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09-19 04:36: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精选10篇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是一本由【美】迈克尔•罗斯 苏茜•谢伦伯格著作中国长安出版社出版的245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01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一):搭建青春期儿子与父母沟通桥梁

  虽然我的儿子才不到5岁,现在还是个超级粘着妈妈的小尾巴,不过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光阴似箭,他很快就会长大,7、8年之后就会进入青春期。虽然现在他对我全然信任,无论有什么发现有什么感受都一定要和妈妈分享。但是随着时光流逝,他逐渐成长,也会有自己秘密有自己的心事有自己的朋友,甚至会和妈妈有一定的疏远。但是,我和孩子爸爸都想努力地成为和孩子能够做好朋友的父母,所以未雨绸缪,现在来看看这本写给青春期父母看的书,来学习学习美国的父母是怎么和青春期的儿子进行沟通的。

  众所周知,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发育进入一个特殊时期,因此相应地心理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正如书的封底用幽默小插画来写出的“青春期男孩的五大极端性”:极端的英雄崇拜、极端地回避父母、极端地迷恋某人但通常不会持续太久、极端的幽默,极端的精力充沛。其中我觉得最可怕的就是“极端地回避父母”,在孩子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其实他最需要的是父母长辈指导和帮助,可由于他又不愿意和父母沟通,那么未免会做错某些事情。那么,怎么走进青春期儿子的内心世界呢?这本书给出了答案

  全书一共15章,12万字。先从生理的角度说明青春期不同时期的男孩有什么样的变化和特点,然后比较特别的是第二章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来说明校园暴力、欺凌的问题,估计由于在美国的校园,这个问题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接着用4章来讲怎样和孩子沟通。然后有3章是讲青春期的性问题,其中专门用一章来讲同性恋的问题。所以这里要佩服美国人坦诚,虽然短短几十页不可能把同性恋的问题讲透,但是起码在孩子有疑惑的时候能够正确地和他沟通。书的最后几章继续就青春期男孩的情绪、父母的正确态度等等进行阐述总体来说,是比较实用的一本书,当然,其中有不少是基于美国的实际情况比如宗教等来说的。那么中国的父母不用照搬,学会方法灵活应用就好了。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二):洋“和尚”念洋“经”

  人类普通概况地分成两大类——男人和女人,以便能够在更广阔区域范围进行交往交流。然而,一旦交流的目标细微化并被设定为某一个主题以后,这种概况的分类标准所忽略的差异差别就会清晰地显现出来,共性和通用的实用价值就会越来越小,可以普遍推行的方法也就会越来越少。

  这本书就如此,作者期待与读者交流的目标被设定为男孩子青春期的变化与引导事实上,中美两国的青春期男孩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抛却文化背景不论,与本书密切两关的就有两大差别。

  首先,人种所决定的生理差别。作者所描写的男孩子身体变化以及因身体变化所产生的心理影响,都是美国的青少年男孩为对象的。因此,作者所描述的许多特征都是中国青少年男孩所不具有的(比如胸毛,中国的男孩应该是绝大多数不长这个东西的吧),由此而产生的心理特征想必也存在差别。

  其次,宗教信仰所决定的价值观差别。在这本书中作者屡屡提到《圣经》、基督以及《圣经》的教义,这是同类图书中极罕见的。这也是让我比较遗憾地方,难道把宗教信仰作为约束青少年的价值标准在美国很普遍吗?之前读过一本《男孩子成长的秘密》,也是一位美国人写的,这位美国人正巧也叫迈克尔,他在刚刚提到的那本里并没有提到宗教的问题。另外,个人阅读有限,权且存疑吧。不管怎么说,书中如此频繁使用《圣经》教义,让人有点无所适从。中国的青少年,除了极少数几个民族固定的宗教信仰之外,大多数的人只受一些儒家礼教思想的约束和影响,比如仁、孝、信、义等等。所以,因为宗教约束所产生的心理特征一定也存着差别。

