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10篇

2018-08-30 04:3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10篇

  《我开始轻视语言》是一本由张家瑜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50元,页数:27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一):来谈谈印象比较深刻的几篇

  被题目吸引而阅读这本书的人不少,内容比我开始想象的还要丰实,先谈谈自己印象深刻的几篇。

  《采歌》

  因为年龄还不过20岁,所以文中提到的那种对旧歌的怀念并没有太深的感触,倒是那种感情真挚着实感动了我一把。开头描写的那种大家在广场上唱旧歌的场景有一种被时光抛弃的人组成联盟一般的浪漫,一种热血青年歌颂青春的浪漫,也是一种悲伤。许长辉那段话(“他在这黑暗贫困孤寂世界里,与一把破旧的月琴住在一起,这环境已经够使人感到深沉悲惨了。而他拿起月琴,随着唱出那想啼泣的歌声时候,我感到这世界,被这大都市的人忘却了的‘红目达仔’的世界是何等真实”)道出了一个默默的艺术工作者的真实创作状态,怕是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整篇文弥漫的怀旧气息,其实更像一个文艺青年才会有的悲哀

  《你的雪柜,我的冰箱

  张家瑜这本文集中不乏紧贴地面紧贴市井的文章(倒不如说这类文章要多得多)。这篇尤其有趣。不仅开头就摆出了让人一听即口水直流的美食,还通过自己和妹妹对比反应作者姐妹间真实的生活状态,仿佛面前就站着那个不露声色关心姐姐的妹妹(“麻烦你以后不要吃太多罐头食品,对身体不好。”),和私生活如冰箱般不讲究的姐姐。对于我们这些在计划生育下出生的孩子,有一个怎样的姐姐或弟弟永远是一个有趣却令人悲伤的想象(如果毕业后自己一个人生活,大概也和作者本人差不多,冰箱总是罐头食物

  《我的记忆对我的背叛

  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终归是你们的。这其实是一句残酷的话。

  《猫和她的主人

  和人交往就如和那人那只高傲的猫宠交往,当它无视我的时候,我也选择沉默。怕是这样子的人会越来越多。所以我们不谈悲伤,不谈生活,不谈那已经从地根里抓紧我们的这片土地里种种世俗危机。即使我们是、本应是很好的朋友。我们谈一切与我们无关的话题,我们没有撒谎,我们只是不知道真正的交往。

  《中产孩子们

  里面的一句话他的理想父母,或应该说所有孩子的理想父母的形象,都在云端,都是sim城里那些个虚拟人像,就像他们的梦中情人一样,我们这代透过小说电影完美人物,他们有电脑,更加地拟真,也因此,更加的失实。让我想起乔纳森弗兰岑《自由》里的那句话“‘我还以为你了解父母这档子事,’伊丽莎白说,‘了解我们都不是他们心目中想要的那种孩子。’”某些时候我会觉得,这世间存在一种战争发生在孩子与父母之间,而整个世界都试图掩盖这一点,用我们最惯常用手段:爱和教育

  《人为什么要活着》

  现实逼得人要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找出路的时候,遇到人生挫折的时候,或直面或侧面面对死亡的时候。最近这样的契机很多。一方面主张人有选择结束生命的自由选择权,一方面又在面对生命中重要人的生命灾难的时候告诫他和自己无论任何也要好好活下去。那些人使我对自己的生命认识感到惭愧,使我懂得生命,那已经不只是权利不权利的问题。活下去,本身作为一种和善良同质的真理存在。

  《母亲论述

  一边厌烦母亲,一边又爱着。世界哪有什么驳论?这都是全人类共同的真实体验

  《对话

  《猫和她的主人》的感情延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态度是如许地倨傲,我们以为可以对话,我们是说着同一的语言,并且毫无阻滞地喜好着同一个明星或爱着同一样事物。但我们居然,不能对话。人们追求自由的行为,不管那是绝对的自由还是相对主义的自由,我们说,我们追求自由,然后,再难以互相理解。有些人会那样想,或就照他们那样说的活:因为自由地选取使世界多姿多彩,而交友也从共同生活圈走去了共同兴趣圈,音乐的兴趣连接着一些朋友,电影的喜好又连接着另一些朋友,就像一个巨大繁复的树状图,但那是否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呢?那样强大社交能力,于多数人而言要花多少时间去寻找、去组织、去构建,最后还不确定这些表象(生活在表象下的人们啊)背后是否真的能连接那颗疲于奔命真心。我们要么媚俗,成为大多数;要么小众,成为自由。

