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虞美人草读后感精选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虞美人草读后感精选10篇

2018-10-09 04:0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虞美人草读后感精选10篇

  《虞美人草》是一本由夏目漱石著作,金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5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虞美人草》读后感(一):书评题目再定

  书摘

  京城春色易作诗,七条横贯至一条,柳色如烟亦似雾,窥探白布温水,数尽高野川河滩,遥遥路沿北蜿蜒,前行约走二里余,山自左右迫眼前,脚下流水潺湲声,转个弯,拐个角,或此方,或彼方,曲曲弯弯荡余音。山中春意渐阑珊,春至山顶残雪寒,高松峰峦脚跟下,一条阴暗羊肠路,大原女爬坡迎面来。你也来。京城的春天向老牛撒尿拖着走,既长且安静

  《虞美人草》读后感(二):美却不能苟同

  本书是隔了一段时间 分两半才看完的 前半段的华丽繁复想起了古都的前半段 对山水文化植物建筑描写每一句得需仔细揣摩 后半段从对话起 可以说是又惊又喜 其实我可能预测到了虞美人草的结局 却又从小野的虚荣面读到了自己内心期望是美而同乐的结局 文后对道义生死解读 我不苟同 能说这本书 美 却不想认同 生死的所谓鞭笞人性效果

  《虞美人草》读后感(三):六个人爱情

  日本文学能让我看的下去的一直只有悬疑曾经源氏物语是唯一的意外,现在又多了一本虞美人草。淡淡的却晦涩文字让我花了很久看了前面一小部分,也许是无聊,也许是兴致所致,又用了一个下午一口气看完剩下的。我曾以为在现实社会,小野入赘甲野娶糸子合情亦合理,所有人皆大欢喜(当然夜子不这么想),两个文艺虚伪青年,一个我执一个为了利益甘愿跪舔,甚至在他们身上我看到自己虚伪的影子羡慕糸子的单纯不谙世事还有一个宠着自己的哥哥,后来发现自己不过是浅井,作为一个局外人冷冷的看着他们的悲欢离合。想不通孤堂老师为何执意将小夜子嫁给小野,甚至在看清小野真实面目之后仍是接受了他的道歉,小野这种追求财富地位男人绝不是小夜子能压的住的,在孤堂老师仙逝之后甚至之前,估计就会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吧?就为了他的才华?这个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怀才不遇。甲野太理想小野太现实,倒是宗近,单纯有学问待人真诚,当然,藤尾那种漂亮孤傲女子肯定看不上的。我怜悯的却是藤尾,虚伪也好自尊也好被人击的粉碎,高傲也好有资本也好刚烈也好被逼也好难逃一死,那群作者笔下或单纯没有恶意的宗近或终日蝇营狗苟为了点遗产费尽心机的谜女在最后直接间接的逼死了这个美丽心高气傲的女子。倒有点像张爱玲笔下的七巧,一代传一代的悲哀

  看完整本书映像最深的居然是这句“通常形容的正确会成为俗气,形容的不正确会成为诗,既无味又形容的不正确的——是哲学”深得我心

  《虞美人草》读后感(四):我没有找到百合

  因为《夏目漱石的百合》才去看夏目漱石的书,看他的书,一直在找书中出现的百合,然而没有找到,也许是我没留心。

  这本书在描写心理活动细微动作时候,堪称强迫症唯美主义泛滥,不可否认在看这些语句的时候,你真的会很累,可是对人物刻画委实深不见底,是透明的,你还不敢轻易否定他的正确性。所以我猜测先生写本书死了不少脑细胞……

  日本人无一例外喜欢描写植物、花草,这本书同样如此,题目叫做虞美人草,书中出现过一次,印象最深的是浅葱樱和竹子。令我迷离的还有和式庭院,就是“我执”和“谜女”家的房子结构是什么样子呢?

  虞美人草:罂粟草本植物名,初夏开花,花朵艳丽

  浅葱樱:正式名称“御衣黄”。花语:充满理智教养优美

  黄花败酱:形容的是小夜子

  连翘、辛夷、不知名野花……

  本书安排的结局最让我震惊,由此容忍了前面所有的细节描写;粗略地认为故事结构是很简单的三方乃至四方的爱情,但是因为那些纠葛语言刻画得太过于生动,让我更加慎重地去面对那些复杂灵魂我喜欢宗近兄妹,如果要安排一个人死亡,认为小野比较合适,可正因为小野不是真正深陷在爱情漩涡的人,所以才这样的吧?

