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方圆四十里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8-31 05:09: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精选10篇

  《方圆四十里》是一本由王小妮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32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一):她的责任感也令人肃然起敬

  诗人出身的王小妮有种迷人气质

  以前追着她在南周上的专栏读,

  特别喜欢语言干净简练优美隽永

  在《方圆四十里》这本长篇里,

  她的个人风格也十分明显

  她说不在这本书里给出任何一个人物清晰外貌描写

  即使如此,看似模糊的这群知青们还是能给读者留下一些深刻印象

  这是作者故事功底了得证据

  对于80后尤其是90后年青一代读者来说,

  知青下乡这段历史或许更多的是陌生的,

  但是这本小说用极其私人化的叙事复活了这段历史。

  历史是需要以这样的方式来让后人知晓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王小妮不但是一位优秀作家

  她的责任感也令人肃然起敬。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二):诗的语言 诗人的感觉

  这几天看完了王小妮《方圆四十里》,非常好看。诗人的感觉,诗的语言,在琐碎中再现当年的知青生活。知青在身份地位上高于农民,低于干部。知青也许没多少知识,只是中学毕业小孩腐败关系特权这些东西似乎是这个政权传统,只是形式不同。知青之间也有欺负压制。制度的总目的在于消灭个性消灭知识。

  一群破坏欲极强的红小兵红卫兵被投入公社组织起来的不如牛马地位的农民中间,他们的筹码在于可以回城,他们的骄傲来自比农民高级,他们的命运掌握在干部手中,更与自己父母政治升降密切联系有关系的甚至可以只挂虚名名不报道贫民家的只能按年头死熬。一切被败坏了,他们问:啥叫社会主新农村

  王小妮老师写法非常高明。正如她在后记中所讲,真实的生活往往看起来互不关联各自随意发生,身处其中的人只是在每天的吃喝拉撒中度过。小说由一段段散文一样小节组成,却在最琐碎的细节,最深层的记忆中还原每个人、每件事、每棵苞米、每头牛的日常真实,全部加起来构成结构严谨的全景展示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三):灵魂深处的七年之痒

  1975年,在现在的我们看来,那是一个好年份,预示着10年动乱已经走到了尾声,很快文革就要结束,知青们就可以返城,全面恢复高考,离改革开放,也只有三年了。如果我是一个穿越回1975年的人,恐怕我心里会止不住的畅快,走道都得天天哼着小曲儿。

  可是,真实的情况是,没有人知道历史会怎样前进。没有人知道,那是黎明前的黑暗,因为谁都不知道,天什么时候会亮。对于在锦绣公社待了七年以上的老知青们,也许早已连梦想天亮的勇气都不再有了。他们只是在日复一日焦灼憔悴疯癫下去,一次又一次的从希望到失望折磨已经彻底磨掉了他们的意志

  他们的眼神早已失却光彩,他们的容颜黯淡疲累,而他们的灵魂,已经千疮百孔

  他们已经等待了七年,已经到了一个时代和个人承受能力顶点!七年,两千五百多个日日夜夜,一颗颗原本丰富多彩的心被方圆四十里的范围禁锢,似是永远也走不出去了。物质生活的艰苦并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精神上的极端贫瘠。精神的消极无望足以改造所有有思想头脑,如果,这就是改造的本意的话,那么,它成功了。知青陈晓克被勒令写检查的时候,提起笔来,连“检查”的“检”字都不会写了……

  表面的顺从木讷之下,剩下的只有人性的异化,和心灵的扭曲。所有远大理想本能所替代,饥饿使人疯狂,知青们偷村民的狗来吃,就算是生了囊虫的病猪肉也不放过;为了能顺利回城,知青沈振生和唐玉清始终不敢结婚,生下的孩子也只能送回城里的亲戚家养,沈振生给女儿写信,都只能以她父亲战友名义;为了抢夺回城的名额,知青们各显神通,有的写匿名信揭发沈振生和唐玉清的关系,有的凭借父母的关系给公社弄来紧俏的化肥,有的光着两条雪白的膀子就往公社领导屋子里闯……丑态百出,简直要使人心生鄙夷。

