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经典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经典读后感10篇

2018-09-13 03:18: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经典读后感10篇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是一本由[英]罗伯特•艾伦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2.00元,页数:500,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感(一):上接罗伯特·布伦纳的政治马克思主义

  似乎是用经济学模型和估算数据证明了布伦纳的中世纪晚期的阶级斗争(的失败?)推动英国走上工业革命的观点

  分析方法中最大的疑点是对价格理解偏于绝对价格,而没有从价格体系角度思考。换句话说,之所以采用节省劳动力技术可能是因为工资高,也可能是因为煤炭便宜关键在于劳动力和煤炭两者价格的比值,而不是两者价格的绝对值。

  最最严重问题在于,“工业革命为什么发生在英国”这个问题本身可能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问题。不仅仅因为这是多种特殊条件共同作用结果,更重要的是,英国本身也在一百年后被德国美国超越了,所以,一旦工业化诞生之后,其他人只要善于模仿借鉴也可以开始工业化,而不需要英国的这么多特殊条件。

  也正是因为这个问题不具有实践上的指导意义,所以一再成为不同政治倾向扯淡战场:各种版本的欧洲文明优越论,以及偏不信邪的美洲殖民地“第一桶金”论。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感(二):经济可行的英格兰新技术

  关于为什么英格兰率先发生工业革命是一个永久的论题,各种观点争奇斗艳。有影响力的有Eric Jones、Douglass North、David Landes、Robert Brenner、Gregory Clark、Jeol Mokyr、Kenneth Pomeranz等人的观点。

  本书作者Robert Allen总结前人的观点提出了一种至少我还是比较接受的一种看法:工业革命前的贸易让英格兰的劳动力相对于资本昂贵,而且英格兰的能源价廉,以上种种让以节省劳动力为主要特色的新技术在经济上变得可行。同时英国的技术是transformative(该技术拥有潜在的全球市场且能带来后续的新技术),能带来持久的经济增长,而不是历史上一贯的昙花一现

  如果要看论文推荐Robert Allen: The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n Global Perspective:How Commerce Created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Modern Economic Growth.2006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感(三):现代化源于一个错误

  英国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一桩令人激动不已的伟大事件,在它的推动下,人类跨越了现代性的门槛,我们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然而,工业革命的背后始终有两个巨大的谜:首先,为什么是在英国,第二,其他国家为什么没能迅速跟进?

  对于现代性,最著名说法来自马克斯•韦伯,他认为,正是勤俭、克己、积蓄、为今生而奋斗的新教伦理,开启了人类未来,凡是不具备这些优秀品质的文明,最终都会衰落。

  这套理论华丽,但事实上未必站得住脚,发生在英国的“勤俭革命”和日本的“东洋质朴主义”并无本质不同,“勤俭革命”并非顶层设计,而是时势使然——当时英国孤悬海外,被欧陆文明所拒绝,这不仅让英国文明落后,更让英国经济备受打击物价高涨人力稀缺,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大陆国家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看上去更生气勃勃

  然而,英国最大的财富在于:它有一个相对健康的市场。稀缺的人力给了发明家机会,而同时代的法国天才们也有很多发明,可他们的发明太偏于兴趣依靠发明,他们成为社会名流皇家宠儿,离实用却总是太遥远,太多展览性的、伟大的技术堆砌在皇家仓库中,相比之下,瓦特经过20年的不断完善,让一个原本粗糙的发明,变成了牵引现代化的引擎

  蒸汽机让欧洲震惊,法国、德国等纷纷跟进,然而,这些国家却没取得同样的成功

  原因简单,瓦特的改进是基于英国市场的需求,英国有廉价的煤炭资源,同时人力价格太昂贵,所以当时的蒸汽机消耗能源巨大,可只要能少雇人,还是划算的。可对于人力资源相对丰富、没有廉价煤炭的大陆国家,蒸汽机成了让它们发愁的“煤老虎”。

  于是,以蒸汽机为核心的大型现代工厂与欧洲大陆擦肩而过,英国成了世界工厂,然而,当英国也遭遇能源危机时,这一市场新需求又刺激了新一代发明家,省煤型蒸汽机被推出了。正是它的普及,工业革命终于在欧陆开花了……

  事实证明,光靠师夷之长计是无法实现现代化的,现代化需要社会组织自由市场、权力约束等等“软环境”,否则就算它到来了,也会被拒之门外。历史的幸运是,英国的大门始终错误地敞开着,于是,它捷足先登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带来了新的历史解释,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发人深省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感(四):历史学著作中终于有模型了!

