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10篇

2018-09-11 04:4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10篇

  《经济学大师们》是一本由托德·布赫霍尔茨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30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一):翻译质量堪忧

  比较喜欢这类综合介绍经济学家理论文集。虽然读的是译文,但看得出来原文的行文风格还是相当活泼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有关对经济学家作用评论相对冷静客观,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新的认识

  遗憾的是前半本书的翻译还行,后半本书基本每页都有句式错误,对中信的质量把关表示失望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二):未来充满希望

  “今天有多少20岁的人知道他们能够做什么,或者知道当他们25岁时将要做什么?现代社会为我们提供的机会太多,以至于我们无法很好地预知自己未来的生活,更不用说我们的后代了。我们的孩子不再由了解这个世界的人抚养长大了,并不是因为父母变得愚蠢或者懒惰了,而是因为这个世界大的无法掌握了。父母最后必须学会教育他们的孩子如何处理不确定性,而不是教导他们如何确保稳定性”。

  写得很好!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三):没删减的版本

  此书英文版名字是new ideas from dead economists,是一本经济学思想史的入门性质读物,曼昆和台湾清华大学赖建诚教授都有推荐,是好书

  只可惜中信版把书中写马克思的那一章整章都删掉了。

  繁体版本是这个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873477/

  有机会就买了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四):复杂的经济学家关系

  经济学理论学习得不多,还是从课堂中获得的一点浅薄的经济学知识,一本是《政治经济学原理》,另一本是《西方经济学》,还是中国某大学编撰的。

  内容记不大住,觉得学得真不经济,全部还给了老师工作后,才知道,教经济学的老师,也没有脱贫致富呀。这是一个讽刺不见得,看过《经济学大师们》后发现。经济学家并不等于能够给自己创造财富的人。此点从马尔萨斯唯一一次投资收益可见一斑,搞笑的是,那笔钱,还是李嘉图帮助马尔萨斯赚得的。幸好在经济学家中,还有李嘉图,善于理论,同时也创造了很大的个人财富值。

  这本书最好玩地方,就是让我知道了,原来经济学家们,各个都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要么是好朋友,要么是父子,要么是朋友学生,一长串的“亲友链”,让我不得不感叹,经济学发展,不容易呀,作者写这本书,不容易呀,竟然把这么复杂的经济学家关系图,讲清楚了。

  当然,这本书,很大程度是一本入门级的经济学普及读物,更多的是一本大杂烩,不枯燥。什么都有,而且作者讲故事能力还很有味道(我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功劳),只是你想要深入学习,并且要解决你个人的经济问题的话,可能满足度不高。别纠结了,就当是一本通俗的经济学读物来看吧!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五):现实的经济学

  经济学到底是不是“沉闷科学”呢?坦白说,经济学真的有点枯燥。而且,个人觉得谈论经济学往往得很有底气才行。早期的经济学家恐怕没有几个是穷人吧,所以,谈论经济学一定给人一种很富有或者是曾经很富有的感觉,这样才会使人相信你对于经济真的有一种可操纵或可预见的能力。那些渴望富有的人们才可能卑微地仰着脖子仰望经济学和经济学家。说实话,像我这种有点仇富情绪的穷人对于经济学家自然有一种不信任感,迫于发财的俗念却又不得不去注目经济学家。所以,内心还是很虔诚地来拜读“经济学大师们”。

  别笑我功用潮流如此,我只是随波逐流。所以,我会在心里问我自己:拜读经济学大师们会有什么好处呢?这么一问我真的懵了,我发现经济学与任何的科学都不同绝对不能速成。就在仰不仰望之间扭捏了半天还是被骗了吧!哈哈,也好,权当入门吧。要说入门,这真的是一本不错的书啦。从经济学的起源开始,再到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凡勃伦、科斯、梅纳德•凯恩斯、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詹姆斯•布坎南这些经济大师们的成就主张,可以说作者用经济学大师们的成就和主张为我们梳理了一个经济学发展的清晰脉络。在最近的两个世纪里,德国、俄罗斯、日本、中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种种都在验证这些经济学大师们的经济学理论,客观地说,是相互验证才对。

