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江湖丛谈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后感 >

江湖丛谈的读后感10篇

2018-09-29 04:40: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江湖丛谈的读后感10篇

  《江湖丛谈》是一本由连阔如 著 / 贾建国 连丽如 整理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459,特精心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江湖丛谈》读后感(一):真乃奇书也

  买这本书,也是巧合,最近我挺迷看一些描写江湖之类的书籍,但不是武侠小说,而是日常生活那类的江湖。

  此书很久了,也重版过几次,可是总觉得这书里的内容实在是太妙了。如我现在看到算卦相面,才知道这果然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仗,这些算卦的原来才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实在是太厉害了!

  其实知道这些所谓江湖术士是假的,可是在看过作者对这些个算命的解惑后,我才知道这是因何而假,而人们又是如何的上当受骗

  书还在看,这是一本难得的奇书和好书推荐

  《江湖丛谈》读后感(二):熏疼编辑

  这本书吖,编辑起来一定很辛苦,熏疼编辑哈哈哈。

  这本书内容非常有趣,让人大开眼界,但是,怎么讲,语音其实并不算很,尤其是很多春点,翻来覆去注音注释,眼花缭乱。读者都觉得眼花缭乱,别说编辑了。因为读者大可以一目十行地看,编辑却要一个字一个字地抠。读者不感兴趣就可以跳过,编辑却不能。这就头疼得很了。o(╥﹏╥)o

  觉得编辑的工作量一定很大,很不容易。这个工作量大不仅仅是因为几十万字,还因为,反正读者看看就知道了。

  对了,作者为了说真话又不被人报复,几次三番出现“我老云”和连阔如对话事实上老云就是连阔如,哈哈哈,自己和自己对话,淘气,淘气。(~ ̄▽ ̄)~

  《江湖丛谈》读后感(三):套路!都是套路!

引言临到长假,反正我是不出门的,可以抱着空调西瓜,刷刷电影看看书也挺好不是。好吧,其实连这个我恐怕也干不了,就是怕这一期再不写我可能就不想写了。这次主题,是“套路”。

  《江湖丛谈》读后感(四):沉浸于往日江湖

  我已经好久没有看过除了工具书和教科书之外的任何实体书了,这次也是因为网络上能搜集到的此书版本实在太差劲了,所以才忍痛花下七十元钱买下这本书。没想到的是,实体书拿到手令我异常满意。精装本装帧优美纸张上乘,拿在手里有些沉,放在桌子上读有一种很典雅愉悦感。相比Kindle的阅读,这种看得见的书更有一种阅读的“仪式感”,也更能让人沉浸在书中。

  回到内容上,这本书内容丰富无所不包。不仅仅可以了解到旧时所谓“老合”们的日常,也可通过书中描述的、现金已经消失的“估衣行”、“皮门”、“彩门”、“金点”等等行当,来了解到旧时中国民生的种种。这种“描述”并非是后来人凭借书本记载和自行想象来杜撰出的江湖生活,而是真真正正经历过那个年代,确确实实在“江湖”中打拼过的“老合”的回顾。读起来仿佛顺着连先生文笔,回到了那个旧时的岁月,进入到那些江湖人的日常之中。合上书的时候,真是像穿越时空再回来一般。

  之前在学校上过一门传播学的课程老师讲过今日的人们因为网络碎片化的信息输入的影响吸收信息时,能够集中精力时间只有五分钟左右。所以沉浸式阅读的体验在今日时很难得的。在此提醒各位一句,买书还是买精装本的书籍,哪怕贵些,如果简装本的书,还不如看kindle版方便些呢。