  本书是一本挺有意思的书,本书的前半部分,主要介绍经济史和社会史的内容。本书的后半部分,主要介绍技术史的部分。本来我比较想看的是技术史部分,不过前半部分实在是太有意思了,所以在这里随便扯两句。

  作者的主要观点,就是工业革命之所以能率先在英国发生。就是因为英国的高工资模式使得它的生产成本变得比较高昂,而英国很多城市附近的煤炭价格比较低廉。所以用机器来代替人工,在经济成本上才变得可行。而其他所有的考据和论证,都是围绕这些展开的。比方说煤炭价格比木柴低廉是因为英国的城市化速度太快,城市附近的森林已被全部砍伐完了,必须从远处运送木柴,而运输成本的高昂使得人们放弃了木柴采用了煤炭,当然煤炭本身的价格低廉也是一个因素。之后作者又要解释为什么英国的城市化进度这么快,原因有很多,煤炭的支撑自然是一个原因,对外贸易的繁荣则是另一个原因。

  本书的一大特色,就是在著作中采用了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分析究竟哪一个因素是促进英国城市化的最主要因素。而计算的结果令人大跌眼镜:低廉的煤炭价格对城市化影响最大,而英国的政治体制竟然对城市化几乎就没有影响!这跟当下的历史分析中动不动就来几句“制度问题”形成极大反差。看样子,人的主观意愿终究还是斗不过客观环境。不过,也可以往好处想,英国的这种制度虽然没有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但它毕竟没有阻碍这一过程啊!也就是说英国的制度还是有点用的。

  历史学,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能是一种考据的学派。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弄清楚“历史的真实面貌是怎么样”,但是,它无法解释“历史为什么会是这样”。也不能说无法解释,毕竟大部分的历史著作还会用相当大的一部分篇幅来分析历史形成的原因,有些分析还非常合理。但是,合理不等于正确。因为我们永远无法检验这些理论到底是真是假,毕竟,历史的场景无法重现。

  从这个角度上讲,经济学要比历史学幸运的多。毕竟经济学理论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也可以拿到现实中去尝试,虽说实验起来非常复杂,但是总比历史学连试验都做不到强。

  这本书之所以让我眼前一亮,就是因为它采用了模型的方式来分析历史的成因。固然,这种模型的正确性难以保证,但它至少迈出了第一步,通过模拟的方法告诉了人们究竟什么才是促进英国城市化的根本原因。而不是像很多三流的历史著作那样模棱两可地说一堆肯定不会错但是也很难判断正确与否的理由。这一点,是值得人们学习的。

  最后再说一句,根据文章中的数据显示,英国的工人们享有较高的工资,这一点促进了英国的工业化。而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所以劳动力价格非常低廉。作者没有明说,但我猜测,近代中国之所以没能自发出现工业化的浪潮,是不是也跟人口太多有关?当然,这个结论未免过于轻率,毕竟,工业化还跟技术发展有关。所以我非常希望国内的历史学者们可以写一部与本书比肩的著作,来阐述中国工业化的特点历程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感(五):比加州学派更踏实努力(写点算点)

  我很不喜欢加州学派这个名词感觉只是一个戏谑的称谓,毕竟看了王国斌的书,看了戈德斯通的书,发现这两个家伙的路数也完全不同。

  与其说这是个学派,更不用说这是个区域里的一帮人。

  看完allen这本书,你说这人是什么学派,我只能说这家伙搞实证很NB,特别是计量经济学的方法,他有和加州学派类似的观点,但别人又不太强调这个观点,更不会想彭慕兰那样来本《贸易打造的世界》

  王国斌的书告诉大家,亚当斯密没预料到工业革命,经济学的鼻祖提出的理念不一定适用工业革命的社会,工业革命的的关键是一个字—煤。(看了科学史的我可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

  戈德斯通的书告诉大家,工业革命之前欧洲,阿拉伯世界,天朝都没什么本质的不同,一样苦逼,关键就在于工业革命幸运的英国足够多元化,具备了大部分的要素宽容宗教、不同于大陆法系普通法、不同于欧洲大陆的实验科学观,海外贸易兴起,外加上煤等要素,最后成功了。

  说实话,他的这番解释我是非常赞成,因为一旦提到科学思维的发展,肯定脱离不了多元化的环境。

  而ALLEN更像一个刻板经济学家典型的经济学分析的思路,更强调经济学上的解释—高工资模式,也就是劳动力的价格居高不下,外加廉价的煤,所以让英国有了通过动力提升进行革新的动力,而法国因为人力成本的原因,在一开始并不具备这样条件,等到英国将各种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的成果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良以至于能在法国这样的国家都能盈利之时,方才完成这种变革

  书的前半部分就是围绕上面的观点进行的一系列运用经济学计量方法进行了实证证明。

  一堆数据的整理,模型的搭建,复杂异常,我们姑且认为作者的方法没问题(反正也看不懂),那么这样的证明就很有说服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者把是否为君主制都纳入统计数据分析之中,太TMD夸张了。最后认为是否为君主制和经济增长没太大关系

