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10篇

2018-09-25 03:0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10篇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心事》是一本由[法]茱莉娅·西萨 著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330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8-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一):随读随更

  读完序,感受有三 1 现在身边的人们在一些观点上基本是一致的,而当你去回看人类历史,会发现这种单调的观点只是社会现状影响的,我们受到了多大的蒙蔽呀,完全有更多的视角。现代社会总体上是进步和多元的,可是也存在着许多实际正常但却被人遗忘、现今作为禁忌而谈论的事物。 2 人性本身就是一个巨大有趣海洋探索无尽哪!学校教育真的让我们的眼界太窄了。 3 多思考想想自己问题的真正看法是如何的。有些事,你真的没有办法在身边的任何人身上得到启发,包括朋友。因为他们都是活在这个时代下的,每个人精神都多多少少走向了一些局限性或者说误区,你只能先靠自己,还有书籍。我们日常讨论事情分析问题,所采用的一些基本共识(比如嫉妒是可耻的)都存在漏洞,就很难借此发表真知灼见,更多只是轮回在时代背景下的鸡汤中,很多有潜力的人也因此错过了很多。为止叹惋。(洛)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二):从新认识嫉妒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往往把嫉妒当成一种无能为力自卑亦或是羡慕产生出来的怨恨,似乎从来没有没有一点是关于好的方面,大家也从不敢把嫉妒之心公之于众,总是把她藏在心里的最深处,默默的自己保守秘密,好像说出来就会让人嘲笑,看不起,让自己更加无地自容,即使是在豁达大度的人也不会轻易承认自己的嫉妒之心……

  然而今天看了一书籍之后或多或少的改变了一些我对嫉妒的看法,这本书就是法国著名历史学、人类学、古代研究员朱莉娅·西萨的作品《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本书由翻译郑园园翻译,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出版发行的图书。

  在《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书封面上赫然写着这样一段话:“如果让嫉妒不可言说,它就会永无消弭之日。它是欲望中的欲望,永不甘于称臣。”看到这就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所以迫不及待的想打开这本名叫《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来细细品读

  在读这本书《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本书的作者:朱莉娅·西萨(Giulia Sissa)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学、人类学、古代哲学研究员。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已经出版著作包括《性别与性》(sexe et sensualite)《古代性文化》(La culture erotique des Anciens),两本书均获得巨大成功。很是厉害了不起的一位女性

  本书《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主要讲述了关于欲望的秘密——嫉妒,是如何在世界文学历史长河中,从被尊崇到被遮掩再到被正视的过程。这种隐秘而看似羞耻情绪,实则点亮了个人类自我解放进程

  嫉妒在西方的古典史诗中,本是一种骄傲尊严,一种合理愤怒。但后世伦理标准转变了,嫉妒成为欲望和欢愉缺点。它是疑神疑鬼,它是多愁善感,它是竞争者之间狡猾的角力,也是掠夺者与受害者之间无耻的遮掩。它是不甘臣服悲情英雄,它是强烈本能与爱带来的忧虑,它是欲望中的欲望。

  嫉妒,它是不甘臣服的悲情,是强烈的本能与爱带来的忧虑。它是勇于表达真实欲望的英雄,是解放人性自我的火把。嫉妒在历史长河中,总是忽明忽暗,皆因它是一桩人们不愿公布于世的隐秘心事。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三):是时候正确看待嫉妒了!

