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向日葵不开的夏天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的读后感10篇

2018-10-07 03:23: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的读后感10篇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是一本由道尾秀介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48,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一):第二遍会更好看的书

  初读完,有种受骗的感觉,因为他的诡计,他的动机,它的情节设计的确算不上高明,并且带有和这本书文字相同可笑荒诞感。整个故事有些平淡,连结局出人意料都有一种受骗上当的感受

  对这本书,初读的评分,我一定是给不到4分的。

  但是,把结局带入书中,重读却另有一番感觉。我要说,这不是一本好看的推理小说,不是一本高超巧妙的推理小说,但是一本耐读的小说。

  在重读的时候,带着谜底以一个新的角度,才发现作者构思巧妙。实在是一环扣一环,读起来非常有乐趣,好像被作者带着一点点看他的思路,非常有趣

  到最后,我还是觉得这是一本又去耐读的书,但并不是一个巧妙的推理侦探小说。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二):你相信投胎转世吗?

  情节与众不同,结尾出人意料,死去的妹妹投胎成蜥蜴,所婆婆是一只猫,s君投胎。。。s君的恐怖嗜好,所婆婆的特异能力,有同性取向班主任,有童年阴影s君邻居老爷爷,10具尸体,9具是动物的,s君的欺骗。。

  quot; 我看见了。  

  一切都只在一瞬间。S君在风中飘然经过教室的窗外。从左到右。这可是教学楼的二楼啊!S君穿着灰色的T恤衫,深茶色的短裤,那小身体好像是一张纸片,被风吹着在空中快速飞舞。经过教室窗子时,S君瞪大眼睛,紧盯着教室中的一切,满脸的孤寂——   可转瞬间,S君就飞走了。   我站起身来,脸贴着窗玻璃,凝视着S君飞去的方向。可是S君已经踪迹全无,只有狂风吹起校园的尘沙,寂寞地飞舞着。"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三):阳光下的黑暗

  整本书都在围绕转世,究竟人死之后会不会转世,转世之后会变成什么?谁知道呢。

  夏虫不可语冰,我从来没有书中人物经历自然无法体会那种把人逼上死路是不是很有快感。但是书中S君说的很正确,其实人都是一样的,都有邪恶残忍的时候,只是有时候自己没有发现罢了。

  其实一开始我就怀疑,为什么道夫的妹妹美香才三岁,说话语气俨然就是一个小大人,而且三岁就可以和哥哥四处奔走,刚开始看我只觉得这可能是作者故意的夸大,但是看到后来才发现原来美香不过是美香,很特别的美香。

  看到书的最后,我觉得内容故事性,还是逻辑性都不足作为这本书的精华所在。最精华的应该是人性。作为孩子家长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人生必修课

  另外让我记忆犹新的是S君的那篇作文——《邪恶的国王》,国王吃掉给囚徒希望,然后吃掉他们的希望,虽然很残忍,但是寓意很深。可能这就是精华所在。

  这本书总体来说很不错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四):這是新版確認封面嗎?

  跟文春的狄原浩『ひまわり事件』構圖幾乎相同,

  就是鏡像左右倒過來而已......這樣的封面插畫太偷懶了吧....

  http://www.amazon.co.jp/%E3%81%B2%E3%81%BE%E3%82%8F%E3%82%8A%E4%BA%8B%E4%BB%B6-%E8%8D%BB%E5%8E%9F-%E6%B5%A9/dp/4163286403/ref=sr_1_4?s=books&ie=UTF8&qid=1320035708&sr=1-4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五):向日葵の咲かない夏

  拖了一个多月才读完的一本书。读完之后感想复杂,虽然最后几十页一气呵成,令人手难释卷,其实结局对我而言却很难说是big shock或令我感到悲伤。许是乙一的书读多了,这种程度凄惨命运实在难以再打动我。而基于认知障碍形成叙述诡计,无论战前的梦野久作还是平成新时代的绫辻行人,都曾经屡试不爽,更不用说故事架构明显高出一筹的乙一或京极也都在各自的成名作中尝试过这种手段。因此,这种叙述诡计对我而言既没有令我拍案叫绝,也不会坐呼坑爹,简言之,这是一部会令我产生印象却无法令我为之触动作品

  好奇地查了一下相关资讯,2009年11月期的《周刊新潮》上登过一则对那起有名的英语女教师人事凶手的记述,那位嫌疑人在被捕时,随身包中便携带着这本书的文库本。这或许是对这部难以归类的小说的最好注脚。

  最后说一下“无法归类”。是的,这部作品很难被看作是推理小说,但若说是SF也显然言过其实。京极有更多无法归类的作品,但从谜底揭晓的一刹那来看,或许还可以将之归入推理或悬疑。而这部作品,或许连这种不得已而求其次的方式都不可得。

  (2013.3.12-2013.5.6读完)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六):★★★

  不太成功的叙述性诡计

  300多页太长了,200页足矣~~~

  刚开始看就觉得妹妹是幻觉,因为看头明明说妹妹已经死了吗,蜘蛛当然就一定是幻觉了,后面的所婆婆没猜出来,以小学生视角失败,前面关于老师的推测居然是彻底的误导的,真是坑爹啊!!!S君自杀的原因也很雷人啊!!!隅田是鲜花,怎么没有一点暗示啊!!!