  以上所说的这两个方面重大差别,必然会影响作者与读者的交流效果也就是说,这本书想要交给读者的东西被贴上了特殊的标签,至于读者能够接受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这就好比一个洋“和尚”在念洋“经”,虽说常言道“外来的和尚会念经”,但也不尽然,先不论经念得好坏关键还是要看“施主”想听什么经吧。一家之言,如此而已。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三):与男孩的沟通——读《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

  孩子,是上天赐予每一对父母的天使,至少在他们来到这世上的最初一段时间,对于父母来说,看着孩子的成长,心中会涌现出各种欣慰,各种快乐,他们的一言一行,牵动着父母的心。而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思指导下,孩子渐渐在成长的过程中,开始感受到父母的各种殷切期望,各种严苛对待,慢慢地,父母的心中因为多了对孩子的期望而开始变化,而孩子,在感受到父母的这种变化之后,也开始与父母渐渐疏远。

  相较于女孩而言,似乎男孩在整个成长过程中更需要让父母操心。男孩不像女孩,女孩属于情感型的人,在她们遇上一些事情的时候需要找人述说,找人安慰,所以通常,女孩会与母亲更为亲近。所以也常有“女儿是母亲贴心棉袄”的说法。可是,男孩不同于女孩,男孩从小就被教育为要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男子汉,教育他们事事都要自己扛,还告诉他们男儿有泪不轻弹等等。各种诸如此类的教育方式,让男孩在成长过程中迅速区别于女孩,他们遇上了什么麻烦不会主动与父母交流,他们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会去四处寻求帮助,他们总想着自己能够解决一切,总想着自己需要成熟空间

  可怜天下父母心,对于每对父母来说,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可谓呕心沥血,无论自己家中的孩子如何,在父母眼中都是那个最美最温柔的天使,可是当有一天开始,天使变得不愿与他们沟通了,变的不愿意将自己的内心历程告诉他们的时候,父母们便开始有些焦虑了。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这本书的名字取的应该是合乎父母的心情的,当父母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改如何解决便是这本书的作者想要告诉父母的。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书中的各种案例告诉父母们,当男孩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父母的时候,并不意味着他们想要远离父母,或是不需要父母的关爱,相反,他们在这个时候反而更需要父母的关爱,只是他们那个小小的心里让他们不能像女孩那样对父母撒娇然后将实情告知,而是通过一些比较叛逆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对于父母来说,如果在这个时候,能够细心观察男孩的变化,并且尊重地对待孩子,相信沟通应该就不会是什么难事了。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四):青春期男生是“魔鬼”?

  ——文/阳宝

  青春期对于女孩子来说,冲突起来往往没有男孩子那么明显,我指的这种冲突是内在的,女孩子生性敏感,而且跟母亲会有千丝万缕相似,很多时候妈妈会给予女生很多的成长指导,加之女孩子比同龄的男生要早熟一些,因此相对而言,青春期的男生似乎比女生更沉闷,更不愿意将自己的心事告诉任何人。

  尽管如此,但我们依旧看到大部分的孩子都能正常而顺利的度过青春期,作为当代的父母,陪孩子成长已经成为人经历中的必修课,如果我们知道我们的孩子在青春期将不会告诉我们哪些事情,我们是否更能深入理解孩子的成长密码?父母也经历过青春期,或深或浅的能感觉到曾经苦闷烦恼。正是因为我们小时候渴望父母给予我们更多的爱和关怀,所以我们才会把这份渴望延续到下一辈,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我们曾经没有得到的诸多缺失,这也是我会认真取阅这本书的目的之一。

  不论是国外还是在中国,孩子总是希望受到父母的关注和肯定,也更希望得来周围人的认可,但是青春期的男生,内心充满孤独恐惧,他们也很想如女生那般惊恐地发现青春期的种种不同并把这些“可怕”事件直接告诉给妈妈,但是男生不行,男生会觉得那样很没男子气概,男生更会觉得自己正在经历从男孩到男人的过程,认为要蜕变成真正的男子汉,就绝不能向人示弱,不能流露真情实感,应该把自己内心中最直接的想法忍住,而表现出一副像个男人的样子