  因为嫉妒, 美狄亚那样的智慧女神,也会因背叛前夫,燃起嗜血的暴怒,叫嚣杀戮...... 因为嫉妒, 奥赛罗那样骁勇的战士,也会因为狡猾的谗言,手刃自己的最爱,饮恨自尽...... 读了法国历史学家茱莉娅·西萨写的《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深思良久。 本书讲述了关于欲望的秘密——嫉妒,是如何在世界文学历史长河中,从被尊崇到被遮掩再到被正视的过程。这种隐秘而看似羞耻的情绪,实则点亮了个人类自我解放的进程。 嫉妒在西方的古典史诗中,本是一种骄傲的尊严,一种合理的愤怒。但后世的伦理标准转变了,嫉妒成为欲望和欢愉的缺点。它是疑神疑鬼,它是多愁善感,它是竞争者之间狡猾的角力,也是掠夺者与受害者之间无耻的遮掩。它是不甘臣服的悲情英雄,它是强烈的本能与爱带来的忧虑,它是欲望中的欲望。 拥有嫉妒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存在真实欲望并勇于表达的英雄。第一个可谓嫉妒代言人的当属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她成为嫉妒的开篇,向人们展示着她失去自信哀伤歇斯底里的残忍。后世,嫉妒成为欲望和欢愉的缺点,总是受到伦理学家批判指责,并被引申到受伤害者的身上。 在古希腊,承认痛苦并不低贱,恰恰是高贵的。正因如此,美狄亚,妒妇之最,承受着痛苦并沉溺其中:“因我在极大折磨中,我的心里满是痛苦。”说出精神上所受的折磨,意味着公布侮辱屈辱不公目的就是为了讨回对方感激之情,所以需要让人知道对方引起的破坏:首先是身体被蹂躏,双颊消瘦、“容颜异形”;其次是感知变得迟钝,不停喊叫、不修边幅;最后还有喋喋不休详细解释发生了什么,这人做了什么,好让曾经的旧时光赋予现在这个当下意义。 在现代,嫉妒又完全变成另外一件事。对现代人而言,嫉妒更多意味着与竞争对手的角力。嫉妒应该表达出来的愤怒面目全非,而唯一的情感所属成为“对一个有感知能力、思考能力、自主能力及自由对象所有权”。自此,嫉妒成为一场血脉偾张的对抗,这场斗争所引起的无意识的暴怒,只不过是滥用怒气的外在表达形式,并不能真的解决什么问题。这是多大的误解啊!对古人而言,嫉妒显示的是需要纠正背叛的错误,在我们这些现代恋人的眼里嫉妒却成了不可言说的失败、犯了政治性错误。不可以嫉妒,嫉妒也不可以说出来,更有甚之,连聆听我们的爱人说出嫉妒也是个禁忌。 通过茱莉娅·西萨这本书我们知道,嫉妒是正常的。越实际的人,越容易嫉妒。嫉妒只是一个事件,当他到来的时候,你会震惊。大多数情况下,嫉妒是有理由的。它并不像那些批评者所叫嚣的那样,是偏执狂的特征经历过嫉妒的人知道,恋人总是惶恐不安,因为他们,尤其是她们,很清楚他人欲望是流动的。爱情赐给我们智慧,让我们知道自己永远不能完全被理解。那么,现在正是时候,翻开《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来探索这个智慧的历史吧!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四):认识嫉妒 正视嫉妒

  嫉妒囊括了非常丰富、久远的哲学和文学意义。如果让嫉妒不可言说,它就会永无消弭之日。它是欲望中的欲望,永不甘于称臣。

  三联书店的编辑似乎特别喜欢“嫉妒”这个母题,十几年前曾出版了卡斯特的《羡慕与嫉妒:深层心理分析》、约瑟夫-爱泼斯坦的《嫉妒》,前者用精神分析法探讨嫉妒的心理起源,后者则展示了嫉妒的众多面目

  2018年,三联书店新出版了一本关于“嫉妒”母题的书——《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作者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学、人类学、古代哲学研究员茱莉娅-西撒。《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是三联书店精心打造的心理学丛书“知心书”系列第三辑中的一册,全书装帧精美,秉承了“知心书”系列无脸人的封面设计,那种一窥隐秘内心中最柔软部分触感,光捧在手中便心生美好

  茱莉娅-西撒用其广博专业知识,将一本心理学著作生生侃成了一部文学历史的哲学著作,陡增的阅读难度被文学历史中的人物故事冲淡,实是一股痛并快乐着的阅读体验。加之译者郑园园的优美文笔,硬生生令一本心理文学历史哲学书,散发出一股诗歌散文韵味——

爱情,时而让人冲上幸福的云霄,时而让人跌落到痛苦的深渊。而使人从狂喜激荡到悲痛、从信任摆渡到焦虑、从从容掉到绝望谷底的,往往正是——嫉妒。

  从古希腊对表达痛苦、愤怒的赞许(彼时还没有一个专用词来表达“嫉妒”),到斯多葛学派、塞内卡将嫉妒的情绪诠释恐怖残暴,从17世纪高乃依成功观众理解、同情嫉妒引发的义愤,到启蒙运动哲学家们变本加厉的指责,从贵族资产阶级仇恨让嫉妒成为众矢之的,到如今对正视嫉妒的奔走呐喊,茱莉娅-西撒用优美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在人类文明史中,嫉妒的历史演变不同时代对嫉妒的态度

  在茱莉娅-西撒的笔下,嫉妒一改往日不可言说的羞涩,似乎正散发出一种迷人的美。

  尽管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但在对嫉妒这件事上的态度,却是出奇统一。“对古人而言,嫉妒显示的是需要纠正背叛的错误,在我们这些现代人的眼里嫉妒却成了不可言说的失败、犯了政治性错误。”不可嫉妒,就算嫉妒也不能说出来,成为现代社会对个体要求

  而极度的压抑必将引发极度的反抗。在写这篇书评的前一晚,笔者所在的小县城闹市步行街上,发生一起情杀命案,朋友圈刷屏直播全城沸腾。年轻生命的逝去固然令人扼腕,而舆论中吃瓜群众表现出来的态度,又颇值得玩味——分手而已,聊表同情,万万不可嫉妒,即使伤心难过也要劝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至于像“美狄亚”式的愤怒下做出的任何过激举动,则必将遭人唾弃。于是对于感情受挫一方,申诉无门,除了提高自身涵养豁达处事,唯有默默忍受嫉妒的煎熬。