  藤尾成了彻头彻尾的悲剧!那么造成她悲剧的因素是什么,才是留给我思考问题

  《虞美人草》读后感(五):我执强烈女人

  我执强烈的女人饮下虚荣的毒药与世长辞

  带着克里奥佩特拉女王般的骄傲,蔑视。却终归是一个浅薄,自我的幼稚的女人。

  她不是哲学家,没有办法做到甲野的超脱,看穿。更不是和宗近兄妹一般用真心面对世人,来让自己“活得更是一个人而非到临死时发现自己是一个狮子狗”。她只是一个沉浸在小野对自己的崇拜女性,被禁锢在闺房之中,骄傲地爱上像诗歌一样时髦现世的小野,深紫色蝴蝶结,未免不是一种强烈到极致情感

  藤尾,试想倘若与她见面,想来也会因她骄傲的气势而像小夜子一样战战兢兢,不敢直视,因为,像这样的女人,虚荣,自我,是生错了年代的人,在那个被西方文化冲击经济发展的日本,也是无法容忍这个骄傲的火焰会蔓延开来烧灼自己致死的虞美人的。也罢,现世这个追求勇敢自由物欲横流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属于她的。莫说藤尾看不上的认为无法相互理解的宗近,就连藤尾看上的小野,也只是个市侩之人,除了诗歌,他什么都不理解,怎么配得上。于是,在那个自以为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拜倒在自己膝下的人,统统都背叛了自己,这个我执强烈的女人,也只得饮下虚荣的毒药与世长辞了。这是她最好的归宿。正若作者所言,藤尾是个喜欢诗歌,时髦的人,但她没有道义,杀死她,也是书的最大的主旨。没有道义的女人,没有所追求的在这个物哀美的世界里的道义,没有人可以理解她,她始终太过浅薄,这就是一个我执强烈的女人最大的悲哀。

  就算是死,饮下的也只能是虚荣的毒药,唯有虚荣的毒药才配得上她,吧。

  .觉得书里,甲野与藤尾完全没有禁断之恋,该是电影矛盾点浅薄地集中到爱情与兄妹两人之上而已吧。也罢,电影的第一目的始终是票房,而书的第一目的却是陈述自己的思想看法,与向往的理想境界。两者的差别,造就了错愕的虞美人草。私下想来,书才是再好不过的了~

  《虞美人草》读后感(六):虞美人草笔记

  开篇两章对话体为主,生涩,有些支离破碎小说进入了叙事部分,有了流畅些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开始变得生动可读。结尾处虽略显仓促,但是非畅快。甲野和宗近的性格逐渐明朗,喜欢。略记文中精彩之处,日后慢慢补充

  谜(35页)

  “什么谜?”

  “不知道。这上面画着不明所以的东西,应该是个谜吧?”

  “不明所以的东西不能称之为谜,有含意的东西才是谜。”

  “不过,哲学家却认为不明所以的东西是个谜,都在绞尽脑汁思考。好像对着一盘疯子发明出的象棋残局研究得青筋毕露似的。”

  恍恍惚惚的文学家与愁眉苦脸的哲学家(44页)

  “他那个样子,任何时候都没办法学习。文学家都很轻佻,办不成事。”

  “这句话我听起来有点不舒服。你也不是稳重的人啊。”

  “我是说,一般文学家都沉醉在云霞中,整天恍恍惚惚,他们根本无意拨开云霞探求事物本质,所以不稳重。”

  “云霞醉鬼吗?那哲学家老是想东想西,一脸苦闷表情,应该是盐水醉鬼吗?”

  “像你这种爬比睿山竟然爬过头,直接爬到若狭的男人,应该是骤雨醉鬼。”

  “哈哈哈,每个都成了醉鬼,真好笑。”

  小野身世(50页)

  小野出生在阴处。有人甚至说他是私生子。他小时候上学时就经常被同学欺负,走到哪里都遭狗吠。

  愈是往后回顾,人生愈华丽(52页)

  大自然定律是先越过绚烂境地,再跨入平淡境界。往昔我们在被称为婴儿的那个时期人们给我们穿上红色娃娃服。大多数人都生长五彩缤纷浮世绘中,之后从四条流派的淡彩画逐渐老成炼达为云谷流派的水墨画,最后与棺材短暂亲热一番。回顾一生的话,不但有母亲、有姐姐、有糖果,也有鲤鱼旗。愈是往后回顾,人生愈华丽。

  没干劲的人生(66页)

  “人如果没干劲,连横躺的筷子也无法竖起。”

  交叉的世界(89页)

  “自己的世界与自己的世界交叉时,有人会切腹,自取灭亡。自己的世界与别人的世界交叉时,有时两个世界会同时崩溃甚至绽裂。”

  雅趣(104页)

