两个人还都是大师,但是事实真相只会有一个,让我觉得心理学不太靠谱。

  也许有的人会提出来,因为这个是在实证主义兴起之前的心理学,现代的心理学往往都是通过控制相应的变量,然后来找到事物之间的因果或相关关系。但是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导致的选择的多变性,我并不是很相信心理学的实验,何况那些被控制住的变量往往不能被控制住,真是正是被控制的变量才是真正的最重要的因变量。

  也许有的人会提出来,如果心理学不靠谱那么为什么感觉很多心理学大师在某些事情上说的很对呢?

  我的回答是这些心理学的研究者,个人有着非常强的对周围环境和人性洞察力,所以他们能够很好的对周对的环境和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但是我们却很难对我们看到的经验总结去很好的演绎。这也是为什么心理学大师的治疗效果要 远比普通的心理咨询师的治疗效要好,因为心理学的那一套技术手段不是永远都起到同样的作用的,心理学专家个人的能力和魅力要起到更大的主导作用。

  在这一点上,心理学的知识理化的知识完全不一样。

  所以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相信自己的感觉然后干就完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坑爹的书名翻译,再也不看翻译作品了!

  书的作者是心理学家,创立了所谓“个体心理学”。。。好吧,看完整本书,也没搞清楚“个体心理学”是怎么样一个概念。看来作者并不是来给他的心理学派做传教士的。

  书的中文书名是《自卑与超越》,然而原英文书名是"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当时看到就觉得这两个书名差距有点大啊。看完以后再回过头来看这个书名,发现真是他妈坑爹啊!这本书不是讲自卑的好吗,更不是讲怎么超越自卑的好吗???

  书的开头先是提出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三大约束“,接着提出”一个人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他对周围的人和这个社会所作出的好的影响“。在这两点前提下,人需要有”合作精神“才能活的更好点,不至于误入心理方面的陷阱

  全书内容主要是介绍各方面的因素(身体,家庭,教育经历等)对一个人的心理成长会产生的一些影响。着重介绍了一个人小时候的经历的影响,在这方面很多书都有类似的观点,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除了介绍产生的影响及后果,还介绍了对应措施。不过看下来,也就只有一招,那就是“合作精神”。。。

  对这本书的翻译很不满意,同样的一个词语(三大制约)在书中不同的地方居然以完全不同的形式出现。在豆瓣上,看了这本书另外一个版本的评价是8.4分。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原因,对这本书的内容并不是非常欣赏,不过,光从书名看来,我就决定以后除非赶时间,否则再也不看翻译作品了。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六):我们所追求的优越感真的有可能来自于我们的自卑!?

  看到这本书的名字《自卑与超越》的时候,我很好奇,自卑需要怎样的超越呢?是不是能改变自卑情结呢?于是我便带着这份好奇与期待,翻开了这神奇的体验。

  整本书看下来,有很多零散的内容,没有什么体系,被无数纷杂的概念充斥着,确实有些感悟,但并不那么分明,只是在看到某个章节的时候触动了我,便停下来想一想自己。事实上,每次我都会毫无自觉的将书里的内容往自己身上套,当看到幸好我不是如此的时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阿德勒说人生所面临的三大问题总的来说就可归结为:职业、交际和两性。每个人对生活意义作出各自理解的时候,都精确的揭示出人们对这三个问题的不同回应。就好比我,对于目前的职业表现的很平庸,结交的朋友都很泛泛,爱情生活也总是磕磕碰碰,算不上最坏的情况,但也不甚乐观。是不是就因此,所以我会经常感到乏力,感到无趣,感到生活缺乏动力?

  再好比我身边的一个朋友,他对于目前的职业较为满意,喜欢结交朋友,热情大方,爱情生活也是蜜里调油,这样的一个人至少在我眼中他是过得很满足幸福的。

  结果好像显而易见了,你一定认为我的生活过的一团糟,而我的朋友他的生活则是令人羡慕的。事实上,我想告诉你的是我们其实是同事,我们同样都拥有一帮朋友,我们也同样都有一份令人憧憬的爱情。

  我不知道我这么说有没有引起你的思考,因为客观事实摆在那里。同样的客观条件,却在我心里有了两种解读。我对于我自己的评价明显很严苛,而对我这个朋友,我以我的视角对他的生活做了美化,尽管我并不知道他的真实感受是怎样的。