  嫉妒,真正成了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读后感(五):嫉妒,是一场情绪的历史观

  关于“嫉妒”,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对他人升职加薪的嫉妒、美貌才华的嫉妒、甚至生出健康聪明宝宝也要嫉妒……这世上只要有人的地方,嫉妒就少不了。不光现在社会,追溯历史,回到古代,那些朝廷官员间的弹劾、后宫嫔妃们的争宠,无不与嫉妒有着千丝万缕关联。我们可以用通俗词汇来形容“嫉妒”,叫“红眼病”,或者叫“眼红”,乍听这个词很生动,也很形象,甚至直接可用漫画来表现。我们知道,身体病理的外化,常常来自心理的变化。一个人看似心态明朗,但他的所作所为,常表现出愤怒、激动,甚至不讲情理,其实可以从中解读出他内心的欲望和贪婪。这个“红眼病”看似很简单症状,却是一个复杂病症,流于表面,而埋于心中,它无止无休,在人类发展的文化史中充当着极为重要角色。我们今天要推荐的这本书,就是由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学、人类学、古代哲学研究员,目前就职于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学者,茱莉娅·西萨写的这本《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她从心理研究层面帮我们解读了嫉妒情绪为何不可告人的真相

  首先,作者以美狄亚这个悲剧人物来引出嫉妒,指出“嫉妒”情绪在不同时期的变化,从而提出:过去人们看待嫉妒更注重其社会知觉也就是说,在社会知觉异常敏感环境下,人们隐藏嫉妒,就是因为虚荣心容忍不了这种嫉妒带来的羞耻感。作者开篇就用古希腊三大悲剧之一《美狄亚》来点题,从而带出“嫉妒,就是情欲的愤怒”的观点。美狄亚相当于妒妇的鼻祖,她是科奇斯岛会施法术公主,也是日神赫利俄斯的后裔,她爱上伊阿宋王子后与之成婚,但是伊阿宋不仅背叛了美狄亚,而且在众人面前羞辱了她,最后导致美狄亚为报复自己的丈夫,不惜杀死自己的孩子。和别的悲剧人物不同的是,美狄亚的嫉妒由“情欲之爱”引发。她主观表现出的愤怒将她引向灭亡,是悲剧,更是众人争论话题

  作者以嫉妒引出并诠释人类最强烈的情绪:愤怒。在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眼里,愤怒是一种美德。因为“一个从不生气的人,是不懂得自卫的人,而可以忍受流言毁谤或者不在意亲近的人,应该被当作奴隶对待。”从他的言辞中,我们不难发现,情绪会因时境变化像皮球一样弹跳起来,愤怒相当于人在遭受威逼利诱时的自卫能力,就像我们常言说的:大丈夫能屈能伸。屈并不是退缩的意思,而是以退为进,愤怒同样代表这层意思。在戏剧中,愤怒导向行为就是复仇,复仇作为展现一个女人极度的愤怒,它指向内心深处最隐秘的自尊和羞耻心理,因为情欲之事,无法言说。而作者认为,合宜地发怒才是美德,知道发怒的原因、冲着谁、何时何地,练就知性的情绪控制能力,才是值得尊重赞美的。她提到一位众所周知的英雄式人物:阿喀琉斯,也就是“特洛伊战争”的主角,当阿伽门农冒犯他后,阿喀琉斯克制住愤怒的情绪,甚至因为忧伤无心恋战。他这种情绪上的克制,非常符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观点。但是正像美狄亚这个人物,在不同剧作家笔下呈现的形象有所差别一样,哲学家们的观点也一直在更新

  塞内卡就不同意亚里士多德的看法,他认为,情感的净化需借助怜悯和惧怕两种情绪,所以在这里,作者提到两个派系,一是斯多葛学派,二是亚里士多德学派,二者的区别是:亚里士多德学派邀请我们在情绪平衡、理智、有益的情况下享受情绪,而斯多葛学派则觉得人应该迫使心灵的这些扰乱消失。

  其次,因为作者是女性,她在解读“嫉妒”的文化性时,更倾向从情欲关系来诠释,她提到的美狄亚被嫉妒点燃的N种演化,正好指出女性是对嫉妒情绪诠释的最佳人选,她们在婚姻和爱情的地位上,既依附于男性,又在受压迫时,从忍耐中突破自己的情绪极限。美狄亚的悲剧命运,指向男女情欲关系的不对等,婚姻的骤变,就是因为一方或双方情欲观念的变化,讲得直白些,婚姻的一纸契约关系,代表的是一对一的忠贞性关系,在不对等的两性关系中,很容易就爆发嫉妒和愤怒。这就不难想象,在我们古代封建皇权体制下,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表面上个个都屈服于身份阶级的划分,屈服于皇权礼制的驯化,但实际上被这种不平等的两性关系牵制,导致嫉妒丛生,愤怒爆发,从当代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中,我们不难发现矛盾的激发,始于欲望和自我保护的天性。