  什么发现香皂能证明是自杀,没发现香皂就是谋杀的,看的头大,太绕人了!!!

  为什么S君有那么多张的地图???

  为了所婆婆有必要杀死老爷爷吗?反正是S君是自杀的!

  道夫的来历

  道尾秀介,日本推理届最受瞩目的超大型新人。1975年生于日本东京都,目前居住在埼玉县。笔名中的姓氏道尾来源著名作家都筑道夫,秀介才是其本名。

  我发现S君死尸→尸体消失→怀疑、跟踪老师→排除老师→老爷爷发现S君杀死小动物→S君把杀死小动物的地图给老爷爷→S君将自杀的信息告诉老爷爷→老爷爷藏尸(香皂也消失所以警察认为是谋杀)→老爷爷杀死所婆婆→不让警察发现S君是杀死小动物的凶手+《对性爱审判》→制造他杀假象→狗把尸体拖回来→我杀死老爷爷→制造老爷爷是杀死小动物和S君的凶手假象(老爷爷家有地图)→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七):让我震撼的不是最后的结局

  读日本的小说,总是会有一种诡异的感觉,感觉里面的人物性格都扭曲得厉害,就算是读《文学少女》这样的轻小说,也会对里面的人物性格感到匪夷所思。之前看过不少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印象最深的是《白夜行》,立面营造的那种诡异的感觉,把人性的罪恶揭露得淋漓尽致,而那里的真相就是孩子犯下的罪恶,从此就只能生活黑夜之中。

  再读到这本《向日葵不开的夏天》,一开始是被那封面的向日葵吸引,让人想起梵高的那幅画。可是,这是一本推理小说,第一人称的推理小说。全书给我震撼最大的不是最后的真相,不是结局,而是两个点,一个是其中S君写的那篇作文《国王的邪恶》,看到作文的结局时候,就有一种恐怖感油然而生,冻得手脚冰凉。我们小学的时候,写的作文周记都是什么样的幼稚的内容?而这篇作文,写的又是怎样的人性与罪恶?第二个点,是道夫把S君给美香吃的时候,美香张口了。短短的几句话,却让我毛骨悚然,纵然最后知道了“美香”是个什么样的“美香”,也挽回不了当时看到的心情

  到了结局处,我已经分不清楚什么是幻想,什么是真实。据说《哆啦A梦》的结局可能是所有的一切都是大雄的幻想,让人不得不扼腕长叹。而本书把犯罪的人物设定为孩子,的确会产生一种十分恐怖的氛围。孩子,终究还是孩子,而如今,真正天真的孩子又能有多少?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八):那年夏天,十岁的你

  一切的开端都源于那年,想给妈妈的一个惊喜而已,却害死了尚未出世的妹妹。自此之后,为了逃避现实幻想着那只蜥蜴就是转世后的妹妹,日子天天的继续,妹妹也一天天的在长大,在道夫心里,三岁的美香,已然是个小大人了。可妈妈对他的厌恶却丝毫没有减少,在她心里,美香就是那个洋娃娃

  班里的S君死后,转世成了一只蜘蛛,于是,再一次,为了逃避自己犯下的错误。开始与幻想对话,揪出杀人凶手,真相便开始浮出水面虐待动物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杀死了泰造只是为了坚信并逃避,S君的死不是他的错。。

  于是,老爷爷也转世了,以这种方式诰诫他,现实就是现实,再怎么逃避都逃不出内心的煎熬。

  是的,每个人都有想要隐藏、想要忘记的事。没有人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认可接受,所以,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活在自己编造的故事里,一边幻想着一边活着,后悔的想当没发生过,不想看到的就当没看到。可它们一直都鲜活存在记忆里,越想忘记越会不停地浮现,直到黑暗吞噬自己,毁灭自己。

