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经典好文章在线阅读:《杀人短片》观后感10篇

当前的位置:文章吧 > 经典文章 > 观后感 >

《杀人短片》观后感10篇

2017-10-20 21:14: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载入中…

《杀人短片》观后感10篇

  《杀人短片》是一部由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执导,米罗斯洛·巴卡 / 克日什托夫·格洛比什 / Jan Tesarz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杀人短片》观后感(一):陀思妥耶夫斯基《白痴》节选

“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嘛,倒的确是司法制度。国外怎么样,审判是不是比较公平?”
    “不知道。可是关于我们的司法制度,我倒听说过不少好话。而且,我们这里还取消了死刑。”
    “国外处死刑吗?”
    “是的。我在法国见过,在里昂,施涅台尔带我去的。”
    “是绞刑吗?”
    “不,在法国都是杀头。”
    “怎么,喊叫吗?”
    “哪能呀!一瞬间的工夫。把人架上去,一把很大的刀就落了下来,用机器杀的,它叫断头机,又重又有力……还没来得及眨眼,脑袋就砍下来了。准备工作最叫人受不了。先是宣读判决书,然后穿上死囚服,用绳子捆绑,再架上断头台,那才叫可怕呢!人从四面八方跑拢来,连女人也跑来看热闹,虽然那儿并不喜欢女人看。”
    “这不是女人看热闹的事。”
    “当然!当然!怎么能让她们去看这种痛苦呢!……这犯人倒是个聪明人,无所畏惧身强力壮,但是上了点年纪。他的名字叫莱格罗。实话对您说吧,信不信由您,他上断头台的时候都哭了,脸白得像纸一样。这怎么叫人受得了呢?难道这不是恐怖?您说,什么人会因恐惧而哭泣呢?我从来没想到,被吓哭的居然不是小孩,而是一个从来没有哭过的大人,四十五岁的大人。这一分钟,他的灵魂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们使这灵魂产生怎样的震颤啊?无非是对灵魂的侮辱罢了!《圣经》上说‘不可杀人’,那么,因为他杀了人,就该把他也杀死吗?不,这是不应该的。我看到这个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可是直到现在还像在眼前一样。有四五次,我做梦都梦见它。”
    公爵越讲越起劲,他那苍白的脸上都泛起一层薄薄的红晕,虽然他说话仍旧很斯文。那听差同情地、有兴趣地注视着他,好像对他看不够似的,大概他也是个富于想象力和喜欢思索的人吧。
    “掉脑袋的时候还好,受罪不大。”
    “您知道吗?”公爵热烈地接口道,“这点您总算注意到了,这一切,别人也像您一样注意到了,因此发明了杀头的机器。可当时,我忽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如果这样更坏,那怎么办呢?您一定会觉得这话可笑,一定会感到这话奇怪吧!其实,只要稍微想象一下,这想法就会油然而生。您想:比如说,拷打吧,这时候会产生痛苦。伤痕和肉体上的疼痛,这一切反而能够分散注意力,减少精神上的痛苦,因此您只会感到伤口疼痛,直到您死。要知道,主要的最厉害的疼痛,也许并不在伤口,而在您确凿无疑地知道,再过一小时,然后再过十分钟,然后再过半分钟,然后就现在,马上……您的灵魂就要飞出肉体,您将不再是一个人,而这是确凿无疑的,主要就是这个确凿无疑。当您把脑袋放在刀子下面,听见刀子在您头上即将哧溜一声落下来的时候,这四分之一秒钟才是最可怕的。您知道吗?这并不是我个人的幻想,许多人都是这么说的。我非常相信这话,所以才把我的意见直率地告诉您。因为他杀了人而杀他,这是比犯罪本身大得无可比拟一种惩罚。根据死刑判决而杀人,这比强盗杀人更可怕,而且可怕到无可比拟的程度。强盗杀人,夜里杀,在林子里杀,或者用别的法子杀,这个被杀的人,直到最后一刹那,一定还抱有能够得救的希望。一个人即使喉管被割断了,他还是希望或者逃跑,或者请求饶命,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一个人抱着最后一点希望,即使去死,也会感到容易十倍,可是现在,连这最后一点希望都被剥夺了,而且被剥夺得干干净净;这里有判决书,已经铁板钉钉,无可幸免,可怕的痛苦全在这里,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您若是把一个士兵带来,让他在打仗的时候面对大炮,然后向他射击,他总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但是如果您向这个士兵宣读斩无赦的判决书,他非发疯或者痛哭流涕不可。谁能说人类的天性足以忍受这样的痛苦而不发狂呢?为什么要有这种丑恶的、不必要的、徒劳无益的对人的心灵的凌辱呢?也许有这样的人,向他宣读了判决书,让他痛苦一阵,然后又对他说‘走吧,您被赦免了’,如果有这样的人,也许他倒可以出来说说他当时的感受。关于这种痛苦和这种恐怖,连基督也曾说过。不,对人绝不能这样做!”

