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觅食香港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觅食香港的读后感10篇

2018-08-29 05:2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觅食香港的读后感10篇

  《觅食香港》是一本由晓莫著作,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80元,页数:183,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觅食香港》读后感(一):吃货相逢勇者

  “往来多吃货,谈笑尽关食”。潇洒如晓莫,一个资深媒体人,也是港澳自由达人。毫不避讳自己的三围,因为口腹之欢而不吝牺牲身材。这才是美食家。偶尔感叹一句,空有减肥心,生得吃货身。然后大步流星的奔向下一个据点,或细品或狼吞。这才是生活

  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香港是一个不大的城市,却交融着很多地域文化。这是一个宽容的城市,对于作者笔下的美食也如是。晓莫没有追根究底一定要找老港餐厅,而是边走边瞧,边吃边聊。她顺应了这个城市的节奏,她带我们去香港老字号的茶餐厅,去吃港式甜品,去吃沙嗲牛丸面。她也带我们去西洋餐馆,意大利面馆咖啡厅。甚至,她还带我们去广式老字号,连锁甜品店,还有北京饺子馆。她时而坐在高档的明星餐厅里品餐小酌,也会在米其林三星餐厅为我们介绍那一口云吞的味道。更难得的是,她依旧不排斥街边小吃,甚至看得出她尤为热爱鸡蛋仔、茶叶蛋、煎酿三宝、辣鱼蛋等等,又把我拉回到几个月前的香港之行。单说辣鱼蛋,这让我这个从不吃丸子的异类第一次真心实意的接受它们。“清淡的咖喱黏上店家自制的辣椒酱,装在油袋子里,再边吃边晃悠着穿过长长的码头走廊”,这情景跟我当时简直一模一样,读至此处,真有一种相逢恨晚,英雄相惜的感觉。不,应该说是吃货所见略同。

  更喜欢作者在行文流水不经意传递能量正面积极。比如对香港的茶餐厅,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总是充满着无限的热情,即便偶遇很难吃的茶餐厅,也非常大度和宽容“下次一定不会这么不好运的。”这确实是真爱。谁能保证一辈子不犯错呢,如果拿出对待美食的这份宽容对待情感,那么再多的波折也阻挡不住两颗为了彼此相融而慢慢靠近的心吧。

  看完这本书,我脑海中不仅仅是吃的,也不仅仅是香港,而是一个伟大吃货的痴痴梦想:行遍万水千山,为赴一场又一场的美食之约。吃吃写写,写写吃吃,将寻觅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尊重生物本能感恩微小美善的态度。我相信,吃货改变世界。有愿意加入的吗?

  《觅食香港》读后感(二):如果没准备到香港旅游这书也不用买了~

  常见的美食文章大致有这么几种,首先是追本溯源,考证某一种菜的来龙去脉和相关传说,以写东坡肉、宫保鸡丁等传统名菜为代表。其次是记述自己的饮食经历,即兴随意,网络上的美食博客大致如此。再次是出于宣传目的和写书的需要,多少有东拼西凑和自卖自夸的成分,没有吃过的也头头是道,甚至变相为饭馆广告,把一些昂贵难吃的菜说成是美味佳肴尊贵享受。这种文章很容易判断,因为书中透露的饭店信息过于详细,带有不少肉麻的吹捧文字

  其实,书的装帧设计版式什么的样样都好,就是这个立意,把店铺地址放在文章的最前面什么的,总给我一种看广告文的感觉,很不讨喜。当然,不能武断的说作者就是第三种,但是这书就是一本香港觅食之旅的指南。作者是很有针对性的吃,哪家店吃什么,就是定点出击食评人,而不是横扫天下的美食家。

  《觅食香港》读后感(三):吃在香港还是吃在广州?

  吃在广州,这以前是不争的事实!这个说法近来受到了不少的争议

  香港一个连喝的水都不能自己完全够的地方,居然挑战“吃在广州”这个称号

  书中提到的“莲香楼”“太平馆”都是来源于广州,现在也在开,不过味道和“性质”就根本不是一样的了,风格也变了。

  香港能够“挑战”食在广州这个称号,说“食在香港“也不无道理,它能够保持几十年如一日的传统做法原料要求严格,做法保持地道,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再想想,现在民众给自己小宝宝喝的奶粉,还有专供的食物,都是放心放心再放心的,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见到各部门紧张不得了,还是算了吧!“食在香港”罢了,起码放心。

  《觅食香港》读后感(四):打开味觉,就可以打开人生——转自张小川

  作者:知名首饰设计师装置艺术家 张小川

  初见晓莫,是一起去南通寻访传统蓝印花布的一次旅行中。一开始看到她,觉得她有点“疯婆子”,打算还是少招惹为妙。但迫于坐在她隔壁,出于礼貌还是说说话吧。谁知随着话题慢慢深入,从旅游聊到生活、家庭,聊到子女教育,聊到与父母关系……,才慢慢放开心态,重新认真地看眼前这个整天开玩笑女人,原来有着一颗细腻理性科学的心。我们其实有许多观念上的共识,这让我十分惊讶珍惜