  张家瑜的这本文集颇有豆瓣佳文杂烩的感觉文笔轻飘诗意,说的却是实事;虽不足独到,却不乏深刻。也因了叙事选题之广,使读者尽管一口气读下来也不会有累赘感。你几乎可以看到她用怎样轻盈的口气向你叨叨那些小事大事。当然喜欢的不只上面这些,以下的也非常优秀:《甜蜜汁液》、《野宴》、《时间地点》、《健全者》、《小资得体的炫耀》、《家与旅途》、《公路寂寞话语》、《不必然美好》、《纯真纯爱及其他》、《我开始轻视语言》……这样一本书,适合放于枕边,闲暇或睡前翻一翻,检视他人、以及我们生活中的那些小事。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二):文青琐言:记忆之重,语言之轻

  简体版的《我开始轻视语言》十月出版以来,节节高升的销售数字和亚马逊排行榜醒目位置,是叫人出乎意料的。它原本命运,属于独立书店角落,和豆瓣简净的页面,与命中注定的一小部分人偶然相逢,产生共鸣,然后归于书架的某处。意外的畅销,倒叫人有点不知所措,继而欣喜不已:谁道文艺青年只是小部分人沾沾自喜孤芳自赏的行为艺术,其实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份对美好事物的热望和憧憬

  我无意为这本散文集贴上什么标签,也无意为发现、阅读、喜爱这本书的人贴上什么标签。这本小书——是的,这只是一本“小书”——它只是一个文艺青年的絮絮琐言,通过文艺的或者不那么文艺的元素事件反映一个标准“文青”的生活状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

  本书的五个部分都有极其文艺的名字:“彼乡•他方”记录绵长的乡愁故土的,青春的;“小心地将我的热情忠诚收藏好”写满香港的浮生众相,以及个人游走在这个繁华石头森林细微感受;“靠一杯波本酒移动”全是漂泊,非洲,欧洲,日本,大陆,虽在旅行的路途上,却怀抱渴望希冀了解这个陌生地方的一切;“一直飘离,而以解忧的时光”是豆瓣式的读书笔记和读后观感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文学虔敬的热度;“生活从来于人不适”则是一个知识女性面对纷繁世界的体悟和内省(我个人倒觉得这一章的标题极为贴切)。书中不断出现的那些名字:萨义德、波伏娃、卡尔维诺、钱德勒、布洛克、贾樟柯、梵高……作者谈文学谈电影谈音乐谈绘画谈旅行谈美食,一个标准的小资文艺青年的精神世界

  文青的特征是怀旧。他们对美好事物有种异乎寻常乃至病态执着痴迷,哪里的咖啡味道纯正,配哪里的松饼口感最好,哪个牌子衣服质地舒适剪裁最妥帖,哪一家的云吞面灌汤包最能吃出小时候的味道……总会在某个不经意时刻,因为某个微不足道细节,他们毫无征兆回忆起某个人某件事某部电影中的镜头某部作品中的句子某首歌的旋律,或者只是记忆深处的某种颜色某种味道。在他们看来,就像《新龙门客栈》中周淮安对邱莫言说过的:“身外之物,莫过此刻之情。”那柄笛子他本无意送给金镶玉。一切外物只是触发某种情愫的结点而已。

  与记忆相比,文字是轻的。这是中国古代,睿智先贤早已阐述过无数遍的道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语言不是无所不能的,很多时候,我们的回忆、感受会在同一时间涌出、哽住,然后瞬间消弭于无形。还是记忆最忠实,那种微妙的感觉会停留在记忆里,等待在某一时刻与我们的感官重逢。

  钟晓阳在序言中写道,“借论述之名,行追忆之实”,躲在文字背后的张家瑜透过她记忆中的片段,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有关笔、文字和书写的思索。——是的,不是盛宴是思索,这些零敲碎打的琐碎记录,其中偶尔折射的思想火花,让我们在阅读的同时思绪总会不自觉地飘向比远方还远的地方,那是记忆深处,那里阳光正好,花朵无数,游鱼漫行,一掠而过。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三):文字不是那么的苍白无力