  或许这就是我对人生的意义的解读,我的解读让我体验到我还在悬崖下方努力的攀爬,这让我有所警惕。阿德勒在书中曾强调过去经验并不能决定人生的成与败,但是的确会产生影响,最重要的是我们也的确可以通过解读自己的人生状态来改变命运。

  在这之后,我又产生了新的思考,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我对我的人生有了这样的解读?幸运的是,阿德勒对此也有了全面的阐述,他强调了早期记忆的作用。当那些记忆留在我们脑海里的时候,就已经奠定了这件事对我们会产生影响。这时我们关注的不再是记忆的准确性,因为其最大的价值是这种被保存下来的早期记忆确实能够代表个人判断。可以说这便是人生态度的雏形,便是今后我们形成人生解读的基础。

  回头想想,我童年的早期记忆并不很多,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被认为是个爱钻牛角尖的小孩,记得那时候有很多亲戚朋友都给了我这样的评价,当然最关键的是父母也曾因此而批评我。实际上在那个年纪,我并不是很懂这是什么意思,但这种印象却也深深的保留了下来,以至于直到现在,每当我做了什么不符合社会大众所期待的事,我都会想起“啊,对啊,我就是这么个不听劝爱钻牛角尖的人。”不知道是不是这样的记忆,让我养成了凡事都只通过自己思考,而对他人的建议,尤其是以过来人的态度对我的说教,总是报以对立的态度。看看我用的词,明明只是“建议”,我却不自觉的用了“说教”,这也充分证明了我是多么的讨厌这种方式。

  我很喜欢标榜自己的特立独行,标榜自己与众不同,现在想想这也许也是我的这一个早期记忆对我造成的影响。我对“钻牛角尖”这种定义给予了新的诠释,那就是“不走寻常路”,这会让我觉得那不是一个贬义词,并且为了实现这种“特立独行”,我给自己定下了不走寻常路的目标。所以也就很容易的理解了,为什么我对于我的生活解读这样严苛,因为这种很平凡的很寻常的生活,对我而言就是好似承受了莫大的压力,因为我最终走上了平常路,我最终还是被冠以“钻牛角尖”的标签,这是我所不能容忍的。

  说了这么多,现在发现早期记忆确实对我产生了影响,并且让我对人生的解读有了偏差,当然或许这也不是什么无可救药的事,只不过我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完成我给自己定下的“不走寻常路”的目标。

  当然,一个人的人格形成,并不仅仅只有这些,阿德勒还列举了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的影响,处于社会的合作态度的影响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如何诠释生活的意义的来源。找到了生活的定位,生活才开始变的有意义了,不是吗?尽管在寻找的路途中,兴许会发现我们真的有很多的瑕疵,可谁又能知道是不是这些可爱的瑕疵造就了今天这个可爱的我们呢?追根究底的意义,不在于追究过去是谁的责任,而仅仅只是给我们内心一个圆满的答案。如果真的是这个瑕疵让我们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就想办法去改变它,让我们的后半生不会受其迫害;如果这个瑕疵能被我们所接受,那么何不以欣赏的态度去发现,原来你是多么的与众不同。

  再回顾一下整本书,突然原来我的关注点完全偏离了自卑,当然从某种角度来看,我也确实关注了自卑,因为我也通过某种方式释放了我对优越感的追求。阿德勒认为人人都有对优越感的追求,它体现在人生态度当中,就像一首自创的美妙乐曲一般贯穿于人的一生。因为自卑感会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压力,所以人们往往想通过一种优越感来释放自己,而正是这种对优越感的追求激励着我们每个人。

  然而问题的根本在于,有时候对于自卑带来的压力,我们找错了方向,定错了目标,将真正的问题搁置一边,而在一些乱七八糟的小事种寻求优越感,这就像我说的,我们发现的瑕疵或许会对生活本身产生不良影响,这时候我们的确需要换一种方式重现面对,重新在对的方向上寻找优越感,这才是我们要做的,而不是逃避着,犹豫着,面对问题的不知所措和畏惧不前。

  就好像那些患有广场焦虑症的人,看到他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应该让他逐渐适应在广场活动,才有可能被治愈甚至恢复。可是如果当事人一直抱有“我必须在熟悉的环境中呆着,不能走远,我必须躲开这个生活的危机”这样的念头,那么何时才能被治愈呢?