  《方圆四十里》绝对不是第一部走出“青春无悔”窠臼的知青题材小说,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如此直面灵魂残酷的知青小说,在这部小说里,线索纷繁凌乱,采用的是片段式的速写手法短小精悍,却刀刀见血,深刻入骨。知青们再也没有无害的理想光环,相反,他们自私狡诈、残酷,他们自欺也欺人,被害也害人。王小妮没有任由岁月的荡涤而去美化那些年的人和事,而只是看的更加透彻了。

  文中并非只有灰暗的一面,知青们追求爱与美的天性并未泯灭,他们并未失却感受力。五个女知青合买一匙散装的雪花膏,把鼓胀松弛的脸重新抹得又紧又香,心情似乎都畅快起来。吊儿郎当的陈晓克去见了杨小华,看着这现在两根辫子比不上当年一根辫子粗的“老姑娘”,也忍不住哀伤起来:“当年多么好看的姑娘,现在像是秋天的菜叶子一样抽抽巴巴的。”

  说也奇怪,其实他们还是青年人呵!1968年下放到农村的时候,他们不过是刚刚初中或者高中毕业的孩子,七年之后,也才是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可是他们的内心却已苍老若斯。他们本是没有选择,远离家乡亲人来到农村,其实他们并非不能安心做一个农民……只要大家都一样。是啊,只要大家都一样,断绝了回城的念想,又何至于此?可是每年那有限的几个招工上学回城的名额,像吊在驴子鼻前的胡萝卜,让所有的心灵都无法平静爸爸告诉过我,走的人越多,心越慌。到了最后,自残和卧轨简直变成了一种潮流

  他们的灵魂已经不堪重负

  如果我是一个穿越者,我又怎么忍心告诉他们未来道路会更加崎岖?回城并非天堂,未来的企业改制下岗再就业都在等待着他们,如果他们还留在农村,现在兴许还能分到一亩三分地……可是,谁不是被时代的洪流裹挟着往前走呢?真等能停下来看看的时候,他们也老了,曾经属于他们的年代已经被永久定格,现在,是年轻人的时代了。

  前几天在《南方人物周刊》中看到一篇对于过去东德人民现状的文章:“‘Rehabilitation’(康复),当人们需要描述戒毒时,用的也是这个词。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是所有东德人的处境,他们年轻过,失落过,革命过,幻灭过,欺骗过,被骗过,如今他们要学会与过去相处,也许更重要的是,与自己相处。”这也是所有那一代中国人的处境。

  他们现在只想要时代给与他们应有的平衡尊重,一种正视历史和承认现实的勇气,可惜这些我们都一直没有给与,这是我们对这一代人的亏欠。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四):少年巴比伦

  “木盛则春,火盛则夏,金盛则秋,水盛则冬,四季交替,冬去春来。”

  ——题记

  《方圆四十里》“四季日记”的记录,既在弥补作者迟到的时光,也解冻了一些封存的光阴。知青岁月都陈列已久,能够被仔细阅读和悉心感受,无论是写作者还是阅读者,这都是难得的事情。曾经作为亲历者的王小妮老师,却以一个旁观者独特视角真切的剖析主题,明晃晃的通透。王小妮老师独立的用一小块地方,还原那一群知青的悲恸心酸,勾勒出何处遣怀的黑暗印记,其中满含了无尽的悲悯,以及触动人心的趣味。他极为直白简单方式的叙述这一段岁月,并未稀释隐匿的纯度,反而浓缩了。

  那不是最坏的时代,却是一个很容易迷失的时代。还记得八十年代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序言这样写道:“我国青少年生长社会主义祖国,受到党、团和少先队组织的亲切关怀,既有崇高共产主义理想,又有丰富多彩、朝气蓬勃的精神生活,因此看了像《麦田守望者》这样的书,拿自己幸福的生活环境丑恶环境作对比,确能开阔视野,增进知识。”知青是The Lost Generation,迷失的一代,却又不同于“垮掉的一代”。因为时代要求他们必须服从。带着全部的忠诚。 那些知青们,就像《猜火车》的那群青少年,高墙仍在,自由不存,他们不知道往哪儿跑,也不知道往哪儿躲。索性干着那些离经叛道之事,把自己的青春涂抹的劣迹斑斑,带着残酷或者残忍,将自己的温暖剥夺殆尽。所以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除了耳边的轰鸣,似乎也没剩下多少美好初衷

