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空荡荡的家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31 04:4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精选10篇

  《空荡荡的家》是一本由(爱尔兰)科尔姆·托宾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一):未来异乡,他们在那里过着不同生活

  科尔姆·托宾是个小众作家,起码我周围的人基本没听过他,已经忘记当初是什么缘由将这本小书加入列表,并在一年之后才想起来读完。

  《空荡荡的家》是托宾出版的第二个短篇集,由9个内容各异的短篇小说构成。

  《一减一》通过主人公过往恋人独白倾诉角度讲述对恋人的思念,以及分离之后的故事

  林夕曾经写过一首歌叫《假如让我说下去》,和《一减一》有一点异曲同工,都是对不在场爱人的倾诉,歌词里唱:“我想哭 你可不可以暂时别要睡 陪着我 像最初相识我当时未怕累”,满满的伤心绝望

  相比之下,托宾则纯粹的多,他并无控诉也无指责,所以他写道:“我处在一个到处空荡荡的地方,因为这里从来没有被填满过,就算有事情,也会被遗忘,被清除。我呆在一个一无所有的地方。荒凉天色蔚蓝,没有人烟温柔之夜。这地方没人走路。也许我在这里比其他地方都开心,只是今夜月色纯然无暇,令我想要拨你的号码,看你是否醒着。”

  “只是今夜月色纯然无瑕”,这岂不就是夏目漱石关于月色解读情景吗?

  《阴影色彩》与《一减一》一样主人公的另一半都并未在文中正式露面,但又具有强烈存在感,另一个共同点则是,他们与母亲关系都带着若有若无的愤怒隔阂。托宾笔下的母亲并非是慈母形象,他写到与母亲的关系时候用的是这样的语句,“有些爱和感情根深蒂固,由不得我们选择,正因如此,它们掺杂着痛苦悔恨需求空洞,以及一种近乎愤怒的感觉。”小说中的母亲或把孩子寄养在别人家不闻不问,或与孩子之间彼此不理解,还有的则干脆遗弃过孩子。种种描述让人忍不住浮想联翩思索是否作者本人与母亲也存在某种龃龉。

  大抵因为与母亲关系的不睦,让小说中的人物婚姻家庭幸福都抱有深重怀疑,《新西班牙》写道:“她想,在整个伦敦,在拉上窗帘屋子里,午夜后的几小时,只有咕噜声、呻吟声、叹气声打破沉寂。她知道,好在这一切都在暗中进行,也好在无论他们怎么谈论爱情忠诚夫妻和睦,都没人知道那几个小时里彼此多么隔阂,自身又是多么形单影只,他们的想法永不会被分享,永不会低声道出,永不会以任何方式让人知晓。她想,这就是婚姻,她的工作就是对此保持冷静。有时这种阴郁沉闷真相令她露出微笑。”

  而《采珠人》的主人公则坚持自我绝不会掉入那样的陷阱,“无论我走过的城市多么阴暗,我的阁楼房间多么空洞,未来的夜多么漫长孤独,我不会将这些换成格兰妮和多纳彻正在上演的那一套和睦亲密的例行仪式。”

  可是,也正是这样一群游离在和睦的感情之外的人,对故乡,对“家”抱有最深重的感情。不难理解,我们对世界、对他人的认识相处之道都来自于我们的家,这个家并不是指的一座建筑或者一间几十平的居室,它代表着我们生长环境与其中的人。这种感情未必都是思念与眷恋,也可能排斥抵触同名短篇《空荡荡的家》作为整本小说集的核心,讲出了全书中所有不能“归家“的人的心声:“我们在世上的时间、一切的可能、所有复杂问题心血来潮冲动,都在这一小片沙滩化为乌有,然后往后退去,回到空荡荡的家,我们正是从这个家中鼓起勇气,带着不明所以的力量,独自出发。”托宾描写细致准确,看的人感受复杂无奈

  读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托宾是一个远离家乡的基佬,但小说的主题总是围绕着异乡、家与浓烈克制感情,浓烈的个人风格不断提醒我这个基佬的细腻煽情

  在这期间,我还看了由托宾的小说《布鲁克林》改编的同名电影,讲一个爱尔兰姑娘来到纽约,挣扎于故乡与大都市之间的故事,最终她从爱尔兰故乡的桎梏中出走。

  较之爱尔兰与美国的区别,未来即异乡,这反而更令人忧伤

  .S 小说集中另有两篇《沉默》与《两个女人》非常好看,《两个女人》结尾之精彩,让我不知用什么语言表达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二):怎样写一座迷茫的城市

  汉学家顾彬先生曾说:莫言只能写农村,而城市的感觉,他根本写不出来。

  顾彬是一位直率、认死理的德国长者,他的意见未必全对,却比工稳、全面声音引人深思。确实,中国当代文学中优秀的农村题材作家非常多,莫言、贾平凹、梁晓声、陈忠实……可一写到城市,他们的声音就会变得凌乱虚弱,与世界文学的主流很难对接

  可以这样看:中国城市文学的差距,其实就是我们与世界现代化的差距。人家几十年前形成的感受,我们刚刚有所体会。这,也许就是科尔姆·托宾被中国读者喜爱重要原因

  托宾生活在一个飞速变化背景中,爱尔兰的现代化将城市和它的传奇彻底修改了,使其中生活的每个人都面临丧失自我的困境。然而,麻烦的是,爱尔兰是欧洲的角落,既然不在舞台中心,它就不能抱怨,只能跟从,只能任由别人的现代化牵引这个社会

  于是,传统、坚持与历史统统模糊了,人们按着别人的路行走着,爱尔兰人不能问我们为什么如此,因为世界不会听见,伟大的法国、英国、德国思想家们对现代化抱怨得已经足够多了,你又能增加什么?

