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设计准则的读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读书笔记 >

设计准则的读后感10篇

2018-10-14 04:0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设计准则的读后感10篇

  《设计准则》是一本由〔美〕伊莱恩•格里芬(Elaine Griffin)著著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4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设计准则》读后感(一):可以改变你对室内设计思想的书

  谈论如何设计室内,作为一个资深的室内设计师,她给那些准备自己为自己设计房子人们讲述室内设计的准则,虽然讲述的都是普通平实事情,但是又说出了很多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问题。非常可读。我用了2个多小时一气读完的。

  《设计准则》读后感(二):翻译很一般,图片少,内容不适中国

  这翻译读起来太费脑了,图片很少。

  最重要的是里面的东西不适合中国人书名叫设计准则也有点言过其实总体来说就是随手翻翻的书,不是很建议

  《设计准则》读后感(三):书评

  这本书的内容重点放在了家居陈设布置方面。翻译的并不是很好,部分名词翻译的十分生硬。如果不是经常接触家居设计的人对于这些翻译生硬的内容不太容易明白

  同时这本书所描述的家居布置准则并不是很适合中国的普通老百姓。当然,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人,其设计的目标群体也是西方人

  不过仍然值得一看,毕竟其中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地方

  《设计准则》读后感(四):关于色彩搭配哲学

  太阳底下一共有四万两千种色彩,为地下室选择两种颜色养育孩子还要冒险。

  如何搭配色彩,下面是你需要知道的唯一准则,加入色彩的组合出现自然中,风景里,花朵中或者水果里,这样的色彩组合也适用于你的房间,同样适用于你的服装

  房间应该和住在里面的人看起来十分匹配,假使你的房间看起来不像你的话,那么,你就永远不那么想家。

  《设计准则》读后感(五):随便看看即可

  在图书馆里很快就翻完了,记下一些对自己有用的点,不多。

  因为作者是美国人,住宅条件居住需求肯定跟国内不一样,有两章讲洗衣间和地下室的也就给有别墅土豪看看。

  作为一本讲家居设计的书,图片量过少,这点非常不应该。很多设计思路空间布局尺度装饰风格通通靠脑补好吃力。

  作者理出了家居设计的基本思路和一些小贴士,但有些观点稍显落后过时

  相比之下推荐日本人写的《住宅设计解剖图》。

  《设计准则》读后感(六):关于此书购买值不值

  我觉得吧,可以考虑入手。

  起码就现在来说对我帮助还是挺大的。

  新房装修完,总感觉味道很大?怎么快速去除异味?给你网址http://8nnn.taobao.com/去除甲醛除异味

  如果评论涉及电影小说结局关键情节,请勾选“有关键情节透露”。豆瓣将显示提示,以免没有看过的人扫兴

  《设计准则》读后感(七):散文写法与不可被理解的翻译

  看了种草文过来。

  虽然是按照不同功能分区在写,但是感觉这样的写法很像散文,每个重点,少个架构

  但也许是“准则”限制住了写作方式吧。

  另外,更具体的说这更像是一本摆放准则,很像某一时尚家居杂志的布置现场的人会在意的东西。比如客厅内没有桌子,只有沙发,作者建议找一块布斜放在沙发上营造出一种感觉。再比如,只留精装书,简装书全部收起来。桌子上要摆上蜡烛、杂志、饮料之类的。

  但凭良心讲,有些很好玩的tips,还不错

  但是配图太少,这直接导致了翻译的作者,我真是…………无法理解你在说什么。

  比如第18页

  小桌

  “小桌(高且窄的桌子)是最常用家具之一。在长凳周围摆放一对矮的长凳和软垫凳,或是一个46厘米长的立方凳。成对的一字很好看,但是不要放置两对……任何时候你想在房间的其他地方坐下,都可以拉一个椅子过去。”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长凳、椅子。后面就开始说长桌,很混乱

