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篇

2018-07-21 04:38: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篇

  《自卑超越》是一本由[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013-9图书,本书定价:48,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为什么要翻译成“自卑与超越”呢?自卑,只是第一章的内容而已

  阿德勒理论的难学之处(或者直接一点说,不甚高明之处)在于他提出的一些概念(自卑、社会兴趣目的论、早期记忆、出生顺序生活风格合作……)之间缺乏一个清晰整合的框架,或者说缺乏一条有机的主线结果这些概念东一榔头西一锤,比较散乱而不成体系。与之相比,不管是弗洛伊德,还是行为主义,亦或后来的认知疗法,都构建了自己完整而自洽的体系,因而才容易开枝散叶、传宗接代。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著名后世传人吗?除了他的儿子,似乎没有其他重要传人了。结果该理论只能偏安一隅,为其它流派添砖加瓦而已。

  其次,在阿德勒的理论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弗洛伊德的“为了反对而反对”,特别明显的就是提出“目的论”来反对弗的“决定论”。但是用“目的论”来解释一些生活事件,常常显得牵强而累赘。有些事情发生发展,的确是有过去的原因的。

  第三,在《被讨厌的勇气》一书中,作者岸见一郎、古贺史健将“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不知道这种说法依据是什么?心理学上群星璀璨,以阿德勒的理论和成就,是断然称不上“三巨头”的。就算要把他与弗洛伊德并列称为精神分析学派的“三巨头”,我看也是够呛。

  第四,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探讨人生的意义活法,不知道中文为啥要翻译成“自卑与超越”呢?自卑,只是第一章的内容而已。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忘了许多

  最近没什么书看,略为烦躁,便想:“那就看看论文式著作好了。”

  英文原名: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中文直译: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

  这个版本的译名则是《自卑与超越》,我可以不负责任的告诉你,这完全就是个标题党!个人认为叫做《儿童青少年教育心理学》比较合适

  “提出论点并阐释,给出实例并分析”,这是全书写作模式,不艰涩,非常浅显易懂,未使用学术语言(不要问我何为学术语言,我也不知道),是一本通俗读物

  全书共十二章,从目录即可知道每章主题,分别是:生活的意义心灵肉体自卑感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同伴爱情婚姻

  作者主要倡导“接纳并分享他人的活动、善于合作、甘于奉献”等价值观,也许有部分读者不同意,但对于此类主流价值观,我们并没有反对的理由提醒:别指望从第一章“生活的意义”中找出意义,首章更类似于总论而不是结论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自卑与超越》 ——爱情与婚姻

  本文是大四心理学专业学生的课后作业,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节选部分章节的读后感-

  文/叶秋雕

  《自卑与超越》是阿德勒在思想成熟的1932年出版的,当时他已经有62岁了,在长岛医学院心理学任客座教授,主要理论是个体心理学,重视自我的功能。本书通篇都在强调“合作”,无论是做事还是与人相处,都在论述合作的重要性必要性。

  在第十二章爱情与婚姻中写道“爱情,以及其结果的婚姻,都是对异性伴侣亲密的奉献,它表现心心相印身体的吸引,以及生儿育女的共同愿望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爱情和婚姻都是合作的一面,这种合作不仅是为了两个人的幸福,也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对于阿德勒所说的“合作”我更喜欢用“融合”两个字来描述。“合作”单单字面意思只能停留在行动上,我认为爱情与婚姻中的“合作”不仅是行为上的合作,更加是心灵上的契合。双方共同创造,一起分享,投入生活的点滴。在工作,生活及休闲过程中,两个人的互动是一种创造的过程,这种模式不仅会相互影响对方,还会影响周围的人。例如父母携手共同创建一个温暖新房给即将来临的孩子,孩子虽然还不能够看见,但是会深受爱和关怀的影响,在孩子的发展中埋下了爱的种子得到发芽从而茁壮成长。阿德勒把这种“合作”升级成是为了人类的利益,在我看来,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一段关系中,爱是永恒的主题,人的本质是永恒和无限的,人类又是独特有限的个体,当双方都彼此“融合”,体验深刻亲近,并不只是和自己与对方亲近,而是和所有生命亲近,这种共生融合的状态是符合发展规律的,生命才得以生生不息