  后来有一次有个机会在晓莫家住了一晚。我一直在观察她的厨房。这是我的一个习惯,从别人的厨房里,常常能获知许多关于主人的信息。比如不少有经济基础朋友家,厨房硕大、厨具锃亮光洁,但细看便知极少煮食,那些工具很少被使用,而且工具与烹调方式及食物也完全不搭配。那些精美的厨具无非是从杂志中学来。

  看到这些,常常会感叹,到底什么才是生活的本质

  初见晓莫的厨房,锅里还盛着之前做好的菜,掀盖一股香气扑面而来,顿时觉得饿了。铺着“乡村气息”台布的桌上有各种不同食材面包、果酱、各种调味。这样的厨房和桌面感觉很迷人,而这样的厨房则是一个有诱惑力的厨房、充满对食物理解和想象力的厨房,是一个与家人、与孩子们快乐相聚的厨房。

  我想,晓莫的乐天开怀和理性细致,会同时表现在很多事上,有时让我措手不及、有时让我开怀大笑、有时让我默默佩服。

  我也曾与晓莫把臂同游香港,被她带着穿梭于街市和各种餐厅,行程间完全超出了我自己去时对香港的印象,更别说那些美食了。

  一直认为,开放的味觉和开放的思维同等重要。同理,味觉不开放的、局促的人,在思想和生活其他方面有也很难放得开,这是我观察了许多人的结果

  看着晓莫书里介绍香港美食的文章,再次激起了我对食物、对香港的小街小巷,对那些街巷间常常弥漫着的香味产生了无限遐想。而晓莫的文字中介绍那些美食的粤语名称,也是香港美食的一大特点,许多有趣名字可以看出还港人文化的直率幽默

  吃这回事,总是能令我感到快乐和安慰,甚至在吃的时候也能产生许多奇思妙想。而与三五知已好友一同享受,则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快乐体验。从美食切入,交流八卦探讨人生,旁顾帅哥美女……,这一切都无不令生活变得更丰富多彩

  一开始接到晓莫让我写书评的“任务”时,还在想,要不要绞尽脑汁说些俏皮话,放些潮流语进去。后来发现,就像对食物的感觉,语言的至高境界就是真实真诚、不做作,用心加持。

  平时我们吃到一个真正用心做出来的食物,身体的不同部分都能体会感受到,胡乱用调味料是绝不可能模仿堆砌出来的。

  《觅食香港》读后感(五):跟着晓莫去吃就对了——转自老王

  美女晓莫出书,简介里说到自己的三围。晓莫说:“90、74、94cm的三围跟寻吃觅食的生活方式关系密切,难拒绝高卡路里、高脂肪、高糖份,不计成本、不吝牺牲身材。”

  现在不是生活困难时期,晓莫还要“寻吃觅食”,吃货的本色昭然若揭。吃货,雅的叫法是“美食家”,不过,我觉得武汉人的“好吃佬”更准确传神。孔子说:“知之不如好之”,又说:“吾未闻好德如好色者也”。好就是要情不自禁,心心念念都在这件事上,除此无大事,如此,才能算得上是好。

  一个好吃佬住在靠近香港的地方,有比这更幸福的吗?没有了。或者说,如果就在香港呢?可能反而麻木不仁。所以,住在离它近的地方,有些距离,也不错,多了寻觅的乐处,寻觅的前提陌生,得到不容易,必欲先朝思暮想一番然后费力气得之而后快。寻觅的快乐可能有时比真的吃到还要来得大——偷着了不如偷不着——当然,这句话晓莫必定不赞同。

  香港是好吃佬的乐园原因有二,一是这个城市强烈世俗之爱一直没有怎么受到譬如说政治之类的打扰,就像它一直闷声发大财一样,它也一直闷声过日子。晓莫说,“香港的确不是天堂,它只是个美食天堂。”有篇寓言小说写一只海鸥飞翔尽善尽美当作是自己的天堂,香港人就把食物之类做得尽可能的好吃看作是自己的天堂。

  二是香港的杂。杂也是丰富。以中国而论,没有什么城市比香港更杂了,它什么元素都来,都接纳,都有,和而不同。本来,中国的食物特点就是不厌其多与杂,把什么都调和到一起的功夫世界一流。香港把这个杂多的特色发挥极致了。

  十多年前,晓莫就恋上了跟香港的食物。一直到现在。有一次跟晓莫去香港觅食,我们被晓莫领着走街串巷,在一些拐弯抹角的旮旯空里找到好吃的,听她讲各家各户故事,比食物更多的八卦,离不开食又不能仅限于食。比如在港岛有家卖龟苓膏的老店,似乎是1919年开张的,而龟苓膏据说最初是用来消炎的……惜乎我对吃食一事大抵是“我来过,我吃过,我忘了”,除非是文字,虽不能说过目不忘,但到底要记得长久一些。其实晓莫也是这样的有心人,但凡她吃过,觉得好,也就会形诸文字,这么多年下来,终于有结集,于是有了《香港觅食记》。

  这样的书值得有一本,去香港时可以按图索骥。不去的时候,随便翻翻,美食的秘辛是饭桌上受欢迎的谈资。

  2012年9月10日星期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