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精选10篇

2022-04-07 03:33:4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精选10篇

  《北京法源寺》是一本由李敖著作,时代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一):读《北京法源寺》

  这是一本李敖的小说。不小心在看书之前看了好长的序和前言什么的,还没等看呢就对小说有一些先入为主的看法了,这感觉不好。在模糊的记忆中李敖和柏杨里有一个比较放荡的,以前两位的书都没看过,看来序之后感觉说的是李敖吧。

  李敖在《李敖文存》(百度一下好像是这本书)写:“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是李敖、李敖、李敖。”虽然我对这样的话也感觉比较意外,但是想想现在的很多人别说是写这样张狂的文字了,只要是能出名,干什么都行。但是想想他没说一百年来我还是挺开心的,因为那个段时间里有个作家叫鲁迅。先不说他的书怎么样,看了一点点关于他的采访,竟然让我想相起了凤姐。

  看来一部分这本书,感觉这本书的知识量真的很大,不仅仅有丰富的历史知识,而且还融入了一些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可能还有很多,这只是我能看出来的,还有我看不出来的),对话中包涵着思维的诡辩(虽然感觉不是很诡)。大量的知识点的罗列显的这本作为小说的书的情节设计一点也不吸引人,但是这本书还是在2000年进入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初围。可能是看序文和一些参考资料看的吧,在看这本书的时候面对李敖这么狂的言论,我失去了平时看小说沉浸其中的感觉,换作了一种挑剔的姿态来看这本小说。可能这样会失去很多接纳、享受的阅读的兴趣吧。既然被推荐参选诺贝尔文学奖,应该比我说的要好吧。

  看到了 西太后 这一章,肯定是充满着悲愤,这样,作者犀利的文笔见显的很合适了。简单罗列的词语准确动人的写出来压抑的愤恨,让人不禁随之而愤怒,而惋惜,而心痛。作者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描绘了这段历史,让人带着悲怨的心情继续欣赏这段故事。对于这段屈辱的历史来说,这很合适,有悲伤,有愤怒,还有无能为力。这犀利的文字显然不是只要张狂就能写出来的。

  文中用了大半部分来描写谭嗣同杀身成仁的过程,将短短的几天的事写的非常之“深入”,虽然我平时比较喜欢“简出”的轻松而深刻的文字,但对于戊戌六君子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谭嗣同来说,这段历史来说这样描摹并不会显得雍余,如此细腻的描摹也着实不易,沉重而感人。而对这一段“杀身成仁”的过程的见解真的很有深度,让人折服。虽然感觉情节上可能反反复复的,但是可能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的表达当时谭嗣同没有逃走的意义,从而更显其壮烈与崇高。

  小说的最后的部分本来以为谭嗣同已去,应该没什么意思了,没想到康有为与李十力的相遇有道出了作者最康有为的看法,就我感觉够透彻与深刻,写出了在大时代背景下康有为的无助与无奈。以及后来用李十力生命的结束来证明的个人命运在时代潮流下自我选择而又必然的结局。

  一本让人深思,琢磨的书。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二):谭嗣同很生气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三):关于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关于李敖的《北京法源寺》

  鹰之秀

  如果把李敖的《北京法源寺》看作是一部小说的话,那它根本就是一本很奇怪的小说。

  说它奇怪是因为,首先是小说该有的它都没有:小说一般会通过对人物长相细致的描摹以及特立独行的故事来刻画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但很显然本书作者并没有在这方面多下功夫,出场的人物描述简略到甚至只有名字,即便是主要人物也不过是寥寥几笔而已,另外,小说一般会通过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来吸引读者,让读者身临其境迷不知返,不过,你要奔着这点来看这部小说,你同样会相当失望,因为它没有,更甚的是本书连一个像样的故事架构也没有,作者不过是借“法源寺”作个引子,算是平铺直叙地讲了清末“百日维新”的一段历史。

  其次是小说不该有的,它有:小说哪有通篇在讲大道理的?要讲的话,也都是通过具象化的故事或者借书中的人物简略说出,但本书不一样,书中的人物姓名不过是作者随意穿的马甲,出场说话几乎都在阐述作者的学问和见解,《北京法源寺》是一本理论性思想性极为突出的文学作品。