  自足而完满的世界因此破碎,曾有的秩序看上去像一个陈旧谎言,留给我们的问题只剩下:它怎么能欺骗这么久?

  这是不需要心灵归宿,不需要灵魂安慰,不需要自我成长一代人,除了生活的姿势之外,我们完全有意义。如果说,人类理性建构在历史的阶段性序列之上,那么,随着传统被冲垮,爱尔兰已失去了思考的背景,每个人都成了独立的、碎片化的人,已经失去创造深邃的可能。

  托宾的纯粹,在于他把这种深刻的忧伤用细碎的方式表达出来,他的陈述大师级的,委婉、曲折而细腻,充满了令人绝望的抒情性,他用华丽绸缎裹起遍地荆棘,这是一种无言的反抗,每个被剥夺了历史的人们,都能被他深深打动,都能为他的文字而叹息。

  找到世界性,而不是独特性,这是小说艺术的王道,它需要一种更大格局的关照,一种超越地域的悲悯,一种与不同文明之间的默契感悟。如果说,中国小说已经跨越了让人惊艳好奇阶段,那么,它的内功将只能从城市文学修炼起。

  所以,还是看看托宾吧,老实人同样写出了聪明的小说。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三):《空荡荡的家》作者描述

  觉得这位男性作者的心思柔软细腻得不可思议字里行间中又透露出对爱尔兰的厌倦。

  写海:它朝我们而来的姿态,仿佛是来拯救我们,但它什么也没做,而是露出嘲笑样子后退了,好像在昭示着这世界便是如此。

  ——————————————

  《两个女人》

  但是,此刻她被出租车载着去往她的宾馆,却觉得正身处一个陌生国度粗俗悲惨严酷。她想,只要她还能体会到这种情绪变化,那么她还不算老。

  庆功宴上,她或许会在暗处逗留,拍一部电影,她可能交到一两个朋友,还树了三四个敌人

  ——————————————

  《一减一》

  我回到了简单世界,在那个世界中,有个人的心跳曾是我的心跳,有个人的血液成为我的血液,我曾蜷缩在此人体内,而她本人正卧病在医院中,要失去她的这个念头让我心如刀割。

  ——————————————

  《沉默》

  她希望安妮夫人会因此很快冷静下来,心平气和,这样就不会注意到格雷戈里夫人转向诗人,用目光把他吞了下去。

  她唯一的念头是,也许这是她此生唯一一次得以与美相连的机会,她如同在一个大寺庙外头的游客,觉得过而不入是不对的,只会留下遗憾

  ——————————————

  《采珠人》

  我只想告诉多纳彻,我对医院、健康体制部长、面见总理都不感兴趣。我只对他的脸和声音,对他乌黑的眼睛,对他慷慨陈词时逐渐激烈语调感兴趣。

  ——————————————

  END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四):沉默

  沉默。

  这个夫人费尽心机地将幻想自己偷情被抓的情景告知了亨利詹姆斯。

  沉默是指她不想被任何人发现她与一位诗人偷情的过往,她也保持了沉默。但是这个沉默的结局是幻想出的结尾。这位夫人以自我口吻完成了自己的实现,以致于托宾还将诗人的著作中风格变幻的一部分归结为是与他偷情的一位夫人的文笔

  这位夫人获得了立体的满足感。她生活在大她35岁的有名望的丈夫庇护下,得到生活的满足;她与诗人偷情还将断绝关系后写的十四行诗以诗人名义发表,得到了著作被阅读的满足;她与伟大作家亨利詹姆斯相谈甚欢并告知她真实故事的幻想结局版本,得到了留垂青史的满足;但这些满足无人可知,所以对100年后观赏她故事的我们而言,她真的是沉默的。

  只是托宾将这一切还原。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五):空荡荡的家,归不去的人

  在我印象中,移民题材在V.S.奈保尔、萨尔曼•拉什迪等具后殖民背景的作家笔下,常常变成不同国家政治经济民情习俗的大展览,其全球视野带来的文字景观精彩恢弘,也颇神奇富丽。这种国际主义的跨文化写作确实能够启迪心智开阔眼界,但谁又能否认,这样的写作不曾迎合读者——尤其是西方读者——猎奇的心?