  事实上,法语中“嫉妒”这个词从古希腊语的“热诚”派生而来,后者含有竞争、对抗的意思。这层意思,在法语和其他现代语言中,则用“热心”这个词传承下来。嫉妒就是犯了“热心”过度的错误,或者说热心过度就是嫉妒的标识。

  书中提到三位法国大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德尼·狄德罗、司汤达,他们都深受17世纪英国哲学家托马斯·霍布斯的影响。霍布斯认为,人的本性取决于情感。他在文章《论人性》中提到重要一点:很多时候,是那些没有生命的事物让我们生气,这些事物并没有智慧,也不可能懂得如何藐视我们。这句话隐含了霍布斯对政治的探讨,但作者却有意避而不谈政治,而将话锋转向情欲关系。霍布斯提到一个例子,我想书写时,羽毛笔却根本不配合,还阻碍了我的书写,所以我很生气,并把它扔出窗外。所以当我们在爱情发生的时候,付出自己的爱,却得不到回应时,这种落差会让我们感觉到愤怒。

  最后,我们了解到,嫉妒在启蒙时期的哲学思想里,扮演着涉及财产竞争关系的角色。因此作者认为,嫉妒在现代社会表现出来的某种高尚的道德观点,实际上回归到粗糙而简单的“物化”状态,显得荒谬而可笑。这种情绪产生和历史性、地域性都不可分割,欠发达国家的社会文明中因嫉妒做出的举动残酷而野蛮,热带地区女性出生比例高于男性,一夫多妻现象催生制度约束,直接使人类的情欲关系变得物化。罗马法就建立在人和物品的区别之上,人不可转让,而物品可以被获取、拥有、买卖。这种荒诞而离奇的法规,实在让现代人看来啼笑皆非。

  法国作家司汤达认为爱情的核心就是嫉妒,他把观点融入在《红与黑》这部小说中,描述那个时代嫉妒怎样使人深陷爱河。男主角于连身份低微,作为木匠的儿子,他无法匹配侯爵女儿玛蒂尔德的爱情,就像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杰克,爱上千金小姐罗丝,被人们笑话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从一开始获得对方的爱恋,到交谈中了解对他人对玛蒂尔德的爱慕,于连的感情在撩拨中升级,心动变成独占之心,继而引发内心的焦灼和痛苦,正是因为这层嫉妒的作用,产生质疑和不确定性,也导致于连勇于去驯服高傲、挑衅权威和身份不对等。作者能从我们熟知的小说文体中,去将嫉妒如何影响爱并分裂出层次感,实际上有助于我们在阅读名著时,更容易把握人物心理,也更容易去效仿创作者的意图。这种抽象而普遍的情绪经过如此分析,更加具有说服力,也让我们对类似情杀新闻更具辨析能力。

  到了现代,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指出,所有的情欲关系不过是器官和性能力的互相使用。所有指向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行为,不管在他人身上或用自己身体,说得直白点,就是婚前性行为、通奸和手淫都是犯罪。这种荒诞而滑稽的规定,让男人和女人之间对性的享受变成犯罪,而对性的这种狭隘定义,也使得肉欲转变为物欲。所以黑格尔十分反对康德,认为他的婚姻社会契约论混淆概念,他认为,婚姻本质上是一夫一妻制,因为置身于于其中,便具有直接排他的单一性。直到马克思提出“人道主义者”的观点,法国有一对夫妻才出现在我们眼前:存在主义学者萨特和他太太西蒙娜·波伏娃,前者反对爱情用“占有”一词,后者却提出女性的“客体化”,衍生出女权主义思想的主要观点。康德说,性爱只会物化人,而西蒙娜·波伏娃则作出补充说,性爱物化女人。她的著作《第二性》在1949年出版,是法国女权主义的创始文本,让更多女人在“物化”的年代看清自己生存的实际状态。

  总而言之,作者的写作方向,是从美狄亚式的悲剧,迈向人类对爱的追求日益艺术化、开明化,她认为嫉妒因为历史性原因,羞于启齿,或是埋于心中,都是一种病态。她认为,因情欲问题引起的嫉妒,会产生压抑、痛苦的情绪,但只要真诚对待,平等对待男女之间的关系,那么“爱情与嫉妒共存”或“重新给爱情中的嫉妒赋予价值才有意义”。

  (更多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范典的文艺赏,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