  我们可以通过反证说明阿德勒“爱情和婚姻中的合作重要性和必要性”。都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在指责中成长的孩子,容易怨天尤人;在恐惧中成长的孩子,容易畏首畏尾;在嘲弄中成长的孩子,容易消极退缩。上文讲到“合作”影响的不只是对方,还有周遭人士,双方关系的不合作——指责、争吵、愤怒、推卸……对孩子的影响甚深,若孩子是在诚信中长大,在体贴中长大,学会肯定不是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而是心存敬意真诚处世

  佛教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是“慈爱”。父母在忙碌快速的生活中迷失自我,带着焦虑空虚走进家里,忽略彼此的感受和给予爱和支持的意义,断开了孩子最能从父母身上感受的爱和亲情。何为“慈爱”?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对孩子“温柔地抱在怀里,无微不至保护着”,更是父母双方对彼此“尊重和关怀”,我理解成阿德勒所说的“合作”。只有当我们遵循着自然之道——共和融合,就如祈雨者的故事所说:把自己放入道中开始,一切就会重回轨迹顺其自然。孩子类推到周围人就自然而然学会如何去爱,如何去合作,如何去创造一个有利于人类利益发展的世界

  人与人永远在相互影响,这是客观事实。无论是想置身事外不与他人有任何合作交流,其他人就永远不会来影响吗?我们仍然在“合作”。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人生的意义:自我价值得到世人承认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在此之前思考了很多年,也曾小有所得,但到看了这本书才终于有完整的答案

  不同的人的人生意义也许不一样,但寻找的方向是一样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与最大化。

  人最大的幸福,是自我价值得到世人承认。

  为什么光自己承认、自己满足不够的?因为我们无法定位这份价值是否真实。沉浸在自我中是危险的,无边无际,容易迷失,无法分清真实与虚幻

  自我是一片深海,我们只有借助身边的人才能不轻易迷失,才能借此锚定自我在真实世界中的位置

  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人生,要对别人有意义,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现实世界的承认,这才算是真正的有意义,真实不虚。

  人最好的事业,是做自己有兴趣、能做好、社会也认可的事;找到那些你具有、社会也认可的价值,把这些价值发扬出去,让世人因你的劳动创造而受益。

  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找到人生的意义,活得踏实

  1、寻找到自己的天赋努力发展它,实现它的最大化,让世人承认它的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

  2、如果找不到自己的天赋,那就用劳动创造来让世人承认你的价值,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劳动创造这些付出是最为人类所共同认可的价值。

  读书笔记:https://book.douban.com/people/sssssj52/annotation/25768272/

  有天赋有理想的人不要为了谋生而放弃追求,那是浪费生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830035/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阿德勒:一位幸与不幸的心理学大师

  阿德勒作为一名富裕的犹太商人的第二个儿子,幼年虽然遭逢不幸,终究在父亲鼓励下跳出了年长的优秀的哥哥带来的阴影,成就斐然,与夫人罗莎恩爱非常、白头到老,儿女们也成就非凡,这决定了他的学术成就跳不出他矜持保守贵族气——从家庭到学校,从职业到婚姻,合作的最终目标是对整个人类有所贡献。他是一位中规中矩道德高尚悲天悯人心理学家教育家,倡导男女平等、一夫一妻制,在防止犯罪和对罪犯治疗中却只能虚弱地呼吁贫富差距不应该过大、富人不应该炫富,在发现家庭教育能够发挥作用极其有限之后,寄希望于学校教育,却无切实可行的方略。——他的学术成就毫无意外地受到他人生经历和所处阶层限制。也许之所以称阿德勒为“大师”,并不是因为他本人在个体心理学上有多么高的成就,而是因为他的学说对其他心理学流派深远的影响。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六):站起来吧,你将和伟人一样高大――关于《自卑与超越》的个人随想

  我在高中时(2007年),在图书馆找到一本《人格心理学》的通俗性读物,在书中认识了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关于他的简介诸位能在网络上轻松找到,敝人不在这里复述或者引用,占据文本空间。我很注意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一书。因为根据书名我就认为这是一本具有思辨性的书籍我喜欢思辨,看过《傲慢偏见》、《理智情感》……还正在考虑读《存在时间》。

  很感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大方地给我这次约评机会,使我解决了我阅读史上的一个遗憾。拿到本书时,捧在手里感觉轻盈。不过定价四十八元,按理说应该可以做精装本的了。不知道这样高的定价,对于书籍的流通会不会有消极影响。

  因自卑而超越,是一种(积极的)选择。这是我多年来神往此书的主要原因。本书本版33页说“当个体面临的问题没有做好恰当准备或者应对,且他认为自己无法解决时,自卑情结出现了。”我复述(理解)出来如下:作者认为自卑情结是生活中无助感的延续。而我个人认为自卑(情结)是个人或集体对比敏感意识到自己不如别人(优秀或者强大等等)的消极心境