  知青们多年的上山下乡,只求换得一书回城卷。初期的新奇劲儿一过,农村生活渐渐转成难以下咽的痛苦乏味,因为这不是想要的生活读书人身份暂时失效,可在农民眼里,他们也不是被认可的“农民”,而且恍惚不识字,蜕化成难言的平庸。那朵光荣的大红花,逐渐也褪去鲜艳颜色,昨天越来越多,今天越来越少。每个人都陷入那身份与生活的盲目,都要想找回那被磨损多年的,自暴自弃的自由。可是不多的名额,分发的近乎残酷。

  陈晓克,金榜等一群男知青,喜欢走马斗鸡,打架结梁子,只是为了释放那满溢的荷尔蒙满身精力,喷溅与抽射的挥汗腾腾之后的短时痛快,接下来又是长时间无言的空虚苦闷,偶尔静下来呆滞片刻,来不及细想又投入找乐子中去,尽管是带有目的反抗生活,却没有方向,只是落得流氓名声,并得到当地人“别惹知青”评语。亚军等少数的女知青为了生存,无奈的嫁作农妇,因为那份坚持不下去的凄苦。即使顺从了生活,依旧是格格不入,徒劳的委屈自己。两种身份的融合并不可能是妥协的联姻成全。

  女知青杨小华与李英子,有着相似不幸。瘫痪的杨父寄望儿子杨小勇养老,于是放女儿杨小华下乡。之后,杨小华又要带着同样下乡的弟弟杨小勇回城。所以一天天熬着,可是弟弟跟着那群人不想未来,自顾自的“玩”,而且她回城的名额也被另一个人挤掉。转户不成的走不开,自觉生活没有了生机,于是用下毒带着烧锅屯的小子们,一起对生活死绝,这个细节充满触动人心的深度。李英子,曾经看着父亲服下母亲给的药而死,而样板戏也唱不下去。在团结七队渐渐变旧,生出不回不留之心,对生活彻底断了念想,作出世之事。

  放弃知青身份的刘青,主动扎根在这片土地,却是知青们眼里的异类,因为这个身份,是唯一骄傲的区别。这又与还在确认身份的张渺,有了一种微妙的对比。一心回城的女知青姚建军,假积极投机,被小团体排斥,而退伍兵建立优越感,也被那一声枪响彻底摧毁,被迫的接下那外界屈辱。因为这生活,总会给一些冒头的人不一样的难堪。知青唐玉清与沈振生,刻意隐瞒两人的关系,也是不得已的屈服。在那样一个错误的年代,无法逃避一个事实:什么都要被政治所左右。他们的一些基本要求,都成了禁忌艰辛的苟活在悲壮浑浊的时光里,带着无边的痛苦和绝望

  对这生活决裂的女知青王力红,不断的告状,似乎在暗示女知青们为了那一个屈辱的红印,失去了那层膜,走上一条血迹斑斑的回城路。而那公社外墙的反动标语,不时地被人涂写,有着一种巧妙的欲语不尽的留白:那样的一个时代,有什么更新,都被转到了墙上。没有人知道是谁干的,也不明白为什么。

  春夏秋冬又一春,他们有的人扛到了新一天的到来,慌忙离开了,而更多的人还长眠在未尽的路途上,不止方圆四十里。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五):自虐与被虐的记忆

  初读王小妮,是在27年前的1985年,那时我还是一名军校大学生。在青岛市沧口区的新华书店,购得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今天已成为“中国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0本书”之一的《朦胧诗选》。王小妮作为朦胧诗人代表之一,其作品荣幸地收录其中,与著名的舒婷、北岛、顾城们并列诗坛,给我这个当年的诗歌爱好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十分怀念那个激情的时代,我国改革开放的潮流刚刚涌动,在大潮流最为前沿的诗坛,出现新颖的朦胧诗,它像一把破除禁锢的利剑,给曾经万马齐喑的中国文坛撕开一条缝隙,洒入一抹炫丽的光芒。当年,春风文艺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这本《朦胧诗选》,如今已成难得的藏品。尽管很多与我一样度过青少年时期的读者已不再写诗不读诗了,但这本诗集存在他们记忆之中。作为一部诗歌经典,它在读者心中的影响力,以我对王小妮有如此深刻的印象,即可观之。