  只不过作者经济学学的实在不错,即便统计分析得出的是这么个关系,但是作者也很明确经济学的前提个人财产权是有充分保障的,所以作者依然强调对政府权力的有效制约(制约的有效性就是用个人选择的有效性来衡量)。

  这个前提很关键,所以我倒是部分同意作者的一个看法,经济增长未必和政府是否采用代议制有必然联系。但是必须对于政府的权力进行有效的制约,至于要通过何种制度有效的制约,就要具体而论了。

  不过要确保这个很强硬的前提条件,也许再复杂的制度安排也不过分

  这本书很精彩的是后半部分对于蒸汽机、纺织业、焦炭业的实证研究,这里没有模型了读起来就很快了。

  案例居多,描述性的实证研究为主,基本以个人的经历依据,所以这样的结论就比表面化的“属性论”(以mokyr为代表)有说服力的太多了。(一个著名的发明家在他发明了东西之后才去接触那些科学家,你能说这家伙发明东西的时候带有明显的科学家的影响?)。

  同加州学派的两位宏大叙事的风格相比,我更赞赏allen这种踏实的作风

  大家都强调全球贸易的好处,但是这种好处如何推进技术的进步,产业升级,如何改善人们的生活,如何传递到其他国家,这是需要坚实的实证研究进行证明的,而不是泛泛而谈,不是拿个多元化就把实际情况模糊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作者专门讲英国的工业革命成果向法国传播艰辛历程就非常有趣。而这一案例对我们也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一项在他国成功的技术未必能在其他国家得到好的应用,法国从英国引入焦炭炼铁技术就是很好的说明,这里受到经济学上的各种成本的制约,用经济学来解释和判断就很有用

  《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读后感(六):欧洲崛起的“罗生门”故事

  熟悉日本电影朋友大概都看过黑泽明的成名作《罗生门》。这部电影根据芥川龙之介的小说改编,讲述了一起扑朔迷离的杀人强奸案。几位当事人都从自己角度向法官讲述了案件的经过,人们难以分辩谁的叙述更接近真相。有一起历史大案颇似罗生门,只是它的案情更为复杂,当事人更为众多,有关叙述更为错乱,学者们至今还为它争吵不休。这就是近现代史上的欧洲崛起之谜。

  十五世纪以来,欧亚大陆的几大文明体在原有的轨道上并行,它们或者停滞不前,或者进展缓慢。只有欧洲突然飞跃,驶向了另一种文明形态。为什么是欧洲,而不是中国或中东?东西方的思想家关注这一谜题已有两个多世纪,由于线索太多,致使多种学说并立,令人难辨真伪。这一领域的混乱局面堪比盲人摸象——有人专治经济史,则强调“资本主义”;有人注重军事史,则宣扬“尚武精神”;有人研究艺术史,则推崇“文艺复兴”;有人了解宗教史,则力挺“新教改革”;还有人醉心于政治史,自然高举《美国宪法》。

  史学家们提出的绝大部分解释都可归入“长期注定”派,即认为西方早在两千年前的轴心时代,甚至更早,就具备了进入工业文明的动因。有些学者关注的因素较为表面,如气候和种族;另一些则乐于探讨深层原因,如宗教和制度。无论钟情于何种因素,他们都相信上帝早已选中了欧洲人。在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思想界,“文化基因说”甚为流行。持此论者认为,西方文明早在希腊罗马时代即怀抱科学理性精神,虽经黑暗时代而不辍,终在近世结出启蒙运动之果云云。

  直到二十世纪末,“加州学派”(California School)在西方史学界兴起,才提出了反传统的“短期偶然”论。该学派的主要成员曾任教于美国加州几所大学,十年前引起中国学术界热议的《大分流》(Great Divergence)即是其代表作之一。与长期注定派截然相反,加州学派的理论家试图论证,出于偶然因素,西方直到18世纪末才领先于东方。在平均寿命、子女数量、生活水平、市场规模、科学技术和国际关系等诸多方面,此前东亚最发达的地区,即中国的江南和日本的畿内,至少不逊于欧洲的英国和荷兰,东西方的经济分化因此才被称为“大分流”。打个比方来说,欧洲崛起并非一宗精心设计的谋杀案,而是一起出人意料的车祸。