  如今,重新对这些对于20世纪产生重要影响的经济学理论进行评价,作者认为“态度胜于纬度”。从以上所列各国的发展实际来看,的确经济学发生功效。然而,功效往往伴随着时效,所以个人觉得经济学是现实的,对于经济学的实践运用一定是和功效预期结合才对。打个不恰当比喻,西方经济学应如同西药,它是以西方的实验研究临床经验基础的,如你所知服用西药效果快,但往往有副作用。西方的经济学会不会对于东方“体质”也有副作用呢?这样的问题不容小觑。事实上,经济学不但在纵向发展,横向也有着相当广泛的研究领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派生了多种流派,其研究的广度更进一步发展到政治领域、环境质量和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所以说,它对于我们产生的影响,或许很有许多是我们不自觉未知的。该如何重新评价这些经济学大师的智慧呢?这是作者要我们思考的,也应该是现在的经济学家们该预判的。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六):经济学大厦的守门人

  经济学大厦的守门人

  评《经济学大师们》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种种缘由遇见很多人和事。对于人来说,有些注定要一辈子相处,有些只能一笑而过;对于事情,有些会刻骨铭心,有些则只是在心中轻描淡写,甚或轻轻掠过。思想上的光芒,通过口耳相传,通过用心理解,在我们的心中点燃智慧之光,为我们对于生活的感悟,对于世间百态的解读,增添了有益的帮助。智慧的思想来自于个性各异的人们,或许在拥挤人群中无法辨认得出,但是他们的思想却在历史的洗刷中沉淀下来,成为指引文明前进的明灯,让更多的人受益于此,《经济学大师们》就是讲述的这一帮人,他们在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中扮演着开拓者的身份,用他们的天资努力构建经济学的大厦,在高耸的经济学大厦中讲述着他们对于经济学的理解,对于社会福祉的解构,为人们勤勤恳恳值守着经济学的大门

  斯密、李嘉图、穆勒、马歇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科斯……这些在当时并不是非引人注目的经济学家,伴随着他们非凡的经济学思想闻名于世,在《经济学大师们》中再一次走进我们的视野,仿佛只是我们生活中有个性的青年执着追求于自己兴趣学者、极具个性的演说家、热衷于旅行和思考的教授、带有好奇心童趣老人……他们的成长故事、家庭趣事、与经济学的邂逅与结缘、发现经济学思想的过程以及社会对于他们的认可赞誉都可以在书中得到线索诗意语言让每个大师、每个经济学观点变得更加轻盈浪漫,原来经济学也并非人们所想象的如此枯燥。循着每一位经济学大师的足迹,我们同样可以发现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经济学因为这些大师们变得更加丰满厚重,200多年的发展因为大师们的光辉变得更加璀璨,而大师们也因为在经济学(或者还有其他学科)上的**贡献实现了自己的价值,并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经济学大厦的雄伟也反衬出大师们的风采

  经济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本身就是一次次反思探索结晶。在《经济学大师们》中可以读到的,不仅仅是大师们的风采和经济学思想的构建,还有对于经济、对于社会的反思。从私密的《国富论》确立了经济学思想的雏形,到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独立门户,再到用经济学思想去思考社会学法律,再到制度学派用社会、法律来完善经济学,到政治打着凯恩斯主义大旗介入市场,新古典主义对于凯恩斯主义的批判等等,经济学的发展显示出经济学大师们引领的经济学反思,也充满了它与政治、社会、文化融合与斗争。每一个经济学思想可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当时确实占据了主流并且影响着从政府到社会的思考和决策;因为这种局限性的存在,也让更多的后来者带着批判的思维去继承和发展经济学,如此往复,经济学大厦如同巴别塔,一直通向天空。经济学家们更希望他们的经济学思想成为指引大家认识现实的工具,不断地趋近真理也是经济学发展的目的地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对于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疑问究竟我们的经济下一个驿站在哪里?当政府借着解决危机理由干预市场的时候,很多人质疑到底应该是新凯恩斯主义还是新自由主义能够解决危机。温故而知新,回顾一下经济学的历史或许对于我们有所帮助,从中汲取出来的关于大师们的智慧,可以用来建议政府修订政策,完善市场。对于经济大国、经济理论小国的中国来说,对于缺少大师的中华民族来说,倾听经济学大师们的故事,营造自由学术氛围,提供学术应用平台,培育我们的经济学大厦的守门人,更为重要。