  “此作者厌恶缺乏雅趣的对话。在猜疑不和阴暗的世界中,刻薄对话时一抹精彩⋯⋯不继续描述闲花素琴春色天下,必须罗列毫无韵味的鄙俗词句时,如毫端蘸泥,实难以运笔。”

  文明百姓(147页)

  “蚂蚁群集于甜味人群集于新潮。文明百姓(指明知四十年近代社会的人)在激烈生存环境抱怨无聊。他们忍受站着吃三餐的忙碌担忧在街头陷于酣睡症。文明百姓将声明寄托于纵情,再于纵情中竞死。这世上只有文明百姓以活动为荣,也只有文明百姓因停滞而痛苦。文明用剃刀削去人的神经,用擂槌磨钝人的精神。”

  《虞美人草》读后感(七):不见万里路,但见万里天

  夏目漱石这个作家成功的被朋友安利了。越来越喜欢了。

  无论是篇幅长短抑或是词藻的华丽,《虞美人草》都更胜《心》一筹啊。心,更符合大众胃口吧,短篇且通俗易懂。而虞美人草则是长篇,且词藻华丽,中间还夹着着许多生僻字。如果是无意识的拿起两本书对比大概不会觉得是出自同一个作家之手吧。与所读过的寥寥二三本其著作而言《虞美人草》更能撑起夏目漱石的文学家这称号吧。剧情并不出众,但一些内心的深处的描写,以及所用词的稀珍使得其与众不同。但这也是一大弊点,并不符合当代人快餐式的阅读,文中运用繁杂浮华的俳体进行创作,注重藻饰,炼字、砌句、堆叠章节,处处可见精雕细琢痕迹,却也还是促使是很多人中放弃吧。

  不过正如昆体良所说:纵然别人有幸做到,即与智者喋喋不休,又能取悦于芸芸众生;我却更善于取悦于我地位相当的少数人,而不善于在畴人之中迎合庸俗的视听。

  夏目正是如此吧。

  最先出场的并不是小野,确实我印象较为深刻的一个(可能内心戏是真的多了一点了),一个在现实与道义之间徘徊,灵魂成为善与恶之间较量战场欲望太多总是不快乐,更甚是迷失自己所追求的道义与原则贪婪是最真实的贫穷;为了人们的幸福,柏拉图使理想国里的每一种人之过着适合自己的生活,且不让其知道另一种生活存在想想有时候懵懂无知的世界还是挺令人向往的。以上前者过于激进,后者裹足不前,两种做法都过于极端

  我所欣羡的是那种收放自如的人,能撑得起锦衣华服,亦能穿下粗布麻衣。健康的灵魂在于灵魂的各个部分安分守本,西装革履下需一颗充满道义的心。(虽然最后小野也做到了,真是可喜可贺啊)

  小野鄙视宗近的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无所事事,不懂什么诗歌的风月雅兴,却不知别人拥有着他无法企及的善良与真诚。

  其次是小夜子,五年如一日的默默付出,其形象如新民主主义下的中国女性(可能是所谓的天下大同吧,哈哈谁知道呢) 不知道是一种柏拉图式的爱情哲学支持着她呢?还是传统思想女人的认命哲学根深蒂固

  对于腾尾我可能刻薄了些,与她最后的结果我只想说句:活该,她所爱的并不是小野,而是她自己的幻想,不明所以的幻想,沉迷在诗人为自己而倾倒的虚荣感之中。书中也提及腾尾需要的是诗意,而道义和并非其所需的。“你要的不是我而是一种虚荣,有人疼才显得多么出众。”这首《天后》像极了我心中对腾尾的评价。腾尾和小野才是一类人吧,过着浮萍式人生却不自知的那一类。最后虚荣与骄傲形同毒药让她无法回头,也是必然的结果

  而甲野我觉得他是一个站在高度洞悉着这一切的人,最后连腾尾的结局也是如他所料的悲剧。

  很喜欢宗亲一家,没有理由。(有也不想写了)

  《虞美人草》读后感(八):凋谢的虞美人

  在看这本书之前,听到、看到的净是说此作如何之艰涩难度,甚至于很多研究者都有意绕过此书,而且学界对于此书充满了争议。待完整读罢全书,萦绕心中的哀愁却久久不散。无论学界是如何评价此作,但在我看来,这部透着淡淡物哀的虞美人草却是最能令人心醉的一株。

  也许是由于夏目漱石在连载此作时陷入了某种困境,也许是书中的人物令他心境压抑作品的前后两部分在氛围上稍有不同。作品的前半部分文绮丽绚烂,令人迷醉绝倒。文白相绕,俳句与古诗点缀其间,犹如工笔画细腻地描摹都令人如痴如醉。尤其是夏目对藤尾的描写,紫色的妖冶在淡淡烟雾中让人捉摸不透,如银针落地般静谧的氛围与缜密的攻心术将这位神秘妖娆的女子奉若神祗。

