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吻巴黎读后感10篇
《百吻巴黎》是一本由杨雅晴 / 小白 [等]摄影著作,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百吻巴黎》读后感(一):待到他日想当年时
第一个冒出来的形容词是可爱,真的是很可爱的书。可爱的想法,可爱的帅哥们。想想,等到儿孙满堂时,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说我当年可是吻过一百个帅哥哦,那种骄傲都叫人激动。这种事情发生在巴黎,更美了,不是吗?一百个吻,一百个人,也就是一百个故事,在配合上巴黎的舞台背景,生生美死了!
《百吻巴黎》读后感(二):我喜欢
真心佩服作者的大胆,也很羡慕她能够勇敢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其实,每个人在内心都会有看似疯狂的想法,但是很少有人能够将此付诸于行动。毕竟生命只有一次,为什么不将自己的愿望都实现呢?看完这本书,我会考虑我的内心,而不是仅仅做个空想家~
本书没有太多的深意,适合小憩的时候阅读,相信会让你的心情变得不错!
《百吻巴黎》读后感(三):有爱
如题是这本书给我的感
早在学校的图书馆杂志里知道了这本书 在书店被朋友的提醒下买下来 放在床头睡前和早起时翻上几篇
我很喜欢行动力卓著的人 就像此书的作者 她的行径在世人看来或许荒唐不经 但变成文字以后就只有如和煦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 看了太多描写人性的恶 自私 狡诈和诡计的书 但是这本很不同 只是让人觉得有爱
《百吻巴黎》读后感(四):看完还想再看,更想让闺蜜一起看
注意到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封面。让人想到二战的那张经典,士兵与护士。随手翻开几页,每张照片的构图,每篇文字,都让人喜欢。认真的重头开始看,嗯,这是一个很漂亮,娇小的一个女孩子,有一种出人意料的魄力,行动力。一个很赞的主意,一个很棒的执行。每个吻,已经不仅仅是吻,更是美好,令人心醉。让人对巴黎产生无线遐想。也很期待她的《百吻台北》!!
这本充满各种有趣心理活动和否定还是坚持自我的小书,让我感受到作者的丰富内心世界,不向世俗妥协,坚持自我,书中各种细腻的内心独白,各色帅哥的轮番登场,一直在想这是在外国,如果在大陆估计这个百吻会夭折。
书中也有各种或独特或优美的构图,摄影,可以为拍吻照提供灵感哦!
anyway,轻松宁静淡雅的文笔再配上各色热情友好的帅哥以及巴黎经典场景,都是本书的很大看点哦。
《百吻巴黎》读后感(六):未读有感
看过本书介绍,看过网友“沉睡的田园”的详细评论,我觉得已经足够。
一部纯粹摆拍和伪行为艺术的产物,自以为另辟蹊径,拿一个人的唾液与一百个人唾液相混合,这算是液体混搭风格?这算是前卫?是现在的艺术道路开阔了,还是她超越了大师们。文艺复兴前的混乱代表难道转世出现,要揭竿而起?法国恬情迷醉的法式浪漫、意大利高调优雅的意式浪漫,还都不存在这么一种“浪”。
作者博客一天涌入超高上万人气,是围观艺术还是哗众取宠?做一个苍井空无码种子提供下载,半天就能轻松破百万。
作者以吻观察到人性,一人一吻是否有些浅尝辄止了,一人一夜会不会更加深刻!写的更好,拍的更妙!