  因此,如科尔姆•托宾这样无甚野心、只专注书写普通男女离愁别绪、顶多搭上一点投影自身同性爱这样的“私货”的作家,总让我顿生一种“小清新”的亲切感。托宾不热衷“大题材”,除了源自其宁静淡泊个性外,还与他的身世经历有关。而他笔下的主人公也像是从他的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虽然从一地奔赴另一地,但大致只在我们熟悉的世界中游走,省却了那些夺人眼球又艳俗无比的桥段。托宾拒绝写传奇,这使他笔下的游子们,那些从乡下跑到都柏林,从爱尔兰跑到全世界打工打工仔,像极了中国内地源源涌向沿海都市的年轻人,读之如此熟悉,如此贴心

  《空荡荡的家》是托宾最近几年创作的短篇小说结集,书中九篇小说着重于对“家”之于游子的意义,以及后者因此生出的各种复杂感受的刻划。在托宾眼中,这个“家”并非指一两栋建筑,而是土地房屋、坟冢,其中的人和事,以及那牵扯起高飞的风筝和身后执线的手之间那细若游丝情感羁绊标题小说《空荡荡的家》可以视为托宾挈领全书的关于这份情感的宣言:“我们在世上的时间、一切的可能、所有复杂的问题和心血来潮的冲动,都在这一小片沙滩上化为乌有,然后往后退去,回到空荡荡的家,我们正是从这个家中鼓起勇气,带着不明所以的力量,独自出发。”

  这是一段成年人历经沧桑后的肺腑之言,曲折地投射作者的复杂心态。如果我们稽考书中诸篇,便会发现各个主人公在心理年龄上无不滞留于童年时代,他们对于“家”的感受,或吸引或排斥,皆出自少小时“家”对他们烙下的印迹。吸引固是自然(有谁不试图对童年之“家”涂脂抹粉一番?),排斥同样在理,因为“家”在影响甚至伤害他们的未成年时光许多年后,仍然潜移默化支配他们在异地的生活,以至他们需要回“家”来确认一番这层“伤害”的肌理,其中是否隐藏着爱的密码。这种既爱又恨的感受正是书中所有人不得解脱的渊薮,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亦是吸引飞蛾扑火的那盏灯。如《新西班牙》中的卡梅风尘仆仆地归家,却发现家人早已将之当成客人物是人非不错,但“伤害”仍在那里,未经时光涤荡而有所减损,也未因主人公旧地重游而收敛锋芒。托宾写得温情、写得婉转,但绝不空造意料之外的奇迹,“家”实在已成镜中花水中月,徒留一个空壳,其阴影却足以造成游子心中永难抹平的伤痕

  这些或好或坏的(基本上是坏的)童年烙印,其缘起托宾写得不多。《一减一》和《阴影的色彩》提到了这层“伤害”,主人公皆由姑姑抚养成人,缺少至亲尤其是母亲的呵护。至于其中的具体故事,托宾的笔墨大抵是吝啬的。我想一则童年创伤主人公未必想要刻意提及,另一则方便托宾制造一种欲言又止、顾左右而言他的克制文风。经此,托宾成功地离析故事的道德寓意而赋以深沉的悲悯色彩,内中是非实难厘清,这一巴掌还真难拍下去。

  比如《一减一》中的母亲迟至病危都拒绝向儿子打听小时候将他寄养在邻居家的感受,而儿子也避免向母亲发问。这种规避筑成母子一生的隔阂,托宾写道,它“是根深蒂固的,由不得我们选择,正因如此,它们掺杂着痛苦、悔恨、需求、空洞,以及一种近乎于愤怒的感觉。”母亲去世后,儿子虽遗憾“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但最终“感到宽慰”。全篇于此终结,但余韵直抵人心:设若那些将说未说的话一旦说出口,将把母子俩带往何方?似乎唯有沉默,才是儿子最好的选择。然后我们很快明白过来,母亲也一直坚守着这份骄傲孤绝的沉默。

  托宾的主人公在“家”不得其所,那么在异国呢?《新西班牙》中的卡梅作为一个不受欢迎的注脚逐渐淡出亲人的生活,只好在“游客”中存身,而一当其政治流亡者的身份披露,四下尴尬无声,卡梅顿生一股“孤独之感”;《街头》中的巴基斯坦人马利克在西班牙打工,参加同胞聚会,这场聚会“不知怎么却给这城市增添了分陌生感,似乎比之前更像外国。”这些人与“家”已是若即若离的关系,只感到一种格格不入的错位感,在他乡同样无法轻易接续地气人气而不得归宿。马利克还是一位不曾“出柜”的同性恋,其彷徨无依的感情夹杂着去国离乡的哀愁,更显前路的迷惘和内心的惆怅。

  《空荡荡的家》游荡着这些未得出口的话语、失落了的童年记忆,和在十字路口徘徊的情感,它们就像缺席的幽灵,初看“空荡荡”,实则溢满主人公的心间,牵扯其过往、当下和未来。托宾的主人公永远怀揣一份不得圆满的夙愿,这使他们经常拥有不同情境的若干个“家”,而任何一个,他们都回不去了。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六):爱情不在,爱情犹在

  总有一天,人们会开始讨论爱情的。大多人并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出现,什么时候会离去,有时候即便面面相觑,也互不相识。

  喜欢上一个人,你会发现万物甚美

  而爱上一个人,你会开始梦见死亡

  当爱情来了又走,一切看似风平浪静,可她终究不会饶过任何人。

  不久前读完科尔姆·托宾的《空荡荡的家》,对其中一篇叫做“两个女人”的故事印象深刻:

