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童年往事》经典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童年往事》经典观后感10篇

2017-10-12 21:42: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童年往事》经典观后感10篇

  《童年往事》是一部由侯孝贤执导,游安顺 / 田丰 / 梅芳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童年往事》观后感(一):无题

小儿,今天我送你去上学。

“直到现在,我还常常会想起姥姥送我上学的那条小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俩买了很多爆米花回来。”

一直说要带阿孝回大陆的祖母剧终死在了塌塌米上,半身已溃烂。

她弓着身子,轻蹙着眉,边走边叫唤着:阿孝,阿孝咕……

不知道是不是妆容的缘故,她的样子让我想起外婆。姥姥大抵也就是这模样,瘦,脸上的肉松弛下来,皱纹堆成了表情。

阿孝考上省立凤中后,阿婆带着他走回大陆。

“沿着大路走,没过多久,过了河灞,就到了梅江桥,再走几步路,就到了湾下……”

应是夏日的午后,晴朗的天,有火车经过,阿婆和阿孝在路边休憩,问路:梅江桥在哪里?

没人能听懂。

然后音乐响起,阿婆和阿孝一步步走近。摘芭乐,老态尽现的阿婆居然用芭乐玩起抛球,她憨憨地笑,她的皱纹。

后来,阿婆经常一个人走失再被人力车送回。

某次,她随身带着的包裹松掉,便滚了一地的芭乐。

阿孝的父亲死后许多年,母亲得了喉癌去世。

姐姐找到父亲的自传,写着他原本只想在台湾呆个四五年就回去,所以添置的家具都是竹制品……

也许会有人说这是很闷的影片。

也许。

如饮一杯清茶,沁人清香慢慢弥散;如慢火炖汤,不知何时它已入味。

静默的,那些悲伤

再悲伤的过往,再惊心动魄经历,再跌宕起伏人生,流过岁月,流过记忆,便已成尘埃,便如同淌过的细水,长流。

“将一个少年成长故事原本的写了下来。虽然是一个几十年前台湾小孩的故事,但你慢慢看着,就会想起自己曾经的岁月。”

童年往事。

The.Time.to.Live.and.the.Time.to.Die

阿孝已长成少年,故事仍然在继续。直到阿婆死去。

恍惚之间。

许多细节已不必再提。我们通过他们的眼看他们的世界,来回忆自己。

日子淡淡的,但也酸甜苦辣

  《童年往事》观后感(二):长镜头,空镜头

长镜头,空镜头 ——感记候导之《童年往事》 我把妈裤兜里的五块钱埋在大树下 连同玻璃弹珠一起被人偷走 爸死的跟他活着一样安静 我茫然不知死为何物 好奇猫从死人身上掠过 胜于母亲的哭天抢地 我听姐姐的话,乖乖去洗澡 没人知道阿婆的“梅江桥”在哪儿 一包袱的芭拉 在阿婆手里变成大陆的戏法 我崇尚武力,收保护费 我捉弄老师,包庇小弟,聚众群殴 我喜欢吴素梅 我抽烟,偶尔赌博 我因破处而得了妓女五块钱的红包 我梦遗了,并且闻了我的精液 使劲儿在水里搓洗我的裤头 妈得了喉癌,姐姐带她去台北看病 阿婆一晃眼就去找回大陆的路 我除了给弟弟做便当菜 只剩下打台球跟打架 妈也死了,没舍得割舌头 在母亲的祷歌中 我异于姐弟们而狠狠的抽泣 仿佛连同爸爸的死一并伤心欲绝 同时我可能想起了妈说的二姐 她死在断奶的时候 我坐在地上,头靠着墙 生与死 如此稀松平常 我把情书递给了吴素梅 像现实里一样 她说等你考上大学再说 我毅然弃戎从笔,终也无缘大学 阿婆大概死了很久了 我看到蚂蚁爬到了她的手上 身体已经开始溃烂 我跟哥哥弟弟跪在地上 收尸的人狠狠剜了我们一眼 心里大概在说 “这群不孝子孙” 我是唯一一个陪阿婆走过那条路的人 那么长,那么短