  我不知道我有没有超越我的自卑,也不知道你看到了这样的文字会不会也开始对此有所反思,至少我知道我有所收获,因为我找到了我的人生瑕疵并开始接受这样的我。我希望看到这些文字的你也能有所收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故事,只有生命的语言能通往生命,但愿我的生命故事也给你带来了一些不一样。我是小七,爱读书的人,在书的世界中穿行。 文章首发微信公众号“相遇在书的花园”(ID :shudeshijie_77),关注相遇,让你与每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相遇,每周一本书,描绘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七):是什么区别开了人生的成功者和失败者?

  心理学家的职业目的,就是通过观察、实验,发现人类共有的人性,尊重人性,引导人性,让人生活的更好,让人生变得更有意义。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认为,每个人都想让生活变得更好,实现由卑微走向高贵、失败走向胜利、底层走向上层,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总会遇到种种困难和困惑,不能较好的实现这一目标,于是,人人都会产生自卑感。而如果,这一目标能够较好的实现,人则会感到自我的强大与自信,并有超越自我、超越他人的优越感。

  人,无论是儿童、少年、青春期,还是成年、老年,无论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无论是罪犯、精神病患者,还是普通人,一生都在追求相比于他人的优越感,以期通过各自不同的途径,引起别人的注意、在意、尊重、喜欢、欣赏、敬佩。人人都在为追求优越感而奋斗,这就是阿德勒认为的普遍的人性。

  人人心中有自卑,人人都在努力超越别人,追求优越感,为何道路却各各不同、甚至天渊之别?

  不同只在一点,即:采用了正确或者错误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

  错误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在于只关注、顺应自己的人性,而忽略、轻视别人的人性。儿童通过生病、捣鬼、哭闹,失败者通过装可怜、找借口,精神病患者通过各种奇异行为,罪犯通过各种破坏活动,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想像出来的方式,引起他人关注,在这个社会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而正确的追求优越感的方式,不仅关注、顺应自己的人性,也关注、顺应别人的人性,甚至以关注、顺应别人的人性为基础。外在表现上,就是善于与他人合作。与人合作的范围、层次的不同,产生了对社会、对人类的贡献、增益的不同。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他人的人,才会顺利克服自己人生中的种种困难和困惑,才会发现自己的人生意义,才会实现自己的真正的优越感。

  人生的成功者与失败者,唯一的差别就在于此:能不能、善不善于与人合作。

  通过观察,我们即可得出以上结论。那么,以上结论有理论逻辑上的支撑吗?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人生面临的所有问题和困惑,来源于每个人所必须接受的三大制约,第一种制约:我们必须生活在这个小小星球上,除此别无选择。不管我们做什么事,都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解答。第二种制约: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与周围其他人相互关联,任何人都是人类体系中的唯一成员。一个人无法单独达成目标,这是由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所决定的。第三种制约:人类有男有女。这同样是个人和社会得以维系必须考虑的问题。人一生中谁到无法绕开爱情和婚姻这个问题。

  由此三大制约,造成每个人一生都要面临三大挑战:职业发展、人际交往、婚姻爱情。

  职业发展,包括个人与地球资源、事物之间的合作,和与其他人的合作。人际交往,是人和人的合作。婚姻爱情,是不同性别之间的合作。这三者是一件事物的一体三面,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掣肘。说到底,还是人际交往的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合作的层次、规模、质量的差异,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人生质量差异。

  那么,如何与人进行合作?

  阿德勒给出的答案和中国先秦时的人性大师老子的答案不谋而合。老子曰:“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阿德勒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懂得关注他人、让自己成为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并积极地为人类福祉作贡献;也只有为社会利益和他人福祉而奋斗的人,才会顺利克服自己人生中的各种困难。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八):自我