  故事的主角叫弗朗西斯,是个年事渐高却又雷厉风行的设计师,她这一生只谈过一次恋爱,但他们从来没有在一起生活过,她喜欢跟他聊工作和生活,他们会在不同的城市见面,做爱,欣赏彼此的身体。三十年前,他们分手了,她知道他在之后的日子里结过婚并且过得不错,直到十年前,他去世。

  他的死对于她来说,是件遗憾痛心的事,直到有一天,他的遗孀来到弗朗西斯所在城市。恰巧,她们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见面了。

  以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分享给你们

  “她注意到门口附近的桌边坐着两个客人在喝酒,一个是年纪较大的女人,另一个是年轻小伙子,她们的杯里满满的,老板离开之前给他们上了酒,仿佛这是一种临走示威。她和布景员开始打开箱子。过了一会儿,她抬头一看,只见戈比正坐在那里和那两个客人聊天,看上去就像某个星期天的下午坐在安静的相见酒吧里的一伙朋友。她差点隔着房间吼起来,叫戈比马上来帮忙,但她还是等了等,等到戈比过来。

  ‘是你叫他们来的吗?’

  ‘不是,他们碰巧来了这里。瑞吉尔多年前来过这里,她好多年没来了。’

  ‘瑞吉尔?谁是瑞吉尔?’

  ‘瑞吉尔·斯威夫特。她是卢克·弗雷尼的遗孀。’

  弗朗西斯望向那两个人,那女子正在听她同伴说话。

  ‘你有没有告诉她我是谁?’弗朗西斯问。

  ‘她对这部电影没多大兴趣,’戈比说,‘她只是想把酒喝完。’

  ‘你有没有告诉她我的名字?’

  ‘我没有,天啊,你为什么问这个?’

  弗朗西斯出门向汽车走去,她的手提包留在车上。她坐到后座上,没有对司机说话,拿出化妆包。她开始慢慢地在脸上化妆。涂上浅色睫毛膏、眼影还有眼线。多年前,她从好莱坞一位顶尖化妆师那里学到,对她这个年纪的人来说,嘴边的区域最重要。要把唇线画出来,遮盖嘴边和下颌的皱纹。她梳好头发,打扮完毕后,再次从手镜中仔细打量自己。她叹了口气,没法再多做什么了。她回到酒吧,径直走到那两人坐着的桌旁。

  ‘瑞吉尔,’她说,‘我是弗朗茜。’

  她看到这女子抬头看她时忍着悲伤,然后她笑了开来,但笑容中愁绪更多。

  ‘啊,天呐!我真的不知道。’

  ‘我明白。我们从来没见过,是吗?’

  ‘他说起过你。’瑞吉尔说着站起来,不好意思地跟她握了握手。她是英国口音。

  ‘他说起过你。’瑞吉尔又说了一遍。

  ‘我不知道是你,’弗朗西斯时候,‘直到戈比刚刚告诉我。’

  ‘我以为你住在...’

  ‘是的,瑞吉尔,我只是在这工作。’

  ‘希望我们没妨碍到你妹。’

  ‘没事的。’

  ‘你能坐下来和我们聊一会儿吗?’瑞吉尔问。

  ‘当然能,瑞吉尔。’

  瑞吉尔将弗朗西斯介绍给她的同伴。

  ‘她是在我之前和卢克在一起的。’她说,她的笑容再次透出万分悲伤,但更有一种端庄优雅的气度。

  ‘这位女士是他此生的最爱。’瑞吉尔对她同伴说,又朝弗朗西斯一笑。

  ‘他有我们两个真幸运,不是吗?’弗朗西斯说问。

  ‘他是我此生的最爱,’瑞吉尔说,‘我可以这么说。’

  弗朗西斯从她的声音和神情里能够看出她是多么和善,她一定待他很好。

  ‘他喜欢这家酒吧,’瑞吉尔有说,‘他认识米利很多年,就是这里的老板。’

  ‘我都不知道这个,’弗朗西斯说,‘你知道,我们从来没有一起再爱尔兰,一次都没有。’

  ‘我知道。他说过你很多事,尤其是在他生病的时候,但其他时候也说。他很乐意离开爱尔兰。这里是少数几处他怀念的好地方。’

  她们看着彼此,都没有说话,工作的噪音围绕在周围。弗朗西斯什么都说不出来。她知道瑞吉尔也说不出什么别的话。这些年过去了,事情如此简单。卢克得到过爱和关怀,他临终之前,只有这个女人照顾过他。

  -完-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七):大师

  评价一本短篇小说集,是一件困难的事。一本书里的故事有长有短,可以是不同风格可以是不同时期。你可以欣赏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故事里所要阐释的观念,用近似的手法来描绘不一样的情感。能够把短篇写好的作者往往自成一派,如何用精炼的语言最少的文字,把内心深处的渴望表达清楚,是每一个作者的骄傲之处。本书无处不在的孤独,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人物由幻灭而生,不同故事中的死亡又夹杂着深沉和悄然,爱情也变得忧郁起来,即便是同性爱,你仍然可以感受到爱的真挚和片刻欢愉里的无奈。托宾不愧是大师,本书没有太多华丽的描述,许多短篇小说习惯于晦涩的语言来讲述,戛然而止的意境让人惊奇和回味,塞林格的《九故事》以及伊恩麦克尤恩的一些短篇集更是其中佼佼者,托宾选择了用简单的叙述来完成故事,却带来了别样的咀嚼感,仿佛文字化成了口中的美食,在被消化之前,可以尽情品尝其中的鲜嫩一般。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八):脆弱