  《童年往事》观后感(三):漫漫回家路

布包里的芭乐,通向梅县的桥,家门前一辆又一辆的黄包车。回不去的大陆,过不去的心墙。小人物的声音被淹没于历史的巨轮之下——这不仅是阿婆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早了六年,《童年往事》比《牯岭街》拍得更利落。

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是影片中的三段死亡。面对亲人的死亡,侯孝贤把握住了不同年龄层的微妙差异,四个儿女的情绪表现既有横向对比,比如父亲的守灵夜里,大女儿的失控与小儿子的酣睡,也有纵向对比,母亲的葬礼上,大女儿的克制与阿孝的痛哭流涕,最后,再到阿婆收尸时,四个孩子相比多年前父亲死时,淡然了许多。

成长让四个孩子向不同的方向生长,分开生活、各自心怀鬼胎,又在某些时刻被亲情再次连接,彼此安慰,无声。

影片中人物关系的表现很多都在沉默中表达,包括父亲与母亲、阿孝与阿婆、阿孝与父母、姐弟,小小几个细节,就把几个人物之间深沉而不可动摇的血亲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母亲对阿孝的几次教诲,短短几句话,尽是严厉的提醒,阿孝对母亲的关心,在母亲重病之后把母亲抱上黄包车之后揪心的表情,微小而让人动容。

影片中,父亲与阿孝的对手戏只有两处,但只这两处,就把父亲的慈爱、对儿子的期望,以及父子之间或多或少的疏离感表现得十分透彻。第一处是邮差来信,阿孝在书桌旁等待父亲拆信,父亲看了一眼儿子,小心翼翼地把邮票剪下,递到阿孝的手里,阿孝拿到邮票开心地跑开了。另一处是阿孝考上学校之后跑去告诉父亲,严肃沉默的父亲听到后掩饰不住笑意,连连说要好好读书。

台湾街头年轻人的拉帮结派,打架斗殴,在当地人看来似乎已习以为常,这种现象已经在《牯岭街》中被描绘到极致。

影片充斥着个人化的经验,从偷钱买玻璃弹珠,到梦遗破处,再到跟踪女孩子回家,这些经验松散,但好在充满韵味,观影者或多或少能从其中找到某一处戳中心中柔软的地方。比如我,就感叹为什么不再把辛树芬的戏份增多一点。