  再次就是小说不精彩又很精彩:依照前面两点,本书的故事性不足,因而算不得精彩,说它又很精彩是因为,在《北京法源寺》一书中你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见识到李敖浩如烟海的历史学识、地理学识、宗教学识、文学学识等等的肆意展示,你也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作者对忠奸善恶、出世入世、民族矛盾、朝代更迭、死事死君等等的独到的见地和认知。因此,如果有谁对李敖这位大师的学问表示怀疑,或者是想提升一下自己的学识,倒是可以很认真的把这本小说好好看看。

  学问泰斗写的小说,前有《围城》后有《北京法源寺》,前一个是人物、故事、情节极为生动和丰富,后一个是气势恢宏、言之凿凿、理论滔滔的论道集锦,这两部文学作品极具特性,都是难得的佳品。

  其实,李敖为什么会把《北京法源寺》写成这个样子,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在本书的跋文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相信除非小说加强仅能由小说来表达的思想,它将殊少前途。那些妄想靠小说笔触来说故事的也好、纠缠形式的也罢,其实都难挽回小说的颓局。”这段话,可以视作作者将此书写成这个样子的一个别出心裁的出发点。

  2013.07.26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四):北京法源寺 为自由招魂

  北京法源寺,原名悯忠寺,是唐太宗为哀悼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诏令立寺纪念,借以凭吊古人,至满清立国后,朝廷崇戒律,在此设戒坛。雍正年间,该寺被定为律宗寺庙,传授戒法,并正式改为今名“法源寺”。

  没有李敖的《北京法源寺》,可能根本不晓得世间竟存有法源寺这个千年古刹。其历史悲壮之凝聚,已超过佛法本身的意义,而这座千年古刹历史长河,却恰恰印证了李敖的另一本杂文集《为自由招魂》,冥冥之中,是作者对身陷囹圄的自己招魂以求解脱,而在更深处,则让人缅怀历史,以古鉴今:一个桀骜不驯的李敖原来也能如此深沉的叙说历史,一座千年古刹的历史轮回居然被赋予如此振聋发聩的力量,在惊叹作者天马行空般纵横捭阖驾驭文字的同时,不禁慨叹,作为精神力量的法源寺,默默地承受着世态炎凉。

  那个曾经“欠扁”的李敖,在该书的写作风格上正经得令人敬畏。狱中的他,想到了亡朝之君宋钦宗拘禁在此的幽怨,想到了南宋遗臣谢枋得拒不投诚绝食而死的凄凉,想到了袁崇焕被万人辱骂的悲壮……这些与法源寺纠缠不清的故事历历在目,目不暇接得撞击着他的心灵。然而,此刻的他,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张荫桓,这位与列强联系密切的外交大臣,这位因康梁变法而入狱的维新同党,与李敖同是“叛国罪”同为“政治犯”,但在牢狱之灾中,并未受到多少迫害,可以说李敖的处境与张荫桓的处境极为类似,但张荫桓终因八国联军进北京,令慈禧大怒,在流放之地被杀害。李敖处境不至于此,时代变了,他心里有数,于是,在狱中视死如归的谭嗣同,已然成为为自由招魂的代表和印象。

  法源寺因“悯忠”而建,却一直为自由招魂,为进步而大声疾呼。这就是法源寺之于后人除佛法之外的最大意义了吧。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五):他的历史只有独白,没有对话

  很多书评讲这与其算小说,不如说是散文,杂文,我也认为,这是李敖版的历史教科书,尊重史实的背后充满了对人物的臧否,纯粹的价值观输出,从小说的角度,唯一值得称道的是法源寺作为主线,串起了整个时代。

  书中令人不适的大段大段对话,其实都是李敖揣度的人物内心独白,基本没有起到任何凸显人物形象的作用,比如谭嗣同和王五讲为什么他要帮满洲皇帝那一段,洋洋洒洒从殷周开始讲起,讲了好长一段夷夏之辨,讲老祖宗是错误的,尤其讲到帮会反清复明的不值得,顺带对清朝表扬了一番,黑了一把明朝。这一段从谭嗣同独白的角度是很不错的,很很反映了他的想法,然而谭嗣同用这些文绉绉的话来劝王五的帮会兄弟或镖局兄弟,希望他们理解他,实在毫无道理可言,放在现实里,王五要么没听懂,从此和谭嗣同断绝往来,要么听懂了但是非常生气,至少好长一段时间不理谭嗣同,放在这本小说里,王五的反应就是,谭哥你是读书人,你说什么都是对的,他的弟兄的反应就是,王哥你说对我们就支持。