  最后的最后,所有真实,缓缓道来。 一个悲伤的故事拉下帷幕,在道夫的幻想里,是那么的渴望着一个幸福家庭。灯下孤单影子在不断地告诉自己,没事的。。

  是的,道夫,请勇敢的活下去!!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九):迷失陌生世界

  看到全书的倒数第二章,开始懵逼,之前的99%的疑点都解决了,结果发现剩下的1%把前面的都颠覆了。

  大脑短路没等到自己思考,就刷了刷豆瓣的评论,十分认同最高票的评论把一切归结于道夫的"逃避"(至于他的姓氏叫摩耶应该也暗含作者留下给我们思考的关于佛生转世之类的线索吧),遂不详述整个事情的来龙去脉

  的确有很多个平行世界。但没有薛定谔的猫那么玄奥。也就是说,有部分人只待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显然,更安稳舒适。大部分人的小世界与小世界之间不能兼容。无数个小世界并存于一个狭隘客观大世界里就必然碰撞与磨损,而唯一能使自己的小世界安稳运行办法是用自己的逻辑强行捋清“客观事实”,最终让自己的世界强于表观世界,脱离客观大世界。

  妈妈的世界里,美香三岁了听话乖巧喜爱哆来咪宝贝的一切系列物品满足她的一切需求是我给她的补偿儿子蠢是个撒谎精对他漠不关心是对他的惩罚让他好好反省吧。爸爸的世界里,老婆自从失去女儿后很受伤把玩偶当女儿失心疯但看在还能正常生活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她就尽量避免和她争执至于儿子被妻子漠视就没办法了至少要维护家庭的“和谐”最重要。道夫的世界里,S君其实就是被我无心的话害死的为了不让自己崩溃必须另寻一个凶手而虚构的S君又能从客观的角度帮我圆满逻辑的漏洞,而在一步步的发现中,自身逻辑平衡却被一次次的打破,理智告诉自己这个谎不能圆起来了于是在老爷爷的质问下最终还是趋于崩溃。

  正如作者笔下借老爷爷的转世说的“不仅仅是我,每个人不都是活在自己编的故事里吗?而且那些故事不就是为了隐藏些什么、忘记些什么吗?”

  崩溃下道夫的告白:“大家都一样。不仅是我。没有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认可,全部接受。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失败的全都后悔,无法挽回的全都想挽回,要是这样那人就没法活下去了。所以所有人都在编故事。昨天做了那个,今天要做这个。就这么一边幻想着一边活着。不想看到的就当做没看到,想看到的就拼命去记住,所有人都是这样。我只是做了和其他人一样的事情。不仅是我。所有人都一样!”

  悲哀的是,不想看到的可以无视,但拼命记住的终究还是会被忘记。

  《向日葵不开的夏天》读后感(十):别把自己囚禁在自己的故事中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高一的时候,当时本书的名字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22岁,大学即将毕业,重新拿起这本书,终于读完。

  这是一部听起来很唯美,但书中的内容却大大超乎你想象的小说,

  这是一部过程让你觉得压抑,甚至变态,而结尾却直击你内心,促使你去思考人性的小说。

  或许,这本小说谈不上完美,或许,如果你无法带着一种开放心态阅读,那么这本小说或许会变成你眼里的变态小说。

  267:我突然间想起那天我要往装着S君的瓶子里放络新妇大蜘蛛的事情来。那时我觉得自己有点明白了人为什么有时候很想做一些残忍的事情。什么都干不好的时候,感到自己不被别人理解的时候,人就会做一些平时根本无法想象的残忍的事情。这是我自己的亲身体验

  有时候,我们总是盲目自信,以为自己无所不能,以为自己不会失败。结果,当失败来临的时候,我们暴露出自己真实的样子。我们在追求梦想道路上,往往都只看到了如何去成功的那一面,却忽视了当失败真正来临时,我们如何去面对。有时候,我们做一些事,不被人理解,我们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我们坚持特立独行。我们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可是,在这背后,我们又为自己承受了多少压力。当我们坚持自己的选择时,结果身边每个人都告诉你:“别做了,别坚持了,你不行的,还有更好的选择。”

  325:不仅仅是我,每个不都是活在自己编的故事里吗?而且那故事不就是为了隐藏些什么吗?忘记些什么吗?

  326:大家都一样。不仅是我。没有人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全部认可,全部接受。根本就没有那样的人。失败的全部后悔,无法挽回的全部都想挽回,要是这样那人没法活下去了。所以所有人都在编故事。昨天做了那个,今天要做这个。就这么一直幻想着一边活着。不想看到的就当没看到,想看的就拼命去记住,所有人都都是这样。

  有时候,我们会说,人生是由一个个故事组成,可是,我们究竟是在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还是用故事在紧闭自己呢?我想我们很多时候都成了后者。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