  到手这本书,先看的是最后一篇《街头》,看哭了。又看了一遍,不哭了。

  接着读第一篇《一减一》。一减一,我正是被这个稀薄而广大的意蕴迷住才坚定购买此书。没有走眼,这篇文章确实和标题所传达的一样深情。比如开头的数字罗列:“六年。六小时。七十美元。百分之七”,为之深深动容。

  《空荡荡的家》描写了许多海浪和观浪的有感而发:“我看到的这波浪,和我们一样能够去爱。”“但或许自从我离开你后,你已平静下来,也许过去的这些年已帮你恢复正常。”我也特别喜欢海,喜欢江,喜欢水。这段曾经拍下来设成壁纸,后来因此常对着电脑发呆,不肯关机,便换了。科宾的真诚及其简简单单的描述法加重了其作品对我的感染力。我想象大西洋一片掺着灰色的墨蓝,团团白色泡沫涌起又破。潮起潮落间,依稀是生命的初始和永恒,是费心度过的高亢和低落的日子,是你我的曾经相拥。浪拍浪,浪打岸,又回到此时的空荡。

  小说《阴影的色彩》不错。《沉默》和《两个女人》也有其吸引人之处。

  今年旅行常带着这本书,由于是软包装,书脊已有磨损。

  如果按照本性来生活,我大概会搞砸成《采珠人》里最后孤独落魄的样子。

  希望自己能渐渐像Malik似的,话少,顺其自然。要努力达到这个简单的目标。

  :科宾原文读起来要稍稍硬朗、普通一些,柏老师的翻译为其增色不少。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九):纸的空白处,便是异乡

  这是一组读书笔记,算不上书评。

  《一减一》

  喜欢极了这篇小说里轻轻述说的语气。“我”向某个隐秘的同性恋人追忆起六年前母亲去世的那段时光。纯粹之极的内心独白:恋人在远方已入眠,他在陌生地方的街头游荡,思念着他;他只是想说些六年前的事,但他没有拨出电话。

  母亲的去世,对每个孩子而言,都是出生时那段有形的脐带脱落之后,又一次的无形的脐带的脱落:永久失去,从此孤儿。“我”获知母亲垂危的消息后匆匆中断手边的事赶回爱尔兰(装修公寓、采购,所有这些日常的、在“我”的世界里独立运行的事,与母亲病重、家人满世界找“我”的事,同存于一个时空,同时发生,说起来实在是有种带着痛的荒诞),整个过程,故乡浮现,童年的记忆复活,而时空的变幻和人事的变迁,在缓缓到来的死亡面前,更添了一种不那么真切的梦魇之感。“我”其实已孤立且遗忘于母亲所象征的那个故土世界,回程之旅却让过去种种在镜中复现,没等“我”用感官和心灵擦拭那面镜子更为清晰一些,甚至来不及在那个渐渐熟悉的氛围里沉浸得良久一点,母亲去世,终结了这趟感伤之旅,亦终结了“我”与故土往昔的最后一丝连系。“我”又被放逐在新大陆的都市荒漠,而且,没有理由再回去了。不会有第二次机会。

  为什么“我”会在一个有月亮的夜晚,自心里,向一个也许已分手的远方恋人说起这些?因为这六年来,“我”从未直面自己的损失。直到这个夜晚“我”才意识到母亲的去世(同时也是与故土的脱离)是发生于“我”身上的“最后一件重要的事”。“我”曾无视于此,直到迎来再一次损失:恋人的离去。

  这就是“一减一”:零。一个人损失了另一个人、一个人在物理距离和心灵距离上都脱离了生养他的那个过往、那个地方:那都是零。这个夜晚,在陌生的街头,痛苦的过去带着猛烈的力量又回到“我”身边,这个空荡荡的人,只能以这样一种告白的方式,作出些折返的忏悔。他最后得说出恋人要求他说出的真话,不再虚以委蛇。他承认:当年葬礼后回到纽约,他意识到自己不会有第二次机会,这一点,甚至让他觉得宽慰。

  《沉默》

  这短篇让我想起齐豫的一首歌,《觉》。歌有一副题:遥寄林觉民。

  兹录于此:

  《觉》 曲:郭子 词:许常德、齐豫

  觉,当我看见你的信

  我竟然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

  觉,当我回首我的梦

  我不得不相信,刹那即永恒

  再难的追寻和遗弃,有时候不得不弃

  爱不在开始,却只能停在开始

  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

  你的不得不舍和遗弃,都是守真情的坚持

  我留守着数不完的夜,和载沉载浮的凌迟

  谁给你选择的权利,让你就这样的离去

  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

  如今,当我寂寞那么真

  我还是得相信,刹那能永恒

  再苦的甜蜜和道理,有时候不得不理

  关于《与妻书》的典故,就不说了。由托宾的故事想到这首歌,并非二者都跟“信”这一物件有关,而是“谁把我无止境的付出,都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这句歌词。

  歌里,这句含着怨和不甘。世人因林觉民的《与妻书》记住意映,而歌从意映角度出发,作另一陈词:一个曾经存在过的女人的生命,她实实切切的恋、爱、悲恸、寂寞、回忆,她的血肉,就此折叠为纸上的一个名字,而永存,幸、还是不幸?她何尝有过选择的权利?

