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游戏的读后感10篇
《月光游戏》是一本由(日)有栖川有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6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规中矩,本以为有什么大秘密,结果却令人失望,不能说不好,只能说虎头蛇尾了。至少连续杀人那段很有气氛。嘛~~真的因人而异,这种相当于密室杀人的桥段是我一直喜欢的,可惜最后不怎么出彩。可能不该拿它和占星相比吧,毕竟人家是处女作。
《月光游戏》读后感(二):不过不失的作品
日本推理作品数量巨大,佳作云集。但有栖川来说,总体不过不失,没什么亮点也没什么值得吐槽的部分,平淡如水。有空看看,消磨时间,还行。总体比京极夏彦、东野圭吾、三津田信三、宫部美雪的作品差很多。江神二郎也塑造也平面了很多,完全看不出特色。故事、推理也一味走古典的路数,没什么创新,感觉很陈旧。
《月光游戏》读后感(三):柯南的小说版
这是我第一次看有栖川有栖的书,以前下载过一本马来铁路之谜(好像是这个名字),但一直没看。由于作者崇拜奎因,所以在小说的排版上也是模仿奎因。人物众多的出场人物表,当中的挑战读者。但是只是在模仿皮毛。人物众多,刻画的却不鲜明,看完感觉根本分不清谁是谁。场景设定和剧情发展就像柯南的剧场版。难怪这本书的出版如此坎坷。看了作者的后记,感觉这本是基本上还是靠关系才出版的。
《月光游戏》读后感(四):★★★☆
人物太多,看着头晕,页码还可以压缩,200页足可,现在的有点多~~~
通过火柴盒没有血→是洗完手回程才用的→照明工具坏了→推导出凶手
至于y什么的就各位随意吧~~~
《月光游戏》读后感(五):虽然如此,但是……
不得不说,作者设置的“孤岛”其实并没有什么需要指摘的,而在气氛的营造上也是可以的,然而,这些无法让人忽视作者在人物关系上处理的草率。无论是突然间热恋的小百合与武,还是突然萌生的杀意,都让人觉得太过突兀。还有,琉美关于月光那一大段文字真的只是一段课外拓展,完全对推理没什么帮助,而且也无法被用来解释犯罪动机(当然作者也没这么做)。虽然是作者被称为新本格派旗帜人物,但实在难以扛起这杆大旗。
《月光游戏》读后感(六):爱丽丝的青春
此书原名《月光游戏 Y的悲剧1988》,更早是叫1986的,修改后就成了1988,投乱步奖落选,后被鲇川哲也看中,入选“鮎川哲也与十三之谜”的新人发掘活动。这是爱丽丝老师的长篇处女作,大学生们在虚构的火山岛屿上旅行,遇到火山爆发,与谋杀,边逃亡边推理凶手,形式上感觉还是很新颖的。一路下来,证据的量比较少,没有推理的根基,逻辑推理部分读起来也就有些空泛。就是如此,最后的推理让我有惊喜感,分散的小谜团,小伏线,构成了奎因流的推理。有栖川老师的长篇处女作,正是以上这些,全书充满了青春气息。
《月光游戏》读后感(七):月光游戏
《月光游戏》,有栖川有栖著,袁小雅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构思也不错,但谈不上一流。从人物设置角度看不算严谨,因为增一人减一人均可。对于一个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故事来说,不够紧凑。有些情节如理代扔刀完全有点无厘头。
《月光游戏》,有栖川有栖著,袁小雅译,新星出版社,2011年8月第1版。构思也不错,但谈不上一流。从人物设置角度看不算严谨,因为增一人减一人均可。对于一个暴风雪山庄模式的故事来说,不够紧凑。有些情节如理代扔刀完全有点无厘头。
《月光游戏》读后感(八):人有点多——《月光游戏》后感
看到目录前的人物介绍,着实让我吓了一跳,这么多人物,感觉读起来会有些困难,果不其然在阅读过程中对照前文确认人物的尴尬有时出现。感觉作者是想把每个人物都塑造出来,但毕竟是处女作,17个人物中有4、5个人在打酱油。即使增加了嫌疑人的数量,但却不能在本质上推动剧情的发展,仅仅增加了读者阅读时的难度,不能通顺流畅。
连环杀人事件的起因是同一件事,而之后的受害人却没有增加防范意识,让我感觉他们像一群任人宰割的羔羊一样,没有智慧,而且三起杀人的事件都进行的很顺利,这些点看得出作者初出茅庐,当然文中也不乏可圈可点的亮点。比如作者对相机的利用就很厉害,值得推敲。
《月光游戏》读后感(九):撇开书的内容,单说午夜文库的出版和装桢。
如果说这是一套盗版书我也不会意外。
而在翻译上,估计是为了节约成本?译者并非专业翻译出身,只不过是语言系毕业的学生罢了。
这就导致同一作者的系列丛书,同样的主角,名字竟然不一样。月光游戏里主角名为爱丽丝。而其他小说里均翻译为有栖。
午夜文库最近出版新书速度很快,确实介绍了不少优秀的作家,但是整本书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推理大家系列直接引进了台版的翻译,总的上来说保持了译文风格的一致,而这些佳作系列的翻译质量实在惨不忍睹。
推理小说的乐趣在于文字表达的逻辑,如今连文字都没有魅力吸引人阅读,如何再享受推理的乐趣呢?
《月光游戏》读后感(十):令人尊敬的处女作
有栖川在高二时就有《月光游戏》的整个构思,而吾辈在大一时才有&%¥#……的想法。。(好了别闹。大师就是大师= =b
现在来稍微说几句感受,首先这是本改了又改,间隔好多年才完成的(完整)作品。典型的“暴风雪山庄”模式,一群人被困在封闭的火山上,接连发生连续杀人事件,场景的描写,剧情的代入可圈可点。最后的凶手也没有多少让人意外,动机就看出稚嫩了。并且他在人物的塑造和刻画上却是不够好,有些镜头感比较好的场景想必是后期添加上去的吧。。不过作为处女作,并且以本格为骨的写作精神真是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