  我执的存在时支配藤尾行动的源动力,而她与小野、钦吾两个人的关系也渐渐浮出水面。藤尾对小野的爱,是扭曲的爱,是高贵对卑微的施舍与玩弄,而产生这种爱的根源,我想是因为钦吾。作为哥哥的钦吾,无疑是对藤尾最大的刺激。自诩为哲人的钦吾飘然而又让人猜不透的性格,令控制欲极强的藤尾无计可施,而在藤尾潜意识中对钦吾的可望而不可即在意识领域却扭曲为对小野的支配。

  小说的前半部分是双线结构,京都与东京两线齐发,同时也代表着两个世界:悲剧的世界与喜剧的世界。古老的比叡山让人落泪,那么繁华的霓虹灯则令人堕落。小说在中间部分合流,就是在京都开往东京的火车上。宗近与钦吾、井上老师与小夜子,以及在车站等待的小野,命运的齿轮开始旋转。一列火车将悲剧与喜剧相连,一丝金线让过去与未来相通。

  小说的后半部分则重在暴露人类内心的阴暗面与尘世间虚伪与真诚的较量。绮丽的描写成了淡淡的勾勒,静物的素描成了语言的博弈。终于在那个雨天的下午爆发。

  虞美人草也被雨水打湿,随着金怀表的碎裂而凋谢了。

  在我看来,小说所探讨的是人类的内心世界。京都为象征的真诚与东京为代表的虚伪,这两者之间的冲突构成了小说的线索。而钦吾所代表的,是游走于这二者之间的路线,也是夏目所向往的出世之路。藤尾的悲剧表面是我执的执念所致,深层则是充满喜剧的世界所致。

  小说结尾,远在伦敦的宗近在给钦吾的回信中写道:“此地之流行喜剧。”暗示着远隔重洋的彼岸,如藤尾般的悲剧是轮番上演的。夏目在这里批判了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文明下人心的堕落与阴暗,这或许与夏目的英国留学生涯是分不开的吧。

  《虞美人草》读后感(九):等待太久

  第一次知道夏目漱石知道有虞美人草这本书的存在,是在六年级时看了沈星妤写的盛夏的樱花树。不知是本性使然还是被后天熏陶的,对于禁断之恋我总是不能自拔。夏米在校图书馆翻看虞美人草,心中的禁断之情昭然若揭,那样缠绵不可言喻的感情好想得到了共鸣一般。于是我便想,虞美人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故事,是否也如同夏吹夏米般牵动人心。

  然找寻很久发现并不能买到虞美人草这本书,后上网搜查才道原来是没有译本,辗转是2011年末才看到虞美人草出版的消息。有种不真实之感。

  学校图书馆不负众望很快便购入,今天终于用了下午时光把她读完。该如何说呢,还在读的时候,默默接受了一些文学矫情的废话,好不容易读到后半部分兄妹间不可说的秘密露出端倪。但是夏目漱石毕竟人家是大师,全本来看儿女情长倒不是重点了,期间有当时日本的大时代背景,人性人情也在其中。甲野和藤尾的禁断之恋反倒淡化了一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浓烈阴郁,反而多了层,不知用雾里看花来形容合不合适,至少我看到藤尾死的地方仍觉得二人的情感不可捉摸。大概是受盛夏的樱花树影响,夏吹夏米的感情太过圣洁绝烈,时隔多年仍能让自己感怀不已。到了虞美人草这里,甲野藤尾之间更掺杂了一些人性复杂面和阴暗面。失望是有的,但如果考虑的更多些不完全着重在男女情爱上又仿佛还说的过去。

  总之看完之后,觉得很惆怅。唯一在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是甲野的形象。

  那个金表,我不会给你

  你不给我要给谁?