  每个男生在青春期,因为身形已渐如成人般的强壮,然而心灵却依旧是个孩子,虽然他们自己不会承认,但渴望成长成真正的男人是这个时期的男生最希望做到的事情,他们不愿意再躲在妈妈怀里哭泣,那样会被同伴瞧不起;他们更不愿意让父母亲安排自己的一切,他们觉得他们已经长大了;男生们希望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间,希望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希望可以结识一些志同道合兄弟……而这些,都为将来的独立不断储蓄能量

  但是,父母必须告诉孩子真相:粗野、蛮力或对女性的征服并不是真正的男子气概。相反,一个男人之所以被人所认同,是因为他有担当,他有勇气去做自己,追求正直责任纯真美德……

  青春期男生是“魔鬼”?呵,当然不是!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五):让儿子吐露真言

  儿子刚刚经过了青春期,已到尾声想想这段时间,我与儿子之间的有碰撞,有默契,有战争,有笑语,有怨恨……真可谓酸甜苦辣,百味具尝。这期间,母亲与儿子关系变得紧张,变得微妙,留在记忆中是大多是他的逆反与我的无奈

  看《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情》,就是带着解决问题去读的。作为青春期男孩的母亲,我多想找到一剂良药,以解我之困惑啊。读这本书,有一种紧张感在周身围绕,读书的感觉都是与众不同的。为什么?就是因为儿子正处于青春期啊,我多想能把青春期的儿子调教的特别出色啊。

  困惑一直困扰着我,我希望儿子能在学业出人头地天下的母亲都想这样吧。可儿子却那么不喜欢学习,无奈中,我只好听之任之。随他去吧!可却往往不甘心。于是和儿子频频发生争执,每一次争执,我都恨得不得了,可过后,母性的温柔又让我一如既往地对儿子好。天下的父母都是如此吧,只有子女恨父母的,却很少有父母憎恨子女的。

  书中说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一些事情,对照我儿子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发现儿子初中具体初二的那一年,他的确不和我说什么,但因为我比较关注儿子,他所做的一些事情往往没过多久,我就已经知道了。知道后,我都能和他一起探讨。时间长了,他身上发生的事情,他总是在我不表现得过度关注的时候主动交代了。所以儿子长大后,我不能说他什么都告诉我,但大部分的事情还是会对我说。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父母我也算是很成功的吧。比如儿子处女朋友了,他会和我分享他的快乐,拥抱女孩了,吻她了,和女孩一起出去玩了,每一次,他都会藏不住地告诉我。我想,之所以他能跟我分享他的快乐,就是因为我的开明吧。他也常常这样表扬我,说:“老妈,你素质很高。”“老妈,同学说你开明。”“老妈,我们同学很羡慕我,因为我的妈妈好。”听到儿子的夸奖,我心里很高兴

  其实父母和子女之间出现代沟,不能完全埋怨孩子,想想我们做父母的,是不是完全把想法和意志强加在孩子身上了!如果我们能把孩子看做是一个鲜活个体,尊重他们,那么我们绝对能换回来等同的尊重。

  儿子马上就过青春期了,希望他能理性地走过他的人生。也希望他能一如既往地相信我这个做妈妈的。更希望我能在他以后的人生中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六):开启心锁,重识吾儿

  也许我们越来越多的家长会发现现在的孩子很难教育。尽管自己的一腔热血,满腔热情,可是真正能够从孩子身上收获到的反馈却是微乎其微。更为尴尬的是更多的时候,家长明明出自好心根本无法得到孩子们真实心声。如此的矛盾,却并不会阻碍家长们前赴后继般的努力------