  有了看原著念头

  《设计准则》读后感(八):简洁实用的欧美式设计原则

  为了新房的装修看的这本书。虽然整本书介绍的装修设计准则都是老外住宅适用的,并不太符合我们的房子。但是不妨从中得到许多非常好的借鉴,毕竟有一些准则是世界通用的嘛。

  比如说所有讲到灯光的准则都非常实用,值得学习厨房的灯光要分区分功能照明,操作台的、洗菜池的、灶台的。一般装修的时候都不会太注意厨房的灯光,导致厨房不够明亮。但其实厨房是很紧张战场,有充足明亮的光照不仅能减轻做饭时的负担还能让心情愉快。这一点在我看过的另外一本《这样装修不后悔》中也有提到,可谓是英雄所见略同。客厅的灯光同样也要分区域照明,满足不同的需要。特别喜欢书里提到的一个设计,在沙发旁的小桌子上摆上漂亮台灯或是直接在沙发旁放上落地灯作为一个阅读角落,让爱读书的我很心动。其他还有很多设计都值得参考,沙发上靠枕的摆放,用照片墙或艺术画装饰空间,洗手间瓷砖选择可以尽量大胆等等。很多设计准则即使非常不适应我们的房子也依然可以找到值得参考的思路,不必照搬,需要依靠自己的理解来“本土化”。

  对了,翻译有时候很混乱,不知道在讲什么。

  希望在我的新房中能实践上一些,装饰出我心目理想的房子。

  《设计准则》读后感(九):时尚和室内设计差不多是一回事

  作为一个姑娘家家的,一定是爱美的。只是有人把精力放在最简单的着装上,有人专注于空间,以及空间与人的关系

  曾读过一本多米尼克的书《简单生活的艺术》,以及山下英子的《断舍离》,一个是关于生活秩序的,一个是关于物品管理以及生活秩序的,两本书开启了我对物品与使用者的重新认识,做过清理和选择之后,其实需要重建一个秩序,包括随身使用物品以及空间,以及空间里的公共使用物品,所以再读到这本书的时候,的确是一个完美总结

  作者作为一位资深的室内设计师,提供了关于门厅,客厅,卧室洗手间,厨房等主流使用空间的装饰原则和审美,也包括地下室,洗衣房等这类非主流的空间规则。当中涉及很多数字,这得等到真正使用装修的时候才用得上,但是摘几条原则吧。

  灯光是很重要的,不管你是要在卧室营造舒适安全氛围,还是在餐厅营造温暖食欲环境,抑或在客厅让客人觉得呆的下去,让你自己觉得迫不及待想回到家里。

  还有是嗅觉。记得常常点亮你放在门厅的香味蜡烛。在中国你可以换成线香或盘香等等。因为味道可以掩盖你来不及打扫的房子,或者是给你一个暗示,现在你是回到家了。

  之前有朋友说过温度是很好的装饰空间的物品。如果觉得家里不够舒适,调到一个合适的温度,可以立刻改变你的感受,会让你更依赖这个空间。

  所以归根结底,家的装修,是感觉的东西。包括物品给你的触觉

  借用作者的话,“你的身体住在房间里;房间应该和住在里面的人看起来十分匹配;如果你是单身工作狂,白天的时候从来不回家,你绝对希望晚上灯光照射下的房间非常迷人,如果你是一个三个孩子的妈妈,白天常在家,你的家应该在白天看起来引人注目,并且,让你觉得十分舒适;” 想起我在懵懂之中小小装修了一下房子,当中的确走了很多弯路,但万变不离其宗,比如将朝东的房子里变成了书房,因为阳光充裕的地方适合长时间读书,写字,以及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会见朋友;而朝南的客厅则放置的读书椅,因为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抑或午后,朝南的房间都不至于太过于炙热,适合安详的阅读;而小卧室则用了整个房子唯一的深色天鹅窗帘,既隔音又隔绝阳光,保证尽量好的睡眠,其他的房间则一律使用的落地纯白亚麻或棉质或纱质窗帘,在略显陈旧拥挤的房间里,这是确保视觉清爽和空间开阔的重要条件。

  而我钟爱的东方文化,似乎也得到了作者的认同, “修长的中国长桌会让任何缺乏格调的地方变得高雅起来;而狭窄而不够宽裕的门厅里,可以放一个日式的格箱,既可以储物又可以当凳子,而且会跟你任何的家具搭配完美”。安静的东西可以安住在很多地方。