  通过《开卷八分钟》知道这本书的,一下子就很喜欢。那时候大陆还没发行正式版,就琢磨着台湾代购。前一阵子在亚马逊上看见这本书了, 立马买下。那么好那么美的文字。

  自序《笔事》:“若不化成文字,那什么都不能留下。”“过程并不难,难的只是你如何驯服抚摸那记忆之兽,给予充足力量,令它源源不绝第供给你的书写。把时间冻结,不能再逃逸、变节与叛离。”“那些有关笔、书写等事,教晓我另一个更广阔世界的事。但在这一个世界里,我想我知道。当我写下任何人或事,他或它们,会如天使悄悄地飞过,并给我一个微笑。” 削铅笔。我想起,小学时,新学期爷爷总是给我包书皮,挂历纸工整的压好包好一摞,书皮上漂亮的写上自己的名字,就这样幸福了一个又一个学期。为什么开始写书评影评呢,就是日后怕自己遗忘了,啥也记不住,“除了文字,什么也留不下”。

  《老狗可乐》:善待动物善待自己。想起了之前转过的一篇贴子,讲述狗狗一生

  《大风吹,吹哪里》:何为故乡,至今不明白归属感。何时可以不再轻飘飘,可以落在地上。

  《采歌》:思想起。民谣孤独悲怆的流落的民间艺人。“非常卑微但深到土地之中”

  《风景》:有机会认真静下心来读一读陈映真的书。

  《新舞台》:戏如人生。辜振甫的孔明扮相。儒商。

  《崩坏的信念》:“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对最好的愈来愈难满足,我在提前品尝年华老去的无比喜悦。”

  《夏天过了》:“每个人都有他心中最残酷的月份。”在恶劣天气悬念亲人。“我们终究会和我们的梦境相遇,我们也终究会和我们的童话告别。”

  《火车火车你要去哪里?》“没有强健体魄,就没有可以欣赏风景的浪漫心情。”交通工具汽车大巴安全堪忧,飞机晚点延误耗时耗力,如果时间没有那么长人又不那么多,火车其实是个不错的选择,沿途看风景,看周围的旅人,和同伴聊天打扑克或者看看电脑里的游戏电影。一站站有人上有人下,到终点时的心情呢。

  《地板的嘈切》:有机会要去看云门。舞者有其声。是生命跳跃声音

  《甜蜜汁液》:“张爱玲住宿要求之一是要有车声人声公寓,因最巨大的苍凉,是人类努力建造了一座城镇之后,又放空那种恐慌。”

  《猫和她的主人》:“但事情真相往往在台面底下,它像一只兽,藏匿在桌下,悄悄地用它冷栗的目光,在黑暗中,注视装饰过的谎言,穿透它,并吐着冷森森的腥味。当这腥味已浓得化不开时,事件才真正被暴露出来。”

  《最近做的事》:“我一直没提过关于我的女人,那是因为,不论她是否特殊,我心里一直视她为最特殊的女人,特殊到,不是我那平凡的文章可以亵渎的。那是因为不论她是否平凡,我心里一直视她为最平凡的女人,平凡到,不是我那特殊的文章可以夸饰的。由于她,我的世界不怎么悲伤。”这也是我听过的最好的情话了。“谁有一颗玲珑剔透的心,他就会晓得何时心碎。”“时间现在要摧毁它以前的赐予。”

  《浮生众相》:“那是生活中的陈腔滥调,而你必须随着起舞,不管你听过多少遍,到最后,你即使闭上眼,但那唱腔一出,就像红舞鞋那女孩,不得不舞着,这设定好的人生。”

  《贪新与念旧》:“我们学习着,一种安静与欣赏。与时间共存,散着步,而非赛跑。”“微笑地等待,一切逝水年华,来探访。”

  《家与旅途》:“好像五岁小女孩,身边若没有她那只褪了色脱了毛的小泰迪熊,那可是一场大灾难。而我们成人执著的,其实比小女孩那只泰迪熊更多更复杂。”“就好像一个陌生的风景在重重浓雾包缠下,偶尔露一点出来让人惊鸿一瞥。”“我宛若披上隐形袍的行者,可以随时消失而不会有人察觉在意。”

  《总会留下一些什么》:“总会留下一些什么在旅途中,也总会带走或衍义着新的物品与记忆。”“我记得,因为我失去。”“过去与现在无法切割。正如失去的不代表忘记。你不遗忘,它就不消失!”