  小说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只有独白,没有心理活动。书里人物基本上从出场到结束,都是志向已定,世界观格外成熟,并且从此一成不变。李敖自己说这是本阳刚之书,也就就此抹去了所有的细腻和个性,看的时候总让人想起中学历史课本。谭嗣同变法失败选择就义那一段,太过重复了,基本上就是各个角色轮番上来用差不多的话劝一遍,然后谭嗣同用同样的话再驳回一遍,表示我心已决;这一节对日本人的描述也颇为奇怪,几乎让人摸不着头脑,难道只是为了表示谭嗣同洞若观火,对日本人深有了解?

  以上是觉得不满意的地方。吸引人的地方也很多,主要是对地方掌故,风土人情的描写,镖局和劫匪的黑话问答,法源寺名称的来历,历史上的忠臣名将,下葬的仪式,乃至狱中的种种,这些都写得活灵活现,让人或捧腹,或叹息。这些琐碎之处和强行洗脑的大段对话形成了非常诡异的对比,不知道哪些才是李敖的辛苦处,李敖说小说若不能传达只能由小说来表达的思想,就没什么前途了,小说的笔触,情节,都没什么意思。我这样评论他的小说,和买椟还珠也差不多了。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六):戏剧 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去年在北京看的戏剧说的就是晚清时期清政府内部改革争辩

  现重温一下当时的感受,(谭嗣同)贾一平挺拔的身躯即便是晚清严实的服饰也丝毫不能遮掩那结结实实的肌肉,慷慨激昂的高密次演讲没有高肺活量和中气十足的嗓音是没有办法达到如雷贯耳和震撼的效果.贾一平扮演的谭嗣同将人物更具象化,他的爱国热情,满腔热血,肝脑涂地,甚至是那鲁莽劲儿就像一股热泉撒满这个舞台贯穿整场话剧,更凸现这个历史人物的苍凉之美扼腕痛惜!

  周杰扮演光绪帝我想应该源于环珠格格的尔康,身上特有的皇家般的温文儒雅.为了配合角色他没有将扮演尔康时浅薄的演绎技巧照搬, 仿佛似他身上留着光绪帝的血. 光绪召见康有为时如获高山流水知音时的内心暗潮涌动, 翻阅奏折日本明治维新英国维多莉亚时期工业革命同时期的心潮澎湃,在老佛爷面前孩童般稚嫩的进谏维新决心和为挣脱列强侵略而萌生的救国情怀; 以及到后来百日萌发的戊戌变法幼苗被慈禧狠狠地辗碎和自己帝王身份不保时的那种无助懦弱乖顺,一张一弛拿捏得非常到位,让我们有种想上去帮他谏言助威震势的冲动与这为清朝盛事末期的皇帝同呼吸同命运。因为在作者李敖看来,维新方向是对的这也才有了后来国民党的创始鼻祖一说。(北京发源寺这部李敖的小说能在如此高规格的国家戏剧院盛演实在难能可贵!此引申义略述)

  奚美娟老牌慈禧虽多次在影视作品上塑造该经典形象,但仍不乏惊喜,不仅将慈禧的城府毒辣狡诈和母爱的娇宠严厉果断,亦正亦邪一正一反层层叠进。一方面敬佩于她对于朝野权势的牢牢掌控;另一方面也痛心于这权倾一时封建帝制代表者其后支撑的是纷繁复杂而又根深蒂固的庞大利益团体;但正如在小说中慈禧的自白所说,泱泱中华大国岂是一女子可以阻挡其历史轰轰滚动的车轮,是作者李敖为她正名洗冤。

  有趣的是,这不是正史也不是野史而是一部小说,将佛法禅学融入于历史人物辩证探讨中的一部充满佛家出世入世思想和佛法美学的历史政论戏。一条线索是晚清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历史重现,另一条线索是寺庙小和尚作为后世人的代表反观历史。这部小说所有的对白都流露出作者李敖的历史辩证观,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厚实的历史根基是很难搭出这一台这么有份量的戏和奏出这一谱历史篇章。再翻看李敖本人的阅历,你会觉得世人对他的情感史的关注和戏谑是那么的浅薄与无知。(人们总是喜欢感官上的刺激而忽略了内心灵魂上的修养是现代都市人的悲哀。)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七):莫道世事太沧桑