  王小妮如今已近花甲,朦胧诗情或已不再,但诗人的气质诗人的笔触将相伴其一生。这部以长篇小说形式面对读者的《方圆四十里》,虽然没有跌宕惊险情节,但每一篇如随笔般的故事叙述,却通过诗人当年以知识青年身份的亲身经历,将东北农村纯朴风情如诗如画展现在读者面前。我从小在东北农村长大,对王小妮所记述的场景都有亲历,特别是读那些方言,很有亲切的感受。

  但是,将《方圆四十里》作为对那个特殊时代进行反思的作品,似乎有些牵强,因为王小妮这126个小段落实在太“随笔”太“日记”。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六):素描之美

  黑白的线条里,却并不缺少时代与人性的色彩,王小妮的《方圆四十里》有着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却并没有色彩炫丽的文学卖弄,她更像是一位冷静的旁观者,静静地看着河水在眼前流淌,任凭落叶枯草石块在笔下一一展示。

  正如作者自己所遵循的,这部小说中没有人物的外貌描写,她是有意模糊了每一个特定的人物的形象,一切全凭读者自己在脑中塑造,正如好运个特定年代所遗留下的印象一样,一大片的人群,离开家乡父母城市到了乡村,他们不再有个体的命运,而统统被一种命运所裁定。他们对于历史来说,只是一团模糊的形象,他们被口号蒸腾着淹没在特定的年代里。然而,所有的人都是不能忽视的个体,所有的命运都必然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向,将他们鲜活的青春于混沌的岁月里挖掘出来,还原每一个青春的真相,是作家独特的视角。

  这是诗一般的作品,却也是最朴素的诗篇。大地,人物,动物,都栩栩如生,有着自己特定的语言。大地展示自己的四季,人物展示自己的悲喜,动物展示自己的生死,他们相互依附却又相互挣扎,万物在作家的笔下平等地存在。

  正如最荒凉的土地只会生长最怪异的植物,它们会在严酷中积累下不公命运的抗争。人也一样,奔赴乡村远非口号般响亮,每一个人的真实命运才是不容忽视的现实。被压制的青春被扭曲的岁月,无处绽放的青春在荒凉中肆虐。陈晓克是刺槐,小红是藤蔓,金榜杨小勇是蒺藜,王力红是枯草,亚军是蒲公英,每个人都选择着命运,也被命运选择着。李铁路,赵干事,王树林,乡邮员,也各自有着各自的悲喜哀愁。

  对于生活,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热爱,哪怕生活辜负了我们的期望。对于未来,我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希望,哪怕希望如此遥遥无期。在矛盾中生存,在矛盾中坚持,当然也在矛盾中沉沦。有的人离开了,有的人留下了,有的人却消失了,对于回城的期盼,招工,投毒,告状,看似丑陋的现实下,却都是一颗颗挣扎的灵魂。

  王小妮的写法,一开始并不能吸引你的兴趣,每一小节都似乎毫无关联,可是越读下去,你就越会为作品中一个个鲜亮的生命所吸引,那是一段真实的日子,每一笔都是画卷中不可去除的线条,是他们串起了历史,用他们曾经最美好的青春。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七):透过渐行渐远的岁月的冷眼旁观

  最早读王小妮,是一本书名叫做《安放》的散文集,书不厚拿在手上轻飘飘的丝毫没有我所期待的厚重之感,不过阅读的过程中王小妮所特有的素朴的毫无修饰的表达,却总是令我动容,她的作品,绝大多数都是书写故乡和往事的,似乎对于她来讲,对故乡和往事的讲述终其一生也无法结束,甚至还会常写常新!