转自本人博客 zai-lushang.com
其实这本书可以做的更好些的。
封面漂亮,但是我不喜欢关于行为艺术的那一句描述。好像硬给这样的一次身体体验加上了个什么名义上的标签。
杨小姐不难看,但却总觉得照片里的气质中缺少了一些什么,使得这样陌生的亲吻多少显得有些局促。
每一个亲吻的对象他们都有着他们选择的考量,但是对那一个个鲜活的巴黎街头男人们的文字描述实在乏善可陈,也许是因为接触的时间太过短暂。在众多贡献亲吻的男生中肯定不会每一个都有清晰的脉络描述,那至少可以结合当时、当地的故事。可惜杨小姐大部分照片的配文都没有让人走入那个情境当中,真的只能是个很好的身体体验展示。另外,我很不喜欢穿着同样的一件衣服和不同对象接吻,这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厌恶感,不知道为何。当然这纯属个人的看法而已。
其实看过书以后,觉得有意思的部分也就是这百十位接吻对象获邀之后的瞬间反馈了吧。男人们有的腼腆、有的忐忑、有的坦然、大部分嘻嘻哈哈、半推半就的成人之美。西方的男士总有两点的好处:绅士和单纯。这样的特质让“百吻巴黎”显得自然、体验感十足。很难想象这样的小事件发生在祖国大陆时会怎样的街头情境。
杨小姐至少有一点的选择很明智,巴黎为一切的存在都提供了其合理性。
所以,去巴黎吧,带着可以亲吻的对象站在巴黎的街头,做所有爱人情侣都应该做的事,亲她亲他亲它。哈哈~
《百吻巴黎》读后感(八):趁青春、去实现一些idea
百吻巴黎让我想到《星空》、《那些年》还有阿兰-德波顿。
就像作者说的,百吻只是一个很纯粹的idea, 她想到,然后她勇敢去实现。
这是个有点浪漫有点冲动以及几乎只会在年轻时发生的故事。为什么大陆拍不出《那些年》那样青春的片子,因为我们身边的人总是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怀想青春错过青春最后感叹青春,顺便怀着一种矛盾的心理嘲讽所谓的“文艺”或者“清新”。我想我也会讨厌,如果有人那么形容我的话。因为我觉得我不会是他们口气里说形容的“文艺”或“清新”的样子,那个样子我有点无言以对以及欲哭无泪。但是他们却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文艺”“青春”这样的词的意义。
Lonely Plant 对中国的介绍一开始就是“这是个矛盾的国家”。恩是的,我想这是块矛盾而略带闷骚地大陆。
最好有一天,大多数人都可以在年轻时拥有奇妙冲动幻想的idea,然后急着去实现,哪怕没有底心乱跳红着脸。
《百吻巴黎》读后感(九):没有任何动机去做的事情
好吧,我承认我是冲“巴黎”两字注意到这本书的
然后没多看详细介绍就跑去亚马逊买了
翻开第一页,杨小姐就说及开始这行为的只是
但当她的想法真正实践时候却带来了许多的反对,质疑各种反面的声音
这令杨小姐很沮丧···
看到这不得不感慨,文化差异对各种思想行为的表达而有所不同看法
相对的有人接受,就会有人继续创新
丰富着各种的文化思想
但在封建的却小肚子度量着任何人所做的新异想法存着任何不良动机
一旦这新意念被大量的人接受了,就又赶着去盲目复制;所谓的追流行
然而文化就被单一化
可悲啊
不要复制,不要盲目地相信
坚持自己的意念并试着努力实践
但碍于自身条件没法实现。这书是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推动力喔!希望有天也能把奇妙异想实践。
《百吻巴黎》读后感(十):百吻巴黎,kiss and share
刚开始读,就想,这女生一定是双鱼座,才会因为“突发奇想”而去索吻,也会在中间失去兴致,更会在这一篇篇的文章中透露出来各种可爱的性格。后来发下不仅作者本身,她的摄影师、朋友竟然都是双鱼座,真是一个出位而特立独行的星座啊。
最喜欢的,是亲吻与摄影的关系。
如果让我选则是做那个去亲吻的女孩还是摄影师一定会很纠结,一个是体会暧昧,一个是捕捉暧昧,两者实在都很有意思。各种各样的、美妙的、尴尬的、或者是朋友间的吻,都能带给人不同的感觉。而且在一个陌生的国度,寻找各种特别的构图、取景、光线,这些凑在一起,能带给人的惊喜,远远不止一个吻。
但是书里面最打动我的既不是这些照片、也不是索吻的描述,而是字里行间所能体现出的作者的性格。这性格实在很让我吃惊,因为竟会有一个人如此贴近我的很多想法,让我产生共鸣。她对于两性的见解、对于个性的尊重、对于过程的追求、对于动机和结果的不以为意、对于自我索求的检讨、对于控制欲和分类欲的描述,最最重要的是,对于自我的感受。尽管我看遍了各种游记、甚至化妆书、时尚穿搭手册,都从未找到过这么完整的、真实的对于自身感受的体现。这个叫做杨雅晴的女生,用她的内心打动了我。好看的书很多,但是能真正走入人内心的其实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