  《设计准则》读后感(十):《设计准则》:如何搞定自己的家

  独眼

  到了我这个年龄,身边大把买房的人,即便是在建筑设计从业人员圈子里,装修仍然是一件折磨人的事,不少家庭为此大吵大闹甚至妻离子散。许多人能设计300米的摩天大楼,却定不下自己家厕所的浴盆应该是什么形状放在什么位置。他们面对装修难题往往感到一个头有两个大,而自己也就是个二头身,总是力不从心,想到自己将在一栋或者几间房子里生活十年二十年,只觉得什么都要自己决定放心,可也正因为这样,每一步都如履薄冰,难以抉择,生怕不是最优答案,往往时间不等人,最后的决定恐怕是仓皇的误选,只能扼腕,一说起来都是想当初要是怎样怎样就好了。

  对于这种看似只有教训的事,《设计准则》是来讲授经验的。相当反潮流的是,全书都是普通纸印刷,没有一张家装杂志那样的铜版纸,包括作者照片在内都没有一张彩色照片。棕色字和蓝色线图的搭配,充满复古感……但它的英文原版,确实是在2009年出版的,并非古书新译。

  作者伊莱恩•格里芬,是被美国家装杂志评选出来的100位顶尖室内设计师之一,但她在书里的角色,不太像一个居高临下老师,而更像《威尔与格蕾丝》里那个也是室内设计师的格蕾丝,她刻薄、话多、有点儿神经质,又确实肚子里有很多贴心真知灼见。她并不强调美和时尚,不特别推崇哪一种风格,北欧式、MUJI风都没提起,倒是经常强调,选你所喜欢的,让家变成你心爱的愿意住的样子是最重要的。

  格里芬的书,很专业。在难题面前,她简单扼要地说明原则,像居室的颜色要怎么搭配这样的问题,市面上的书摞起来绝对超过两米高,但格里芬说,只要自然界存在的,就是好的搭配,你只需要选两种浓烈的作为主调,再选两种鲜艳或不常见的作为小饰品色调,就足以解决问题了。她强调了尺寸靠谱,有常见的,比如,壁柜的高度宽度、厨房操作台的长短;也有需要相当经验积累才能主意到的,比如,不满地面地毯应该跟墙壁留有多大的空隙才不让人觉得堵心,在烤箱前面要留有多少空间才不会觉得自己快要被火燎着。在琐碎面前,她提供了多种类型图示,无论是吊灯床头板的样式、地砖的铺法还是可选的窗帘,一目了然。同时,她额外给出了“行业秘密”“设计小窍门”和“拇指规则”,常让我感到恍然大悟,原来这么简单——对于这一点,我想说,此前我从未见过室内设计师会为你家地下室散发的气味提出什么有意义的建议,更没听过任何设计师大方地承认自己把洗手液瓶子标签泡掉,接着用那个瓶子。

  她讲述的方案,看上去很实用,不仅是因为上述原因,还因为她非常实在地谈论预算和空间,甚至考虑了租房者的小规模改造。小空间可以布置得很舒适愉快,大空间也可以不再空空荡荡而变成现代意义上的豪华宫殿,这都不是纸上谈兵,她详细明了同类型房间布置的方法,具体选用哪种具体的材料、放什么样子的家具、如何布置灯光,出发点一概是多快好省地达到效果,她也强调在一些看不见的地方要花大力气,比如,处理浴室瓷砖的接缝。

  现在,买房仍然是世界人民的重大人生问题,装修是附带的待办事项,多数装修杂志和书,里面的窍门也不是没有,却总是会淹没在大量信息量很低的内容里,真正的问题,永远是不能用或素雅艳丽美美家居图片来解决的。我觉得,格里芬也是知道这一点,她也明白,人们是多么想亲手设计自己的家,多么想住在能让自己拥有幸福感的舒适的地方。她有时候挺搞笑,喜欢在自己的话后面加个括号插几句吐槽话,偶尔开句玩笑。这让一本竟然是字多与图的装修指南一点儿都不枯燥幽默的人跟你讲装修这么苦恼的事,好像让事情变得不那么困难了,估计看了这本书,那些激烈争论夫妻会感到汗颜,本不用那么急赤白脸嘛。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