  2012-7-21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七):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

  ——读托德•布赫霍尔茨的《经济学大师们》

  ■禾刀

  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梅纳德•凯恩斯……虽然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辈出的大师灿若星辰

  大师们的成长历程清晰地呈现出这样的事实:许多时候,他们只是仅仅出于对某些现象的思考,或者缘于生活中的某些偶然,或者因为对某些观点的极力反对,这才逼迫或者说是激励他们更加勤奋思索。比如,如果没有那次远行,没有遇到伏尔泰、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令人激动人物”,没有看到重农主义者漏洞百出”的《经济表》……亚当•斯密能否写得出震惊世人的《国富论》,或成疑问。

  如果我们再深入这些大师们的生活又不难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与“论战”相伴。成就马尔萨斯名声的《人口原理》,居然被李嘉图讥为“几乎没有哪一页”找不到“某些谬误”。而李嘉图研究时选择的那些特定的假设事例,在凯恩斯和熊彼特看来,“只是为了确保能够得到他想要的结果”,熊彼特甚至冠之以“李嘉图恶习”。虽然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阴影成就了凯恩斯的经济学地位,但凯恩斯在今天享受到的推崇与遭遇到的“恶评”可能难分伯仲。作为经济学批评家、随时准备投身“战斗”的凡勃伦居然被学生如此戏谑——“(他)用一只眼盯着他所分析的科学的优点,另一只眼睛注视局促不安的读者”……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洋溢着这样批判与反批判的浓郁学术精神,在短暂的历程史上,经济学的步伐会如此铿锵和稳健

  见贤思齐,让人不油地想起这样令人汗颜的现实。国内曾有调查显示,79.6%的人觉得“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与“砖家”泛滥现象“相映生辉”的是,一些专家学者丧失了学术原则,当起了利益的“吹鼓手”。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曾直言不讳房地产界“豢养”了一批“御用文人”,或通过“重金”让一些专家和媒体为其制造舆论。看似热火朝天言语缠斗,真正基于学术原则的争论只剩皮毛,掀开这层唬人眼球虚伪饰物,满眼呈现的只有横流的物欲

  翻读此书,颇有几分亲切的是,追寻大师们的奋斗足迹,往往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刚刚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历史投影。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应该限制自利的人,因为自私自利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何不是向公众个人需求敞开市场的大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开始虽然有些蹩脚,但其问题指向让人切切实实感觉到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在这方面,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早就令国人感同身受。如果提起凯恩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忘记一轮轮政府投资掀起的经济发展狂澜,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往往难脱因为投资的周期性削减,至而出现周期性阵痛的窠臼。

  提起发展,我们一直喜欢提及这样一种“喜闻乐见”的观点,即别人用了数百年,而我们只用了若干年,赶超、弯道超越等一大堆激励人心词汇竟相登场。单从时间上比较,这样的“优势”确实令人颇感振奋。但如果想想我们是站在别人摸索发展形成经验的肩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非但不应沉缅于这样的自豪,反倒应多加思索,我们是否曾经或正在努力避免前人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就算我们暂时无法引领发展潮流,尚无能力缔造经济哲学,但我们也要当最好的学生,努力避开经济发展中那些被实践验证的“险滩暗礁”。