  托宾这篇《沉默》,女主人公却是主动地、甚至费尽心机地,将自己的故事交给亨利·詹姆斯。她寄望小说家能从这故事中得到灵感,或许,还真能演化成一个真正的“故事”,那么她的秘密的人生即能以这样一种蛛丝马迹的方式隐藏至永恒,因为她清晰地知道,自己和身边的所有人都会带着他们的人生、他们的秘密,无声无息消亡,而亨利·詹姆斯,他和他的书写将会不朽。

  作家的耳朵及(可能的)书写即是她的树洞,尽管秘密已改头换面,只有她一个人明了其间的隐秘线索。她“重写”了那个秘密,再将其交付出去,这就像她将自己的诗交给诗人情人,以其名义出版一样,已然是一种创作,而她并不自觉。

  关于《沉默》的创作,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托宾看到亨利·詹姆斯的一则笔记,里面提到G夫人讲的一个没头没尾的故事,也许是托宾发现了这个由亨利·詹姆斯转述过来的断片里的某些“沉默”之处,于是他创作了《沉默》,去“复原“那”纸上的一个名字“的血肉,让其间被折叠起来的人生,成为立体。

  他最聪明的地方,是为这个故事的展开,创作了一个要将自己折叠进故事里的女人。《沉默》的文本于是成为两面相向而对的镜子:她将人生改头换面地折叠进作家的笔记,”化成纸上的一个名字“,而他将”纸上的一个名字“展开,给她一个人生。这是一个关于多重书写的寓言,或博尔赫斯笔下的象征:镜子面对镜子,令世界无限繁殖。

  《空荡荡的家》

  思念是一种很玄的东西。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极致的东西,便纯粹了,便抽象了。

  不过我们还是止不住会想,极致的思念、极为纯粹的思念,那种至纯的思念,是什么样的?

  大概和所有在人类抽象思维唯能到达的理念空间里待着的事物一样:无声无息,五色无味,自然、稳定,对命运无动于衷,是其自身所是,像一个本来就如此的世界。

  有如一条在望远镜镜头里显现的,没有翻滚、也没有静止的、由波涛形成的水线。

  初见这条水线,“我”便被深深迷住,差点喊叫出声。这无情天地的一个造物,具象化了所有徒劳无功的人生。当然在“我”心中,这条水线最为贴切最为魅惑的原型,还是自己无处安放的思念。

  思念空空荡荡。那样独特的一种存在:既静又动,既是面、又是线,既广大无边、又凝缩于望远镜里的人为视界。

  像空空荡荡的家。像空空荡荡的乡。无从把握,无以言表。那是语言无法到达的疆域。

  “我”和这空荡荡的思念之间,幸好有个人。这人既在又不在,但他让思念生动,可以捕捉,把纯然理性的一片空与无,化作了有情人间的柔肠寸断。

  就像“我”和这空荡荡的海之间,幸好有块可供拾捡的石头,让“我”以拯救的名义,检视可能将其化为齑粉的自然伟力。

  《两个女人》

  两个女人最后是在酒吧里碰面的。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盗火线》电影里,艾尔•帕西诺演的警探和罗伯特•德尼罗演的大盗碰面那样。

  碰面只有短短一会。这幕场景占有的小说篇章,一点点而已。托宾用很多篇幅,写了其中一个女人的生活,她几乎所有的生活。连她的遗嘱都写到了。另一个女人,前面四分之三所有篇幅里,提及一句而已。直到她在酒吧出现,但也只是作为邂逅者出现。

  两个女人,因为一个已经死去的男人而联结。她曾是她的最爱;她最爱她。

  这是一个关于缺席的故事。她缺席了那个男人的后半生;她缺席了那个男人的前半生。她们遇见了,但那个男人的生命缺席了。

  这还是一个发生在北爱尔兰的故事。在托宾笔下,这个地方,让一个巧合的、偶然的邂逅故事,像宿命那样必然。

  《采珠人》

  可以把这个故事理解成一个人对他孤独且自由的生活的坚持,他少年时听咏叹调的时候就将自己与他人划开了界限,知道了人与人对同一事物的经验和认识可以是如此的不同。也可以将其当作某个反映教会阴暗面的素材。要不,当作某个已经逝去的同志爱情的挽歌以及对平庸家庭生活的讽刺,也行。小说枝节蔓芜,它追忆了往事不可复现的甜蜜和忧伤,也表达了对于既存的以异性恋为象征的稳定世界的漫不经心,叙述者的同志身份设定,更接近于自我确认,以反讽一个貌合神离、各自理解各有歧途的现实。