  后来又读她的《倾听与诉说》和《一路向北》,在她的作品中,王小妮从来都不会掩饰故乡的清冷、贫穷、闭塞,甚至是落后,尽管有点冷叙述的感觉,但是对故乡万物深入灵魂的长长久久的热爱和眷恋,却也完全缱绻于字里行间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感受,恐怕只有有着相同经历的人才能够感同身受吧。

  虽然我没下过乡,也比她年少很多,但是骨子里却总以为我是与王小妮有着相同经历的,首先我们都出生和成长在我国东三省,是广袤的黑土地滋养了我们年轻的生命,脾气秉性里也留下了被北方的四季分明充分浸染的痕迹;另外我们也有着貌似相同的经历,那就是为了求学为了生计而早早地离开了家乡……我们对北方的山山水水、人情世故、民风民俗还有方言的认识和理解有很多相似之处,因而阅读她的这部小说《方圆四十里》,我不但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反而还有非常浓烈的乡音铺面而来。

  《方圆四十里》“用冷静的叙述再现了70年代后期的知青生活”,再现了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一个人乃至于她的同龄人们极尽相似的生命履历,于是一场由几千万人参与的人口大迁徙与它的亲历者们的故事就这么在王小妮从容的笔下,远远地来了,带着彼时的酸甜苦辣,也带着曾经的悲欢离合。

  故事发生的70年代,当那些热血青年们还在时代的洪流中百转千回的时候,我才刚好来到这个世界,才刚好开始我的美好童年,虽然我对书中关于上山下乡、关于返城考学的那些叙述没有任何记忆,但是从我的两位同样当过知青的至亲——舅舅和姨妈模糊或清晰的叙述中,我对那些故事一点都不陌生。不过,同舅舅和姨妈的叙述有所不同,《方圆四十里》叙述的主题是一个时代,它超越了某一个人,也超越了某一个事件,王小妮这位名副其实的亲历者,也始终以旁观者的身份存在着。

  方圆四十里,不过是一个不太大的局部,但是却足以代表了全东北,乃至全中国。它的故事不仅使一个人一个时代的人们从历史中抽离出来,也使那段历史透过一个又一个人的故事,更加清晰地显现了出来。

  在知青题材的小说中,《方圆四十里》是非常值得重看的,因王小妮叙述的别具一格,也因她透过渐行渐远的岁月的冷眼旁观。一个人因为应该记录而记录与因为热爱、因为憎恶、因为怀念、因为遗忘而记录,对于完成对青春的怀念,对过往的祭奠以及对历史的完整记录许多时候是同等的。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八):遥望知青的年代

  看过王小妮的书《上课记》,很喜欢,王小妮名字起得好,让人感觉总是不大的小姑娘,可是看看介绍,竟然是1955年出生的,算来已经五十多岁了,是五零后,我是七零后,可以说是我的上一代人。王小妮是东北人出生在长春,读的是吉林大学,不过最后却到海南的一个传媒学院去做老师。

  王小妮的这本书,写的是自己所经历过的知青岁月,那个地方叫锦绣,多好听的名字,方圆四十里,就是锦绣公社的范围了。书的前面有一个人物表,还有一张手绘的地图,地图上可以看到锦绣公社好像是宁夏自治区的形状,当然要小得多,只有方圆四十里。锦绣的东面有一条铁路,在这里只有一个小站,叫做乘降所,现在很多车站还都是这么叫,看这本书才知道,乘降所这个词,竟然是日本人留下来的。锦绣的西面是一条河,南面是马脖子山,附近还有一大块盐碱地,这就是锦绣的全部了。

  在这里作者王小妮度过了七年的美好时光,二十多岁的青春都留在了这片叫做锦绣的土地上。那时候的我才刚刚出生,在一个煤矿附近叫做古城子的地方一点一点长大。我是在城市中长大的,不过我小时候的城市只是一个密集一些的农村罢了。只是每家每户门前屋后没有院子和土地而已,从家里出门几步就是一座小山,成天和一群孩子们在草丛小河边长大。长大以后多次去过农村,总是感觉很亲切。喜欢农村的夜空,那么纯净能看到那么多的星星,喜欢乡村的早晨,炊烟袅袅,可以一直睡到自然醒,喜欢农村的食物,虽然不丰盛,却更有味道,喜欢农村的人,总是那么热情好客。