  我想藤尾那样的性格和母亲有关,但甲野那超然的态度也逃脱不了关系。书中两人的对话少的可怜,但是一旦对话却能发现二人并没有真正的剑拔弩张,反而是甲野居高临下而藤尾恼羞成怒居多。心中不免想看到二人更多的相处,曾经又到底发生过什么。但故事的开端已经注定了结局,因为执念而无法改变的命运。但是我又想,夏目漱石在书中把藤尾多次称为 我执 。藤尾确实有着很深的执念,但是一段感情的开始难道只能怪罪于一人么。期间我一度以为被抛弃的是甲野,但最后我也为藤尾所怜惜,又是一个为情所困为执念所伤,爱情的献祭而已。当然这到底是不是爱情有待商榷。文章最后,我不禁为甲野那身为哲学家的论说而失笑。他那超然的态度未免太令人咬牙切齿。

  此外,发现虞美人草的注解确实又实在是很多。有些注解甚至到了是译者对书中内容隐喻的一些解释,大概是因为读起来确实比较繁杂?但是,我认为像这样掺杂了个人情感的或是点明此处内容深意的注解还是能省则省。虽然可能会有读者读不懂,但是这样【拆穿】了的注解也同样减少了读者的自我思考和探寻的乐趣。当然这仅是个人意见,绝没有【注解是不必要的】此类的想法。

  仍然感谢出版社以及辛苦的译者,比较我等了7年有余,从来没有忘记过虞美人草这本书。

  《虞美人草》读后感(十):碎碎念——我的随兴而起与偶然性

  从小时候看过的一集《柯南》中知道的夏目漱石,常在图书馆看见其名,从此便知道了这是日本的一位大文豪。尽管在这之前我并没有看过他的什么书,这次纯粹是随兴而起。

  虽然我不太喜欢繁复的华丽词, 事无巨细的描述啦,不过有过难以阅读下去的枯燥经历,有的书确实看不完。所以我觉得我对此接受度应该还是挺强的。译者序算是给我打了一针预防针吧。这算是我头次看这种充满含蓄之美的书,隐喻暗喻比比都是,处处有象征手法,亏得有注释,否则按我这急性子,跨过繁琐的华丽词藻将会错过得更多。

  我又不得不提起我的“偶然性”,可能这也是出于我不知所谓的联想吧。在这之前我闲来无事看的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与《无名的裘德》,两者的作者几乎都在控诉工业革命后,人们缺乏人性,道德约束,女性解放,拜金主义,金钱至上等,尤其是前者更甚。我想这与夏目漱石所说的“道义”或多或少有相通的地方。

  我不太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大概同样是日本受到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吧,都是所谓的“文明产物”。结尾宗近在伦敦给甲野的回信,伦敦的喜剧,“此地只流行喜剧”,我印象很深。劳伦斯与哈代都是英国人,甚至算是与夏目漱石同期,于是我想,确实吧,伦敦就是喜剧。不过,我觉得我们我们现在也依然是喜剧,是现代文明的产物,功利自私的劣根没变。我并不排斥这个文明。

  当时大概是新旧文化交替,正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时候。藤原这个妖艳的女子,可以说是崇洋媚外吧,不懂爱,又很虚荣,还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这样才是新派的女性,是女王!将可怜的男人玩弄在鼓掌之中,这是不道德,用夏目漱石的话来说,“道义”。富小姐供养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人,可谓是有好前途的人,怕也是那时候那个圈子的风雅之事吧。虚荣,骄傲包装着这一切,看起来是女王,看起来是新女性。

  藤原认为系子是守旧的贤妻良母,那时候对女性的限制还是很多吧,诸如小野是来藤原家上课的,女子并上大学去。我记得注释里有个是说那时候女子读的一本什么书来着,好比《女戒》。贤妻良母,好妻子,好母亲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只是系子确实太过单纯,是单纯世界里的,正如甲野用两个世界来形容,继母在那边,系子在这边,两个世界无法沟通。本来我觉得系子挺厉害的,能理解哲学家,实际上系子本身就是这样的人,可以说是没有接触过黑暗的人。

  当然我觉得宗近与系子这对兄妹的相处,和甲野与藤原比较起来,蛮有趣的。我挺喜欢宗近这个乐天派的,和他做朋友大概会很开心吧。说起哲学家,唉,我们着实没有哲学家这么超脱,甚至可以说我们在很多情况下,各方面都是小野。托尔斯泰曾因思考人生而觉得人生无意义,时常阻止自己自杀,哲学家大概就是这样吧。于是甲野成了人人眼中的疯子,太超脱了。

  说说结局,结局十分戏剧化了,最后的种种对话,都充斥着一股主旋律感。我曾猜想过,小野直面自己的懦弱,没和小夜子结婚,直面现实,可能没有和藤原在一起,可能在一起了,但是飞黄腾达后婚姻因为各种原因逐渐破碎。没想到还是和小夜子在一起,不太了解那时候的婚姻与爱情呢。不过说起这个,我觉得有个细节里很可爱,在博览会之后,甲野散步去了宗近家,宗近不在就和系子聊博览会有趣的事吧,系子很可爱地笑着,甲野也情不自禁想笑,当时看到这个细节,很喜欢!

  总之相对还是很喜欢这本小说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