  03年用西门子6688读的一本书就是《北京法源寺》,那时手机看书还是蛮时髦的,至少公交地铁上基本没人除了发短信打电话以外还看手机的,不过6688被俺玩残了也没看完这本书,可见是有多么不爱读书呀。机缘巧合,去年去吃晋阳饭庄时顺便逛了下法源寺,正逢超度法事,感觉很是震憾,猛然想起这本书还未读完,于是乎在手机待办里加上了这本书,待办里躺了半年后,今年2月拉了书单,直到了8月底才在Kindle上读完。

  按李敖所言借这本书表现中国代代相传的英雄主义气慨,以法源寺这个阴气蛮重的寺院为桥梁,串起袁承焕、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李十力等英雄人物前仆后继,最终证明在中国改良是行不通的,只有革命才行。书中浓墨重彩描写了谭嗣同能走不走、舍身取义的决择,很好地诠释了牺牲的意义,读来令人扼腕叹息。书中李敖引经据典,描写了北京很多掌故,妙笔生花之处也比比皆是,觉得以这样的方式写历史很是精彩。

  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李敖此人也不象当初那样神乎其神了,自然当年被国民党迫害坐牢精神可嘉,自然博古强今文采飞扬,可是强占朋友2000万元财产并穷追猛打,自诩《北京法源寺》够评诺贝尔文学奖却并无人感冒,自称大师也让人啼笑皆非……也许自己有了上述先入为主的偏见的原因吧,读本书时觉得有不少不爽之处:一是买弄之处太多,比如加入书中的北京掌故,虽然感觉很有文化,可是很多出现的地方生硬,而且稍稍翻下史书也都能找得出来;二是部分内容与史实不符,比如康有为开私塾、衣带诏、拉赞助等欺世盗名之事只字不提,而一味贴金塑造成高大上的形象,虽然本书自然要比单田芳的《甲午风云》强不少,但说它尊重历史就只能呵呵了;三是不与时俱进,单说台湾早已结束了政治独裁,并且李敖最后一次坐牢也非迫害所致,老是挑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情骂来骂去,岂不是成了自己批判的“前朝的遗老遗少”了?

  历史总是不停推进,人的看法也是这样,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竟有截然不同的感受,那么《北京法源寺》所陈述的沧桑变化的历史,是否也平淡了许多呢?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八):让李敖正经一会儿

  文***

  李敖写杂文是一等一的高手,嬉笑怒骂,毫不留情。《北京法源寺》是他的一部小说,戊戌变法的全过程再现。很难想象,像李敖这样一个认为天下人都不如己的人,该如何去把握书中的人物,会通过他们传递给读者何种信息?尤其是那些有血有肉地存在过的历史人物,单单一个“骂”字解释不了历史,更照亮不了未来。在这一点上,深谙史实的李敖写得很聪明,他将我国传统的道德论点,忠奸、仁孝、情理、家国……揉合在小说里,倒是让人觉得至情至理,不显突兀,更不似说教。写故事的李敖不再是那个骂人骂的凶,损人损的厉的可恶之人。倒像是正经论道的可爱书生,一只脚踏进历史的暗影里,重新整理思想的光束,照耀在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颠沛的人们身上,他们是英雄,亦是常人。就像李敖自己,谩骂的痛苦只有他自知。所以,正经一会儿,是他身心放松的安逸术。

  “戊戌变法”是以七君子的头颅掉落菜市口为终局的。然而,康有为和谭嗣同同为帝王臣子对于生死的不同选择,却都是为了表达“忠”的道德观念。李敖说,“时间可以化非法为合法,忠臣是靠时间造出来的。”忠,分为“相对的忠” 和“绝对的忠”。康有为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是相对的忠,是需要以帝王对臣子忠为前提的,他是改良派。谭嗣同的“舍生取义”是绝对的忠,是在强调“成功的失败”的意义,他是革命派。书中利用大量篇幅描写谭嗣同的死,从而阐述忠义之道如何在中华传统礼教中运行,改良与革命是完全不同的两件事。关于这场中国近代革命史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李敖的结论耐人寻味,“康有为花了十年的心血,只证明一件事,就是谭嗣同用鲜血证明的:改良之路是走不通的。”