  一说到心境,也就意味着情绪(情结)的全面性。所以作者才能在自卑概念的统涉下讨论“早期记忆”、“梦””、“家庭/学校影响”“犯罪”“职业”……人们的许多方面

  本书通过“自卑”“早起记忆”“社会合作”等不多的概念和大量案例分析讲述了自卑情结对个人成长的不利,已及适当改变认知可以很好的改善这些人的处境

  马克思喜欢引用这句话“站起来吧,你将和伟人一样高大!”。书中大量案例告诉我们,因童年时期的敏感而产生的自卑使这些问题人群拒绝了成长,一致难以适应以后的主流生活。他们没有站起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卑微无助或者犯罪等等。所以本书评也引用这句话来鼓励自卑的人们主动参与“社会合作”。

  作者认为人的生活意义在于对别人有益,在于奉献。我想这有点偏激,一个人认真做一顿好吃的,自己享用,也不是没有意义或者是自私的表现。人除了社会价值还有自我价值,这是大多数人都能理解的。当然,作者为了提醒自卑者超越自己,更多需要社会价值的效应促进;这是作者有意的选择。

  优越感和自卑感相互印证。这是两种容易极端感情,都不是我们平时鼓励的。我们大多数时候,更自然愿意保持自己的心理体验在自卑与优越之间,既不自卑,也不明显优越。当然,心理健康的人,有自我的完整性,他们对自我感觉的整体满意性可能也略微带点优越感。只是极端的自卑感和优越感,都是跟身边人对比产生的。而自我完整感是自认的,不需要通过对比,这是容易区分的。

  作者认为早期记忆对人的影响比较重大。所以作者在面对心理咨询者时,比较关注他们的童年记忆。作者比弗洛伊德更出色或者更深刻的是,认识到“决定孩子行为的不是孩子的经验,而是他从经验中得出的结论(80页)”。从这句话就可以看出作者的认知理论色彩

  《自卑与超越》更多的叙述了自卑者可以超越自我。而具体的如何超越还需要具体分析。这就暴露了本书的一个缺陷:理论的不完整性,即缺乏演绎能力

  书中扉页写到“谨以此书献给所有家庭,希望所有家庭成员能从中学会更好的了解自己”,我想作者的愿望是可以实现的。书中的大量儿童案例,对我们做父母的极具参考意义,而不少的成人案例,对于工作生活出现障碍青年也有参考价值。

  本书最后一章讨论了“爱情与婚姻”,作者认为合作是婚姻的主要先决条件,爱情要求双方保持地位平等。“爱情本身不会解决一切问题;爱情有许多种,最好是依靠工作、兴趣和合作来解决婚姻问题。”作者的观点,对于我这个尚无婚恋史的人大有助益。作者最后弱弱的论证了一夫一妻制的优越性,对于我们保持夫妻忠诚也是有友好的。

  在神往《自卑与超越》的十年里。我一直觉着这会是一本励志书。现在读过之后,还是这么认为,而且这是一本优秀的励志书。它成为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也有其合理性。语言通俗,案例鲜活,虽然经过了尽一个世纪的风化,仍然给我们深刻的新鲜感,不因岁月而显陈旧。

  敝人强烈建议自卑迷茫的青年在一个寒冷的阴雨天里深情一读。

  以上是为本次约评作业。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七):认识自我,超越自我

  《自卑与超越(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来自多看阅读限免 ,2016-12-10读完。这本书长期居于各大图书网站销售排行榜的前列,而且也是整个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性的著作,确实值得一读。本书作者是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全书系统阐述了其个体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全书共分十二章,即生活的意义、心灵与肉体、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影响、学校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人类与同伴以及爱情与婚姻等主题。他围绕这些主题着重阐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及其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感的恰当追求以取得成就。

  什么是自卑?阿德勒在本书中提出的定义是,“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此时出现的情绪便是自卑。” 作者认为自卑感的产生也比较自然和普遍,没有人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会有优越感,适度正常的自卑可能会成为追求卓越的动力。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生活的意义都需要体现在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上,个体需要努力处理好职业、社交、爱情婚姻三大基本问题,才能避免自卑感的产生。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确实重要,作者认为是五岁看到老,很多心理疾病,包括后续的犯罪心理的产生,都可能与童年的不幸有关系,因此为父母者确实值得反省。

  他的观点很多来自与自身实践,许多基于对真实病例的研究,很有说服力,其中提出基于每个人最初记忆对人进行心理分析,可是又有几个人能够坐下来认真回忆对比呢?读心理学的书不仅能增加知识,开阔眼界,最重要的一点也是能够增加对自身认识,特别要多多反思,促进自我成长才更重要。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八):对,自卑!