  方圆四十里上有十几个知青的集体户,作者的文章很写实,所以并没有多少让人惊叹的情节,只是如同清明上河图般的白描,一个又一个人物一点一点的出现在纸上,随着岁月的流逝,才让你对他们的印象一点一点的深刻起来。锦绣有陈晓克,金榜等一群血气方刚的男知青,喜欢让自己的青春自己的荷尔蒙尽情的释放。不过在农村对于知青来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空虚和苦闷。更复杂的是那些女知青,她们的选择更多,有的如亚军为了生存,嫁给了农民,不过那种生活却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是她们绝对没有想到的。也有一心回城的女知青姚建军,却因为太有心机而被知青们排斥,那个年月人们还是崇尚朴实的。当然也有为了回城付出女性最宝贵的代价,到了知青生活的后期,回城变成了改变命运的最大期盼。

  锦绣的一年,四季轮回,在这篇土地上,有一群本来并不属于这片土地的年轻人,用自己的青春在这里劳作、生活,在这里面对命运,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选择。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九):青春在哪里,哪里就是乡愁

  历史不会遗忘任何一个时代,它会在适当的时候用恰当的方式翻晒那些往事。知青题材也一样。前一阵知青题材的电视剧热过,我不知道这样的电视剧能够引起多少人的共鸣。我一直觉得,一个历史题材表现的好不好,并不是在于引发多少同时代人共鸣,而是能够吸引多少后来人的眼光和得到多少后来人的关注。我对于知青的故事是有所耳闻的,听母亲说我们村里也来过知青。就在前几年,他们还专门又回到我们村子来追思过往。我不知道他们当时会有什么样的感想,但我猜想应该会有那么几丝失落吧。因为就连我这样一个在村子生长、来到城市没几年的人,每次回到村子都会有些许的陌生感,更何况那些离别了几十年的老知青呢。因为“知青”这个字眼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多次出现过,所以我特别期待能够阅读一本知青题材的好书,我当它是文学,也当它是历史。这本《方圆四十里》正是我期待的那本好书。

  一个时代能够被历史铭记,绝对不是因为苦难。人们曾经称论80年代人是“生在红旗下长在花盆里”,因为没有吃过苦所以懂得少。我虽然不是一个标准的80后,但我对于这样的观点是完全不认同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标签,因为历史的原因,或许有的时代在当代人身上刻下的烙印深一些,而有的时代则浅一些。如果硬是要用深一些的烙印去打压那些浅一些的烙印的话,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所以,我对于忆苦思甜式教育和兜售苦难式的文学有着天然的反感和厌恶。说句不好听的,过去的时代再不好,那是你们的!现在的时代再好,那是我们的!这本《方圆四十里》首先让我喜欢的,就是它没有同时代作者爱兜售苦难的毛病。在这本《方圆四十里》里,我可以读到那个艰苦时代里的快乐和那些傻呆人们的可爱。其次,这本书让我真正明白了知青一代最挂心的是什么。那就是,你的青春洒在了哪里,哪里就是你的乡愁。

  下乡插队给予知青一代的,除了吃苦受累,还有完全不曾预料的人生。当然,那个代价是青春。然而,谁的青春没有肆意挥霍过呢?只不过,那个时代用一种划一的方式挥霍了一代人的青春,有点残忍,也有点豪爽。也正是因为它残忍、它豪爽,所以历史记住了这个时代,所以这个时代吸引了更多人的关注。人们用文学、历史、政治等不同的角度和方式来解读和表达知青时代,而知青时代便是在类似不断的解读和表达中成为历史中无法抹煞的一个永恒点。

  很喜欢铁葫芦的历史馆和小说馆、文艺馆系列。读完这本书后,我才发现,铁葫芦的小说馆、文艺馆系列正在用全新的文艺视角和文艺作品来诠释我们以及我们的父辈所生活的时代。回想以往读过的作品,这种感觉越来越明确。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代表人群,我们不妨细数一下。这本《方圆四十里》,上山下乡时代,知青群体;《牛鬼蛇神》,文革时代,红卫兵群体;《无后为大》,当下时代,丁克群体;《云中人》,农转非、急就业时代,技校生群体等等。 当然还有群体特征不是很典型的《无尾狗》等以及已经明确标明辨识度的《中间代》的《代表作》和《新女性》。这个系列接下来会推出什么呢,我非常期待。