  在书的后记《我写北京法源寺》中,李敖说这是一本写给男人看的书,书中的几位女性人物,寥寥几笔带过,笔墨最多的就是那个坏老太太-慈禧。小说以意气风发的康有为走进法源寺为始,以他步履蹒跚走出法源寺为终。一个帝国的寿命就像一个人的一生,臣为君忠,君为臣忠,这才是忠的全部含义,一个人总得找到一份忠的寄托。今日的李敖或许已不是昨日的李敖,可在《北京法源寺》里,我们读到的是一个正经的李敖,哪怕就那么一会儿,一小会儿。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九):不像小说的小说,但是值得看下

  首先,佩服李敖先生对北京地理文化的研究,从法源寺的历史到北京城的历史(像有北京城十一个门,各个门走什么人,什么用途),都有描述,刚开始有种读史书的感觉,而这也是李敖前言里提到的,他做了很多考究。

  然后,一直对清末的历史好奇,那段时间风起云涌,变化翻天覆地。 更感慨对戊戌变法的一知半解,这本书很好的讲了这一段历史,从康有为到梁启超,到谭嗣同的大勇。书中最多的就是对佛法的探讨,何谓善,何谓佛法中的回向(因为回向的力量,因为佛法是积极的入世法),何谓大勇。有很多关于此的辩论,读着会感觉有点啰嗦,但本身因为喜欢佛法,倒也觉得有意思。

  最后,最深刻的是谭嗣同,书中描写的其为了中国的改良或改革道路只求一死的执着,让人思量。

  但我觉得为了某一种“道义”或理想去死,牺牲自己的性命,这个想法是有问题的;就像你不能说为了别人的好而去结束一个人,这都是不对的。生命本身不能被“为了什么”而结束,就像也不该因“为了什么”而活着。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十):法源寺

  前段时间听说《北京法源寺》被翻拍成了话剧,于是怀着兴致又翻看了一次这本书

  这并不仅仅是一段对维新变法讲解的历史书。

  你能通过李敖的讲解,看到那段热血沸腾的精神,看到为了那短短一百天的维新,一些人抛头颅洒热血的真性情。

  很多人说李敖这本书是在掉笔袋子,但是当他以谭嗣同的角度谈古论今的时候,有些笔袋子还是非常吸引人的,比如下面一段,论忠。

  “忠奸问题也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那么黑白立刻分明。在一个人阅历较多一点以后,他有时难免会发现,人间许多对立的问题,如是非、正邪、善恶、好坏等等,并不都是很草率就能断定的。同时对立的情况,往往并不如想像中那样明显,对立的双方,可能有混同的成分、相似的成分,甚至还有完全相反的尴尬场面发生”

  还有一段作证为更好目的而死的例子,专诸的母亲之死和田光之于荆轲之死,他们两位都是可以不必死,却要死。他们如果选择不死,这并不算错,可一旦选择了死亡,就显得更为充实,这也是圣者与英雄的差异。

  而后来谭嗣同也做了同样的选择,他选择了死亡,选择用自己的死来警示后人。

  这桩桩件件历史史料普成的小说,让你真切体会到谭嗣同唯一在历史课本里一笔带过的两句话"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是何等的悲凉,何等的英勇!

  当然,每一个维新分子在岁月的侵蚀后,往往就是新一代维新分子的保守分子。谭嗣同在选择就义的时候,告诉梁启超,自己选择了一条简单的路,而活下来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以后的道路更艰难!

  最后,还是想截取谭嗣同在狱中给妻子写的信为结束!

  闰妻如面:结缡十五年,原约相守以死,我今背盟矣!手写此信,我尚为世间一人;君看此信,我已成阴曹一鬼,死生契阔,亦复何言。惟念此身虽去,此情不渝,小我虽灭,大我常存。生生世世,同住莲花,如比迎陵毗迦同命鸟,比翼双飞,亦可互嘲。愿君视荣华如梦幻,视死辱为常事,无喜无悲,听其自然。我与殇儿,同在西方极乐世界相偕待君,他年重逢,再聚团圆。殇儿与我,灵魂不远,与君魂梦相依,望君遣怀。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