  《新西班牙》

  九个故事,到了这第六个故事,就像长跑到了体能的临界点,要坚持一下才能挨过去。过了那个点,也就好了。

  我开始对这个故事产生厌倦的时候,是因为发现主人公又回到了“空荡荡的家”,只不过爱尔兰变成了西班牙,第一人称变成了第三人称。但这也是小说集的主题啊。托宾的叙述还是绵绵密密,他反正不急不缓讲这个回乡故事,我的厌倦也渐渐消失,读过这三十多页,倒也觉得故事出乎意料地丰满:有激烈的争吵,遗产的纠缠,狂欢节里的***,和一根捆住冰箱的粗铁链。热闹、欢爱和恨之后,这家倒也不空荡荡了,所以托宾安排他的女主人公神奇地遇见被变卖的外婆遗物,将其买回放入旧房。破坏者被赶跑了,家似乎回来了,安逸也似乎回来了。

  可是你我都明白,这不过是幻象。站在女主的角度,她回归的世界无所适从到与她对抗,那些人没有遵从一个更早的世界的逻辑甚至变卖了它,因此她用一种共产党人的性爱情操覆灭了那些资产阶级。但她拥有那个更旧的世界吗?连这个刚刚形成的世界,她也未曾置足其间八年了。所以说,从她的父母、姐姐这边来看,事情一定是另一样子。

  托宾有效地隐藏了一些东西,只有最后,女主斗争胜利,她喝着冰啤酒,感到安逸和满足的时刻,我们才感觉到有一丝丝的不安。这种胜利短促、粗暴,像一场革命。

  《阴影的色彩》

  我会忘掉这个故事,不过我很难忘记“空荡荡的家”这个意象在小说中再次出现时的描述。姑姑乔希住进养老院后,保罗回到姑姑家收拾东西,这时他惊讶地发现,所有东西都那么小,不仅房间本身,还有房间里的东西。这个描述简单、寻常,却又出奇地准确,读小说的人一下子就可以体会到那个空间里那个人的感受。

  这个故事完整地写了一个人缓慢而又必然到来的死亡:她从自家床上跌下来;她被送进养老院;她在那儿似乎过得还可以;她平静的去世。姑姑乔希是收养了保罗的那个人。保罗没有见过他的生母,而且他向姑姑许了诺,不会去见那个人。

  他和他的母亲之间,隔着姑姑。姑姑的去世让一片空间被释放出来,阴影消除了。到最后我也不能肯定保罗会不会去见他母亲。多半不会。亲爱的姑姑不会是他的阴影。希望才是他的阴影。保罗是个晃来晃去的人,姑姑的存在提醒着他母亲的存在,并对相遇抱有希望,一旦姑姑不存在,那么他终于可以下定决心离开这里。家乡是这个人一直渴慕又进入不了的空间,现在,一切了断,放弃希望,他终于可以用回忆慢慢滋润。

  《巴塞罗那,一九七五年》

  一个有头没尾的搞基故事,短小精悍的情色小说,包含了某些最赤裸的同志性爱记录。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个“房间”——不仅不空空荡荡,而且熙来攘往。从同志们的个别勾引到盛大的群P狂欢,这个房间总有某些若隐若现、变动改换的规则存在,这点让它成为一个隐喻。也许是政治隐喻。一九七五年的巴塞罗那发生了什么?独裁者弗朗西斯科·弗朗哥死了。

  《街头》

  当他写一个尚未出柜的巴基斯坦同志在西班牙的爱情故事的时候,他其实写的是异乡。

  异乡很小,一个理发店就是全部了。他们蜷缩在集体宿舍,某个人甚至热爱自己夜半醒来,听同伴们睡眠中的各种动静,和街头的声音、细雨的声音。他如此孤独,这夜半时分,竟是最亲密的一种自我确认。

  异乡让怯懦的人渴望去爱,让强悍的人不小心就暴露了内心的虚弱。医院里的医生光鲜体面,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街头人群拥挤,他可以捕捉到爱人的目光,那一刻是命运垂顾了他,还是捉弄了他,真不好说。异乡扑朔迷离,他又是不能动很多脑筋的人,只好跟着感觉走,跟着感觉爱上另一个男人,为他受伤受苦,等到他俩似乎已经获得卑微的幸福的时候,他还是跟着他,两个人一起慢慢走过陌生的城市。

  托宾写这个故事,笔底小心翼翼,也许这不是他熟悉的范围——关于某种世界性的移民话题,所以最后,他给了这故事一个比较温暖的结尾。看到这最后一篇,我醒悟过来,他笔下的人物真是出人意料地扁平化。他们像是用墨汁渲染到纹理复杂的纸上,千愁万绪,历历分明,却终究不过是平平的一抹而已,自身都带着些破散颓败的痕迹。那张纸,不管是家乡,还是异乡,更大面积的都是空白——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浮光掠影。

  《空荡荡的家》读后感(十):基佬的小心思

  看完《空荡荡的家》之后,我找来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之后又把《采珠人》里面,男高音和男中音二重唱的选段挑出来听。无非是想再次寻找到小说里面的情景,想身临其境再感受一回。但实际这次阅读在心里走了太远,反倒这种身外之物的映衬没有让自己更投入到里面去。《三重协奏曲》当然很神秘,优雅又不乏激情。《采珠人》也情绪饱满,符合托宾小说中人物坐在台下,对台上两位男士歌者的有关臆想。虽然如此,但如果还是想重温托宾,也许只能再读一次《空荡荡的家》才好。