  今年八月底,我有幸在清华大学参加了专门关注这一问题的一次史学研讨会。与会学者多来自太平洋两岸,他们大都持有加州学派的立场,并探讨了比较经济史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来自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的戈德斯通教授(Jack Goldstone)长期关注欧洲的工业革命和社会运动史,正是他提出了“加州学派”这一称呼。“Goldstone”可意译为“金石”,“Jack”可音译为“简”,我们不妨称他为“简金石”吧,这个中文名倒很适合历史学家。据这位简教授回忆,九十年代末国际史学界在美国召开会议,“长期注定”派曾与加州学派激烈争论,“双方几乎动起手来”。令简金石欣喜的是,在过去十年间,新的研究成果大都支持“短期偶然”论,加州学派暂时在这场辩论中占据上风。

  即便欧洲崛起是几百年前发生的一次意外事件,围绕它的罗生门并没有结案。针对“大分流”产生的具体原因,几位加州学派的领军人物仍存在较大分歧。牛津大学的经济史教授罗伯特-艾伦(Robert Allen)也是这次到会的学者之一,我们权且称他“罗艾伦”吧。这位罗教授的大著《近代英国工业革命揭秘》今年已有了中译本,此书主要从供给层面探讨工业革命肇始于英国的原因。作者发现遭遇黑死病的英国人口锐减,工资水平因而大幅提高;同时,该国煤炭蕴藏丰富,易于开采,致能源价格低廉。由于这两项生产要素的供给状况,英国当地的劳动力价格相对资本为高。比起能源昂贵的其他欧洲国家,英国企业家更有动力发明蒸汽机等节省劳力的工业技术。

  简金石教授则从思想文化角度讲述了欧罗马故事的另一版本。两年前,他的历史普及读物《为什么是欧洲》在国内也推出中译本。此书集加州学派之大成,对欧洲历史问题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将其作为入门读物。据简金石考察,在1500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欧亚大陆的各个区域都发生了一系列政经危机。大部分政府采取保守政策应对,只有西欧另辟蹊径,将人类文明带入新纪元。他不满罗艾伦等人经济解释的局限性,更看重工业革命发生的文化基础。

  针对书名提出的问题,简金石的回答可用一句话概括——欧洲中了六合彩,或者说六项偶然因素促成了工业革命。十五世纪以后,一系列知识界的新事物改变欧洲整体的思想氛围,动摇了传统的信仰体系,如望远镜的发明、超新星的发现和培根的科学方法,这正是产生工业革命的文化先决条件。作者强调,欧洲和东亚的重要差异之一在于科学和信仰的关系更为密切,因此科学进步将不可避免地冲击欧洲的信仰体系,而中国的传统思想则表现出较大弹性。比如,“与古希腊人和欧洲人不同的是,他们(中国人和印度人)并没有那种存在着一个与地球相分离的至纯不变的星空的刻板印象,因而其传统思想也不会因为新观测到的彗星和恒星而受到挑战。”

  如此看来,欧罗巴真是基于 “后发优势”因祸得福了。可我怀疑主要原因并不是科学和信仰的关系,而在于欧洲地理上的政治分裂。当异端们受到保守势力压制,他们总有机会跑到国外栖身,新生事物也总有机会获得某些开明君主的欢迎。欧洲历史上的这一阶段其实颇似中国的战国时代。鸦片战争以来,国人最先从军事力量对比感受到欧洲文明的优越性,我们不妨用火器技术看看政治分裂是否重要吧。

  早在14世纪,中国即有《火龙经》一书问世,书中提到火箭和空心大炮等先进武器,可见古人并不缺乏军事头脑。然而,早期火器的杀伤力不如弓箭,在同传统武器共存了一个多世纪后,火器才在欧洲占据了兵器谱上的领先地位。考虑到如此漫长的研发过程,只有战争频繁的时代才可能不断刺激火器的工艺改进。而中国自元朝之后,再也没有出现过长期四分五裂的战争局面,也就没有进行相关变革的动力和压力。因此,近现代史上的欧洲的确比中国更有可能发展出先进的武器系统。简金石在书中认为亚洲与欧洲的地理格局类似,其实两者的政治单位与竞争性质大相径庭。

  各个版本的“罗生门”仍会在这个世纪流传下去,它们对当前各国的发展实践也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简教授在演讲结尾便谈到,如果不想仅仅取得经济增长,还要做世界的领跑者,中国就必须提供宽容自由的创新环境。这些版本也许都包含着某些真相,相互之间不见得抵触。我友沈维舟读过《为什么是欧洲》,他所写的书评题目即是“你绝不能只做一件事”。

  有些事情永远说不清,这似乎是电影《罗生门》隐含的哲理。现场观看过简金石和罗艾伦两位学者的精彩论辩后,我却更加相信肇始于欧洲的科学方法,最终会解开欧洲自身的崛起之谜。当然,中欧大分流的“罗生门”尚未终结,因为故事本身还在上演。也许百年之后,清华大学会召开主题为“大合流”的史学会议吧。

  本文已刊于《纽约时报》中文网,标题有改动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