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10篇

2018-09-17 03:05: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10篇

  《拖拉一点也无妨》是一本由[美] 约翰·佩里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2017-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一):拖拉的前提是在朝着目标挺进

  1,“我写这本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想让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好一点儿,而不是把他们改造成不拖延的人”。

  2,“通过向自己的心和脑传递一种虚假任务清单利用拖延本能实现原本的目的”,这个方法真的可行吗?我试了一下,效果不好。自己欺骗自己恐怕不容易做到,自己的心和脑能被别人欺骗,却无法被自己欺骗,即心中已有真正的任务清单,并且心和脑是以真正的任务清单为本,虚假的任务清单并不能利用拖延本能。但是,如果各项任务之间不是孤立的呢?比如首要任务很笼统、庞大,次要任务越来越具体、可行,当都是围绕实现首要任务的步骤

  3,“只贪图眼前舒服,将来必付出代价

  即便拖到明天,我也照样不愿做。

  别想太多,开始做就是。”

  4,清单里面也可以有“不能xxx”

  5,我觉得书名应该改为“只要能朝着目标挺进,拖拉一点也无妨”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二):结构化拖延,出奇有用的蠢办法

  拖延症 行动起来 降低不必要期待 为“无聊”赋予意义 “结构化拖延法” 拖延行为两个条件 (1)后果消极; (2)无必要,本可以避免。 拖延无法用理性意志衡量工作行动。 结构化拖延: 前置条件:只要某件工作不是某人当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他都能够完成。 所以给自己列一个优先级的清单,通过一种消极的拖延精神,能做一件是一件。意思就是说为自己拖延的事情是限定在一个清单里里,然后在那个清单里去拖延。 注意事项: 通常最优先级的那个任务,要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日期(但实际上并没有);第二,它看似重要不得了(但实际上并不是)。 所以你要学会自欺欺人,要为那些夸大重要性、虚设截止日期的任务投入自己的精力同时还得让自己相信,这些任务的确既重要又紧迫。 高,作者这套结构化拖延理论对于拖延癌晚期的人来说,实在精彩。结构化拖延是用最蠢的办法去规避拖延症的消极后果了。它不谈拖延症的产生云云,又或是治疗之类的事情,而是让自己理解拖延症,第一章就是直接告诉自己,拖延症应该怎么办?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拖延晚期,然后把全部精力放在去做完事情上。 除了第一章,剩下的章节多多少少显得含糊划水,用处不大。在看完这本书后,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作为哲学教授,他提出的“结构性拖延”像采用了类似“虚无主义”的哲学观去解决问题。 他的结构化拖延就是通过列清单,把所有事情的重要性列出来,在互相拖延的“懒”动力的帮助下都做掉。 事实上那些清单事情很重要吗?当然很重要,可自己通过自欺欺人的方式把所有的事情的价值磨成一团浆糊。当自己越是不在乎他们的重要程度,越是放手让自己去做。“结构化拖延”巧妙的把自己注意力从事情的重要性转移到做完事上,自己甚至不用纠结了,因为自己反正会拖延。 拖延晚期最大的痛苦是什么?是去不愿把这些事情做完,等到时间将尽时,又不自觉的有一种负罪感焦虑内疚。实际上,这种糟糕消极的情绪对解决事情半毛钱用都没有。它可能只是一种天性。(有人说它是来自“存在”的焦虑,有人说是俄狄浦斯冲突,甚至还有极端的说这种“自我伤害”的情绪时刻提醒自己“活着”。)如果这种消极的情绪对解决事情没有任何关系,那么解决事情成功与否也跟这种消极情绪没有关系。换句话说,无论你的事情完成与否,这种负面情绪都会一直在,所以接受(消极一直存在)这个“悲惨”的事实会更有意义些。总的来说,这本书不像是解决拖延的方法论,在某程度上是心理辅导。不过这种心理辅导出奇的有用。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三):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上大学那会儿,教授实验心理学老师经常告诫我们说: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的就是,人具备延迟满足能力,能克制自己当前的欲望,去做对未来有益的事情。 老师每次说完这句话,总会体重从200+变成120-,顺便还把全马跑进四小时的自己当成励志教材。毕竟延迟满足往往意味着自制,意味着先去处理更重要的事务拥有这么强的意志力的老师,应该是不会被拖延症所困扰的,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都是这么想的。 但我不行,我是地地道道的拖延症玩家,写这几个字的过程中,我已经吃掉一个橘子、逛了两次豆瓣……而且我发现,在我认识的所有还能喘气儿的人里,比上不足的我已经算是自律型玩家。 而且放眼网络,那些诉说自己被拖延症所困扰的话题也同样一搜一大把,在这个人人以患有某种心理疾病为荣的年代,患有拖延症似乎也变成非常coooool的事情。 当然,和那些盛传的“强迫症”“xx恐惧症”等网络心理疾病相同,拖延症也压根儿就没被心理学承认过,顶多算是某种不良习惯,然后被用来寻找话题或者承担责任。 这种被称为拖延症的习惯就是推迟,把本该事先完成的任务延后一段时间才完成。但只有当推迟会触发某种糟糕的后果,并且这种推迟本可以避免的时候,推迟才能称得上是拖延——而这也正是《拖拉一点也无妨》的主要内容。 我敢说,没多少人喜欢拖延的感觉,看着deadline一点点逼近,大多数人都会心慌气短、口舌生疮,然后嘴里嘟囔不清地加班加点……饱受摧残后又继续拖延。 拖延就像一种魔咒,让人沉迷,又让人焦虑、愧疚甚至产生某种负罪感。大概是上天听到人类痛苦的哀鸣,所以才派下约翰·佩里写下《拖拉一点也无妨》这本有趣的小书,去救万民水火之中。 但是通过书名就能猜到,约翰·佩里可不是要提供什么帮助读者战胜拖延的方法,毕竟作者本人都没能逃脱拖延症的束缚。 约翰·佩里在书里真正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应该怎样正确看待拖延症以及怎样利用拖延症让自己变得更有效率。 约翰·佩里在书里说:人们宁可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也不愿傻待着。当我们在拖延做某件事的时候,我们总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比如打扫一直没打扫的房间,看一直没看的电影。 在约翰·佩里看来,这种行为不过是任务先后次序的调换,因为我们没有做某件事,但却完成不少其他应该做的任务——也就是约翰·佩里所说的结构性拖延。 这种结构性拖延让我们更好地调节自己的状态,从而再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提高我们的做事效率——虽然颇有一股精神胜利法的味道。 但约翰·佩里同时在书里说,这种结构性拖延可以用来战拖,比如按照事情的重要程度制作任务清单。因为爱拖延的家伙们往往喜欢做些略微有点用处的事情,去逃避那些重要的事件。 所以我们可以自个儿骗自己,把那些看似非常重要而且看似有具体deadline的事务放在清单最上面,用自欺欺人去对抗拖延,以毒攻毒。 而且拖延还给我们一种我们并没有被控制的感觉,比如当你终于坐下制作PPT的时候,你的上司突然让你做某件不想做的事,那拖延就是非常好的武器。 对生活来说,拖延实质上是一个过滤器,你之所以要拖延,是因为你的潜意识在告诉你:这件事情不是我喜欢的,或者这件事其实并没有那么着急。毕竟被偏爱有恃无恐,真正重要而且紧迫的任务可没多少人敢选择拖延。 当这些紧迫而重要的任务逼近deadline,我们就只能背水一战,集中精力将其解决,这样当你回首往事,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抱憾终生,反而还会惊喜的发现,虽然没有梦想中的那么圆满完成,但之前还过得去,而且还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所以说,拖延是一种生活方式,就看你怎么看待和利用。比如我的大学老师,他的本职工作明明是科研和授课。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四):一份不一样的任务清单搞定拖延