  当然,也别以为经济学家在市场上就一定会如鱼得水,赚得盆满钵溢,像李嘉图这样一边当经济学家,一边当老板的“文武双全”者,绝非经济学家群体的标准像。同为经济学大师的凯恩斯,上世纪20年代,在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中,凯恩斯一度因为货币买卖和股票投资收益颇丰,于是名声更加鹊跃。然而,随着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凯恩斯的股票并未摆脱损失惨重的普遍命运。也许这就是经济学家异于常人之处,关键时刻,凯恩斯没有“输红了眼”,而是迅速回归于冷静,悬崖勒马。他意识到,如果再度失手将直接葬送自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崇高声誉,于是坚决退出了股票投机行列。其实类似经济学家翻船的现象并不鲜见,理论与实践毕竟有太多的距离,更何况“家底尚薄”的经济学,尚不足破解现阶段的所有市场问题。

  本书中引用了一个极不成功的例子,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失落的十年”。作者将日本经济滑坡归咎于“临时性政策遭遇的失败”,认为当时日本试图用暂时性的减税方案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反而惹恼了政策的受众”,结果公众非但没有积极消费,而是把钱存进了银行。真相果真如此吗?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相对日元贬值了50%,而在此之前,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自此,日本经济跌入十多年的低迷期,至今难见起色。颇具意味的是,作为“受人称赞”的经济学家,原美国白宫经济政策主任的托德,对此只字不提,反倒将问题归咎于日本经济政策的“内乱”。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像变化无常的市场经济一样,这个问题当然不可能有一个模板化的精确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经济学大师辈出的土壤,不能仅仅寄望于女娲造出几个天才,而是首先打造一个敢于坚守学术原则、敢于针锋相对、敢于追求真理的浓郁学术氛围。如此看来,经济学大师不可能破天荒地出现在靠“骂战”博人眼球的“砖家”群体中,亦不太可能是那些为转移公众视线,把玩知识、消弥真相的群体。

  书名:经济学大师们

  作者:托德•布赫霍尔茨(美)

  译者:黄延峰

  出版: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定价:¥49.00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八):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

  ——读托德•布赫霍尔茨的《经济学大师们》

  ■禾刀

  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梅纳德•凯恩斯……虽然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虽然并不久远,但辈出的大师灿若星辰。

  大师们的成长历程清晰地呈现出这样的事实:许多时候,他们只是仅仅出于对某些现象的思考,或者缘于生活中的某些偶然,或者因为对某些观点的极力反对,这才逼迫或者说是激励他们更加勤奋地思索。比如,如果没有那次远行,没有遇到伏尔泰、本杰明•富兰克林等“令人激动的人物”,没有看到重农主义者“漏洞百出”的《经济表》……亚当•斯密能否写得出震惊世人的《国富论》,或成疑问。

  如果我们再深入这些大师们的生活又不难发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与“论战”相伴。成就马尔萨斯名声的《人口原理》,居然被李嘉图讥为“几乎没有哪一页”找不到“某些谬误”。而李嘉图研究时选择的那些特定的假设或事例,在凯恩斯和熊彼特看来,“只是为了确保能够得到他想要的结果”,熊彼特甚至冠之以“李嘉图恶习”。虽然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阴影成就了凯恩斯的经济学地位,但凯恩斯在今天享受到的推崇与遭遇到的“恶评”可能难分伯仲。作为经济学批评家、随时准备投身“战斗”的凡勃伦居然被学生如此戏谑——“(他)用一只眼盯着他所分析的科学的优点,另一只眼睛则注视着局促不安的读者”……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洋溢着这样批判与反批判的浓郁学术精神,在短暂的历程史上,经济学的步伐会如此铿锵和稳健。

  见贤思齐,让人不油地想起这样令人汗颜的现实。国内曾有调查显示,79.6%的人觉得“部分专家缺乏社会责任感,为利益群体代言”;72.3%的人认为“大量‘伪专家’充斥专家队伍,素质良莠不齐”。与“砖家”泛滥现象“相映生辉”的是,一些专家学者丧失了学术原则,当起了利益的“吹鼓手”。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曾直言不讳,房地产界“豢养”了一批“御用文人”,或通过“重金”让一些专家和媒体为其制造舆论。看似热火朝天的言语缠斗,真正基于学术原则的争论只剩皮毛,掀开这层唬人眼球的虚伪饰物,满眼呈现的只有横流的物欲。