  又开始读心理学方面的书了,为什么呢?主要还是想更好地了解自己,也去寻找与自己的相似的情境,找到一些共鸣,获得一些认同,原来我并不是孤独的,原来我的成长并不独特。

  找到自己的自卑的原因是什么,以及如何去克服。缺什么,补什么。

  与我而言,自卑可能是一直是在伴随着我的,成绩不上不下,没什么出挑的地方,也没什么才华,不温不火,但一直想做一个优秀的人。其实还是很不自信,我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不相信有人会愿意听我说,不相信有人会愿意注意自己。

  所以,我上台很紧张;所以,我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所思所想。会觉得自己不够高端,不敢表达自己,并不是没有自己的喜欢与不喜欢,而是不敢大胆地表现出来。 所以,好像什么都可以。

  问题皆有原因,只有找到根源,才有解法,还是要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就是比别人差,一直都这么不相信自己。

  还有就是与人交往时的胆怯,是为什么?害怕被拒绝,把自己放在一个很低的位置,缺乏安全感吗,还是说缺爱?其实自己也一样,也会想要认识比自己优秀的人,会想要认识所谓“高端”点的人,那么反观自己,我又有什么值得被人认识的地方呢?自己又是否达到了一个自己满意的状态?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九):识别无用的优越感

  在之前读过的一些心理学书籍中,听闻阿德勒。在追寻生命的意义中,提到阿德勒认为人的生命动力是追求优越感。另外,在积极心理学的著作中,也借鉴了阿德勒的学说,影响人行为的是人对经历的解释风格,而非经历本身。

  读完这本书,让我不禁感慨,阿德勒是一个主动的人。我肯定这种主动性的意义。阿德勒对生命意义的认知,认为最核心的有三个领域:职业、同伴以及两性。人要通过与别人合作,建立起有社会意义的优越感目标,来战胜自卑,来获得幸福。他特别提出走上不正途径的优越感目标,是无用的目标,因为它无法增进社会的利益,甚至引发自杀、精神官能、犯罪等社会问题。这种优越感目标的特征,在我理解在于,目的在于自我权力感的实现,而非指向解决方案。

  看完这个,让我不禁心里一怔。在我身上,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这种无用的优越感。比如说,因为生气而冷战,把处理矛盾的任务丢给别人,自己没有想到自己最终的目的是得到平等的对待,让对方了解我的需求。比如说,无端的批判,你总是怎样,只是想把责任撇清,而忽视了自己有帮助改进的能力。这些往往是因为关注点在自己身上,我是对的,我是应该被理解的。

  阿德勒给出的这种自卑以及优越感目标错位的原因,在于没有受过很好的训练。在童年的时候,母亲的角色要建立起与孩子的连接并且将孩子的兴趣引导至他人身上,培养出早期的合作意识。在学校的时候,教师宜需要承担这项任务,让孩子信任自己,建立起孩子的自信,鼓励他与他人合作,实现自己的目标。身体有缺陷、长期受到忽视以及被宠坏的人最容易出现错误。

  所以,即使是现在做的不够好。还是可以通过训练进行调整的。通过培养对他人的兴趣与自己的同伴以及伴侣合作,通过建立起有社会意义的职业目标。阿德勒在这本书中没有细讲合作的技术和方法。这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十):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在翻译上质量明显好过马斯洛的,

  译文通俗易懂

  装b主编一出手,还是有两把刷子的么……

  能感觉到Adler是个比较细致人,

  在案例中提出了没注意到的细节问题。

  语言平实,但是很罗嗦 一个观点反复说,所以整本书的观点很散,

  只是简单得按照人的成长阶段来写了容易出现的问题 和相关的解决办法。

  Adler主要从人与他人社会环境的联系出发。

  他认为人存在广义的自卑和超越心理,联系到社会便会出现有益、有害的两面。

  有害的就是神经症——不愿与他人合作、过分关注自己的利益,

  从而演变为错误的优越目标。

  Adler理想中的健康人格就是自我奉献,与他人社会协调,倾向于社会学。

  个体心理学更像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每个人生活风格的背面。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