  “下周就是毕业论文的截止交稿时间了,可还只写了五百字的开头,怎么办?这一周什么活动都取消,天天图书馆吧......”

  “年初定了目标,今年要读完100本书,可一年已经过去一半,10本都还没读完......”

  “这个报表整理起来怎么这么麻烦,实在是不想看了,去刷会朋友圈吧.....”

  “编辑要的书稿,已经催了两回了,还在腆着脸求饶:再等一周,就一周。其实也不是没写,就是觉得写得不够好,还想再改改......”

  类似的情形是不是很熟悉,任务清理单里的事情,总有那么几件是迟迟没完成的,总要拖到最后的deadline。不可避免地,也有很多机会因为拖延而丢失,你对此后悔莫及,总想着下一次一定要改掉拖延的坏习惯。于是,你开始看很多关于克服拖延症的书,学时间管理,用番茄工作法,分四象限列任务清单,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拖延,似乎并不是那么容易克服,最后陷入恶性循环:因拖延而焦虑,却又因焦虑而更加拖延。

  拖延有很多种,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将拖延分为:期限拖延、个人事务拖延、简单拖延和复杂拖延四种类型,其中,最难以克服的是复杂拖延症,因为它常常伴随有完美主义情绪、自我否认情绪,不是简单地靠行动、毅力可以搞定的,而是需要先搞定拖延的心魔。所以,在《拖拉一点也无妨》一书中,作者约翰·佩里是反其道而行之,他给出的方法是:结构化拖延法。