  翻读此书,颇有几分亲切的是,追寻大师们的奋斗足迹,往往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刚刚经历或正在经历的历史投影。亚当•斯密认为“政府不应该限制自利的人,因为自私自利是一种丰富的自然资源”。30多年前的改革开放,何不是向公众个人需求敞开市场的大门?马尔萨斯的“人口论”一开始虽然有些蹩脚,但其问题指向让人切切实实感觉到人口对于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力。在这方面,国内的计划生育政策早就令国人感同身受。如果提起凯恩斯,我们大多数人无法忘记一轮轮政府投资掀起的经济发展狂澜,尽管这种发展模式,往往难脱因为投资的周期性削减,至而出现周期性阵痛的窠臼。

  提起发展,我们一直喜欢提及这样一种“喜闻乐见”的观点,即别人用了数百年,而我们只用了若干年,赶超、弯道超越等一大堆激励人心的词汇竟相登场。单从时间上比较,这样的“优势”确实令人颇感振奋。但如果想想我们是站在别人摸索发展形成经验的肩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非但不应沉缅于这样的自豪,反倒应多加思索,我们是否曾经或正在努力避免前人曾经走过的那些弯路。就算我们暂时无法引领发展潮流,尚无能力缔造经济哲学,但我们也要当最好的学生,努力避开经济发展中那些被实践验证的“险滩暗礁”。

  当然,也别以为经济学家在市场上就一定会如鱼得水,赚得盆满钵溢,像李嘉图这样一边当经济学家,一边当老板的“文武双全”者,绝非经济学家群体的标准像。同为经济学大师的凯恩斯,上世纪20年代,在那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中,凯恩斯一度因为货币买卖和股票投资收益颇丰,于是名声更加鹊跃。然而,随着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凯恩斯的股票并未摆脱损失惨重的普遍命运。也许这就是经济学家异于常人之处,关键时刻,凯恩斯没有“输红了眼”,而是迅速回归于冷静,悬崖勒马。他意识到,如果再度失手将直接葬送自己世界“著名经济学家”的崇高声誉,于是坚决退出了股票投机行列。其实类似经济学家翻船的现象并不鲜见,理论与实践毕竟有太多的距离,更何况“家底尚薄”的经济学,尚不足破解现阶段的所有市场问题。

  本书中引用了一个极不成功的例子,即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日本“失落的十年”。作者将日本经济滑坡归咎于“临时性政策遭遇的失败”,认为当时日本试图用暂时性的减税方案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反而惹恼了政策的受众”,结果公众非但没有积极消费,而是把钱存进了银行。真相果真如此吗?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相对日元贬值了50%,而在此之前,日本是美国的最大债权国。自此,日本经济跌入十多年的低迷期,至今难见起色。颇具意味的是,作为“受人称赞”的经济学家,原美国白宫经济政策主任的托德,对此只字不提,反倒将问题归咎于日本经济政策的“内乱”。

  到底是什么造就了经济学大师?像变化无常的市场经济一样,这个问题当然不可能有一个模板化的精确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个经济学大师辈出的土壤,不能仅仅寄望于女娲造出几个天才,而是首先打造一个敢于坚守学术原则、敢于针锋相对、敢于追求真理的浓郁学术氛围。如此看来,经济学大师不可能破天荒地出现在靠“骂战”博人眼球的“砖家”群体中,亦不太可能是那些为转移公众视线,把玩知识、消弥真相的群体。

  书名:经济学大师们

  作者:托德•布赫霍尔茨(美)

  译者:黄延峰

  出版: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定价:¥49.00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九):经济学的失败与伟大——评《经济学大师们》