个人认为这部片子其实算不上大师水平,个人化经验太多、散乱而缺乏力度,大概只比《八月》强在一抹永远挥不去的乡愁气质吧。

  《童年往事》观后感(四):《童年往事》——候孝贤的童年

《童年往事》——候孝贤的童年 持续了两个多小时的电影,吸引着我从头看到尾,因为是看过朱天文老师文集的缘故,我对里面的情节了解的比较清楚,更加关注的是候孝贤导演怎样表现这些故事上面了,所以我在这里并不打算象头两篇文章那样将文学与电影进行比较。其实,想来这部电影几乎和文学一样,没有比较的价值。 在朱天文老师的《最好的时光——候孝贤电影记录》中,对电影《童年往事》的拍摄还特意进行了介绍。我会在单独的地方将这篇电影制作感受抄录给大家,以便大家更好的理解候孝贤导演的这部带有浓厚自传式风格的电影。 就电影本身来说,与候孝贤的前两部电影相比,候导的长镜头叙事风格在这部电影中表现的更加强烈。在阿哈的童年和少年,大部分是长镜头的叙述,也反映出候导电影中对于长镜头这种逐步的增强,在逐渐的强调自己的风格。固定镜头较多,并没有看到在其他影视剧当中,经常使用的那种高空俯拍、大全景摇摄,很少。统一固定镜头,然后靠人物在画面中的运动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促使画面生动。达到及至时,画面竟然全是空镜,完全依靠声音“充实”画面,交代故事情节。 比如说,故事在母亲为姐姐讲述,自己和父亲过去的故事时,就是双人中景镜头,一直是,没有任何对人物中景的交代,也没有人物的特写,画面里都是母亲和姐姐谈话的声音,贯穿这一段,持续到母亲把这段说完。由于,整部影片长镜头始终贯穿,所以你很难对这组镜头有所反感。在这里也反映了候导对于画面和声音的控制能力,他在着力强调这种舒缓的感觉。 还有一点,这部影片的非常规画面构图,没有按照常规的取景方式,有点符合意大利绘画风格中非平衡理论。画面主体并不在画面的中央,也不完全按照黄金分割的法则进行,可往往这样会更加吸引观众的眼球,不错,很有创意。 音乐。与候导的前两部作品相比,影片中使用音乐的地方越来越多,全篇共有7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第一处,影片开头部分。刚开始,并没有出现影片的名字,开始介绍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这是电影叙事中的一种手法——自述。音乐是舒缓中略带快节奏,介绍着家庭中的一些成员和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 第二处,受罚。由于把家里的五元钱拿出去赌博,导致母亲责罚,不给他吃饭,还让他洗碗,祖母过来说,“阿哈,不要紧,长大了就有办法了。”音乐声起,反映了阿哈此时的心情比较复杂,有一种淡淡的哀伤和叛逆。 第三处,讲到孩子们的上学问题。哥哥阿忠迫于家庭经济的压力,只有去读师范,这样既能花很少的钱,毕业了还能有工作。而姐姐却是很悲惨的。姐姐的学习成绩一向很好的,当年考上了台北女子一中,家里没有钱,没办法没有读成,在后来阿哈考上凤山一中的情节中也有讲述。 第四处,国小毕业。完成了国小的成绩,阿哈的书桌上画上了大大的一个勾,证明着他已经考上了中学。可这里并不是童年生活的结束,一直到父亲的离世,才表明着阿哈童年生活的结束。 第五处,与奶奶一起回“大陆”。这里并不是真正意义的回大陆,只不过是奶奶的一种意想,他们并没有真的回大陆。但在乡间的宽阔道路上的那一段的音乐并不是舒缓的,是全篇当中唯一一处快节奏的音乐,表现出阿哈和奶奶在一起的那种快乐的心情。音乐衬托心情,值得大家学习。 第六处,母亲得了喉癌,从台北姐姐那里回来,音乐中带有一种哀愁无奈,后来母亲病发严重,在雨天中再次离家,也表现了阿哈自己命运的多变。本来雨天就很能表现哀伤的情感,加上音乐,使当时的气氛更加一层深度。 第七处,最后一部分,贯穿到电影的结束。从阿哈对吴素梅(阿哈初恋暗恋女孩)表达真情,吴素梅说,“等你考上大学再说”,一直到最后祖母去世,全部由自述的方式进行,与开篇时自述的方式和音乐的运用一样,可能是故意强调首尾呼应吧,不过感觉不错,有头有尾,传统剧本格式。 在这部影片中,三个人的去世同时也代表着阿哈三个不同时期的结束,父亲的死——童年结束,母亲的死——少年结束,走向成熟,祖母的死开始要结束高中生涯,走向社会。 不过,我还要说的一点是,朱天文老师在文学稿件中,并没有太多的抽离,也许是因为候孝贤导演自己的童年吧,她手下留情了。哈哈!!