  《移动的路线》:“在那个属于每个人的生活棋盘上,我们在方格中移动、往返,我们不会变得更好或更坏,只是,变老而已。”

  《找路》:“不是旅行团那带你到哪就是哪的随意,也不是什么都不寻觅走到迷途随缘,是你要在陌生的城市找到属于你的地标的那种坚持,是想为自己为城市找一种意义的卑微意图。”

  《圣诞故事》:“而偷时间的贼偷取了时间,非常残忍地把记忆留下。”

  《盛宴》:“生活的完满,就在这样的一顿美食中。”民以食为天。

  《慈悲的理由》:“在浩瀚的世界之中,你总有一些钟意的人钟意的文字,他们的书写抚慰你在孤寂的星球喧嚣的人世那一丁点的疑惑……”

  《我开始轻视语言》:“我们故作轻快,其实浅薄。我们故作可爱,其实无知。我们故作若有所思,其实空洞如一稻草人。那些明明应感到惶恐的,却表现的毫不在乎。”

  《工作作为谋生的工具》:“生活从来于人不适,且对健康有损。”

  《自由与反动》:“我们所禁制的,是我们所焦虑的;我们赶于拆卸的,是我们急于遗忘的。”

  《别朵花在头上》:昂山素季,自由与民主。“与我们同在的时间总是廉价低俗。”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四):我开始轻视语言,她说

  我后来重新折回这所房子,手里拿着一本崭新的书。

  那天是星期六,下了班赶地铁往书城跑,七点半有一场马家辉和他妻子张家瑜的读者见面会。是因为张家瑜的新书《我开始轻视语言》出版,所以有此活动。而我从未看过张的任何文章,只不过经常看锵锵三人行,对马博士有些熟悉,也看过一两本他的书,好像是关于电影的集子,图书馆里匆匆翻过的,并不多么好。然而,你天天见着他在你面前说话,不知不觉也就把他当做熟人,如今他来到这城市打书,不去凑凑热闹怎么也说不过去。

  我到时房间已坐满人,只得靠着墙根站下,等两位作者来时猛然回头,身后已经没有路。马博士很适应这种环境,才一开始便句句散出顽童的痞气,当着老婆的面,还是说些不着边际的话,引得现场阵阵发笑。然而主持人问题粗浅,访问不深,马博士夫妇亦没有打算要以什么题目展开一场演讲的意思,不过也就随着观众提问照例回答,或者站起来说一段趣事,好让场面满一些。作者对坐的位置后面是这见面会的主题海报,大字写的是“马家辉对谈张家瑜”,也就是说,这活动本来就没有主题,只是聊天罢了。轻松当然也好,但我一直轻松惯了,反倒希望有些严肃的演讲。

  整个见面会,张家瑜说话的时间大概只有马博士的三分之一,她自称不善言辞,坐在丈夫身边没有半点神气,场面全被对方抢了去。如果只是在书店里擦身而过,不会有人知道这是一本新书的作者。总是这样的,能说会道并且写得好的人实在太少,大多数人只得其一,或者一无所得。

  观看一对文学夫妻在台上对谈,不知道应该抱什么样的期待,所以干脆没有任何预算。马博士一上场,便说要教大家好好来看这本书,具体步骤简而言之就是要“把张家瑜脱光来看”,台下一片笑声,他便一本正经的示范如何脱光,先把腰封去掉,露出白色底子,再把护封去掉,露出内层的封面,用黑色钢笔手写的文字竖排在页面中间,淡雅有味。最后,当然就是文字本身了,这就要读者自己去看了,马博士说他还没看过。为什么没看过?理由是他不想让每天面对的女人,连用文字精确表达的思想都被自己了解的一清二楚,距离还是要的,模糊才能找到美。他就是这么说的,可是后来他又说,这本书的出版就是因为他向《印刻》的编辑推荐了张家瑜的文章才得以敷衍产生。到底怎么回事,有点模糊,正如他所说,见着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这无关道德,只是存世的法则。

  后来观众提问,马亦对答入流,笑声此起彼伏,气氛良好,我也感染其中,不知不觉主持人说就到此为止了,嘉宾和观众都没有料到,不过却只那么几秒钟便接受了这个结果,工作人员抬上披着红布的桌子,读者自觉排起长队,签名开始了。或者这一场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为了就是这最后的二十分钟。我逆着人流走出门去,心想不要买这本书,一则不打折,二来也不过是些短章碎片,不足为顾。