  记得鲁迅有一句话,大意是说当一个人的名字被冠以“伟大”二字之后,就会成为被利用的工具。这句话用在那些成名的经济学家身上真是一点也不为过。现在几乎你随便翻开一本经济时政类的书,都会看到这些名字: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米尔顿·弗里德曼、梅纳德·凯恩斯……以及哈耶克、布坎南等等等等。而人们提到这些名字时的意图也不尽相同,有的人用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支持哈耶克,有的人抨击凯恩斯以反对“大政府”,也有的人反过来高举凯恩斯主义的大旗鼓吹保护主义……然而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究竟是一只什么手?凯恩斯主义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主义?李嘉图是谁,他说过些什么?这些问题并不是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回答,甚至也不是每一个作者都能够回答,光就“看不见的手”我就看到过几种不同的理解方式。要想真正弄清楚这些东西,首先就要弄清这些经济学家本身,并对他们的理论有一个整体的印象才行。《经济学大师们》这本书就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在这本书里主要写了十位经济学大师,当然涉及到的不仅是十位,因为几乎每一个流派都有两三个代表人物,作家只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为主角来写。单从目录来看,本书的主角分别是:亚当·斯密——这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没有哪本经济学能够绕得开他;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约翰·穆勒——这一章里有大量的篇幅说到了边沁;阿尔弗雷德·马歇尔;凡勃伦、科斯——这两个人共同出现在第七章;梅纳德·凯恩斯——从争论程度来看,他更像是本书的主角;米尔顿·弗里德曼和詹姆斯·布坎南。不知道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这本书里还应该有卡尔·马克思,这倒不是因为他的理论遍布大学每一个专业的考场,而是因为书的作者好几次都说到“除了马克思”,这也就是说,作者似乎也很看重马克思,也就没有理由不去写一写这位对二十世纪世界经济以及政治有着极强影响的人物。当然,作者可能不同意马克思的观点,然而即使是马尔萨斯老兄的观点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但还要在经济学上为其保留一席之地一样,马克思也应该得到这样的待遇,即使是被批判。我想马克思没有出现在这本书里可能是因为作者根本就不承认他是一位经济学家,或者,是有别的什么原因让作者没写,或者是写了。

  这本书是对上述经济大师们的成就和主张进行了一次大检阅,同时也像是一部大师们的集体传记。书里有大量对大师们的细节描写,比如亚当·斯密出奇的相貌、约翰·穆勒“没有童年”的童年对他日后的影响、凡勃伦这个“穷小子”的愤世嫉俗等等。这些小细节虽然对理解这些大师们的思想没有明显的帮助,却会让大师们很立体,那些面目狰狞咬牙切齿的理论实际上是一些活生生的人抱着或拯救世界或济世救人的心态通过精密的推算得出来的。我相信每一个经济学大师在发表他们的理论的时候都是带着对未来最美好的憧憬和对自身的价值最大的肯定来完成的——当然,马尔萨斯要除外。我曾经在一本书里读过这样的句子:“如果凯恩斯知道他的理论会对后世带来如此大的灾难他一定会把自己写的东西烧掉。”凯恩斯当然没有烧掉,因为他觉得他是这个世界的救世主,现在也仍然有人把他当救世主,那些把凯恩斯当救世主的人也希望弗里德曼把自己写过的东西烧掉。

  这也就是经济学总是遭到批评和鄙夷的原因之一。经济学和所有其他的学科都不一样,自然科学的后来者虽然也会对前人的东西进行一些修正,但不会全盘否定;人文科学会有争论,但也很少能达到你死我活的程度;心理学倒是出现过后来者对前辈进行了否定,但也没有谁要求把前辈的东西烧掉。只有经济学。实际上经济学家所遭遇到的攻击和诋毁几乎无一例外的都是来自经济学家。而最让经济学遗憾的是,几乎没有哪个被攻击的经济学家是完全无辜的。凯恩斯在大萧条时期似乎真的当了一回救世主——他的对手对此也不以为然,但他所主张的政府干涉到了一定的程度也会让经济走向反面;弗里德曼也是一样,他的货币主张有一个基本原理,即货币流速是均衡的,但这个原理却会很突然地失灵。所以,经济本身给经济学家被另一个经济学家全盘否定的机会,但也会给后来的经济学家同样可能被否定的机会。经济学家往往是对的,但基本上不会永远是对的。