  重新整理任务清单优先级

  把自己想要完成的事列一个优先级清单, 把那些看起来很重要有明确时间要求的任务摆在最醒目最开始的位置 (但实际可能没那么重要和紧急),其它值得要做的事(它其实可能更重要,只是你要假装它不那么重要), 放在备选位置。于是完成后边的这些任务,就变成避免去做清单中最上方任务的一种手段总结起来就是,因为有“重要的事”作为拖延的靶子,“不那么重要的事”就成为拖延“重要的事”后的第一选择,最后总是有事情被完成了。

  比如:约翰·佩里的优先级清单里有一项任务是要给一本语言哲学著作写一篇点评文章,这东西本该11个月前就要写好的,可佩里就是不想动笔,为了不去写它,佩里完成了任务清单之后的无数重要事务。

  结构化拖延法其实利用的是拖延者潜意识的心理:“我其实不是不想做事情,我只是不想做这件事而已”,“只要这项工作不是我这时本该做的事,不管工作量多大,我都能够完成”。这多少有点自欺欺人的味道,但拖延者就是这么的矫情。比如我的周末是这样的:按照100天阅读计划,今天上午是应该读完一本书的,可就是不想翻书。这时看到任务清单里还有购买的一个视频课程要学,那就先去学课程好了。半天下来效果不错,不仅把课程学完了还写了一篇总结,这样公众号推送的文章也有了。可其实这公众号文章昨天也是任务清单中最重要的事情,可就是不想写,就是写不出来。

  利用大脑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潜意识,通过重新设计任务清单,“重要任务”没完成,但“不那么重要”的任务都圆满完成了,这何尝不是“山不过来我过去”的智慧

  在任务清单中罗列那些不要做的事情

  《拖延心理学》一书里分析了复杂拖延症的心理,认为这类拖延症是因为对失败的恐惧而选择拖延。比如,总担心毕业论文质量不够好,想要做更多的准备始终停留在准备阶段;构想完成一篇完美的毕业论文后能获得的赞美荣誉,却一直停留在幻想中。这些所谓的“完美主义”者并非真正的完美主义,更多是因为现实中对自我的评价极低,才需要通过幻想获得心理的满足和安慰

  约翰·佩里的结构化拖延法首先让你看到:虽然你有拖延,但仍是完成了很多事情,从而减少愧疚和焦虑,提高自我评价,重获信心。同时还强调了一点,任务清单不仅要包括你需要做的事情,还应该罗列你不要做的事情。比如按照以往的习惯,你在阅读的时候可能十分钟就会去刷一次朋友圈,那么,你可以在任务清单里写上:一个小时不要刷朋友圈。当你做到了“不要做的事情”,并将任务清单这些曾经导致你拖延的麻烦一项项勾掉,很容易从中获得成就满足感

  约翰·佩里是斯坦福大学的一名哲学教授,这本关于拖延的小书是他无心插柳之举,他没想着给拖延一颗灵丹妙药,这也不是他的专长,所以他说:先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正视拖延,与拖延和平共处,然后再寻求改变。这给陷入愧疚情绪中不可自拔的拖延者一个释放压力很好的理由:拖延其实没那么可怕,反而是因拖延而来的焦虑更影响效率和幸福感。所以,拖拉一拉又怎样?只不过是换了一条到达终点路径而已。

  《拖拉一点也无妨》读后感(五):与拖延握手言和,也许你能成为高效能人士

  在一个晚上,佩里在电视上看了《当哈利遇见莎莉》,深深女主梅格·瑞安的演技折服。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上谷歌去搜索梅格·瑞安,看看哪些她主演的片子是自己还没有看过的。可是一旦上了网,找到了想找的东西,就很难就此罢手:他看到了梅格嫁给了丹尼斯·奎德,是奎德兄弟里的哪一个呢?于是去维基百科上搜丹尼斯·奎德。哦,是帅的那一个,早该猜到的嘛 。瞧哇,他父亲是吉恩·奥特里的堂兄弟,好久没想起吉恩·奥特里了,还记得他那首《风滚草》吗?真好听,不知道iTunes上有没有…如此下去,便会陷入网络黑洞,没完没了,最终将计划内的事情一再拖延。

  这样的情形你是不是觉得很熟悉?该故事是出自斯坦福大学哲学教授约翰·佩里在《拖延一点也无妨》一书中对自己一段心理的描述。不过幸运的是他利用该书中的一些方法很轻易的避开了这个黑洞。

  网络的发展,让拖延来的更容易一些,于是许多人很轻易的沉迷于网络而拖延了其他更重要更有意义的事情。战胜拖延的口号与相关课程也一再的刷屏朋友圈。参加过一次两次之后,你会发现彻底改变拖延很难,就像养成自律一样实在不易。既然正向思维行不通,何不反其道而行呢?