  《方圆四十里》读后感(十):年华如锦绣 春生春又回 ——《方圆四十里》的荒草青春

  年华如锦绣 春生春又回

  ——《方圆四十里》的荒草青春

  这是北方小镇的一个春天,广袤的土地上,稀落的人群聚集在小小的居所,一个马拉松都需要跑几趟来回的边缘的公社,南风还未吹来,一如渺茫的人生,在最料峭的寒冷里,绝望了被冰封起来的芽。锦绣就像是整个诺大的平凡世界的缩影,四季轮转里,人情冷暖,映刻下一个时代的影子。

  “特殊的年代,很短的时间足以出现另外一代人。大地上从来没有过这样茂密、旺盛不羁的荒草。他们是他们自己的土壤和肥料。”对于大多数和我一样正青春的社会新鲜人来说,“知青”、“上山下乡”、“公社”更像是久远的年代里充满荒诞色彩的一出黑白剧。大多数的知青,是我们伯伯辈的存在,而他们总是对他们的青春讳莫如深,硬要回忆,也只是说些不痛不痒约莫听说的传奇一般的故事;我们也从未把他们的故事当做值得回望的经典,对于网络一代成长起来的充满了用书本和电子产品突破高墙的渴望初生牛犊,他们的青春显得那样不堪一击——在荒山野岭,在田间地头,在斗大的印刷体,在激进却又缺乏合理性的狂热里——没有理智的种子,他们早早地被自由所抛弃,在被遗忘的土地上,如同荒草一般,成长出他们各自的模样。在年华如锦绣的岁月里,他们的青春,却是荒草一般的绝望。

  在方圆四十里的锦绣,年轻的插队的知青来了又走。他们是陈晓克,用人生最美好的七年,等待回归原有人生轨迹的那班列车,慢慢磨灭了心理的爱意,也失去了内心对理想的渴望,他们人生最大的火苗,就是一个能够回城的名额,为此挤破了头,望穿了眼;他们是唐玉清和沈振生,和骨肉分离,为的是不要将他们的绝望,寄生到下一代的身上,为此熬干了心里的泪,埋藏了一封封信中的思念;他们是拉小提琴的,是这场大戏里一个面目模糊的过客,忍耐得太久,渴望奔跑的脚步,都已经酸麻,日复一日,偷偷敲击命运的琴弦;他们是杨小华,终于在这无涯的黑暗前绝望,用身的死亡,去换取灵魂的自由……曾经他们都以为自己是推动这历史车轮的赶路人,后来他们才明白,这历史的巨轮碾压过他们的青春,把他们留在了路上,就再也没有停下。就像是李大焰想要找的那支笔,在需要的时候,失去了它们的模样,“什么时候丢的连我都不知道”,丢掉的何止是钢笔呢,曾经也珍贵如斯的亲情、爱情、友情,曾经也带着激情、热情、豪情的理想和青春,不也都散落在风中,如同漂泊不定的浮萍或者是被无法左右命运的蒲公英,失落在四季变换的年月里。

  年华如锦绣,春生春又回。他们无望的年少的纯真,被命运特定的砂皮错抹掉了最宝贵和具有弹性的皮肤,留下丑陋的老茧,在他们平凡的日子里,他们并没有像那可悲的空想主义色彩的口号所希望的,被移植到这片大地上开出鲜艳的花,他们离开了属于他们的土壤,成为了在悬崖边无根生长的荒草,他们成为了他们自己,却满怀着落寞和悲哀,他们本可以拥有更加阳光明媚的风,而今天,关于他们的记忆,也只能是他们的记忆了。

  后记里,王小妮这样描述这种真实的失落,“如果有一本当年的‘诚实可信’的实时记录,比如日记,我会不加犹豫,借助或直接整理原始记录,我的首选很可能不是虚构一部小说。但是,那个年代几乎没有留下真正意义上的‘记录’。曾经看过几本当时的日记,记录者虽然不同,风格、语言、思路出奇地相同,完全像是出自同一个人,都是语录摘抄、自我激励、空洞抒情的集合体。一个狠斗‘私字一闪念’的时代,几乎消灭了所有的个人,消灭了可以信赖的‘记录体’。”然而人性的光辉终究回回到土地上,理性的记忆会复苏,感觉还在。而不能忘记的历史,就是那力透纸背的荒草青春,在这矛盾的珍视里,传承下去。

  一如锦绣的春天,年复一年,终将到来。

  y 林怿

  写于履坦巷19#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