  那么,经济学是不是没有用?如果经济学没用,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大师。经济学家们从大的地方说,在历史当中起了一定的作用,即使是从小的地方来看,就像本书作者所说的那样,每当政府要出台一项新政的时候,都会有经济学家在一旁大声表示他们的忧虑。经济学家只需要做好两件事就会变成可爱的人和伟大的人,第一件,是他们不要认为自己万能。这一点其实很奇怪,没有哪个学科的人会认为自己的理论万能,可是有些经济学家却真的会这样认为。就拿科斯来说,按照他的理论,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钱来衡量。邻居唱歌打扰了我的睡眠,只要邻居给我让我满意的钱我就可以让他继续唱下去,而这个让我满意的钱就等于我睡眠所值的数目。实际上,那最多只是我妥协的数目,而我的睡眠却依然没有“买”回来。甚至,当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他的健康就会受到破坏,甚至生命也会缩短,这些都不是用钱能够衡量的,但是科斯却认为能。于是在这样的理论下,煤老板就不需要千方百计地做好矿井安全,出了事拿钱买命也就了事。经济学家必须要退出这样的思维方式,要承认有些东西并不是经济学所能估算出来的。第二,经济学家不要认为自己的理论可以永远有效。其实凯恩斯本人就是在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所以有人说如果凯恩斯活着可能会放弃他的某某观点,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而现在的经济学家则喜欢把事情说得很绝对,把理论说得也很绝对,不允许有不同意见,这样下去,只能把经济学道路越走越窄。

  本书作者在最后给了我们一个光明的前景。我个人也觉得这个世界应该会越来越好,只要我们总是去想想亚当·斯密构建世界的说法,不,不是“看不见的手”,而是心灵的观察者。当我们做每一件事时,都去问问心里那个观察者会执什么样的态度,我们就会更理性。也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心灵的观察者,“看不见的手”才会起作用。

  《经济学大师们》读后感(十):概况-包括被删掉的马克思一章

  这本书确实是进行阉割之后的版本。

  完整英文版(2007)见http://whshonorsworldpolitics.wikispaces.com/file/view/NEw+Ideas+from+Dead+Economists.pdf

  自亚当斯密以来,古典经济学家们的关系可谓十分亲密:亚当斯密的好友大卫·休谟是托马斯·马尔萨斯的教父,马尔萨斯是大卫·李嘉图的挚友,李嘉图的莫逆之交詹姆斯·穆勒对李嘉图的研究给予了很大的鼓舞,詹姆斯·穆勒是约翰·穆勒的亲爹。不过,自此之后,英国古典经济学的“亲友链”开始断裂,因为约翰·穆勒对他的继任者阿尔弗勒德·马歇尔没有好感,但马歇尔还是认真学习了穆勒的理论,之后将衣钵传给凯恩斯。后者在二战之前主导了英国的经济学发展,并且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生。(对的,凯恩斯是英国人,他开辟的宏观经济学拯救了20世纪30年代整个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不只是拯救美国而已。)

  马尔萨斯(1766-1834)

  他是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政治经济学教授。他提出了人口原理,支持贸易开放主义。另有一本书影响重大——《政治经济学原理》。马尔萨斯相信存在“一般性的供过于求”。但他的好朋友大卫李嘉图却信奉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需求”。马尔萨斯死后一百年,拯救美国的凯恩斯主义不能不说是受了马尔萨斯观点的启发,尽管在马尔萨斯的时代,他的这个观点不是主流。

  大卫·李嘉图(1772-1823)

  当马尔萨斯去世时,有些人来到他的葬礼表示哀悼,而其他人只是为了确认他确实是死了。大卫李嘉图是马尔萨斯一生最亲密的朋友,他是一个有钱人,本可以在田园风光中尽情享受,打发时间,也能够周游全世界。相反,他把自己的闲暇时间用于研究令人费解的问题,并且得出抽象和深奥的答案。他的比较优势理论、“经济租金”理论至今仍然出现在经济学的教科书中。

  约翰·穆勒(1806-1873)