  今天我刚读完了一本名为《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在这其中,身为一名家长的我深有感触。作为一本比较专业的家长育儿书籍,这里较为系统和集中地罗列并概述了有关于儿子们的秘密心思。儿子和女儿都有各自的特点和教养的切入点。而针对这本书籍,它则是在破解和道明如何教育好儿子的思路。这里的儿子,更可以集中在青春期的男孩们。尽管它或许不能说绝对地肯定达到效果,但是其中介绍的相关分析提示绝对值得家有儿子的家长们认真思索和钻研。

  个人以为作者很是客观,实际,真实地把握着教养儿子的相关要点。孩子不容易教导。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家长朋友们真的无计可施。我们需要做的其实更是需要深入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也许我们正在无奈地纠结于自己不是不想教,而是儿子不透露任何问题导致的无从教起。事实上,一如此书在最初所揭示的“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并不是他们不需要父母的帮助。相反的,这个时期的男孩们更需要父母的爱之教养。方法何在呢?对于青春期叛逆的男孩子们,我们想要了解并走入他们的内心深处话,更需要的是自己首先学会倾听儿子的心声。不要以为意味得要求和指示可以正确引导孩子。相反地,在换位思考的同时,家长才可以换个角度认识孩子的问题,重而真正地拿捏要点。一言堂式的教育方式早已经不再适用于现在这个年代的孩子们。我们家长在经历了自己曾经的青春叛逆期后,更应该懂得却会换个方式和方法来增进与儿子们的沟通。与其让孩子叛逆地和自己背叛,倒不如我们心平气和地走入孩子们的内心深处。

  读着这样的一本书,我们可以领略到育儿专家的独到见解。除此之外,我们更可以由此及彼地启发自我的教育新理念。认识家中男孩的秘密,找到开启他们心锁的密码之门,学会重新与儿子的正确沟通方式,协助男孩正确步入男子汉的第一步。迈步踏入男孩子的内心世界,我们家长朋友们也终将可以为自己孩子的健康成长助上一臂之力。也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不需要无谓地叹息并不知道孩子的真正问题所在而无所适从了。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七):学会与孩子们沟通的方法

  江山/文

  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时期,这算是人生最美好的阶段。每个人都曾经历和必须经历的过程,我们的青春期时代。相对于女生来讲,男生似乎在这个过程中更加容易迷失方向,寂寞的心充斥着孤独的眼神,所以,我们这些即将成为或正处于其中父母要特别重视。

  青春期,是一个生理过程。无论是声音身高还是胡须腋毛,都在男生的身体上发生着变化,容易产生的恐慌和疑问似乎比任何时候都要好奇这一切发生的原因。逐渐开始寻找答案,而并非等待父母的回应,下意识的对自己的身体感到新鲜,向往发育过程中自己的模样,不时与他人作出无厘头的比较。

  青春期,是一个性成熟的过程。书中把整个青春期的性成熟分为五个阶段,无论是男性荷尔蒙开始活跃的9至11岁,还是阴毛攀爬到腹部的18至19岁,这个过程给予了男生一个自主独立的想法与动力。他们开始习惯性地回避一些让自己尴尬的事情,但强烈的性欲让他们容易陷入困扰之中。他们很快地将自己封闭起来,性幻想开始蔓延至身体。而这个过渡时期,使连接着从前的孩童和将来的成人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其实青春期,更是一个思想成熟的过程。这本书的精华所在就是要告诉父母们学会如何与处在青春的孩子沟通的方式。因为,青春期是我们从孩子状态不断建构自我、成长为自主个体的时期。所以,青春期是个体生命的分水岭,在这边是孩子,走出去就成长为成年人。然而思想与心理都会在这个阶段埋下私密的隐患,这就需要父母与老师悉心的引导与解答。首先,要学会聆听,即使在我们的眼中孩子的话是那般荒诞无稽,也请要认真听孩子把他的想法讲完。

  在这个成熟的过程中,思想上的沟通会成为整个青春期的关键,是让孩子们走出困惑的唯一途径。我们要读懂,明白书中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到底是什么?让他们不再承爱身体与精神上的压抑,找回孩子在青春期的自信,自主地去面对因叛逆心理而不解的答案。