  一、认识结构化拖延

  你有听说过搞笑诺贝尔奖吗?约翰·佩里就曾因为提出结构化拖延这个概念,而得到了这个奖项。相比较于战胜拖延,这个概念是一种逆向思维。

  结构化拖延与懒惰型拖延存在关键区别:结构化拖延患者是为了逃避一些看似重要但没有时效性的任务,而去干一些实际更有意义具有时效性的任务。而懒惰型拖延则是两手一摊什么都不做。《拖延一点也无妨》则是能够安抚并鼓励结构化拖延患者的一剂良药。

  对于结构化拖延患者来说,制定任务清单的关键在于:要为优先级最高的位置选对任务。最理想的备选任务有两个特点:第一它看似有明确的截止日期,其实不然;第二它看似重要的不得了,其实不然。

  因此可以看出,结构化拖延患者应该避免通过尽可能的少向别人许诺,少给自己安排一些事情的方式来减少自己的内疚与失败。这样完全违背了结构化拖延者的天性,也破坏了他最重要的动力源泉。因为如果清单上只有最重要的事,那拖延者躲避这些的结果就只有一个:什么都不做。

  二、你需要一份任务清单

  任务清单,在很多场合都被提出,比如时间管理、好习惯的养成等。在此,列出一份任务清单,是你通过结构化拖延得到好处的关键一步。在《拖延一点也无妨》一书中,佩里教授针对该清单的特点,给了切实可行又很细分的建议。这些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方向。

将任务拆解成为你能很轻易完成的一项项小任务,通过在已完成的一个个小任务上刷刷的划上几笔带来的成就感,促使你去完成更多的任务。清单里应包括要做和不要做。我们习惯性的任务清单里都应该是将来要完成的任务,但是将尽量避免的一些行为作为一项要做的任务,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甚至更好的效果。提前完成待办清单。而不是在早晨闹钟响后再去想,不然就很容易再次陷入摁掉闹钟继续赖床的陷阱中。对了,摁掉闹钟继续赖床,也要作为一项不要做的任务放在清单中哦。

  拿文中开始的例子来说,佩里预见了他开始上网搜索梅格之后陷入的行为黑洞,然后他将这一件事情列入不要做清单。再加上待办清单,就比较容易的做成很多有意义的事情。

  虽然这些办法没法根治拖延的习惯,但这一类自我操纵的策略,能让做事拖沓的人变得高产高效起来。

  三、不必追求完美主义

  是先有的完美主义,还是先有的拖延呢?佩里认为是先有的完美主义。因为完美主义,导致你迟迟无法开始某件事情。但最后你不得不以一个潦草的想法开始你的这件事情,并且最终发现,完成得并不是那么糟糕。

  追求“完成”的人,时常能体会:“烂开始”带来了“好结束”;

  苛求“完美”的人,却往往发现:“好开始”带来了“烂结束”,甚至由于不开始最终导致错过deadline。

  所以,利用逆向思维,也许你可以试试一个“烂开始”呢?

  四、让节奏来唤起你的激情

  音乐可以用来渲染气氛,也可以用来治愈心情。音乐之所以有这种效果是因为它的强烈的节奏感,能激活身体里的各个细胞,使之处于应在的状态。如果你因为对一件庞大的事情感到棘手,你可以去挑选一首合适节拍的音乐,跟随着节拍开始愉快的开启第一步。但是要记得不要陷入疯狂找音乐的陷进哟。

  在此章中,佩里推荐了一首歌曲《找到节奏》(Get Rhytnm),介绍歌里唱的擦皮鞋的小男孩对黑衣男子说,郁闷的时候就打打拍子,欢快的节奏会赶走烦恼。当我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我特别想打开手机,寻找这首歌。但我结合本书之前的内容,预见到这样就会陷入到无限找歌听歌的黑洞中。于是我决定把它放在不要做清单。等到在吃饭的时候听这首歌,岂不更美妙?

  在最后,本书澄清了一个观点:结构化拖延和傲慢自大的拖延的区别在于结构化拖延者会预估一个最后期限,并不超过这个期限。

  该书目的并不是教我们如何战胜拖延,而是让那些结构化拖延者的自我感觉变得好一些。尽管你做事有点拖,但你在想方设法多做事。相比于那些描述拖延的症状、拖延的各种坏处,还有一堆一知半解的学术词汇带给你的焦虑,这篇萌萌哒高效拖延术也许更能对症下药呢。

  如果你此时正需要逃避一项你不想干的事情,就打开《拖延一点也无妨》来产生一场思想的共鸣,与拖延握手言和,去做一个高产的拖延者吧。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