  对于我来说,这本书还是有必要读一下的。给出了一些现象,只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法,那就是尽可能地让自己善于合作,懂得付出和贡献,高阶段的社会鸡汤。在教育方面,此书给出了一些新的角度,如何对待孩子。以前我觉得需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耐心一定的指导就行,本书在小细节方面给出了新想法,对于不好的事情父母不可以给予太多的关注,孩子都是想要获得别人的关心的,对于不好的事,父母给予了过分的关心反而让孩子误以为自己在获得关注而不愿改善。平常心对孩子也很重要。关于性教育,书中说不宜一股脑地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孩子想知道什么就说什么,不宜过度输送。小时候做过的梦很多是从高处跌下来,还有裸露着身体在大众面前遮了上面遮不了下面十分地窘迫,书中都给了有这些梦境的原因,细细想来确是如此。跌落是因为自我要求太高怕达不到老是担度输送 。 小时候做过的梦很多是从高处跌下来 , 还有裸露殽体在大众面前遮了上面遮不了下面十分地窘迫 , 书中都给了有这些梦境的原因 , 细细想来确是如此 0 跌落是因为自我要求太高怕达不到 , 老是担心自己的天分不够 , 不足以在以后的时期一直保持优秀 , 其实天分对于平常人来说似乎并不如此重要 , 大多数人的智商差别是可以靠后天的自我认知和适当的鼓励与培养得到补偿的 。 裸露的梦是因为从小对自己的外貌身材的不自信导致地自卑 , 觉得世人都在看我的笑话 。 身材和相貌确实决定着 - 个人的性格以及人生态度小时候因为自己的外貌总觉得结交朋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很羡慕那些能随意自信地与人交往的同学 , 这种想法在定程度上影响了我的人生态度 , 在决定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夸大这个事情的难度 , 而畏缩不前 , 最终导致没有失败也没有成功的碌碌无为 。 很多时候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都不愿承认自己在学习上很努力 , 都想在同学面前塑造一个黼的自己 , 其实内地里 , 想要靠懒这个字获得自我认同感 , 好像自己的一切不成功全因着一个懶字 , 在这件也是没有信心事情上有经验地人一定要培养孩子积极进取不怕失败的态度 , 其实只要有了这个态度很多事情并不 : 对于爱情和婚姻 , 书中也很强调合作的意识 , 男女双方要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合作 , 家务活这个事确实在以前是让我觉得没用的人才干家务活 , 忽略了它的重要性 , 和做家务活的人的价值 , 直到现 : 在这个看法也有点儿难以改变 , 但读过此书让我在某种程度上开始接受家务活其实并不是没用的人干 : 的活 , 而是对家庭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做的事情 , 永远不要委屈自己做研心的事情 , 因为你表面上的 : 暂时没关系 , 最终都会向那个你付出的人所求回报 , 要在让别人开心的基础上让自己也乐意才是真正的合作爱情是把对方看得比自己更重要 , 哎 , 如果不是对等地 , 这又要怎么做到呢 , 是不是依然不知道该如何与处 ? 坦率 , 真诚 , 友爱是不是就够了 ? 读这本书之前的我很长段时间内滋生着 - 种不愿与人交际的情绪 , 认为许多人的缺点很明显 , 其实每个人不都是有着自己的缺点的吗?或许我太过于注重他们的缺点而忽视了他们的优点?我为什么会以为与人交往是一件累人的事呢?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九):重点在于别人而不是自己?

  不得不说,以前对于自己和自己以外的人事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理解的,而此书却给给我看待自身以及世界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凡是多站在其它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也没那么容易转牛角尖,对自己和对世界都宽容一点,会过得更加幸福。

  其实关于人类的社会属性,一直是让我很无奈的一个问题,人脱离了社会就不能是人了吗?不能生存?那老子的小国寡民、鸡犬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又怎么解释呢?难道这样子的社会就是不健康的社会了?这样子社会中的人就无法开心快乐的生活了?

  所以人生的最重要的三个点是职业、交际、两性问题吗?

  显然这本书的理论阐述的立足点时间和空间范围都十分有限,只是用于解决现代社会中的人类问题。

  一个人再怎么去体贴他人,总是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并且一味的迁就顺服于他人,也会导致自己的不快乐。所以遇到一些跟你“旗鼓相当”的人也是很重要的,他们能够帮助你获得健全的人格。

  有时候关心自己照顾自己也是一种对别人的照顾和帮助,做好自己也就是帮了别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自卑是一场误会

  不管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还是个体心理学,他们对个体的发展都持有一个共识:童年时期的社会经验已经决定了个体成年人的行为。我认为这个基本的观点是个体社会心理学的精髓,它指出了个体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连续性和早期社会经验对个体成长的绝对影响力。这个说法让人惊喜的同时也令人感到残酷。试着回想一下,把时钟拨回你的童年,抛去那些软绵绵的美好回忆,肯定还有一些让你印象深刻的苦涩记忆挥之不去,比如在童年时期你是否因为成绩差而产生过厌学的情绪,是否因为动作笨拙而害怕体育运动,是否因为别人的指指点点而产生自卑心里。如果不幸的你拥有这些令人不堪回首的记忆,而且你深深的认为那些早年的生活经验给你的性格成长带去了许多麻烦,让你走了许多弯路,或者到现在都无法自拔,我一点都不认为你在夸大其词,我只会对你表示同情和惋惜,同样也对那个曾经因为环境而产生自卑的我。