  《江湖丛谈》读后感(五):《江湖丛谈》个人短评

  《江湖丛谈》,连阔如著,贾建国 连丽如整理,中华书局,2012年1月第1版,斩!(对此书产生兴趣,是从听郭德纲的相声开始的。郭在一些段子中就有意无意渗透了江湖艺人的一些文化背景。比如张文顺为其捧哏的《西征梦》里,郭说到“老合”,老头就翻出这是旧时候江湖艺人的称呼。后来于谦捧的《西征梦》,老郭就把它调侃为“老得维持世界和平”了;又如老郭也曾说过相声演员前后棚的手段,如何“圆粘子”(吸引观众),如何要“头道杵”“二道杵”(要钱)等等;再如某些段子里,老郭跟谦哥连道“辛苦”,这也是江湖艺人的做派。凡此种种,读了此书后,有些东西就了解得更深了。当然本书讲的不只是相声门,连阔如老先生作为旧时艺人,云游广泛,书中披露了江湖上蜂麻燕雀(群骗)的手段,以及金(算卦相面)皮(卖药)彩(变戏法)挂(打把式卖艺)评(说评书)团(说相声)调(骗局)柳(唱大鼓)这八门(即五花八门中的八门)的不少内幕,堪称旧时江湖艺人的万象图,也算得上打假宝典。连先生煞费苦心揭露这些,其实也是告诫世人,莫要贪小便宜天下没有不劳而获事情。如若不贪便宜,便不易受骗。因为时至今日,有些骗术还是换汤不换药的,值得人们警惕。现如今有些相声、曲艺爱好者动辄就蹦出几个半熟不熟的春点,大都就是从此书中看来的。比如说起“十三簧”的技巧,多是从此书中得来的,真要问起有哪些簧,也没人说得全——因为原书里就没写全。没学过江湖人的手艺,倒染上了江湖人的习气。听他们不入流的胡侃,倒不如看看本书。本书语言平实,春点极多,写法直白叙述详细,也没什么特别晦涩不可见人的地方。昔年团结出版社出了一套“万象书库”系列,里边有一本《民间骗子故事》,书中不少的骗法就和本书中的很像,但还有不少内容比本书残酷得多,比如采生折割,乃是丧尽天良泯灭人性做法。)

  《江湖丛谈》读后感(六):抛了旧习,断了传承,我们这代人的身上和骨子里还有什么

  清末民初,那时候还有旧习气,所谓旧制的束缚,不外乎“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大环境下是为维护阶级而产生的封建制,平头百姓社会里,有江湖,也有规有矩。它在制度的圈里,却也在制度的圈外。

  旧时的江湖人,“宁舍一锭金,不露一点春”老合们是恪守着规矩的。金、皮、彩、挂、评、团、调、柳,每门有每门的规矩,即使挑着担子剃头的,没有门户,上街做买卖,若是被门里人盘道,调侃答不上来,能把挑子留下,做不成买卖,那人也无话说。

  江湖人又是重义的,汤瞎子和田瘸子联穴说相声,田早死,留下老父无人孝养,汤瞎子念与他搭档义气,先是给田瘸子办了丧仪,事后还每日给他那老父送些钱财;说评书的王傑魁品行正直老实作艺。一次在书馆说书,被一群太监挑眼,忍气离了书馆。田岚云本是官吏出身,身上有功夫,后拜入评书门,他向敬重王傑魁,事后托人把自己介绍到那书馆,把那群太监足足骂了两月。

  早年的曲艺是一家子,相声门,台上无大小,艺人们总爱相互“砸挂”。一次唱单弦的荣剑尘与说相声的张寿臣同台,荣在前一场,唱完《翠屏山》又加了四句流水板“石秀杀嫂潘巧云,可惜跑了奸夫这个人,你若问他是哪一个,着就是马上上场的张寿臣。”张爷上场也不慌忙,垫补讲自己收到了请帖,写的是“某年某月某日,本人寿辰,敬请光临。”捧哏的陶湘如搭一句“这不是挺好,没什么问题啊”张爷接道“这是他的诞辰,如果是他爸爸过生日,应该写“家父寿辰”,他本人过生日,应该写“贱辰”,这里有区别,记住,他是贱辰,他爸爸才是寿辰呐”

  艺人做艺是供人娱乐,尽管是早入园子戏曲,都归为下九流,社会地位低贱。但“平地抠饼,对面拿贼”,江湖人都是凭能耐吃饭,骨子里有气节。中国纵有前年文化,时过境迁,断了传承,身上的东西省了,骨子里的东西丢了,或是使然,亦是嗟然。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