  可是,我还是折回来了,而且手上拿着一本崭新的《我开始轻视语言》。抱着不要吃亏的心理,抱着好不容易来了不能空手而回的心理,抱着难得见面应该留一个物证的心理,我走到队伍的最末端,等待作者的笔在我的书页上签下姓名。此时台上多了一位白发的先生,面色潮红,说活大声,打趣读者,打趣作者,两边吃开,是一种主人的自得自乐。我猜,他就是胡洪侠吧,我猜。

  终于轮到我,书页打开翻好,递上去,说声“请”,她恭恭敬敬的写下名字“家瑜”,一笔一划的加上日期,我接过她还回来的书,没有多说一句话,大概有一声谢谢吧,我不记得了。在那个时刻,我的羞赧还是社交恐惧症爆发,不知道还应该说什么,也无法和她握手。后来拿着书让马博士签名,照例也是一句你好,一句请,而且声音极轻,我都怀疑他是否听到了,而他的声音也轻,好像也很害羞似的,那神情和刚刚台上自若坦然的样子决然不同,和陌生人面对,总是有些不知所措的吧。他那时肯定也在疑心我是否会和他握手,或者说上几句什么读者该说的话,然而我依旧什么也没有,说声谢谢就退下了。那个当下,我真不知还有什么可说,我又不认识他,那一次拿书给骆以军老师签字也是一样,我很喜欢他那本《西夏旅馆》,但也只是看着他签下名字,便领着书走了。我不知道还能说什么,还是读他的书吧。

  后来回程的地铁上,打开那本书,翻了几页,文章短小,不能说深刻,但很适宜现代人的地铁时光,那种细微之处的感受,吉光片羽的思绪捕捉,积少成多,亦很可观。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五):轻视语言,是要用文字探索更深的感观

  作为所谓的文艺青年,很难错过这本名叫《我开始轻视语言》的散文集。

  旅行、爱情、阅读、回忆复刻可以说是当下文青读物的主旋律,这本书也不例外。但不同的是,作家张家瑜只是借用了这些元素,或通过小物件,或通过小事件,传递读者一种语言轻薄与文字厚重之感。正如她说:“唯有文字才能记录鲜活生命里的痕迹,让其可看、可听、可尝、可嗅。”

  从自序的《笔事》,将读者带回了上世纪60年代的台湾,记录印象里父亲帮家里兄妹准备隔天上课用的铅笔。回忆中,父亲削笔的过程,是先削木面,再对付笔芯,削到什么时候?都有标准。就像生活在那个时代里的人们,总在社会赋予的一套生活法则里,他们通常按部就班经历成长、去做某件适合时宜的事。他们生怕世事变化太快,跟不上时代里所要坚持的立场,而成为遗世独立的异类。

  笔一支支的被削好了,整整齐齐地躺在铅笔盒里,等待着第二天再一次相同的命运,被削、使用,然后再被削……铅笔日渐变短,像人的年岁,渐渐逝去,终到了尽头。铅芯留住了一个个文字,也就记录了它的全部。

  再到末篇《别朵花在头上》,文字又带着我们来到2010年,聚焦被释放时昂山素季头戴的鲜花。鲜花本是美好,这里却成为了政权斗争的象征,英国的玫瑰革命,吉尔吉斯斯坦的郁金香革命、突尼斯的茉莉花革命等等,不同的花代表了不同的姿态,却都在国家、城市留下伤痕。

  正如这位头戴鲜花的女子,她的泪,最终也没能拯救她爱的人民。或许在这个古国里,未来还有像她一样爱头戴鲜花的女子,而这记录下的文字,就成了并肩作战“武器”。

  关于全书比例较大的旅行散文,作者也写出了属于自己文字的特色。任何游记、慢行,尽量避免告诉读者自己身处的位置,如何评价风景。因为她知道,这只会出于她的主观,并不具有代表。她着眼于自己身边的小物件,用它们留住旁观者旅程里的记忆。没有目的地,也不知是哪一次的旅行,她只让读者通过文字的阅读,去寻找自己身上可能有过的相似经历。

  比如《火车火车你要去哪里?》那一张张收藏在口袋里小小硬实的车票。每个人在看到车票上起点与终点地址中间的连接线时,就牵起了记忆的思绪,是穿过稻田?或是成片的森林?黑暗的山洞里,火车“况且况且”的回响?每段旅程,在一个地点转换到另一个地点的火车上,你剩下最多回忆、品味的时间。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反言之,如果是存在的,就有思考。小小车票,重要的不是这起止地点精炼的文字,而是那一条指示方向的箭号,那是任何推荐语言都取代不了的记忆存留。