  与其说这是一本帮助青春期男孩走出成长过程中认识和行为误区的书,帮助父母建立与孩子们沟通渠道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本让父母们认识孩子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的思想成熟的书。青春期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过程,成长发育的过程,从童年到成年,从男生走向男人的过程。同样,对父母来讲,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陪同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抚育儿女最重要最费心的阶段。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八):儿子不告诉你你也不会问

  其实看这类关于家庭教育,甚至可以说关于“家长教育”的书看久了之后会火气很大,尤其是本身还是教育专业出身的人。每回看的过程中都会愤愤:都讲到这个程度了,就是只有扫盲班学历的人都能看懂了,你怎么能干得出来这种外头对人点头哈腰,回家对孩子宛如失足妇女站街被抓没捉到双的态度啊,你是不是人……如今心中恨多了,腹诽完了连仰天长叹升华一下格调的基本动作都懒得做,因为反正知道这个民族是死到临头都不知反省的。

  从专业性上来说,两位作者,迈克尔和苏茜都不是名头非常响的人,这本书中涉及到的教育理论也没有什么长足的进步或者足以令人拍案的表述,但胜在全面和青少年来信的描述(请不要跟我纠缠青少年的年龄界定,按联合国那什么组织界定特么五十岁都是青年,自己心里有数就成了),教育核心理论不算新也不算老,如果有读者看过这本书后觉得意犹未尽甚至发现自己还是可以看一点理论性的东西的,推荐区看看上海社科的《光有爱还不够》,一位法国儿童问题专家的著作,此书的作者同时也是知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在此有气无力的向那些心怀恶意随时准备歪曲真相的家长说一下:首先,精神分析不是精神病分析,其次: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所谓精神病,在大多数人所持的都是广域概念,就是非器质性的基本上都被归属在精神病范围内,举例来说大伙都要早上去倒垃圾你喜欢晚上倒,当然这肯定不是精神病,但有的人因为你不同就不高兴,非把你归属到精神病范畴内,你要生气帽子就会被扣的更严实。长此以往,你可能情绪上有严重波动,就会真的导致一些精神问题,当然没到裸奔的程度,但注意,你已经到了应接受心理咨询的阶段了。扯得有点远了,我的主要意思是,《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这本书中主要提到的青春期男孩——一些把一颗不成熟的脑袋扣在一个已近将要成熟的身体上的“小怪物”们,在这段心理生理上双重过渡的阶段中,不论是否有血缘关系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都显得尤为重要,此后男孩一生中对于师长、朋友、陌生人的态度,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基本上都将成型,他是强硬不近情理,还是软弱优柔寡断,或者成为一个能顶天立地独当一面又可以成功的实现自我。我无意于夸大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但天朝的家长在这方面要反省的实在太多,多说也是无益,唉,不过是什么让如今成为父母的当年的孩子一毕业就在编不肯读书呢,某些教育职能部门的用心何其险恶啊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九):青春期是最难沟通的《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

  青春期是最难沟通的《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

  孩子小时候什么都会和父母说,可是一进入青春期就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这时候每一个父母都会关心自己的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什么,都会担心自己的孩子可别出现难以控制的问题。可以这时候你直接去问,孩子肯定不会说,那么怎么去和青春期的孩子沟通交流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学习的问题。

  以前看过一本饶雪漫的书《那些不能告诉大人的事》,那是一本写给青春期女孩的书,进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可就不一样了,男孩和女孩想法也各不相同。他们面对的问题也不一样,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很有必要分成男孩和女孩来对待。

  想要了解青春期的孩子,就必须去观察他,看看他到底在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只有父母才最了解自己的孩子,所以无论有多少理论,我们都必须去密切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的一举一动,这样才能够做到真正的懂得自己的孩子。当然如果你不在孩子的身边,那么就更应该细心的留意和他在电话中的交流,从那些细节中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