  难免拿托宾比较一下之前所看的特雷弗还有吉根。某种程度上,托宾和吉根还有一点点像,都善于气氛营造,这种营造使得一些其实很无聊的场景变得非常动人。(相比较,青山七惠就可能差很多……)也擅长抒情,很多段落我自己禁不住念起来。很久没有念出声的阅读了,这种抒情让人动情,也没法不让人难过。还有一点,似乎托宾和吉根都希望自己的人物有点强硬,执着的性格,即使是被压抑,也能通过一些列沉默的抵抗来凸显人物某方面的执着个性。这种执着,在过分阴翳的爱尔兰小说中起到了像是支起遮阳伞的顶杆的作用。而特雷弗的小说,很像把这个顶杆拆卸了,化开了,从而没有一个尖锐的突起物扎到读者敏感的皮肤。很多时候,特雷弗让小说里的人物无能为力,即使是在想象中,也要让那个高潮遭遇一块礁石,这样,想象中的高潮也破灭了。

  不得不说,《空荡荡的家》里面最动人的故事还是跟基佬有关的。《一减一》、《空荡荡的家》、《阴影的色彩》、《采珠人》以及煽情的要了卿命的《街头》。其中的基佬小心思自然也荡漾无疑。实际上,《一减一》、《空荡荡的家》还有《阴影的色彩》倒是没有十分提到基佬的事情,可是都借用了,爱人身份的缺席让故事变得让人难言的动容,属于锦上添花。基佬故事里,少不了寂寞、离别、遗忘和寻访,因为这大概是种常态。提到爱尔兰,能够调动托宾写作情绪的,也许不是什么儿时的建筑啦,哪条七扭八拐的羊肠小道啊,就是那些人嘛,擦身的爱过的留下交集的再也不见的。也许只有这样,寻访才更有意义。寻访可能是真实的,也许是在梦中的,像《空荡荡的家》里那样,但都能勾起更多回忆和爱。物都是人的替代品,没有了所依傍的情感和过往人沾染的气味,物也不值得一提,同样家也是一样。所以这几篇小说,能打动你的地方也许是:母亲去世,而你不在。梦中回访,你也不在。你消失在姑母的隐忍词语里,没有出现。你提起裤子落荒而逃。你抗拒你疏离你忘记。于是索性,托宾好心地把《街头》安排到了最后,而我为了避免像上次看《母与子》里面——最后一篇,也是最长的——《长冬》的不耐烦,而提前把《街头》看掉了,最后一篇看到的顺理成章的变成了《巴塞罗那,一九七五年》。

  看托宾写女人也很有意思。即使写女人,托宾也免不了写写压抑的情感。《沉默》如篇名一样,托宾塑造了一种在基佬世界大概算是欣赏的女人。没那么漂亮,但是温和,通情达理,在社交场合自有地位,最重要的一点是,在智性上占有绝对优势。她受制于垂死的老贵族,有一段出轨的恋情,和一位诗人,当然这样的事情是不能够声张的。但是,爱的表达有它自己的欲望,有时落到词句,有时变成话语。所以,她写了诗,却藏在诗人诗中发表。她不想声张这件意外的情事,却通过另外一个故事脱胎换骨成别人的事,被记录在作家的日记里。显然,托宾津津乐道于这种压抑之中的“偷”和“放”。而在《两个女人》中,你显然也可以琢磨出很多基佬喜爱王菲的原因。所谓姿态这种东西,绝对是迷人的,保持静默总比夸夸其谈快意恩仇高贵。弗朗西斯,一位顶尖设计师,虽然年岁大了,但表现出一种少有的干练。她真实的有些尖酸,也因为这点而不大好接触。对工作决不拖泥带水,对爱情也是。所以当情感出现裂缝,她走的很率性。只是,当自己的爱人与别人结婚,并最终离世时,她感到后悔,伴随着一个难缠的问题是,到底这个男人最后有没有想到她。于是,当离世爱人的妻子出现在片场,她不顾一切,化了一个无懈可击的妆,粉饰对于爱的依依不舍。所以在托宾构造的女性情感世界里,粉饰成为一种必要,同样你也可以在《新西班牙》找到女主人公的粉饰。这种粉饰,扮强硬,也多少能猜到托宾的态度。在他塑造常规的世界时,实际上,同时也将这种粉饰,通过女主人公释放了,这或许是他在《空荡荡的家》中自嗨的另一个表现。

  所以,听着贝多芬的《三重协奏曲》写东西确实哀伤不了,这个曲子实际出现于托宾小说里两个男人在床上对嗨的场景中。那嗨肯定是短的,那篇小说也是全书中最短的,心头空茫茫才是永远。昨天还跟luren聊天说,虽然嘴上不愿承认对自己的出生,成长,生活之地没有更多留恋,但心里想着,托宾实际上是对的,家最终也会变得空荡荡。忘了曾经在哪个电视剧集里听到一句当时听来非常动人的话,这里当然是有你才是家呀。

  所以,没有你呢?我就只好走马天涯啦。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