  再有《总会留下一些什么》,她说无论自己再怎么小心,每个旅途中总会遗失一些有着自己气息的物件,或是一对使用多年的珍珠耳环、或是一本生活笔记本。读者细想来:遗失,难道不能成为另一种存在的证明?正是哲人所言,死去,其实是要换一种方式活着。

  文字承载起语言的轻薄,增加其厚重。目的是让语言这种短而易逝的媒介换一种长而久远的文字而存在,让记录者此时局限的片面之感,探索彼时全面或更深层次的观感。

  张家瑜用她的文字做到了,她笔下的这些复刻记忆的文字,真的很神奇。它是我们眼、耳、舌、鼻等所有的感官,她的文字可看、可听、可尝、可嗅。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六):重构人生地图

  台湾作家张家瑜的这本《我开始轻视语言》,读来有一种轻松但不虚浮,亲切却又博大的感觉。这是张家瑜的第一本散文集,据说在此之前,她私下习写潜修了多年,积累了可观的经验和稿量,这才厚积薄发。于是,读着这本书,就如在品一杯年代久远的红酒,醇厚内敛,散发着岁月积淀而来的芬芳。

  而我在翻阅这本“芬芳”的小书之前,就已被它颇为有趣的封面所吸引:素朴的底色上,用卡通白描的手法绘着一辆自行车、一杯咖啡、一座尖顶的建筑、一台老式的电视机……边上则高低错落地罗列着这本小集子的五个章节名:“彼方,他乡”、“小心地将我的热情与忠诚收藏好”、“靠一杯波本酒移动”、“一直飘离,而以解忧的时光”以及“生活从来于人不适”。一时感到,这封面就如一个隐喻,暗示着张家瑜似意图用这集子里看起来散落在生活各个角落的文字构建一张记忆地图,并邀约我们与她一同在往昔和未来间游走。如她自己在自序中所说的:“碎片的可有可无的记事,像一个重建的工程。难的只是你如何驯服抚摸那记忆之兽,给予充足的力量,令它源源不绝地供给你的书写。把时间冻结,不能再逃逸、变节与叛离。”

  在这张地图里,她分门别类地勾画下自己童年里的温暖、对于台北的深深眷恋、旅居香港的种种际遇、行走世界而经历的别样的风景、在阅读中所感悟的人生,以及许许多多生活中细碎平凡到也许你已经习焉不察的琐事。这样从生活细节处着手,阐发思绪和杂感的小文,似乎容易上手,素材也俯拾皆得,却也最容易落入感时伤怀、自怜自艾的小格局。但难得的是,张家瑜的笔下透着强烈的真挚坦诚。不论是由读艾伦的诗《在加州的超级市场》而想到每一个在超级市场的人其实都在用平常日子来抗议这个城市的光怪陆离,还是记叙与友人交好却最终渐行渐远的经历,不论是盘点自己“最近在做的事”,还是回忆那一晚在高速公路上独自行车、与公路对话的心路,张家瑜的文字似在寻找一个出口,不光是记录下生命中的痕迹,更是给自己的灵魂一个交代,交代自己的何去何从。于是一切皆有感而发、言之有物,远离了为写而写的无病呻吟。而其中透显出的张家瑜对于世事百态睿智又富有灵性的洞见,让这些小文的格局愈大,视野也愈广。而作者活泼简练的文辞和字里行间挥之不去的乡愁形成的张力,更赋予了这本集子特有的韵味,如梁文道所说:“张家瑜能用文字探索到相当深的一些感观,她笔下的这些记忆,她看到的这些东西,在她写出来的时候,总会有一种很朦胧忧郁的诗意。”

  掩卷的时候不禁感慨这一路的阅读过程充满着惊喜,因为随着作者的记忆之线的铺衍,会感到其中闪回出诸多我们平日里或曾遭遇却终漠视的元素。于是开始发现原来那些我们也曾读过的书、听过的音乐、遇到的小猫小狗、看过的风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命底色。随即隐约感到,张家瑜的文字并非只是为了记录下那些在她的天空飞过的人与事的痕迹。她仿佛是要在一堆琐事中不以时间为动线而构建自己的人生地图,为的是在生命的无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想起本雅明曾经说过,“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能够非凡地使用街道地图的人,知道怎样迷失,并且知道如何用想象的地图确定自己的位置。”张家瑜仿若也在“练习迷失”,然后重构那张从记忆中脱化出来的、属于自己的人生地图,依着这张地图,她要去寻找灵魂的出口。但正如维特根斯坦说言:“我的语言是我思想的边界”,在这样的寻找面前,语言和文字,可能只是最表层的。是以,她“开始轻视语言。”