  《童年往事》观后感(五):乡愁

这是一部属于台湾的影像记忆,却仿若承载了一个时代的童年缩影,侯孝贤在《童年往事》中看似波澜不惊的呈现,实则是将童年以质朴的形态呼之欲出,对成人来说那已然逝去满天真的快乐与成长的迷惘冲动,都在那真切而恬静的长镜头中以真挚的共鸣。在里面看到了自己童年的影子,看完以后差点没能忍住。侯孝贤缓缓的镜头一点点呈现在你的面前,伴着略带悲伤的音乐,人慢慢地长大,而我们也看到了孝炎的成长。

很喜欢这种质朴的电影,干净朴素,浓浓的乡愁与离愁别绪交织在一起,别有一番风味~忆往昔, 有一个地方永远都是充满回忆的地方,那就是我们生长的地方,即使漂泊在外,也忘记不了,因为我们成长过,乡愁,永远的愁。

  《童年往事》观后感(六):沉浸其中,看懂人生

每个好的导演都在究其一生完成对自己的人生态度的建构,他们的记忆不断左右他们现时的态度,现时的经历又反过来不断改写他们的记忆。他们的电影总会不时展示出个人记忆的书写,就像《童年往事》,这一定是侯孝贤自传色彩最浓重的一部作品,同时这是一代侯孝贤们的历史记忆。 影片以阿孝的成长经历为主线,记录了阿孝一家人,父亲,母亲,阿婆等人的生命轨迹,几条生命线并行展开,缓缓延续。对人物的考证是本片最值得探究的地方,是了解本片最大的线索。从未想过在台湾常住的父总是沉默,影片几乎没有给他于正面描写,我们看到的总是他的侧面,他的背,以及他病弱的斜侧面。影片也没有赋予他父亲该有男主人翁的形象,而是一个处于次要地位的,失语状态的身份处境。父亲身份一定程度的缺失是对一代人离开大陆迁居台湾的“新台湾人”辛酸的指涉,他们无法对如父亲般的大陆进行亲属认定,父亲孱弱的地位给造成他们有父难认的尴尬境地。其次,是母亲的角色设计,母亲精打细算,对孩子们管教严格,对父亲照顾有加,似乎是一家的顶梁之柱,可以给孩子们一片安全的护佑。但是她也有着一段她鲜为提及在精神上压迫她的过去,最后生病离去。母亲的形象就像是“新台湾人”所处的台湾,是生活的基础和保证,却在精神上自身独立,并且未必是真正永远值得依靠的强大支撑。阿婆总在想象回到大陆,寻找回去的路,表现出旅居他乡的恐慌心理,她正是老一代“新台湾人”的显著代表,他们怀揣着回到故乡的期望承受身在异乡的孤单,他们的精神世界永无宁日。于此对应阿孝恰恰代表的就是年轻一代的“新台湾人”,他青春叛逆,迟迟难以承担起自身的责任逃避生活,没有对未来的远大崇敬和希望。这是父亲的缺失以及母亲身份的孱弱所造成的新一代社会人群特征,是时代深深打下的烙印。因而说,这是一段细腻的,即将逝去的时代记忆。 其实就故事本身而言,其情节是波澜起伏的。父亲母亲阿婆三人相继离世,哥哥离家,姐姐出嫁,阿孝放弃保送军校最后改变人生道路。每一条人物线抽离出来,都可以拍摄成哭天抢地,情节跌宕的影片,更不用说多线并置。但这不是侯孝贤,侯孝贤只是想表现一段记忆,用最质朴的方法关注生命,祖母急切呼唤名字的声音还在耳边回响;和同龄小孩一起结伴玩弹珠;调皮捣蛋被母亲狠狠地打骂,罚跪罚洗碗;利用小聪明赚点外快吃点小吃解解馋;用水泡的方法耐心收集信封上的邮票;一边吃饭一边背贴在墙上的九九乘法表;考得好就迫不及待的想要跟家人分享得点小奖励;跟着祖母屁颠屁颠的“回家”,一起吃好吃的冰沙一起玩。