  约翰穆勒的童年可谓毫无乐趣可言,父亲詹姆斯·穆勒对其进行的纯粹理性教育,只执着于自己的工作的母亲,父爱与母爱并失,使约翰穆勒相比于同时代的人具有了“领先四分之一世纪的优势”,却也使他在20岁时遭遇长达半年的“中年危机”而多次想过自杀。不过,他挺了过来,爱上了浪漫主义,并找到了自己的真爱,从青年时代狂热崇拜边沁的功利主义转变为提出了进步的功利主义:他认为最大的幸福并不仅仅取决于快乐;边沁曾经说过,只要扑克牌和诗歌能给人带来同样的快乐,它们实际上是等价的;约翰·穆勒不同意这个观点,理由是,他宁愿当节衣缩食的苏格拉底,也不做吃饱喝足的猪。于是,通过唤醒关于荣誉、尊严和自我发展的柏拉图式的美德,约翰·穆勒提升了功利主义的内涵。

  约翰·穆勒最经典的著作是《政治经济学原理》和《功利主义》,还有一个小册子也同样知名:《论自由》。他提出了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的概念,他本人则主要是规范性的角色。

  卡尔·马克思(1818-1883)

  这一章被出版社删掉了,我在网上找到了英文原版,打印出来,自己先翻译着看。然后下一步翻译成简体版,放到豆瓣,以飨读者。

  In many ways, mainstream economists today banish Marx to bourgeois cocktail conversation. Yet a billion people have struggled to survive under regimes that have claimed to be Marxist.年幼的马克思常常欺负自己的妹妹们,并使同龄人对他产生畏惧感,但他们都对马克思的聪敏表现出崇拜。大学时代的马克思酗酒、挥霍无度。马克思“证明”了产品的价值由生产它所投入的必需的劳动量决定。一块花10个小时生产的铅板的价值,是一块花5个小时生产的铅板的价值的两倍。这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最基本假设。如果这是对的,那么就有下面的逻辑:

  (1)The value of a product(price) is determined by the amount of labor. 产品的价值(或价格)由劳动决定(例如一小时等于一块钱)

  (2)Workers receive the full value of what they contribute to the product. 工人得到全额付款

  (3)Therefore, the value of a product equals the amount of workers receive. 于是产品的价值等于工人的收入

  可是现实中,资本家也是要盈利的,所以(2)必然错了,即资本家对工人进行了剥削。

  阿尔弗雷德·马歇尔(1842-1924)

  此马歇尔并不是二战后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的马歇尔。这里的马歇尔是剑桥的政治经济学教授。当然他也是位数学家。扎实的几何代数微积分功底帮助他建立了经济学里最有用的分析方法:边际理论。他写了《经济学原理》,并为当时应该培养了超过半数的经济学教授。他利用边际理论对消费者决策进行分析,这构成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之一:需求理论。他也花时间反驳马克思的劳动价值学说,其说法,个人认为,值得当今如此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广大中国人民看一看。他重新定义了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弹性。按照凯恩斯的想法,经济学大师必须要像马歇尔一样,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数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必须为了实现将来的目标,借鉴过去的经验来研究现在”。

  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

  与马克思主义相比,凯恩斯主义对1978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贡献恐怕大得多。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经济毫无建树,而亚当斯密、约翰穆勒以及凯恩斯的理论却极大地帮助了中国实现持续40多年的经济腾飞。凯恩斯是高智商天才,在剑桥,他先学够了数学,然后阅读第一本经济学著作: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在所有的经济学家里,按照靠自己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对金融规律的把握而赚到的资产进行排名,那么凯恩斯排第二,第一是大卫·李嘉图,其他经济学家则并列第三,因为和第一、第二的差距太大。

  凯恩斯乘数定义为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如果一国的边际消费倾向为2/3,那么凯恩斯乘数为3,40亿美元的政府支出计划便可以填补由于需求不足而带来的120亿美元的国内经济衰退缺口。对1930年代的美国,凯恩斯估计其乘数为2.5。

  凯恩斯的代表作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