  这是一个“用拒绝遗忘来回应当下的声音”,提请着我们是时候绘制自己的人生地图、找寻自己的方向了。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七):无题

  因为这个书名我翻开了这本书。我希望的是获得“语言疲乏症”的认同,对这个世界过多敏感而来带的自责,以及对无法理解“叨语系”文青的人们的轻微批评。结果呢?我读到的是心如丝般细致的台湾女文青对生活、时政的描述,所用的语言有着深深的港台味。我终究还是不能为自己的困惑寻找到一个答案,确切地说,是一开始就寻错了方向,但是这本书的第五章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其中也不乏有值得记录下的,涂涂抹抹也记了20条。三星的书,因为作者是马家辉的妻子,多增一星。

  《我开始轻视语言》

  短文表达的是作者对公众人物发言的不信任感,她轻视他们的语言,不想再被那些亦正亦邪的言论蛊惑,不想对文字进行不必要的纠缠。她说:“我开始觉得软弱亦是好的。因为世界太多强者,他们说话、认错、再说哈。他们在心中耻笑着,大众。”什么样的发声能带来长久的、真正的信任?在当下,我们接受着官方信息的灌输,其中越来越多的人保持着警醒,不轻易相信,也不轻易反驳。世界变得越来越好的证据之一就是言论的多样化以及对语言作用依赖性的降低。

  没有想到此文是讨论公众人物的,但就其它几章来说,此文所在的第五章的确是最值得推荐的,少了琐碎,更多就事而谈,而非心情。

  我的困惑是:生活中常常对语言的表达有着强烈的依赖,认为语言背后关联的就是说话者的想法和观点,很多误解因为太在乎表达而产生,有往好处误解的,也有往坏处误解的,总之给生活带了不少麻烦。如何摆脱呢?如何才能不如此敏感呢?这篇文章不是给我答疑解惑的,却有一句话让我产生了共鸣“既然如此,我们是有责任解释以及捍卫我们的言说的,如果不做任何辩白,轻易地道歉,只求快快脱身,是不是有点,瞧不起人呢?”,于公众于个人,这一句都适用。

  最好的情话

  “黄俊郎在他的诗画书《第一本书》里的话:我一直没提过关于我的女人,那是因为,不论她是否特殊,我心里一直是她为最特殊的女人,特殊到,不是我那平凡的文章可以亵渎的。那是因为不论她是否平凡,我心里一直视她为最平凡的女人,平凡到,不是我那特殊的文章可以夸饰的。由于她,我的世界不怎么悲伤。”

  你看,谁说能轻视语言呢?

  爱情要用语言来点缀,表达关心的是语言,表达爱恋的是语言,表达嫉妒的也是语言,没有办法轻视啊。

  《两生花》

  “这世界上没有人事没有谁活不下去的。理论上对,但是我们的确在没有了没有了某一个人,某一个信念,某一样生活时,你会如缺了一角的圆,你无法滚动前进运行,你会是一只折翼的鸟儿,无法前望飞翔自由。”

  当亲人、好友或者仅仅是有过交集的人突然离世,我们还能够活下去,qq还会上,状态还会更新,但是我们都被重重地打了一拳,不真实地在世界上飘荡过一阵子,那时我们未从悲痛中醒过来,之后的清醒日子,一直都痛,却谁都不知道。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八):惟有诗意不会被轻视

  诗意是个老词,琼瑶的词汇。现在它叫文艺。

  无论如何,这本书,你不能用“理解”去读懂。你需要的只是聆听,然后去过你的生活。

  正如这本书的最后一个篇章——生活从来于人不适,我们的日子里恐怕盛满了为难、怨怼、龃龉、烦扰,有时候多想停下来,让情绪平和,让心思澄明。然而剪不断的,理还乱。

  我们太习惯于用逻辑解决问题,它是思维的脚手架,一竿搭一竿,稳定、扎实、安全无忧。可是有时候,我们也建构出新的问题。解决问题与建构问题还复往来,绕几圈,你就不堪负累。