虽然这些发生在上世纪遥远的台湾,与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完全不一样,但却能唤起一代人的强烈共鸣,从一些匠心独具的情节中,勾起了无数人的怀旧情结,一切都是那么的似曾相识,就像一把打开了尘封在记忆深处的一段美好经历的钥匙,令人感慨万千。 青春 纵观台湾影史可以看到在社会及政治格局的动荡转变中,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改变和影响,从杨导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蔡导的《青少年哪吒》,再到豆导的《艋舺》、九把刀的《那些年》,无论是残酷还是美好,有关“青春”的主题可以说一直都是台湾电影挥之不去的重要标签,早已成了一种极具分量和价值的类型片,而从侯导早期拍摄的作品来看,青春的烙印更是贯穿始终,这部《童年往事》就是部典型的代表作。 进入青春期的阿孝,在雄性荷尔蒙的迸发下,挥霍着青春的激情和亢奋,对发育和爱情也有了一定懵懂的意识,怀着本能的冲动尝试“第一次”,面对生活充满了叛逆和无视,与老师作对,搞恶作剧,与狐朋狗友一起肆无忌惮的瞎混,带着一股子冲动和热血试图打遍天下无敌手,这或许是很多人青春往事中的一部分,毋庸置疑也是很多人一生中的必经之路,这样的青春或许看上去有些负面或消极,不是那么的光彩或美好,但回报往往都得付出点代价,同样也包括成长。 乡愁 在以往很多台湾电影中普遍都少不了对于乡愁的刻画,那是一种犹如血肉相连般的牵挂和思念,一份终生都难以割舍的情分,带着过来人身份的侯导更是不言而喻,通过这部自传性质的电影侯导生动的表达出了台湾人心底的那份根深蒂固久久不能释怀地挂念,片中的祖母常常把回大陆挂在嘴边,希望有朝一日能带着子孙回祠堂拜祖先,以至于一次又一次迷糊的尝试着“回去”,又三番五次的被送回,却殊不知“家”早已变得遥不可及。 父亲在留下来的自传中写道原本以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动身回去,所以买的都是一些用竹子做的廉价家具,因为觉得方便到时候好丢掉,无论是祖母还是父亲,他们代表着的其实是曾经移居到台湾来的那辈人的真实写照,倾诉着他们的愁思和心声,而这份对于“回家”报以终生的执着和期望,以及对“落叶归根”这种传统世俗观念报以的强烈信念,无不让人为之动容和感怀。 不过乡愁的背后同样也带出了历史的残忍带给人们不仅是精神上的愁苦,还有物质上的窘困和艰辛,片中更是多次加以表达,在阿孝考上学校回家报喜时,大姐默默地倾诉着自己为了这个家的生计而无奈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阿忠也没继续深造而是在母亲的劝告下出去教书贴补家用,母亲时常为家里的开销精打细算,只能让长子长女委屈牺牲,这些情节的涌入真实的再现了背井离乡后人们生活的不易和困苦,加上侯导意味深长的镜头感,乡愁的含义因而变得更加的浓厚。