  《杀人短片》观后感(二):死刑是一种谋杀么?

对《杀人短片》印象最深刻的情节就是面试的律师与考官的对话。无论是整个对话的内容,还是面试的结果都很耐人寻味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这是我看到杀人者杀人的时候一直在疑惑的问题,然而当我看完整部影片时,发现这个问题也许是片中最没有价值去深究的问题。
整个故事并不复杂,一个杀人者杀死了一个出租车司机,最终被绳之以法并在绞刑架上接受了法律的制裁;一个实习律师接受了面试成为了一名律师,他成了杀人者的律师,竭力为杀人者辩护,却只能看着杀人者被绞死。杀人者之所以会成为杀人者,是他命中注定的事,房顶上的坠物,被吓跑的鸽群,吐进中的口水,溅在玻璃上的咖啡都在向观众证明这一点,所以要问杀人者的杀人动机是什么,也许他自己都答不上来。
所以还是聊聊有趣的情节吧,“惩罚是一种报复,尤其是它意在伤害罪犯的时候,而不是预防罪犯的时候”。这是电影开场时见习律师参加面试前的内心独白,也是我觉得整部片子最意味深长一句话。如果说杀人短片是为了告诫人们远离杀人之罪的话,影片从开篇就是和这个主题矛盾的,因为从一开始它就在为杀人者辩护。影片的前半部分,非常细致的刻画了杀人者杀人的完整过程,也许他去冲洗照片的行为就可以看出,注定有一次杀戮等待着他去完成,但我想这些画面绝不是导演用来表现杀人行为的可怕之处的。
杀人者被抓到,法官宣判了杀人死刑,杀人者被送上绞刑架,这一切看起来顺理成章,但这一切却因为律师的出现变得不同。判决结束之后,律师与法官的对话十分耐人寻味,律师问法官十分换个有经验的律师为杀人者辩护会有不同的结果,而法官告诉他,他的辩护是法官多年来听到的最好的辩护,但该下的判决还是要下,法官好奇为何律师会对杀人者如此用心,律师告诉法官,就在杀人者杀人的那天也就是他通过律师面试的同一天,他曾在咖啡厅见过杀人者,但他却没能做些什么阻止悲剧发生。
“你太敏感了,不适合做律师。”无论从那个角度看,律师的想法都是和法律或者说罪刑的设立的初衷最一致的,在他看来法律的存在是为了警示世人不要犯罪,但如今,大多数情况下法律都成了一种报复手段,而这些报复手段中最残忍的就是死刑。法律的理性,同人的感性真的是矛盾的么?
在我看来,真正的杀人事件发生在犯人被送上绞刑架的那一刻,导演想要告诫人们远离的也正是这一种杀人行为。