  只有想象是诗意的。

  这本书是零落记忆的收集。记忆,有类于想象。它是温和的,它会自动修饰残酷的棱角、抚平狰狞的创痛、开释诘屈的尴尬……它为旧时光染上暖暖的蕴黄。回望我们已然走过的路,就算曲折,也是诗意的。

  惟有诗意,把现实的凶恶转化成忧郁——“世情薄,人情恶”到底只是“雨送黄昏花易落”。

  惟有诗意,让我们相信美好、相信明天。

  我在心绪烦乱的时候遇到这本书。

  那个下午,许多事件、许多数字、许多语句言辞,纠结成一团乱麻,我快要变成被缚死的老蚕。

  脑袋嗡嗡嗡,如果手上不捏住点什么,我想我会颤抖不止寒战不停。

  我翻开了桌上的这本书。

  一开始只是一行行文字过眼不观。

  渐渐地开始看见一个个玲珑的词,如珠玉在盘。

  然后玲珑词汇变成长长句子的节奏和气息。我听见我的心在朗读,而它此刻那么平静。

  最终我贯入书中绵长的记忆和温婉的臆想中,微微忧伤,澹澹唯美,默默眷恋……

  我终于相信,语言非万能。而惟有诗意,是不会、也不该被轻视的。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九):一些看法

  书读到5分之4,决定不把它带在身上或者放在床头了。剩下的五分之一,我打算在厕所里把它读完。

  书,是散文集。散文的篇幅都很短,有时两页就一篇文章,多的时候好像也没有超过五页。我猜,这些文章,应该是先是发表在各种报章杂志吧。忘记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谁说过这样的一段话,大意是说报纸和杂志最终的归宿,多半是被丢弃,好一些的话就是被绑扎成捆回收成纸浆。而书的话,多半会于某人某处的书架存在的更长久些。想来是张女士的先生觉得自己的妻子的文章值得存在于书架而不只太快的轮回成新闻纸,于是有了这本书。

  作者张女士在台湾长大,在香港居住很长时间,看过很多书,去过世界上一些地方转过。这就是书看到现在我的印象。哦,我看这书并不是想要对作者有什么了解,但是这书里透露的信息,想来也就是这些了。她的先生曾经担心“她的读者是否有哪能聪明能理解她的文章”,看来担心的是有道理的。张女士每篇文章,无论主题是什么,都要谈到她看过的书,她读过的作者。似乎不掉书袋,便没有办法写文章似的,(我猜她是这样的)。即便是记录旅途,在书写过程后她还是不免要回到书中找参考才可以开始议论或者抒发,总觉有隔靴搔痒的感觉。让人觉得,张女士的感官和外部世界之间,有了一层层的书做了中介。这书气浓浓的文章们,怎么看只是张女士同有名作者的共鸣,而少自己启动的表达。看书看多了,是不是现实世界和书籍中的世界会混合起来分不开呢?这本书给出的答案,是yes yes yes... 所以要理解她的世界,其实也简单,读书去吧。读了她读过的那些书,就会跟她共鸣了吧。

  我之所以停下来,不在继续读下去,就是因为自己读书太少,虽然短短的篇幅可以让人不费力的就读完一篇文章,但是读完之后看着她自己在那里卖弄爽啊爽,实在是让别人不爽。你要卖要弄也弄点儿自己的东西出来啊。这书的题目若不是改成《广告文案示例--书籍篇》的话,还不如回炉去做新闻纸。

  《我开始轻视语言》读后感(十):很碎的随笔——淡淡的港式奶茶

  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后来貌似懂了,她所说的轻视语言其实是想说有时难以表达出内心最真挚而深刻的念想。

  总的来说,本书里面收的都是很生活化的散文,道理谈不上精辟,唯有偶尔的炼词比较精致,不过没有什么惊喜的感觉。相较之下,实在是太喜欢朱天心的文章了。

  我更多的是在地铁上读这本书的,篇幅短小,思想的痕迹很轻,换言之没有什么能读进去的,也很容易放下。

  至于书的那些推荐语,我总觉得有传统式的赞美之嫌,好像这些散文书总得靠上个时光或是之类的东西似的。

  看作者的说法,她的意图貌似是要冻结一些过往的片段,与生命和时间对话。可是也许遗憾的是,那些写出来的文字并没有流动在读者回味忖思的心间。

  很像一杯淡淡的港式奶茶,香港的感觉很淡但是又在快要被忽视的时候被一种直觉挖掘出来,午后,阳光,翻翻这本书,然后感叹那句:生活也大抵如此。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