  《童年往事》观后感(七):一个家庭,几段人生。

杨德昌的电影跟侯孝贤的很像,看童年往事的时候总会跟“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相交,但好像,侯孝贤更坦然,一路的平铺直叙,然后,在平静的湖面上丢几块小石头,激起的涟漪碾磨着内心和记忆。孩子慢慢长大,父母离去,阿咪逝世。妈妈葬礼后,姐姐数着账单,无意翻开父亲的自传,慢慢讲述…这一切是多么的相似。

我一直觉得埋葬爸爸之后的世界变了样子,听到的声音看到的人,于我而言,整个世界在瞬间颠覆。那是一种陌生感,在熟悉环境中的陌生感。

人生究竟是怎样的,人生大概就是这样。想得而得不到,心愿随着失败泯灭,家人随着时间变化消逝,而你,也在时间中变化。阿孝在父亲死后还是个少年,可母亲去世后,阿孝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为了大哥哥。阿孝一家的故事,随着祖母的去世而结束。祖母那条回国的路,终于在死亡中结束或者到达?

  《童年往事》观后感(八):关于诗人侯孝贤的片羽时光

文/伍脊六兽特约作者:灵感告急。

《童年往事》1986年在台湾上映,与以往影片一样,诗人侯孝贤用饱满的情绪让影片充满散文化的抒情,整个基调是平静稳实的,缓慢的回忆过往。即便是在感情足以达到爆发点的情节点上也多加收敛,但又加以真实的渲染。在整体的格调中,我们融入其中,影片情节和我们童年的共鸣让我们在这部影片中徜徉,体会知情至深的一代人的思乡情怀。

  《童年往事》观后感(九):The Time to Live and Time to Die

第一次看是在电影频道,当时我也就五六岁。按说那么小的孩子还没有过与亲人分离的生命体验,但是,当时对外婆走丢的那场戏到现在还印象特别深。坐在电视机前面的小小我看到那一幕时,感到了深深的绝望,眼泪几乎是喷出来的。我想如果姥姥也有天离开我,我会活不下去的。

一转眼,姥姥走了六年了。

今天,我在频道看到了《童年往事》的拷贝。心里有点痛痛的,挺奇怪的感觉,大概像失恋? 我觉得就在那两个全是灰的脏了吧唧的胶片盒里面装了我所有的委屈,装了所有我伤害的、不愿失去的和舍不得离开的人。他们都在平行时空里紧要关头的前一秒,我有大把的时间和机会,能随时变身巴斯光年打开喷气装置就飞来飞去的去挽回所有遗憾。

我们怕生,怕死,怕分离,怕人们相聚又离开, 像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童年往事》观后感(十):他的家

总觉意犹未尽,干脆开了长评,不知若日后再看,能写上多少。

牯岭街、恋恋风尘、童年往事,都是差不多的台湾,本身对台湾的了解不多,但是这样看下去也会产生熟悉感。大约是一种墨绿色的感觉,总像是在下雨,老街老屋,三两人群。
不说多大多深,童年往事里我看到的就是一个家庭。
大姐以四十一名的优异成绩考上省女高,父亲在巷口欣喜相迎,结果却是不能去读,以至于后来想起,大姐会为自己惋惜地抹泪。父亲去世时的惊异和痛哭,到嫁作人妇,向弟弟叮嘱家里的大大小小事,带母亲看病,母亲去世时的成熟和镇静。
想起我的妈妈,小学到初中她总是名列前茅,得到的奖品给妹妹,妹妹把她的名字涂掉,写上自己的名字。外婆以前是比较疼我小姨的,自小带在身边,而妈妈却到城里跟曾外婆住,有受到照顾也有受到欺负,刷的是别人的碗,洗的是别人的衣服。知道她读完初中就不能再读了,初三干脆完全放弃,晚上做功课的时间全部用来干活。

阿孝最受阿婆的疼爱,因为在他小时候,算命的说他将来会当大官,所以阿婆每天都会出门到处喊阿孝回家吃饭,即使有时走着走着就走远了不认路了,要坐三轮车才能回家。阿婆也一直问阿孝要不要跟他回大陆。
“一直到今天,我还常常会想起祖母那条回大陆的路。也许只有我陪祖母走过那条路。还有那天下午,我们采了很多芭乐回来。”
机灵但是也很调皮的孩子。考上省凤中,后来也能报送军校。虽然跟小混混成群结队,丧父之后愈发放肆,不断地打架闹事,却也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拒绝了打群架的邀请,也是能看出一点一点在变成熟的。他在母亲的葬礼上放声大哭,跟喜欢的女孩子告白后放弃报送,报考大专联考,又再送走了年迈的老祖母。我想到的是牯岭街的滑头,曾经无恶不作,却也似乎在一夜之间长大成人,挥别可笑的青春,与过去一笔勾销。

家里就剩下孩子们了。突然有点绝望,没有爸爸妈妈的家还是家吗?各自长大,各自成家,没有了小时候热热闹闹一家人的那种凝聚感。
听爸爸提过一两次,说他有时会想起爷爷。但是我没问,想起的爷爷的时候是在想些什么?想起爷爷的时候是什么心情?
人在宇宙运行中没有什么意义,但至少对于他的家,是意义重大的。
[来源:文章吧网 Http://WwW.wenzhangba.CoM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