  《杀人短片》观后感(三):你的选择造就了你的结果

影片开头分为三个主线,即三个主人公。
出租车司机、通过面试的法律大学生和一个年轻的流浪人。
镜头相互切换,并不是单一的几条线而是穿插进行,
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三个人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
废碗里死掉的蟑螂、污水池里死掉的老鼠、挂在屋内的死猫。
影片从一开始就渲染了黑暗和压抑的氛围。
当人物们登场时可以发现,摄影师的拍摄手法很特别,
镜中的世界都被渲染成了暗黄、棕黑的冷色调,
使人看起来无比的压抑沉重。
整个街道、巷子、公路都显得荒凉无时无刻不充斥着孤独感,
诡异又单调的色彩相交映,一切才刚刚开始。
出租车司机不愿意搭载他不喜欢的乘客,
同性恋、醉鬼他都尽可能的去躲避这些人。
遇见妇女在遛狗时,他会故意大声鸣笛吓走狗狗。
可是他会把自己老婆做给他的午饭喂给可怜的流浪狗。
影片从一开始就渲染了黑暗和压抑的氛围。
理想者律师终于通过了自己的律师考试,
他渴望惩处罪恶追求向往正义。
年轻的流浪人无所事事的行走,
淡漠的看着巷子里发生的殴打;
在厕所里戏弄成年人;
将桥上的石子推下去听到玻璃碎的声音和骂喊声会感到愉悦;
在咖啡店里逗窗外的小萝莉笑。
但是他却杀死了出租车司机。
绳子是在咖啡馆里就准备好的,
可为什么要杀人呢?不知道。
大概是迷茫吧,对人生的迷茫。
父亲早亡,他间接的使年幼的妹妹被拖拉机撞死,无法释怀。
他跑去放大妹妹唯一的照片,
并试图安慰自己妹妹还活着。
他故意的做出一系列的事,
甚至去吓跑无辜的鸽子,杀掉一个无辜的人。
没有人该无缘无故的死,杀了人理应要受到责任
律师负责年轻人的官司,但官司打输了。
在最后与年轻人的会面中,他更是有无限的自责。
因为他得知年轻人杀人的那天与他曾同在一个咖啡馆内,
律师认为如果自己稍加留意的话可能就不会有这场悲剧的发生。
影片也出现了这样的一些巧合,
但对比之下则更突出了自我选择的重要性与结果。
看似偶然的事最后变成了必然,没有人可以阻挡。
当出租车司机求饶时,虚弱地说出“钱盒…生活…”时,
年轻人也有些犹豫与不安,他低呼“天啊”,
但最后仍是将大石头砸向了司机的头,
一下,两下…将人性的黑暗面展现了出来。
律师获得与年轻人交谈的机会,
年轻人向律师吐露了过去的故事,
他的内心世界,麻木的心灵,迷茫的人生一一展现。
“二十一年,当你喊了我名字时,我留下了眼泪”。
他被判处死刑,惶恐无助,
他被狱官们用黑布蒙住了眼睛,
就像当初他用布蒙住了司机的头那样。
他被套上了绳扣,吊了起来。
黑布下的那双眼睛到底是什么样的神情呢,
是不是与司机的神情相同呢。
每个人都有故事,都或多或少的不堪与航脏。
死刑用最直接的方法制裁了犯人,
判决书里强调了很多次没有特赦。
哪怕年轻人再如何保证重新做人重头来过也没有机会了。
杀人犯固然可恶,但到底是什么促成了他们。
人性的善恶还是社会的影响。
无标准则无公平可言。
律师怜悯了年轻人,那么司机呢,
何人不值得怜悯呢,悲哀至极。
任何人犯下的罪,都要自己去赎,
那是你应该承受的。
人都是有选择的,你的选择造就了你的结果。
你只能受着,别无选择

  《杀人短片》观后感(四):罪与罚

在我最初喜欢上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时,我就知道《十诫》这个系列了。他最有名的电影包括《红》《白》《蓝》三部曲以及《两生花》都是踏入国际影坛后的作品,《十诫》无疑是他波兰影像中的代表作。而《杀人短片》(杀诫)可说是其中最重要也最震撼的一部作品。
很多基氏个人风格的标记,在这部电影中已经表现明显了,例如他对命运、或者更准确的说是“机遇”的强调,跳跃但充满张力的剪辑,一些看似偶然出现的无关人物,还有恰到好处的克制。基耶斯洛夫斯基并没有把一个宗教性质如此强烈的题材拍成对堕落现代的痛斥,而是表现了他一如既往的对普遍人生困境的关注。
从结构上说,《杀人短片》明显分为两部分:罪与罚。略去了所有无关紧要的过程,包括对杀人者的追捕、审判等细节,电影集中表现了杀人的行为,以及死刑的执行。前半部分杀人者的冷酷和后半部分行刑者的冷酷,两者宿命般的比照犹如报应不爽的古老循环。但基耶斯洛夫斯基显然并不打算把《杀人短片》拍成教化式的电影,他花费了大量篇幅来展现“机遇”对人生抉择那冥冥中的影响,就如片中律师所说的:“如果我当时有阻止他……”,电影中有太多“如果”了,如果杀人者去电影院的时候有电影上映,如果那个被害的出租车司机选择了载那两个等待他的乘客,如果照相馆的人看到杀人者妹妹的照片时温言几句,如果杀人者比另外两人慢一步抢到出租车……在电影后半部分,通过杀人者的讲述,更多的“如果”被展现出来:如果出事那天他们没有喝酒,如果他的妹妹没有意外死去,如果他没有离开家园……所有这些可能的“如果”都没有发生,才最终导致了杀人的结局
在这种意义上说,基耶斯洛夫斯基对每个犯诫之人都是怜悯的,但又是冷酷的,因为他在电影的后半部分,呈现了或许是影史上最真实冷峻的死刑场景,仿佛上帝的审判般毫不留情。然而基耶斯洛夫斯基并非以最大的善来量度世人,也并非以最大的恶来看待世人,而是尽量不偏不倚地呈现人性中的恶与善。这本来就是人性的本相,片中的杀人者,单看其行为绝对是“恶”,但犯了杀诫的人并非就是十恶不赦,一个机遇的转折,一个偶然的发生,就可能导致错误的命运,这个人可能是你,也可能是我。

评价:

[匿名评论]登录注册

评论加载中……