  青春期的男孩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容易和别的男孩子发生冲突,欺负别人,或者被别人欺负,我在青春期的时候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书中的经验的确不错,父母的介入能够缓解这种冲突的痛苦和后果。

  书中介绍的“你要知道的八件事”也挺重要,青春期的男孩思维的八种特点,视觉而不是听觉,体验而不是挺别人讲,表面坚强但内心脆弱,希望倾述,渴望冒险,需要自己的空间,我不说可是在听你说,需要靠近上帝,除了最后这一条,基本上中国的男孩子也都是这种情况的。

  孩子在青春期最大的变化就是性的成熟,现在网络的普及,让性知识更容易获得,同时也让大量的色情信息让你防不胜防。所以如何应对,真的是父母们很头疼的事情,书中给出的几个建议还是值得让父母们思考的。

  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青春期男孩的父母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从书中去学习,也需要我们去观察了解我们的孩子,同时我们也要相信我们自己,有足够的智慧去应对孩子的青春期。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读后感(十):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书本会!

  随着儿子一步步的成长,身为母亲的我的担忧,也与日俱增了。

  作为一个婴儿,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天;到了儿童的时期,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他们最可依靠的山;但是到了青春期时,在孩子的心中,父母又是什么呢?

  《儿子不会告诉父母的事》,给儿子还未到青春期,或者儿子刚刚到了青春期的父母,一个很清晰的指导和分析,帮助我们,读懂这些孩子,走进他们的心灵。

  去年底,老公的大哥大嫂为他们的大儿子举行了隆重的“出花园”仪式,在我们这里,就是为十五岁的孩子庆祝他们成人的仪式,这意味着,从此他们就会被当做大人般看待了。因为以前我家没有为我举行过这样的仪式,每次外婆念叨我的时候,都会埋怨是因为没有给我“出花园”,才导致我这么长不大的样子。

  当然,出了花园的小侄子,至今也没有看到他变成大人,但脾气倒是大了不少。比如,自私、冲动、暴力……你会看到他在别人上洗手间的时候,拼命踢门,非要进去;你会看到他低着头,含糊不清的说话,耳朵塞着耳机,一手拿着IPHONE,一手拿着IPAD,腿上还放着电脑的在床上躺着;煮饭的大叔开玩笑的摸他的头时,他会暴跳如雷的破口大骂;他会和喜欢的女孩子打很长的电话;会有自己的朋友圈,锁着房门不许你进入……此前看到他与童年时截然不同的样子,我会觉得有点吓人,因为很担心自己的儿子也跟着他的脚步,但现在看完书,反而有种释然的感觉——原来,这就是青春期的男孩子啊。

  小侄子偶尔也会和我聊天,谈起他们学校的事情,谈起他的老师、同学,每当那个时候,我都会聚精会神的聆听和分析。虽然表面装作若无其事,但心里其实非常激动,因为,那不是时时刻刻都能把握到的他的内心世界。他也会抱怨自己的爸爸永远只会说:“儿子,好好读书,以后公司交给你管理!”,妈妈则一面是百般宠溺的无一不从,一面是强硬的不由分说的责备。

  我想,和他的交谈,除了希望对他起到一定的帮助以外,我也希望能在以后与青春期的儿子交流时,起到更好的借鉴作用。

  本书在谈及青春期男孩及心理指导时,非常具体、细腻,当然,我也感觉到其中的一些局限性——因为是美国作者说写的,所以内容上还是以美国孩子的生活习惯为主,包括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但是,剔去一些不合适的内容,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优秀的内容。

  个人感觉最喜欢的几大内容是:

  一、 剖析青春期男孩的心理特性,既不妖魔化,也不平面化;

  二、 引导父母以正确的方式和孩子进行沟通,达到能尽量理解他们的程度;

  三、 支持他们、信任他们、保护他们,努力成为他们坚强的后盾;

  四、 和他们分享成长的喜悦,分担痛苦;

  五、 引导他们正确理解性、爱情、婚姻,并远离毒品、烟草、酒、色情的诱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