  作为一个自卑的受害者,当你试着去寻根溯源、对此想探一究竟的时候,我确信你是在做非常正确的事情。通常许多自卑者喜欢把注意力投向成功学或者心灵鸡汤一类的书籍,我能明白他们急需重拾生活的勇气,但是作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是非常不可取的。首先自卑者必须提取勇气去面对自卑,一旦你有逃避心里或者期待通过各种表面的形式去掩饰它,那样不过是掩耳盗铃。要想彻底征服一个东西你必须足够了解它,自卑也是一样的。读完《超越自卑》,我想那些曾经深受自卑困扰的人,必定会长嘘一口气,可以说是释然,也带着那么一点惊喜,起码我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会有那么一点惊喜。惊喜的结论是:自卑是一个偶然事件的结果。你终究会发现,这其实是一场误会,没你想的那么严重。

  这种偶然的误会是如何形成的呢?它同样基于一种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性是指童年时期的我们对所遭遇的经验和社会、家庭环境的不可选择性和随机性。必然性是指任何个体在幼年时期的心灵就已经具备感知能力,但是尚未成熟,正是由于这种尚未成熟但同样具备感知能力的特点,个体的心灵一旦遭遇到过于沉重和不相匹配的社会经验时,便会形成错误的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就是说经验和心灵感知的不相匹配是造成这一切的元凶。自卑者都是无辜的,这取决于自卑形成的偶然性,自卑完全不能体现个体在个人能力上的差异,所以自卑者由于自卑情结而产生自我否定的意识也是一场误会。这样一个结论的得出可能会让我们恍然大悟,原来我们被表象所迷惑,童年时期的心灵过于柔弱而且缺乏理性,而环境却是那么的野蛮完全无法顾及到幼年时期的心灵。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可笑的是,读小学一年级的我曾经因为学自行车时被同龄人嘲笑,在高中甚至大学的很长一段时间都让我怀疑自己的运动天赋,以致于害怕体育课。同样的经验不仅在幼年时期,青春期的很多少年少女因为爱情的受挫而否定或者逃避爱情的例子比比皆是。哪怕是经历丰富的成年人,也会因为生活的受挫而对生活产生厌烦逃避的态度,这跟幼年时期形成自卑感的机制颇有相似之处。某些经验让我们的优越感受挫,从而让我们对生活产生了错误的认知,从这一点上来讲,作为个体的我们千万不要因为事业受挫而否定世界,因为爱情受挫而否定婚姻,因为交友受挫而否定友情。我总认为个体在提取经验意义的时候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以偏概全。

  与自卑的相遇在我看来是一场误会,同时也是一场残酷的消耗,它让我们错误的认识并对待生活,让我们错失了美好的东西比如时间、生活的乐趣。然而这一切我们都没法申诉,只能憋在心理。仿佛你跟一个女人谈恋爱,到最后发现她是一个女骗子,而你年华已逝。阿德勒和弗洛伊德都认为幼年时期的遭遇已经决定了成年人的行为和对生活遭遇的反映。这种说法同样残酷,但是他们并不是借此来说明我们没法改变自己,要真是这样,那生活就太没意思了。其实自卑的个体还是具备超越自卑的能力和可能性的,这也就是这本书带给自卑者最好的福音。其实,不论是否被自卑所困扰,我认为个体都拥有超越环境和经验束缚的能力,而实现这种超越在我看来是个体的最高理性和价值的体现。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我完全不能认同阿德勒先生将合作视为生活的唯一且正确的意义。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认识已经深入到本书的每一个角落,而作为一本心理学书籍,参入过多的个人情感和价值观认识,会影响到其理论本身的严谨性。如果我们接受阿德勒把自卑定义为无法解决问题所产生的产物,那么人人都有自卑似乎也是言之有理,而且自卑永远无法完全消除,它只能一个个被克服,就像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一种需求次被满足另一个种需次会顶替上去。然而,对我们来说,需要做的就是正确的认识自卑,认识到它的偶然性和我们认知的局限性,从而克服它,当你获取了第一个克服自卑成功的经验,那么你就能比较容易克服由下一个问题而产生的自卑情绪,这种正向的良好的循环有助于我们更好的面对生活。永远不要被一种自卑或是童年早期的自卑所捆死,我们需要试着突破它,找到生命的补偿,这种补偿将给予我们面对下一个问题的勇气和信念。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